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看菲律賓 > 菲律賓貿易戰什麼結果

菲律賓貿易戰什麼結果

發布時間:2022-06-19 19:31:06

① 菲律賓戰役為什麼美軍會敗給日本

1.日本人提前謀劃了菲律賓戰役,而美軍只是被動防守。
2.美國人在情報上沒有獲得零式戰斗機的資料,判斷日本飛機航程較短,無法直接從台灣進攻菲律賓,除非用航母開到南海。結果,日本人利用零式長航程的優勢,從台灣直飛菲律賓,消滅了美軍大部分的航空力量,奪取了制空權。
3.在制空權的保障下,日本人登陸順利,趕跑了美軍參與的艦艇和飛機,勢如破竹。
4.美菲聯軍對日軍兵力判斷不足,結果日本人小部隊受挫後立即增員,日軍航空兵發揮了重要作用。美菲聯軍沒有增援與補給,只能投降。

② 菲律賓戰役經歷了哪些歷程

日本人以對美軍機場和甲米地海軍基地的突然突擊開始戰役,於1941年12月8~9日在陸地上摧毀了一半重型轟炸機和1/3以上的戰斗機。駐扎在菲律賓南部基地的美國亞洲艦隊的基本兵力擺脫了敵軍的打擊。

日軍奪取了制空權,並借呂宋地區幾乎沒有艦隊兵力之機,自12月10日起開始派先遣部隊上陸,1941年12月22日派第14軍主力上陸。1942年1月2日,日本人攻佔了馬尼拉。戰役的主要目的業已達到。日軍也在棉蘭老島和樂島上陸。呂宋島上的美菲軍隊撤向巴丹半島,在此防守至4月9日。1942年5月7日,菲律賓戰役結束。菲律賓的喪失使美軍在太平洋的戰略態勢急劇惡化。

③ 如何看待中國抵制菲律賓香蕉事件

個人看法:中菲兩國因為黃岩島的問題而引發矛盾,面對菲律賓的無理挑釁,中國從經濟上對菲律賓進行制裁,而香蕉是菲律賓的支柱產業,禁止菲律賓香蕉,能夠有效地制裁菲經濟,以此給予菲律賓警告。

1、對中國大陸來講,向來以「仁義之師」自居,但「仁義」對君子來說,會尊重你,而對小人來說「仁義」只會成為「庸腐」的行為。而菲律賓這樣的國家,並非是君子之國,而是屬於「有奶便是娘」的小人之國。對待他們何需再講仁義,在這個問題上,老毛那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可供現今掌權人參考。
2、戰爭是破壞世界和平,這是人類所不希望看到的,中國並非是好戰之國,但要維護國家的尊嚴,有些時候,必須要通過戰爭來解決,因為在這個虎狼成群的世界裡,如果你表現出懦弱的行為,就會連阿貓阿狗也來踢你幾腳,打你幾拳,來彰顯他們的能力!
3、而今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雖然呼嚕打的很響,但周圍的阿貓阿狗們並不怕你,他們可能會懼怕一頭在奔跑的狼,但不會怕一頭沉睡的獅子,因為他們知道獅子雖然強大,但還在沉睡之中,對他們構成不了危險,而在奔跑中的狼則不一樣,隨時會對它們構成危險!所以說,中國要應要做一頭覺醒的獅子,面對頻頻踢你幾腳,打你幾拳的阿貓阿狗們,張開血噴大口,將它們其中一個吞筮,如此一來,這些阿貓阿狗們便不敢再犯,反而會對你更加的尊重,更不敢踩你大獅子的尾巴了。
4、我們的國家現今為何遭周邊國家頻頻騷擾,大多數原因是我們縱容所造成的。在這次菲律賓軍艦掃射台灣漁民,他們事後所表現出來的種種態度,大多數是想溥衍了事,而所謂的道謙也不過是在過場而已。
中國不可能長期封鎖的,不然就是扇美帝巴掌,一開始菲律賓確實損失不小,但現在又開始要買了了,詳見新聞
菲律賓GMA、abs-cbnnews兩家新聞網5月22日均報道說,中國放鬆了對菲律賓香蕉的限制,已經允許部分香蕉進入中國市場。菲媒稱中國放鬆對其香蕉限制所屬分類:新聞新功能放大觀看abs-cbnnews援引菲總統副發言人阿比蓋爾 瓦爾特的話說,有大約30至40個集裝箱的菲律賓香蕉已經獲准進入中國。他說:「我們有一個好消息。在解決植物檢疫問題上,我們取得了一些進展。今天,我們獲悉,有30至40個集裝箱的香蕉被允許進入中國。」報道還稱,中菲兩國農業部門已就「快速解決涉及菲對華出口的所有植物檢疫議題」的相關措施達成一致意見。瓦爾特介紹說,盡管中國放鬆了對菲商品進口的限制,但菲政府仍在為香蕉尋找其它出口市場,以解決中國進口限制對香蕉業的影響。而據GMA的報道,菲農業部表示,中國此前截獲及拒絕了150個集裝箱的菲律賓香蕉,理由是香蕉感染了香蕉腎盾蚧。在黃岩島局勢不斷升級之時,中國還加大了對菲律賓菠蘿和木瓜的檢查。據悉,香蕉是菲律賓第二大農業出口產品,僅次於椰子,每年可為菲賺進7.2億美元。香蕉業還直接影響著菲律賓2.4萬人的就業問題。同時,中國還是菲律賓香蕉的第二大市場,排在日本之後。

