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看菲律賓 > 菲律賓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有多少

菲律賓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有多少

發布時間:2022-06-11 15:03:45

① 全球哪個國家沒有艾滋病患者

世界上每個地區都有艾滋病的存在.只不過是多少的問題,北歐現在艾滋病人數最少,控制也最好.冰島,挪威,艾滋病人少,控制也很好,但也有艾滋.
到1997年12月全球累積報告AIDS病例已接近190萬例,分布於全球5大洲210多個國家,到2005年現全球累積報告AIDS病例分布於全球每個國家.

盡管非洲人口僅佔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一,但截至2003年底,已累計共有2660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發病人數為世界之首,約佔全球感染者和患者總數的65%。2003年,新病人仍然以撒哈拉以南地區幾個國家的人數最多,為320萬人,死亡230萬人,是全球艾滋病疫情最嚴峻的地區。該地區艾滋病流行比例高於其他地區,成年人中每5個人就有1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波札那和史瓦濟蘭的患病率更是高達40%。此外,賴索托、辛巴威、肯亞、衣索比亞和奈及利亞等國也是艾滋病流行嚴重的國家。

亞洲——世界第二大艾滋病傳播地區
2003年,亞洲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數已達到740萬,其中100多萬為新增病例,並有50萬人死亡。與亞洲其他國家相比,印度的狀況相對嚴重,新增病例高達30萬,病毒感染者有300多萬,目前其艾滋病患者人數僅次於南非,居世界第二位。在10年前幾乎沒有艾滋病病例的印度尼西亞,如今艾滋病患者人數也在迅速增加。泰國、柬埔寨和緬甸等國,艾滋病患者已佔總人口的1%以上。
在亞太地區的印度、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等國,艾滋病正在吸毒者、男性同性戀者等特殊人群中流行。如在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泰國和印度一些地區的靜脈吸毒者中,已有50%以上的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在柬埔寨的同性戀者和泰國的妓女中,艾滋病患者比例高達14%。在泰國,艾滋病傳播的主要途徑已從過去的賣淫活動擴展到婚外戀和青少年性行為。此外,一些南太平洋島國由於缺乏防治知識和保護措施,也開始呈現出艾滋病蔓延的跡象。由於亞洲人口佔世界人口一半以上,因此,在未來,亞洲很可能取代非洲,成為艾滋病最大的播散地。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艾滋病在不斷蔓延
該地區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有200多萬人,並有10萬人在2003年死亡。中美洲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是這一地區國家與北美國家的人口中轉地,加上不均衡的經濟發展水平和高度的人口流動,成為促使艾滋病流行的重要因素。在這一地區,艾滋病的傳播方式主要是異性性行為,在邊緣人群中,艾滋病流行最為嚴重和集中。
東歐和中亞——艾滋病增長最快的地區
在俄羅斯,病毒感染者達100多萬,與此同時,艾滋病也在不斷向白俄羅斯、哈薩克和摩爾達維亞等國蔓延。
1994年之前,東歐和中亞沒有一個國家報告過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但現在這一疾病卻在該地區迅速蔓延。
在獨聯體國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大多數是青年人,而且主要發生在靜脈吸毒者中。近年來,俄羅斯和烏克蘭成為歐洲艾滋病傳播速度最快的國家。注射毒品和無保護措施的性生活等因素,使東歐和中亞地區的艾滋病感染人數呈快速上升趨勢。
西歐及美、加、日、澳等國——繼續受到艾滋病的威脅

② 為什麼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分布最少的區域在中東地區

你好,因為中東地區大多是穆斯林國家,這里的人們嚴禁通姦,非婚配性交,不設有紅燈區,很少有賣淫嫖娼的,因此也就阻礙了性交網路似的問題。因此即使有不幸感染者也難以過多發展。
中東國家裡有少數國家的性病及艾滋病毒攜帶者及其少,越是性觀念封閉深受宗教影響的地方。
其實,我們國家應該從這現象認識出一些問題,政府應該做些真正有利於國民人生安全的事情。

