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菲律賓下載什麼地圖可以用
菲律賓地圖
❷ 菲律賓地圖中的黃岩島
主權這東西,都是各說各有理,歷史什麽的都不好使,實際控制最重要。現在菲律賓是強占,就算他曾今承認九段線或者十一段線,承認過這些島礁是中國的也沒用,他就是耍無賴,中國目前也拿他沒法。這種事不止黃岩島,南海諸島按說都是中國古代先發現(中方說法,我們漁民去捕魚的時候東南亞國家還在原始社會),可抵不上人家近啊,你說是你的,卻不派駐軍隊占據,那我就不客氣了,給你佔領了。釣魚島也是一樣,中印邊境也是這種情況
❸ 菲律賓有多少人,國土有多大,地圖是啥樣的
菲律賓人口8857萬人,國土面積29.97萬平方公里。全國由7100多個島嶼組成,其中較大的有呂宋島、棉蘭老島等11個。散布在中國南海和太平洋之間。大體上位於北緯5度到20度,東經117度到127之間。
❹ 菲律賓的地圖形狀像什麼
一具骷髏
馬尼拉那個大島是骷髏人頭,左下方的長棍是胳膊,右邊那一堆就是胸骨
❺ 請問一下,菲律賓在世界地圖哪個經緯度
(15°N,120°E)菲律賓北邊靠近中國,韓國,日本,西邊是越南,馬來西亞。南有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東邊有關島,接太平洋。
❻ 世界各國地圖如何標注南海諸島的歸屬
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均將南海諸島劃歸中國。
地圖是國際上確定領土歸屬的一種證據,許多古今外國地圖都標明南海諸島主權屬於中國。另外,越南和菲律賓出版的某些地圖,沒有把南海的諸島劃入越南或菲律賓領土內,這也可以證明南海諸島屬於中國。
首先說說義大利。早在1602年,義大利的利瑪竇所繪的《坤輿萬國全圖》,就明確記載西沙群島在明代末期已屬於中國版圖。1956年義大利出版的《世界地圖集》第9596頁明確註明西沙群島是中國領土。
再說法國。1938年以及1956年重訂的《柬埔寨、寮國、越南》地圖,沒有把西沙和南沙群島劃入越南版圖之內;1950年巴黎出版的《國際政治經濟辭典地圖集》,其中2A2B等幅均明確註明西沙群島是中國領土。1965年法國出版的《拉魯期國際地圖》也標明西沙、南沙和東沙群島的中國名稱,並在各島名稱後註明「中國」。
再看越南。在上世紀50年代,南越的《西貢日報》社出版的《越南版圖》和《越南交通圖》均沒有畫出南海諸島。1964年越南地圖測繪局出版的《越南地圖集》、1972年越南測量和繪圖局出版的《世界地圖集》以及1974年第二次出版的《世界政治地圖》均標注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屬於中國。
此外,越南1956年出版的《越南行政地圖》、1964年越南測繪局出版的《越南地形與道路圖》和1968年越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越南行政地圖》,都沒有把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列入其范圍。
菲律賓。菲律賓於1940年出版的多卷本《菲律賓調查統計地圖集》、1950年和1958年馬尼拉出版的《菲律賓地圖》(英文版),都沒有把南沙群島列入菲律賓版圖。1969年馬尼拉調查委員會、海岸和大地測量局出版的菲律賓《地圖集》,就在菲律賓領海四周繪有紅色虛線,註明「國防條約界線」,中國的南沙群島被明確在此線之外,可見菲律賓官方地圖都證實南沙群島根本不是菲律賓的領土。