④ 中國和菲律賓開戰結局是什麼

菲律賓靠的是美國,不過真打美國不一定真管,畢竟他們經濟還是問題,只不過想犧牲小國穩固自己實力而已!

⑤ 美國——菲律賓戰爭的情形是什麼

美國——菲律賓戰爭是美國對菲律賓發動的一場殖民戰爭。在同西班牙作戰的過程中,美國利用菲律賓人民反對西班牙統治的運動,通過駐菲美軍當局與起義軍首領於1898年4月24日和5月19日以承認菲律賓獨立為條件就共同作戰問題達成協議。6月至7月間,西班牙軍隊被菲律賓革命軍打得節節敗退,美軍登陸部隊因此得以於8月13日佔領馬尼拉。但美國政府違背諾言,於12月10日同西班牙簽訂了巴黎和約。和約規定菲律賓群島歸美國管轄。

與此同時,美軍2.5萬人在菲律賓集結,於1899年2月4日對革命軍發起攻擊。美軍盡管在數量上和技術裝備上占優勢,但半年內在馬尼拉以北只前進100~120公里,而且損失慘重。由於地主、資產階級上層的協助,美軍當局分裂了菲律賓反帝運動,並在運動內部挑起激烈斗爭。

1899年5月7日,共和國政府首腦馬比尼被迫離職。7月5日,共和國軍總司令盧納被殺。10月,美軍再度開始進攻。在進攻中,菲律賓軍隊分散成若干獨立支隊,轉入游擊戰爭。1901年,民族解放運動被鎮壓下去,菲律賓淪為美國殖民地。

⑥ 菲律賓戰役的戰役詳況

菲律賓戰役的戰役詳況

菲律賓戰役發生的時間是1941年12月8日—1942年5月7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中,日軍為粉碎美菲軍隊和美國亞洲艦隊,攫取資源豐富的美屬殖民地,給以後進攻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創造有利條件而實施的戰略性戰役。

戰役兵力:

參加這次戰役的日軍有第14軍團(司令官本間雅晴中將)、海軍菲律賓戰役聯合編隊(司令為高橋伊望中將,巡洋艦10艘、驅逐艦29艘、航空母艦1艘和水上飛機母艦3艘)、陸軍航空兵第5兵團(司令為小冰英良中將,飛機200架)、海軍基地航空兵第11航空隊(司令為冢原二四三中將,飛機300架)以及約100艘運輸船和輔助船隻。在菲律賓群島的美菲集團計有13萬人(麥克阿瑟中將任司令,其中3.1萬美國人)和270多架飛機(其中可作戰的142架)。美國亞洲艦隊(司令為哈特上將,主要類型的戰斗艦艇45艘)協同該集團作戰。

戰役過程:

戰役開始時,日軍陸海軍航空兵對美軍機場和甲米地(呂宋)海軍基地實施突然襲擊,於12月8—9日摧毀了美軍在陸地上的一半重型轟炸機和1/3以上的戰斗機,為登陸作戰創造了條件。美國亞洲艦隊的基本兵力駐菲律賓南部基地得以倖免。同日,日軍一部攻佔呂宋島以北的巴坦群島。日軍奪取了制空權後,乘呂宋地區幾乎沒有艦隊之機,派先遣部隊第48師田中支隊和菅野支隊(共約4000人)自12月10日起開始分別在呂宋島北部的阿帕里和維甘登陸並佔領機場。

