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哪些國家(或哪些外國地方)把中國新年列入法定的假期
據不完全統計,包括中國,亞洲地區有13個國家將農歷新年法定為公共節日。除了中國,亞洲的12個國家是:朝鮮,韓國,越南,蒙古,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緬甸,菲律賓,汶萊和不丹。這里,菲律賓春節為公共節日,但是不放假;其它11個國家春節放假。除此以外,柬埔寨、寮國等國家,雖然春節不是國家規定的假日,但是華人老闆往往在春節期間給員工放假。這12個國家的人口共計將近五億。加上中國的人口,亞洲共有將近19億人口過春節,比過聖誕節和其它節日的人口多很多。因此,春節是亞洲最重要的節日。
Ⅱ 菲律賓有春節嗎
有春節的——
菲律賓是華人較多的東南亞國家,華人歷來都有過春節的習俗,形式和我國基本相同。
而且經過當地華人社區多年奔走和呼籲,2011年12月初,菲律賓總統府發布公告,首次宣布把春節列為非工作公共假日。
在菲律賓,公共假期分為普通節假日和特別節假日,特別節假日又分為工作假日和非工作假日。2004年1月14日,時任總統阿羅約宣布中國農歷春節為「全國特別工作假日」。不過,阿羅約當時的公告被認為只具象徵性意義,因為是「工作假日」,所以包括華人在內的菲律賓居民在春節當天仍要照常上班。
此次,政府把2012年春節定為特別非工作假日,將使華人和菲律賓普通民眾放下工作,輕松歡度這一華人傳統節日。
Ⅲ 菲律賓有哪些法定節假日每個節日的放假時間是什麼時候和有幾天呢
菲律賓法定節假日有國慶日,自由日,巴丹日,五月花節,國家英雄日,聖十字架節,英雄節等節日。介紹如下:
1、國慶日,菲律賓為了慶祝建國而設立的節日,菲律賓的獨立日在歷史上有變化,1898年6月12日,菲律賓宣告獨立,成立菲律賓共和國,後被美國佔領,成為美國殖民地。在1964年更名為7月4日的節日為「Philippine Republic Day」,宣布6月12日為「國慶日」。
2、巴丹日,每年4月9日是菲律賓巴丹日,是菲律賓的法定節假日。1942年4月9日,巴丹島被日本佔領,當地人民奮起反抗。在「巴丹日」,人們通過各種活動紀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國捐軀的英雄。
(3)菲律賓法定假日為什麼有中國春節擴展閱讀:
第一條為統一全國年節及紀念日的假期,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
(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條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
(一)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兒童節(6月1日),不滿14周歲的少年兒童放假1天;
(四)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8月1日),現役軍人放假半天。
Ⅳ 中國有春節,春節是中國重要節日,其他國家慶祝春節嗎
Ⅳ 菲律賓過春節嗎
華人有過中國新年,但是從去年開始中國新年在這里有一天的法定假日
Ⅵ 哪個國家把中國的新年作為法定節日
據不完全統計,包括中國,亞洲地區有13個國家將農歷新年法定為公共節日。除了中國,亞洲的12個國家是:朝鮮,韓國,越南,蒙古,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緬甸,菲律賓,汶萊和不丹。這里,菲律賓春節為公共節日,但是不放假;其它11個國家春節放假。除此以外,柬埔寨、寮國等國家,雖然春節不是國家規定的假日,但是華人老闆往往在春節期間給員工放假。這12個國家的人口共計將近五億。加上中國的人口,亞洲共有將近19億人口過春節,比過聖誕節和其它節日的人口多很多。因此,春節是亞洲最重要的節日。