③ 哪個國家艾滋病患者最多

艾滋病是人類歷史上危害最大、災難最嚴重的傳染病之一。戰勝艾滋病難,難就難在其傳播速度快與傳播范圍廣,而人類尚缺乏有效治療及預防方式,包括葯物與疫苗。

傳播浪潮無法遏止

1981年6月5日,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報告說,洛杉磯地區有5名健康男同性戀者患卡氏肺囊蟲肺炎(PCP)。實際上,他們患的是艾滋病,PCP不過是艾滋病的繼發病症。

從那時開始至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遍及6大洲,總人數超過7000萬。
艾滋病在非洲呈不可遏止之勢。至2002年底,估計非洲感染人數已近5000萬。艾滋病肆虐最為嚴重的幾個非洲國家,經濟崩潰,人口銳減。在波札那,有38.8%的成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該國找不到足夠的青壯年服兵役;非洲東部國家烏干達,全國2000萬人口中有180萬人被艾滋病奪去生命,他們留下了170萬孤兒。

如今,艾滋病的浪潮已經轉移到亞洲太平洋地區,這里正在形成其肆虐的第二個高峰。

2003年9月1日,聯合國亞太經社理事會第59屆年會在泰國曼谷召開,會議提供的報告稱,亞太地區有可能取代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成為全球艾滋病流行新的中心,目前,世界上有相當數量的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和發病者在該區域;主要發病人群年齡在15~49歲之間。

現在,亞洲每30秒鍾就有一人感染艾滋病病毒,2002年新感染者有100萬人。印度的感染者已突破1000萬,成為全球艾滋病患者最多的國家;印尼的艾滋病家庭幾乎全部淪為赤貧。

我國於1985年發現第一例輸入性艾滋病患者,截止2002年底,全國累計報告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已超過百萬,遍布23個省市,其中20~39歲的輕壯年占感染人數的80%。國家衛生部有資料顯示,我國2001年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數比2000年上升了58%,2002年又比2001年增長了32%。即使比較保守地估計,到2010年,我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將超過千萬,因艾滋病流行造成的損失將不少於225億元人民幣。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中國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數排在亞洲第2位、全球第14位。然而面對這一切,我國公眾似乎並未給予足夠重視。

④ 非洲每年有多少人死於艾滋病

新華網快訊::出席正在剛果(布)首都布拉柴維爾舉行的中部非洲國家經濟共同體防治艾滋病會議的專家10日說,中部非洲每年有40多萬人死於艾滋病。

⑤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大約有多少人

自美國1981年診斷出首例艾滋病患者以來,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速度驚人。據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2004年11月公布的《2004年艾滋病流行報告》統計數字顯示,全世界的艾滋病感染人數2004年又創新高,突破3900萬人,新增感染者490萬名,另有300多萬患者在2004年死亡。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仍然是艾滋病感染最嚴重的地區,感染率超過25%,該地區9個國家的平均壽命甚至低於40年前。該地區疾病不僅在毒品使用者、色情從業者等高危人群中蔓延,還已擴散到普通人群中。2003年,該地區共有300萬名新增感染病例,220萬人因感染艾滋病死亡。目前,只有全球人口10%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有2500萬名艾滋病毒攜帶者,佔全球總數的70%。報告稱,擁有眾多人口的亞洲目前正處於控制艾滋病蔓延的關鍵時刻。一方面,大部分亞洲國家艾滋病病毒攜帶者人數不到總人口的1%,病毒的傳播仍主要局限於高危人群中;另一方面,該地區已成為疾病傳播最快的地區之一,目前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病例出現在亞洲。2003年,亞洲地區共有110萬人被感染,50多萬人死於艾滋病,該地區目前共有740萬名艾滋病毒攜帶者。此外,在中東、北非和東歐等地區,也沒有跡象顯示疾病蔓延有所減緩。在歐美等高收入發達國家,隨著抗逆轉錄病毒療法的普及,艾滋病死亡率已大為下降。但因為一些人放鬆警惕,參與吸毒、色情交易、同性性交等高危行為,許多發達國家的新增染病人數又呈現反彈趨勢。據美國疾控中心估計,美國平均每年新增加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萬人左右,全美感染者總數約為85萬至95萬(2003年12月)。在加勒比海地區,艾滋病已經成為15歲至44歲年齡段人群的主要死因;在北美地區,女性感染人數在不斷上升。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2004年11月23日公布的2004年全球艾滋病流行報告顯示,拉丁美洲有170萬人感染艾滋病,感染情況呈上升趨勢。最近一年中拉美9.5萬人死於艾滋病,24萬人感染艾滋病病毒。

