導航:首頁 > 韓國資訊 > 韓國吃飯是怎麼樣的

韓國吃飯是怎麼樣的

發布時間:2022-06-04 05:41:17

Ⅰ 韓國人的飲食習慣

說起吃,沒有哪個國家比得上中國,所以中國人到國外,無不覺得沒吃的。韓國雖說是近鄰,但畢竟還是有差異,不少人甚至說,到韓國吃飯就像進了廟,言下之意就是缺油水。的確,韓國的飲食以清淡為主,但這並不代表韓國沒有美食。都知道韓國的泡菜很有名,泡菜就是韓國的第一美食,營養好味道好還美容,是韓國人頓頓離不了的菜。

除了泡菜,韓國人還離不開辣醬,泡菜里有,烤肉上有,面條里有,海鮮上有,生菜黃瓜蘸辣醬就是一道菜。可以說,韓國菜的特點之一就是辣。這種辣和中國的辣不一樣,中國的辣是香香的咸辣,而韓國是甜甜的干辣,吃時不覺得,咽下去辣得人直喘粗氣。

韓國有一種小吃,類似中國的年糕,圓柱形,長長的被切成一小截一小截,放在煎鍋里用紅紅的辣醬拌了,煎熟吃。在很多餐館中都有這種小吃。

煎餅也是韓國比較有名的食物,但比中國的厚,裡面常常夾著魷魚絲之類的東西,而且多是手掌大小,捲起來很方便。還有一種用土豆粉做的煎餅,要蘸著調料吃,味道很好。

類似中國的飯食還有餃子,大多是煎餃、蒸餃,饅頭也有,只是都帶甜甜的餡,好像厚皮的豆包一樣。 韓國的冷麵想必都聽說過。

在冰鎮的甜酸冷湯中,放著一團細細的面條,上面卧著兩塊白煮蛋,還有兩片水梨或蘿卜,十分好吃。

冷麵主要有用蕎麥面做的平壤冷麵和用土豆做的咸興冷麵,食用方法也可分為加湯的和用辣椒醬拌的兩種,口感十分筋道光滑。炎炎夏日,盤腿一坐,來一碗加冰冷麵,爽呆了!

韓國人請客吃飯一般都是吃烤肉,就是將牛肉或牛排用佐料鹵腌好,放在鐵板上烤熟。蒜、辣醬、生菜葉、泡菜自然少不了,高級一些的就多幾樣海鮮,用菜葉包著肉吃,味道很不錯。還有一種火鍋,類似日本火鍋,其實就是煎鍋。在平底鍋里放上肉片、洋蔥、金針菇等,加入醬油,煎熟蘸調料吃,就是味道有點甜,吃多了有些膩。韓國人不喜歡油膩,當鍋里的肉滲出油時就用紙巾吸去。 一次,有位朋友請吃牛排湯,我想一定很好吃。端上來一看,砂鍋里孤零零幾塊大排,清湯里灑著幾點蔥花,味道清淡極了。他們早就把油撇掉了!我只好吃泡菜下飯。

拌飯也是韓國有代表性的美食,就是把白米飯盛在用石頭做的厚重的大碗里,那碗燒得熱熱的,放入肉、蛋、豆芽之類的菜,加進辣椒醬拌勻後吃,味道並不十分好,但是有鍋巴,脆脆的很香。

韓國人很講究滋補,他們在三伏天也要吃參雞湯。參雞湯是用童子雞加糯米、人參、棗等燉至爛熟,蘸鹽吃,據說很有營養。說起湯來,還有用牛骨牛肉熬制的牛肉湯,味道很鮮美。

雖然我並不很愛吃韓國飯,但是挺喜歡他們的各種餐具。據說韓國餐飲受古代皇宮生活方式的影響,比較注重形式,講究餐具。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不銹鋼筷子和帶蓋的小碗。筷子比中國的木筷短一點,拿在手上,沉甸甸的,上面刻著精美的各色花紋圖案,吃飯時不小心掉下來砸在腳上很疼呢。剛到韓國時,我以為那些小小的帶蓋的不銹鋼碗是手爐,捂了好大一會才發現裡面有米飯。可能是泡菜多的緣故,盛泡菜的器皿也就豐富多樣,方的、圓的、多層的、單層的、塑料的、陶瓷的……最叫我驚奇的是,他們吃飯時常常要用一把大剪刀。這把剪刀,吃冷麵時剪斷長長的面條,吃泡菜時剪泡菜,吃烤肉時剪烤肉,總之,是用餐時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韓國的飯館吃飯,一般都是脫鞋上炕盤腿就餐。房間小小的,桌子矮矮的,要是人多如宴請時,這些小房間的牆壁就像百葉窗似的可以拉上去,要多大空間隨時可以變化調整,十分方便。客人們通常都是分坐在一張張方桌兩邊,房間多長桌子就可以拼多長,這讓我想起幼兒園小朋友排排坐分果果的情景。

