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菲律賓的人文旅遊資源
摘要 還有熱情好客、能歌善舞的菲律賓人及各式美味食品。一、巴拉蓋(BORACAY) 巴拉蓋(BORACAY)位於菲中部維薩亞地區北部班奈島(PANAY)西北角海中一個小島,面積20平方公里。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島上有綿延4公里的白沙灘,曾被評為世界十大著名海灘之一。附近海域還是潛水勝地,遊客經過簡單訓練,就可進入神奇的海底世界,透過幽幽的光線,觀賞美麗的珊蝴,與五顏六色的熱帶小魚嬉戲。 巴拉蓋的夜晚依然風情不減,海邊風味餐廳,特色酒吧,工藝品店等都讓人流連忘返。巴拉蓋擁有菲律賓最著名的長海灘,菲旅遊小冊子稱其為長灘島,其獨特的由珊瑚形成的細如麵粉的白沙非常出名,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的白沙,巴拉蓋機場有嚴格的檢查程序,決不允許遊客帶沙子離開,就憑這一點,足以引起大家對白沙灘的好奇
② 菲利賓國家怎樣
1.貧富差距大
大馬尼拉是一個特別大的城市,人口2000多萬超過全國的20%。它的地位基本上相當於中國的北京(首都)+上海(經濟金融中心)+香港(國際化城市)+澳門(賭城)。
剛落地,我們先坐輕軌去了馬尼拉老城區,在輕軌上看兩邊的貧民窟的確是觸目驚心,哪怕是在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的柬埔寨,我都沒見過這樣差的環境,絕大多數房子連牆都沒有,只靠鐵皮支撐建築,用塑料布遮風擋雨,房子里邊唯一的娛樂設施是10英寸的黑白電視機。
而注意,這是一個每年刮五個月台風的國家……每年夏天台風掠過貧民窟,死傷動輒幾百上千,慘不忍睹。這些人還不是這座城市裡最悲慘的人群,街頭衣不遮體的流浪漢到處都是,在馬尼拉老城,我幾乎沒看到幾個街頭的孩子是穿鞋的。
而在新城馬卡蒂的CBD,你能看到完全不遜於國內一線城市的風貌,高樓大廈林立,街邊不時有保時捷、路虎這樣的豪車開過。
夜晚在五星級酒店的天台俯瞰夜景,你會有種彷彿身在珠江新城或者國貿的感覺。
有趣的是,在秩序井然的馬卡蒂,你看不到街邊的流浪漢,看不到穿梭的吉普尼,甚至連亂七八糟的廣告牌都很少見。而在貧民窟里,最多的廣告是各大政黨的競選廣告,可能是因為他們實在太貧窮,什麼都買不起,只剩下一點點所謂的民主作為社會底層最後的尊嚴。
畢竟,這里是一個民主國家。
2.擁擠
菲律賓的國土面積大概30萬平方公里,人口1.1億,人口密度大概相當於河北。但是,這3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分布在7000多個島嶼上,絕大多數是無法居住的,如果輪可居住面積,菲律賓可能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而馬尼拉則很可能是全世界最擁擠的城市之一,人口和廣州相當,但面積卻只有廣州市的四分之一不到。
所以馬尼拉不論是高端公寓,還是貧民窟,樓間距都很窄。最好的摩天大樓區在馬卡蒂,基本上也是樓挨樓相隔只有兩三米。馬卡蒂目前為止最貴的應該是Trump Tower,沒錯就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授權命名的川普大廈,房價大概5萬人民幣一平,已經基本售罄了。
房屋租售比奇高,可以達到年化8%。因為實在感到驚喜,所以我自己在隔壁買了一套期房,准備作為長期投資。
去菲律賓之前聽朋友說馬尼拉的紅燈區很有名,到了之後發現果不其然——每天早晚高峰期,大街小巷都是紅燈區。就我的感知,馬尼拉的擁堵指數遠超北京上海。可能是因為這個國家的汽車普及率已經較高,街道上摩托車已經沒那麼多見,但是市政建設仍然停留在越南柬埔寨的水平。
③ 菲律賓杜馬蓋地海濱大道,夜晚的氛圍因何讓人迷離
菲律賓杜馬蓋地海濱大道,夜晚的氛圍應和讓人迷離。
主要它是菲律賓的「大學城」。亞洲最古老的美式大學西利曼大學,就坐落於海濱大道旁,另外像東內格羅州立大學等多所高校也在此。
④ 菲律賓游記
從一個小島到另一個小島
太陽未出的時候,從香港南丫島出發,日落時分抵達了菲律賓卡比勞島。這個島並沒有多少旅行者,只有在特定的某棵樹下才有微弱信號,朋友「海膽」是島上唯一的中國人,在此開民宿和帶潛水課程,只接待不多的客人。
整個島由珊瑚礁推高而成,島上四季炎熱,土地頗為貧瘠,當地人信仰天主教,熱帶斗雞,海面以下則是另一個世界,整個島下全是各種珊瑚,陽光穿透下色彩斑斕,大海深藍得可以,能見度超過十餘二十米,我先後見到綠海龜、海蛇、小丑魚等……實在興奮。
斗雞
菲律賓人酷愛斗雞,傾國成癖,我在徐仁修老師早年的書中就閱讀過菲律賓人如何嗜雞如命,天天抱著雞,和它說話,給它最好的糧食,對自己老婆都沒那麼好。