多年來,國際社會為防治艾滋病作出了積極努力,防治工作也有所進展,但艾滋病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11月21日發表的2005年度全球艾滋病疫情報告顯示,2005年度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90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總人數已達4030萬。報告指出,2005年以來,全球已有310萬人死於艾滋病,使自1981年以來因感染艾滋病而死亡的總人數達到2500萬。

目前,婦女、青少年已成為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不容忽視的兩大群體。在全球4030萬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女性達1750萬,15歲以下的兒童230萬。本年度新增的感染者中,年齡在15到24歲之間的人數超過一半,15歲以下的兒童70萬。

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分布狀況來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仍然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最多的地區。本年度該地區新增感染者320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總數達2580萬。東歐和中亞地區是病毒感染者增加最快的地區,感染人數比2003年度增加了25%,死於艾滋病的人數增加了1倍。中國自1985年報告首例艾滋病以來,至2005年9月底,累計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35630例,其中艾滋病患者31143例。專家估計,中國現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約84萬,其中艾滋病病人約8萬。

⑥ 愛滋病病毒攜帶者100%都會轉變為愛滋病患者嗎

艾滋病的醫學全名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 AIDS) ,是人體感染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稱艾滋病病毒)所導致的傳染病。通俗地講,艾滋病就是人體的免疫系統被艾滋病病毒破壞,使人體對威脅生命的各種病原體喪失了抵抗能力,從而發生多種感染或腫瘤,最後導致死亡的一種嚴重傳染病。這種病毒終生傳染,破壞人的免疫系統,使人體喪失抵抗各種疾病的能力。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受到病毒的嚴重破壞、以至不能維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時,感染者便發展為艾滋病病人。
HIV病毒的感染過程(艾滋病教育網)

隨著人體免疫力的降低,人會越來越頻繁地感染上各種致病微生物,而且感染的程度也會變得越來越嚴重,最終會因各種復合感染而導致死亡。艾滋病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包括血液傳播、毒品注射、母嬰遺傳和性接觸等。國際醫學界至今尚無防治艾滋病的有效葯物和療法。

艾滋病病毒簡稱 HIV ,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T4淋巴細胞作為攻擊目標,大量吞噬、破壞T4淋巴細胞,從而破壞人的免疫系統,最終使免疫系統崩潰,使人體因喪失對各種疾病的抵抗能力而發病並死亡。科學家把這種病毒叫做「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在人體內的潛伏期平均為12年至13年。在發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外表看上去正常,他們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便能夠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
艾滋病病毒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弱,離開人體後,常溫下只可生存數小時至數天。高溫、乾燥以及常用消毒劑都可以殺滅這種病毒。雖然目前還沒有能夠有效預防艾滋病的疫苗,但已經有用於臨床治療的多種抗病毒葯物能有效地抑制人體內HIV病毒的復制,在很大程度上緩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狀和延長患者的生命。
在我國大陸,自1986年首次發現一美籍阿根廷人在西安發病,經多方檢查確診為AIDS。距世界首例報道AIDS相隔4年。同年在浙江省從血友病病人中又檢出HIV感染者4例,為我國首次發現HIV帶毒者。此後在我國陸續發現外國人HIV帶毒者約17名之多。直至1989年從雲南發現HIV帶毒者146例,又在北京及河北發現3例HIV帶毒者。

進入90年代我國的HIV病情情況更加不可阻擋地迅猛發展,按國家衛生部公布的數字,1990年HIV帶毒者為492人,AIDS僅為5名,其後逐年上升,至1995年HIV感染者為3341人,AIDS為117名,專家估計我國實際HIV感染人數應為5萬-10萬人。這僅僅只有5年其增長速度是十分驚人的。