英國。英國於1796年出版約.巴羅著的《航海圖》中,在中國東海岸圖標有東沙島(Pratas)和西沙群島(Paracelies);1868年英國海軍海圖局編的《中國海指南》並由1901年陳壽彭譯的《新譯中國江海險要圖志》卷一第二圖《中國濱海及長江一帶下至中國海南洋群島》中標有東沙群島、西沙群島,卷一第四十一圖《廣東雜澳十三》,標有東沙群島;1886年英國編制的《中國海圖》標出東、西、南沙群島中各島群的經緯度。1944年,英國出版的《大英網路全書世界地圖集》、1947年《英國網路全書》地圖集、1957年《牛津澳大利亞地圖集》、1959年《世界經濟地圖集》以及1963年《大不列顛世界地圖集》均標明西沙群島屬中國。在1957年出版的《菲利普地圖集》、1958年《大英網路全書》附圖與1968年《今日電訊世界地圖集》,都將南海諸島標明屬於中國。
日本。日本從40年代到50年代出版的《大南洋產業資源精圖》、1942年《最新詳細海南島大地圖》以及1955年《世界文化地理大系》均標明西沙群島屬中國。1952年,日本的《標准世界地圖集》第十五圖《東南亞圖》明確標注東沙、中沙、西沙和南沙群島歸中國版圖。日本平凡社在1973年出版的《中國地圖集》中,也將南海諸島均劃入中國版圖。
美國。美國從上世紀40年代到70年代出版的地圖,明確標明南海諸島屬於中國。如1944年美國軍事地圖局印製的《菲律賓群島圖》明確用紅墨線劃明南沙群島在菲律賓疆域之外。1946年《哈蒙德世界地圖集》第25頁《緬甸、泰國、馬來亞聯邦》及第31頁《東南亞》圖、1959年《美國網路全書》第15卷第706頁附圖、1967年紐約出版的蘭多姆出版公司的英語大辭典的地圖集、1968年《哈蒙德參考地圖集》,1971年《哈蒙德.米達利恩世界地圖集》以及1973年出版的《大使世界地圖》等等,都標明西沙群島屬於中國。
蘇聯/俄羅斯。蘇聯出版的1953年《大網路全書》第21卷第168頁附圖、1954年《世界地圖集》第3-4頁、1955年《袖珍世界地圖集》第85-86頁、1957年《外國行政區域》第100頁和141頁、1961年《東南亞地圖》、1963年《蘇聯大網路辭典》第1卷第32頁、1967年蘇聯測繪總局出版的《世界地圖集》與1968年《蘇聯中學地圖》、1974年國防部海軍艦隊出版的《海洋圖集.太平洋圖卷》以及1975-1976年出版的《袖珍世界地圖集》等,都把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及南海諸島標明屬於中國或劃在中國的領土范圍之內。
德國。西德於1954年出版《世界大地圖集》與1968年出版《哈克世界概要地圖集》,在西沙和南沙群島周圍海域畫有國界線,表示這些區域屬中國。西德於1957年出版的《世界地圖集》標明西沙、南沙群島屬於中國;1957年出版的《世界地圖國家及經濟》一書在第71頁地圖中標明東、西、南沙群島均屬中國領土;1961年出版的《梅耶氏網路辭典》附圖中標明東、西沙群島屬中國。
羅馬尼亞。羅馬尼亞於1957年由國家出版局出版的《世界地圖集》第25頁和27頁、1964年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亞洲自然地理地圖》與1974年出版的《地圖集》第116幅等圖中,都標注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屬中國。
❼ 在菲律賓用什麼地圖導航 能中文的嗎
能用中文,但是有一些國內的軟體是不行了,例如網路地圖,在這邊就不是很好用,一般都是用谷歌地圖,這些都是支持中文版的,而且在菲律賓,谷歌地圖比較有權威性,謝謝採納!!