如今在卡比勞島上看見,依然好奇。我見一溜用繩索幫著的公雞,住在一個個的別墅上,養雞人每天都會把斗雞拉出來訓練一番,但又要避免練習過程受傷,所以會在雞攻擊的武器——雞矩上套上拳擊手套,而在正式的比賽中,則會綁上利刃,可將對方一刀斃命。
只見養雞人將兩只斗雞碰頭相互挑釁,兩只斗雞已經怒發沖冠,同時放開,嘴啄腳踹,像武俠大片一樣,不一會兒,養雞人拉開對方——我還沒看明白,就已分出勝負。養雞人說有一隻雞飛兩次踹到了另一隻雞的頭部,在真正比賽中,早就雞頭落地了。
朋友說斗雞是菲律賓的國粹,我笑言,這只不過是賭博文化,大家都希望通過斗雞發財致富,只不過有的地方斗蛐蛐,有的地方斗狗,有的賭牌。
菲律賓回來,我和徐仁修老師說起應驗了他書中的許多故事,他說, 世界很可愛,是吧?!我說,是的。
鯨鯊
我第一次見鯨鯊,是在斯里蘭卡,我們在印度洋看完藍鯨後返航,水手指著一條四米長的大魚說whale shark,一會兒它浮在海面,陽光打下來,藍色斑點閃爍,那一天我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以及最大的魚類。
這次看的鯨鯊,是當地村落的新項目,整個村子的人都被發動起來工作,每日只開放半天時間,通過投喂蝦米吸引鯨鯊游過來,遊客只有半小時時間,在船上觀看或者下海浮潛,當地人通過控制時間、告知保持距離以及不得塗防曬用品等方式避免過度的批評。
天氣不好,風浪有些大,但第一次與鯨鯊同游,它從我身邊擦身而過,確實震撼,這是吃著小蝦米的溫柔巨人,大嘴巴和小眼睛顯得如此有趣。
上岸後我也在思考這樣項目的利弊,我們見過類似的鳥塘,在不過渡影響動物的前提下,吸引觀光旅行,促進當地生態的保護,在階段性的時間里是有其積極的意義。
夜潛
我常帶人進行夜間觀察,那是一個與白天迥然不同的世界,但那是在陸地上,夜潛還是頭一遭。我見許多的漁民會選擇夜晚潛水去打魚,因為晚上的動物大多在休息狀態,更容易捕獲。當地朋友抬頭看了看月亮,說今天是不會有人下海打魚了——魚類會比較活躍。
我們在十五的月光下走入海中,不覺寒冷,打開手電筒,在漆黑的大海中浮潛,燈光所照之處,看到偽裝匐在沙地的比目魚,懸停游動的章魚,晶瑩剔透的水母,潛在海底的寄居蟹,兩眼發光的海葵蝦,見到燈光就騷動起來的大群鰱魚......與白天的所見確實不同。
「海膽」曾參加過鳥獸蟲木的解說員培訓,他在水下示意我們關了手電筒,月光穿透海面,居然清晰地看到周遭的生物,他拍打海水,周遭發出點點的藍色光不斷往海面上升,我猜測大概是一種熒光藻。初次夜潛的心情,就像阿凡達電影里的夜晚,主角從極度的畏懼緊張,到不斷被夜間的生物點亮了眼睛。
天空灑下一些雨,陪同的當地人沒有穿潛水服,他上岸後吃了些海膽和貝類補充能量,只見撬開一個貝殼,裡面居然呆著比小指甲蓋還細小的寄生蟹,我想起大衛•愛登堡在BBC節目里說的一段話,大意是說地球擁擠不堪,沒有一寸空間是浪費的。然而,剛才經過的每寸海底,我都見到了塑料垃圾,它們像海草一樣,隨波晃盪......
捉螃蟹
早上3點起床,乘坐當地的螃蟹船出發,十六的月亮,在海面打出晃動的光影。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行程,五點鍾,天初始萌亮,我們抵達了無人的小島,只略露出水面——這是我們如此早出發的原因,這個小島大多時候隱藏在海面之下,只有在大退潮時才露出。我們跟隨當地人上島採集螃蟹和海膽——今天是住宿家男主人的生日,他們會准備些食物招待親朋好友。
我們拋錨,踏水走上這個由珊瑚礁構成的小島,礁石上布滿了海草、海星、各種海膽,以及不知名的小生物,翻開珊瑚礁,只見同行的小夥子眼疾手快,就將手掌大小的螃蟹放入桶里,不久就看到其他的人來採集海藻、海螺,靠海吃海,大海是源源不竭的餐廳——至少現在還是。我們見差不多裝滿小桶,就上船,當地人生吃海膽下白米飯,津津有味,我吃了少許,雖然鮮甜,但覺得腥味重,後來吃他們燒烤的海膽,才覺得更對自己口味。
這邊的小島頗多,駛經一個足球場大小的島,全是房屋和椰子樹,當地人說這海島全是漁民,後來我們又抵達一個白色沙洲,滿是燕鷗,走上才發覺,原是珊瑚被海水沖刷成的細沙粒,當地人繼續潛水取一些魔鬼海膽,我則下潛拍各色的生物,對於我這個常在陸地活動的人,全是叫不上名的漂亮生物。
回到卡比勞島,菲律賓人著實會聚會,他們在當風的海邊峭壁上,聽歌燒烤喝啤酒,給不善言辭的男主角過生日,直至太陽西斜。
釣魚
菲律賓地處熱帶,陽光曬著皮膚發燙,我常見到當地人在屋外的涼亭里,或者樹下躺著吊床小憩,甚至許多人晚上都是睡在屋外,海風宜人,悠哉悠哉。
然而這並非生活的全部,今天我們繼續早起,4點鍾就起床了,乘船趕到本地漁民常規釣魚的地方,居然又在月光和馬達聲中睡著了。抵達時,海面之上已經聚攏了十餘艘單人船——他們三點鍾就已出發,島民以調整晝夜作息來對抗炎熱的天氣。
