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看菲律賓 > 菲律賓元旦是什麼意思

菲律賓元旦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06-10 20:43:41

㈠ 世界各國新年是哪一天

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新年為每年1月1日,中國、日本、越南以及東南亞華人多的地區新年為農歷正月初月, 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伊朗的新年為每年3月,柬埔寨新年為每年4月14日至16日,泰國新年為每年5月13日至15日

埃及新年為每年6月22日, 衣索比亞新年為每年8月11日,緬甸新年為每年10月中旬的「跨朵節」,印度新年為每年10月31日至11月4日,菲律賓新年為每年12月30日。

外國過新年的習俗

1、在過新年時,日本人通常要到寺院、神社進行參拜,祈求一年平安吉祥。新年裡第一次參拜有專門的名稱,叫「初詣」,對日本人來說,「初詣」非常重要,只有進行「初詣」才意味著一年的開始。

2、在英國,新年即公歷元旦,雖說這個節日沒有聖誕節那樣隆重,但各地還是會開展種種慶祝活動,以示辭舊迎新。在元旦前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瓶中有酒,櫃中有肉。英國人認為,如果沒有餘下的酒肉,來年便會貧窮。

3、法國人以酒來慶祝新年,人們從元旦起開始狂歡痛飲,直到1月3日才終止。元旦清晨,法國人還會上街看風向: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是一個捕魚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歉收年。

㈡ 元旦的資料

元旦的由來
元旦是一年的首日。「元旦」這一名稱,據說起自傳說中三皇五帝之一——顓頊。他以農歷正月為元,初一為旦。「元」含有第一和開始之意,「旦」則是一輪紅日從地面開始升起。「元」和「旦」和在一起,就是要人們以蓬勃朝氣來迎接嶄新的一年。這一天,我國城市和農村,都張燈結綵,披上了節日的盛裝,不少單位懸起「慶祝元旦」的巨幅標語,歡慶新年。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採用公元紀年法。」即是我們所說的陽歷。為了區別農歷和陽歷兩個新年,又鑒於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歷新年的前後,因此便把農歷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陽歷一月一日定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為全國人們的歡樂節日。

中國的元旦,據傳說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南北朝時,南朝蕭子雲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
中國最早稱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從哪日算起,在漢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統一的。因此,歷代的元旦月、日也並不一致。夏朝的夏歷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歷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又以陽春月(十月)為正月,即十月初一為元旦。從漢武帝起,才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歷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這是夏歷,亦即農歷或陰歷,還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歷(實際使用是1912年),並規定陽歷(公歷)1月1日為「新年」,但並不叫「元旦」。
今天所說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並將公歷1月1日正式定為「元旦」,農歷正月初一改為「春節」。
宋代宋伯仁《歲旦》詩:「居間無賀客,早起只如常。桃版隨人換,梅花隔歲香。春風回笑語,雲氣卜豐穰。柏酒何勞勸,心平壽自長。」

唐代孟浩然《田家元旦》:「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王安石《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旦試筆

陳獻章

天上風雲慶會時,廟謨爭遺草茅知。

鄰牆旋打娛賓酒,稚子齊歌樂歲詩。

老去又逢新歲月,春來更有好花枝。

晚風何處江樓笛,吹到東溟月上時。

丁卯元日

錢謙益

一樽歲酒拜庭除,稚子牽衣慰屏居。

奉母猶欣餐有肉,占年更喜夢維魚。

鉤簾欲連新巢燕,滌硯還疏舊著書。

旋了比鄰雞黍局,並無塵事到吾廬

新年作

劉長卿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南朝梁人蕭子雲《介雅》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

如夢令 元旦
1930年1月

寧化、清流、歸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風展紅旗如畫。

【注釋】如夢令:詞牌名,得名於唐庄宗詩句「如夢、如夢」。
寧化、清流、歸化:福建縣名。
武夷山:在福建北部。。
【題解】毛澤東復出後,在二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召開了古田會議,整頓了紅 軍,整肅了不同意見。在三零年初他行事甚為順利。這首詞和下一首詞作於這段心 情愉快的時期。
【英譯】Ninghua, Qingliu, Guihua --
What narrow paths, deep woods and slippery moss!
Whither are we bound today?
Straight to the foot of Wuyi Mountain.
To the mountain,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
Red flags stream in the wind in a blaze of glory
精選詩詞]賞析-毛澤東詩詞 沁園春 雪

SNOW
--to the tune of Chin Yuan Chun
February 1936
North country scene:
A hundred leagues locked in ice,
A thousand leagues of whirling snow.
Both sides of the Great Wall
One single white immensity.
The Yellow River"s swift current
Is stilled from end to end.
The mountains dance like silver snakes
And the highlands* charge like wax-hued elephants,
Vying with heaven in stature.
On a fine day, the land,
Clad in white, adorned in red,
Grows more enchanting.
This land so rich in beauty
Has made countless heroes bow in homage.
But alas! Chin Shih-huang and Han Wu-ti
Were lacking in literary grace,
And Tang Tai-tsung and Sung Tai-tsu
Had little poetry in their souls;
And Genghis Khan,
Proud Son of Heaven for a day,
Knew only shooting eagles, bow outstretched
All are past and gone!
For truly great men
Look to this age alone.
*AUTHOR"S NOTE:
The highlands are those of Shensi and Shansi.
沁園春 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 原馳蠟象 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妖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 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 還看今朝
孔尚任詩寫<<甲午元旦>>:「蕭蔬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剪燭催乾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南北朝時期詩人徐君倩,除夕與妻子一起守歲,寫下了《共內人夜坐守歲》的詩:「歡多情未極,賞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棕里覓楊梅。簾開風入帳,燭盡炭成灰。勿疑鬢釵重,為待曉光摧。」夫妻二人夜坐守歲,等待曉光的喜悅心情,躍然紙上。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在某年除夕之夜,酣醉之餘,欣然命筆寫下《守歲》詩:「欲知垂盡歲,有似走壑蛇……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詩人把飛逝的時光比作鑽洞的長蛇,到了一年的最後一天,如同剩下的蛇尾,想捉也捉不住了。詩人如此強烈的感嘆時光飛逝,人生短暫,今日讀來仍能醒世警人。但詩人並未因此而放棄努力,仍勉勵自己「努力盡今夕」,表現了詩人只爭朝夕的精神
慶賀新年伊始是世界各國各地區的普遍習俗。「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由於各個國家和地區其歷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習慣不同,因此也都有自己不同的慶祝元旦的習俗。
世界各國所處的經度位置不同,各國的時間也不同,所以各國「元旦」的日期也不同。如大洋洲的島國湯加位於日界線的西側,它是世界上最先開始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慶祝元旦的國家。而位於日界線東側的西薩摩亞則是世界上最遲開始新的一天的地方。
緬甸——潑水嬉戲 泰國——抬著「宋乾女神」遊行 柬埔寨——堆沙丘祝豐收 尼泊爾——朝拜神像 伊朗——跳「祝火」菲律賓——紀念民族英雄 日本——敲鍾一百零八下 新加坡——走親訪友 印度——額上塗紅粉 朝鮮——送魔鬼迎吉星 韓國——放風箏玩跳板 印度尼西亞——檢查過錯、請求原諒 土耳其——借宿度年端
1
我們在路上又走過了一個春夏秋冬
不論它是悲傷或是歡樂
一切都已經過去
我們面對的是新的一年,是新的開始
望著天上飄飄灑灑的雪花
看著同學們在雪地中玩耍
似乎這一切都已經融入新年
在默默中
新年的鍾聲
在心中回盪
於是
努力走好下一年
向著成功——飛翔!
2
啊!又是一年過去了,
新的一年即將開始。
時間過得很快,
歡樂的時光好像在昨天,
晃晃忽忽的,一下子就過去了。
新的一年,
又是一個充滿歡聲笑語的新年,
也許,元旦是春天,
春姑娘聞風而動,
帶來一場綿綿細雨迎接新年,
也許,元旦是冬天,
冬姑娘蠢蠢欲動,
下一場銀白色的大雪,
為新年添上一幅美麗的圖畫。
新的一年有許多新的希望,
高年級學生正在為考民辦中學做充分的准備,
決定期末考試一鳴驚人。
2006即將過去,
2007馬上到來,
讓我們為新的一年打好基礎吧!

