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菲律賓風俗
菲律賓社交習俗:
菲律賓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菲律賓人很坦誠 性格直率喜開朗
多信羅馬天主教 「十三」為喪兆不幸
美國方式喜模仿 女士優先頗盛行
普遍喜歡茉莉花 喻為國花表吉慶
善交朋友講禮貌 重視禮儀與文明
在生活細節上有如下特點:
菲律賓上層社會的人,由於受西方社會的影響,很盛行女士優先的風氣。他們無論做什麼事,一般都習慣對女士給予特殊的關照。但是在農村,由於女子大多於男子,而婦女的地位卻很低下。其上層社會的生活方式局限模仿,他們最喜歡美國人的生活方式。他們家庭觀念很強,一般都喜歡別人談論和贊美他們的家庭。上層社會人士普遍喜著西裝;一般百姓,男子喜歡白色襯衫和西裝褲;女子喜穿無領的連衣裙或沙籠;老年人仍愛穿著麻或草或木製的拖鞋。他們最愛茉莉話。認為茉莉花芳香四溢,給人以幸福和美好的印象。人們都尊其為國花,並視其為純潔,情操和友誼的象徵。好客的菲律賓人,在迎接賓客時,往往把茉莉花串成美麗的花環,敬獻給客人的脖子上,以表示他們對來訪客人的一片純真友誼之情。
禮節禮儀:
菲律賓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間時,無論男女都習慣以握手為禮。在與熟人或親朋好友相間時,一般都很隨便,有的男女之間相逢時,常以拍肩膀示禮。年青人與長輩相見時,則要吻長輩的手背,以示對老人的敬重;年青姑娘見長輩時,則要吻長輩的兩頰為禮;如果晚輩遇見長輩時,說話前要把頭巾摘下放在肩上,深深鞠躬,並稱呼長輩為「博」(意為大爺)。伊斯蘭教徒見面時,要施雙手握手禮,在戶外相見若沒戴帽子,則必須用左手捂頭。菲律賓的一些原始部落的人與客人相見時,行握手禮的方式很獨特。他一握過手就轉身向後走幾步,意思是向對方表明身後沒有藏刀。他們認為這才是真誠的、真正的握手。
信仰忌諱:
菲律賓人大多數信奉羅馬天主教;還有一小部分人信奉伊斯蘭教;少數民族多信原始宗教。信仰原始宗教的人相信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神,尤其崇拜鱷魚和鳥類,認為有一種神鳥是偉大全能的創造之神,它創造了天、地和人,稱為巴塔拉。
菲律賓人很忌諱「13」數。認為「13」是「凶神」,是厄運和災難的象徵,是令人極為厭惡的數字。他們忌諱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認為左手是骯臟、下賤之手,用左手是對人的極大不敬。他們一般都不願談論政治、宗教及本國狀況和腐化問題。伊斯蘭教徒忌諱豬。他們禁食豬肉和使用豬製品;也不喝牛奶和烈性酒。菲律賓人不愛吃生薑;也不喜歡吃獸類內臟和腥味大的東西;對整條魚也不感興趣。
飲食習慣:
菲律賓農村人一般以大米、玉米為主食。副食以各類蔬菜、海鮮、蛋禽及肉類為主。菜餚喜多放調料,尤喜香辣調味品。菲律賓三寶顏市沿海及蘇祿海域的巴交族人,慣以木薯、魚類為食。他們很少吃大米。雖然不忌食牛肉、羊肉、豬肉,但多數人卻厭食用肉類。他們喜食各類水果,尤其偏愛甘蔗。菲律賓人在日常生活中嗜嚼檳榔。在他們待客中,也總少不了以檳榔來招待。伊戈羅人除有此俗外,還喜歡咀嚼煙葉。他們習慣吃西餐,但對中餐也感興趣。上層人士用餐慣使刀叉,農村人及穆斯林信徒慣用右手抓食。
⑵ 菲律賓推塑料垃圾換大米政策,我們國家都有過哪些環保新招
前一段時間看電視報道,菲律賓可以用塑料垃圾桶換大米。這個新聞聽著真的有些不可思議,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其實這是他們國家宣傳環保的一種方式。因為菲律賓人大多的時候都是在吃米飯。為了環保,政府想出這么一個絕招兒來還真是不錯。
環保至關重要,大家都應該重視起來。我們平時應該多步行或者是坐公交車出行,也可以選擇騎自行車,這樣可以低碳環保,還能夠鍛煉身體,何樂而不為呢?其實環保關繫到我們的生活,關繫到我們的健康。我們切切實實的應該做到人人有責,盡量不要做一些破壞生態環境的事情。如果見到有些人會做這樣的事情,也需要及時站出來進行制止。
⑶ 菲律賓推塑料垃圾換大米政策,那裡的環保狀況怎麼樣了
不知道大家是否聽過菲律賓這個城市,今天我們來說一下這個城市的環境問題。曾經以前在報道上看過菲律賓環保是一個比較嚴峻的問題。因為在他們那裡塑料廢物基本上隨處是可見的情況也是比較嚴峻的國家之一。
環保在每個國家都是一個大問題,也是應該重視的問題。在我們國家這也是非常嚴峻的問題,但是每個人現在都非常的愛護我們的環境,也在保護我們的環境。真希望以後能活在一個無菌的世界裡,希望每個人都健康,每個人都開心,每個人都幸福。每個人都把環保當做自己的事情,我們的擔心就會漸漸的減少,生活也會更加的豐富多彩。我愛環保,人人有責。
⑷ 菲律賓打工靠譜嗎
菲律賓這邊一般是做菠菜的,我在這里說下菠菜怎麼回事
2017年下旬 開始在各大社交網站上看到大量菲律賓招聘信息,工資都是6000人民幣左右起步。然而高工資的招聘要求條件僅僅會聽說讀寫中文即可,作為全球華人或者國內的上班族,看到如此招聘條件,難免心動。
但,事實真的如招聘信息所說的只會聽說讀寫中文就能拿到6K底薪,月入上萬,迎娶白富美?
「菲律賓」大起底
以上內容作為鋪墊,為什麼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菲律賓招聘信息 大量充斥於網路?僅僅會聽說讀寫中文難道真的能輕松月入上萬? 說到這或許大家都猜到了,這些招聘都是關於菠菜行業的相關職位招聘,只有這個行業能支撐起如此高成本的人力成本。當然也有很多招聘騙局,打著出國勞務的幌子收取個各種費用,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很多菲律賓菠菜公司也有招聘需求,他們大部分通過中介或者自己公司直聘,當然 ,招聘過來也是從事一些博彩相關行業的工作。
但是,菠菜行業在菲律賓卻是合法的,在國內一直以來是違法的,所以很多國內公司都搬到國外去了,亞洲首選之地就是菲律賓,菲政府支持這個行業,才得以發展到現在的規模。
「菠菜行業」全揭秘
進入這一行有些時間了,每天都有人從國內帶著希望而來,也有人帶著灰心喪氣無功而返,敢於揭露行業內幕、也客觀解析這個產業的現狀未來。
我先簡單的介紹一下這個行業
每天坐飛機到菲律賓的中國人百分之80都是從事這個行業,俗稱:菠菜行業、到底是幹嘛的,自己網路去吧。
這個行業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原來在國內,後來國內嚴打,基本都搬到了東南亞。菲律賓居多、其次是柬埔寨、然後是泰國、馬來西亞、緬甸也有,具我所知,國內依舊存在不少做這一行的。
由於此行業的特殊性,上手難度不大。只要有錢有點關系的都可以做,不傻基本都會撈到金。導致近幾年東南亞遍地開花。造就了許許多多的公司、小平台,黑平台。
據不完全統計,菲律賓從事BC業直到現在至少有20萬人,而且這個趨勢還沒停止會不斷的上升。公司越來越多,需要的員工也就越來越多。所以各種公司也是魚龍混雜、參差不齊。
如果東南亞的BC業非得排個名的話,那菲律賓絕對算是龍頭老大了。菲律賓有一家專門的監管菠菜公司的機構(PAGCOR)
2017年10月之前PAGCOR部門頒發的BC證只有35家,直至現在也只有46家而已
第46家公司是BMM Testlabs編號OGL-17-0046也是做技術咨詢公司的。以上46家合法牌照公司大部分是BC技術公司。想要躋身到46家裡面不僅公司要有很大的實力,還要不菲的費用。
上面說道目前為止真正意義上的合法公司只有46家,但菲律賓多如牛毛的公司是否合法呢?
