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在菲律賓工作的人嗎,說一下菲律賓工作的真實情況吧
說說我的經驗之談吧,要找的話,首先最重要的是看這個公司本身好不好,工資待遇,管理制度,還有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個人事要真誠,我就在菲律賓做HR,這邊很多所有的人事都不會把自己公司說得太差的,相反越是說得天花亂墜的公司,基本越是不靠譜的。
昨天還遇到一個公司人事說他們公司做滿三個月如果離職就不需要賠付的,事實上是需要做滿一年的。
一般你看一個公司的好和壞,主要是看以下幾點:
一、住宿,個人覺得住宿公寓,或者給房補這個更好,當然也要看住宿的人數了,個人不喜歡住在別墅,因為一般住在別墅的話,下班了會了宿舍就不能外出了,住在公寓一般都沒有人管的。
二、伙食了,因為你每天要吃飯,假如你每天吃飯想吐了怎麼辦,我就遇到一些公司很坑的,真的吃的要吐了。
三、工資待遇了,這個一般人事給你說的都不會太詳細的,前面的住宿生活可能說得很細,因為工資待遇裡面每個職位都會有不同規定的罰款,或者績效什麼的,這個對於小白來說也不知道怎麼問的,比如你想做客服,客服一般會涉及到出入款什麼的,你出款錯誤了,要賠錢,你會客戶消息慢了也要扣錢(咨詢人多了,有時候還真的回不過,總會有個高峰期),你打錯字了也要扣錢,哈哈所以我不適合做客服的。還要推廣,你要知道公司提供資源不,就算提供資源,每個公司的資源都是不一樣的,你也不知道什麼樣的資源好,還有就是推廣的方式方法了,等等細節方面的,當然還有提成。還有人事,很多人覺得任務少好完成,或者覺得任務多了不好完成,其實個人認為,你一定要問清楚,完不成任務扣錢不,就比如我遇到一個人事要去底薪6000的公司,我們底薪8000,他不來,為什麼因為任務多呀,但是就算他們任務少,一般新人基本也完不成的,而且我們完不成任務不扣錢,總體來說我們賺得多。反正各種細節很復雜,如果沒有在這個職位做個幾個月,你都不知道問題會出現在哪裡的。
四、工作時間了,很多人認為工作時間少的就好,事實上我個人感覺,還是因人而異,一般工作時間短的,比如八小時,一個星期休息一天的客服或者推廣什麼的,他們優勝劣汰很嚴重的,經常開除人,而相反一般12個小時的,月休一天的,基本很少開除人,只要工作態度好,當然這個也不是說絕對的,但是基本都是這么一個情況,所以說因人而異,如果你覺得你是人才,你可以去這樣的淘汰率高的公司看看,如果不是,你也可以求個安穩賺錢了,大部分來菲律賓工作的人其實學歷也不高,也沒有什麼網銷經驗的,所以如果去了一個休息多的公司,被淘汰的比例還是很高的。
五、離職賠付了,這個可多可少的,我遇到賠付三千的公司,也遇到賠付2萬的公司,問清楚不是壞事情,但是還是上面說的,前提是你要遇到一個真誠的HR,如果遇到一個為了招人不擇手段的人,那你就慘了,你去了發現和說的不一樣,你要去招這個HR的麻煩,恭喜你,這邊的公司和國內不一樣的,你不要用國內固有的觀念來考慮菲律賓這邊的事情,很多公司人事部門和別的部門都不在一起的,而且在菲律賓公司想打你,很簡單,人事主管一聲令下,公司保安很給力的,一句話,這邊和中國不一樣的,之前有人說哪裡可以維權,在菲律賓你不可能維權的,聽話,安分,老實的賺錢吧,你就會安安分分賺到錢。
六、包簽證機票嗎,這點我覺得是最不重要的,但是很多人卻很關心這點,總想找個包簽證機票的公司,但是我告訴你,自己買簽證機票有哪些好處,首先我上面說的賠付,合同期沒有干滿,簽證機票都要賠的,如果自己弄,你就可以把這個成本降到最低了,有些坑公司,賠付的時間機票簽證就要3000塊錢,而且大部分都是這樣的,事實上你自己弄的話,回程票可以退,簽證300,加起來最多1000多點點了,然後保關費也就幾百人民幣的。這些機票簽證到了公司都是可以報銷的,當然大部分人都是想長久乾的,但是沒有去公司干,你知道怎麼你的公司很適合你呢。