很多人至今仍認為艾滋病在美國、歐洲和非洲等地多見,實際上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經濟發展。艾滋病已在我國各地傳播開了。我國已報道通過注射進口第Ⅷ因子而感染HIV的病例,各大城市都先後報導了艾滋病的病例,這些情況需引起國人的高度重視。

傳染源:為艾滋病患者及HIV攜帶者。傳染性最強的是臨床無症狀而血清HIV抗體陽性的感染者,其HIV分離率最高。無症狀的感染者是艾滋病流行難以控制的重要原因。而病毒陽性而抗體陰性的HIV感染者,則更是危險的傳播者,這種現象,在早期和晚期病人比較多見。

傳播途徑:HIV攜帶者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唾液、眼淚、骨髓液、尿、母乳等體液,以及腦、皮膚、淋巴腺、骨髓等組織內存在著HIV。一般感染源以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母乳等為主,很少通過唾液,但也不能否定。

性行為感染:AIDS的本質是一種性病,由性行為感染,特別是男性同性戀者經「肛交」途徑感染率最高,血液和精液中HIV的含量幾乎相等,故是感染力度最強的感染源,由於肛交直腸粘膜易受損出血,所以,肛交感染HIV較多。性夥伴數越多,性活動開始年齡越小,加上吸毒者,其感染傾向也越高。

男女間性接觸感染以嫖娼為甚,因為妓女HIV感染機會多,傳染的可能性最大。妓女HIV攜帶率在美國各大城市近93%。在非洲HIV的傳播以男女性行為為主。

血及血製品傳染:輸入了被HIV污染的血或血液製品,使HIV直接進入體內引起感染以及產褥期感染,靜脈扎毒針刺感染。目前尚未見因針灸感染AIDS的發生。血友病患者輸入第Ⅶ因子,已發現有1/3患者HIV抗體為陽性。而且現在發現成倍增加。主要原因是對獻血者沒有進行徹底的HIV檢查。在非洲因濫扎毒品使用共同的注射器,其針頭部殘留有污染的血液而自己直接將病毒注入體內感染非常多見。特別是女性病例更多。器官移植,人工受精也是更重要的傳播途徑。

母嬰垂直傳染:攜帶有HIV的母親可以經胎(胎內感染)、產道感染及經母乳傳播給嬰兒。

職業危險因素:醫務人員可因針頭刺傷或粘膜被污染的血液濺污而接觸病毒,已有因被HIV的血液針頭刺傷醫務工作者而發病的報導,雖然病例不多,但應引起高度重視。

自美國1981年診斷出首例艾滋病患者以來,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速度驚人。據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2004年11月公布的《2004年艾滋病流行報告》統計數字顯示,全世界的艾滋病感染人數2004年又創新高,突破3900萬人,新增感染者490萬名,另有300多萬患者在2004年死亡。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仍然是艾滋病感染最嚴重的地區,感染率超過25%,該地區9個國家的平均壽命甚至低於40年前。該地區疾病不僅在毒品使用者、色情從業者等高危人群中蔓延,還已擴散到普通人群中。2003年,該地區共有300萬名新增感染病例,220萬人因感染艾滋病死亡。目前,只有全球人口10%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有2500萬名艾滋病毒攜帶者,佔全球總數的70%。報告稱,擁有眾多人口的亞洲目前正處於控制艾滋病蔓延的關鍵時刻。一方面,大部分亞洲國家艾滋病病毒攜帶者人數不到總人口的1%,病毒的傳播仍主要局限於高危人群中;另一方面,該地區已成為疾病傳播最快的地區之一,目前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病例出現在亞洲。2003年,亞洲地區共有110萬人被感染,50多萬人死於艾滋病,該地區目前共有740萬名艾滋病毒攜帶者。此外,在中東、北非和東歐等地區,也沒有跡象顯示疾病蔓延有所減緩。在歐美等高收入發達國家,隨著抗逆轉錄病毒療法的普及,艾滋病死亡率已大為下降。但因為一些人放鬆警惕,參與吸毒、色情交易、同性性交等高危行為,許多發達國家的新增染病人數又呈現反彈趨勢。據美國疾控中心估計,美國平均每年新增加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萬人左右,全美感染者總數約為85萬至95萬(2003年12月)。在加勒比海地區,艾滋病已經成為15歲至44歲年齡段人群的主要死因;在北美地區,女性感染人數在不斷上升。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2004年11月23日公布的2004年全球艾滋病流行報告顯示,拉丁美洲有170萬人感染艾滋病,感染情況呈上升趨勢。最近一年中拉美9.5萬人死於艾滋病,24萬人感染艾滋病病毒。

