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日本在二戰中死亡了多少人
日本陸海軍事典(原書聲稱資料來源為日本厚生省援護局1956年3月調查數據) 二戰期間日軍的死亡人數(指軍人,不含平民) 滿洲地區: 陸軍損失:兩萬六千人(26,000) 海軍損失:五百人(500) 合計損失:兩萬六千五百人(26,500) 中國大陸本土地區: 陸軍損失:三十八萬五千兩百人(385,200) 海軍損失:一萬九千四百人(19,400) 合計損失:四十萬零四千六百人(404,600) 緬甸、印度地區: 陸軍損失:十六萬零四百人(160,400) 海軍損失:一千五百人(1,500) 合計損失:十六萬一千九百人(161,900) 台灣地區陸軍損失: 兩萬七千二百人(27,200) 海軍損失:一萬零兩百人(10,200) 合計損失:三萬七千四百人(37,400) 1945年8月15日以後(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 滿洲地區: 陸軍損失:一萬九千九百人(19,900) 海軍損失:三百人(300) 合計損失:兩萬零二百人(20,200) 中國大陸本土地區: 陸軍損失:五萬零四百人(50,400) 海軍損失:七百人(700) 合計損失:五萬一千一百人(51,100) 緬甸、印度地區: 陸軍損失:兩千六百人(2,600) 海軍損失:零(0) 合計損失:兩千六百人(2,600) 台灣地區: 陸軍損失:一千三百人(1,300) 海軍損失:四百人(400) 合計損失:一千七百人(1,700) 日本在二次大戰中各戰場的陸海軍人死亡合計兩百一十二萬一千人(2,121,000) 以上數據統計自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8月14日(蘆溝橋事變到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前)。不排除縮小的可能
『貳』 日軍困守菲律賓時慘狀,為何餓死的比戰死的還多
1944年的日軍已經處於強弩之末,日本的戰爭形勢已經處於全面敗退的狀態,當時日本在太平洋的海軍主力基本上被消滅,隨後美軍也就將軍事目標放在了已經被日軍佔領的菲律賓上面。
當時日軍為了保住菲律賓,將其所有的海軍力量全部集中在菲律賓附近,甚至還從中國大陸調集了大量陸軍部隊在菲律賓集結。不過日軍看似准備充足,但仍舊不是美軍的對手,大量的日軍部隊被美軍逼的餓死了。
首先呢,自然是菲律賓根本沒有物資可以補充了。
——日軍在與美軍大決戰之前,為了儲備戰略物資,日軍已經將占據城鎮給搜刮一空。本來菲律賓百姓在日軍的壓迫之下已經變得相當的貧困,家裡面所儲存的食物就不多了;在日軍敗退之前,大部分城市已經出現了空城狀態,基本上能拿走的東西都被日軍給拿走了,百姓地里大部分的收成也都控制在日本人的手中,菲律賓當地人自身都已經出現了大量餓死的情況,之後的日軍自然也差不多。
再者,美軍的重重逼迫之下,日軍越來越被動。
——之前還能夠小規模捕撈魚類資源來彌補軍用。但隨著美軍的推進,尤其是被美軍困在山林之中後,日軍已經完全斷了物資來源。而與此同時,他們還要面臨著不間斷的內亂,導致資源的流失與浪費。
『叄』 二戰中日本軍民死亡人數是多少
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死亡人數總計為210多萬人:
對美英等國作戰死亡155.5萬人(其中陸軍114萬,海軍41.5萬)。主要分布於菲律賓(52萬)、緬甸(18萬)、沖繩(10萬)等等。
在中國戰場死亡45.5萬多人(約一半為陣亡,其中1937年7月-1945年8月14日死亡40.4萬人,1945年8月14日以後死亡5.1萬人,傷、亡、病、俘累計則為133萬。另外1931年9月-1937年7月間累計減員為17萬,其中死亡1.7萬)。
蘇日戰爭死亡8.3萬人(1945年8月9日-1945年8月21日),另有5.7萬被俘人員死亡。
『肆』 美日太平洋戰爭的時候,美軍和日軍的傷亡各是多少軍艦飛機的戰損又是多少
這個問題其實真的很大,涉及很深的歷史,哥來給你講講吧。
