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菲律賓台風海燕死了多少人
5400餘人,受傷10000餘人。死亡人數會繼續上升!
Ⅱ 台風菲律賓死了多少人
當地時間11月8日,超級台風「海燕」在菲律賓中部登陸,目前已造成151人死亡。
中新網11月10日電
據外媒報道,菲律賓中部地區連日遭超強台風「海燕」襲擊,這場台風被視作菲律賓有史以來遭遇的最強台風截至10日造成151人死亡,但當局估計,死亡人數恐將進一步上升。
菲律賓紅十字會估計,在超級台風「海燕」來襲時,濱海城市塔克洛班有1000多人喪生,另一個重災區薩馬省也有至少200人遇難。菲紅十字會秘書長彭美玉表示,1000人僅是「大概的數字」。
從8日起,台風「海燕」肆虐菲律賓多地。菲內政部長稱,目前統計死亡人數還為時尚早。「救援仍在繼續,我們希望受害者沒有預估的那麼多。所有的系統——通訊方式、電力、水資源——都中斷了,因此當局無法聯繫到災區的居民。」
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說,傷亡人數「將大幅上升」,但他沒有給出具體數字。他說,政府的首要任務是恢復偏遠地區的電力和通信,向受害者提供救濟和醫療援助。菲律賓紅十字會及其合作夥伴准備進行大規模的救災努力。
在菲律賓的塔克洛班機場,9日「海燕」肆虐過後看起來像一片泥濘的荒地碎片。機場塔台的玻璃窗戶都被震碎,空軍直升機忙著進行救災行動。
菲律賓各大電視台9日陸續播放重災區塔克洛班等地的受災畫面,災情十分慘烈。電視畫面顯示,塔克洛班市大片房屋被台風引發的風暴潮夷為平地,畫面中不時可看到一些遇難者遺體。在8日風暴潮來襲時,當地洪水深有一層樓房高,汽車漂浮在洪水中,而許多居民被迫躲到屋頂,尋求救援
Ⅲ 海燕襲擊菲律賓死亡多少人
中新網11月10日電 據外媒報道,菲律賓中部自8日起遭到亞洲今年最強的台風「海燕」襲擊,該國官員表示,此次台風造成大規模損壞,死亡人數可能上萬。據美國衛星測繪,「海燕」的威力已經不在衛星所能測量的范圍內了,堪稱「史上最強台風」。
菲律賓總警司埃爾默-索里亞表示,萊特省70%-80%的區域遭到破壞,省長稱估計有1萬人死亡。大部分遇難者是溺水而亡,或被倒塌的建築物砸死。
菲律賓中部的塔克洛班市政府消息,僅在這一座城市的死亡人數就可能上升至1萬人。市政府說,目前已發現300-400遇難者遺體。
超強台風「海燕」8日起橫掃菲律賓中部6個島嶼,大部分傷亡人員是在萊特島。菲內政部長羅哈斯稱,目前統計死亡人數還為時尚早。「救援仍在繼續,我們希望受害者沒有預估的那麼多。所有的系統——通訊方式、電力、水資源——都中斷了,因此當局無法聯繫到災區的居民。」
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說,傷亡人數「將大幅上升」,但他沒有給出具體數字。他說,政府的首要任務是恢復偏遠地區的電力和通信,向受害者提供救濟和醫療援助。菲律賓紅十字會及其合作夥伴准備進行大規模的救災努力。
強台風「海燕」逼近 廣東廣西海南等地有大到暴雨
受今年第30號強台風「海燕」影響,海南島南部10日開始受到強風雨的襲擊,三亞整個上午都籠罩在暴風雨之中,機場已經啟動大面積航班延誤紅色預警。
中央氣象台11月10日6時繼續發布台風橙色預警。中央氣象台預計,台風「海燕」(強台風級)或於明天早晨到中午在越南中北部一帶沿海登陸,南海大部海域、北部灣、瓊州海峽、海南島沿海、廣東西部沿海將有7-9級大風,粵桂瓊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海南島南部部分地區大暴雨。
Ⅳ 世界上傷亡最大的台風是哪次
1922年8月2日,太平洋台風在中國廣東汕頭地區登陸。白天天空昏暗,6—8級東南風帶來陣陣狂雨。晚上9時,台風登陸,震山撼岳,拔木摧屋。3日凌晨3時,風力增至12級,潮隨浪來,海水陡漲3.6米,沿海150公里堤防悉數潰決,狂浪如瀑布入城,一時飛瓦倒牆之聲不絕於耳。汕頭城平均水深3米,沿海村鎮一片汪洋。「財生」號輪船吹到媽嶼外的乳蓬山上,「山東」號擱於狗母涵山腰,潮汕小火輪2艘覆於潮陽縣後溪、蝴蝶交山腰。