七、牌照問題,一般在寫字樓的公司都有牌照,所以不詳細說了。
八、公司規模,很多公司說我們集團好幾千人,實際上那是一個集團而已,和他們公司無關,你只要知道你去的公司規模多大就夠了,還有就是大小無所謂了,重點是待遇了,當然很多公司的規模大小也和你的職位有關系了,我就不詳細說明了。
好了,也許還有其他的問題的,這邊的就不詳細說了,有問題也可以留言
❷ 都說菲律賓不好為什麼中國人那麼多過去那邊 過去那邊的都是那個地區的人 過去那裡都干什麼從事什麼職業
目前就在這邊,呆了半年了,菲律賓的工作是真實的,一般中國人去菲律賓工作90%都是去那邊做菠菜行業,不懂什麼行業的話,自己網路一下。公司都是包吃包住,正常剛來這邊,試用期一般工資是六千到八千,看你做的崗位。招聘的崗位大多都是客服,推廣,電銷,翻譯,行政,人事,Java,計算機工程師。如果你是技術人員的話,每個月十萬到幾十萬都是有的,這里一個美工,月入都幾萬都很正常。普通員工的話,在這邊工資最高的是做推廣,基本都是一萬以上,有業績,每個月拿兩三萬不是問題,厲害的一個月十萬都是有可能的,屬於薪資彈性非常大的一個崗位。但是這一塊同時壓力也大,有相對的業績要求。如果沒做過,想挑戰高工資的,找工作的時候最好找公司有提供資源的,不提供資源的,很難做。客服崗位相對穩定,平時主要是處理客戶的一些問題,然後會牽扯到出入款的問題,這個崗位需要心理強大,能承受一些低素質客戶找麻煩,也需要特別細心,因為客服崗位直接牽扯到公司的資金,如果出錯,自己也需要賠償,基本都要女生,對打字速度有要求,一般是每分鍾五十以上。薪資第一年基本在八千到一萬左右。人事工作內容相對比較輕松,但是也有業績要求,由於招聘的困難性,被開除的可能性是最大的,是一個流動很大的崗位,收入一般都能達到一萬多。基本這邊所有崗位,你做都是能在一萬以上,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你必須要長期在一個公司做下去,才能賺到錢。這邊的公司有好的,也有坑的,找工作,挑選公司時,一定要了解清楚,首先要考慮工資是否正規可靠,有沒有正規的牌照,再挑選比較好的薪資待遇。但是找工作時,不要盲目的只看待遇,這邊有些無良的HR,還有黑中介,為了自己的業績,為讓你來,薪資待遇什麼都忽悠,然後你來了以後,發現待遇根本沒有說的那麼好,要明白,任何行業在薪資待遇方面,都有他的標准在那裡,要學會辨別真假。其次,這邊工作都會要求員工將護照交由公司保管,是這里公司的一個正常現象。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公司要給你辦理工作簽證,方便管理,另一方面,因為辦理工簽公司需要支付費用, 擔心員工隨意離開,給公司造成損失。正規公司,離職時,公司只會跟員工收取員工應該支付的費用,正常就是工簽費,如果你是做的時間短,又要公司給你購買了機票,辦理了簽證,還有保關,這些也需要向公司支付,部分公司可能會存在ID卡(進出辦公樓的憑證)的費用,這個一般在一到兩百快,當然,這些費用是根據你個人情況而定,除此之外如果還有別的費用,那就是坑。當這些費用算好,也會給你結算應該支付給你的工資,然後完成正常賠付,辦理完離職手續,就會返還你護照。總之,出國找工作一定要找正規合法的公司,多了解清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整個菠菜行業蓬勃發展,國人越來越多,大樓越來越多,微信附近的人不是中介、外賣、第三方,其實就是國人招嫖。各個大樓周邊走幾步就是中國超市,跟國內一樣,買啥都有,只是價格貴了點,移民局到處都是送護照辦工簽的國人。