當地人說此處有深海洞穴,超過100米,所以常能釣到大魚,而且四五點魚剛蘇醒覓食,比較容易上鉤。我好奇為何風浪挺大,這些船隻居然並不隨波逐流,而是固定於大海中間的位置,於是上了一艘小船看如何操作。
這是一個有張歷經滄海的臉、經驗豐富的老人,此時他已有兩條大魚上鉤,而有的漁民忙活數小時也沒收獲一條小魚。只見他腳上綁著自製的腳蹼,以控制小船不會隨波飄走,手指上纏著布帶以為手套之用,他快速地收放魚線,看得我眼花繚亂,真是需要手腳並用的活。
八點後,魚已較少上鉤,老人釣得了三條魚,算是所獲破豐,有的年輕人依然無所獲,大家紛紛打道回府,我們買兩條魚作為午餐,而漁民的辛苦方才感知一二 。
告別
今早趕早班機離開,過去幾日都是三四點起,比過去一年早起的時間都要早。昨天中午離開的卡比勞島,離島前還進行了最後一潛,以告別這個美麗的珊瑚礁島嶼。
我從屋外的礁石上下到海邊,近海淺水的地方多是些海草,往外游,多了些珊瑚、海星和各種珊瑚魚,再往外是一個斷崖,猶如黑淵,一些大型魚類見到我也往深處游去,我沒有學過自由潛水,也就潛至三四米深,拍了些珊瑚魚,還有靚麗的海百合。
浮出海面,見老婆在崖壁上等候,知道差不多時間要離開了,我再望一望海面下的深深峽谷,從淺藍到深藍,各種的魚類成群結隊,那是種巨大的誘惑。
我在野外十餘年,自以為對生態多有了解,卻對眼前這些顏色斑斕的海下物種,這個地球上最巨大的海洋生態系統,所知甚少,而它被破壞的速度卻會加劇,一種探索的沖動和緊迫感油然而生。
看完「樹蛙」的這篇卡比勞島游記,大家有沒有想去的沖動呢?如果有的話,小黃機給大家「指條明路」吧↓↓↓
如何抵達卡比勞島
選擇1:
從上海/香港/澳門搭乘小黃機直飛宿務機場(機場代號:CEB),然後從機場乘車前往宿務汽車南站 (Cebu South Bus Terminal) 搭乘Ceres Liner大巴前往Argao,最後搭船登島。
選擇2:
從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廈門搭乘小黃機直飛馬尼拉機場(機場代號:MNL),然後轉機飛往宿務機場,接著從機場乘車前往宿務汽車南站 (Cebu South Bus Terminal) 搭乘Ceres Liner大巴前往Argao,最後搭船登島。
選擇3:
從廣州搭乘小黃機直飛克拉克機場(機場代號:CRK),然後轉機飛往宿務機場,接著從機場乘車前往宿務汽車南站 (Cebu South Bus Terminal) 搭乘Ceres Liner大巴前往Argao,最後搭船登島。
點擊宿務太平洋航空,立即訂票去卡比勞島,感受海底的精彩世界。
⑤ 菲律賓必須要去的景點有哪些
1、白沙灘
推薦理由:白天水清沙白,傍晚海天一線,夜晚熱鬧非常的精緻娛樂型沙灘
2、錫基霍爾島
推薦理由:觀賞迷人海景,享受這里與世無爭的靜謐和原生態
3、普卡海灘
推薦理由:長灘島第二大海灘,以閃亮的普卡貝殼聞名,潮落之後可以在海灘上撿到
4、處女島
推薦理由:夢境一般的無人島,多彩的童話般海底世界
5、市中市
推薦理由:雖然城牆、城門雖然略顯破敗,但卻散發著的西班牙優雅氣息
6、巴里卡薩島
推薦理由:著名大斷層的壯觀景色,世界級的潛水天堂
7、蘇米龍島
推薦理由:杜馬蓋地最好的潛水點,精美的海景度假村
8、長灘島
推薦理由:菲律賓的旅遊勝地之一,擁有長達七公里的銀色沙灘
9、阿波島海洋保護區
推薦理由:呆萌的大海龜和極美的海底風光
10、奧斯洛觀鯨
推薦理由:可以近距離的觀察鯨鯊,與他們一起在海里遨遊,很震撼
⑥ 菲律賓長灘島與宿霧島,哪個更好玩。
宿務我沒有去過,呵呵,但是長灘島我可以告訴您,那裡真的很美,很安全~
長灘島是以白沙灘而著稱於全世界的十佳海島,島上椰樹、白沙灘和層次分明的蔚藍海水讓我流連忘返。
長灘島很小,很熱鬧。在島上會有種時間變慢的感覺。島上的各國美食很豐富,物價也比較合理,住宿很乾凈價格合理。
去一趟長灘島路途中非常顛簸。我從北京走轉了兩次飛機,下飛機後乘了2小時小巴車,坐了15分鍾船才到的那裡,路上一共顛簸了8小時,還不算上等候的時間,要是全算上往返用在路上的時間是2整天。
宿務去年的時候發生過因為改選而發生的惡性謀殺事件,死亡了100多名政府公職人員,其中還包括政要的夫人。由此可見菲律賓的政局令人堪憂啊。
如果您真的很想帶小孩去菲律賓這兩個地方玩的話,建議您去長灘島,畢竟長灘島從70年代就開始開發了,相對成熟,而且很安全。唯一不足的是旅途中的勞頓小朋友會吃不消的。
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⑦ 誰能介紹菲律賓主要的旅遊景點
我給你介紹幾個旅遊景點:
1白沙灘
白天水清沙白,傍晚海天一線,夜晚熱鬧非常的精緻娛樂型沙灘
2普卡海灘
長灘島第二大海灘,以閃亮的普卡貝殼聞名,潮落之後可以在海灘上撿到
3處女島
夢境一般的無人島,多彩的童話般海底世界
4巴里卡薩島
著名大斷層的壯觀景色,世界級的潛水天堂
5長灘島
菲律賓的旅遊勝地之一,擁有長達七公里的銀色沙灘
祝你旅遊快樂朋友!!!