當中國人民歡天喜地鬧新春的時候,許多亞洲國家的人民也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歡度春節,辭舊迎新。
朝鮮: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初一到處歡歌笑語
在朝鮮半島,韓國和朝鮮,農歷新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在韓國和朝鮮,農歷新年不叫春節,而被稱為Seollal,漢字為「舊正」或「年節」。正月初一至初三是全民族的法定假日。
朝鮮政府規定從初一起放假三天;在節日期間,劇場、影院和體育館等場所增添節日活動。
在春節期間,政府和民間都舉行很多慶祝活動。
朝鮮民族生性樂觀、能歌善舞,每逢佳節,游樂是必不可少的。按照朝鮮習俗,春節拜完年,全家老少便齊上陣一起游樂。女人們玩擲尤茨、踏跳跳板。孩子們則會抽陀螺、放風箏和滑冰車等。大年初一這一天,在平壤的大街上,從四·二五廣場到金日成廣場,到處都是遊玩的男女老少,人們歡歌笑語,享受節日的喜悅。
韓國:對春節的重視不亞於中國,尤其講究過除夕
韓國人對春節的重視不亞於中國。國家規定春節放假三天,是一年中假期最長的。韓國過年時的年味很濃。
韓國人講究年三十之前必須回家探親,不管在哪裡工作,也不管離老家有多遠,一到春節,都要趕回家鄉去團聚。因此,韓國也有「春運」,每年除夕之前,就會出現一幅數千萬大軍流動的回鄉畫卷,給交通造成緊張。韓國飯店「三十不開門」的風俗由來已久。韓國人自古以來十分講究年夜飯自家動手,並在家裡就餐。
韓國很講究過除夕,像中國許多農村一樣,有守歲的風俗。按風俗,韓國人年三十的晚上不能睡覺,全家族人必須同祖先一道熬夜迎接初一的日出。否則,人的眉毛就會變白。韓國的年夜飯講究很多,最大的特點是飯菜一律為傳統飲食。
越南:春節有「黃金周」,正月是「吃喝玩樂」的月份
在越南,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全民節日,也是民間最熱鬧的傳統節日。在越南,農歷新年不叫春節,而被稱為Tet Nguyen Dan ,即「元旦節」。
根據越南勞動法的規定,越南春節放假四天,分別為:除夕、初一、初二、初三。此外,星期六和星期日換休。所以,春節的假期共八天,類似於中國的「黃金周」。
越南的春節從每年農歷臘月廿三灶王節開始,過年的氣氛一直延續到整個正月。用越南的民間說法,正月是「吃喝玩樂」的月份。
在除夕,越南人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一起守歲。越南人有在除夕夜豎幡、吃粽的習俗。竹竿一枝,修掉頂端竹葉,上掛紅幡和風鈴,傳說風吹時發出的聲響會把鬼嚇跑。而粽子有圓有方,象徵天圓地方,被認為是喜慶有餘的象徵。
在越南人的春節中,鮮花是一項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不少大城市都會舉辦各種迎春花市和花展。黃梅、桃花、蘭花、百合和太陽菊等各類花卉為節日增添喜氣。
在越族(京族)人家裡,春節期間有三樣裝飾品是必不可少的:桃花、金橘盆景和「五果盆」。在越南人的心目中,桃花是避邪之物,也是幸運的象徵。金橘是取吉利之意。「五果盆」是用於供奉祖宗的。
蒙古:裝束色彩繽紛,吃喝足,歌舞盛
在蒙古共和國,農歷新年(春節)稱為Tsagaan Sar,意思是「白月」,是蒙古僅次於那達慕的第二大節日,在時間上與華人春節往往略有差異。今年的蒙古新年是2月8日。
1988年12月,蒙古大人民呼拉爾主席團決定,春節即農歷新年為全民的節日,放假三天。