反觀中企員工辦工簽由於各種原因,門路不通。色情業從最初的本地人,到國人,到現在的歐美日韓樣樣俱全,國內來回的航班,機艙里大部分是菠菜從業者。有的人省吃儉用2年首付,有的人入不敷出離開時還負著債,有的人下了班吃喝嫖賭。有的人下班堅持健身,有的人一年到頭拿底薪,有的人第三個月就領2萬,有的人到了第二天就想走。有的人與同事結婚還把丈母娘接來帶孩子,大家都心累想家,年假的時候嘴上說不來了,但最後還是踏上了出國的航班。每天坐飛機到菲律賓的中國人百分之80都是從事這個行業,俗稱:菠菜行業、BC業。這個行業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原來在國內,後來國內嚴打,基本都搬到了東南亞。菲律賓居多、其次是柬埔寨、然後是泰國、馬來西亞、緬甸也有,國內依舊存在不少做這一行的。由於此行業的特殊性,上手難度不大,只要有錢有點關系的都可以做,前些年不傻基本都會撈到金,隨著國內的打壓以及他們同行間的惡性競爭現在貌似沒那麼吃香了。在瘋狂淘金熱的驅使下,近幾年東南亞遍地開花,造就了許許多多的公司、小平台,黑平台。據不完全統計,菲律賓從事BC業直到現在至少有30萬人、柬埔寨也有不少於20萬。由於菠菜公司什麼人都敢招,也導致了菲律賓、柬埔寨的華人魚龍混雜、參差不齊,也經常惹出事端。老一代菲律賓華人辛辛苦苦維護起來的好形象,這幾年漸漸的被這幫人給毀壞了。柬埔寨近幾年中國人的形象也是越來越差。如果東南亞的BC行業非得排個名的話,那菲律賓絕對算是龍頭老大了。柬埔寨這些年雖然也如火如荼的發展著,但始終不如菲律賓,菲律賓的優勢在於有一家專門的監管菠菜公司的機構(PAGCOR)。2017年10月之前PAGCOR部門頒發的BC證只有35家,直至現在也只有46家而已,這46家合法牌照公司大部分是BC技術公司。想要躋身到46家裡面不僅公司要有很大的實力,還要不菲的費用。真正意義上的合法公司只有46家,但菲律賓多如牛毛的公司是否合法呢?答案是合法的,大部分都是掛靠牌照、子公司。BC在菲律賓合法而且必須在正規公司才合法,但是在國內非法,這點需謹記。不喜勿噴,喜歡有禮貌的人?
❸ 著名菲律賓華僑李清泉從事什麼行業被譽為什麽成為影響菲律賓的重要華人
李清泉從事木材生意,享有「菲律賓木材大王」的美譽,被稱為「菲律賓經濟發展史上佔有永久地位的人」;是菲律賓華僑史上最有建樹、聲譽卓著的愛國華僑領袖,沒有之一。
❹ 菲律賓人口那麼多,為什麼出國打工的那麼多
提到菲律賓相信大家都會想到一個詞,就是」菲佣「,菲佣就是菲律賓國籍的傭人,在我國香港地區,台灣地區,還有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和地區尤其常見。既然菲佣那麼出名,其實也是從側面反映出菲律賓出國打工的人特別多,不然也不會有菲佣這種說法了。那麼為什麼菲律賓那麼多人都出國打工了呢?
首先就是菲律賓國內經濟不好的原因吧。如果自己國內經濟好,那麼誰還出國打工啊,那不是找罪受嗎!所以說首先因為自己國內經濟不好所以大家都想出去謀條生路。應該說國外比菲律賓國內好得多了。
還有就是菲律賓自己的文化問題了,菲律賓受到過西班牙,美國,日本等國家的殖民,這些國家也給菲律賓帶來不一樣的文化,這些文化都融進了菲律賓本土文化里,開放,包容,融合是他們的文化之一,所以說去國外打工也是他們的潛意識里有的東西。
❺ 在經濟貿易方面台灣對菲律賓的大 還是菲律賓對台灣的大
菲律賓對台灣的經濟主要是依賴台灣的投資,在進出口方面二國的貿易差距並不大,但是台灣對菲律賓的投資是不可小估的,遠遠超過大陸的投資,同時限制菲勞可能引起菲律賓人對菲政府的不滿,因為台灣幫助菲律賓解決了近三十萬的勞務。
❻ 越南,菲律賓,泰國,各有多少人不在本國工作!