❽ 求下列字的感想
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主權,這是國際法認可的歷史性權利
發現、命名和有效管理,是國際法確定領土主權歸屬的基本原則。
大量文獻資料證明,中國是最早發現並命名、最早開發經營和持續管轄南海諸島的國家,南海海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先民長期利用、從事漁業生產的海域。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主權,這是國際法認可的歷史性權利。
——南海諸島是中國人最早發現和命名的。
早在公元前2世紀的西漢時期,中國先民就發現了南海諸島,並進行命名。三國時期吳國萬震所著《南州異物志》將南海稱為「漲海」,將南海中的島礁稱為「崎頭」。三國時期吳國的交州中郎將康泰,奉孫權之命出使扶南(柬埔寨),路過南海諸島,看到「漲海中,倒珊瑚洲,洲底有盤石,珊瑚生其上也」的景象,記載在《扶南傳》中,成為世界上最早對南海諸島珊瑚島礁及其成因進行解說的文獻。南宋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以「長砂(長沙)」「石塘」統稱南海諸島。
中國明代初步形成了南海四群島的概念,黃衷的《海語》記載的「萬里石塘」,在烏瀦、獨瀦二洋之東,指的就是西沙群島和東沙群島。黃衷還提到,「萬里長沙在萬里石塘東南,即西南夷之流沙河也。」這里「萬里長沙」當指南沙群島。明代中葉以後,中國官方和民間有許多對南海諸島命名的記載,如《渡海方程》《桴海圖經》《順風相送》等。至清代初年,中國南海四大群島概念更為清晰。雍正八年(1730年),台灣總兵陳倫炯在其《海國聞見錄》中分別以南澳氣、七洲洋、萬里長沙、千里石塘來指稱南海四大群島。作為中國民間航海手冊的清代《更路簿》,對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均有數十處通俗性命名。清末李准巡海,對西沙各島礁進行了官方性質的命名。
——南海諸島是中國人最早開發和經營的。
中國歷代史籍都記載了中國先民在南海和南海諸島進行的開發生產活動,主要體現為:其一,漁業生產。東漢楊孚的《異物志》、晉代張勃的《吳錄》等書中,都記載了中國漁民的生產作業已經擴展到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一帶海域。北宋張師正《倦遊雜錄》記載了中國五代至宋代時期中國人在南海採集珍珠的情況。南宋末年,南沙群島已成為我國南海主要漁場。中國漁民長期居住於西沙、南沙群島,其中很多島可打井獲取淡水。中國漁民在島上種植椰子樹、香蕉、蔬菜,建有住房、廟宇等建築,還立有石碑。
其二,中國人最早開拓了南海航路並進行中外航海貿易。在漢唐時期,中國商船滿載絲綢、瓷器,從廣東、廣西出發,途經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進入馬來半島、穿過馬六甲海峽,經暹羅灣、孟加拉灣,到達印度半島,開辟了絲綢之路。至宋元年間,指南針廣泛應用於航海,中國商船的遠航能力大為加強,經南海貫通東南亞、波斯、阿拉伯、非洲。明代鄭和七下西洋標志著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到了極盛時期。中國商船經過南海時,一般會在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停靠。經考古學家考證,在西沙群島發現了漢代陶瓮殘片、鐵鏟等,在南沙群島發現了漢代銅幣五銖錢、唐代開元通寶、宋元瓷器等。
——南海諸島是中國最早納入管轄和巡海管控的。
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和在南海的相關權益,是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確立的。歷史上,中國對南海諸島進行了持續、和平、有效的管轄。早在北宋時期,中國海軍就海巡至西沙群島。據北宋《武經總要》記載,北宋慶歷年間,設置廣州海軍指揮使,並建立廣南巡海水軍,以保障海域安全和海上貿易、航行和生產。據清代明誼編著的《瓊州府志》記載,宋朝已將南海諸島置於廣東海南島的萬州管轄之下。在明清兩朝的航海圖和官方輿圖中,明確將南沙島嶼標注在中國所轄領土范圍之內。清朝《皇清各直省分圖》之《天下總輿圖》、《大清一統天下全圖》等,都將南沙群島列入清朝版圖。清朝康熙年間,廣東水師副將吳升率領水師巡海,「自瓊崖,歷銅鼓,經七洲洋,四更沙,周遭三千里,躬自巡視」,這表明中國水師海上管控能力已到達南海南部。