日,給你溫暖
月,給你凄美
星,給你浪漫
雲,給你飄逸
雪,給你詩意
風,給你爽朗
雨,給你暢快
我,給你祝福

㈢ 菲律賓過新年怎麼過

菲律賓是個很腐敗的國家,一點都不民主。幾個大家族把持這國家命脈。每到聖誕節前,一堆一堆的窮人掏錢,社會地痞也出來幹活,有的直接出來害人。老百姓在家一家團聚,還是很有親情的感覺。可憐,總之。元旦到3號就該出來上班工作了。

㈣ 元旦是紀念什麼的節日啊

慶賀新年伊始是世界各國各地區的普遍習俗。「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由於各個國家和地區其歷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習慣不同,因此也都有自己不同的慶祝元旦的習俗。例如:居住在寒帶的愛斯基摩人,把當地第一次下大雪的日子作為新年的開始,稱為「雪花元旦」;及西業的凱拉比邦族人,將一年中候鳥飛來的最早時候,作為新年的第一天,稱為「候鳥元旦」;泰國等地的一些民族,以雨季和旱季作為新年和舊年分界,把雨季到來前的4月13日——4月16日,定為新年元旦,印度的新年從10月31日開始,節日共5天,第4天才是元旦;瑞士阿彭策爾地區,以每年的1月13日為元旦;更有趣的是,非洲的烏干達每年有兩個元旦,因為他們的新年是以雨季到來確定的,而每6個月就有一個雨季,所以就出現兩個元旦了。
在我國,還列為法定節日。我國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地區採用公歷紀年法,把1月1日定為新年的開始,稱做「元旦」,同時我國是世界上第12個開始新年的國家。
元旦在國外並非都是1月1日,世界各國所處的經度位置不同,各國的時間也不同,所以各國「元旦」的日期也不同。如大洋洲的島國湯加位於日界線的西側,它是世界上最先開始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慶祝元旦的國家。而位於日界線東側的西薩摩亞則是世界上最遲開始新的一天的地方。
元旦前一天,家家戶戶都必須做到瓶中有酒,櫥中有肉。除此之外,英國還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風俗,人們都爭取第一個去打水,認為第一個打水人為幸福之人,打來的水是吉祥之水。按英國人的風俗,除夕千夜過後,朝屋裡邁進第一隻腳的人,預示著新的一年的運氣。
蘇格蘭人在元旦前夕,家家戶戶門前都會放著一些金錢,沒人看守,盜賊和乞丐在這天晚上,看見了也不動分毫。因為當地風俗,新年前夕,先把金錢放在門外,翌日新年降臨,大清早打開門時,就看見門口有金錢,取其「一見發財」之意。
印度的元旦被人稱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他們在新年第一天,誰也不許對人生氣,更不準發脾氣。有些地方,過年不但不慶祝,反而相抱大哭。他們認為,元旦一開始,歲月易逝——人生短暫,用哭聲來表示自己的感嘆。有些地區的人們則以禁食一天一夜來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開始直到午夜為止。
新一年到來,蒙古老人會裝扮成牧羊人的樣子,穿著毛絨的皮外套,頭戴一頂皮帽,手拿一根鞭子,不停地把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響,以示驅邪祝福。
巴西人在元旦這天,高舉火把,蜂擁登山。人們爭先恐後地尋找那象徵幸福的金樺果。只有不畏艱險的人,才能找到這種罕見的果子。他們稱之為「尋福」。巴西農村有一個獨特的風俗習慣——便是互相揪耳,人們在元旦見面時,一定要相互使勁揪住對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巴拉圭人將新年之前的五天定為冷餐日,大家都不舉炊。等到元旦到來的那一天,教堂的鍾聲鳴響,才升火做飯,飽餐一頓,互祝新年快樂。這種習慣,和該國歷史有關。當年巴拉圭被外族統治,國人奮起反抗,戰爭持續一年,糧食不濟,處於彈盡糧絕的危險關頭。之後,援軍及時趕到,在元旦那天才有糧食補充。為了紀念昔日的艱辛,便有冷食和元旦舉炊的習俗,以志不忘。
在元旦這一天,巴基斯坦人們個個手拿紅粉跑出門,見了親友,道過新喜,便互相將紅粉塗在額上,以示慶祝新年吉祥如意。
在阿富汗北部地區的居民,每逢元旦都要舉行激烈的搶山羊比賽,以示慶祝。兩隊騎手爭搶獵物,比賽既緊張激烈,又喜慶歡樂。
墨西哥在新年到來之前,農村人首先在村邊挖一個深坑。除夕前各家各戶進行大掃除,清除垃圾破爛,並把它丟進坑內。等到除夕的午夜,人們聚集在村邊,一起用土將坑填平,以表示除舊迎新。墨西哥有些地區的人們在新年到來的時候是禁止笑的,他們一年共分18個月,每月20天,一年最後5天內不準笑。
西班牙人在元旦前夕,所有家庭成員都團聚在一起,以音樂和游戲相慶賀。午夜來臨,十二點的鍾聲剛開始敲第一響,大家便爭著吃葡萄。加果能按鍾聲吃下12顆,便象徵著新年的每個月都一切如意。元旦這天,最忌孩子們罵人、打架和哭啼,認為這些現象是不祥之兆。所以,元旦之日大人總是盡量滿足孩子們的一切要求。同時,這天人們身上必攜一枚金幣或銅幣以示吉祥。
在比利時,元旦的早上,農村中的第一件事便是向畜拜年。人們走到牛、馬、羊、狗、貓等動物身邊,煞有介事向這些生靈通明:「新年快樂!」
土耳其人在除夕晚上,男女老少都要痛痛快快的沐浴。然後穿上新衣裳,意為除舊迎新。但是在土耳其的其他地方,也有借宿度年端的習慣,人們在除夕吃過午飯,把家裡整理妥當,便攜兒帶女往預先約好的親友家去借宿,度過一年的開端。元月之日,各家各戶紛紛到江河中去進行「新年浴」。入水前,先把採集來的鮮花撒在江面,然後,大家笑呵呵地跳進水中盡情沐浴,同時用花瓣來揉搓身子,在這個國家,水被視為「聖潔」之物。
古巴人有潑水除舊歲的風俗,每逢除夕之夜,家家戶戶,男女老幼盡情地玩耍歌舞,每人都准備好一碗水,等午夜的鍾聲敲過十二響後,大家便端著自己的一碗水,潑到屋外去,以示去舊迎新。元旦前夕,各條街上都製作很大的傀儡——「舊年」,並宣布「舊年遺言」,「遺言」的內容滑稽風趣,以博得人們開心,午夜時將「傀儡」炸毀,在粉碎舊年「傀儡」的爆炸聲中,人們載歌載舞,互相慶賀。