據越南通訊社消息,越南勞動榮軍部透露,今年前6月越南到國外務工人數為40631人,同比增長20%。越南勞務輸出的主要目的地是馬來西亞、韓國、日本、中國台灣等傳統市場,以及中東、美國和澳大利亞等新市場。菲律賓是世界最大勞務輸出國之一,每10個菲律賓人中就有1個在國外打工。菲律賓在海外務工人員人數目前已達到900萬人,上述海外勞務人員中,33.5%為一般工人或非技術工人;15.4%為受雇於貿易及相關行業:15.1%從事工廠機器設備操作工作或機器裝配工作。沙烏地阿拉伯是菲海外勞務主要市場,佔22.6%;香港和日本分別佔9.6%和9.1%。中東地區是菲律賓政府最看好的勞務輸出目的地。 菲勞工和就業部長馬里亞尼托·羅克說,海外工作空缺有38.9萬個,其中超過10萬個在卡達,1.2萬個在科威特。現在有100萬菲律賓人在沙特工作。
❼ 為什麼在台灣有這么多菲律賓傭人
台灣作為中國的繁華都市,有著高速發展的經濟,本地的生活水平極其的高,一直都享有盛名,在台灣也有很多的菲律賓傭人,我認為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與台灣的經濟與政治、文化脫不開關系,下面我將一一解釋一下。
三、文化方面。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台灣的文化了,台灣的文化很大一方面是比較偏開放與自由的,這種文化很寬松,給了外國人進入台灣的機會,在這種文化背景,很多事物會變得非常好接受,因此菲律賓人會來台灣進行工作,他們認為這種自由開放的文化可以充分的包容接納自己,所以都會很喜歡到台灣來,喜歡台灣的這種不同於其他城市的獨特氛圍,並且在台灣中也可以看到其他外國人,很自由也很寬松。
台灣作為一個經濟大省,有著自己十足的魅力,他那獨樹一幟的文化展現了自己的自由作風,繁榮的經濟,獨特的體制都是吸引菲律賓人來打工做傭人的重要原因。
❽ 華僑在東南亞多數生活在哪個國家從事什麼職業,與家鄉有什麼聯系
現在海外華人約:
海外華人有多少?這個數字,可能什麼人也說不清楚。過去,有人估計有2000餘萬人,現在的說法是3000餘萬人,由於各地沒有正式進行登記,也就沒有準確的數字,2000餘萬和3000餘萬只是一個約略估計的數字而已,不過,多數人是持3000萬這個數字的。
別說全球的華人有多少難說,菲律賓的華僑有多少,華人又有多少,誰也說不準,沒有準確的數字。為什麼呢?同樣的原因,有關當局沒有進行正式的登記,哪裡有準確的數字。
過去,根據一般說法,每年向菲律賓移民局登記的華僑約有5萬人,與入籍的華人加在一起,全體華人大約有150萬至200萬人,占菲律賓總人口的2%左右。但是,根據慈僑基金會最近從移民局獲得的資料,每年向移民局登記的華僑有7萬餘人,如果連那些持旅遊證件而沒到移民局進行常年報到者算在內,菲律賓的華僑可能不止7萬這個數字。
最近20年來進入菲律賓的中國公民,大約有幾萬至幾十萬之多,雖然這些人有的已經改變了身份,但是保持中國籍的也不在少數,其中可能有一部分人沒有進行常年報到,如果連這些人加在一起,以10萬人來算大概不為過吧?