多年來,國際社會為防治艾滋病作出了積極努力,防治工作也有所進展,但艾滋病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11月21日發表的2005年度全球艾滋病疫情報告顯示,2005年度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90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總人數已達4030萬。報告指出,2005年以來,全球已有310萬人死於艾滋病,使自1981年以來因感染艾滋病而死亡的總人數達到2500萬。

目前,婦女、青少年已成為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不容忽視的兩大群體。在全球4030萬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女性達1750萬,15歲以下的兒童230萬。本年度新增的感染者中,年齡在15到24歲之間的人數超過一半,15歲以下的兒童70萬。

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分布狀況來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仍然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最多的地區。本年度該地區新增感染者320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總數達2580萬。東歐和中亞地區是病毒感染者增加最快的地區,感染人數比2003年度增加了25%,死於艾滋病的人數增加了1倍。中國自1985年報告首例艾滋病以來,至2005年9月底,累計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35630例,其中艾滋病患者31143例。專家估計,中國現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約84萬,其中艾滋病病人約8萬。

隨著艾滋病的迅速蔓延,艾滋病防治已成為全球關注的重要公共衛生和社會熱點問題,盡管目前仍無有效治療葯物,但艾滋病是完全可以預防的。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是預防艾滋病傳播的最有效方法
參考資料: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12/02/content_646194.htm

⑦ 有誰知道艾滋病

-聯合國:今年全球艾滋感染增500萬人

-全世界死於艾滋病的人已達1400萬

-全球感染艾滋病的成人和兒童將超過3300萬

-截至9月全國累計報告艾滋病感染者13萬例

-全國中央財政艾滋病防治經費投8億元

-我國1985年發現首例艾滋病

兒童與艾滋病:數據

國際

艾滋病會改變童年時代的生活,這種疾病會給兒童帶來毀滅性的影響。然而,艾滋病的流行已經持續了20年,在這段時間里,在減小這種疾病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影響方面的工作卻沒有取得什麼進展。

在僅僅兩年的時間里,全球艾滋病致孤兒童的人數就從1150萬增加到了1500萬。2004年,有510,000名15歲以下的兒童死於與艾滋病相關的疾病,而有640,000名兒童新感染了艾滋病。超過220萬兒童生活在艾滋病病毒的陰影下。而情況還在進一步惡化。

目前,只有不到5%的艾滋病致孤兒童得到了公共外部援助,使他們的童年生活有所保障,只有不到2%的HIV檢測呈陽性的兒童得到了治療,而只有8%的HIV檢測呈陽性的婦女得到了PMTCT(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服務。

中國

在青少年中開展預防工作

次國家級數據顯示有關艾滋病的知識覆蓋率還很低。

在2500名15-20歲的青少年中,其中一半的人不能說出任意一種預防感染艾滋病的方法;2004年,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和聯合國人口基金會(UNFPA)。

在3087名12-20歲的青少年中,69%的人表示認為如果與艾滋病毒/艾滋病感染者共用筷子,就可能感染艾滋病,或者表示不知道共用筷子會不會感染艾滋病;2004年教育部對農村學生的調查。

在5019名10-24歲的青少年中,只有18%的人知道他們所生活的城鎮中有青少年衛生服務。2004年衛生部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調查。