韓國也是一個多禮的國家。吃飯還好說,喝酒可就不一樣了。他們給別人敬酒時,拿著自己的酒杯,遞給對方,倒酒半杯,被敬者轉身、背臉、仰頭喝酒,再回敬。喝酒時給人一個後腦勺,真有意思。

Ⅱ 韓國餐桌禮儀

所謂韓國吃飯的禮儀
韓國飯館內部的結構分為兩種:使用椅子和脫鞋上炕。在炕上吃飯時,男人盤腿而坐,女人右膝支立——這種坐法只限於穿韓服時使用。現在的韓國女性平時不穿韓服,所以只要把雙腿收攏在一起坐下就可以了。坐好點好菜後,不一會兒,飯館的大媽就會端著托盤向你走來,她從托盤中先取出餐具,然後是飯菜。

韓國人平時使用的一律是不銹鋼制的平尖頭兒的筷子。中國人、日本人都有端起飯碗吃飯的習慣,但是韓國人視這種行為不規矩。而且也不能用嘴接觸飯碗。圓底兒帶蓋兒的碗「坐」在桌子上,沒有供你手握的把。再加上米飯傳導給碗的熱量,不碰它是合情合理的。至於碗蓋,可以取下來隨意放在桌上。

既然不端碗,左手就一定要聽話,老實地藏在桌子下面,不可在桌子上「露一手兒」。右手一定要先拿起勺子,從水泡菜中盛上一口湯喝完,再用勺子吃一口米飯,然後再喝一口湯、再吃一口飯後,便可以隨意地吃任何東西了。這是韓國人吃飯的順序。勺子在韓國人的飲食生活中比筷子更重要,它負責盛湯、撈湯里的菜、裝飯,不用時要架在飯碗或其它食器上。而筷子呢?它只負責夾菜。不管你湯碗中的豆芽兒菜怎麽用勺子也撈不上來,你也不能用筷子。這首先是食禮的問題,其次是湯水有可能順著筷子流到桌子上。筷子在不夾菜時,傳統的韓國式做法是放在右手方向的桌子上,兩根筷子要攏齊,三分之二在桌上,三分之一在桌外,這是為了便於拿起來再用。

韓國人是一個好動感情的民族,對於他們這種把感情通過聚餐表現時,應該給予充分的理解,同時又必須在理智上承認它是一種不衛生的「食禮」。

韓國飲食的用餐禮儀

韓國是一個非常注重傳統禮節的國家,就是在餐桌上也有一套嚴格的「規矩」。比如斟酒,韓國老闆權先生介紹說:「如果雙方第一次見面,則一手需托住另一隻手的肘部為對方斟酒;雙方熟悉之後,則可單手為對方斟酒,但如果對方是長輩,則必需用一隻手托住酒瓶低端斟酒。除此以外,還有一些「注意事項」,如:

●與長輩一起用餐時,長輩動筷後晚輩才能動筷。

●勿把湯匙和筷子同時抓在手裡;不要把匙和筷子搭放在碗上;不要端著碗吃飯喝湯(這點與我國傳統正好相反)。

●先喝湯再吃別的食物;用餐時不要出聲也不要讓匙和筷碰到碗而發出聲音。

●共享的食物要夾到各自的碟子上以後吃,醋醬和辣醬也最好撥到碟子上蘸著吃。

●用餐時咽到骨頭或魚刺時要避開旁人悄悄地包在紙上再扔掉,不要直接扔在桌子上或地上。

●用餐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與別人統一步調。與長輩一起用餐時,等長輩放下湯匙和筷子以後再放下。

