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對菲律賓太過仁慈 誰能幫我說一下為什麼不打菲律賓
我們打菲佣不是問題但是問題是 我們不能幫著美國賺錢 就好比當年蘇聯打阿富汗 軍事實力差很多吧 但是阿富汗背後的國家都不是吃素的 既拿到了錢又拖垮了蘇聯 我們為什麼現在一再強調要藍水海軍 就是為了在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之間誰也不敢進來 要是到了這個時候你在看南亞的猴子們個個都跟孫子是的 那時候中國打他們那誰也幫不了也不敢幫 他們發飆的理由是就中國軍力強大了這只是一個過程到後面就是服從 美國也是從這樣走過來的 當年獨立的時候就連小小墨西哥古巴都趕在他頭上撒尿 加拿大都把美國白宮給燒了 最後不都乖乖的服從了 很多人都希望打但是戰爭要分怎麼打 我們現在需要的是保持現狀等待時機不能讓戰爭拖垮了我們 什麼日本菲佣越猴 都是美國 俄羅斯在後邊操縱 只要我們把美國趕出第一島鏈 我們在亞洲想打誰就打誰
⑵ 菲律賓近代史
據歷史學家考證,菲律賓的遠古文明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嘟裨?0萬年前。菲古人類以塔崩人為代表,約生活在2萬多年前。約到公元前7000年,菲石器文化已有較大發展。此後經歷了新石器時代和金屬時代,農業、手工業商品貿易及航海均有發展。菲於公元前2世紀進入奴隸社會。14世紀後,隨著伊斯蘭教的傳入,蘇祿和棉蘭老等地出現了封建蘇丹政權,實行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同中國的文化、貿易往來可上溯至14世紀前。中國以絲綢、陶器、黃金、象牙與珍珠交換菲律賓的蜂蠟、燕窩、柚木、藤條等。1521年3月7日,麥哲倫西班牙王朝命令來到菲律賓,決定以西班牙王儲菲律普名字命名該島為菲律賓群島;1571年西班牙在馬尼拉建立殖民政府。此後,西班牙從政治、社會、文化及宗教等多方面改變了菲律賓本土民族的生活方式。15至18世紀,菲律賓人民不斷反抗,震撼了西班牙殖民統治9世紀後半期起,菲民族解放運動興起;1872年,菲工人與士兵聯合,喊出「打倒西班牙殖民統治的口號」。1892年,主張以武裝革命襀實現獨立的「卡蒂普南」成立,領導了震撼全國的反西革命。1898年,西班牙在美西戰爭中失敗,根據美西《巴黎條約》將菲律賓割讓給美國。同年6月12日,菲在美國扶持下宣布「獨立」,阿吉納爾多出任菲第一共和國首任總統。此後,菲人民爭取真正民族獨立的斗爭此起彼伏,未有間斷。1935年11月,美國被迫允許菲成立「自治政府」,並答應10年後允許菲正式獨立。奎松當任「自治政府」總統後,雖然採取了一系列發展民族經濟、文化教育及國防的政策,但經濟結構的殖民地性質,仍是菲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民族與社會矛盾日益尖銳。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侵略軍於1942年5月佔領馬尼拉美國對菲的佔領遂告結束。何賽·勞雷爾在日本當局的威逼下成立傀儡政府,菲人民在菲律賓共產黨等領導下,組成人民抗日軍,積極進行抗日斗爭。
1945年二戰結束後,美國重新統治菲律賓,恢復了菲「自治政府」。以奧斯敏納為首的菲政府把經濟重建的希望寄託於美國政府,但所得援助遠遠未能解決菲經濟所面臨的嚴重困境。民族獨立運動高漲在壓力下,美國被迫於1946年7月4日同意如期「給予」菲「獨立」。羅哈斯當選總統,菲再度建立共和國。然而,美國政府迫使菲政府接受「同等權利法」、簽定「美菲貿易協定」、「軍事基地協定」、「軍事援助協定」和「共同防禦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繼續控制菲經濟命脈。