12日,第16師木村支隊(約2500人)在呂宋島南部的黎牙實比登陸,佔領機場並進一步擴大戰果。自11日起,第5飛行集團逐漸轉移到呂宋島已佔機場,掩護地面部隊登陸和發展進攻。17日,美軍僅剩的17架B-17轟炸機撤到澳大利亞。從此,日軍完全掌握制海制空權。22日,日軍第48師主力在呂宋島西岸林加延灣登陸。24日,第16師在呂宋島東南部拉蒙灣登陸。至此,登陸日軍形成南北夾擊馬尼拉、圍殲美菲軍主力的有利態勢。26日,呂宋島守軍奉命撤往巴丹半島預設陣地和科雷希多島,准備長期抵抗。日軍從南北兩面進逼馬尼拉,但未能切斷美菲軍撤向巴丹半島的退路。次年1月2日,日軍佔領馬尼拉,並以一部兵力佔領甲米地和八打雁。戰役的主要目的業已達到。日軍還在棉蘭老島和霍洛島上陸。呂宋島上的美菲軍隊(79500人)撤向巴丹半島。

菲律賓戰役日軍認為菲律賓作戰大局已定,將海軍主力和第48師調往荷屬東印度,將第5飛行集團主力調往緬甸,而僅以第14集團軍的剩餘兵力清剿呂宋島。1月9日,日軍開始進攻巴丹半島,遭頑強抗擊。美菲軍與日軍展開激烈的山地戰、叢林戰和陣地戰。交戰中,木村支隊被圍,前來救援的日軍被殲1個營。月底,日軍因傷亡嚴重喪失攻擊力,被迫轉入防禦,戰局一度陷入膠著狀態。3月中旬,麥克阿瑟轉赴澳大利亞,留守美菲軍由溫賴特少將指揮。日軍得到第4師增援後實力增強,並以航空兵和炮兵轟擊美菲軍陣地。4月3日,日軍以第4師、第65旅為主力對巴丹半島再次發起進攻。雙方在叢林中展開殊死戰斗。美菲軍既無援兵又缺補給,在日軍猛烈攻擊下,巴丹半島守軍7.5萬人(其中美軍9300人)於4月9日投降。10日起,美菲軍戰俘被押往邦板牙省的聖費爾南多,途中數千人死於飢餓、疾病或被殺害,史稱"巴丹死亡行軍"。同日,日軍佔領米沙鄢群島等戰略要地。日軍攻佔巴丹半島後,對科雷希多島連續實施炮擊和轟炸。5月2日,日軍對該島實施火力准備,5日在炮火掩護下分左右兩路登陸,對島上要塞發起攻擊。1.5萬名美菲軍依託坑道工事抗擊,並組織敢死隊展開白刃戰。6日,日軍後續部隊投入戰斗,溫賴特率美菲軍余部投降。7日,日軍佔領該島。10日,駐棉蘭老島和北呂宋山區的美軍投降。18日,駐班乃島美軍停止抵抗。至此,日軍控制菲律賓全境。

美軍佔領萊特島後,山下奉文將駐呂宋島日軍28.7萬人編成3個集團,分別駐守北部和中南部山區,企圖以持久防禦牽制和消耗美軍。美軍為取得進攻呂宋島的前進基地,於12月15日佔領民都洛島。1945年1月9日,美第6集團軍約20萬人在美國第7艦隊艦炮的強大火力和美國第7、第3艦隊航空兵突擊的掩護下,從呂宋島西岸的林加延灣登陸,爾後一路(第1軍為主)向北呂宋進攻,另一路(第14軍為主)向馬尼拉方向推進。第一天有6800人(美第1、第14軍的基本兵力)在呂宋島上陸,並且奪取了正面32公里、縱深7.5公里的登陸場。為加快進攻速度,美軍在向林加延灣增兵的同時,以第8集團軍部分兵力分別在蘇比克灣西北的聖安東尼奧和馬尼拉灣以南的納蘇格布登陸。各部隊同時向馬尼拉進逼,美軍經過一系列戰斗於3月3日攻佔馬尼拉。2月,美軍還開始了解放菲律賓南部(棉蘭老島、巴拉望島及其他島嶼)的戰斗行動,美第8集團軍(司令艾切利貝爾蓋爾上將)參加了此次行動。嗣後,美軍在呂宋島和其他島嶼上進行了消滅島上南北兩部日軍個別孤立集團的戰斗行動。菲律賓的戰斗行動於7月初正式結束,但是,在呂宋島及其他島嶼上同繼續抵抗的小股日軍的戰斗一直持續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菲律賓人民抗日游擊軍人民抗日軍曾給予盟軍巨大援助。