昭昭青史仍在,鑿鑿證據如山。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一寸也不能丟。
歷代中國政府都為維護南海諸島主權進行了堅決的斗爭,中國擁有南海諸島主權具有承前啟後的完整歷史鏈接
伴隨著近代西方殖民主義對中國的侵略,中國南海諸島領土主權受到沖擊和侵蝕。法國、日本先後覬覦和竊佔南海部分島礁,中國由此開始了艱難的維權斗爭,並在維權中承繼先人對南海諸島的開發與管轄。
1898年,法屬印度支那殖民當局試圖在中國西沙群島非法建立軍需站、修建燈塔。1909年,廣東水師提督李准率「扶波」「琛航」等艦巡視東沙、西沙群島,並在永興島上升旗鳴炮,在諸島立碑明示。
1931年,法國借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之機,於12月4日向中國駐法使館發出照會,聲稱對西沙群島擁有所謂「先有權」。1932年11月,中國政府外交部視察專員朱兆莘在給法國駐廣州領事的公函中嚴正指出:「西沙群島隸屬中國版圖實無疑義」。1933年法屬印支當局侵佔中國南沙群島中的九個島嶼,引發中國民眾群起抗議,中國政府與法國當局進行嚴正交涉。中國政府組成由外交部、內政部、海軍部等領銜的「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於1934年至1935年專門審定中國南海諸島各島、礁、灘、沙名稱,並出版了《中國南海各島嶼圖》,明確標繪東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島屬中國版圖,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國對南海諸島擁有主權。
1939年,日本侵佔了中國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將其分別更名為「平田群島」和「新南群島」,並劃歸日本台灣總督府管轄。1941年12月9日,中國政府正式對日宣戰,昭示中外「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關系者,一律廢止。」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國政府在開羅會議上提出了收復所有失地的要求,得到了美英等國的贊同。
二戰後期的《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確立戰後國際秩序的文件,要求日本將竊取的中國領土歸還中國。戰後,中國收復被日本侵佔的台灣和澎湖列島、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中國有關行動當時得到了美國麥克阿瑟將軍的支持。中國軍政人員乘坐美國提供的軍艦,分赴西沙和南沙群島舉行接收儀式,樹碑立標,派兵駐守,進行地理測量,於1947年對南海諸島進行了重新命名,並於1948年在公開發行的官方地圖上標繪南海斷續線。
1951年,美國主導下的《舊金山和約》,違背《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關於日本歸還中國領土的規定,在條款中只提日本宣布放棄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而不提其歸屬中國。有鑒於此,同年8月,中國政府總理周恩來發表聲明嚴正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南威島(指南沙群島)和西沙群島之不可侵犯的主權,不論美英對日和約草案有無規定及如何規定,均不受任何影響。」1958年9月,中國政府發表關於領海寬度的聲明,宣布中國的領海寬度為12海里,強調此項規定適用於東沙、西沙、南沙和中沙群島。
1974年2月,中國政府外交部發言人再次指出,「南沙、西沙、中沙及東沙群島都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這些島嶼及其附近海域具有無可爭辯的主權。」1983年,中國政府為實現全國地名標准化,對南海諸島地名進行了普查,並按照《國務院關於地名命名、更名的暫行規定》精神,公布了南海諸島部分標准地名,總計287個。
以上事實證明,近代以來面對列強殖民主義侵略,中國歷代政府都旗幟鮮明地為維護南海諸島的主權進行了堅決的斗爭,中國擁有南海諸島主權具有承前啟後的完整歷史鏈接。
日法美菲等國大量文獻資料,證明南海諸島是中國的領土