日本人以前是過兩個新年的,即元旦和春節,同我國現在的情況相似。只是到近代才改為過新歷年。除夕晚上,日本人稱之為「除夜」,除夕,日本人也有守歲的風俗,人們一邊吃蕎麥面條,一邊觀看電視台為新年編排的節目,男女歌星獨唱比賽最受歡迎。午夜時分,寺廟香煙繚繞,鍾聲齊鳴,而且往往敲一百零八下。據說這是因為《佛經》里有「聞鍾聲,煩惱清」之句。日本人認為每敲一下,就會去掉一種煩惱,敲一百零八下,意味著清除所有的煩惱。鍾聲響後,人們湧向神社和寺廟,燒香拜佛,點簽算命,稱為「初詣」(意即第一次參拜)。據估計,每年從午夜到元旦,約有近8000萬人參加參拜。元旦早晨,全家從年幼者到年老者依次排列喝屠蘇酒,共嘗青魚子、黑豆以及稍帶甜味的醬油煮小干魚等。據說這些象徵吉祥的食物會帶來子孫繁榮、身體健康。
泰國傳統的新年,是公歷的每年四月十三日至十五日的「宋干節」(「宋干」是梵語的譯音,意為「求雨」),也叫「潑水節,北部泰族地區又稱為「枇邁」。新年的元旦早晨,家家戶戶灑掃清潔。人們抬著或用車載著巨大的佛像出遊,佛像後面跟著一輛輛花車,車上站著化了裝的「宋乾女神」。成群結隊的男女青年,身著色彩鮮艷的民族服裝,敲著長鼓,載歌載舞。在*隊伍中經過的道路兩旁,善男信女夾道而行,用銀缽里盛著的摻有香料的水灑到佛像和「宋乾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風調雨順。然後,人們互相灑水,喜笑顏開地祝長輩健康長壽,祝親朋至愛新年幸運。
德國人在元旦期間,家家戶戶都要擺上一棵樅樹和橫樹,樹葉間系滿絹花,表示繁花如錦,春滿人間。他們在除夕午夜新年光臨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鍾聲一響,他們就跳下椅子,並將一重物拋向椅背後,以示甩去禍患,跳入新年。在德國的農村還流傳著一種過新年的風俗——「爬樹比賽」,以示步步高升。
以酒來慶祝新年,人們從除夕起開始狂歡痛飲,直到1月3日才終止。法國人認為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示著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們就上街看風向來占卜: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是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一個捕魚和擠奶的崾漳輳還味紓卟還偽狽紓蚴喬甘漳輟?/SPAN>
羅馬尼亞人除夕時,在市內廣場上豎起高大的聖誕樹,搭起舞台演出各種文藝節目。市民們一面欣賞節目,觀看焰火,一面在悠揚的樂曲聲中盡情跳舞。在農村,人們舉著特別製作的木犁,上面裝飾著各種綵帶和紙花,沿街載歌載舞。
智利人在除夕徹夜不眠,男女老少都穿上華麗的服裝,參加節日的各種慶祝活動。午夜的鍾聲一響,人們便喜笑顏開地湧向公園和廣場,在歡快的樂曲聲中盡情地歌舞。一邊跳舞,一邊燃鞭炮放焰火,通宵達旦熱鬧非凡。
加拿大人把白雪看作是吉祥的象徵。在新年到來時,不但不清除住房周圍的積雪,反而把白雪堆在住房的四周,築起一道雪牆。他們認為這道雪牆可以阻止妖怪邪魔的入侵,同時將帶來幸福和歡樂。
北美的印第安人在除夕夜晚舉行篝火晚會。人們頭戴面具,身穿白色衣裙,手挽著手圍著篝火一面高聲吶喊,一面盡情狂舞。午夜的鍾聲響後,小夥子們把特製的一個大紅球懸掛在高柱上。人們齊聲歡呼:「新的太陽出來了!」「吉祥的一年又來了!」然後互相祝賀新年。
美國的除夕之夜,人們在外開篝火晚會。夜十二點,大家一起把舊物扔進火里燒掉,並圍火歌舞,狂歡至黎明。
葡萄牙鬥牛之風盛行,每年元旦前後十天是鬥牛的高潮,成千上萬的人扶老攜幼,潮水般湧向市鎮鬥牛場,以觀看鬥牛士的精彩表演。
衣索比亞人的新年是在每年的9月11日或12日。這正是雨季即將結束,收獲就要開始的季節。除夕之夜,人們身著鮮艷的節日服裝,各帶一捆乾柴興高采烈地聚集在一起,在廣場上燃起熊熊篝火。大家圍著篝火歡歌狂舞,歡慶新年。在農村,節日里,男男女女都穿著用手工織成的柔軟白布做的民族服裝,挨門逐戶,互相祝賀,迎接一年一度的收獲季節。
喀麥隆除夕夜晚,人們通宵不眠。第二天一清早,各家把屋裡垃圾清除掉,然後吃上一頓美餐,表示進入新的一年。
蘇丹人在元旦盡情玩樂一天,舉辦各種文藝、游戲、跳舞等項慶祝活動,與平日不同的是老年人跳舞,青年人唱歌。
迦納在元旦時,人們用棕櫚葉建成各式各樣的房子,在房子里放著節日桌,桌上擺著誘人的新年菜餚——燒公雞,全家老小都圍坐在桌旁,那些在過去爭吵過的人,藉此機會和解。
馬達加斯加在新年前的一周里,男女老少都不準吃肉,直到除夕晚餐才准吃些禽類。元旦這天,夫婦要向雙方的家長贈送雞尾,表示尊敬。向兄弟姐妹和至親好友贈送雞腿,表示關心和友誼,祝賀新年。
埃及是文明古國,公元前40年,埃及人就能觀察星相了,他們發現天狼星和太陽一同升起,尼羅河水立時上漲。埃及把尼羅河漲水的這一天作為新年的開始,稱為「漲水新年」。埃及的克魯特人迎接新年,在門口放一張桌子,七八隻碟子供著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麥的顆粒,還有好些綠色植物的小芽,這象徵豐裕。獻給神的東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埃及的新年在秋天,因埃及的農業生產是從秋季開始的。
柬埔寨以釋迦牟尼誕生日為紀元,每年佛歷五月,公歷四月十四日至十六日為新年。新年期間各寺院都掛起佛教的五色旗幟和白色的鱷魚像旗幟,人們身著節日盛裝成群結隊地到寺院朝拜,並在長老指點下在寺院周圍築起五個或七個沙丘,預祝五穀滿倉。
菲律賓以民族英雄何賽·黎薩爾就義的日子——公歷12月30日作為「元旦」。元旦時人們用長青樹在市面到處搭起彩色牌樓,組成樂隊沿街*,花枝招展的秧歌隊在鑼鼓聲中翩翩起舞,鞭炮聲不絕於耳,呈現出一派熱鬧歡騰的氣氛,家家戶戶以茶點、果品、瓜子等奉客。各種節日活動要持續一周。
韓國人在元旦這一天,全家除了團聚飯宴外,還要進行祭祀祈禱。
印度尼西亞新年期間,人們穿著新衣服拜訪親友,並藉此機會檢查過去一年中的過錯,請求原諒,雙方互祝進步。