⑧ 菲律賓有哪些著名旅遊景點
1.長灘島隸屬菲律賓,音譯為巴拉蓋島,是菲律賓中部的一座島嶼,屬於西米沙鄢群島,位於班乃島西北2公里,是菲律賓的旅遊勝地之一。
2.北海忘憂島(又名五姑娘島),離北海市區約3海里,夜晚可以遙看北海北岸的夜景。忘憂島有5個小島組成,其中最大的島嶼約20畝。
3.宿霧是 菲律賓最早開發的城市,被稱為「南方皇後市」。1521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由西班牙航行到中南美洲,途中驚喜地發現了這個美麗靜謐的小島。
4.薄荷島是菲律賓第十大島,是菲律賓7000多個島嶼中最美的一個,也是世界潛水愛好者的天堂。這里有奇特的巧克力山、世界最小的迷你眼鏡猴、落差3000尺的海底懸崖、可愛的海豚群。
⑨ 菲律賓最值得去的有哪些地方
薄荷島:薄荷島是菲律賓第十大島,距離宿霧麥克坦島70公里,是個珊瑚島。碎珊瑚被海水沖成的沙灘,不是像麵粉那樣的細沙,但即使在暴曬的烈日下,踩上去仍是涼涼的。沙灘雪白雪白,把海水映得層次分明,近處是淺淺的綠,遠處是深深的藍。島上景點有古老的教堂和盟約紀念碑。千萬不要忘了去Sikatuna村附近的森林區參觀全世界最小的猴子眼鏡猴(Tarsius Monkey)(開放時間8:00-16:00,建議適當捐款)。搭小船逆流而上, 沿途可見原始森林及猴子保護區、飛瀑等,或健行爬山,或游泳潛水,詩般的意境待你體味。潛水:薄荷島是潛水天堂,有潛水執照的遊客可以直接租用服裝、氧氣瓶。對於大多數新手來說雇一位潛水教練是必須的。總共費用為60美金左右。訓練大約需要1個半小時。隨後就可以坐船出海,進入千姿百態的海底世界了,據說可以看到《海底總動員》中的小丑魚。
白沙灘:白沙灘是長灘島得以聞名世界的最大原因。它位於島的西岸中段,從南到北延伸,長達4公里,是由大片珊瑚磨碎後形成的,沙灘平緩舒展,沙質潔白細膩,即使在驕陽似火的正午時分,踏在沙上也依然清涼。到了晚上,白沙灘就搖身一變成為4公里長的巨大酒吧,燈光和音樂將它妝點得搖曳多姿。不少前來度假的人不進行任何觀光或游樂,只是從早到晚流連於白沙灘。
圖巴塔哈群礁國家公園:建於1988年的圖巴塔哈群礁國家公園位於巴拉望島普林塞薩港以東180公里處。公園面積達332平方公里。憑借優越的自然條件這里能看到種類豐富的海洋生物,於1993年被收錄為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圖巴塔哈群礁國家公園包括南北兩個暗礁群,是一個獨特的環狀珊瑚島礁,有茂密的海洋植物。圖巴塔哈群礁國家公園不允許爆破捕魚,因此保存著最為原始的海洋和海底生態環境。
百勝灘:百勝灘位於位於馬尼拉南部92公里,從馬尼拉乘車或開車不到兩小時就可到達。百勝灘是世界著名的旅遊景點,瀑布落差約有100米,以刺激緊張的泛舟活動而聞名。泛舟河上,沿途可欣賞由岩壁和熱帶樹木所形成的溪谷美景。折返點水量極其充沛,空氣清新涼爽。
抱威教堂:教堂已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財產,形狀有如金塔的三角建築,是一座典型的西班牙教堂。它沒有地基卻已有400年的歷史,是當地居民的精神支柱。傳說自牆上滲出的聖水相當靈驗,可治癒百病,因此吸引許多遊客前來許願。
Pamalican島:同馬爾地夫的大部分島嶼一樣,Pamalican島也是由有一個國際知名度假集團管理,島上只有唯一的一個度假村。這里罕見人跡。開發痕跡不大,除了極少的建物,其餘不是蔥蘢茂密的熱帶雨林就是清澈見底的碧藍海水和細白沙灘。
鍾樓:這座鍾樓是佬沃抱威(Paoay)市的地標,因為1980年的一場大地震,整座鍾樓開始逐年下沉。現在的鍾樓正門只剩下半道鐵閘,望進去可看到半條樓梯。由於這座西班牙式的殖民地建築正在逐年下沉,想要去觀光的遊客可就要趁早了。
普卡海灘:普卡海灘也被成為雅泊海灘(Yapak Beach),位於北部海岸,面對著Carabao島。它是長灘島的第二大海灘,以閃亮的普卡貝殼聞名。這些貝殼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風行一時的飾物原料,收集貝殼是當時島上的主要產業,至今還可以看到沙灘上普卡貝殼堆留下的痕跡。
市中市:市中市在帕西格河畔,也稱圍牆城市,是最初的馬尼拉舊址。1571年西班牙人為了統治菲律賓建起了這座城堡,面積1平方千米,被稱為「都市中的都市」。城堡四周是壕溝和中世紀式的城牆,共有7座城門,城內有總督官邸和12座教堂。二戰末期,城堡的大部分遭到毀壞,現已修復一部分。在市中市遊人可感受一下時光倒流,古老的馬車乘載遊人穿梭於街道、關口、港口、城寨。這里散發著西班牙優雅的氣息,保留了古時的建築特色。城內建有馬尼拉最大的教堂——馬尼拉大教堂、聖·奧古斯丁教堂暨博物館、聖地牙哥城堡、黎剎紀念館等等。