首先是日本為什麼要發動太平洋海戰。一,它是個傳統的島國,對海域比較青睞,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情愫在裡面。像中國,雖然也臨海,而且有那麼大的海域,包括南海,但中國自古就認為自己是個陸地國家,對海洋資源根本不重視,因此現在南海出現很多問題可以說是歷史原因了。二、甲午海戰之後,日本自我感覺不錯。賺了台灣島外帶2.3億兩銀子(3000W是用來贖回遼東的),實際上日本得到的不止這些,大概有2.6億的樣子,用這些錢大大發展了軍工和教育,從此日本在國際上真的是牛 B起來了。第三,在甲午海戰的時候,本來遼東半島被日本劃去了,但俄國干涉了,日本被迫把到嘴的肥肉吐出來,可以說真的很不爽。所以後來日本用甲午海戰賠款的錢,充分備戰,1904年對俄國不宣而戰。一方面俄國把遠東事務放在歐洲事務的後面,不重視,另一方面日本家底都拿出來了,可以說是舉國之力,另外日本特工還資助列寧在俄國搞革命,弄得沙俄當時里外不顧。所以這一次日本又贏了。這一戰,日本真正進入世界強國,因為這是近代戰爭中第一次亞洲國家打敗歐洲國家,日本覺得自己足夠牛掰了,打贏了中國和俄國,就開始挑戰美國。(當然日本還是沒有俄國強大,畢竟俄國陸軍主力都還在歐洲沒動,遠東准備也不充分,俄國當時的重點是歐洲和國內,遠東這邊根本忙不過來。但日本人沒認清這點,後來二戰爆發後,還想敲詐蘇聯一筆,發動諾門坎戰役,結果慘敗,南北並進的計劃直接夭折,只敢南下不敢北進了。)而且事實上,這時美日在海洋上的防圈也開始重合了。當時一戰後,日本接管了德國在太平洋上的事務,包括一些海島殖民地。第四,就是美日早就有淵源。一戰前日本就想吞並夏威夷,當時夏威夷是個島國,叫夏威夷王國,開始是英國的,後來被法國佔了,又後來,美國佬給錢給武器,支持反對派,然後反對派推翻了政府,成立了共和國,加入了美聯邦(這個套路美國人太熟悉了)。夏威夷加入美國的時候,島國上的移民大多是日本移民,所以日本人就不願意了,就想占回來。一直到後來,各種原因促使了日本對美宣戰,偷襲了珍珠港。
再看你的問題,蛙跳戰術是43年以後,山姆大叔麥克阿瑟在太平洋戰爭中創立,也就是發展成後來的「非線性戰術」。42年6月,中途島海戰以後,日本就喪失了海上控制權,也就是制海權。什麼是制海權?就是說這片海域,我可以走,你不能走。為什麼,因為這片海域都是我的艦隊,都是我的飛機在巡航,我有裝備,也有石油能源供應做儲備。日本當時日子並不好過,石油被禁運,中途海戰損失又重,所以無力出戰,只能龜縮在一個一個的海島上防守。相對於在海上拼武器拼能源拼裝備拼國力,龜縮在海島上防守,可以說日本算是可以降低非常大的消耗,因為日本是島國,耗不起,所以說美國可以嘗試各種戰術包括蛙跳戰術,日本就只能龜縮著防守了,當然偶爾也可以出海作戰,但這僅僅是偶爾。
海島登陸很難打,有些海島翻來覆去的爭奪,易守難攻,美國佬打的很辛苦,好在武器和補給充足,但也扛不住。所以麥克阿瑟就採用了新的戰術,蛙跳戰術。跳過日本人前面布防完善的海島工事,艦隊直接繞過去從那些薄弱的海島下手,逐步蠶食日本的海上控制權。
至於戰損,從珍珠港海戰到日本投降,在太平洋戰場,日本總共死亡150萬多,其中陸軍110萬,海軍40萬,這不包括受傷和失蹤的數據。美國傷亡(受傷和死亡)43萬,其中死亡12萬。太平洋海戰是英美聯合作戰,英國也有損失的,但和美國人比少很多。
『伍』 二戰各國士兵陣亡人數
二戰各國軍人陣亡統計 (不計傷俘、不計平民)
盟國軍隊死亡人數
澳大利亞: 23,400 巴西: 493 加拿大: 37,500 中國: 1,480,000人(國軍135萬,其餘為共軍陣亡)。 捷克斯洛伐克: 46,000 法國和「自由法國」的武裝力量: 210,000 希臘: 88,300 印度: 36,000 荷蘭: 7,900 紐西蘭: 11,625 挪威: 2,000 波蘭: 123,000 南非: 6,840 蘇聯: 8,668,000人。 英國: 264,000 美國: 292,000 南斯拉夫: 300,000 義大利(從1943年起) 17,500人。
受襲擊國家軍隊死亡人數