汕頭地區6縣1市遭到毀滅性洗劫,共死亡7萬多人,數十萬人流離失所。汕頭市5/6居民受災,一半房屋塌毀,死難2000餘人。澄海縣4萬人喪生,外砂村無一生還,災後廬舍為墟,屍骸遍野,水面漂著腐屍,樹木掛著衣履,山頂覆著破船,積穢逾月猶末清除。海水淹過的耕地不長莊稼,井水咸而難以飲用,兩年後方才淡化。
Ⅳ 2013年國際十大新聞的台風重創菲律賓
11月8日,超強台風「海燕」在菲律賓中部東薩馬省登陸,由東到西橫掃菲中部地區,中心最大風力達每小時314公里。「海燕」在菲律賓造成6109人死亡,1779人失蹤,2.7萬人受傷。災區大量基礎設施被毀,重建任務艱巨。災害發生後,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施以援手,幫助菲律賓災區進行救援和重建工作。
Ⅵ 海燕台風是哪一年
超強台風海燕(英語:Super Typhoon Haiyan,國際編號:1330 [1] ,聯合台風警報中心:31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Yolanda)為2013年太平洋台風季第30個被命名的風暴。「海燕」一名由中國提供,是指海燕鳥 [2-3] 。
台風「海燕」於2013年11月4日9時許被日本氣象廳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隨後亦被中央氣象台升格為熱帶風暴 [2] ,11月5日14時許被中央氣象台升格為台風 [4] ,11月6日8時許被中央氣象台升格為超強台風 [5] ,11月7日晚間達到其巔峰強度,使其成為2013年全球強度最強的熱帶氣旋和1979年台風Tip以來最強台風之一 [6] ;接著又以近巔峰強度於11月8日7時許在菲律賓萊特島北部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17級以上(75m/s) [7-8] ,並於11月11日5時許在越南廣寧省沿海再次登陸,登陸時中心最大風力有13級(38m/s) [9-10] ,最終於當日23時被中央氣象台停止編號 [11] 。
根據2014年4月17日菲律賓國家減災委員會(NDRRMC)事後發布的最終報告,「海燕」共造成菲律賓6300人死亡、1062人失蹤、28688人受傷,經濟損失1813.25億菲律賓比索(約合36.4億美元) [12] 。
截至2013年11月30日,「海燕」共造成中國30人死亡、6人失蹤,經濟損失45.8億元人民幣(約合7.5億美元) [13] 。
截至2013年11月11日,「海燕」共造成越南14人死亡、4人失蹤、81人受傷 [14] 。
Ⅶ 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強的台風「海燕」於2013年11月8日凌晨登陸
超強台風海燕(英語:Typhoon Haiyan,國際編號:1330,聯合台風警報中心:31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Yolanda,當地華語譯名:尤蘭達)為2013年太平洋台風季第28個被命名的風暴,為本年度全球最強的熱帶氣旋。「海燕」一名由中國提供,是指海燕鳥。
海燕的強度突破2010年台風鯰魚,成為西北太平洋有紀錄以來強度高於1979年台風泰培的熱帶氣旋。香港天文台最初評定其接近中心最高持續風速每小時260公里(以10分鍾平均風速計算),僅以每小時10公里之差,遜於鯰魚之每小時270公里;後來更於「2013年11月熱帶氣旋概述」把海燕強度向上修訂至每小時275公里,以每小時5公里之差,超過鯰魚。中國中央氣象台評定其接近中心最高持續風速每小時270公里(以2分鍾平均風速計算),以每小時10公里之差,高於鯰魚之每小時260公里。聯合台風警報中心亦評定海燕的接近中心最高持續風速為每小時315公里(以1分鍾平均風速計算),高於鯰魚之每小時295公里,更超越1979年台風泰培之每小時305公里,成為1979年台風泰培後,34年以來首個1分鍾平均風速超過每小時300公里的熱帶氣旋。海燕更一度達到德沃夏克分析法中的「T指數」8之數值。若把下表內官方氣象部門評定強度綜合考慮,海燕顛峰強度超過台風鯰魚,並且也超過了台風泰培。
中文名超強台風海燕
外文名Super Typhoon Haiyan