●用餐後,湯匙和筷子放在最初位置上,使用過的餐巾迭起來放在桌子上

Ⅲ 為什麼韓國人吃飯那麼香

韓國人吃飯那麼香的原因有:

1、食物文化原因

韓國文化中,大口吃飯是禮貌。韓國可以耕種的土地很少,所以食品的價格普遍很高。韓國人對食物很尊重。大口吃飯以及吃面條發出聲音,就表示你吃的很香,主人也會很開心。可能由於文化不同,並不熟知的我們總覺得有一種神秘感。

2、食物本質原因

韓國食物主要是泡菜、米飯和魚肉,很容易餓。而且韓國人不喜歡吃油膩的東西,肉類吃的也比較少。所以韓國人吃飯的時候一般都很飢餓,所以給人感覺吃飯很香。

3、食物種類原因

韓國人對辣椒和燒酒的喜愛,導致韓國人的胃口很好。辣椒也是韓國人一日三餐的必備。各種青辣椒、紅辣椒,一大早醒來就往嘴裡送,嚼得巴茲巴茲響。韓國人對燒酒的喜愛程度也不是一般痴迷。無論男女老少(小孩除外),三天一大喝,一天一小喝。

韓國泡菜怎麼腌制

首先,准備好大白菜、梨子、蘋果、食用鹽、辣椒面、姜和蒜,再把大白菜洗干凈之後放入盆中,並在裡面倒入鹽,等白菜脫水之後變軟再拿出來擠干水分,再把准備好的蘋果、梨子、蒜和姜切碎之後放到辣椒面裡面攪拌均勻,把之前准備好的白菜放進去一起揉搓,然後在上面一片一片的抹上辣椒醬,要抹均勻,之後再把它裝入密封的盒子,擦乾水之後再把它裝起來密封蓋上,在冰箱里放一個星期即可把泡菜取出來食用,這樣韓國泡菜就腌制好了。

韓國泡菜怎麼吃

1、直接就著熱米飯吃

在吃飯的時候,在旁邊放一盤腌制好的韓國泡菜,邊吃飯邊食用或者是把韓國泡菜放在飯裡面拌著食用。

2、泡菜湯

准備一個石鍋放在火上開小火煮,然後在裡面放入五花肉煸炒,烤出香味之後,再把大蒜片和韓國辣醬放進去炒,待肉炒至八成熟的時候再加入一點韓國辣白菜,等炒出香味的時候再在裡面加點湯,這時候再用小火把水煮開,煮開的時候在裡面加點海鮮,可以是蝦,也可以是貝殼,然後再在裡面放入一點豆腐片,在放調料之前可以先嘗一下味道,根據鹹淡來視情況來加鹽跟味精,出鍋的時候再加上一點蔥花,之後再翻炒幾下即可端鍋食用。

3、泡菜餅

首先將韓國泡菜取出來之後切成細絲,然後放在容器中,並在裡面加入輔料,調料拌勻,也就是在裡面加入雞蛋、糯米粉、炸粉、辣椒面、牛肉粉和白糖攪拌均勻,然後再把鍋放上去,並在裡面加入一點油,燒熱之後再把面倒上去,攤平之後再煎另一面,煎至兩面金黃即可。

Ⅳ 韓國人的用餐方式是什麼樣的

韓國的飲食文化

韓國飲食的主要特點:高蛋白、多蔬菜、喜清淡、忌油膩,味覺以涼辣為主。韓國人自古以來把米飯當做主食。菜餚以燉煮和烤制為主,基本上不做炒菜。韓國人喜歡吃面條、牛肉、雞肉和狗肉,不喜歡吃饅頭、羊肉和鴨肉。

韓國人普遍愛吃涼拌菜。涼拌菜是把蔬菜直接切好或用開水焯過後,加上佐料拌成的。還有生拌魚肉、魚蝦醬等菜餚。生拌魚肉,是把生肉、生魚等切成片,加上作料和切成絲的蘿卜、梨等,再澆上加醋的醬或辣醬拌成。

湯也是用餐時必不可少的部分,它通常用蔬菜、山菜、肉類、大醬、咸鹽、味素等各種原料烹調而成。

韓國人愛吃辣椒,家常菜里幾乎全放辣椒。韓國人有一日四餐的飲食習慣,分別安排在早上、中午、傍晚、夜晚。韓國人就餐用勺和筷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飯碗和湯碗,其他所有的菜則擺在飯桌中間供大家享用。韓國人使用飯碗也很有講究,分男用、女用和兒童用。韓國人注意節儉,無論是自己食用還是招待窮人,都盡可能把飯菜吃光用凈。