戰役詳況:

1944年至1945年的菲律賓戰役是在美國麥克阿瑟將軍率領的盟軍下,反攻日本軍的一系列戰役。

菲律賓、美國及澳大利亞軍隊在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領導下,於1944年10月17日至12月31日進攻位於菲律賓中部雷伊泰島之戰役,以消滅由日軍山下奉文大將指揮的日本軍隊,此戰役為解放整個菲律賓群島、建立菲律賓之民主及結束日本在菲律賓3年多之統治拉開序幕。

萊特灣海戰:

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場上菲律賓萊特島附近的一次海戰。有海軍歷史學者認為萊特灣海戰是歷史上最大的海戰。

海戰進行的時間從1944年10月20日至10月26日。在六天之內,日軍與盟軍投入船艦總噸位超過兩百萬噸。21艘航空母艦、21艘戰艦(主力艦)、170艘驅逐艦與近2,000架軍機參與了戰斗。日軍雖居劣勢,但在塞班島、馬里亞那群島等戰役皆失利後,若再喪失菲律賓或台灣,其帝國「南線」資源輸送本土的命脈將斷絕,在東南亞與中國、朝鮮、本土的聯系將被切斷。日本因此決定孤注一擲,企圖擊退盟軍在萊特島的登陸部隊,並打敗其海上力量。而盟軍幾經考慮後,放棄攻打台灣而先從菲律賓登陸,並決心以優勢軍力掩護登陸,並一舉擊潰前來支援的日本帝國海軍。

結果如所預料,數量上遠居於劣勢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戰敗。巡洋艦以上重型軍艦13艘被擊沈,日本在菲律賓一帶海基與陸基航空力量被消滅,嚴重打擊了日本全局的實力,從此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不再是一個戰略力量。此戰役也為後來美軍成功攻下菲律賓群島、沖繩島等地打下基礎。

由於戰局無望,日本此役第一次有組織地發動神風特攻隊自殺攻擊。10月21日澳大利亞所屬巡洋艦澳大利亞號被重創,似乎顯示特攻有些效果。從10月25日起,日軍開始有組織地對盟軍艦艇進行自殺式攻擊。

奧爾莫克灣戰役:

日本帝國與美國在1944年11月11日至12月21日於菲律賓的卡莫特斯海一帶爆發的一系列海上及空中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雷伊泰島戰役之一部分,戰役爆發的原因是日本軍隊向在雷伊泰島的守軍增援和補給,而美國軍隊嘗試進行阻截。

民都洛島戰役:

美軍與日軍於1944年12月13日至12月16日在菲律賓群島北面之民都洛島爆發之民都洛島戰役,美軍希望在此島建立一個基地以支援進攻呂宋島的仁牙因灣戰役。

仁牙因灣戰役:

在1945年1月9日早上,由祖斯·B·奧登多夫指揮盟軍艦隊駛向仁牙因灣海岸,美國海軍及皇家澳大利亞海軍艦只炮轟日本帝國在仁牙因灣之據點。

呂宋島戰役:

美國及菲律賓聯軍的登陸戰役,以消滅島上的日本帝國軍隊,戰役結果是美國和菲律賓聯軍獲勝,盟軍在3月份控制了呂宋島上所有戰略及經濟上重要之據點,雖然在包圍圈內的日軍仍持續在山區抵抗至日本無條件投降。

卡巴那圖營救:

1945年1月30日解救位於菲律賓卡巴那圖(甲萬那端)的日軍戰俘營內511名盟軍戰俘的軍事營救行動,參加行動的有美國陸軍游騎兵與菲律賓游擊隊。此次行動是同盟國特種部隊的一次經典軍事行動。

巴丹半島戰役:

1945年1月31日至2月8日,美軍及菲律賓游擊隊從日本帝國手中解放菲律賓群島中呂宋島之巴丹半島的戰役,是解放菲律賓之戰役中的一部份,目的是佔領馬尼拉灣之西海岸,以使用馬尼拉之港口設施及開辟供應線以支援進行中的馬尼拉戰役。

馬尼拉戰役:

在一個月的戰事中,馬尼拉遭到嚴重的破壞,它標志著日軍對菲律賓3年佔領期結束及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上將實現他勝利重返菲律賓的承諾。