阿爾巴尼亞:20,000 比利時:12,000 保加利亞(從1944年起):1,000 捷克斯洛伐克: 46,000 丹麥: 1,800 芬蘭: 82,000 衣索比亞: 5,000 希臘: 88,300 印度: 24,300 盧森堡: 4,000 蒙古: 3,000 荷蘭: 7,900 挪威:3,000 菲律賓: 27,000 波蘭:123,000 羅馬尼亞(從1944年起): 5,000 南斯拉夫: 300,000 人。
軸心國軍隊死亡人數
保加利亞(到1944年至): 9,000 德國: 3,500,000 (包括德國軍隊中的奧地利人和蘇台德德意志人) 匈牙利: 200,000 義大利(到1943年投降止): 60,000 日本: 1,850,000 人。羅馬尼亞(到1944年至): 290,000 維希法國(Vichy France): 1,200
『陸』 為何菲律賓以8萬俘虜做要挾,向日本索賠80億呢
說起第2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日本,作為中國人想到的一定是日本對於中國領土和中國人民帶來的巨大傷害。但是日本所做出的惡行卻不僅僅是在中國,還有另外的一些國家也受到了日本侵略者的殘忍對待,比如我們今天要提到的這個國家菲律賓。
所以總統從來就沒有放棄過向日本索要賠款,在他看來,不僅僅是自己妻兒的生命被日本人踐踏了,自己的百姓也應該得到日本人的賠償。再加上戰爭當中所損毀的國家建築一系列的後期維護,都是需要錢的,日本必須要為自己犯下的罪過付出代價。
但是當時的日本根本就沒有力量去償還這么巨大的債務,所以日本一口回絕了菲律賓總統的要求。日本認為只要我不答應你能把我怎麼樣呢?誰知菲律賓總統真是鐵腕手段,當時在菲律賓有8萬人的日本戰俘。菲律賓總統收到了日本人拒絕賠款的信息之後直接給出回應,如果日本不賠款,將會處死8萬日本人。日本原以為他們只是給出威脅,誰知道菲律賓總統當即下令處死了14名日本被俘軍人。日本這才知道,原來菲律賓不是說著玩兒的。
『柒』 二戰中,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的傷亡率是多少
27%左右,日本參戰兵力約5,500,000人(最高峰)。日本約150萬人傷亡。
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的死亡人數: 根據日本經濟安定本部的調查,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陸軍一共死亡1140429人,海軍一共死亡414879人,該數據同樣被載於中 國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世界軍事史研究室副主任劉庭華編著的《中國抗日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系年要錄·統計薈萃 (1931——1945)》(海潮出版社1995年1月第2版)第367頁。
(7)菲律賓消息日本軍人死亡多少擴展閱讀
太平洋主要以太平洋和周圍國家為戰場。由日本和美國等同盟國家交戰,戰爭爆發自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開始,日本空襲美國太平洋基地,美國對日宣戰後,與日本交戰多年的中國也跟著宣戰,納粹德國和義大利王國也對美宣戰,歐亞兩大戰場合一。直到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太平洋戰爭參戰國家多達37個,涉及人口超過15億,交戰雙方動員兵力在6000萬以上,歷時三年零幾個月,傷亡和損失難以統計。參與太平洋戰爭的同盟國包括美國、中國、英國、英屬印度帝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荷蘭流亡政府、自由法國和蘇聯。
軸心國則主要是日本和其建立的傀儡政權,包括滿洲國、汪精衛政權,以及泰國。另外,日本在其殖民地(如朝鮮、台灣)徵召了不少兵力,在中國也有很多親日派參與戰爭。