韓國飲食須知

雖然有不少人經常說自己愛吃韓國菜,但對於韓國菜的認識多止於燒烤食法,最多是對人參雞湯或泡菜略知一二,其餘的飲食文化和禮儀可謂一無所知。

自古以來,韓國極重禮儀,在語言方面,年幼者必須對長輩使用敬語,至於飲食方面,上菜或盛飯時,亦要先遞給長輩,甚至要特設單人桌,由女兒或媳婦恭敬地端到他們面前,等待老人家舉箸後,家中其他成員方可就餐。至於席上倒酒,亦需要按年齡大小順序,由長至幼,當長輩舉杯之後,年幼者才可以飲酒。另外,還有一個傳統習慣,男女七歲不同席,女孩子到了七歲之後就不與任何男子(包括父親和兄弟)在同一房間同席。不過,這種習俗在大城市已漸漸破除,偶爾在鄉間仍然可見。昔日的韓國家庭,是將盛著米飯的器皿放在台中央,而菜則在碗里,並放置於周圍,每個人則有一把長柄圓頭平匙,一雙筷子,一盤涼水,用餐時就用匙把飯直接送到嘴裡,筷子用來夾菜,涼水則是涮匙用的。現代的韓國人用餐習慣已有很大變化,不少是使用食品盤,每人的一份飯菜裝在盤中,也有些更加摩登的家庭已不用食品盤,而是用碗盛飯了。

韓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亦保留了不少傳統文化。韓國人的餐桌是矮腳的小桌,賓主席地盤腿而坐。年青人更會在長輩面前跪坐在自己的腳底上,絕不能將雙腿伸直,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懂禮貌。如果遇上房間太小,可以將餐桌擺在院子里,鋪上席子便可。不過,現代的韓國人越來越崇尚外國潮流,無論餐桌或者飲食禮儀,都離傳統越來越遠了。

吃在韓國

身為美食大國的國民,從韓國歸來,都免不了埋怨那裡的飲食。這類同胞,我遇見過不止一次。臨去韓國前夕還有人 「警告」我:「好好吃一頓吧,這一去就別想有好的吃了。」而我的實踐結果,卻是與此大相徑庭的。雖說呆的時間不長,韓國的飲菜和韓國人的吃法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就從餐具談起吧,韓國人同我們一樣使用筷子,但他們使用的多為金屬筷,餐館里見不到一雙竹木筷子,更不用說一次性的 「方便筷」了。我問過他們,回答是金屬筷爽利、衛生、經久耐用,一次性的簡易筷子太浪費,即消耗資源又污染環境。僅此一點,我就覺得是我們應該仿效的。

韓國人和日本人一樣,習慣於席地而座,盤腿就餐。其傳統飲食比較簡單,主食為米飯,愛吃泡菜,泡菜的出口量據說是世界第一,種類之多我看也能拿冠軍,因為每餐都有它堂而皇之地上桌,精緻盤碟中能擺出不少花樣:白菜、蘿卜、辣椒,還有我們叫不出名的,既開胃也好吃。他們餐桌上的素菜顯然比我們多,因為靠海的緣故,海產素菜也相當多。另外一項 「多」是醬製品。我們的「醬缸文化」在那裡的影響,大概已達到「青出藍而勝於藍」的地步,他們有專門用來摻和著菜拌地飯的一種醬,我試了一下,味道很不錯。以上「三多」,恐怕構成他們飲食中的低糖、低脂肪、符合營養學要求的合理因素。我們注意到韓國人中肥胖者不多,一般中老年人都能保持身材且有健康的氣色,這是不是同良好的飲食習慣有關呢?