羅博河:羅博河深1.5到8米,長有58公里,河中是靜靜的綠,河岸是濃濃的綠。原始的熱帶風光,茂密的熱帶植物,還有神秘的叢林動物,使得羅博河被譽為「東方亞馬遜河」。坐船屋是體驗羅博河風情的最好方式。乘船順流而下,兩岸皆是質朴的民居,此間的婦女揮手微笑;調皮的孩子大喊一聲,待遊客目光轉向他,便從岸邊高大的椰子樹上縱身跳下,然後從河中心冒出腦袋;漂亮的姑娘們在河邊搭的竹台上彈著吉他,載歌載舞。羅博河水質黃中泛綠,與碧藍的海水不可同語,卻因承載了濃濃的生活片段,散發出讓人沉醉的氣息。你可以向船上抱著木吉他的當地歌手點一曲柔情似水的英文老歌,隨著歌聲慢慢沉浸在羅博河的風光中。
黎剎公園:黎剎公園位於市中心羅哈斯大道旁,面對馬尼拉灣。公園中央豎立著領導菲律賓獨立運動的英雄荷西·黎剎的銅像。公園東邊的人工池內放置著菲律賓最早試做成的菲律賓群島模型,觀光者在此可對菲律賓7107個島嶼的位置一目瞭然。北邊有專門種植中國、日本、義大利花卉的國際庭園。每天兩次的視聽表演節目,也吸引了不少遊客的視線。黎剎公園內環境清幽,海風襲人,是人們休憩的好地方。黎剎(1861-1896)是菲律賓國父、民族英雄、資產階級民族主義啟蒙思想家、作家、詩人。祖籍福建刺桐上郭村(今泉州晉江羅山上郭村)。1861年6月19日生於內湖省卡興巴一個有中國血統的家庭。1882年潛赴歐洲學習,和流亡的菲律賓愛國志士組織愛國團體,創辦刊物,掀起「宣傳運動」,成為啟蒙運動中最傑出和最有影響的鼓動家。他的文章貫穿著民族主義思想,觀點鮮明,文筆犀利,針砭時弊。他寫的長篇小說《不許犯我》和《起義者》以大膽的筆觸探索了菲律賓社會各種尖銳敏感的問題,揭露了殖民當局的罪行,描繪了民族災難,推動了民族的覺醒。1892年6月,黎剎回到菲律賓。7月3日在馬尼拉召開菲律賓同盟成立大會,號召通過溫和手段和合法途徑,把菲律賓建成一個統一的民族共同體,發展民族經濟並改良社會制度。7月7日黎剎被捕流放到達皮丹島,同盟會隨即解散。1896年12月30日殖民當局以「通過寫作煽動人民叛亂」的罪名把他處死 。臨刑前寫下絕命詩《永別了,我的祖國》,傾注了他對祖國無比熱愛的激情。著作有劇本《和巴錫在一起》,自傳《一個馬尼拉大學生的回憶》等。
麥克坦島:麥克坦島是航海探險家麥哲倫殉難之地,因此舉世聞名。1521年4月27日,在宿霧傳教卓有成效的麥哲倫滿懷信心,預備渡過Mactan海峽去Lapulapu繼續宣揚天主教義。當他抵達時,卻被拉布拉布的族長及其率領的戰士群起阻止,並將他殺害。後人於1866年在麥哲倫的殉難地點建造了紀念碑來紀念這位偉大的航海家,附近還有描述麥哲倫當年事跡的繪畫,值得觀賞。紀念同一場戰爭的拉布拉布紀念碑也位於麥克坦島,該紀念碑建於20世紀初,紀念碑上的 Lapulapu手舉當年與麥哲倫戰斗的武器, 藉以顯示菲律賓人的英勇氣概,兩座紀念碑相距僅百米。歷史的餘音尚在耳邊回盪,麥克坦島現代的氣息再一次深深吸引了遊客的目光。這是一個純粹適合渡假的小島,度假地點之多可謂宿霧之冠。這里沒有宿霧的喧囂及商業味道,四處皆是漂亮的海灘及渡假設施,豪華酒店、一流的餐廳、購物中心令人目不暇接,各式各樣的水上活動如風帆、潛水等,令遊人身心舒暢、樂而忘返。
聖保羅地下河國家公園:聖保羅地下河國家公園位於巴拉望的沙邦(Sabang),公園北臨聖保羅灣,東靠巴布延海峽。佔地面積約兩百多平方公里,地下河全長8公里,河流可以通航,於1999年被列為世界遺產名錄。你可以乘坐渡船(P600)從沙邦海灘出發穿越雄巍的喀斯特地貌、豐富多彩的鍾乳石和石筍以及壯美的洞穴到達河口,也可以沿著猴子小徑(Monkey Trail)徒步兩個小時,穿越國家公園迷人的叢林,到達碼頭,記得支付P200門票費用。
維干古鎮:深富西班牙風味的古鎮——維干市,離抱威市約一個半小時的車程,是游覽古跡的最佳地點,於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那裡的博物館、古董街以及陶器廠等,都滲透著濃郁的文化藝術氣息,吸引了眾多遊客在此流連忘返。最著名的古董街全街兩旁都是西班牙式的樓房,地上的每塊石板都比較古老,所以禁止汽車駛入。因此游覽古鎮最普遍的方式就是坐馬車。在往返維干古鎮的途中,可以欣賞到一望無際的雪茄田。由於佬沃一年四季陽光普照,非常適宜種雪茄葉,乍看之下有金三角的感覺,常吸引遊人下車參觀。古鎮的小吃更是不容錯過的,尤其是當地有名的蝦餅,絕對讓人食慾大振,意猶未盡。
貝殼博物館:貝殼博物館位於伊利戈-伊利根海灘(Ilig-iligan),收藏了這一地區特有的貝殼、木雕、陶製品、手製品和傳統的菲律賓民族服裝,以及一些中國古代製品。
盧霍山:盧霍山是長灘島最高的地方,海拔高度100米,雖然不高,但很難攀登,而在山頂俯瞰全島風貌,尤其是綿長的白色沙灘,完全值得這一點辛苦。