㈤ 世界各地過年習俗

印度:印度從每年10月31日起為新年,共5天,第4天為元旦。新年第一天,誰也不許對人生氣,更不準發脾氣。印度一些地方,過年不但不慶祝,反而相抱大哭。這真可謂天下奇事,但他們的人生哲理,使人聽起來也頗有感觸。他們認為,元旦一開始,歲月易逝——人生短暫,用哭聲來表示自己的感嘆。有些地區的人們以禁食一天一夜來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開始直到午夜為止。由於這種怪異的習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稱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

日本:日本人特別重視新年,每年的12月29日——1月3日為全國休假日。日本人把12月31日稱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除夕晚上,日本人稱之為「除夜」,除夜時他們祈求神靈托福,送走煩惱的舊年,迎來美好的新年,稱之為「初詣」。除夕午夜,各處城鄉廟宇分別敲鍾108下,以此驅除邪惡,日本人則靜坐聆聽「除夜之鍾」,鍾聲停歇就意味著新年的來到。

日本人稱元旦初一為「正日」。1—3日為「三賀日」。在正日,小輩須先去父母那裡拜年,向父母問安,然後到親友家拜年。新年還是個「吃」的節日,日本人在「正日」這一天,早餐是很豐盛的,吃砂糖竽艿、蕎麥面等,喝屠蘇酒。此後一連3天則吃素食,以示虔誠,祈求來年大吉大利。

泰國:泰國傳統的新年,即「宋干節」(「宋干」是梵語的譯音),也叫「潑水節」,是公歷的每年4月13日到16日。

節日里,人們抬著或用車載著巨大的佛像出遊,佛像後面跟著一輛輛花車,車上站著化了妝的「宋乾女神」,成群結隊的男女青年,身著色彩鮮艷的民族服裝,敲著長鼓,載歌載舞。在遊行隊伍經過的道路兩旁,善男信女夾道而行,用銀缽里盛著用貝葉浸泡過的、滲有香料的水,潑灑到佛像和「宋乾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風調雨順。然後人們相互灑水,喜笑顏開地祝長輩健康長壽,祝親朋新年幸運。未婚的青年男女,則用潑水來表示彼此之間的愛慕之情。泰國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檯、門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戶戶都要到郊外江河中去進行新年沐浴。

德國:德國的新年,慶祝時間前後有一周。這期間,家家戶戶都要擺上一棵樅樹和橫樹,樹葉間系滿絹花,表示繁花如錦,春滿人間。德國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臨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鍾聲一響,他們就跳下椅子,並將一重物拋向椅背後,以示甩去禍患,跳入新年。孩子們組成樂隊,穿上新衣服,拿著口琴和手風琴,列隊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則手持彩旗,跟在後面吶喊唱歌,歡慶新年。德國的婦女在新年裡要即興表演家庭題材的喜劇小品。在德國的農村流傳著一種過新年的風俗——「爬樹比賽」,小夥子們順著光禿禿的樹比賽爬高,第一名被譽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埃及:埃及是文明古國,公元前40年,埃及人就能觀察星相了,他們發現天狼星和太陽一同升起,尼羅河水立時上漲。埃及把尼羅河漲水的這一天作為新年的開始,稱為「漲水新年」。埃及的克魯特人迎接新年,在門口放一張桌子,七八隻碟子供著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麥的顆粒,還有好些綠色植物的小芽,這象徵豐裕。獻給神的東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埃及的新年在秋天,因埃及的農業生產是從秋季開始的。

朝鮮:朝鮮和我國一樣,在新年也有貼窗花、桃符的習俗。朝鮮人在新年時,家家戶戶貼對聯和年畫。有的人家在門上貼上壽星或仙女的畫像,祈求上天保佑,驅走鬼怪,賜給幸福。元旦黎明,人們把一些鈔票塞進預先紮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惡,迎接吉祥福星。黃昏,人們又將全家人一年中脫落的頭發燒掉,祝願家人四季平安。新春佳節,朝鮮的婦女穿戴一新。元旦當天少女們頭戴一種麻制的帽子,稱為「福巾」,身穿帶花紋的五色綵衣,進行盪鞦韆比賽。她們以一處樹花為目標,看誰先踢到或咬到為勝。也有在高處掛上銅鈴的,以先碰響者為冠軍。

新加坡:農歷除夕時,孩子們有守歲的習慣,直到午夜待家長祭祀神靈和祖先的活動結束後方能就寢。過年時,城市裡有社團組成的舞龍、舞獅隊沿街表演,男女老少的臉上都洋溢著一種節日的氣氛。

英國:在英國,公歷元旦雖沒有聖誕節那樣隆重,但在除夕夜和元旦,還是根據當地的風俗習慣開展種種慶祝活動,以示送舊迎新。除夕這天,家家戶戶必須做到瓶中有酒,櫥中有肉。英國人認為,如果沒有餘下的酒肉,來年便會貧窮。除此之外,英國還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風俗,人們都爭取第一個去打水,認為第一個打水人為幸福之人,打來的水是吉祥之水。

義大利:在義大利除夕是一個狂歡之夜,人們湧向街頭,燃放爆竹和焰火,甚至鳴放真槍實彈。男男女女翩翩起舞,午夜時,家家戶戶將屋子裡一些可打碎的東西,摔個粉碎。這是他們辭舊歲迎新年的傳統方式。

伊朗:伊朗實行的是伊斯蘭歷,它的季節和月份是不固定的。在伊朗,慶賀新年就是慶祝春天到來,往往是在公歷3月下旬,過新年要隆重慶祝一周。人們湧上街頭生起「篝火」——「夜火」,然後全家人依次從夜火上跳來跳去,表示燒掉「晦氣」,迎來光明,驅邪滅病,幸福永存。除夕夜要吃「七道菜」,每道菜的名稱都要以字母「S」開頭的,以示吉祥。初一到初三,人們走親訪友,互祝春節快樂。新年最後一天,全家出遊踏青,以避邪惡。

法國:以酒來慶祝新年,人們從除夕起開始狂歡痛飲,直到1月3日才終止。法國人認為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示著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們就上街看風向來占卜: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是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一個捕魚和擠奶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歉收年

㈥ 世界各國新年日是什麼意思

1月 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以公歷1月1日為元旦。 2月 農歷正月初一為新年的開始,它在公歷中的日期多數在2月。中國、日本、越南以及東南亞華人多的地區有此習俗。 3月 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的新年從3月中旬開始;伊朗人的新年從「春分」(基本在3月21日)開始。 4月 柬埔寨以釋迦牟尼生日為紀元,每年佛歷五月(公歷4月14日至16日)為新年。尼泊爾、不丹的新年也都在4月。 5月 泰國把「宋干節」即求雨節(在5月13日至15日)作為新年。 6月 埃及人把「夏至」(基本在6月22日)即天狼星和太陽一同升起、尼羅河水上漲的這一天當作元旦。 8月 衣索比亞以8月11日為新年,這時雨季即將結束,收獲就要開始。 9月 在敘利亞農村,把9月份月亮圓的第一天作為新年。猶太歷法以「秋分」(9月23日)為元旦。 10月 緬甸以10月中旬的「跨朵節」為新年。 11月 印度有些地方以10月31日至11月4日為新年,稱為「和利節」。 12月 菲律賓把民族英雄保塞·黎薩爾就義的這一天———12月30日作為新年。