這場戰爭除了日美兩國大型海上戰斗外,同時也導致位於歐洲軸心國集團的滅亡、日後的冷戰局勢、原子彈的使用、反殖民浪潮和日本與中國政治發展,對亞洲與太平洋周邊國家未來發展影響甚巨。
『捌』 二戰時期日本軍人共死了多少
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死亡情況: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死亡人數總計為210多萬人: 對美英等國作戰死亡155.5萬人【應該是去的軍人總數】(其中陸軍114萬,海軍41.5萬)。主要分布於菲律賓(52萬)、緬甸(18萬)、沖繩(10萬)等等。 在中國戰場死亡45.5萬多人(約一半為陣亡,其中1937年7月-1945年8月14日死亡40.4萬人,1945年8月14日以後死亡5.1萬人,傷、亡、病、俘累計則為133萬。另外1931年9月-1937年7月間累計減員為17萬,其中死亡1.7萬)。 蘇日戰爭死亡8.3萬人(1945年8月9日-1945年8月21日),另有5.7萬被俘人員死亡。希望對你有幫助
『玖』 二戰時期的日軍在菲律賓戰場俘虜了多少美菲聯軍其中有個被俘美軍少將叫什麼名字這位將軍
菲律賓戰役,1941年12月8日—1942年5月7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中,日軍為粉碎美菲軍隊和美國亞洲艦隊,攫取資源豐富的美屬殖民地,給以後進攻荷屬印度和澳大利亞創造有利條件而實施的戰略性戰役。
此戰,是日本陸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實施的攻佔眾多群島的第一次大規模合同戰役。它證明奪取制空權和制海權對於登陸兵上陸的成功具有決定性意義。登陸兵先遣支隊迅速奪取敵基地和機場以及日本航空兵轉場至這些基地和機場,對保障主力順利上陸和繼續作戰起了促進作用。作戰中,日軍死傷約1.4萬人,損失飛機80餘架、艦船4艘;擊毀美菲軍飛機250餘架、各型作戰艦艇8艘、商船26艘(美軍資料為驅逐艦1艘、潛艇2艘、其他艦船2艘)。美菲聯軍士兵死亡2500人,負傷5000人,110000人被俘虜(其中包括美軍中將溫賴特)。菲律賓的喪失使美軍在太平洋的戰略態勢急劇惡化。
喬納森·溫賴特(Jonathau Mayhew Wainwright,1883—1953)美國陸軍上將。巴丹半島戰敗被俘。 生於華盛頓州。1906年西點軍校畢業。後在騎兵部隊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赴法國作戰,任第八十二步兵師副參謀長。後入指揮與參謀學校、陸軍軍事學院深造。1940 年10 月任菲律賓美國駐軍少將師長。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指揮北呂宋部隊抵禦日軍入侵。1942 年3 月麥克阿瑟調離後,晉升中將,負責指揮留守部隊,在巴丹(Bataan)和科雷吉多爾(Corregldor)地區與日軍本間雅晴的14軍激戰,同年5 月彈盡糧絕,率部8萬投降,被囚禁至1945 年日本投降後獲釋。應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之邀,參加在密蘇里號戰列艦上舉行的日本投降儀式。同年被任命為美國東部防區司令,9月5日晉升上將。1946 年任第四集團軍司令。次年退役。
『拾』 二戰時期日本押送80000戰俘,為何到達目的地卻少了15000人
日本在押送戰俘的途中,無故虐待,打殺戰俘,而且戰俘根本得不到飲用水的補充,甚至在押送的途中,日本也僅僅提供過一次食物,而且僅僅為雞蛋大小的飯團罷了,而正是因為這樣的虐待,導致戰俘數量急劇減少。
就是因為這樣,由於得不到正常的對待,而且因為菲律賓士兵早已到達極限,對於軍人來說僅僅120公里,卻死亡了數萬人,當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日本士兵非人的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