由於缺乏正式的統計,不但菲律賓的華僑和華人數字說不準,東南亞其它的國家也存在這個問題。一次到中國出席會議,碰到印尼泗水《千島日報》社長張明開先生,談話中涉及印尼華人數字。他告訴筆者說,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現在印尼的華人絕大部分都加入當地的國籍,但是華人有多少?印尼官方的說法是1000萬,但是根據當地華人自己估計,遠遠不止這個數字,大約有1600萬人。1000萬和1600萬,相差600萬人,由於沒有正式的統計,何者正確就難說了。
鑒於幾十年來各地對當地的華僑和華人沒有正式進行登記,要得到一個准確的數字是不可能的。菲律賓是這樣,印尼也是這樣,相信其它的地方也是這樣,全球華人的數字,也只能約略來說,大概有3000萬餘人。
現在海外華人總資產有:
第六次世界華商大會,將於今年9月在華商們的母親國隆重召開了。屆時數千海內外華商才俊共聚一堂,這是何等歡喜。「華商攜手新世紀,和平發展共繁榮」。這不僅是全球商界翹楚們的一次盛會,也是中華民族的一件盛事。但是海外華人華商的現狀如何,我們將從12個方面做一介紹。
話題1:海外華人究竟有多少?
中國人大規模遷移海外始自19世紀中葉。1999年的資料表明,海外華人至少有3455萬人。
中國人稱民國外的歷史雖然很長,但大規模遷移海外卻是發生在19世紀中葉以後的事情。據不完全統計,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的100年裡,中國人出國人數將近1000萬,足跡遍及五大洲數十個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近20年來,隨著世界經濟際化的發展,由於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以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移民政策的調整,歡迎國外移民流入,致使發展中國家人口大量移居發達國家;跟隨著世界性移民新潮流,中國大陸、台灣、香港以及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華裔人口,也向發達國家移動。世界各地的華族人口由此迅速增加。
東南亞各國是中華民族群最集中的地區。據台灣報紙報道,截至1999年底,中國大陸及台灣、香港、澳門地區以外的海外華族人口總數已達3455萬餘人,其分布以亞洲地區為最多,共約2678.8萬多人,佔77.63%。其次為美洲地區,約有601.3萬多人,佔17.43%;歐洲有96.8萬多人,大洋洲有65.5萬多人,非洲有13.2萬多人。
在亞洲的華族人口,新加坡約佔80%,馬亞西亞約佔30%,泰國約佔10%,在印尼和菲律賓所佔的比重很小。
近20的來,在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華裔人口增加很快。華裔人口在美國的少數民族中數量是最多的。根據人口普查資料,1990年美國華裔人口已達160萬,自1980年以來10年間增加了一倍;至1999年底美國華裔達306萬人。
華族人口遍布全世界168個國家和地區,在亞洲的科威特、伊拉克和孟加拉,美洲的尼加拉、阿魯巴和烏拉圭,歐洲的荷蘭、波蘭和盧森堡,大洋洲的諾魯、索羅門群島及塞班島,非洲的迦納、坦尚尼亞及莫三比克,天涯海角,處處有華人的足跡。
話題2:何謂「海外華人」?
「華僑」、「華人」、「華裔」各有所指。關於海外華人的稱謂,一般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狹義的海外華人如同上述是指中國大陸及港澳台地區以外的華族人口,所以有「海外華人3000萬」這句口頭禪。
西方學者和中國大陸的人說海外華人,往往是指中國大陸以外的所有具有中華民族血統的包括香港、澳門和台灣的海外同胞,因此大約就有5700萬多人,這是廣議的說法。
海外華人90%以上已經加入其所在國的國籍,他們因此成為有別於保留中國國籍的「華僑」的「華人」;所以對海外華人一般又聯稱「華僑華人」。在海外出生的華僑華人的子女為華裔,但往往又用「華裔」統稱所有的華族人群。
中國海外移民的老一代人,包括現在年紀較大的一代人,他們離鄉背井,多隨海水漂流,到海外謀求生計,艱難營生。也有一些大陸商人過海經商。還有許多人是被殖民者掠賣的華工。
其主要的移民地是福建、廣東、浙江、江蘇等沿海沿江地區。他們中的一部分人,藉中國人的勤勞、智慧與拼搏進取精神,艱苦創業,始於小本經營,逐步資本積累,在世界各地發展華族農工商企業。
郭芳楓先生1911年出身在福建省同安縣連花鎮一個普通的庄戶人家。由於家境貧寒,14歲那年,他隻身抱著一卷草席下南洋,到新加坡謀生,先在一位親戚開的五金店當學徒,白天勞作繁雜辛苦,晚上堅持去夜校補習功課。後來他被老闆晉升為五金店經理,小店日益紅火。當手中有了一定的積蓄後,請其三個兄弟也到新加坡,一起開辦了一家取名「豐隆」的小店,經過半個世紀的經營與發展,終於成為當今亞洲最大的華商財團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由於所在國民族政策的一時調整和其他政治原因,有一部分在東南亞國家的華裔人口向鄰國或美、歐、澳地區遷移。
話題3:何謂世界華商?