在歷史上,春節本來不是蒙族傳統的節慶,但是由於後來蒙古人居住地的漢人越來越多,人民的風俗也隨之起了變化,使得春節變成蒙古族和漢族人民共同慶祝的節日。蒙古人民共和國是從中國分裂出去的,所以保留了慶祝春節的習慣。
蒙古人在盛大的節日中,穿上色彩繽紛的盛裝,拿出最美味的食物,邀請最好的朋友和親友來到自己的家裡,一邊痛飲濃香的馬奶酒,一邊盡情地唱歌跳舞,一邊品嘗肥嫩的手抓肉。
春節是草原人民相互聚會交流的大好時機。他們之間在平時很難有見面的機會。在過春節時,分隔很久的朋友也許能夠在賽馬大會上,或者摔跤大會上相遇。
生長在城市中的蒙古人過春節時,一方面,他們保留某些自己的慶祝方式,比如吃手抓羊肉,燒烤羊肉串,邊喝酒邊唱歌,拉馬頭琴,等等。另一方面,他們也有基本和漢人一樣慶祝方式,例如,在除夕晚上吃團圓飯;親戚相聚會,朋友聚餐;放爆竹,吃餃子,小孩子穿新衣等。
新加坡:紅燈籠高高掛起,兩個柑橘作賀年禮
在新加波,華人占總人口的80%以上。新加波建國以來,其主要領導人都是華人後裔。因此,新加波對春節的重視和慶祝春節的習慣與中國南方基本相同。
新加坡法定春節放兩天假。加上星期六和星期日換休,共四天假期。
元旦一過,新加坡的大街小巷和商業區就撤走了聖誕裝飾,換上了中國傳統的春節盛裝,大大小小的紅燈籠高高掛起,年畫也貼了出來。大多數華人家裡都貼一個紅底金色的「福」字,寄託對幸福生活的嚮往。
新加坡華人過春節,家家都要蒸年糕、貼春聯、逛花市。最重要的事情還是除夕全家吃團圓飯。大年初一,晚輩紛紛給長輩拜年祝賀,孩子們從長輩那裡得到壓歲錢。
柑橘是必購年貨。新加坡華人在拜年時,一定用一個精緻的小紙袋裝上兩個柑橘作為賀年禮,以表達「 大吉大利」、「兩粒黃金」和「好事成雙」的多重祝福。主人在客人告辭時,也要奉還兩只桔子。
馬來西亞:政府舉辦盛大的春節慶祝活動
馬來西亞人口中有四分之一是華人。馬來西亞華人把春節視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政府將正月初一和初二定為法定假日。
在馬來西亞,一般從冬至到正月十五都算過年。這段時間,「恭喜拉雅」的祝福聲不絕於耳,「恭喜」為華語,「拉雅」為馬來語。華人和馬來人巧妙地把兩個祝賀詞融為一體,表達共同心聲:「恭祝節日快樂!」大年三十,全家在一起吃團圓飯,守歲。大年初一,人們一般待在家中接受其他民族如馬來族和印度族親友的拜年,並准備豐盛飯菜——春卷、龍蝦片、咖喱雞、咖喱牛肉、椰飯……招待貴客。
今年2月10日晚,馬來西亞藝術、文化和遺產部在首都吉隆坡繁華鬧市區舉辦盛大的春節慶祝活動,馬來西亞各族人民以及外國遊客數萬人聚集在武吉賓唐路和金河廣場,共慶新春佳節。馬來西亞總理巴達維、副總理納吉布以及馬來西亞印度人國大黨主席薩米·韋盧等到場參加了慶祝活動。巴達維在會上發表講話。他說: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種族的國家,不同種族的人民相互尊重、文化相互交融是馬來西亞的特色。他用中文祝福全國華裔「恭喜發財」,最後還用毛筆為當地書法家寫下的「萬事如意」賀詞添上了最後一筆。
馬來西亞華人還有一個有趣的傳統活動:在正月十五,未婚男女男的向女的拋蘋果,女的向男的拋柑子,希望找到一個如意郎君或溫柔倩女。
印度尼西亞:瓦希德廢除蘇哈托的禁令,梅加瓦蒂宣布春節為國家節日
印度尼西亞是全世界海外華僑華人聚居最多的國家,總數超過1000萬人。現在,印尼的大型企業大多數是華人創辦和領導的。
印度尼西亞政府已在2002年正式將春節規定為官方節日,全國放假一天。但是,這個法定假日來之不易,幾十萬華人付出了鮮血的代價。