㈦ 其他國家的過年習俗

德國:錢包放魚鱗 爬高祈好運

德國人對元旦非常重視,他們認為元旦過得好不好直接關繫到下一年的運氣。在除夕之夜,人們會點起燈,放起煙花爆竹來「鎮妖除魔」、辭舊迎新。新年鍾聲響起前,很多德國人會爬到椅子上,待鍾聲傳來,就跳下來跑到椅子背後,以示甩去災禍。在德國農村還流傳著一種風俗———爬樹比賽,據說爬得越高運氣就越好,每年爬得最高的人會被譽為「新年英雄」,受到其他人的羨慕。

德國人元旦還有穿新衣的習俗,他們認為新年換新衣,一切都如意;新年亂穿衣,全年不順利。此外,他們還會在錢夾里放幾片魚鱗,因為魚鱗是新年吉祥物,預示著財源滾滾;不少人還把馬蹄鐵釘在牆上,用來「驅妖辟邪」。

英國:爭著打井水 深夜迎親友

在英國,待到午夜降臨,人們就開始了傳統的大拜年活動,每個家庭都把大門打開,拿出早已經准備好的小黑麵包招待來賓。第一個來客通常被認為是新一年運氣的象徵,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黑發的男人,或是個快樂、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將全年吉利走好運;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淺黃頭發的女人,或是個憂傷、貧窮、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將遭霉運,會遇上困難和災禍。

新年打井水是英國中部鄉村流傳已久的風俗,據說第一個打到井水的人是新一年的有福之人,打來的水則是吉祥之水,所以元旦一大早,人們就爭先恐後地拎著桶,向井邊進發。

法國:狂飲辭舊歲 風向卜年景

法國的元旦本來是每年4月1日,直到1564年,國王查理九世才把它改作1月1日。新年夜,法國人合家團聚,圍桌痛飲香檳酒,按照傳統,這一夜每個家庭都要喝掉所有的藏酒,以避免來年有厄運;所有的人都應該喝得酩酊大醉,這樣新一年才會有新開始。1月1日一大早,父母會給孩子發「壓歲錢」,以表示對子女的關愛。

法國人認為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示著這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們就上街看風向來占卜: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是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一個捕魚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歉收年。

巴西:登山尋幸福 見面揪耳朵

新年鍾聲敲響後,巴西人高舉火把,蜂擁登山,他們爭先恐後地尋找象徵著幸福的金樺果,這個活動被稱為「尋幸福」。據說,只有不畏艱險的人,才能找到這種罕見的果子。在鄉村地區,新年期間還有一個獨特的風俗習慣———互相揪耳朵,人們在元旦見面時,會使勁揪住對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比利時:人給牲畜拜年

在比利時,人們在元旦清早要做的頭一件事就是給牲畜拜年,比利時人會走到牛、羊以及自己的寵物貓狗身邊,煞有介事地向它們問候:「新年快樂!」

義大利人認為,元旦前夜響聲連天可以驅邪,求得新年如意,所以人們當晚就不停地燃放煙花爆竹,還肆意打碎一切可以打碎的東西,小到碗碟,大到缸壇,並且把碎片統統拋到街上。元旦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在屋子裡燃一爐旺火,而且整整一天不能熄滅。義大利人認為,火來自太陽,元旦斷了火,來年就不見天日,會招來厄運。

墨西哥:新年來臨前不許笑

墨西哥的新年習俗有點怪,人們在元旦到來的時候是禁止笑的。墨西哥人把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有20天左右,按傳統習慣,如果想獲得好運氣,一年最後五天內是不能笑的。

美國這個移民國家的歷史並不長,所以元旦的民俗慶祝活動和其他國家比起來相對平淡,除了狂歡和吃喝,人們大多呆在家裡看電視或睡懶覺。不過加利福尼亞州的元旦慶祝別有特色,新年來臨之際,大街小巷到處都擺著玫瑰花,幾十輛鮮花裝點的彩車載著身著禮服的妙齡少女徐徐而過。人們會在節日期間選出當年的玫瑰皇後和玫瑰公主,在對美的贊賞中迎來新年。

西班牙:眾人爭搶吃葡萄

在西班牙,當除夕夜12點的鍾聲剛開始敲第一聲,人們便爭著吃葡萄,如果能按鍾聲吃下12顆,便象徵著新年的每個月都平安如意,而且每顆葡萄還有不同的含意,如第一顆「求平安」、第五顆「和睦」、第六顆「避難」、第七顆「祛病」……

元旦這天,西班牙家長特別「仁慈」,他們會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因為按照當地風俗,孩子們罵人、打架和哭啼都是不祥之兆。同時,大多數西班牙人身上會攜一枚金幣或銅幣以示吉祥。麥兜
德國:錢包放魚鱗 爬高祈好運

德國人對元旦非常重視,他們認為元旦過得好不好直接關繫到下一年的運氣。在除夕之夜,人們會點起燈,放起煙花爆竹來「鎮妖除魔」、辭舊迎新。新年鍾聲響起前,很多德國人會爬到椅子上,待鍾聲傳來,就跳下來跑到椅子背後,以示甩去災禍。在德國農村還流傳著一種風俗———爬樹比賽,據說爬得越高運氣就越好,每年爬得最高的人會被譽為「新年英雄」,受到其他人的羨慕。

德國人元旦還有穿新衣的習俗,他們認為新年換新衣,一切都如意;新年亂穿衣,全年不順利。此外,他們還會在錢夾里放幾片魚鱗,因為魚鱗是新年吉祥物,預示著財源滾滾;不少人還把馬蹄鐵釘在牆上,用來「驅妖辟邪」。

英國:爭著打井水 深夜迎親友

在英國,待到午夜降臨,人們就開始了傳統的大拜年活動,每個家庭都把大門打開,拿出早已經准備好的小黑麵包招待來賓。第一個來客通常被認為是新一年運氣的象徵,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黑發的男人,或是個快樂、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將全年吉利走好運;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淺黃頭發的女人,或是個憂傷、貧窮、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將遭霉運,會遇上困難和災禍。

新年打井水是英國中部鄉村流傳已久的風俗,據說第一個打到井水的人是新一年的有福之人,打來的水則是吉祥之水,所以元旦一大早,人們就爭先恐後地拎著桶,向井邊進發。

法國:狂飲辭舊歲 風向卜年景

法國的元旦本來是每年4月1日,直到1564年,國王查理九世才把它改作1月1日。新年夜,法國人合家團聚,圍桌痛飲香檳酒,按照傳統,這一夜每個家庭都要喝掉所有的藏酒,以避免來年有厄運;所有的人都應該喝得酩酊大醉,這樣新一年才會有新開始。1月1日一大早,父母會給孩子發「壓歲錢」,以表示對子女的關愛。

法國人認為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示著這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們就上街看風向來占卜: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是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一個捕魚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歉收年。