這是對具有華族人特質的華商企業及其經營者的泛稱。一般地,國內所稱的「海外華商」僅指中國境外的華商企業及企業家
顧名思義,世界華商是指在世界范圍內從事各種經濟活動的那一部分華族群體,其核心部分是指具有華族人特徵的華商企業及其經營者。泛泛地說,世界華商也泛指包括華族經濟界和非經濟界的各種機構、團體和人士。
1995年開始在北京連年出版的《世界華商經濟年鑒》認為,世界華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中國大陸及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華商,比較集中的東南亞各國的華商,散布在北美、澳洲及世界各地的華商。
我們說到「海外華商」,當然是指中國境外的華商,或僅指中國大陸以外的華商企業及其經營者。
話題4:海外華人資產究竟有多少?
首先海外華人資本不是一個整體,它是各駐在國民族資本的一部分。估計其經濟總量相當於一個台灣或接近一個韓國,其資產總額在2.5萬億美元左右。海外華人資本或資產究竟有多少?這是人們在研究和了解海外華人的經濟成就或經濟實力時難免感興趣的問題 。
海外華僑華人大量聚居在東南亞各國,海外華商的資本和企業在東南亞國家也比較集中。1995年8月中旬,澳大利亞外交與貿易部發表了一份長達350頁的海外華人經濟網路研究報告,稱逾七成的東南亞上市公司由海外華商的資本控制。略同時期,日本東京的富士通研究所調查了亞洲5個主要國家的上市公司,發現其資產額中的絕大部分為華人所有。
除了上市公司的資產統計之外,分布在亞太國家和地區的華人經濟細胞主要是成千上萬的中小型商貿企業,它們為當地社會提供了一半以上的就業機會。
近20年來海外華人資本在美國、加拿大、日本和歐洲國家,也有相當的發展。來自東南亞國家和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華人資本,大規模地向澳大利亞輸入,對那裡的經濟增長也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另外有一些研究和報道,涉及全球華人資本或資產的總量問題。進入90年代以後,據英國《經濟學人》雜志和美國俄亥俄大學海外華人問題中心等估計,當時中國境外海外華人的資產約在1.2萬億至2萬億美元之間;據2000年9月台灣的報紙報道,一項關於海外華人狀況的研究估計當時海外華人的一年總所得約有2.65萬億至3.09億美元,其經濟總量相當於一個台灣或接近一個韓國,其資產總額可達2.5萬億美元。
這些估計雖然只是一種推斷的結果,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顯示海外華人資本具有相當可觀的經濟實力。
有的研究者認為,海外華人資本不是一個整體,不可能將它作為一個整體來計算。早在80年代,一些日本學者和媒體有意或無意地誇大海外華人擁有的資本或資產總額。他們提出這一觀點,是為了論證海外華人特別是在東南亞,華人正在同中國聯合「主宰」東亞經濟,這些華人資本就是所謂跨國家的「華人經濟圈」的基礎和根據。宣傳這種聳入聽聞的診斷,顯然不利於亞太地區的民族和諧與亞太地區的經濟合作與發展,是值得大家警惕的。
有研究者分析,海外華人資本由兩大類組成。
第一類是華人在當地積累起來的資本。上文已經提到,早期移居各國的華人並沒有攜帶任何資本,他們中的一些人經過多年的艱苦勞動,甚至經歷幾代人的努力,才得以積累今日的資產。因此,他們的資本積累過程與所在國家民族資本的積累過程是一致的。特別是在50年代以後,東南亞各國原來的華僑已經陸續成為所在國的公民,他們的資本自然成為該國民族資本的一部分。