麥哲倫十字架:麥哲倫十字架位於宿霧島東方的馬克丹島上。 1521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在宿霧傳揚天主教義,適逢該年4月14日,Pedro Valderama神父在當地為第一批菲律賓天主教徒——土著族長Rajah Humabon,其妻子Queen Juana及其他400名土著舉行施洗儀式。為紀念這場盛大的宗教儀式,麥哲倫在宿霧豎立了十字架。在1525年至1740年間,來自Agustinas教會的僧侶為十架興建了一個露天開放式的聖壇,當地人相信十字架具有神聖力量,認為只要將十字架削成屑服用,就能夠醫治百病,便把它的外皮剝落拿走。為了保護此歷史古物,後來人在聖嬰教堂通往聖佩特羅堡途中建造了一座亭式的屋子用於存放它,現在更特別用Tinadalo木打造了一個空心外框把它包藏在內。同時,六角形的天花板壁畫,保留著當年的原貌,色彩非常艷麗逼真。宿霧人非常信奉並尊敬這個深具歷史及文化意義的十字架,每逢星期日的早上,便有無數的善男信女帶備香燭前來虔誠地祈求平安好運。
卡拉依特島:這里被稱為非洲野生動物園,1976年許多瀕臨滅絕的非洲動物從肯亞引進到這里的保護區,如今,遊客們可以在這個野生動物園中看到長頸鹿、斑馬等非洲野生動物。
馬尼拉大教堂:馬尼拉大教堂是馬尼拉天主教大主教管區的主要建築,最初的教堂建於1581年,在以後的歲月中教堂因台風,地震,和戰爭的火焰不斷被損毀,不斷重建。現在的教堂已是第六次修建的成果,由建築家Fernando Ocampo和Archbishop Rufino J Santos於50年代下半期設計,借鑒了老教堂的石雕和玫瑰形雕刻窗子。彩色玻璃窗因有天窗而放出異彩,邊上三個小教堂由馬賽克裝飾。馬尼拉大教堂中有一些諸如彌撒,告解,洗禮等宗教活動,也提供婚禮服務。
科迪勒拉山梯田:梯田位於呂宋島科迪勒拉山脈的東面,距離巴那韋鎮(Banaue)僅2公里,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人造灌溉系統。於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這些令人嘆為觀止的梯田是由當地部落,包括伊落族,用原始的工具和精巧的灌溉系統於200年前在堅硬的岩石上開墾出來的。如果把這些梯田首尾相接,可以環繞半個地球。以層層梯田為背景,你能在這里看到菲律賓最美的落日。這裏海拔1500-2000米,要注意保暖。
蝙蝠洞:蝙蝠洞位於雅泊海灘東北,是洞穴蝙蝠和狐蝠的家。如果你立志做一名博物學家或洞穴探險家,可以僱傭當地向導帶你穿過叢林小徑去尋找這些洞穴。如果你喜歡更輕松的方式,也可以在傍晚躺在白沙灘上,等待幾千隻蝙蝠從頭上飛過去尋找食物。
馬可斯行宮:瀕臨抱威湖旁的歐式頂級建築物,呈現出當時馬可斯總統富甲天下的霸氣。館內有馬可斯總統與雷根總統合照的抱威教堂千萬名畫等紀念品,身處其中可感受到當時總統的奢華生活。
聖奧古斯丁教堂:聖奧古斯丁教堂始建於1571年,是菲律賓最古老的石造教堂,並作為巴洛克教堂的代表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教堂座落在市中市,是菲律賓歷史的象徵。最初的教堂以竹子、椰葉及泥土建成,後因火災被毀,1599年重建,改為石造建築。聖奧古斯丁教堂經歷五次地震和兩次世界大戰而能發屹立不倒,被許多人認為是奇跡。教堂內得浮雕細致逼真,更收藏有珍貴宗教繪畫;彩色玻璃折射陽光,襯托出教堂的高貴。
聖嬰教堂:聖嬰教堂建於1565年, 聞名於世的「聖嬰像」典藏於此。據說當年土著族長Rajah Humabon及其妻子Queen Juana受洗之後,麥哲倫贈送了一個黑皮膚造型的「聖嬰像」給Queen Juana作為禮物。1565年,宿霧戰火燎原,4月27日一場大火將宿霧夷為平地,唯有此「聖嬰像」完好如初,當地人稱之為神跡,而加以膜拜。其後,Captain Miguel Lopez de Legaspi及Fr.Andres Urdaneta在發現「聖嬰像」的地點興建了「幼年耶穌基督像」,把「聖嬰像」的復製品存放於天主教大教堂的女修道院內,而原有的「聖嬰像」則祀奉在教堂的聖壇之上。這座高約40公分的木製「幼年耶穌基督像」被尊為菲律賓最古老的聖像, 至今仍舊受到市民熱烈的崇拜。
聖地亞哥城堡:聖地亞哥城堡在市中市(Instramuros)西北部,1571年開始修建,150年後才由才由菲律賓的勞工建設完成。聖地亞哥城堡是王城最古老的工事之一,西班牙統治菲律賓後城堡成為西班牙人對付潛在入侵者的主要防禦地。這座傳奇式的古堡建築最具特色的是城門上關於Santiago故事的木雕畫。這座古代皇城是西班牙人抵禦外敵的要塞,所以在城中可見面海的城牆和炮台,還有眾多深幽的水牢,在二戰時用來關押百姓和游擊隊員。雖然是西班牙統治者的老巢,聖地亞哥城堡也正因如此被稱為「自由聖地」,以紀念在西班牙和日本佔領期間被關押和殺害的菲律賓人。該城堡在二次大戰中被毀壞,經過重建後現在變成了一個公園和散步的好去處。