答案是合法的。大部分都是掛靠牌照、子公司。現在已經很少有黑公司了,但是還是有極少量的。
個別小島上大家千萬別去…菲律賓BC公司基本集中在馬卡蒂市趴賽市。其他地區也有,比如阿拉邦,拉斯,帕西格,奎松,克拉克,宿務等地。
BC在菲律賓合法,但是在國內非法,所以,為了保護員工的安全,BC公司一般都會經常換名字,即便你的工作簽證上寫公司的名字,國內也是不會知道你們公司的性質的。只要公司夠負責就根本不會出問題的。
說到公司名字的問題,我在和大家說一下。公司所用的名字很少是自己公司的名字。一般公司也沒名字。
他們招人用的XX公司一般都是:
【大樓名字】(例如solaier、馬卡蒂8棟大樓、金鼎源、雙龍、新雙龍)
【檯子名字】(例如XX彩漂、X沙、XX威尼斯人、大X家、太陽X)這邊公司檯子的名字很多都重名。
【集團名字】(例如雙龍集團、東方集團、鳳凰集團、九州XX....)但是!集團名字並不能代表你所應聘的那家公司好壞。因為XX集團就像一個XX商城,一個商城裡面有N個店鋪,N個老闆有賣假貨的有賣真貨的。
市面上也不斷的出現一些新公司的名字,如果網路搜索不到的話,個人不建議去,因為公司本身是掛靠的,所以名字這塊很多公司都是隨意更換的。很多公司的ID卡上也不會有公司的名字。所以有一些公司不是很好,網上有負面新聞很多,然後就會改名,比如以前的電力大廈,現在他們都統一叫做永城集團了。一般不管公司好壞,網上總是能夠搜索到一些新聞的。同理,如果告訴你英文地址的,建議在地圖上找一找,到現在我都不知道珍珠大廈、電力大廈、拉斯的英文名是什麼。
如何確定公司靠譜與怎樣選擇公司。
沒有很明確的辦法,因為你應聘的任何一家公司根本不會透露出有用的信息。
首先,要搞清公司地點(上面我也說了,菲律賓算是龍頭老大,如果要做這一行盡量選擇菲律賓,我沒有黑其他地方的人。因為菲律賓總體來說比較安全穩定)其次就是基本待遇(找公司先看基本待遇,別看那些福利提成獎金,這樣只會讓你亂花迷人眼。由於這邊公司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大,所以員工的待遇也在競爭)
本地是否安全。
由於菲律賓本地人大部分信仰天主教,對人還是挺和善的。來了馬尼拉之後你可以發現,遍地華人。而且華人在這邊地位相對挺高的。馬尼拉很多行業的老闆都是華人(房地產、飯店、服務行業、旅遊業、甚至計程車行)
個人總結一下就是 「安全、機會多」 個人在這邊這么長時間是沒有被搶被偷過,但是本地人確實喜歡坑中國人,坑起來那叫一個狠,普遍認為我們人傻錢多
在說一下公司安全問題。
每年的年底(聖誕節前後1個月)都是這邊的嚴打期,菲律賓X府的腐敗會遠超你對腐敗的認知。當然了,沒有牌照沒有認可的一些黑公司肯定就扛不住了,但有資質跟牌照的正規企業就仍然受當地X府所保護
2017年菲律賓的公司相比往年情況已經大有好轉,檢察力度在東南亞也算是最弱的了。
但是每年年底的一次大查還是有的,最近的Burgandy(勃艮第)事件(自己網路)已經算影響最大的了。
BC業需要的職位和工種一般都是:
推廣(帶提成的職位,很賺錢,但有一定的壓力)
客服(混日子的工作,仔細一點就行)
人事(待遇稍高但也有壓力,個別公司人事行政不分家)
行政(要求英語,處理需要英語的工作,身體力行)
技術(開發web、SEO、美工、運維等等,相比國內待遇較高,比較吃香)
財務(做表格,做賬,公司金錢往來,公司財務標准差距較大)
還有一些風控、市場、、主播、策劃等等。每一行都不好做,所以說根本沒什麼躺著賺錢的活
繼續說一說公司安全問題。
1:公司只要不是黑檯子,入職最快給員工辦工簽(如果公司不盡早給員工辦工簽,那風險是很大的),黑檯子就是詐騙了,在菲也是違法的,一旦被查,後果嚴重。
2:自己不作死(這邊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隱私,私人手機私人微信不要連公司的網,千萬不要。個人的信息不要隨便說。管好自己的嘴,別瞎說)
3:不要去那些限制員工人身自由的公司。發現公司領導對員工有暴力和語言侮辱也不要留著。有的公司離職需要私人手機恢復出廠設置,有的離職會被關起來,當然占據極少數,大部分公司上班除了工作時間長一點,下班後別的和國內都一樣的,沒有人會管你,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了。
簡單來說必須注意的事情也就這幾點。下面給你們看看有些小夥伴遇到的
先說一下Burgandy(勃艮第)事件。勃艮第是一棟辦公大樓,屬於馬卡蒂8棟特殊辦公大樓的一棟。
勃艮第位於馬尼拉的馬卡蒂市。為什麼說博甘地事件影響深呢,請看下文。
以下內容大部分是我問我的一些朋友,還有我的一些猜想,哪裡說錯了,也別罵。
Burgundian(勃艮第)事件:
2017年11月7日當晚8點多,國內的7名人民公僕與菲律賓的人民公僕突襲Burgundy博甘地大廈29樓某菠菜公司(一棟大樓N家公司),抓捕80餘名做網路菠菜的中國人送至移民局。(這個事情還上過本地電視台)
起因:
為什麼會突然突襲這家公司呢。
原因是主要抓的是那家公司老闆之一,而且不是因為網路菠菜。
這個老闆在國內做網路融資理財產品跑路,跑到公司,其餘人只是順帶。
我只能簡單說一下,為什麼抓員工呢?