1953年,馬格賽賽在美國支持下當選總統,一方面實行土地改革和農業信貸合作等,一方面在貿易和外交上繼續依附美國。1957年,因馬在飛機失事中身亡,副總統加西亞繼任總統,實行經濟緊縮及「菲人第一」政策,經濟困境與社會矛盾相對緩解。1961年,馬卡帕加爾當選總統,通過土地改革法案,取消外匯管制,企業經營自由化,外交上主張「回到亞洲」。1962年,菲政府宣布把菲律賓的獨立日從7月4日改為6月12日(即菲律賓擺脫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日子)。
1965年馬科斯當選菲第六任總統。在其執政最初兩年中,政府在澄清吏治、抑制貪污和打擊走私方面卓有成效,但發展經濟的計劃受到資金短缺的困擾。後在東南亞民族解放斗爭及國內民族主義浪潮高漲的影響下,馬調整對外政策,逐漸擺脫美國的控制和影響,尋求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積極作用,並摒棄了過去20年間不與社會主義國家來往的政策。1969年馬連任總統後,菲再度面臨嚴重的經濟困難和社會動盪,南部叛亂及菲共武裝斗爭加劇,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激化。1972年至1981年,馬政府實行軍管,廢除兩院制國會和多黨制,改為一院制的「國民大會」。其間前期(1973至75年)經濟發展較快,社會矛盾有叛亂形勢受到遏制,但後期馬獨裁加劇,全國民眾抗議運動高漲。1983年8月21日,菲反對黨領袖、前參議員貝尼尼奧.阿基諾結束在美國的流亡回國時在機場遭暗殺,導致政局急劇惡化。反政府運動更加高漲。此壓力下,馬被迫宣布於1986年2月7日提前舉行總統選舉,但賄選丑聞引發空前規模的「人民力量革命」,阿基諾夫人科拉松.阿基諾在民眾、天主教會和軍隊的支持下出任總統。馬及其家人逃亡美國。
⑶ 菲律賓國家最終統一的時間
1946年7月4日,美國被迫同意菲律賓獨立。1996年9月2日,菲政府與最大的反政府組織摩洛民族解放陣線簽署和平協議,結束了南部長達24年的戰亂局面。
⑷ 為什麼還不收拾菲律賓
有時候不打不等於不收拾!中國政府已經採取很多措施整治了菲律賓!
⑸ 美國兩次解放了菲律賓,菲律賓為何不加入美國
菲律賓只是美國的殖民地而已,現在菲律賓有一億人口。
⑹ 近代越南語菲律賓的民族解放運動有什麼特點
都是由共產主義引導的,受到蘇聯和美國支持的,越南是通過有中蘇聯合支持下的戰爭獲得的獨立,菲律賓是美國為了兌現戰時承諾而取得獨立的。
⑺ 菲律賓一度和美國交好,為何後來美國放棄了菲律賓
我覺得美國之所以放棄了菲律賓,有很多原因,有美國自身的,也有菲律賓的因素,綜合各方面的考慮,美國才放棄了菲律賓。這個先從美國統治菲律賓說起,美國是在打敗了西班牙之後,才取得了菲律賓的統治權,起先菲律賓已經在西班牙的統治下,艱難生存。好不容易又成了美國的手下,原本以為能夠從此擺脫殖民控制,但是國小沒辦法。國際國內局勢發生了一些變化,才導致菲律賓漸漸獨立了,而美國也沒有辦法掌控。
最後一個原因是,世界性的經濟危機爆發,美國首當其沖,如果繼續控制菲律賓,把菲律賓變為自己的一部分的話,那麼對美國本身也是一種影響,畢竟菲律賓雖然是個小國,但是菲律賓的人口生計問題,也足以讓美國頭疼。綜上所述,菲律賓在各種各樣的原因下,終於獲得了獨立自主的機會。
⑻ 菲律賓獨立戰爭的起因
自1565年菲律賓淪為西班牙殖民地以來,堅韌不屈的菲律賓人民不斷地進行各種反抗斗爭,在西班牙入侵以來的300年間,平均每年發生5次起義,規模較大的起義有102次之多。1873年爆發的甲米地起義,更是喚醒了菲律賓人民的民族意識。1892年7月,以「偉大山民」安德列斯·波尼法秀為首的資產階級激進派成立了秘密組織「卡蒂普南」(意為「民族兒女至尊協會」)。該組織雖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但綱領首次提出了要依靠人民群眾,通過武裝斗爭實現民族獨立。
