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菲律賓新總統今日宣誓就職 聽聽他對中國都說了啥
菲律賓新總統杜特爾特宣誓就職
來源: 新華社 2016年06月30日 12:36:05
新華社馬尼拉6月30日電(記者楊天沐王文)菲律賓新總統羅德里戈·杜特爾特30日在菲律賓總統府馬拉卡南宮正式宣誓就職,成為菲律賓第16任總統。
當天中午12時,杜特爾特身穿菲律賓傳統民族服裝巴隆,在菲律賓最高法院法官比恩韋尼多·雷耶斯的主持下,宣誓就任總統。在宣誓就職後杜特爾特發表了簡短講話。
今年5月9日,菲律賓舉行全國大選,現年71歲的達沃市長杜特爾特贏得1660多萬張選票,成功當選。杜特爾特的總統任期為6年。
Ⅱ 菲律賓前總統馬科斯為何最終選擇逃往美國
馬克斯是一個混血,身上有二分之一的中國血統。按理說,他應該是要選擇逃到與自己聯系更為密切的中國,但是他沒有,最終選擇了美國。這個決定讓很多人費解,但是這個想法是我們以現在的國家情況來看這個問題,而這件事已經過去幾十年了。
所以,我們需要回到當時的情況來看這個情況。那個時候中國的經濟還沒發展起來,國際地位也不高。這時候中國就是在埋頭苦幹搞改革,沒有空去理會別的事情,在加上當時人家都說了不能收留他,中國作為一貫中立的國家,自然不會去參合這件事。
逃去美國就更簡單了,那個時候綜合國力最強的國家也是美國,只要他們答應收留,那馬科斯自然美食。再說菲律賓一直都是依附與美國的,想來他也是有些交情的,這樣看來馬科斯逃到美國也情有可原。
Ⅲ 去菲律賓真的要去三年才可以回來中國嗎中間可不可以回來啊
終於看見一個懂行的了,除了「 zxyong0000」和 「phchinese」這兩個哥們說的是對的,剩下的那幾個人說的話你可以無視了!
你沒事別老看國內的虛假新聞了,我今年來這邊上學之前,看新聞上說的,感覺這邊是很亂的樣子,不過來了以後,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不說治安特別的好,但是至少在這邊的幾個月里,沒看到什麼事情,就連打架的都沒見到過!
我先回答你的問題,等下再給你簡單的介紹一下在這邊應該注意的事情!
首先,你說的三年回國的問題,沒有這個規定,相反的,如果你沒有工作簽,或者一些可以長期停留的手續,你想待得時間長都不可能,如果你取得了長期手續,你想什麼時候回國都行,當然啦,記著買機票回國,你要是游泳回去的話,我怕被人說你是偷渡哦,嘿嘿!!!
第二個問題:馬尼拉沒有你想像的那麼亂,就像我說的,我來了幾個月,連打架的都沒看到過,你說能有多亂?這邊基本上滿大街都是配槍保安,你要是進個大點商場或者做個輕軌(你可以理解成地鐵),都要男女分開進,要檢查隨身攜帶的東西,才能進!我的意思不是因為亂才檢查,我的意思是,這里的安保工作比國內做的要好很多!
晚上肯定能出去啦,但是你最好別去一些偏僻的地方就行了,你要是大半夜非要往貧民窟等等偏僻的地方跑,被搶的話,你能怪誰!
告訴你點注意事項:首先,你記著准備夏天衣服,這邊很熱的,長袖的衣服也算是要帶的,這邊基本上所有商場超市都有空調(至少我還沒遇到過沒空調的),要是長時間呆在空調屋裡的話,最好穿件長袖的衣服!記著帶雨傘,馬上就要到雨季了!還有,這邊流行給小費,做個計程車,基本上都給小費的,當然啦,你不給也行!
沒事的時候不要去貧民窟和中國城,這兩個地方比較亂!只是比較亂,貧民窟我沒去過,不好說什麼!中國城聽說有搶劫的,但只是聽說,我去的幾次反正是沒遇到過!
其他的一些夜生活我就不介紹了,我想你也應該能明白吧,去不去就是你的問題了,至少我沒去過。。。。。。
大體上就先介紹這些吧,你要是有什麼還想知道的事情(當然啦,生意方面的別問我,我不知道,我只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就HI我,或者QQ給我發消息52365059,我長期隱身,你直接說就行,在的話,我會立刻回,不在的話等我上線看到了就會給你回!