因為當時突擊到樓上的時候,本地公僕檢查他們的個人信息和移民局對比不上。
就是說他們沒有合法的工作簽證。員工無正式工簽引起的一場鬧劇。
這個事情不能具體說,發不出來。只能簡單的說一下。
結尾:80多人送至移民局做調查,最後23人被送至國內,2人釋放,關押21人。這些人均來自一家公司。
此事第二日波及到,馬卡蒂8棟大樓之一的techzon大樓(無人被抓)應該算是一個警告。
當日,大大小小的公司基本給沒有正規簽證的員工放了帶薪休假。要不就送去solaier辦公或者在宿舍辦公。
經過勃艮第事件,大家都認知到了簽證的問題。
簽證:
菲BC行業通用簽證有兩種,9G和CEZA(菠菜專用簽證),臨時簽就不說了大家都懂。
不過CEZA的簽證由於回國有可能被查水表基本已經全部停用
所以本次只介紹9G簽證。9G工簽是正規合法的工作簽證但是價格很貴,現在的價格是兩年84000P。
一般BC公司都會壓護照,我很少聽到不壓護照的公司。
原因就是,異鄉打工,公司沒辦法和當地部門有效的監管員工。如果不壓護照某些員工做了些下三濫的事情就能直接跑路。比如轉走公司資金、帶走公司客戶資源等等。
壓護照只是公司用來限制員工的一種手段。就算護照被壓,還是有不少人冒著風險做了些下三濫的事情。例如:偷偷轉移公司資金到自己的賬戶,然後跑路。
這一點大家千萬別學,因為這行沒有監管員工挪走公司資金沒有機構能監管,然後員工被公司抓到,對員工做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也沒有機構能夠監管。
平時下班了以後也是可以隨便出去處理自己的事,只要不耽誤工作,公司不會過問的,菲律賓這邊很少有公司會限制下班以後出門的。
那麼繼續講講這邊的幾棟大樓還有馬卡蒂的八棟大樓。種菜一般都聚集在這幾棟大樓 pasay區的:
solaier大樓(東方)還有icon(雙龍)還有COD邊的珍珠大廈(基本是東方搬進去的)還有什麼FCBC還有什麼亂七八糟的 不想提起COD。
makati區的八棟大樓:RCBC大樓、博甘地大樓、techzon大樓、PBCOM大樓、 Marvin Plaza大樓、HSBC大樓、Zueiling Tower大樓、Robinsons大樓。
「菲律賓」求職篇
待遇好的崗位、公司多了去了,你不能去等於0是不是。我見過很多求職者的求職順序弄反了,一上來不發簡歷就開始問公司待遇,機票簽證保關工作簽證,宿舍環境等等等等,問了一兩個小時,然後投簡歷說我要面試,人事一看說不好意思,客服只要90後,您的年齡不符合招聘要求(或者是其他條件不符合,比如說公司會限制同一個地方的人比例過多)
求職流程一般是先辦理好護照
然後做一個簡歷
確定好待遇覺得公司待遇可以接受那麼就可以約定時間面試了,電腦視頻面試,面試會測試一下打字速度,打字OK的話語言溝通一下看看求職者的思維能力反應能力工作態度等等。可以提醒大家的一點就是,面試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看求職的態度,好多人覺得這個工作就是打打字啊,誰不能幹啊,面試吊兒郎當沒有個求職者應該有的態度最後被淘汰掉。
面試通過後就要辦理簽證了,一般公司會給求職者辦理簽證
簽證辦理OK的以後就要訂機票出發了,一般是求職者自己訂機票,到了公司之後報銷。
到馬尼拉下飛機以後這邊公司會保關和接機。
到公司入職了以後,有些公司會給員工辦理SWP也就是臨時工作許可證,有的會選擇續簽旅遊簽,轉正了以後會統一辦理工作簽證。
「友情提示」
因為國內太多的人有過被騙經歷
被親朋好友騙進傳銷
因為扶起跌倒老人而被敲詐
所以每個人都活得很累,活得很小心翼翼。當太多的人被騙後,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就慢慢的減低了。
怎麼說呢,這一行業本來就是放不上檯面的;太多人靠套路招人,可是我偏偏不是一個會套路的人,怎麼辦?
然後還有一點我想和大家說的是,我寫這個帖子目的是為了教給一些求職者一些經驗
結尾篇
到此為止,發布此文,可以說客觀真實地反映了「菲律賓」特色的菠菜文化和情況,希望能幫助大家對菲律賓有個全新的認知和了解,寫此文章,旨在揭秘一個真實的「菲律賓」。在此友情提示: 出國勞務 套路重重 不要總是想著外國的月亮會比較圓,雖然外國的錢會比較好賺,其實,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的!
畢竟,點背不能怪社會,命苦不能怨政府,未來的路是靠自己闖出來的!
⑸ 城鎮中有哪些不同的垃圾箱垃圾是怎樣分類的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扔出許多垃圾,您知道這些垃圾它們到哪裡去了嗎?它們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場,然後再送去填埋。
垃圾填埋的費用是高昂的,處理一噸垃圾的費用約為200元至300元人民幣。而僅北京市日產垃圾就有12000噸,目前面積在36平方米以上的垃圾堆在北京五環路以內有700多處,佔地500多萬平方米,每年在3-5%的速度增加。人們大量地消耗資源,大規模生產,大量地消費,又大量地產生著廢棄物。
垃圾增多的原因是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項消費增加了。據統計,1979年全國城市垃圾的清運量是2500多萬噸,1996年城市垃圾的清運量是1.16一噸,是1979年的4倍。
這么大量的垃圾需要把多少土地變成填埋場?佔地60公頃,日處理量為2000噸的阿蘇衛填埋場僅能處理北京六分 之一 的垃圾,且在第11個年頭就會被填滿。被廢棄的垃圾填埋場不復為耕地,也無法建成生活小區。
目前,被西方國家廣泛應用的另一種垃圾處理方法就是焚燒。經過高溫焚化後的垃圾雖然不會佔用大量的土地,但它不僅投資驚人,並且會增加二次污染的風險。二惡英這令人談"惡"色變的劇毒致癌物質,就是垃圾焚燒後產生的主要氣體成分之一。
此外,無論填埋還是焚燒,都是對資源無謂的浪費,我們不斷地把有限的地球資源變成垃圾,又把他們埋掉或燒掉,我們將來的子孫在哪裡生存?
難道我們對待垃就束手無策了嗎?其實,辦法是有的,這就是垃圾分類。垃圾分類就是在源頭將垃圾分類投放,並通過分類的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
垃圾分類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垃圾分類後被送到工廠而不是填埋場,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燒所產生的污染,還可以變廢為寶。
垃圾分類對於一向勤儉持家的中國人並不陌生。也許你還記得五六十年代回收廢品的情景:牙膏皮攢起來回收,橘子皮用來制葯,生物垃圾用來做堆肥,廢布頭,墨水瓶等等都能得到再利 分類後的垃圾,既避免了垃圾公害,又為工農業提供了原料。
被稱為垃圾生產大國的美國,垃圾分類也逐漸深入公民的生活,走在大街上,各式各樣色彩繽紛的分類垃圾桶隨處可見。
政府為垃圾分類提供了各種便利的條件,除了在街道兩旁設立分類垃圾桶以外,每個社區都定期派專人負責清運各戶分類出的垃圾。
居民對政府的垃圾分類工作也表示了極大的支持。這不僅表現在他們每個人對垃圾分類的知識耳熟能詳;而且,在這里為垃圾分類處理出錢,就像為能飲用到潔凈的自來水付費一樣天經地義。
垃圾回收作為一種產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在許多發達國家,回收產業正在全國產業結構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以美國3個城市巴爾的摩、華盛頓和里奇蒙為例,過去回收垃圾每處理1噸需要花40美圓,分類處理以後,這些回收的垃圾在1995年就創造了5100個就業機會。在美國這3個城市只是很小的一個地區,其垃圾回收不僅節約了處理垃圾的費用,而且創造了5億美圓的財富。
垃圾分類不僅是美國那樣的發達國家的時尚,也是不少發展中國家的趨勢。在巴西,許多社區都實行的垃圾分類,這位市長把市政大廳正門口的分類垃圾箱作為該市的榮耀。而附近的二十多個海灘,分類垃圾箱更像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在菲律賓的一些地方,村民自發組織起來為清潔自己的生活環境而努力,垃圾分類是這個運動中的主要內容。
不管窮國還是富國,垃圾分類都在成為世界性的潮流,而在著方面曾經世界領先的中國,這好的傳統卻幾乎丟失了。
別人向我們學會了撿,我們卻從人家那裡學會了扔。 我們的生活好了起來,我們便不再吝嗇賣破爛換回的那幾毛錢,寧可把它們當垃圾扔掉。勤儉節約,廢物利用,這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似乎已經被頤塹��頌�謾R災劣誚�種械淖試幢涑閃艘蛔����健?