韓國人待客同我們一樣熱情、周到,但沒有用滿桌 「大魚大肉」來顯示慷慨大方的。從官方到民間的宴請,從韓式到非韓式的吃法,至少我們沒有享用到我們在國內經常會碰到的「高大全」。他們的葷菜如烤鴨,做得也很正宗,瘦肉層較厚,不肥不膩,滑嫩可口。吃法與我們不同的是,他們不用面餅包鴨肉,而是用菜葉裹,碧綠的生菜上佐以蔥蒜、調料,夾上烤好的鴨塊,色、香、味俱佳。還有一種菜葉,是我們想不到的:芝麻葉。主人特別介紹說,這是目前的時興食品、科研新成果,芝麻葉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物質,還有防癌、抗癌作用。後來,我在商店裡看到有「芝麻葉罐頭」賣,也趕了回時髦。

韓國飲食中最有名的恐怕還是燒烤。 「鐵板燒」不僅用來燒菜,也用來炒麵。最有意思的,是一種「石頭燒烤」:用一堆鵝卵石放在鐵架上電熱升溫,先攤放肉塊,待到一定火候再用長剪將大塊肉絞成小塊,拼柔到滾滾的石頭中去,不一會就響吱吱地冒出香氣,你就可以大快朵頤了。據介紹,鵝卵石是進口的,既然能蓄熱均溫,使肉免於烤焦,又能去油去腥。我們是在仁川一家叫「海風」的餐館里,品嘗到這道古樸又摩登的美味,印象極深。

韓國人飲食主面的節約與科學,還可以從一種專供飲水機配套使用的 「微型紙杯」上得到佐證。那是一種只有中指長、兩指寬的小紙片,經過特別處理,拿上手就變成一個很小的杯子,放到龍頭就能接水。比起那種透明塑料杯和普通紙杯,自有它微小、簡便的優越性,韓國街頭和快餐店裡常能見到。

韓國的食禮
中國人和韓國人都說飲食文化,可見飲食與文化的關系密切。食禮便是表現飲食文化的方式之一,它是一種常識,你可以不去遵守,便是不要忘了,不然會使當地人感到不愉快。

韓國飯館內部的結構分為兩種:使用椅子和脫鞋上炕。在炕上吃飯時,男人盤腿坐,女人屈膝支立 ——這種坐法只限於穿韓服時使用。現在的韓國女性平時不穿韓服,所以只把腿收攏在一起坐下就可以了。

在你坐好後,看了牆上的菜單或者桌上放的菜譜點好菜後,不一會兒,飯館的大媽就會端著托盤向你走來,她從托盤中先取出餐具,然後是飯菜。當然,有的飯館在桌子上已經准備好了餐具。但是講究一點的店都是親自給客人送上來:筷子穿著紙衣、勺子蒙著臉 ——圓形、有著勺子頭大小的紙袋套在上邊,紙上畫著一桿煙槍和一頂帽子——韓國以前的貴族「兩班」的象班。最初我感到新鮮,曾經將它收藏起來,可是後來發現韓國的幾個大城市的餐館都是用這種圖案,便見怪不怪了。

筷子和勺子,除了婚禮的禮品、怕人謀害自己使用銀製品以外,還有黃銅制的。但是這兩種不常見,平民百姓們使用的一律是不銹鋼制的平尖頭兒的筷子。木製筷子是一次性的,據我觀察,一般韓國人在吃日式面條、紫菜飯卷時才使用。沒看見韓國人用過竹筷、象牙筷 、塑料筷等等。勺子的柄較長,頭部又圓又大,所以剛開始使用時我挺害怕弄疼了我的嘴角。

中國人、日本人都有端起飯碗吃飯的習慣,但是韓國人視這種行為不規矩。所以你一定要記住桌子上的飯碗是不能用手碰的,而且也不能用嘴接觸飯碗。然後你會注意到飯碗是不銹鋼制的(在家裡或高級餐廳時,用用陶瓷製的飯碗),圓底帶蓋地 「坐」在桌子上,沒有供你的手握的把。再加上米飯傳導給碗的熱量,不碰它是合情合理的。至於碗蓋,你可以取下來隨意地放在桌上。

既然不端碗,你的左手就一定聽話,老實地藏在桌子下面,不可在桌子上 「露一手」。你的右手一定要先拿起勺子,從水泡菜中(沒有水泡菜時,用其他湯代替也可以)盛上一口湯喝完,再用勺子吃一口米飯,然後再用勺子喝一口湯,再吃一口飯後便可以隨意地吃任何東西了。這是韓國人吃飯的順序。