Ⅳ 2012菲律賓什麼時候大選
5月10日
Ⅳ 菲律賓是什麼時候建國的
菲律賓的獨立建國一波三折,從 1899 年到 1946 年,經過非常多的事件和近半個世紀的時間,才從美西戰爭後美國的佔領地獨立成為一個主權國家。
1898 年美西戰爭後,菲律賓島上就有民族主義者 E. Aquinaldo 建立政府,並宣布菲律賓獨立。但是,在西班牙與美國的默契下,美軍登陸菲律賓並進入馬尼拉,宣布建立軍事政府。此時,菲律賓的政府還通過自己的憲法。 (注意這時候有兩個政府。)
經過美西戰爭的 1898 年 12 月 10 日《巴黎和約》西班牙正式將菲律賓割讓給美國,美國則給西班牙兩千萬美元做為賠償。 (照說,簽訂和平條約之後應該從軍事佔領階段進入友好佔領階段,但因為菲律賓國內尚有不一樣的武裝反對勢力,所以,軍事佔領階段尚未結束,此點和日本佔領台灣一樣,要經過樺山資紀的一段「平亂」階段,也像極了 1947 年台灣的二二八與其後的軍事鎮壓動亂。)
1899 年 E. Aquinaldo 公布憲法,建立菲律賓共和國,並就任首任總統。這時候,美國與菲律賓正式爆發武裝沖突。 (在戰爭法來看,就是佔領軍事政府平定佔領區的叛亂政府,在國內法層次來看,就是外國武力干涉住民自決的建國。)
後來美軍在「平定叛亂」中獲勝。
1901 年 3 月 2 日美國國會授權美國總統有結束菲律賓軍事政府的權力 (當時美國也正在建立其領土憲法性法源) 。
美國軍事佔領區進行民選首長, 1901 年美國總統任命首任菲律賓民政總督,正式開啟民政治理階段。然後,美國國會通過法案,賦予菲律賓人與美國人同等的權利法案。
1907 年 7 月 30 日美國舉辦菲律賓的議會選舉。後來 1916 年 8 月 29 日美國國會通過,總統簽署著名的《鍾斯法案》 (Jones Act) 。美國通過《鍾斯法案》時說:美西戰爭並無擁有菲律賓,只想菲律賓建立穩定政府之後即撤出。
1919 年菲律賓人民到美國國會游說已經准備好獨立,菲律賓國會也通過相似宣言。
1934 年美國國會通過著名的《泰丁斯-麥克杜飛法案》 (Tydings-McDuffie Act) ,詳細規定菲律賓獨立步驟。
菲律賓人選舉制憲代表,起草憲法草案,通過憲法草案。美國總統簽署此憲法草案。菲律賓舉行公投,批准此憲法,之後 1935 年選舉首任總統 (任期六年) , 1935 年 11 月 15 日成立菲律賓國協。 1941 年 11 月 11 日選舉第二任總統。
後來出現憲法修正草案,也經過上述繁復程序,最後由美國總統批准然後公投通過。
1942 年 1 月 3 日,日本佔領菲律賓,麥克阿瑟和菲律賓政府 (總統、副總統) 撤出。
「 (麥克阿瑟的 I shall return ,以及戰爭後期美國陸海軍所謂的爭論是攻佔菲律賓或攻佔台灣的爭議。原本決議依據海軍意見來攻佔台灣,但在麥克阿瑟與羅斯福一席密談之後,決策逆轉。其實,雖不知麥克阿瑟說什麼,但是基於美國總統保護「領土」的憲法責任,跳過菲律賓恐有憲法職責上疑慮,而麥克阿瑟的 I shall return ,顯然具有憲法責任的意義。同時,陸軍也較海軍更明白「佔領法」,雖然海軍也懂戰爭 (海戰) 法。」
日本的佔領,也遵照佔領法實施戒嚴與軍事管理。
1943 年 6 月日本實施制憲會議,研擬憲法草案, 1943 年 10 月菲律賓第二共和。
此時美國國會決議延長流亡美國的菲律賓正副總統任期。後來美國國會授權美國總統在 1946 年 7 月 4 日宣布菲律賓獨立。 (注意:菲律賓獨立不是由菲律賓宣布,而是由美國宣布,美國並邀請世界各國承認菲律賓獨立。)
1945 年美軍奪回菲律賓,太平洋戰爭結束。 1946 年 4 月 23 日舉行總統大選,進而美國於 1946 年 7 月 4 日正式宣布菲律賓獨立。
Ⅵ 二戰後菲律賓是如何走向獨立的
菲律賓的獨立建國一波三折,從 1899 年到 1946 年,經過非常多的事件和近半個世紀的時間,才從美西戰爭後美國的佔領地獨立成為一個主權國家。
1898 年美西戰爭後,菲律賓島上就有民族主義者 E. Aquinaldo 建立政府,並宣布菲律賓獨立。但是,在西班牙與美國的默契下,美軍登陸菲律賓並進入馬尼拉,宣布建立軍事政府。此時,菲律賓的政府還通過自己的憲法。 (注意這時候有兩個政府。)