科雷吉多島戰役:

美國攻擊科雷吉多島島上利用原美國遠東軍建立的要塞防守的日軍,以收復該島。

碧瑤戰役:

它是美國收復呂宋島之最後一場戰役。

巴拉望島戰役:

美軍與日軍在1945年2月28日至4月22日於菲律賓群島南部巴拉望島爆發的巴拉望島戰役是美軍勝利者1號及2號計劃之延續,亦是美軍解放菲律賓戰役之一部份,美軍希望解放菲律賓南部島嶼、結束日本統治及消滅殘余之日本守軍。

米沙鄢群島戰役:

美軍與菲律賓游擊隊於1945年3月18日至7月30日對日軍發動的勝利1號及勝利2號計劃內的一系列軍事行動,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解放菲律賓行動之一部份,目的是解放南部島嶼及消滅防守之日軍。

棉蘭老島戰役:

美國聯同菲律賓在1945年3月10日至8月15日在菲律賓群島中的棉蘭老島對日本帝國所發動的軍事行動,代號為勝利者5號計劃,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解放菲律賓的行動之一,目的是解放菲律賓南部島嶼及消滅在島上的日本守軍。

戰役結果:

菲律賓戰役此戰,是日本陸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實施的攻佔眾多群島的第一次大規模合同戰役。它證明奪取制空權和制海權對於登陸兵上陸的成功具有決定性意義。登陸兵先遣支隊迅速奪取敵基地和機場以及日本航空兵轉場至這些基地和機場,對保障主力順利上陸和繼續作戰起了促進作用。作戰中,日軍死傷約1.4萬人,損失飛機80餘架、艦船4艘;擊毀美菲軍飛機250餘架、各型作戰艦艇8艘、商船26艘(美軍資料為驅逐艦1艘、潛艇2艘、其他艦船2艘)。美菲聯軍士兵死亡2500人,負傷5000人,110000人被俘虜(其中包括美軍中將溫賴特)。菲律賓的喪失使美軍在太平洋的戰略態勢急劇惡化。

美軍憑借海空優勢,採取集中兵力、中間突破戰術給日軍以毀滅性打擊。美軍佔領菲律賓群島使日本的戰略態勢進一步惡化。日本與南部海域的海上交通線被切斷,其戰略原料只有從中國東北和朝鮮向本土運進。美軍完全控制了南海,並為進攻海南島、台灣島、琉球群島和直接進攻日本本土建立了許多基地。

⑦ 菲律賓戰役的戰役結果

此戰,是日本陸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實施的攻佔眾多群島的第一次大規模合同戰役。它證明奪取制空權和制海權對於登陸兵上陸的成功具有決定性意義。登陸兵先遣支隊迅速奪取敵基地和機場以及日本航空兵轉場至這些基地和機場,對保障主力順利上陸和繼續作戰起了促進作用。作戰中,日軍死傷約1.4萬人,損失飛機80餘架、艦船4艘;擊毀美菲軍飛機250餘架、各型作戰艦艇8艘、商船26艘(美軍資料為驅逐艦1艘、潛艇2艘、其他艦船2艘)。美菲聯軍士兵死亡2500人,負傷5000人,110000人被俘虜(其中包括美軍中將溫賴特)。菲律賓的喪失使美軍在太平洋的戰略態勢急劇惡化。
美軍憑借海空優勢,採取集中兵力、中間突破戰術給日軍以毀滅性打擊。美軍佔領菲律賓群島使日本的戰略態勢進一步惡化。日本與南部海域的海上交通線被切斷,其戰略原料只有從中國東北和朝鮮向本土運進。美軍完全控制了南海,並為進攻海南島、台灣島、琉球群島和直接進攻日本本土建立了許多基地。

⑧ 菲律賓獨立戰爭有什麼影響

美國直到1906年才正式宣布菲律賓戰爭全部結束。菲律賓變成了美國的殖民地。美國為這場戰爭付出了慘重代價,至1901年6月30日止,共派往菲律賓軍官3477人,士兵10.88萬人,打了2811仗,死4243人,傷2818人,耗資10億美元。菲律賓人民為獨立和自由也付出了巨大代價,計戰死1.6萬人,因傷病致死及被屠殺20萬人以上。
菲律賓獨立戰爭最終失敗的原因主要是雙方力量對比過於懸殊,但菲律賓人民不畏強暴爭取獨立的英雄業績永為世人傳頌。

閱讀全文

與菲律賓貿易戰什麼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