在上述中也許你會注意到:韓國人是用勺子喝湯、吃飯的。這與中國人、日本人的飲食習慣不同。韓國人同時使用勺子和筷子並不是最近的發明,而是源於古代。在國立公州博物館中,我就看過有百濟時代的鐵制勺子和筷子擺在一起。在朝語中,除了有分別表示勺子和筷子的單詞外,還用兩個字母來同時表示勺子和筷子擺在一起。

勺子在韓國人飲食生活中比筷子更重要,它負責盛湯、撈湯里的菜、盛飯,不用時要架在飯碗或其他食器上;而筷子呢,它只負責夾菜。不管你湯碗中的豆芽菜怎麼用勺子也撈不上來,你也不能用筷子。這首先是食禮的問題,其次是湯水兒有可能順著筷子流到桌子上。筷子在不夾菜時,傳統的韓國式做法是放在右手方向的桌子上,兩根筷子要攏齊, 2/3在桌子上,1/3在桌外——這是為了便於拿起來再用。韓國人沒有使用筷架的習慣。這種做法,有人覺得除非桌子表面擦得很乾凈,否則是不衛生的,因此,便改成了把筷子放在小菜碟上。最後,當你吃完飯後,還是要把勺子和筷子擺成當初的形狀,有始有終。

中國人用筷子吃飯、勺子喝湯;韓國人用勺子吃飯、喝湯,用筷子夾菜;而日本人用筷子既吃飯又喝湯。為什麼日本人的飲食生活中沒有勺子呢?有一位日本老人曾經告訴我說: 「勺子只從中國傳到了朝鮮半島上,因為朝鮮半島和日本之間隔著海,所以勺子沒有傳到日本。」後來我在《環球旅行·韓國》(1995年版)中看到的卻是這樣的內容:據說過去日本用手吃飯,韓國人覺得他們挺可憐的,就教給日本人使用筷子,但是沒有教給日本人用勺子。韓國是一個單一民族的國家,所整個國家就好像一個大家庭,具體表現在共食聚餐上。

中國人在家裡也許不用公筷、公勺,但是在餐廳吃飯時,都用公用餐具往自己的碗、碟里夾菜。日本人除了份飯,亦如此。可是,韓國的情況就不同了。韓國人用自己的餐具直接食用公用的湯和菜。韓國人是一個好動感情的民族,當他們這種把感情通過共食表現時,我覺得,人們應該給予充分的理解。

韓國人待客十分重視禮節

韓國是單一的朝鮮民族,通用朝鮮語(亦稱韓國語),信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等多種宗教,風俗習慣獨特而有趣。

韓國人待客十分重視禮節,男性見面要相互鞠躬,熱情握手,並道 「您好」。異性之間一般不握手,通過鞠躬、點頭、微笑、道安表示問候。分別時,握手說 「再見」,若客人同自己一道離開便對客人說「您好好走」,若客人不離開則對客人說「您好好在這兒」。進門或出席某種場所,要請客人、長輩先行;用餐,請客人、長輩先入席;與客人或長輩遞接東西,要先鞠躬,然後再伸雙手。

同韓國朋友約會,要事先聯系,盡管韓國人對客人不苛求准時,但他們自己是嚴格遵守時間的,因而客人也應守時,以表示對主人的尊敬。到韓國人家裡作客,最好送一束鮮花或者一些小禮物,見面時雙手遞給主人,感謝主人的盛情接待。進入韓國朋友家裡,須事先脫掉鞋子,交談時,說話要細語輕言,不可大聲說笑,女性發笑時用手遮掩住嘴,不要當著眾人的面擤鼻涕,吸煙要向主人打招呼,否則會被視為不禮貌,不懂禮節。

韓國人接待經貿業務方面的客人,多在飯店或酒吧舉行宴請,而且多以西餐招待。非業務交往,多在家中請客吃飯,用傳統膳食招待。韓國人愛吃辣味,主食副食里常常少不了辣椒和大蒜。主食以大米和麵食為主,最喜愛的傳統麵食是辣椒面和冷麵。韓國人製作冷麵的面條是用蕎麥面做的,湯里放入大量辣椒、牛肉片和蘋果片等,而且要冰鎮,吃起來清涼爽口,但過一會就會周身發熱。副食中的名菜有生魚片、烤牛肉、干燒桂魚、脆皮乳豬、油泡蝦仁、脆皮炸雞、爽口牛九、軟炸子雞、冷拼盤等。韓國人每頓飯要有一碟酸辣菜,尤以酸辣白菜最為爽口。在正式宴會上,第一道菜是用九折板盛有九種不同食物送上來,其中必須有火鍋,隨後再上其他的菜;在家中請客,所有的菜一次性上齊。