許多外國文獻記錄了很長一段時間內只有中國人在南沙群島生產、生活的事實。
據日本《新南群島沿革略記》記載,清朝同治年間,中國人在南沙群島的北子島上建有墳墓和神廟。1918年,日本海軍退伍中佐小倉何之助乘「報效丸」往南沙群島探險、調查礦產資源狀況,曾到達雙子島等南沙島礁,其在《暴風雨》一書中記載:「我們在南子島上遇到三位中國漁民,攜有羅盤和地圖,從事漁撈生產」。1932年,日本出版的《大網路事典》中記載,「西沙島(即西沙群島),中國廣東省南端的群島……古書中時以七洲洋之名出現。中國政府恐該島為他國所奪,派委員進行調查,計劃加以經營。」
1921年8月28日,法國內閣總理兼外長白里安宣布:「由於中國政府自1909年就已確立自己的主權(指李准巡視西沙群島事),我們現在對這些島嶼提出要求是不可能的。」法國1933年出版的《世界著名之殖民小島—中國海的小島嶼》一書明確記載:「九島之中,惟有華人居住,華人以外並無其他國人。當時西南島(即南子島)上計有居民七人,其中有孩童二人……其他各島,亦到處可見漁人居留之遺跡。」1965年,法國出版的《拉魯斯國際地圖》中,將南沙群島、西沙群島和東沙群島的中國名稱用法文進行標識,並在各島名稱後註明屬於「中國」。
1923年英國海軍部出版的《中國海指南》記載,在安波沙洲發現有中國人的「陋屋之遺跡」;「地薩島(即今鄭和群礁),海南漁民,以捕取海參、貝殼為活。各島都有其足跡,亦有久居岩礁間者。海南每歲有小船駛往島上,攜米糧及其它必需品,與漁民交換參、貝。」並記載太平島「常為海南漁民所棲止,捕取海參及貝殼等」。1938年4月,英國派出軍艦非法勘察南沙島礁中業島、西月島、馬歡島、費信島、太平島、南威島以及美濟礁,發現很多島礁上有中國神廟和建築。英國外交部1972年的文檔中援引美國文獻資料寫到:中國對南沙群島的主張應當追溯到15世紀,其證據不僅包括各種地圖,也包括歷史事實,即「自古以來中國漁民每年都會到南沙群島捕撈作業,這些漁民為了在島嶼周邊水域中捕撈曾一直住在各島礁上」。
美國在統治菲律賓時期,由美西與美英三個雙邊條約確定了菲律賓領土界限,即1898年美國與西班牙簽訂的《巴黎和平協議》,1900年《美西關於菲律賓外圍島嶼割讓的條約》,1930年美國與英國締結的《關於劃定英屬北婆羅洲與美屬菲律賓之間的邊界條約》。中國南沙群島及黃岩島均不在條約規定的菲律賓領土范圍之內。1933年,在法國侵佔中國南沙群島「九小島事件」中,美國國務院明確宣布:「既不考慮該群島為菲律賓之領海,復以該問題無關菲律賓之利益。」1961年,在美國出版的《哥倫比亞平科特世界地名辭典》中,對「南沙群島」條目的表述是:「南中國海的中國屬地,為廣東省的一部分。」
對於南海諸島屬於中國這一點,菲律賓其實也心知肚明。1946年菲律賓獨立後,其國內法和與其他國家締結的有關條約,都認可美西和美英三個國際條約的法律效力。菲律賓官方地圖是明確將南沙島礁劃在中國版圖內的。菲律賓總統府地圖勘測委員會1964年初版和1970年再版的《菲律賓地圖》中,南沙島礁都被標注在菲律賓領土范圍之外。由此可以肯定,20世紀70年代菲律賓竊佔中國南沙部分島礁,既違背其認可的國際條約,也違背其自己訂立的國內法,是對中國主權的侵犯。
上述日、法、美、菲等國史料,有力證明了南沙群島是中國領土。
史實是最雄辯的,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任何外國的圖謀、竊占與詭辯,都不能改變這一鐵的事實。
❾ 菲律賓在地圖上的位置
菲律賓在地圖上的位置如下:
(9)菲律賓地圖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1521年,麥哲倫率領西班牙探險隊於地理大發現首次環球航海時抵達此地,麥哲倫亦是在此地被土著砍死。1542年,西班牙人以王子菲力普之名,將此群島命名為「Las Filipinas」,成為「菲律賓」名稱的由來。
1565年,宿霧島被西班牙人所佔領。1571年,西班牙人侵佔呂宋島,建馬尼拉城。1594年,西班牙人公告馬尼拉成為菲律賓群島的首都。此即西班牙統治菲律賓的開始。
1896年8月,安德烈·滂尼發秀領導的卡的普蘭(Katipunan)在馬尼拉近郊的馬林塔瓦克山(即巴林塔瓦克山)發動起義,各地響應,進攻西班牙殖民軍。次年陣營內部發生分裂,埃米利奧·阿奎納多(Emilio Aguinaldo)篡奪領導權,殺害滂尼發秀,並與西班牙殖民者妥協。
但起義者堅持斗爭,後起義者幾乎佔領全國。埃米利奧·阿奎納多於5月17日乘美艦麥克科洛濟(Mc culloch)號返菲活動。1898年6月12日菲律賓宣告脫離西班牙獨立,建立第一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