第二類華人資本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中國國內一些企業家,包括香港、澳門的華人企業家,在海外開始有少量的投資。60年代以後,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的中國企業家在海外的投資額大量增加。這些華人的投資是一種資本輸出。它們在投資接受國內,很自然地被看作外國資本,而不是該國的民族資本。但是,其在海外建立的合資或獨資企業是在投資接受國注冊的,它們的生產總值同樣被計入投資接受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中。它們以各種形式與投資接受國內民族資本相結合。所以,這一部分華人資本也成為當地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社會科學院海外華人研究中心單純博士認為,海外華人政治上效忠於當地社會,經濟上是當地主流經濟中的一個有民族特色的補充部分,並可利用民族紐帶進行全球經濟合作。我們可以通過華人資本屬性的分析,更加深入地研究各國的華裔公民在該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所發揮的積極作用,促進世界各民族和睦共處與經濟合作,推動世界經濟的共同發展。
話題5;世界華裔網路有何特色?
由族群關系構成的華裔網路既可規避風險又便於搶占市場,它對市場信號的反應和多元選擇,比單純依靠國際貿易和國際產業淘汰轉移要優越得多。
當代世界華商的經貿網路,主要是以東南亞地區的華商網路為基礎而發展、擴大起來的;而東南亞地區的華商網路的形成,更集中地體現華商網路的基本特點,它是依託於華族移民的族群關系,隨著地區經濟和世界經濟的發展,包容於各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區域經濟和整個世界經濟之中,而擴散到全球。
近代中國的海外移民,是屬於國弱外流以謀生和追求和平的生存空間為目的,自發地依靠家族和鄉土關系的牽引而逐步發展起來的。他們漂洋過海,一人帶一人去一家帶一家去,父引子兄領弟,子代傳孫,形成一條民族移民的世代走廊。
東南亞地區的移民多來自廣東、福建兩省和江蘇、浙江一帶,那裡方言眾多,移民們來到移居地後形成了以方言和地域為主體的群體,結成商幫,主要有廣東幫、潮洲幫、福建幫、客家幫和海南幫,還有晉幫、徽幫、寧波幫等。並在幫內建立了以血緣、地緣為紐帶的宗親會和同鄉會組織,以便於他們互相幫助,同舟共濟。各幫移民很會經商做生意,各幫的商業活動也側重於一些地方和某些物產。例如米業,早期是由潮洲人在泰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操縱和控制。華商間的業緣和物緣關系得到發展。
隨著各幫移民經商生意越來越紅火,宗親與鄉親會館便成為華商集會的重要場所。中華商會逐步突破了親緣和地緣的限制,作為華商們業緣組織,便由此發展起來。由同姓宗親會到異姓同鄉會,由方言群的會館到中華商會和中華總會,一層層地擴大,不是由於政治統屬,而是由於族群關系的組合,構成了海外華人社會集合點和華商網路的一種形式。
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東南亞地區經濟的發展,華商企業的經營規模不斷擴大,華商經貿網路的企業形態多種多樣。母公司之下設立分公司、轉投資企業等;在企業外部發展聯營,建立合資企業、聯營公司、聯系公司、聯號公司、控股公司、跨國公司等等。華商傳統的合夥制向股份制發展。特別是70年代以後,華人財團的崛起,在傳統夥伴制的基礎上互相摻股,組成具有實力的集團,進行多角跨國經營,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
華人資本向世界范圍擴展的過程,對華商來說,既能有效地避開一個時期中一國國內政策對它發展的限制,或地區性金融危機的沖擊,以外部網路的辦法來分散風險;又能適時、有效地佔領世界市場。
世界性的華商網路對市場信號的反應和多元選擇,比單純依靠國際貿易和國際產業淘汰轉移要優越得多,它能直接參與新型產業上游產品的銷售並很快引進技術,進行高效投資生產。
