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郭德綱最經典的語錄(全)
郭德剛定場詩全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我叫郭德綱...
守法朝朝憂悶,強梁夜夜歡歌;損人利己騎馬騾,正值公平挨餓;修橋補路瞎眼,殺人放火兒多;我到西天問我佛,佛說:我也沒轍!
難難難,道德玄,不對知音不可談,對了知音談幾句,不對知音枉費舌尖。
色色色,千古一禍,君子失德,小人常樂,大丈夫也難把美人關過。
馬瘦毛長蹄子肥,兒子偷爹不算賊,瞎大爺娶個瞎大奶奶,老兩口過了多半輩,誰也沒看見誰!
好色風流,不是冤家不聚頭。只為淫人婦,難保妻兒否,嬉戲眼前謀,孽滿身後,報應從頭,萬惡淫為首,因此上媒色邪淫一筆勾。
說書唱戲勸人方,三條大陸走中央;善惡到頭終有報,人間正道是滄桑。
酒是穿腸毒葯,色是刮骨鋼刀,財是惹禍根苗,氣是無煙火炮;無酒不成宴席,無色人類滅絕,無財寸步難行,無氣反被人欺。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楚魏,切糕沾白糖。
太陽一出紅似火,二八佳人把胭脂抹,越抹越紅,越紅越抹。
天上冷颼颼,地上滾綉球,有餡的是包子,沒餡的窩頭。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去蘇城外寒山寺,進門得花錢。
大年三十頭一天,過了初二就初三;初一十五半個月,六月三十整半年。
鋤和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來塊烤白薯。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棒子麵大餑餑!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醫院。
遠瞧忽忽悠悠,近看飄飄搖搖,有人說是葫蘆有人說是瓢,在水中一出一冒,二人打賭江邊瞧,原來是王文林洗澡。
湛湛青天不可欺,張飛喝斷當陽橋;雖然不是好買賣,一日夫妻百日恩。
傷情最是晚涼天,憔悴斯人不堪憐;邀酒摧腸三杯醉,尋香驚夢五更寒。
釵頭鳳斜卿有淚,荼蘼花了我無緣;小樓寂寞新雨月,也難如鉤也難圓。
曲木為直終必彎,養狼當犬看家難;墨染鸕鶿黑不久,粉刷烏鴉白不堅。
蜜餞黃蓮終需苦,強摘瓜果不能甜;好事總得善人做,哪有凡人做神仙。
金山竹影幾千秋,雲鎖高飛水自流;萬里長江飄玉帶,一輪明月滾金球。
遠至湖北三千里,近到江南十六州;美景一時觀不透,天緣有份畫中游。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後商周,
五霸英雄(七雄)鬧春秋,頃刻興亡過手。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
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
野草閑花滿地愁,龍爭虎鬥幾春秋?
抬頭吳越齊秦楚,轉眼梁唐晉漢周。
舉世皆忙裡老,幾人肯向死前休?
大將生來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風吹鼉鼓山河動,電閃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種,穴中螻蟻豈能逃;太平待詔歸來日,朕與將軍解戰袍。
八月中秋白露,路上行人凄涼;
小橋流水桂花香,日夜千思萬想;
心中不得寧靜,清早覽罷文章;
十年寒苦在書房,方顯才高志廣。
大雪降,老兩口子掙熱炕。
老頭要在炕頭睡,老婆說:不讓!不讓!偏不讓!