我們每個人都是垃圾的製造者,這一座座的垃圾山不都是我們一家一戶親手堆起來的嗎?
我們又是垃圾的受害者,這些垃圾山吞噬資源和污染環境的後果是要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子孫來承受嗎?
我們更應是垃圾公害的治理者,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垃圾分類來戰勝垃圾公害。
1996年12月15日,北京西城區大乘巷的居民在民間組織地球村的幫助下,從這天起開始垃圾分類。最初的分類桶是家委會成員用省下的年終獎購置的。分類後的垃圾由家委會聯系的小販和企業來清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居民們從未中斷。
作為民間垃圾分類的小小的火種,大乘巷居民的行動燃發了許多公民的熱情,97年以來,北京的一些大學、中小學以及一些退休老人相繼進行垃圾分類嘗試。在中國少年報知心姐姐和一位從德國留學歸來的女博士的幫助下,這些"手拉手地球村"的孩子們還用回收換來的錢建立了一所學校。
市民和孩子們的行為引起了政府有關部門的關注。宣武區環衛局率先行動,於97年秋開始宣武區垃圾分類回收系統的試點工作。宣武區文明辦和街道以及民間組織地球村給予積極配合。
99年4月23日,宣武區白紙坊的建功南里小區社區像過節一樣熱鬧,中國首家垃圾分類回收系統正式啟動。從這天起,居民將改變垃圾混扔的方式而按照有機類,無機類和棄土類分類投放,政府環衛部門改變混運的方式而分類清運,分揀和回收。它意味著在這里丟失多年的老傳統,終於被揀了回來。
在這場人與垃圾的戰役中,人們把垃圾從敵人變成了朋友。有人曾經把垃圾比喻成放錯地方的資源。讓我們到宣武區再生資源分揀站看一看,垃圾一旦回到應有的位置,會有什麼樣的用處?
每天被我們丟棄的可樂瓶和被稱為白色垃圾的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盒,屬於高分子聚合有機物,如果埋在地下的話,就是100年200年也爛不掉,它還會使土壤板結,降低土壤的肥力,甚至使土壤失去耕種的能力。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扔掉各種各樣的廢塑料。廢塑料處理後還可製成紐扣、筆筒等用品。廢塑料也是煉油的好原料。有人曾經形象地將它們比作"二次油田"。1噸廢塑料至少能回煉600公斤的汽油和柴油。
在回收站,我們看到各種各樣的廢紙被送到這里,包括這些不起眼的小紙片……我們知道,好的紙張是用木材造成的,一噸廢紙可再造700公斤好紙,可少砍17棵大樹,還能減少生產紙漿過程中的水污染。
可是由於我國廢紙的回收率還很低,只有20%左右,每年不得不大量進口廢紙 僅96年就進口廢紙137萬噸。大家也許還記得20世紀80年代,轟動一時的"洋垃圾"事件,那一船洋垃圾就是打著進口廢紙的旗號混進來的。
洋垃圾被趕走了,卻留下了反思,我們為什麼要從別的國家進口廢紙來做造紙的原料?為什麼我們不能最大限度的回收廢紙,而是聽任他們混在垃圾里埋掉或者是燒掉?中國的林木資源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4,中國的江河湖泊已由於早制的污水排放而嚴重污染。如果按照每人每周扔掉各種廢紙平均半公斤的話,那麼僅北京一個城市一周就要扔掉廢紙6000多噸。
中國有著回收廢品的歷史傳統,我們過去回收廢物,或許只是受貧困經濟制約的不得已的手段;在逐漸富裕的今天,我們回收廢紙,則是保護環境的自覺意識和行動。因為我們清楚的知道,我們所撿回來的不止是一張張的廢紙,那是我們的子孫安身立命的森林和河流。
垃圾,只有在混在一起的時候才是垃圾,一旦分類回收就都是寶貝,就連那種被成為微型殺手的廢電池也是可以被化害為利的。在這個不起眼的照相館,我們看到這樣的廢電池回收箱。而我們生活中用的電池,一般都含有汞或鎘等有毒的重金屬,這些重金屬如果留在地下就很容易通過雨水的淋溶,進入到地下水當中。
這種污染是很難排除,生物學半衰期大概是30年,也就是你30年才能排出一半。因此這個對人的危害特別大。廢電池裡含有多種有用的金屬礦才,回收利用的價值很高。
正因為廢電池有嚴重的危害和特別的回收價值,許多國家嚴禁它們在與垃圾混置,日本的社區專門有這種黃色的桶,將紐扣電池等分別投放。
從97年以來,北京的一些市民和學生也行動起來,自發自覺地分類投放和搜集廢電池,人民大學的青年志願者還幫助京城一家連鎖店設置了廢電池回收箱。
作為對公民運動的積極回應,北京市環衛局成立了專門的廢電池回收點,對廢電池進行回收並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
你知道什麼是生物類垃圾嗎?生物垃圾就是剩飯生菜,蛋殼果皮,采幫菜葉一類的廚房垃圾 。這些看似無奇的廢物可以作什麼呢,原來它們卻可以用來製造很好的有機肥料。像槐柏樹小區里這台大納夢生物垃圾處理機,就可以將生物垃圾烘乾,粉碎,製成高效的有機肥料。居民可以用它種花養草。
用他們施種出的蔬菜,比起化肥食品來,既安全又健康,在超市還挺受歡迎。生物垃圾通常佔了垃圾總量的40%,如果他們都能變成有機肥,既省下用做填埋場的土地,又節約運送他們的車輛和能源,還防止他們滋生蚊蠅和細菌。有關專家商量建議政府在所有的小區安裝上生物垃圾處理機並在新建小區建立處理生物垃圾的工作房。
那個時候,我們便可以看到 ,垃圾分類創造的是一個無垃圾的社會,一個使資源循環再生的社會,而這一切只需要我們的舉手之勞。
⑹ 菲律賓垃圾分類的政策及要求
在菲律賓,垃圾處理一直是個噩夢,相當比例的生活垃圾甚至不會被市政收運。
首都馬尼拉每天要生產6000噸垃圾,其中大部分運往奎松市(Payatas)一個佔地220公頃的垃圾堆放場,這里成為菲律賓最大的垃圾山。2000年,一場暴雨曾導致該垃圾山倒塌,造成至少300人死亡,500多戶家庭被毀。
自此,菲律賓社會和政府不得不正視垃圾問題,迅速開始了關於垃圾問題的研究和討論。
菲律賓政府於2001年通過了《生態廢棄物法》,其中提出了四點要求:第一,垃圾管理要分散化;第二,垃圾要強制分類;第三,基層社區強制建資源回收站;第四,關閉所有露天堆放場,禁止露天焚燒。
《生態廢棄物法》出台後,菲律賓開始在全國各地的城鎮及農村社區建資源回收站,並購買社會服務,幫助城市開展垃圾分類工作。邦板牙省會的聖費爾南多市走在了菲律賓垃圾分類的最前沿。