生成日期2013年11月3日
消散日期2013年11月12日
影響地區菲律賓、台灣、中國大陸、越南
傷亡人數16232人死、28715傷、26789失蹤
經濟損失共計75億美元
風暴強度超強台風
最低氣壓890 hPa(百帕)
中心風速75米/秒
中心最高風速315 km/h
瞬間最大陣風379 km/h
Ⅷ 台風海燕給菲律賓造成多大傷亡
死亡了3000多人了,傷亡就不計其數。在海燕中,菲律賓解決問題應對危機能力有待提高,確實讓人著急。讓常規情況,阿基諾三世早就被撤職了,又擔心引起國家動盪。希望,菲律賓民眾排除困難,積極抗災,提高自救能力。也希望國際社會積極伸出援手,從物資援助,生活必需品援助入手,從維護安全援助介入,從群眾安置援助入手。一方面,要保證菲律賓的治安狀況,不要內亂。一方面要保證群眾生活有保障。另外,也要保證醫療衛生防疫,大災後無大疫。最後,要保證經濟穩定,保證群眾有收入來源。希望國際成立菲律賓災難基金,積極平穩救災,保證菲律賓經濟安全。在這里向菲律賓災難中的人民表示慰問,向菲律賓政府表示慰問,希望美歐和日韓新積極投入到援助中來。希望菲律賓軍隊有秩序的在救災中發揮積極作用。希望有相關的菲律賓救災法律法規出台來保證救災平穩進行。
Ⅸ 海燕的超強台風「海燕」
中國天氣網訊 11月,一隻瘋狂的「海燕」飛過西太平洋,在菲律賓、中國、越南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的浩劫。它就是2013年第30號台風「海燕」,也是人類有記錄以來登陸最強的超強台風。
據統計,截至11月15日,聯合國表示「海燕」造成菲律賓4460人死亡,92萬人流離失所,災民人數達1180萬;中國至少13人死亡,5人失蹤;越南至少13人死亡,81人受傷。
空前的強度、慘烈的傷亡、巨大的災情,都在描繪著這個台風的獨一無二。「當一個台風破壞力太大或太特別,它的名字將會被棄用。」中國氣象局台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許映龍說,「海燕」無論從哪方面來講都會被除名。
台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許映龍(張永寧 攝)
台風作惡被除名 受害國有發言權
從事台風預報20多年的許映龍告訴記者,2000年開始,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才啟用現行的命名規則,通常在熱帶氣旋達到熱帶風暴級別時,就有機會獲得命名。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區的14個國家或地區,各提供10個名字,一共140個名字組成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表,循環使用。不過,在台風命名表上的名字並不是「終身制」,一旦台風作惡多端或太有個性,就會在命名表上被除名。
「除名是為了讓人們記住它的獨一無二。」許映龍說,一般來說被除名的台風都具有登陸強度強、災害損失大、人員傷亡重的特點,比如2006年重創我國的超強台風「桑美」;還有少數台風雖然不強,但足夠特別,比如2001年的熱帶風暴「畫眉」,它是有史以來最靠近赤道的台風。
那麼,台風到底怎麼被除名呢?許映龍介紹,除名申請由台風受害國在世界氣象組織台風委員會年會上提出,通過審議後即被棄用,次年年會上將公布台風命名國提交新的替補名字。
「海燕」過後,菲律賓島上房屋幾成廢墟。(圖片來源:美國天氣網)
Ⅹ 菲律賓熱帶風暴造成多少傷亡
菲律賓熱帶風暴已致200人死亡 ,近7萬居民無家可歸生活艱難。
據菲律賓氣象專家介紹,菲律賓平均每年遭受20次熱帶風暴襲擊,其中很多都是致命的,但擁有2000萬人口的棉蘭老島很少遭災。當地薩爾瓦多警方負責人威爾遜·米斯勒斯24日告訴法新社,居民們收到足夠多的警告,但「由於我們很少遭到台風的襲擊,居住在河流附近的人們並沒有認真對待」。法新社報道說,菲律賓近年來遭遇的最嚴重台風是「海燕」。2013年11月,「海燕」襲擊菲律賓中部人口稠密的地區,造成數千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