吃飯時,主人總要請客人品嘗傳統飲料 ——低度的濁酒和清酒,濁酒亦稱農酒,昔日是農家自釀酒,製作簡單,歷史悠久,將糧食搗碎下酒麴發酵而成,酒色混濁,但酒精度低,清涼宜人,健胃提神,各商店有售。對於不飲酒的客人,主人多用柿餅汁招待。柿餅汁是一種傳統清涼飲料,把柿餅(亦可用梨、桃、桔、石榴等果品)、桂皮粉、松仁、蜂蜜、生薑放在冰中煮沸,待涼後濾去渣皮即可,味道甜辣清涼,家人逢年過節飲用,平時用來招待客人。有的人家還用油煎餅、松餅、油蜜果等傳統食品招待遠道而來的客人。

此外,韓國擁有許多西餐館和日本餐館,漢堡包、炸雞、熱狗等快餐食品受到人們歡迎,使韓國人以魚、蔬菜和米飯為主的傳統膳食結構趨向方便化、快捷化和多樣化。在韓國沒有收取小費的習慣,客人進餐、購物、住賓館等不必送小費。

韓國的風俗

大韓民國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南部,面積 9.9萬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萬。全國人口均為單一朝鮮民族,通用朝鮮語。歷史上受我唐代文化影響很大。國旗為太極旗,白地中央為紅、藍兩色太極圖案,周圍有四組八卦符號。白色代表土地,太極圖和八卦由我國傳人,象徵宇宙永恆運動、均衡和協調,反映我國「易經」代表的東方哲理。受我國佛學、儒學影響很深,居民多信奉佛教、基督教和儒教,首都漢城文廟每年春秋兩季都要舉行祭孔大典。韓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居世界前列,經濟發展水平居亞洲前列,外向型經濟較發達。韓國文化是東西方文化的交融體。

韓國飲食風格介於中國和日本之間,多數人用餐使用筷子。萊料以高蛋白食物為主,輔以蔬菜。喜食湯和飯 (牛肉湯、排骨湯等和在飯中)、火鍋、湯面、冷麵、生魚片、生牛肉、什錦飯等。也喜歡熱辣口味。在宴會上,韓國人習慣互相斟酒,喝交杯酒;受人勸酒時不可拒飲;不勝酒力時杯中應留點酒;對於醉酒者,他們多持寬容的態度。受人敬菜時要禮貌地推讓兩次,第三次才欣然接受。飯後被人邀歌時不可拒唱。

韓國的民族服裝是:男子穿襖、坎肩、褲、長袍,上下一色,且多用白色;女子穿襖、裙、長袍,裙子長而肥大,豐滿流暢。現代男女也常穿西式服裝,講究服飾。進屋脫鞋是他們的傳統習慣。他們也用炕,炕內用熱水管取暖。

韓國人注重禮儀。見面必互致問候,男子見面微鞠躬,互握右手或雙手,分手也鞠躬。男子不得主動與女子握手。初次見面,交換名片。韓國人多以軟飲料待客,客人必須接受主人提供的茶點。韓國人在一起聊天,都不談本國政治、經濟、妻室等話題,但喜歡詢問個人情況。他們自尊心極強,不容公開被人批評或異議。在社交場合,男女必須分開。在公開場合,得讓男土先行,各種會議發言者致辭都把 「先生們」放在「女士們」之前。尊敬師長,使用敬語,不得當長者面抽煙、戴眼鏡。上門造訪習慣帶上小禮品,但不送外國煙;接物時必須用雙手,不能把禮品當場打開。在任何場合的坐姿都不能叉腿。

韓國節慶較多。農歷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節日活動類似我國春節。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傳統飲食是種果 (栗子、核桃、松子等)、葯膳、五穀飯、陳茶飯等。農歷4月8日為佛誕節及頌揚女性的春香節。農歷5月5日為端午節,家家戶戶都以食青篙糕,掛菖蒲來過節。農歷8月15為中秋節,農歷9月9日為重陽節。清明掃墓,冬至吃冬至粥(摻高梁面團子的小豆粥)。除上述傳統節日外,韓國人還重視聖誕節、兒童節(5月5日)、恩山別神節(3月28日至4月1日) 等。群眾喜聞樂見的體育活動有射箭、摔跤、拔河、鞦韆、跳板、風箏、圍棋、象棋等。