聖菲爾南多市邀請當地一家名為「地球母親基金會」的環保組織,協助在市域建立了180個資源回收站,並協助開展全市的垃圾分類工作。
地球母親基金會的工作秘訣是,明確分工和普遍參與。社區居民動員及社區合作,主要是通過以下三步工作:
第一步:挨家挨戶宣傳,拿實物給居民展示如何分類投放,然後和各家簽訂協議;
第二步:僱傭拾荒者成為工作人員,每周一到周六上門回收分類的垃圾;
第三步:嚴格獎懲,如果居民對垃圾進行了分類,由原拾荒者組成的收集員就會免費收走;如果沒有,收集員則會在垃圾袋上貼個小條歸還給住戶,第二天,社區還會對該戶居民開出罰單。
收集員每天用分類收運車,挨家挨戶收集分類好的垃圾,分類收運車上通常有一個專門的廚餘桶,和幾個存放不同回收物以及不可回收垃圾的容器。收到的分類垃圾將被統一運到社區資源回收站。
在社區資源回收站,食物垃圾會倒入堆肥坑/箱進行堆肥,部分社區還會將廚余垃圾進行售賣,經加工後製成飼料,用以飼養豬或其他家畜;而可回收物會被分類暫存,收集員可以自行售賣;其他不可回收的垃圾則倒入市政垃圾桶,最終運到填埋場處理。
社區資源回收站通常選取原本臟亂差的社區公有區域,並將其改造成為美麗的社區小花園,由社區雇傭工人自行運營。在回收站內堆出的肥料除了直接售賣,也可以當做這些小花園的肥料,將種植出的花草和蔬菜出售。此外,回收站還可以成為社區兒童用廢品做手工和體驗種植的活動室。
同時,僱傭的拾荒者收入也得到大幅提高,比如奎松市的一個社區里,他們的收入由原來的每月70美元提高到187美元。
社區資源回收站手工活動室
社區資源回收站花房
社會資源回收站分類回收間
社區資源回收站的蚯蚓堆肥池
聖菲爾南多市通過地球母親基金會用了短短6個月時間,就實現了垃圾減量55%,截止2016年底,減量率高達73%。
此外,他們這些舉措還創造了100多個就業崗位,並大幅減少了政府在垃圾管理費上的財政支出。實行垃圾分類前,聖菲爾南多市每年在垃圾管理上的開支是7000萬比索(大約978萬人民幣),而現在只要5800萬比索。相比於未開展垃圾分類的奎松市每年333比索的人均垃圾管理花費,聖費爾南的人均垃圾管理花費僅為25比索。
而後,聖菲爾南多市後來又出台了禁塑法令,該法令分三個實施階段:第一階段為三個月,期間一周中有一天不能使用塑料袋;三個月後,所有塑料袋需有償使用;而一年之後,全面禁止使用塑料袋。目前,這項法律在聖費爾南多市的遵守率高達95%。
⑺ 到菲律賓工作需要注意些什麼經驗經歷具體市場行情
說實話很多國人過來這邊都是從事的BC行業,這邊也大部分都是這個行業,首先這邊工作很賺錢,一般在一個工作長期干,剛開始六七千一個月,半年後工資基本就是一萬了,一般做滿一年的工資基本上在1.5萬或者更高,做滿兩年的,工資起碼在2萬以上,或者更高。前提是在一個公司長期干,如果經常換工作的話,就不會是這樣的。因為你去了新公司,又要從試用期的工資開始算,前面的經驗積累就白費了,除非你是某一方面的人才。不然普通職位換工作的話,基本越換工資越低的,因為時間長了,除了固定的工資,基本上你還會升職的,這個還會有補貼什麼的。所以一般人事給的簡章都是最基礎的工資待遇,實際上會更高的。這邊主要招聘職位:客服、推廣、人事
⑻ 關於菲律賓文化,有一些問題想請教:
問題相當長...
美國人自1898年在菲律賓馬尼拉外海打敗了西班牙駐菲海軍之後..自此.菲律賓從被西班牙殖民350多年的歷史..進入了美國人的勢力范圍時代.美國人的消費行為.生活習慣也開始很大的影響菲律賓..
現今.菲律賓人的生活禮儀.受了天主教和美國人的影響非常的深{天主教是西班牙人所帶進菲律賓的一個非常大的文化風俗}..
以用餐習俗來看..幾乎等同於美國人.不過菲律賓人似乎更好客.可能是雨水充足.農作物很容易成長.所以.他們更比美國人願意分享食物{我個人的體認}.
權力距離的問題..我覺得.菲律賓人跟美國人在這方面無異差..
風險概念的問題..這奌.是菲律賓人最大的危機..由於.先天上.該國.農作物很容易生長.水果多種.本來也是稻米的重要產地.但是.這樣的地理條件.卻造成菲律賓人比較沒有存糧也比較不努力工作的習慣..加上受天主教影響很深.以前根本不避孕.連墮胎都是違法.所以.自1970年代初期到1990年代末期.人口竟然暴增4成多..到2003年時統計.保守估計在9千萬以上[人口黑數難統計.因為.乞丐太多.還有一堆住在垃圾場旁的貧民.靠撿破爛維生.乞丐還不是一個人.往往是一家人.在巷弄里搞.幾個月後在巷弄里生出小孩}.
此國.人口數膨脹過快..竟然在前幾年起開始出現稻米供應不足.米價高漲.必須進口.以維持民生的穩定.
雖然.總人口數里.年輕人比重高.但是工作枅會少.失業率高..很多人都往國外找機會..目前.在美.加.英.{包括產油國}...等國的醫院擔任護士.重病看護.女傭..大約有2百萬人以上..
對模糊事件的探索..基本上.菲律賓人上課時..像美國人..也會問問題..但是他們菲律賓人的持續力較差.也很容易妥協.特別是在工作方面的領域.應該直接的說..他們不是一個勤勞的民族..也因此.華人或是華人後裔雖然總共僅占總人口數不及一成.但是卻掌握了該國大約7成的經濟.
該國的銀行.有近7成左右是華商擁有.最大的航空公司.最大的啤酒公司.最大的百貨公司.都是華人占最高的股份..補充.加上最大的快餐店也是{麥當勞在當地還不是快樂蜂連鎖快餐店他的對手}.
菲律賓.這個國家..其實是有很多不同的民族.因此.南方和首都圈所使用的語言截然不同.在菲律賓尚未被麥哲倫的船隊發現時..很多部族.是有點像母系社會一般.而此.也可能多少造成男性在家庭責任感上比較不像中國人的地方..
平均而言.該國是女性人口有高於男性.不過.普遍上.一般家庭.特別是父親.都希望要有男孩..也多少因為如此.很多家庭生好幾個小孩.目的就是要有男生出世.
至於後面的問題..大致上來講..都跟美國人差不多.畢竟.2次大戰期間的那5年菲律賓被日本人佔領以外..該國等於超過1個世紀深受美國人得影響..菲律賓人自小學開始學習英文.長大後.看美國電影.看美國電視劇.響往美國的自由.物質文明.消費風氣...
倒是.事業與家庭兩擇一.我認為菲律賓人比較偏家庭多一些..這一奌比較像西班牙人.
個人因為在前些年去了幾趟菲律賓讀書學習英文..所以.對菲律賓的經濟.政治.治安..等方面有些許留意..
總的來說..我覺的天主教思想妨礙了此國的進步..民主政治與美國的那一套{百姓可以擁有槍枝.造成治安很差.甚至軍人結夥搶劫銀行.警察操控綁架華人...等等}.也不盡然適用此國.這國家問題太多.也非常難改善.
暫時回答至此..