第羅爾遺產博物館:第羅爾遺產博物館是白沙灘北部的一座私人博物館,展出與長灘島歷史有關的中國製品。
眼鏡猴遊客中心:位於羅博河畔,是人工飼養參觀點。這么可愛的小動物絕對不可不看,它就是電影ET里的原型。接待中心雖然不大,只有七八棵小樹,但飼養的小猴都是全開放觀賞的,可直接用手觸摸得到。每棵樹上都藏著一兩只小猴,這些超級可愛的小東西卻是十分古老的物種,距今4500萬年的歷史,是菲律賓的特產。它們只有巴掌大,眼睛比腦袋還重,腳趾有吸盤,白天靜靜地纏著樹枝,也不愛跳躍,不會咬人,遊客還可買昆蟲喂給它吃。如果要把小猴拿到手上來拍照,要付小費,一般P20一次。但要切記的是不可用閃光燈對著小猴拍照,這樣會傷害它們的眼睛。
抱威湖高爾夫球場:位於抱威湖湖畔,是佬沃引以為傲的高爾夫球場。許多來佬沃的遊客,都會帶著球桿千里迢迢的前來打高爾夫球。18洞抱威湖高爾夫球場,是昔日馬可斯總統專用的高爾夫球場。這里除了湖光山色宜人外,更是世界大滿貫高手蓋利普萊那所設計的。
哥倫路:哥倫路是宿霧城中乃至全菲律賓最古老的街道,據說是為紀念航海家哥倫布而命名。哥倫路位於Parian或唐人聚居的區域,是市區的心臟地帶。日間是繁盛的宿霧商業中心,夜晚搖身一變成為五光十色的娛樂地帶。滿街所見,都是吉普車(jeepneys)、計程車及各種交通工具。哥倫路南北兩面的中心點位置發展得最為完善,豎立在街道上的紀念碑標示著其作為最古老的街道的榮譽地位。
水中森林:位於布拉波海灘最南端,是一片死去的水下紅樹林,也被稱作死樹林。攝影師和探險愛好者最喜歡探訪這里。
馬可斯紀念館:位於呂宋島北部第二大城巴塔克市(Batac),是菲律賓前總統馬可斯的故居,當地居民又稱為英雄之家。而後改建為現在的紀念館。在此可瞻仰馬可斯的遺體,了解其一生的施政和各項功績。
椰子宮:體驗「菲一般的心情」,一定要去椰子宮。這座宮殿極好地顯示了菲律賓人在建築方面的才能和獨創性。70%以上的建築材料取自椰子樹。椰子宮是馬科斯執政時代於1978年投資3700萬比索建立的,是馬科斯的總統府賓館。這座宏偉的建築物位於文化中心區域,面對馬尼拉灣,由七個富麗堂皇的套房構成。注意:這里每天平均只允許50個遊人進入。
達雅台:達雅台在馬尼拉南郊約64公里,海拔有700米,天氣晴朗時,從這兒可看到巴拉揚灣和馬尼拉灣的全景。世界上最低的火山棗塔亞爾火山也座落於此。塔亞爾湖原是由火山口形成的火山湖,而在湖中又形成塔亞爾火山。塔亞爾火山曾有20次以上的活動記載,目前仍在活動。
莫阿爾博阿爾:莫阿爾博阿爾位於宿霧島西南端,這里是度假勝地,也是潛水天堂。莫阿爾博阿爾最初是由徒步旅行者發現的。現今島上居民主要靠捕魚及耕作為業。雖不斷有遊人慕名而來,小島平靜溫和、悠然自在的氣質仍未受污染。遺憾的是,一場台風把Panagsama海灘上的沙全部吹走了,否則這里定少不了一片迷人的海灘。一旦親身感受過在莫阿爾博阿爾潛水的樂趣,你必然終身難忘。在Pescador島的海洋公園里,經驗豐富的潛水教練會帶你進行生動、刺激的海底探險,找尋海中五彩繽紛的珊瑚,甚至飛機殘骸。在莫阿爾博阿爾,所有的潛水中心都能提供完善的潛水配套及有關服務,連PADI課程也有,怎能不令潛水愛好者流連忘返。
巧克力山:巧克力山是薄荷島著名奇景,由1200多座圓錐形的山組成。它的形成頗具神話色彩。傳說古時有兩個巨人用石頭向對方互相投擲,巨石一個一個掉在地上,便形成了數以千計,造型優美的圓錐型山頭。每逢旱季,山上的草乾枯後變為咖啡色,酷似一大堆巧克力,這個讓人垂涎欲滴的名字因此而得。其中兩座山頭已發展成為度假勝地,住宿、餐飲、觀景、娛樂設施業已完備。變成巧克力色是在旱季結束時,這是它名字的由來,而在其餘時候就是綠色的。爬到游覽中心頂端可以望見巧克力山的全貌,十分壯觀。而在明信片上拍攝的畫面則是在景區入口處不遠的公路邊拍攝的。
菲律賓文化中心:菲律賓文化中心位於繁華的羅哈斯大道上,正對馬尼拉灣,是一幢造型新穎的現代化綜合建築。文化中心外形最大的特色是它的外牆上鑲嵌著五顏六色的貝殼,夜晚在燈的照射下顯得繽紛奪目,美侖美奐。旁邊人工湖的噴泉,水柱高達20多米。中心主要展示有關菲律賓戲劇的資料,有兩座劇場,可以演出戲劇和放映電影。三樓是圖書館和美術館,四樓的博物館有西班牙統治前菲律賓本土藝術的展覽。其他還有會議室、舞池等設施。最適合對獨特的菲律賓文化藝術有興趣的人參觀。
聖佩特羅堡:聖佩特羅堡位於港口旁邊,與馬尼拉的聖地牙哥城堡並稱為菲律賓最古老的城堡,是西班牙最初抵達菲律賓時建造的,二戰時,該城堡曾被用來抵禦日軍;美軍統治時代用作軍官的營房;現在則被改建為學校的課室。碼頭旁的San Pedro炮台就是西班牙進入宿霧的首個駐點,炮台後來改建為紀念公園。
卡撒馬尼拉博物館:博物館就在教堂旁對面,一幢黃色雙層建築,穿過門樓其中另有天地,一個美麗的圓形小廣場,圍繞廣場的兩層樓建築內陳列著19世紀至20世紀菲律賓精英分子的典型傢具,猶如皇宮般奢華。從卧室、書房到廚房、衛生間甚至馬廄,應有盡有,頗為有趣。在博物館內參觀需踏在紅地毯上,以保護地板。