韓國人喜歡單數,忌諱雙數。忌用 「 四 」( 韓語音同 「 死 」) 。忌用一個手指指人。站立交談時不能背手。女子發笑時必須掩嘴。

Ⅳ 韓國的飲食文化是怎樣的,真的跟韓劇里一樣嗎

應該是的...................

Ⅵ 韓國的飲食

但願能幫到你、希望採納,謝謝!
韓服是從古代演變到現代的韓民族的傳統服裝。女式韓服的短上衣和長裙上薄下厚,端莊閑雅。如今,大部分國民是以習慣穿著洋裝西服,但是在春節秋夕等節慶日,或行婚禮時,仍有許多人喜愛穿傳統的民族服裝。女性的韓服是短上衣(jeogori)搭配優雅的長裙(chima);男性則是短褂搭配長褲。
韓國人崇尚儒教,尊重長老。見面時的傳統禮節是鞠躬,男人之間見面打招呼互相鞠躬並握手,女人一般不與人握手。如有人邀請你到家吃飯或赴宴,你應帶小禮品,最好挑選包裝好的食品。做客時,主人不會讓你參觀房子的全貌,不要自己到處逛。
韓國的飲食以清淡為主,泡菜是韓國人頓頓離不了的菜,韓國人還離不開辣醬。有名的食物:年糕、煎餅、冷麵...韓國人請客吃飯一般都是吃烤肉。石鍋拌飯也是韓國有代表性的美食,韓國人很講究滋補,他們在三伏天也要吃參雞湯。韓國也是一個多禮的國家。吃飯還好說,喝酒可就不一樣了。他們給別人敬酒時,拿著自己的酒杯,遞給對方,倒酒半杯,被敬者轉身、背臉、仰頭喝酒,再回敬。喝酒時給人一個後腦勺...

Ⅶ 真實的韓國家庭,一日三餐都是吃些什麼東西呢

相信現在一定都是有不少的人們可以感受到了,隨著我們現在人們所處社會環境的不斷更迭和我們社會時代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我們現在許多人們的生活和從前相比起來都是有了非常明顯的區別,可以說,我們現在人們的生活都在隨著社會的改變和變得更加的美好了起來,我們現在人們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也是得到了提升。

但是在韓國一日三餐卻不是吃這些,韓國人的一日三餐大多都是米飯配上一點小菜,例如豆芽,在加上一點大醬湯就搞定,基本上每頓就是換一下小菜和湯,品種比較的單一,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其實在韓國的物價比較高,是不可能每天吃炸雞和烤肉的,只能偶爾吃一吃,所以許多的韓國人其實都是只求吃飽,所以這位韓國姑娘才會說,你們不懂我的悲傷是因為都以為韓國每天都是能吃到那些,其實根本就不是,各位現在知道了嗎?

Ⅷ 韓餐是什麼口味

韓餐是偏甜,微辣口味,韓國人喜歡刺激的口感所以對辣椒特別的鍾愛,製作的菜式大都都辣椒,但是不愛鹹味,像湯面比較清淡,拌面則是偏甜的口感。

Ⅸ 韓國人吃的家常菜都有哪些

韓劇我可看了不少,所以韓國人吃的家常菜我可太熟悉了。韓國人日常吃的菜都是泡菜,除此之外就是海帶湯,豆腐湯之類的湯水,偶爾也吃煎魚或者是溜肉段之類的葷菜。總之韓國人的飲食還是偏清淡的,也很少用油炒,他們一般都是水煮、香煎或做成泡菜的樣子。

韓國人吃飯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很少加調料。我們中國人做菜會往菜里加很多調料,但是韓國人除了鹽和辣椒之外很少加別的調料。可能是韓國人追求食材最原始的味道吧,我覺得加了調料之後會影響口感。

他們有時候也吃中國菜,比如溜肉段兒和炸魚就是他們經常吃的。

閱讀全文

與韓國吃飯是怎麼樣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