波尼法秀和哈辛托等人以「卡蒂普南」作為准備武裝斗爭的核心力量,創辦了地下刊物《自由報》宣傳其主張。「卡蒂普南」注意在工人、農民、職員、士兵和知識分子中間發展成員。到1896年,會員已達3萬人,同情者達幾十萬人。
1895年底,「卡蒂普南」在聖馬特奧山洞召開了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會議。會議決定準備發動武裝起義,並提出了「菲律賓獨立萬歲」的口號。為准備起義,「卡蒂普南」加緊籌款購買軍火,僅幾個月時間,便從人民中籌到20萬比索捐款,同時與日本簽訂了購買10萬枝槍和150門大炮的協定。
波尼法秀和哈辛托共同制定了作戰計劃:在內湖省一個靠山近海處建立革命根據地作為起義總部,指揮菲各地的起義。計劃先在呂宋島各地舉行起義,然後攻打西班牙殖民統治的中心馬尼拉,最後解放其餘諸島。1896年8月,「卡蒂普南」召開第五屆最高委員會,決定設立最高委員會主席、國務秘書、陸軍部、司法部、財政部,作為起義的領導機構。正當革命迅速發展之際,西班牙殖民當局發現了起義計劃,開始進行鎮壓。8月23日,「卡蒂普南」在馬尼拉近郊的巴林塔瓦克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提前發動起義。會議成立了以哈辛托為首的戰時內閣,統一領導起義。
⑼ 為什麼中國不打菲律賓!
對於目前的中國人來說 ,人人都在關注南海這個問題 而在南海的諸多問題當中 菲律賓 問題顯得尤為突出 ,許多的中國百姓都已經對菲律賓政府的狂妄表現看不下去了 ,以至於在中國的民間出現了一浪又一浪要求政府派軍隊去攻打 菲律賓 的聲音 .
-
菲律賓這一做派正是明了的體現了阿基諾三世對華關系的策略。這也給中國南海戰略一個新的啟示,企圖依靠經濟大單拉攏菲越等國緩和南海局勢的做法是天真的。野心家從來是吃軟怕硬的,對待菲律賓等國在南海的玩火舉動只能靠武力去約束和打擊。
再回到此次菲律賓撞擊我漁船的事件上,菲律賓現在是三不政策:不道歉,不歸還漁船,不單獨解決。對待菲律賓囂張的態度,中國如何應對?筆者認為中國可以兩招對付菲律賓使其服軟:美菲軍方不是在23號在中菲南海爭議海域舉行了軍事演習嗎?
中國可以在此時在菲律賓撞我漁船的海域舉行一次軍事演習,與美菲針鋒相對同時又警告菲律賓扣押中國漁船的舉動導致了南海局勢升級;於此同時中國軍艦可應加強在南海海域的巡邏頻率,可以適當的抓捕幾艘菲律賓漁船,這樣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不相信菲律賓不急。
如果菲律賓不急,中國也不用理會,如果菲律賓要求雙方互換漁船回國,中國此時可以加大籌碼,讓菲律賓付出代價,例如要菲律賓公開道歉以及做出保證!
中國南海政策曝重大問題:解放軍首戰鎖定菲律賓
南沙是南海的南沙,菲律賓在中國宣稱的擁有主權的海域里,對中國的船隻進行了撞擊,並且扣押了25艘中國的小船。
並且不顧中國外交部的抗議,一意孤行的不對此事道歉!對於此事,中國怎麼處理將直接關繫到整個南海局勢和中國周邊國家針對中國的態度。中國是撕掉溫和的面具呢?還是繼續在南海問題上繼續保持戰略模糊呢?
菲律賓投石問路,賭定中國沒有反擊措施
菲律賓襲擊中國漁船之際,正是中國和越南簽署南海協議之際;此前菲律賓上躥下跳的要求中越不要單獨簽訂南海協議,而是要進行多變協商。在被中國斥責之後, 菲律賓轉而向中國領海開炮。不但襲擊了中國的漁船,還扣押了中國的25艘小船。對於這種赤裸裸的戰爭挑釁,中國內部正現在非常混亂的爭論之中。
有人希望打,有人希望和,有人希望割讓南海部分權益,有人甚至希望整個的將南海劃出去。在中所紛紜之際,中國現在只有外交部一個部門在抗議。
給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