中國道觀:比麗華的中國道觀位於宿霧市區北方大約6公里處的比佛利山(Beverly Hills),這是一處建造於緩坡上的高級住宅區,宿霧大多富有的華僑在此居住。區內有一角建有一道教寺廟——比麗華道觀,是當地第一華人寺廟,這里供奉的是中國偉大思想家老子的神位,是宿霧華僑的精神寄託。從道觀再往上走,便是宿霧市視野最佳的觀景地點,夜景特別誘人。從道觀再往前走2公里左右就有動物園及博物館。往道觀的途中據說有一個治療百病的靈泉。
馬拉干鄢宮:馬拉干鄢宮位於帕西河岸邊,是一座純西班牙式宮殿。這座宮殿原來是西班牙大地主的住宅,1863年成為西班牙籍總督的官邸,後又成為美國籍總督的官邸,1845年,菲律賓獨立後,繼續用作總統官邸。宮殿中的畫廊展出了宮殿的歷史,歷屆總統的畫像和宮殿的藝術品等。
⑩ 關於去菲律賓旅遊
菲律賓的人口超過8900萬,是個人口密集的國家。大城市如馬尼拉和宿霧確實是有很多人,可是遠離城市的旅遊勝地,如長灘島和巧克力山,人口就不會很多。
菲律賓是以它那美麗的珊瑚,海灘和巧克力山聞名的,所以值得一去。在菲律賓,旅程費不會很貴。不過如同去其他國家,住宿要比較注意,因為如果在旺季去菲律賓,要找便宜又舒適的旅館可能會很難。所以最好參考網上你要去的地區有哪些適合你的旅館。我建議你參考wikitravel.org,這網站通常會列出可以找到的旅館。
菲律賓如同其他亞洲國家,給小費不是習慣。可是如果你很欣賞你所得到的服務,給一些消費沒有什麼不對。不過要注意,除非你自己自願給,否則在任何情況之下不要給小費,尤其是計程車司機開口要求。不過放心,很多時候菲律賓人都不會索取小費。要給多少就依你而定,10至20比索已經很足夠了.(一比索等於0.02美元,所以10比索相當0.2 美元)
不要受其他人的影響,尤其是沒有去過菲律賓的中國人,認為菲律賓不比非洲國家好。其實比起馬來西亞的吉隆坡,菲律賓的馬尼拉比較安全。可是如同去其他國家一樣,旅行時要時常提防身邊的人,尤其是那些自認認識你的人。菲律賓人確實很熱情,可是對於那些過於熱情的人,就敬而遠之。不要坐陌生人的車;上計程車前注意計程車的車牌,上計程車後注意計程器,確保你不多付車費,(除了機場的特別計程車,否則計程車的底價不會超過30比索。機場的特別計程車底價都是70比索);除非你有認識的當地人作伴,否則不要乘坐「吉普車」(jeepney),原因不是吉普車很危險,其實是因為吉普車的路程不一,而且沒有特定的下車站,所以對除非你非常熟悉哪個城市,否則就避免乘坐吉普車。不過,如果你有冒險精神,這是一個不錯的嘗試。
如果你打算去自己周遊市區,最好買一張旅遊地圖。旅遊地圖可以輕易地在書店買到(菲律賓最大的連鎖書店是National Booksotre,我買了一份馬尼拉大都市的旅遊地圖,只值99比索)這是避免迷路的其中一個辦法。此外,時常注意你身邊的建築物或地標,或街道名字。由於菲律賓最小的行政單位是村(他加祿語為Barangay,簡寫為Brgy)所以要時常注意你所去的村名。
不過,由於很多村都是密密麻麻的住宅,所以除非你有特別事情,否則最好不要去村。由於菲律賓政府沒有正確明智的規劃城市,加上貪污舞弊,所以很多菲律賓都無法擁有自己的住家,所以菲律賓的大城市有很多貧民窟。
馬尼拉等大城市的罪案率雖然明顯上升,可是這些都主要針對當地人。雖然如此,你仍然要注意你在這些大城市的品行,不要大肆炫耀財物,不要穿戴耀眼的首飾和服裝,不要在公共場合數錢。如果你要提款,提款錢注意周圍的人,確保沒有可疑人物才提款。不過,大多數金融機構如銀行和典當店鋪都有保安人員,所以你不需要那麼提心吊膽。通常,離提款機都有保安人員,而且大超市和購物中心都有保安人員,所以在這些地方的治安不會很糟糕。
你要避免的問題地區包括所述的村和貧民窟。此外,也要避免去空置建築物,馬尼拉的馬路是蠻危險的,因為當地人開車都很魯莽。所以建議你最好用人行天橋過馬路。此外,除非有當地朋友作伴,否則夜晚不要去出,菲律賓的夜生活雖然很有趣,可是由於夜晚的菲律賓比較危險,加上人生地不熟,所以最好盡量避免晚上出去。
如果不小心迷路,不要緊張。如果你所在地不是貧民窟,那麼你就應該比較容易根據地圖找到自己的所在地。如果你所在地是貧民窟,那麼就要保持冷靜。盡量避免表現緊張和不安,盡量在貧民窟找一些規模比較大的店鋪,然後用你的常識問一問店主你所知道的地標或大馬路,這樣你就可以很輕易的離開貧民窟。也要注意哪些居心不良的人,不過大致上的菲律賓人都很友善和熱情,所以很多時候他們都願意幫助你。
由於菲律賓是亞洲主要說英語國家,所以在那裡說英語不是問題。不過也要注意對象,如果是老年人(例如超過50歲的人)在操英文方面就比較遜色,不過大致上他們都聽懂英語。在去菲律賓前,最好買一本他加祿語學習手冊,好融入當地社會。你也可以上網查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