老頭拿起了頂門棍,老婆抄起了擀麵杖。
老兩口子打到了大天亮。
挺好的熱炕誰都沒睡上。
依山傍水房樹間,
行也安然,住也安然。
一條耕牛伴頃田,
收也憑天,荒也憑天。
雨過天晴駕小船,
魚在一邊,酒在一邊。
夜晚妻子話燈前,
今也談談,古也談談。
日上三桿尤在眠,
不是神仙,勝似神仙。
天上一陣黑古冬,好似白面往下扔;
倒比餌自來的沖,柳絮花飛一般同;
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墳頭到比饅頭大,井是個大窟窿。
百萬大軍困襄陽,
外無救兵內無糧,
有朝一日城破了,
哭爹的哭爹,喊娘的喊娘。
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南北大街東西走,十字街頭人咬狗,
揀起狗來砍磚頭,倒叫磚頭咬了手。
有個老頭才十九,嘴裡喝藕就著酒,
從小沒見過這宗事兒,三輪兒拉著火車走。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路弔民殘。
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征旗大將壇,寰海塵氛紛未已,諸君莫作等閑看。
一日夫妻百日恩, 百日夫妻四海深(似海參),
海參沒有蝦仁貴, 蝦仁五十塊一斤。
『貳』 明月三千里是什麼
是一家正宗的韓式烤肉店
『叄』 韓國的歷史是五千年
根據傳說前2333年,天神桓雄和「熊女」(本意是熊變成的女子,可能是以熊為圖騰的部落女子)所生後代檀君王儉於今日的平壤建立王儉城,創立古「朝鮮國」,意思就是「寧靜晨曦之國」。檀君統治朝鮮1500年之後退位成為山神。此傳說記載於《三國遺事》之內。
可能棒子們是從那時開始算的.
中國史籍中有「東夷」,意即東邊的弓箭手。東夷是華夏民族對東方民族的稱呼,並非單指某一族群。其認定范圍也隨之更改。從黃帝時期的山東,河南一帶,到中國東北,再到日後秦漢時期的朝鮮半島及日本列島。朝鮮和韓國認為:現代朝鮮人可能是東夷的一支,這從朝鮮先民對箭藝的熱愛,與日本及山東半島(齊國、魯國)的先民都相似。從此推斷,朝鮮半島據說有五千年歷史,但是因為缺少直接證據,中國以及日本史學界並不予以承認。朝鮮歷史根據傳說最遠可以追遡至檀君建國。在數十萬年前,朝鮮半島之上已有原始人類居住。朝鮮半島的舊石器時代始於公元前70萬年,公元前10世紀開始進入青銅器時代。到了公元前4世紀進入鐵器時代。韓國和朝鮮史學家猜想朝鮮人原來是生活在亞洲北面大陸的阿爾泰語系各民族,逐漸遷移到朝鮮半島北部而衍變而來,從公元前4世紀,在北部形成了一個奴隸制國家,史稱古朝鮮。而在半島南部由土著部落形成幾個部落聯盟,沃沮、濊、馬韓、辰韓、弁韓。後來馬韓統一三韓,稱辰國。
中國歷史上所記載的朝鮮最早是西周滅商之後,商朝遺臣箕子到朝鮮半島與當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國」。公元前3世紀末,朝鮮在史籍上第一次出現。在中國漢代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的著作《史記》中記載,商代最後一個國王紂的叔叔箕子在周武王伐紂後,帶著商代的禮儀和制度到了朝鮮半島北部,被那裡的人民推舉為國君,並得到周朝的承認而成為諸侯。史稱「箕子朝鮮」。
根據韓國人的歷史書《三國遺事》所載,檀君的後人在箕子來到朝鮮之後,帶著人民南遷,以免和箕子帶來的人做成沖突。這些人後來成為了三韓的始祖。不過,由於這一段歷史目前缺乏考古學證據的支持,朝鮮和韓國歷史學界並不認為這段開國的歷史是史實。
箕子朝鮮在朝鮮半島統治了近一千年。根據《太原鮮於氏世譜》,朝鮮的鮮於氏源自箕子朝鮮的後人。而他們從箕子開始,一共經歷了41代君主,直到公元前1世紀才被燕人衛滿取代。其後代箕准逃至南方,與三韓合流。據說三韓中的「辰韓」便是箕子後代。