⑼ 真實經歷菲律賓,日更,獻給哪些想去菲律賓淘金的人
我在菲律賓工作了兩三年了,我來說說我的觀點:
一、來菲律賓所有的費用都是公司承擔的,自己不需要出錢。相當於免費出國工作
二、一般公司的底薪都是六千起步,還包吃住,還有提成,做得好的人一個月收入好幾萬,十來萬的都有,我身邊每個月工資三四萬的人很多的。每天坐在電腦前,談談客戶都可以拿到。
三、生活住宿條件都不錯,每天六七個菜,葷素搭配,味道還不錯,早餐,夜宵什麼的都一應俱全的。住宿都是公寓,空調,沙發,游泳池,健身房,菲佣洗衣打掃衛生等。真的很棒。
四、每個月都有聚餐,各種海鮮大餐什麼的,想怎麼吃都行
五、休假的時候去海邊,去海島,那風景真的是美呀,我就特別喜歡去海邊。真的超級爽
六、偶爾修車,菲律賓的妹子漂亮,而且價格便宜,才400人民幣,都是年輕妹子,隨便挑。
七、辦公室、住宿樓都是高大氣派,算是菲律賓最好的大樓了。
八、出門都感覺高人一等的,因為菲律賓人窮呀,你有錢呀。想勾搭當地的菲妹很簡單的,就像中國女孩喜歡黑人一樣的。只要你會點英語什麼的,那絕對是閱女無數呀。
九、招人的要求真的很簡單了,只要會電腦打字,35歲以下,都是可以的。但是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剩下的就看你的努力了。
反正各種好,只有體會過,你就會知道,爽呀。在這邊呆習慣的人,讓他回去,他都不願意回去的,我朋友在菲律賓呆了五年了,我也快三年了。都沒有打算回去的。回去幹嘛,工資低,沒有技術,一個月三四千,不包吃住,那日子何時是個頭呀。
好了,說了這么多好的,我再來說說不好的,要不然為什麼很多公司都在招人呢?
一、治安沒有中國,不是什麼地方都能去的,都說菲律賓窮,那菲律賓的很多不法分子,肯定都是盯著外國人了,一旦抓到機會,那你就只能破財免災了。所以說菲律賓不是每個地方都能去的,盡量去一些安全的地方。安分賺錢才是最關鍵的。但是工作生活的地方都是很安全。樓下都是保安24小時看護的,外人不得入內的
二、不是每個員工都能適應這樣的工作的,很多人習慣不了公司的管理制度,有的公司管理確實靠吼的,但是大部分公司管理都是很人性化的,不過做推廣的話,壓力是隨時存在的,不能給員工壓力的主管不是好主管了。有的人接受不了這樣的銷售方式,大家知道的,感覺就是在套路客戶的錢,但是所有的銷售都是這樣的,國內賣保險的,賣服裝的,甚至搞抖音廣告的,都不是一樣的套路嗎?還有的人就是乾脆不能夠吃苦,但是各種原因讓大部分的人都還沒有入門,就被淘汰了。其實被淘汰的人,基本都是自己選擇的。然後結果就是賠付完了走人,錢賺了不多。有的甚至沒有賺到錢,還賠錢的。網路上的怨聲載道比比皆是的。
三、合法性,因為工作的人,其實大部分都是臨時工簽,如果有9G工簽那就天不怕地不怕了。之前有移民局要查的時候,我還沒有9G工簽,只是臨時工簽,每次出門的時候,都要看看有沒有移民局的人和車。被查到了,要花錢撈人呀。雖然是合法的,但是一定要有合法的簽證才能行,其實沒有也沒事,移民局出動,一般都是針對性的。之前rcbc被查了一層樓,為什麼不查別的樓,因為他們公司黑了代理的錢。
四、提防中國人,菲律賓的人盯著的是你錢包的錢,畢竟也沒有多少,但是這邊真的被中國人坑了,那就不是錢包裡面的人。不要得罪人,出來打工是賺錢的,踏踏實實的幹活就好了。
五、坑公司,黑公司很多,一不留神,就掉進去,特別是新人,不過絕大部分都還好。目前在菲的公司最少也有大幾千家了。因為這些坑公司,和好的公司看起來差不多的。在菲的老司機知道哪裡的公司好,哪裡的公司不好,然後問題一些問題,就知道這個公司坑不坑了。但是小白就不懂呀,就算你懂了一些了,但是你以為好崗位會缺人嗎?我這邊有一些在菲的人,推薦他們的愛人來我們公司,看了我的資料他說待遇沒有他們公司的好,我說你為什麼不讓你的愛人去你的公司呀,他說他們公司不招人。當然好的崗位,缺人少,他們招人的時候自然也會挑人了,比如年齡,性別,學歷,綜合素質等。所以找工作的時候也要先看看自己的情況。然後在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合適的工作了。
六、菲律賓很窮,所以很多基礎設施並不好,有時候想找一個垃圾桶,真的找不到,有時候想上廁所,發現竟然沒有。只能上肯德基上廁所了。
我們找工作的時候,也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選擇正規的公司,正規公司首先在當地經營是合法的,其次會為其員工辦理工作簽證、確保員工在菲工作安全合法。盡量選擇位於繁華地區的公司,這樣下班後才有得玩.
第二:與招聘方談的時候,盡量把薪資待遇及其他情況問詳細點,確認清楚後覺得合適再前往
第三:記住,到菲律賓工作不是來撿錢的,是來工作。要抱有能吃苦耐勞的心態去工作,工作態度要端正,這樣才能長期發展下去
小白找工作的誤區或者擔心的誤區
一、合法性,這個是每個人來這邊擔心的,但是這個問題是最不該擔心的,做了這么久,我就遇到過一個求職者去了別墅的公司,這邊招聘的公司都是合法的,不管是好公司還是坑公司。都是在寫字樓工作的。不合法的公司一般都是偷偷在別墅搞的公司,他們不會輕易招人的,一般只會找親戚朋友等親信的,他們也怕被舉報呀,如果你真的真的那麼倒霉進去了,那你出來的時候直接找老闆要護照了,告訴他們,不給護照就舉報了。或者去大使館補辦了。
二、擔心不發工資,有的人說只要公司按時發工資那就行了。我只能說你對公司的要求標准太低了,公司上班和工地上班是不一樣的,公司上班都是按月發工資的,工地上班可能是活幹完了結賬。你在公司上班,到了發工資的時候不發工資,你看還有人幹嘛。
三、安全性,那上面說了,我這里補充下了。在菲的中國人有錢呀,什麼酒吧,夜店什麼的,到處浪,喝酒了什麼車都敢上的。本身菲律賓確實沒有中國安全,你還不注意,遇到了事情,就說不安全,那我也能夠理解了。但是對於安分的人來說。基本都沒有遇到什麼太多事情,最多就是遇到小偷偷東西了。安分守己的人在哪裡都是安全的。所以小白過來的話注意點了。這個不是主要關心的問題。
四、擔心去的不是BC公司,我想說的是,還有什麼行業比這個行業更賺錢。而且這個行業在當地是合法的
五、你最應該關心的應該是,你有堅持下來的心嗎?你遇到困難了會退縮嗎?你能夠吃苦嗎?你能夠承受壓力嗎?還有你選擇的公司怎麼樣?來這邊如果工作中遇到什麼問題了,記住了,咬咬牙堅持堅持了。
六、包機票,全程包機票但是是服務好,肯定是好公司,需要自己買機票的公司,都不怎麼好。事實正好相反,越是好的公司,越是讓你自己辦理手續的。除非你是人才了。
所以總結一次哈,這邊真的那麼好嗎?是的,但是也有很多不好的一面。不管它是好是壞,你要知道出來的目的是什麼,每個行業都有好的一面,都有人能夠賺到錢,也有人落荒而逃的,我希望你是那個迎難而上的人。當你在公司有價值了,你才會變得更加值錢。當你能夠解決別人解決不了的困難的時候,你才能不斷的往上爬。
那些被淘汰的人,正好印證了你的堅持不懈
網上很多人都寫可關於菲律賓行業的合法性,安全性等等,其實當你到了菲律賓以後你發現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公司怎麼樣,你在公司發展怎麼樣,你能夠在公司賺到多少錢。
感謝各位讀者朋友們,祝你們幸福!