在整體人群中,能夠說出三種預防感染艾滋病毒/艾滋病的方法的人員比例是:城鎮:56%;農村:44%。預防與控制艾滋病中長期規劃1998-2010的中期報告。

數據的含意:有關艾滋病的知識覆蓋率低可能導致被感染的風險的增加;

兒童的概念:0-17歲的人

青少年的概念:10-17歲的人

恥辱與歧視

雖然很多青年人對艾滋病患者表示同情和關心,但他們通常認為應該將感染艾滋病的人與社會隔離開。

在3087名12-20歲的人群中,70%的人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PLWHA)表示同情和關心,但34%的人表示會避免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接觸。2004年教育部對農村學生的調查。

60%的人認為應該在某種程度上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這個社會隔離開。2004年,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和聯合國人口基金會(UNFPA)。

在整體人群中:在能否接受社區中存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PLWHA)的問題上,在城鎮中有45%的人表示能夠接受,在農村這個數字是34%。預防與控制艾滋病中長期規劃1998-2010的中期報告。

數據的含意:如果有很多人認為感染艾滋病病毒是一種恥辱,那麼由於害怕被隔離在社會之外,很多人就不會接受艾滋病的檢查,他們也就不能得到相應的關心和照顧。另外,這種認識還會使很多人不能察覺到危險,認為只有放縱的人才會感染艾滋病,而將自己排除在外。

治療與關心

與非洲和北美洲相比,中國出現艾滋病的時間比較晚。但這個國家為了保護婦女和兒童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所有報告的艾滋病病例中,4-6%的患者是兒童。從2005年6月開始,開展了兒科診治活動。在中國,目前還沒有特別為兒童研製的治療艾滋病的葯物(通常是液體的,便於兒童服用。)

在2004年底,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項目 (PMTCT)在5個省和8個試點地區啟動,該項目為310,000名孕婦在產前檢查中提供咨詢服務並為她們進行HIV檢查。結果發現392名婦女的HIV檢測結果呈陽性(0.12%)。預防與控制艾滋病中長期規劃1998-2010的中期評估報告。

數據的含意:中國向世界提供了一個如何在資源配置很低的國家開展工作的範例;必須確保「國家艾滋病防治綜合示範區」這個項目在各地開展,特別是在自身防治能力很差的地區。

艾滋病致孤兒童和受艾滋病影響的兒童

關於包括艾滋病致孤兒童在內的「受艾滋病影響的兒童」的統計數據已經過時了。截止到2001年,艾滋病致孤兒童的數量大約在76,000左右。

據估計,截止到2003年,中國大約有840,000例艾滋病,其中大多數是成年人,這說明受艾滋病影響的兒童數量可能很大。

在照顧艾滋病致孤兒童方面,中國政府已經取得了進展。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國家級數據說明艾滋病給受艾滋病影響的兒童及家人帶來怎樣的心理影響。

「受艾滋病影響的兒童」的定義:孩子的父親或者母親或者父母雙親死於艾滋病,或者孩子與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患艾滋病的父母或親屬生活在一起。

「艾滋病致孤兒童」的定義:孩子的父親或者母親或者父母雙親死於艾滋病。

數據的含意:需要對受艾滋病影響的兒童和家庭的數據進行統計

⑧ 全球有多少個艾滋病患者

艾滋病病毒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弱,離開人體後,常溫下只可生存數小時至數天。高溫、乾燥以及常用消毒劑都可以殺滅這種病毒。雖然目前還沒有能夠有效預防艾滋病的疫苗,但已經有用於臨床治療的多種抗病毒葯物能有效地抑制人體內HIV病毒的復制,在很大程度上緩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狀和延長患者的生命。