巴西:登山尋幸福 見面揪耳朵

新年鍾聲敲響後,巴西人高舉火把,蜂擁登山,他們爭先恐後地尋找象徵著幸福的金樺果,這個活動被稱為「尋幸福」。據說,只有不畏艱險的人,才能找到這種罕見的果子。在鄉村地區,新年期間還有一個獨特的風俗習慣———互相揪耳朵,人們在元旦見面時,會使勁揪住對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比利時:人給牲畜拜年

在比利時,人們在元旦清早要做的頭一件事就是給牲畜拜年,比利時人會走到牛、羊以及自己的寵物貓狗身邊,煞有介事地向它們問候:「新年快樂!」

義大利人認為,元旦前夜響聲連天可以驅邪,求得新年如意,所以人們當晚就不停地燃放煙花爆竹,還肆意打碎一切可以打碎的東西,小到碗碟,大到缸壇,並且把碎片統統拋到街上。元旦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在屋子裡燃一爐旺火,而且整整一天不能熄滅。義大利人認為,火來自太陽,元旦斷了火,來年就不見天日,會招來厄運。

墨西哥:新年來臨前不許笑

墨西哥的新年習俗有點怪,人們在元旦到來的時候是禁止笑的。墨西哥人把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有20天左右,按傳統習慣,如果想獲得好運氣,一年最後五天內是不能笑的。

美國這個移民國家的歷史並不長,所以元旦的民俗慶祝活動和其他國家比起來相對平淡,除了狂歡和吃喝,人們大多呆在家裡看電視或睡懶覺。不過加利福尼亞州的元旦慶祝別有特色,新年來臨之際,大街小巷到處都擺著玫瑰花,幾十輛鮮花裝點的彩車載著身著禮服的妙齡少女徐徐而過。人們會在節日期間選出當年的玫瑰皇後和玫瑰公主,在對美的贊賞中迎來新年。

西班牙:眾人爭搶吃葡萄

在西班牙,當除夕夜12點的鍾聲剛開始敲第一聲,人們便爭著吃葡萄,如果能按鍾聲吃下12顆,便象徵著新年的每個月都平安如意,而且每顆葡萄還有不同的含意,如第一顆「求平安」、第五顆「和睦」、第六顆「避難」、第七顆「祛病」……

元旦這天,西班牙家長特別「仁慈」,他們會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因為按照當地風俗,孩子們罵人、打架和哭啼都是不祥之兆。同時,大多數西班牙人身上會攜一枚金幣或銅幣以示吉祥。麥兜德國:錢包放魚鱗 爬高祈好運

德國人對元旦非常重視,他們認為元旦過得好不好直接關繫到下一年的運氣。在除夕之夜,人們會點起燈,放起煙花爆竹來「鎮妖除魔」、辭舊迎新。新年鍾聲響起前,很多德國人會爬到椅子上,待鍾聲傳來,就跳下來跑到椅子背後,以示甩去災禍。在德國農村還流傳著一種風俗———爬樹比賽,據說爬得越高運氣就越好,每年爬得最高的人會被譽為「新年英雄」,受到其他人的羨慕。

德國人元旦還有穿新衣的習俗,他們認為新年換新衣,一切都如意;新年亂穿衣,全年不順利。此外,他們還會在錢夾里放幾片魚鱗,因為魚鱗是新年吉祥物,預示著財源滾滾;不少人還把馬蹄鐵釘在牆上,用來「驅妖辟邪」。

英國:爭著打井水 深夜迎親友

在英國,待到午夜降臨,人們就開始了傳統的大拜年活動,每個家庭都把大門打開,拿出早已經准備好的小黑麵包招待來賓。第一個來客通常被認為是新一年運氣的象徵,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黑發的男人,或是個快樂、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將全年吉利走好運;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淺黃頭發的女人,或是個憂傷、貧窮、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將遭霉運,會遇上困難和災禍。

新年打井水是英國中部鄉村流傳已久的風俗,據說第一個打到井水的人是新一年的有福之人,打來的水則是吉祥之水,所以元旦一大早,人們就爭先恐後地拎著桶,向井邊進發。

法國:狂飲辭舊歲 風向卜年景

法國的元旦本來是每年4月1日,直到1564年,國王查理九世才把它改作1月1日。新年夜,法國人合家團聚,圍桌痛飲香檳酒,按照傳統,這一夜每個家庭都要喝掉所有的藏酒,以避免來年有厄運;所有的人都應該喝得酩酊大醉,這樣新一年才會有新開始。1月1日一大早,父母會給孩子發「壓歲錢」,以表示對子女的關愛。

法國人認為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示著這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們就上街看風向來占卜: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是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一個捕魚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歉收年。

巴西:登山尋幸福 見面揪耳朵

新年鍾聲敲響後,巴西人高舉火把,蜂擁登山,他們爭先恐後地尋找象徵著幸福的金樺果,這個活動被稱為「尋幸福」。據說,只有不畏艱險的人,才能找到這種罕見的果子。在鄉村地區,新年期間還有一個獨特的風俗習慣———互相揪耳朵,人們在元旦見面時,會使勁揪住對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比利時:人給牲畜拜年

在比利時,人們在元旦清早要做的頭一件事就是給牲畜拜年,比利時人會走到牛、羊以及自己的寵物貓狗身邊,煞有介事地向它們問候:「新年快樂!」

義大利人認為,元旦前夜響聲連天可以驅邪,求得新年如意,所以人們當晚就不停地燃放煙花爆竹,還肆意打碎一切可以打碎的東西,小到碗碟,大到缸壇,並且把碎片統統拋到街上。元旦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在屋子裡燃一爐旺火,而且整整一天不能熄滅。義大利人認為,火來自太陽,元旦斷了火,來年就不見天日,會招來厄運。

墨西哥:新年來臨前不許笑

墨西哥的新年習俗有點怪,人們在元旦到來的時候是禁止笑的。墨西哥人把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有20天左右,按傳統習慣,如果想獲得好運氣,一年最後五天內是不能笑的。

美國這個移民國家的歷史並不長,所以元旦的民俗慶祝活動和其他國家比起來相對平淡,除了狂歡和吃喝,人們大多呆在家裡看電視或睡懶覺。不過加利福尼亞州的元旦慶祝別有特色,新年來臨之際,大街小巷到處都擺著玫瑰花,幾十輛鮮花裝點的彩車載著身著禮服的妙齡少女徐徐而過。人們會在節日期間選出當年的玫瑰皇後和玫瑰公主,在對美的贊賞中迎來新年。

西班牙:眾人爭搶吃葡萄

在西班牙,當除夕夜12點的鍾聲剛開始敲第一聲,人們便爭著吃葡萄,如果能按鍾聲吃下12顆,便象徵著新年的每個月都平安如意,而且每顆葡萄還有不同的含意,如第一顆「求平安」、第五顆「和睦」、第六顆「避難」、第七顆「祛病」……

元旦這天,西班牙家長特別「仁慈」,他們會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因為按照當地風俗,孩子們罵人、打架和哭啼都是不祥之兆。同時,大多數西班牙人身上會攜一枚金幣或銅幣以示吉祥。麥兜

㈧ 外國有哪些有趣的新年習俗

眼瞅著就要到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拜個早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一提到春節,想必大家都想到的是貼春聯、吃年夜飯、走親訪友……其實,在國外,也有一些奇特的新年習俗,只不過他們的新年可不是農歷哦。一起來看看吧~
印度