⑽ 垃圾分類知多少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扔出許多垃圾,您知道這些垃圾它們到哪裡去了嗎?它們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場,然後再送去填埋。
垃圾填埋的費用是非常高昂的,處理一噸垃圾的費用約為200元至300元人民幣。人們大量地消耗資源,大規模生產,大量地消費,又大量地產生著廢棄物。
難道,我們對待垃圾就束手無策了嗎?其實,辦法是有的,這就是垃圾分類。垃圾分類就是在源頭將垃圾分類投放,並通過分類的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
從國內外各城市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方法來看,大致都是根據垃圾的成分構成、產生量,結合本地垃圾的資源利用和處理方式來進行分類。如德國一般分為紙、玻璃、金屬、塑料等;澳大利亞一般分為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日本一般分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等等。
如今中國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處理方法主要有:綜合利用、衛生填埋、焚燒和堆肥。
[編輯本段]主要分類
1、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廢紙:主要包括報紙、期刊、圖書、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廣告紙、紙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紙巾和廁所紙由於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塑料:主要包括各種塑料袋、塑料包裝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礦泉水瓶、牙膏皮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種玻璃瓶、碎玻璃片、鏡子、燈泡、暖瓶等。金屬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頭盒等。布料:主要包括廢棄衣服、桌布、洗臉巾、書包、鞋等。通過綜合處理回收利用,可以減少污染,節省資源。如每回收1噸廢紙可造好紙850公斤,節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產減少污染74%;每回收1噸塑料飲料瓶可獲得0.7噸二級原料;每回收1噸廢鋼鐵可煉好鋼0.9噸,比用礦石冶煉節約成本47%,減少空氣污染75%,減少97%的水污染和固體廢物。
2、廚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生產0.3噸有機肥料。
3、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葯品等,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處理。
4、其它垃圾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採取衛生填埋可有效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污染。
[編輯本段]分類原因
垃圾處理的方法還大多處於傳統的堆放填埋方式,佔用上萬畝土地;並且蟲蠅亂飛,污水四溢,臭氣熏天,嚴重地污染環境。因此進行垃圾分類收集可以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具有社會、經濟、生態三方面的效益。垃圾分類處理的優點如下:
1、減少佔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質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嚴重侵蝕。垃圾分類,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質,減少垃圾數量達50%以上。
2、減少環境污染:廢棄的電池含有金屬汞、鎘等有毒的物質,會對人類產生嚴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廢塑料會導致農作物減產;拋棄的廢塑料被動物誤食,導致動物死亡的事故時有發生。因此回收利用可以減少危害。
3、變廢為寶:中國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達40億個,方便麵碗5—7億個,廢塑料占生活垃圾的4—7%。1噸廢塑料可回煉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噸廢紙,可免於砍伐用於生產1200噸紙的林木。一噸易拉罐熔化後能結成一噸很好的鋁塊,可少採20噸鋁礦。生產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應珍惜這個小本大利的資源。 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製作筆盒,既環保,又節約資源。
[編輯本段]部分國家的垃圾分類
日本垃圾分類
初到日本的外國人,都會對其嘆為觀止的垃圾分類所折服。瞥其一斑,日本的垃圾分類有以下幾大特點。
一是分類精細,回收及時。最大分類有可燃物、不可燃物、資源類、粗大類,有害類,這幾類再細分為若乾子項目,每個子項目又可分為孫項目,以此類推。
可燃類:簡單講就是可以燃燒的--但不包括塑料,橡膠製片,一般剩菜剩飯,和一些可燃的生活垃圾都屬於可燃垃圾。
資源類:報紙,書籍,塑料飲料瓶,玻璃飲料瓶
不可燃類:廢舊小家電(電水壺,收錄音機)衣物,玩具,陶瓷製品,鐵質容器。
粗大類:大的傢具,大型電器(電視機,空調),自行車。
前幾年橫濱市把垃圾類別由原來的五類更細分為十類,並給每個市民發了長達27頁的手冊,其條款有518項之多。試看幾例:口紅屬可燃物,但用完的口紅管屬小金屬物;水壺屬金屬物,但12英寸以下屬小金屬物,12英寸以上則屬大廢棄物;襪子,若為一隻屬可燃物,若為兩只並且「沒被穿破、左右腳搭配」則屬舊衣料;領帶也屬舊衣料,但前提是「洗過、晾乾」。不過,這與德島縣上勝町相比,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該町已把垃圾細分到44類,並計劃到2020年實現「零垃圾」的目標。
在回收方面,有的社區擺放著一排分類垃圾箱,有的沒有垃圾箱而是規定在每周特定時間把特定垃圾袋放在特定地點,由專人及時拉走。如在東京都港區,每周三、六上午收可燃垃圾,周一上午收不可燃垃圾,周二上午收資源垃圾。很多社區規定早8點之前扔垃圾,有的則放寬到中午,但都是當天就拉走,不致污染環境或引來害蟲和烏鴉。
二是管理到位,措施得當。
外國人到日本後,要到居住地政府進行登記,這時往往就會領到當地有關扔垃圾的規定。當你入住出租房時,房東也許在交付鑰匙的同時就一並交予扔垃圾規定。有的行政區年底會給居民送上來年的日歷,上面一些日期上標有黃、綠、藍等顏色,下方說明每一顏色代表哪天可以扔何種垃圾。在一些公共場所,也往往會看到一排垃圾箱,分別寫著:紙杯、可燃物、塑料類,每個垃圾箱上還寫有日文、英文、中文和韓文。
三是人人自覺,認真細致。
養成良好習慣,非一日之功。日本的兒童打小就從家長和學校那裡受到正確處理垃圾的教育。如果不按規定扔垃圾,就可能受到政府人員的說服和周圍輿論的壓力。日本居民扔垃圾真可謂一絲不苟,非常嚴格:廢舊報紙和書本要捆得非常整齊,有水分的垃圾要控干水分,鋒利的物品要用紙包好,用過的噴霧罐要扎一個孔以防出現爆炸。
四是廢物利用,節能環保。
分類垃圾被專人回收後,報紙被送到造紙廠,用以生產再生紙,很多日本人以名片上印有「使用再生紙」為榮;飲料容器被分別送到相關工廠,成為再生資源;廢棄電器被送到專門公司分解處理;可燃垃圾燃燒後可作為肥料;不可燃垃圾經過壓縮無毒化處理後可作為填海造田的原料。日本商品的包裝盒上就已註明了其屬於哪類垃圾,牛奶盒上甚至還有這樣的提示:要洗凈、拆開、晾乾、折疊以後再扔。
在垃圾分類方面,日本又走在了世界最前列。上世紀60年代的嚴重環境污染「逼」出了一流的環保技術,70年代的深刻石油危機又促成了最好的節能技術。就在認真克服一個個危機的過程中,日本把其他先進國家一一超過。