自美國1981年診斷出首例艾滋病患者以來,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速度驚人。據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2004年11月公布的《2004年艾滋病流行報告》統計數字顯示,全世界的艾滋病感染人數2004年又創新高,突破3900萬人,新增感染者490萬名,另有300多萬患者在2004年死亡。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仍然是艾滋病感染最嚴重的地區,感染率超過25%,該地區9個國家的平均壽命甚至低於40年前。該地區疾病不僅在毒品使用者、色情從業者等高危人群中蔓延,還已擴散到普通人群中。2003年,該地區共有300萬名新增感染病例,220萬人因感染艾滋病死亡。目前,只有全球人口10%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有2500萬名艾滋病毒攜帶者,佔全球總數的70%。報告稱,擁有眾多人口的亞洲目前正處於控制艾滋病蔓延的關鍵時刻。一方面,大部分亞洲國家艾滋病病毒攜帶者人數不到總人口的1%,病毒的傳播仍主要局限於高危人群中;另一方面,該地區已成為疾病傳播最快的地區之一,目前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病例出現在亞洲。2003年,亞洲地區共有110萬人被感染,50多萬人死於艾滋病,該地區目前共有740萬名艾滋病毒攜帶者。此外,在中東、北非和東歐等地區,也沒有跡象顯示疾病蔓延有所減緩。在歐美等高收入發達國家,隨著抗逆轉錄病毒療法的普及,艾滋病死亡率已大為下降。但因為一些人放鬆警惕,參與吸毒、色情交易、同性性交等高危行為,許多發達國家的新增染病人數又呈現反彈趨勢。據美國疾控中心估計,美國平均每年新增加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萬人左右,全美感染者總數約為85萬至95萬(2003年12月)。在加勒比海地區,艾滋病已經成為15歲至44歲年齡段人群的主要死因;在北美地區,女性感染人數在不斷上升。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11月23日公布的2004年全球艾滋病流行報告顯示,拉丁美洲有170萬人感染艾滋病,感染情況呈上升趨勢。最近一年中拉美9.5萬人死於艾滋病,24萬人感染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南部非洲不能承受之痛

中國於1985年發現首例艾滋病感染病例。在1985年至2000年底的15年間,中國累計報告的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分別為880例和496例,而2001年和2002年兩年合計報告的艾滋病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分別為1742例和716例,2002年全年報告艾滋病病例數比2001年增長44%。

2003年11月,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透露,香港已累計發現2172人受艾滋病病毒感染。同年12月1日,由中國衛生部和聯合國艾滋病中國專題組聯合發布的《中國艾滋病防治聯合評估報告》顯示,中國目前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約84萬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約8萬例,分布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遍布社會各階層。2005年10月14日,中國衛生部通報了全國最新艾滋病疫情數字:截至6月底,全國累計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26,808例,其中艾滋病病人28,789例,累計死亡7,375例。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謝謝採納

⑨ 世界艾滋病患者有多少

艾滋病在瘋狂地蔓延。1981年,世界上僅有5名艾滋病患者。一年以後,數字上升到1132人。1985年,增加到1.3萬人。1989年12月的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表明,全世界。152個國家和地區中,艾滋病案已達加萬宗。因為有許多患者未檢驗出來或不肯向當局報告,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實際的艾滋病患者可能超過千萬。

1992年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據世界衛生組織當時統計,全世界已有1300萬人感染了艾滋病毒。其中200萬人已患了艾滋病。

1993年12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現在每天有5000多人感染上艾滋病毒,全世界艾滋病毒攜帶者總數已超過1400萬,如果照目前的速度發展下去,到本世紀末,總人數將達4000萬,其中女性為1300萬。

自從1985年我國發現首例艾滋病毒感染者至1993年11月,已有22個省報告1159例艾滋病病毒抗體陽性者(其中外國人和海外華人212例,大陸居民947例),他們中的19人被確診艾滋病(已死亡14人)。應當說明的是,這幾個數字僅僅是從230萬人次中查出的。推斷的實際感染者,估計為5000至1萬例。

從現在起,若不採取果斷預防和控制措施,到2000年,按中度流行估計,我國艾滋病感染者將達10萬左右,艾滋病病人可達2萬左右。那時我國將從低感染國變成為高感染國。

菲律賓什麼傳播被感染艾滋病的最多

吸毒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比較多,另外是通過性接觸,血液接觸才可能會感染艾滋病。正常生活當中一般的接觸都沒有問題性接觸之前戴安全套就行。

閱讀全文

與菲律賓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有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