印尼華人雖然大部分已經加入了印尼國籍,但生活習慣和文化傳統仍然保留著中國特色。蘇哈托於1965年發動政變推翻合法的蘇加諾總統後,屠殺了幾十萬華人。蘇哈托軍人政權於1967年禁止華人公開歡度春節和元宵節,印尼華人的正當權利被剝奪了30多年。直到具有華人血統的瓦希德當總統後,才於2000年2月18日正式廢除了這一禁令,承認孔教為印尼合法宗教。同日在雅加達舉行了30多年來的首次春節晚會,瓦希德總統出席了晚會並發表了講話。2002年2月17日,當時的總統梅加瓦蒂(蘇加諾的女兒)在雅加達華人慶祝馬年春節的大會上正式宣布,印尼政府決定把春節定為這個國家的全國性假日,並向廣大華人祝賀春節快樂。
今年(鼠年)春節來臨之前,印度尼西亞最大英文報紙《雅加達郵報》,用四個版面的中華春節專版,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全面地介紹了中國的春節。此外,《國際日報》、《印度尼西亞商報》等印尼主要華文報紙春節期間也大量報道各地慶祝春節的活動。
春節前夕,印尼各大商場為迎接春節而精心裝點中式樓閣,酒店餐廳推出中式禮品和年夜飯套餐,華人廟宇粉刷一新,燈籠高懸,信男信女虔誠祭拜。前總統瓦希德和在職的政府要員每年都參加雅加達的大型春節慶祝活動。
菲律賓:總統向華人祝賀春節,宣布春節為全國公共節日
菲律賓的大多數人信仰基督教。華人占菲律賓全國人口的12%左右。近些年來菲律賓也喜歡中國的春節。菲律賓在2004年將農歷新年定為全國公共節日,但不放假。只有華人學校在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放兩天假。
2002年春節前夕,菲律賓總統阿羅約專門簽署了向華人表示祝賀的文告,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在中國新年簽署祝賀文告的菲律賓總統。阿羅約總統除了向菲律賓華人表示節日的祝賀外,還說了一句很有中國文化特色的話:「我是屬豬的,按照中國的傳統說法,屬豬的人在馬年會行好運。」
2004年1月11日,阿羅約宣布,把今年中國春節2月9日定為全國特別工作假日,以慶祝農歷春節。阿羅約在公告中指出:「這是要促進文化了解及融合,讓菲律賓人有機會和所有華人一起慶祝該節日。」雖然春節被宣布為特別工作假日,但除華人社會外,私營界雇員和政府工作人員2月9日仍將正常上班而沒有加班費。
從2004年起,每年春節,菲律賓華人在比以往更為濃郁的節日氛圍中慶祝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一些政界要人也參加春節慶祝活動。
泰國:公主和政府要員主持春節慶祝活動
泰國除政府部門和銀行會照常上班營業外,春節初一至初三放假三天。
泰國華人始終保留著本民族的風俗習慣,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節日。每年除夕,各家各戶都舉行祭祖儀式,然後全家圍坐吃團圓飯。年初一,大家都穿上新衣服,親戚朋友互相拜年時,習慣拱手合十,互致「吉祥如意」。
泰國最具華人過年氣氛的地方要數曼谷的中國城——唐人街。春節期間,街道會有舞獅、舞龍等。曼谷市政府主要官員會在除夕前後前往唐人街,主持一系列慶祝活動。詩琳通公主常會在除夕或初一到唐人街主持高規格的中泰文化交流活動。
在曼谷以北300多公里的北欖坡府會舉行泰國規模最大的春節**盛會。在此期間會有舞獅舞龍、敲鑼打鼓、踩高蹺和跑旱船等,最高潮的節目是長達30多米的「金龍飛舞」表演。這一盛會每年都吸引眾多觀眾。
緬甸:初一是全國假日,北部更重視春節
在緬甸,農歷新年初一是法定的公休假日。
在除夕夜,緬甸華人都是全家人在一起吃年飯,飯後熱熱鬧鬧地歡聚一堂,等待大年初一的到來。年初一人們穿上新衣走親戚,分住各地的親戚朋友,都利用這個節日團聚,共賀新年,「恭喜發財」。
在緬甸北部地區,華人較多,而且華人地位很高。那裡漢語是通用語言,人民幣是通用貨幣,手機的號碼是中國的號碼。春節時,那裡的節日氣氛比其它地區熱烈,活動較多。