高麗、朝鮮時期,由於儒學興盛的關系,箕子朝鮮是受到極大的推崇與贊賞。朝鮮人時常以「箕聖」來稱呼箕子,而稱自己的國家叫「箕聖國」。
根據史記,燕國的將軍衛滿率移民進入朝鮮,並成為箕子朝鮮的宮相。於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帶建立衛氏政權,推翻了箕子朝鮮的政權。這是朝鮮歷史上第二個王朝,稱「衛氏朝鮮」。
公元前108年漢武帝功滅衛氏朝鮮,在朝鮮半島北部設立樂浪、玄菟、臨屯、真番四郡,史稱「漢四郡」。
公元前82年,因為古朝鮮人和當地部族的抵抗,廢止臨屯和真番的兩郡。公元前75年玄菟郡遷移到遼東。樂浪郡,在朝鮮半島北部遷移很多次,王莽政權的新朝時樂浪獨立,在公元30年東漢(後漢)朝廷收復樂浪郡。
在東漢末年,遼東的公孫氏(《三國演義》中有公孫淵)分樂浪郡南部設帶方郡,
在朝鮮半島南部的土著的韓人建立以辰韓、馬韓和弁韓為中心的辰國,同時存在伽倻等小國,並且接受南遷的古朝鮮人,包括了衛氏朝鮮的遺民及其他部族的加入。
由於漢朝解體,進入三國及後來的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的大戰亂,雖然西晉,十六國時期的鮮卑慕容氏的前燕都曾控制過原來漢朝在朝鮮北部的領地,但最終還是因為集中注意力在中原的爭奪而逐漸喪失了對該地區的控制力,於是,在中國東北南部形成了高句麗王國,並逐漸強大,最強盛時曾控制中國遼東地區和朝鮮半島北部的原」漢四郡「地區;與此同時前1世紀中葉,辰國也開始解體。其舊領內出現的新羅、百濟開始日漸強盛,公元4世紀,朝鮮形成 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鼎立時期。史稱「朝鮮前三國時期」
在公元前後(《三國史記》記載在公元前一世紀中),朝鮮半島上出現了三大政權:新羅(前57年-935年)、高句麗(前37年-668年)、百濟(前18年-660年)。在半島南端還有伽倻等政權。各國互相攻伐,同時也出現了朝鮮半島歷史上的一個比較繁榮的時期。
百濟是由馬韓部落發展起來的,新羅是辰韓中一個小部落形成的。百濟依靠向中國南朝各代朝廷遣使朝貢的方式,從中國吸收文化並向日本傳播。
也就是說現在的韓國人是南部土著的後代,和強大的高句麗關系不大,高句麗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少數民族政權而已!!!
『肆』 求韓國國歌韓語歌詞
《애국가》
〈(愛國歌)〉
한글만
1
동해물과 백두산이 마르고 닳도록
하느님이 보우하사 우리 나라 만세
후렴
무궁화 삼천리 화려강산
대한사람 대한으로 길이 보전하세
2
남산 위에 저 소나무 철갑을 두른 듯
바람 서리 불변함은 우리 기상일세
(후렴)
3
가을 하늘 공활한데 높고 구름 없이
밝은 달은 우리 가슴 일편단심일세
(후렴)
4
이 기상과 이 맘으로 충성을 다하여
괴로우나 즐거우나 나라 사랑하세
(후렴)
漢字混用
1
東海물과 白頭山이 마르고 닳도록
하느님이 保佑하사 우리 나라 萬歲
後斂
無窮花 三千里 華麗江山
大韓사람 大韓으로 길이 保全하세
2
南山 위에 저 소나무 鐵甲을 두른 듯
바람 서리 不變함은 우리 氣相일세
(後斂)
3
가을 하늘 空豁한데 높고 구름 없이
밝은 달은 우리 가슴 一片丹心일세
(後斂)
4
이 氣相과 이 맘으로 忠誠을 다하여
괴로우나 즐거우나 나라 사랑하세
(後斂)
=ㅂ=
為什麽要韓國國歌歌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