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到菲律賓有什麼生意好做
中菲關系這么緊張還做生意、 菲律賓主要作物有椰子、甘蔗、蕉麻、煙草、香蕉、菠蘿、杧果、稻、玉米等,工業有食品、采礦、紡織、冶煉、汽車裝配和化學等。刺綉工藝著名。椰乾和椰油輸出佔世界首位,香蕉、杧果、木材、鐵、鉻等在世界市場上也較重要,進口糧食、石油製品、機器、紡織、金屬製品等。
⑵ 菲律賓有什麼特產
1、芒果乾
芒果又名「望果」,即取意「希望之果」。果實橢圓滑潤,果皮呈檸檬黃色,味道甘醇;形色美艷,芒果味甘酸、性涼無毒,具有清熱生津,解渴利尿,益胃止嘔等功能。
菲律賓芒果乾與一般果菜乾製法工藝不同,這種芒果乾色澤鮮艷,有橙黃、橙紅或金黃色,不用加色素是該品種的特色。每塊芒果乾表面乾爽不粘手,具有濃厚芒果芳香,甜酸可口。
⑶ 菲律賓香蕉和泰國香蕉對比哪個更好
香蕉上麵包裝膠紙上如果標注的是日文,那也可以肯定是菲律賓香蕉。原因是日本不能自產熱帶水果,其市場上九成銷售的香蕉都是從菲律賓進口的,日本是菲律賓香蕉的第一大出口市場(中國是第二,約佔一半。)從成本的角度看,不管是不是出口到日本,菲律賓香蕉的包裝大多是同一款式,就是日文標式這種,說白了就是為了遷就日本人和節省成本。在出口商看來,用什麼包蕉問題不大,顧客買的是蕉肉,不會在意包裝。習慣成自然之後,中國市面上帶日文包裝紙的香蕉就是菲律賓產的。菲律賓人心目中一直認為是日本人救了他們的農業,特別是水果出口。所以中國等市場在他們的出口計劃里一直是:補充出口國或拓展出口國,言即「後備」,是沒有議價地位的。
三個一紮地堆在一起,這是菲律賓出口香蕉最重要的分辨特點,因為為了遷就日本人的購買習慣,他們的分揀程序大多數就是三個一紮,在中國賣的也有出現這種情況。
⑷ 菲律賓是出口什麼最多的國家 泰國的什麼和什麼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泰國的天然橡膠和棕櫚油的產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水稻出口也居世界首位。
菲律賓是世界上出產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國家。
⑸ 菲律賓 五大出口產品分別是什麼
菲律賓農產品出口主要是椰子類產品、水果、水產品,椰子類產品主要是椰子油,其次是干椰子粉、椰肉油餅;水果主要是香蕉、菠蘿、芒果;水產品主要是蝦、金槍魚和海藻及卡拉膠。
⑹ 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分別是哪種作物的最大出口國
泰國的是稻米吧,菲律賓的是椰子和香蕉,馬來西亞是棕油的最大生產國和出口國,印度尼西亞也是椰子出口國
⑺ 菲律賓跨境電商什麼好賣
摘要 目前做跨境電商的商家越來越多了,其中shopee蝦皮電商平台也是跨境商家選擇的一項,而且入駐shopee蝦皮電商也很容易,無須繳納保證金,前三個月免傭金,新手商家開店之後,需上傳50款商品,完成新手任務就可對接經理。shopee蝦皮還有自建的物流體系,商家在出海關的物流就簡單多了,總的來說,shopee蝦皮電商算是比較有發展潛力的平台。
⑻ 請問東南亞的國家菲律賓是世界上最大的什麼出口國是出口國。
椰子和香蕉都是菲律賓的主要出口產品,菲律賓最為自豪的出口產品應該是。印尼資料說的沒錯,是最大生產國,但自己都消費啦。
菲律賓是出產天然橡膠,但產量很小的。
其實:菲佣和護士
⑼ 菲律賓有什麼產品出口中國
菲律賓出口中國的產品有:
磷肥及復合肥
二十萬至四十萬公噸
椰
油
二萬五千至六萬公噸
鮮香蕉
一萬至二萬公噸
銅精砂
六萬至八萬公噸
電解銅
六千至一萬二千公噸
鉻礦砂
二萬至三萬公噸
膠合板
一萬立方米
腰
果
一千五百至二千公噸
精製甘油
二千公噸
盤
條
六百至一千公噸
滌綸纖維
一千至二千公噸
聚脂切片
三千至四千公噸
咖啡及咖啡豆
二千公噸
以及一定數量的建材(包括聚氯乙烯、聚乙烯和聚丁二烯的管道及附件、鍍鋅鐵、金屬鑲板和層壓玻璃等)、木材、其它水果(包括鮮芒果)、化工品、原糖、馬尼拉麻、煙葉、紙及紙製品、醫葯制劑、石油復製品、冷軋鋼、聚氯乙烯樹脂、黑白顯像管和單色顯像管以及燒結礦等。
我也是從別的網站找來,想盡一點微薄的力量抵制它們。
⑽ 在菲律賓馬尼拉能買到什麼特產帶回國
椰子油
椰子油屬於從蚊蟲叮咬開始幾乎包治百病的一種液體。各地的遊客都爭相購買。
拓展資料:
馬尼拉(Manila),菲律賓首都及第一大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具國際化的城市之一,同時也是全世界最多元化的城市之一,世界著名的國際大都市,被人們稱為「亞洲的紐約」。
馬尼拉,是菲律賓的首都城市和最大的港口,位於菲律賓最大的島嶼-呂宋島馬尼拉灣的東岸,也稱「小呂宋」,瀕臨天然的優良港灣——馬尼拉灣。馬尼拉建在巴石河兩岸。
河流把城市分成兩大部分,14個區中的7個區在巴石河北岸,6個區在南岸,一個區被分成兩部分,河上的6座橋梁把城市南北兩部分連結起來,馬尼拉市人口為1780148人(2015年)。1976年11月,菲律賓政府決定把馬尼拉、奎松、卡洛奧坎、帕薩伊4個市和瑪卡蒂等17個市鎮,組成馬尼拉大都會,即國家首都大區,面積達638.55平方公里,現在人口為12877253人(2015年),是亞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被稱之為「亞洲的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