墨西哥有些地區的人們在新年到來的時候是禁止笑的,他們一年共分18個月,每月20天,一年最後5天內不準笑。
看了這么多國外的新年習俗之後,偶覺得,還是咱們中國的新年好,有吃的有玩的,還有紅包拿~ (文章選自蝸趣,已獲授權轉載)

㈨ 世界各國的新年日期是什麼

新年為世界多數國家通行的節日,世界各國,特別是古代都有不同的日期,現代世界多數國家為公元制紀年的1月1日。

而在中國,由於實行兩種不同的歷法,新年有不同的定義。按照公歷,每年的1月1日為元旦。按照農歷,每年的正月初一為新年。

柬埔寨以釋迦牟尼生日為紀元,每年佛歷五月(公歷4月14日至16日)為新年。尼泊爾、不丹的新年也都在4月。

泰國把「宋干節」即求雨節(在5月13日至15日)作為新年。

埃及人把「夏至」(基本在6月22日)即天狼星和太陽一同升起、尼羅河水上漲的這一天當作元旦。

衣索比亞以8月11日為新年,這時雨季即將結束,收獲就要開始。

緬甸以10月中旬的「跨朵節」為新年。

印度有些地方以10月31日至11月4日為新年,稱為「和利節」。

菲律賓把民族英雄保塞·黎薩爾就義的這一天——12月30日作為新年。

(9)菲律賓元旦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世界各國新年食物

中國:過年吃餃子,湯圓,火鍋等。

日本:日本將每年年末的最後一天(公歷12月31日),稱為「大晦日」,相當於中國的「除夕」。在日本,在新年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團聚在一起吃蕎麥面。一碗面被稱為「年面」,足可見它的地位。

韓國:過新年的時候團圓飯少不了的就是「五穀飯」——用雲豆、大豆、小豆、黑豆和大米混合做成的米飯。除了吃飯還要喝湯——年糕湯。韓國人把過新年吃的食物統稱為「歲餐」,韓國有個說法,吃了這米糕片湯才算長一歲,不吃就不算長大。

西班牙:新年最傳統的活動在新舊年交替之際,隨著12聲鍾響吃下12顆葡萄。過新年葡萄的每顆還有不同的含意,分別代表「平安」、「和睦」、「避難」、「祛病」等。在第十二下敲響時要把十二顆葡萄吃完,便預示著來年12個月平安喜樂。

美國:美國人是將聖誕節作為一年新的開始,在這一天,烤火雞的聖誕晚餐少不了的傳統美食。除了烤火雞還有烤熟的玉米粥,有時候會在上面放一層奶油和果料,香甜可口,滋味豐富。

法國:法國人過新年喝酒可不是助助興這么簡單,他們有一個說法:家中的酒瓶里不能剩酒,要不然會認為明年就要走厄運。為了祈求來年好運,好多人在新年前夜就把家裡的酒喝光了,喝得酩酊大醉也有了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

德國:德國人的年夜飯中通常會搭配扁豆湯、豌豆等豆製品,因為他們把豆類當做是財富的象徵,多吃豆,明年財運滾滾來。除了吃豆有財運,他們還相信在口袋裡裝些魚鱗會有好運,因此魚在德國的年夜飯上也很受歡迎,當然,像香腸、馬鈴薯、德國啤酒、也是慶祝新年必不可少的美食。

俄羅斯:俄羅斯人喜食熱食,愛吃小包子和肉餅等,其中餡餅就是俄羅斯人的年夜飯中必不可少的,餡餅有著豐收、健康、等美好寓意,配著魚子醬果醬。由於俄羅斯氣候寒冷,俄式菜餚口味較重,用油較多,典型美食有烤鴨或烤鵝、乳酪、黑魚子醬、香腸、燒雞塊、黃油麵包。

希臘希臘人在過新年時,一家人會在一年的最後一天做新年蛋糕,叫特大號麵包。當新年鍾聲敲響的時候,就開始切蛋糕。有意思的是在蛋糕里要放進一枚硬幣,如果誰吃到了這枚硬幣,那麼誰就會在新的一年裡賺大錢,行大運。

㈩ 明日新年 元旦世界各國都有哪些習俗

希望對你有幫助 =======英國:蘇格蘭除夕夜,家長一定要出門,午夜才雇一個把臉塗得很黑的人帶路返回家園。半夜後第一個走進屋子的人,被稱為「第一隻腳」,如果來了一個快樂、幸福而有錢的人,那末主人將全年吉利。

德國:新年前夕,以村鎮為單位,選幾株高達三丈的大樹,砍掉數枝,只留主幹。新年清晨,參加競技比賽的人聽到訊號,迅速從家中奔到樹下,誰到得早、攀得快、第一個爬到樹頂的被譽為「新年英雄」。

希臘:在克里特島上,外出拜年時要帶上一塊大石頭,把它放在地板上,向主人恭賀新喜說:「願你家有一塊象這塊石頭一樣重得金子」。

西班牙:過年時,人們手上一定要拿一枚金幣;沒有金幣則用銅幣代替。認為小孩在元旦那天打架、罵人和哭泣是不祥之兆,因此,這一天幾乎滿足他們的一切要求。 .

義大利:除夕是一個狂歡之夜,人們燃放爆竹和焰火,震耳欲聾,硝煙彌漫。午夜時,家家戶戶都可以將可打碎的東西,如瓶瓶罐罐,甚至澡盆,扔出門戶外摔個粉碎,表示辭舊迎新。

法國:認為除夕這天家中如有餘酒,來年定交厄運。因此,寧可喝得酩酊大醉,也要將酒喝個精光。

瑞士:過年時成群結隊跑到雪山去,認為在冰山雪地里遊玩,能忘掉人間煩惱,又有沐浴去舊的意思。

瑞典:新年裡,許多人燃燒用草紮成的小鹿,裡面裝了鞭炮和煙火,以示除舊迎新。

美國:除夕夜舉行野火晚會,天亮時把破舊的衣服扔進火堆燒掉,以示毀舊迎新。

比利時:在農村,元旦清晨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動物拜年。他們走到牛、羊、馬、狗、貓等旁邊,向它們說:「新年快樂」。
日本日本人以前既過陽歷年又過陰歷年,直到近代,才改為只過陽歷年。除夕那天,家家戶戶都進行大掃除,人人要洗澡。晚上,一家人坐在火爐四周守歲。子夜,各寺廟的鍾聲齊鳴,共響一百零八下,據說可以消除一百零八個魔鬼。鍾響過後,新年便來臨了。
元旦這天,上午,他們扶老攜幼到寺廟里燒香拜佛;上午,全家人去各處拜年,每人各拿許多條毛巾,寫上自己的名字,每到一家就送上一條。
在吃過豐盛的元旦早餐後,日本人就一連三天吃素。食物主要是米餅、蔬菜和砂糖拌芋艿。據說吃了砂糖芋艿,可以一年到頭大吉大利。
日本人在新年期間,常以龍蝦作為裝飾品。他們認為,龍蝦長須,彎腰駝背象個老人,象徵著全家人延年蓋壽,長命百歲。
緬甸緬甸人在每年的陽歷四月上旬過新年。除夕晚上也是全家守歲。當首都響起隆隆炮聲,其他城鄉隨之也炮聲四起時,新年便來到了。緬甸人是用潑水來慶祝新年的,所以,新年也叫潑水節。他們潑的水是用貝葉浸泡過的。貝葉是緬甸古代佛教徒用來抄寫經文的樹葉,據說它可以驅邪治鬼。泡過貝葉的水被稱作聖水,潑灑在大地上、人身上,將會驅走一切妖魔鬼怪。節日期間,男女老少都身穿漂亮衣服,去參加潑水、舞會等活動。此時,也正是青年男女們談戀愛的好時候。假如遇到稱心的人兒,就用聖水向那人迎頭潑去,對方如果也樂意,雙方便手拉手肩並肩地到幽靜的地方談情說愛,訂下終身。