寮國:國家領導人很重視中國的春節
在歷法方面,寮國同時使用公歷、佛歷和小歷;在一些少數民族中,也使用中國農歷。寮國有春節,但是歷法和中國的不一樣,因此和中國的春節不是同時的。寮國的華人和使用中國農歷的少數民族每年都過中國的春節。中國的春節不是全國的法定假日;但是,華人老闆往往在春節期間給員工放假。
寮國的領導人很重視中國的春節,他們參加華人的春節慶祝活動。一次,華人企業家張貴龍先生請中國駐寮國大事以及大使館的官員到他們家出席春節聚會。有好幾位寮國黨的政治局委員也應邀到場,同時還邀請了寮國佛教聯合會的會長參加。
日本:春節曾經是日本最盛大的節日
春節曾經是日本最盛大的節日。春節前,每家用松柏裝飾房屋。除夕晚上全家人圍著火爐守歲。午夜時寺院響起108聲鍾聲,第二天互相拜年。
但是,在明治天皇時期的1873年,日本停止使用農歷改用陽歷,同時廢止了春節。此後,日本人以陽歷1月1日(元旦)作為法定的新年。
改用新歷後,雖然日本大部分地區不過舊歷新年,但是沖繩縣、鹿兒島縣的奄美群島等地區還保留著完整的舊歷年俗。而且,春節作為一個文化現象仍然可以在日本感受到。日本的華人仍然過春節。
汶萊:春節小孩拜年,主人給小孩送「綠包」
春節是汶萊的國家法定假日。
汶萊過春節,最有特色的活動要數「開門迎賓」。春節期間,人們會打開門戶,歡迎左鄰右舍、親朋好友登門賀年,互致問候。當地馬來人還有帶小孩外出拜年的習慣,主人一般都要給小孩子「壓歲錢」,但汶萊「壓歲錢」外包裝是綠色的,所以不叫「紅包」而叫「綠包」。
不丹:春節的習慣與藏族基本相同
在不丹,春節是國家的法定假日。
不丹的陰歷新年稱為 Losar(藏語「新年」的意思),其日期與中國的春節一致。不丹人民過新年的習慣與中國藏族過春節的習慣基本相同。
Ⅶ 菲律賓過春節的重要標志
您好,對於你的遇到的問題,我很高興能為你提供幫助,我之前也遇到過喲,以下是我的個人看法,希望能幫助到你,若有錯誤,還望見諒!。有春節的——
菲律賓是華人較多的東南亞國家,華人歷來都有過春節的習俗,形式和我國基本相同。
而且經過當地華人社區多年奔走和呼籲,2011年12月初,菲律賓總統府發布公告,首次宣布把春節列為非工作公共假日。
在菲律賓,公共假期分為普通節假日和特別節假日,特別節假日又分為工作假日和非工作假日。2004年1月14日,時任總統阿羅約宣布中國農歷春節為「全國特別工作假日」。不過,阿羅約當時的公告被認為只具象徵性意義,因為是「工作假日」,所以包括華人在內的菲律賓居民在春節當天仍要照常上班。
此次,政府把2012年春節定為特別非工作假日,將使華人和菲律賓普通民眾放下工作,輕松歡度這一華人傳統節日。非常感謝您的耐心觀看,如有幫助請採納,祝生活愉快!謝謝!
Ⅷ 世界上有哪些國家,是像中國一樣要過春節的
春節,起源於我國,也是由國人將春節傳播到世界各地,那麼問題來了,世界上有哪些國家像我們一樣需要過春節呢?實際上,真正以節日的形式過春節的國家並不多,大部分都是來自儒家文化圈的國家,因為這些國家長期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從古時候開始就有慶賀新春的習俗,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到底哪些國家和我們一樣過春節?
馬來西亞,泰國,泰國,印度尼西亞,汶萊,柬埔寨,寮國,緬甸等華人比較多國家的民間也過農歷春節,由於都是民間過的春節,所以就不再用過多的篇幅去講述了。除了東南亞東北亞地區以外,如今隨著全球化的到來,基本上所有地區國家都有華人的存在,北美地區歐洲地區澳洲等等地區的華人圈裡面也都過著農歷春節,也就是說有華人的地方,都有過春節的習慣。
Ⅸ 菲律賓法定節假日有哪些
國慶日:6月12日(18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