經過美西戰爭的 1898 年 12 月 10 日《巴黎和約》西班牙正式將菲律賓割讓給美國,美國則給西班牙兩千萬美元做為賠償。 (照說,簽訂和平條約之後應該從軍事佔領階段進入友好佔領階段,但因為菲律賓國內尚有不一樣的武裝反對勢力,所以,軍事佔領階段尚未結束,此點和日本佔領台灣一樣,要經過樺山資紀的一段「平亂」階段,也像極了 1947 年台灣的二二八與其後的軍事鎮壓動亂。)
1899 年 E. Aquinaldo 公布憲法,建立菲律賓共和國,並就任首任總統。這時候,美國與菲律賓正式爆發武裝沖突。 (在戰爭法來看,就是佔領軍事政府平定佔領區的叛亂政府,在國內法層次來看,就是外國武力干涉住民自決的建國。)
後來美軍在「平定叛亂」中獲勝。
1901 年 3 月 2 日美國國會授權美國總統有結束菲律賓軍事政府的權力 (當時美國也正在建立其領土憲法性法源) 。
美國軍事佔領區進行民選首長, 1901 年美國總統任命首任菲律賓民政總督,正式開啟民政治理階段。然後,美國國會通過法案,賦予菲律賓人與美國人同等的權利法案。
1907 年 7 月 30 日美國舉辦菲律賓的議會選舉。後來 1916 年 8 月 29 日美國國會通過,總統簽署著名的《鍾斯法案》 (Jones Act) 。美國通過《鍾斯法案》時說:美西戰爭並無擁有菲律賓,只想菲律賓建立穩定政府之後即撤出。
1919 年菲律賓人民到美國國會游說已經准備好獨立,菲律賓國會也通過相似宣言。
1934 年美國國會通過著名的《泰丁斯-麥克杜飛法案》 (Tydings-McDuffie Act) ,詳細規定菲律賓獨立步驟。
菲律賓人選舉制憲代表,起草憲法草案,通過憲法草案。美國總統簽署此憲法草案。菲律賓舉行公投,批准此憲法,之後 1935 年選舉首任總統 (任期六年) , 1935 年 11 月 15 日成立菲律賓國協。 1941 年 11 月 11 日選舉第二任總統。
後來出現憲法修正草案,也經過上述繁復程序,最後由美國總統批准然後公投通過。
1942 年 1 月 3 日,日本佔領菲律賓,麥克阿瑟和菲律賓政府 (總統、副總統) 撤出。
「 (麥克阿瑟的 I shall return ,以及戰爭後期美國陸海軍所謂的爭論是攻佔菲律賓或攻佔台灣的爭議。原本決議依據海軍意見來攻佔台灣,但在麥克阿瑟與羅斯福一席密談之後,決策逆轉。其實,雖不知麥克阿瑟說什麼,但是基於美國總統保護「領土」的憲法責任,跳過菲律賓恐有憲法職責上疑慮,而麥克阿瑟的 I shall return ,顯然具有憲法責任的意義。同時,陸軍也較海軍更明白「佔領法」,雖然海軍也懂戰爭 (海戰) 法。」
日本的佔領,也遵照佔領法實施戒嚴與軍事管理。
1943 年 6 月日本實施制憲會議,研擬憲法草案, 1943 年 10 月菲律賓第二共和。
此時美國國會決議延長流亡美國的菲律賓正副總統任期。後來美國國會授權美國總統在 1946 年 7 月 4 日宣布菲律賓獨立。 (注意:菲律賓獨立不是由菲律賓宣布,而是由美國宣布,美國並邀請世界各國承認菲律賓獨立。)
1945 年美軍奪回菲律賓,太平洋戰爭結束。 1946 年 4 月 23 日舉行總統大選,進而美國於 1946 年 7 月 4 日正式宣布菲律賓獨立。
Ⅶ 菲律賓總統大選,誰最有望獲勝
結果已經出來了,看新聞不用猜了。
Ⅷ 請問2010年菲律賓大選後棉蘭老島的省長是誰
這個問題我沒有找到,不過人們更關心的是統治馬京達瑙省的老安帕圖安家族,馬京達瑙省是棉蘭老島分出來的一個省中再次分出來的一個省,不過老安帕圖安有絕對的權力,這人不但自負而且暴力,但是當地民眾卻很支持他。由於老安帕圖安在阿羅約競選總統時幫了大忙,阿羅約視老安帕圖安為最珍貴的盟友。
按照菲律賓法律,老安帕圖安已連任三任省長而不能繼續連任,但其有意讓他的兒子來繼承。為了能夠取得勝利,老安帕圖安製造了09年駭人聽聞的暴力屠殺事件。老安帕圖安及他的兒子已被菲律賓軍方逮捕並關押。阿羅約作為總統當然不能坐視不管。但是具體內幕一直不知情。。。
Ⅸ 聽說杜持瓦特得了什麼病,若是他不行了, 更換其它人任總統是否會影響中菲關系的發展
這個真不好說,一個國家,換個總統,可能外交政策就變了,變好變壞的概率誰也不知道,以美國為例,選了個特不靠譜,結果中美貿易戰打得雙方頭破血流,要是當年希拉里上台,我估計最壞結果都應該比現在好。
Ⅹ 菲律賓當年為什麼沒有成為美國第52個州
因為菲律賓太窮而且人口又太多,所以美國不願意要他。
另外說下,美國現在只有50個州,何來的5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