華人企業通過網路尋求的是市場優先效益,這就是為什麼華人企業在規模、資金、技術甚至服務都無法與美、日企業抗衡的情況下,仍能保持企業高效運傳的原因。世界華商經貿網路在全世界的拓展,順應世界經濟國際化的發展趨勢。
華商經貿網路及其在全世界的擴展,主要不是通過某種制度結構來體現,而是以族群聯系和人際關系為基礎,進而通過對經濟、政治和文化等各種資源進行整合而形成的。華商網路具有網狀開放性和共通性的特點。
美國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曾把華商企業之間的關系比作當今電腦的互聯網網路。認為無論在形態上還是在特徵上二埂都十分相似。互聯網電腦網路中沒有統一的控制中心,任何一位入網成員都可以獲得最大限度的獨立和自由,網路的價值來自於信息市場的擴大;在華人圈,企業網路也可以無限擴大,沒有權力中心。他說:「那是很隱形的、復雜微妙的網路。華人家族企業其實就是宗族和同鄉之網,許許多多小網交織成一大面鋪蓋全球的網路」。作為華商網路形態之一的華商社團,日益呈現國際化、經濟化的發展趨勢。華人社團、華文學校、華文報紙,歷來被稱為海外華僑華人社會的三大支柱。進入70年代以後,海外華人經濟活動迅速發展,海外華人社團組織也迅速增加,目前總數已發展到1萬個左右,其中工商社團有1000多個。
這些遍布全球多資多彩的華人社團,為所在地的華僑華人服務,通過它們不斷擴大華人族群與世界各國人民的聯系,為世界華商經濟活動的發展作出積極度的貢獻。進入60年代以後,隨著海外華人分布范圍的擴大以及華人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化,世界性的華人社團組織相繼成立。這些社團目前已多達70多個,其中近70%是80年代以後建立的。近10年來,各種國際性的宗親或同鄉懇親聯誼會紛紛召開。
潮汕人的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創始於1980年,每兩年在世界各地召開。2000年11月世界客屬第十六屆懇親大會在客家祖地福建省龍岩市舉行,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00個客族社團的代表參加,其中境外代表1700多人。這些華人族親國際性聯誼聚會,進一步加強了華商的凝聚力,更為他們加強相互聯系與交流,發展世界各地區商貿關系,特別是發展廣大海外華商與其祖籍國的經濟關系與文化交流,發揮重要的作用國際性的華商組織,有在1963年4月成立的世界華商貿易會議。
由新加坡總商會,聯合香港中華總商會和泰國中華總商公共同發起的世界華商大會,從1991年開始,每兩年一次相繼在新加坡、香港、泰國的曼谷、加拿大的溫哥華、澳大利亞的墨爾本,以及即將在中國南京召開。世界華商大會把世界華商的國際網路聯系推向新的發展階段。
❾ 菲律賓華人在那能做什麼工作
公司。好像類似於三星在中國這樣的分公司一樣。我姐姐把孩子送到土耳其當地講英語的國際學校了。晚上教孩子漢語。
姐夫公司裡面高層和高級技術人員都是中國人,在底下乾的員工是土耳其人。
土耳其是個muslim國家。不過不要以為土耳其很落後,他們現在和美國人、英國人很像。英美雖信基督教,但是真正虔誠的不多。土耳其也一樣。他們比中國人還要開放。中國北方女生游泳時還在穿連體泳衣,南方的雖是分體的,但是也很大。而土耳其女生游泳,穿得和美國人一樣OPEN,很性感。
他們也喝酒,才不管宗教那一套呢!但是他們不吃豬肉,這個和他們的飲食習慣有關系,和宗教無關。中國南方很多人就不吃牛肉。
土耳其人收入很高!同時也是最發達的muslim國家。人均收入大概在中國人均的三到五倍。
另外現在的土耳其人和中國人一樣,婚前性行為很正常。
中國人很多在土耳其做生意的。老姐說中駐土大使館廚師辭職了,在土耳其開了家中餐店。
對於土耳其的消費,只能說:趕不上歐洲,呵呵。大概是深圳的2倍到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