我的一位年長的日本友人曾被長期派駐西歐,他說起過每年回國探親時逐年難買禮物的「尷尬」。這是因為,他的親戚、朋友由原來追捧西歐產品紛紛變得喜愛精工手錶、豐田汽車、尼康相機等世界一流水平的本國產品了。如此成就的取得,除了有高效、合理的管理體系外,靠的就是廣大民眾的精神與干勁。而垃圾分類中透射出的那種認真精神,無疑是其中最放異彩的一個部分。
日本人最講認真、細致,這在眾多方面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如,東京都各商業區人行道上的地磚幾十年都不會出現凹凸不平的塌陷,建築師要求樓梯毛坯的背面等看不見的地方也要整潔光滑,等等,不勝枚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的上述事例給我們很多啟示。僅就垃圾分類而言,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硬體還遠不能與日本相比,但更大的差距恐怕還是在軟體上,即在於政府和民眾對垃圾分類的認識上,在於政府關於垃圾分類的制度建設上,也在於每個市民對垃圾分類的認真細致精神和環保節能意識上。由此引申開來,只有大家都摒棄嫌麻煩的想法、大概其的思維習慣和安於中流的低標准,才有可能做到垃圾分類趕上世界先進水平,消滅城市管理中「三不管」的死角,有專人來治理臟、亂、差的現象。[1]
美國垃圾分類
垃圾回收作為一種產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在許多發達國家,回收產業正在全國產業結構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以美國3個城市巴爾的摩、華盛頓和里奇蒙為例,過去回收垃圾每處理1噸需要花40美圓,分類處理以後,這些回收的垃圾在1995年就創造了5100個就業機會。在美國這3個城市只是很小的一個地區,其垃圾回收不僅節約了處理垃圾的費用,而且創造了5億美元的財富。
被稱為垃圾生產大國的美國,垃圾分類逐漸深入公民的生活,走在大街上,各式各樣色彩繽紛的分類垃圾桶隨處可見。
政府為垃圾分類提供了各種便利的條件,除了在街道兩旁設立分類垃圾桶以外,每個社區都定期派專人負責清運各戶分類出的垃圾。
居民對政府的垃圾分類工作也表示了極大的支持。這不僅表現在他們每個人對垃圾分類的知識耳熟能詳;而且,在這里為垃圾分類處理出錢,就像為能飲用到潔凈的自來水付費一樣天經地義。
其他國家
垃圾分類不僅是美國那樣的發達國家的時尚,也是不少發展中國家的趨勢。在巴西,許多社區都實行的垃圾分類,這位市長把市政大廳正門口的分類垃圾箱作為該市的榮耀。而附近的二十多個海灘,分類垃圾箱更像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在菲律賓的一些地方,村民自發組織起來為清潔自己的生活環境而努力,垃圾分類是這個運動中的主要內容。
不管窮國還是富國,垃圾分類都在成為世界性的潮流,而在這方面曾經世界領先的中國,這好的傳統卻幾乎丟失了。垃圾分類對於一向勤儉持家的中國人並不陌生。也許你還記得五六十年代回收廢品的情景:牙膏皮攢起來回收,橘子皮用來制葯,生物垃圾用來做堆肥,廢布頭,墨水瓶等等都能得到再利用。分類後的垃圾,既避免了垃圾公害,又為工農業提供了原料。
如今我們的生活好了起來,於是我們便不再吝嗇賣破爛換回的那幾毛錢。勤儉節約,廢物利用,這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現在卻在丟失。我們每個人都是垃圾的製造者,又是垃圾的受害者,但我們更應是垃圾公害的治理者,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垃圾分類來戰勝垃圾公害。
[編輯本段]中國的垃圾分類
1996年12月15日,北京西城區大乘巷的居民在民間組織地球村的幫助下,從這天起開始垃圾分類。最初的分類桶是居委會成員用省下的年終獎購置的。分類後的垃圾由居委會聯系的小販和企業來清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居民們從未中斷。
作為民間垃圾分類的小小的火種,大乘巷居民的行動燃發了許多公民的熱情,97年以來,北京的一些大學、中小學以及一些退休老人相繼進行垃圾分類嘗試。在中國少年報知心姐姐和一位從德國留學歸來的女博士的幫助下,這些"手拉手地球村"的孩子們還用回收換來的錢建立了一所學校。
市民和孩子們的行為引起了政府有關部門的關注。宣武區環衛局率先行動,於97年秋開始宣武區垃圾分類回收系統的試點工作。宣武區文明辦和街道以及民間組織地球村給予積極配合。
99年4月23日,宣武區白紙坊的建功南里小區社區像過節一樣熱鬧,中國首家垃圾分類回收系統正式啟動。從這天起,居民將改變垃圾混扔的方式而按照有機類,無機類和棄土類分類投放,政府環衛部門改變混運的方式而分類清運,分揀和回收。它意味著在這里丟失多年的老傳統,終於被揀了回來。
在這場人與垃圾的戰役中,人們把垃圾從敵人變成了朋友。有人曾經把垃圾比喻成放錯地方的資源。讓我們到宣武區再生資源分揀站看一看,垃圾一旦回到應有的位置,會有什麼樣的用處?
每天被我們丟棄的可樂瓶和被稱為白色垃圾的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盒,屬於高分子聚合有機物,如果埋在地下的話,就是200年也爛不掉,它還會使土壤板結,降低土壤的肥力,甚至使土壤失去耕種的能力。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扔掉各種各樣的廢塑料。廢塑料處理後還可製成紐扣、筆筒等用品。廢塑料也是煉油的好原料。有人曾經形象地將它們比作"二次油田"。1噸廢塑料至少能回煉600公斤的汽油和柴油。
在回收站,我們看到各種各樣的廢紙被送到這里,包括這些不起眼的小紙片……我們知道,好的紙張是用木材造成的,一噸廢紙可再造700公斤好紙,可少砍17棵大樹,還能減少生產紙漿過程中的。
可是由於我國廢紙的回收率還很低,只有20%左右,每年不得不大量進口廢紙 僅96年就進口廢紙137萬噸。大家也許還記得20世紀80年代,轟動一時的"洋垃圾"事件,那一船就是打著進口廢紙的旗號混進來的。
洋垃圾被趕走了,卻留下了反思,我們為什麼要從別的國家進口廢紙來做造紙的原料?為什麼我們不能最大限度的回收廢紙,而是聽任他們混在垃圾里埋掉或者是燒掉?中國的林木資源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4,中國的江河湖泊已由於早制的污水排放而嚴重污染。如果按照每人每周扔掉各種廢紙平均半公斤的話,那麼僅北京一個城市一周就要扔掉廢紙6000多噸。
中國有著回收廢品的歷史傳統,我們過去回收廢物,或許只是受貧困經濟制約的不得已的手段;在逐漸富裕的今天,我們回收廢紙,則是保護環境的自覺意識和行動。因為我們清楚的知道,我們所撿回來的不止是一張張的廢紙,那是我們的子孫安身立命的森林和河流。
垃圾,只有在混在一起的時候才是垃圾,一旦分類回收就都是寶貝,就連那種被成為微型殺手的廢電池也是可以被化害為利的。在這個不起眼的照相館,我們看到這樣的廢電池回收箱。而我們生活中用的電池(非一次性電池),含有汞或鎘等有毒的重金屬,這些重金屬如果留在地下就很容易通過雨水的淋溶,進入到地下水當中。
這種污染是很難排除,生物學半衰期大概是30年,也就是你30年才能排出一半。因此這個對人的危害特別大。廢電池裡含有多種有用的金屬礦才,回收利用的價值很高。
正因為廢電池有嚴重的危害和特別的回收價值,許多國家嚴禁它們在與垃圾混置,日本的社區專門有這種黃色的桶,將紐扣電池等分別投放。
從97年以來,北京的一些市民和學生也行動起來,自發自覺地分類投放和搜集廢電池,人民大學的青年志願者還幫助京城一家連鎖店設置了廢電池回收箱。
作為對公民運動的積極回應,北京市環衛局成立了專門的廢電池回收點,對廢電池進行回收並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
你知道什麼是生物類垃圾嗎?生物垃圾就是剩飯生菜,蛋殼果皮,菜幫菜葉一類的廚房垃圾 。這些看似無奇的廢物可以作什麼呢,原來它們卻可以用來製造很好的有機肥料。像槐柏樹小區里這台大納夢生物垃圾處理機,就可以將生物垃圾烘乾,粉碎,製成高效的有機肥料。居民可以用它種花養草。
用他們施種出的蔬菜,比起化肥食品來,既安全又健康,在超市還挺受歡迎。生物垃圾通常佔了垃圾總量的40%,如果他們都能變成有機肥,既省下用做填埋場的土地,又節約運送他們的車輛和能源,還防止他們滋生蚊蠅和細菌。有關專家商量建議政府在所有的小區安裝上生物垃圾處理機並在新建小區建立處理生物垃圾的工作房。
那個時候,我們便可以看到 ,垃圾分類創造的是一個無垃圾的社會,一個使資源循環再生的社會,而這一切只需要我們的舉手之勞。
只有這樣才可以讓我們的社會更加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