朝鮮朝鮮人民過年時,家家戶戶門上都貼著吉祥如意的對聯。以前有的人家還在門上貼著壽星或仙女的畫像,以求上天保佑,趕走鬼魅,賜給幸福。元旦的黎明,他們把一些錢塞進預先紮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街頭,表示送走邪惡的魔鬼,迎來福星高照;黃昏,人們又把全家人一年裡脫落的頭發全部燒掉,據說這可以使家人四季平安。
新年期間,朝鮮人除享受美酒佳餚外,還必定要做一種葯飯。這是用糯米加上松子、栗子粉、棗泥和蜂蜜等蒸煮而成,與我國的八寶飯極為相似。據說,吃這種飯,可使家裡人丁興旺,曰子過得象蜜一樣甜。
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的新年都在陽歷三月中旬,過年習俗基本相同。元旦這一天,人們手拿紅粉包出門,見了親友,道過新喜,便互相將紅粉塗在額上;年輕人則把紅墨水裝進水槍里,射到親友身上。這是互相表示恭賀新年大吉大利,抬頭見喜。
印度有些地方,過年不但不慶祝,反而相抱大哭。據說是感嘆歲月易逝,人生短暫。有的地方,新年期間舉行殘酷的徒手格鬥,失敗者往往折臂斷腿;勝利者卻一舉揚名,成為姑娘們追求的對象。
印度尼西亞新年期間,人人穿上新衣服去拜訪親友,藉此機會檢查自己過去一年裡有什麼過錯,尤其是有什麼對不起親友的地方,請求原諒並給予指教。在互相檢討、互相勉勵中,共同祝福新年進步。
泰國泰國人多信佛教,四月一日是佛歷元旦,他們就把這天定為新年元旦。這一天,全國各地都舉行慶祝會,以首都曼谷最為隆重和熱烈。慶祝會在一個佔地數千畝的草地上舉行,會場四周安裝著數以萬計的電燈,夜幕降臨,電燈齊明,如同白晝。會場南面,設一佛壇,壇四周有念經房和音樂亭等;其他三面則設有戲台、雜技台和臨時商店等等;會場中央還搭了一個彩票台,新年彩票就在元旦這天開彩發行。這種熱鬧場面要持續八、九天才結束。
菲律賓十二月三十日是菲律賓民族英雄何塞·黎薩爾的就義日。人民為了紀念他,便把這一天定為新年元旦。

菲律賓人民以非常熱鬧、隆重的形式歡度新春。他們在公路上遍搭牌樓,張燈結綵,花團錦簇。群眾自己組織的歌舞隊,在悠揚的樂曲聲中翩翩起舞,沿街遊行,引來萬千看熱鬧的觀眾。孩子們在公路旁燃放爆竹,更增加了節日氣氛。他們的爆竹是土製的,就是在一個竹筒里裝上煤油,點火使它爆炸,響聲比我國的鞭炮聲還要大。這種歡樂氣氛要持續一個星期才告平息。
伊朗伊朗實行的是伊斯蘭歷,它的月份與季節沒有固定的關系,同一個月可以出現在不同的季節,因此,伊朗新年是不固定的。元旦這一天,家家戶戶門口都堆著一些乾草,晚上一齊點著,稱為「祝火」。火在伊朗象徵吉祥,它可驅邪逐厄,迎來福神。全家每個人都要從「祝火」上跳過去,這就可以免除疾病,得到幸福。
英國英格蘭北部的人和蘇格蘭人,每年除夕,各戶的家長一定要到大街小巷遊逛。直到午夜時分,才雇一個把臉塗得很黑的人,為他帶路返回家園。元旦日,他們還舉行「卜蛋」,即是取一盆清水,將蛋清放入水中,從蛋清的形狀來卜吉凶。
西德西德人於新年元旦常舉行競技比賽。他們在新年前夕,以村鎮為單位,先選幾株高達三丈的大樹,將樹枝全部砍掉,只留主幹。元旦清晨,參加比賽的人聽到訊號,就迅速從家中奔到樹下,誰到得早,攀得快,第一個爬到樹頂,就被稱為「新年英雄」,光榮無比。
法國法國人有一種迷信,認為除夕時家中的酒瓶里還有剩餘的酒,來年就要交厄運。因此,他們在這天晚上一定要將家中的酒喝完,以致許多人喝得酩酊大醉。
西班牙西班牙人過年時,手上一定要拿一枚金幣,才算有福氣。窮人沒有金幣,就用銅幣代替。他們認為,小孩在元旦那天打架、罵人和哭啼是不祥之兆。因此,大人在這一天為了換得孩子的笑顏,幾乎必須滿足他們提出的一切要求。


葡萄牙葡萄牙的鬥牛之風很盛。他們以鬥牛來迎接新年。每年元旦前後十天,內是鬥牛的高潮時期。主要市鎮都有鬥牛場。成千上萬的葡萄牙人扶老攜幼,潮水般湧向鬥牛場,以一睹鬥牛士的風姿為快。
義大利義大利的除夕,是一個狂歡之夜。當夜幕降臨時,人們紛紛擁向街頭,燃放爆竹和焰火,甚至鳴放真槍實彈。爆炸之聲震耳欲聾,硝煙彌漫,遮天蔽日;男男女女唱歌跳舞,歡樂無比。午夜時分,家家戶戶都將屋裡的一些可打碎的西東——壇壇罐罐,瓶子花盆,甚至洗澡盆等,扔出戶外摔個粉碎。平時不小心打碎一隻碗就會遭到斥責和打罵的小孩子,此時,可以任意打碎西東。這是義大利人摔摔打打辭舊歲、迎新年的傳統方式。這種近乎瘋狂的熱鬧場面,一直持續到第二天早晨。
阿根廷阿根廷的新年是在炎熱的夏天度過的。阿根廷人民熱愛水,認為水是聖潔的代表,可以沖刷掉一切污穢東西。因此,他們在元旦這天,全家人要到郊外的江河中去進行「新年浴」。下水前,先把一籃鮮花瓣撒在水面上,然後,一同跳進這落英繽紛的花水之中,盡情沐浴,並用花瓣揉搓全身,一泡就是大半天。
智利智利人每年除夕整夜不睡覺,男女老少穿著華麗衣服,等到教堂午夜鍾聲一響,就擁到公園或廣場去,三五成群地跳舞狂歡。他們多半跳民間舞,一邊跳,一邊燃放鞭炮和焰火,直到天亮方止。元旦日早飯過後,熱鬧場面再度出現。人們紛紛去親友家拜年,或者到娛樂場所去玩。
墨西哥墨西哥人過年時,如果他們的女兒年過十七,仍未找到對象,就失去自由戀愛的權利;父母往往將女兒作為賀年禮物,送給任何一個男人,女兒不能拒絕。所以墨西哥的女孩子們最怕過年。

閱讀全文

與菲律賓元旦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