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看菲律賓 > 菲律賓的黃金礦產在哪裡

菲律賓的黃金礦產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6-24 12:55:43

『壹』 菲律賓維多利亞金礦床

1.地質背景

維多利亞(Victoria)低硫化金礦床是菲律賓呂宋島北部曼卡延礦區的一部分。該礦區位於碧瑤市北北西約90km處,至少有4個斑岩型銅金成礦系統,既包括高硫化也包括低硫化低溫熱液型銅金礦床和金礦床。該礦區最重要的部分以彼此緊密相關的遠東南斑岩型銅金礦床、勒班陀高硫化交代型硫砷銅礦金銀礦床和維多利亞低硫化脈型金銀礦床為中心(圖10-31)。

維多利亞脈系位於勒班陀硫砷銅礦金銀礦床之南僅1km,主要產在上新世英安質火山碎屑岩和英安斑岩岩頸中(圖10-31),後者占據著火山口。脈系分成15個單獨的礦帶,相距50~100m,各有一個或幾個主脈及相關的支脈和一系列細脈。礦脈走向為北東東向,傾角75°~80°,沿走向長600m,垂向延伸450m,寬2~8m。從平面上看,支脈為復雜的串珠狀結構,是「盲礦」,為至少350m厚的無礦英安岩類岩石覆蓋(圖10-31)。

維多利亞礦脈含石英、碳酸鹽(主要是菱錳礦)和石膏-硬石膏等脈石礦物,它們與共生的硫化物一起顯示出殼層條帶和角礫結構。主要的硫化物(多與早期灰色石英在一起)是黃鐵礦、閃鋅礦、方鉛礦、黃銅礦和黝銅礦。賤金屬與金似乎為共生關系。金或者與硫化物在一起,或者較常在石英中呈游離金粒出現。礦脈周圍的蝕變暈很窄,包括硅化及向外過渡為絹雲母和泥岩礦物組成的蝕變暈。

維多利亞礦床已公布的資源量為1728萬t,品位為 Au 7.71×10-6,Cu 0.35%,即含有金133t,銅6萬t,其中包括證實儲量和概略儲量616萬t,品位為Au 7.22×10-6,Cu 0.33%。

2.勘查與發現

早在中國的明朝(14~17世紀)時期,曼卡延礦區的銅和金就由中國人、當地的伊哥洛人和西班牙人開采過。1865年,坎塔布羅-菲利皮諾公司開始正式開采勒班陀硫砷銅礦金銀礦床,但只堅持了10年。1936年,勒班陀聯合礦業公司接辦了該公司,除二戰期間由日本三井公司控制一段時間外,一直經營到1997年早期礦山關閉。遠東南斑岩型銅礦床是1980年在勒班陀礦床附近發現的(圖10-31),但當時還處於可行性研究階段。

圖10-31 菲律賓遠東南斑岩型銅金礦床、勒班陀高硫化硫砷銅礦金銀礦床和維多利亞低硫化型金礦床空間關系的示意圖

(引自A.L.G.Cuison等,1998)

圖中示出了維多利亞礦床的15個主要礦帶,證實礦脈用實線表示,推測礦脈用虛線表示,剖面是向東看的,未按比例尺

1968年為了擴大含有富金貧銅礦脈的高硫化硫砷銅礦礦床,進行常規地下勘查,並在現在的維多利亞礦床附近首次遇到低硫化低溫熱液型金礦脈。1972年,為檢查該區硫砷銅礦情況而從地面打的一個鑽孔,也打到了富金低硫化礦脈。但是,由於勒班陀礦床原本是個銅礦山,加之當時世界金價低,後來對富金礦脈未給予重視。

1992~1994年,世界金價上漲,人們開始注意勒班陀礦床以南1.5km的納亞克區。在這個地區,人們以前曾非正規地從地表和地表附近的低硫化礦脈和細脈中開采過高品位的金。在納亞克區打的12個淺岩心鑽孔共圈出平均品位為Au 3.0×10-6的30萬t非經濟資源。1995年早期為了追查1968年和1972年得到的證據,決定打地面岩心鑽孔檢查勒班陀以南的富金礦脈。該鑽孔在標高大致為1000m的深處打到了一個石英-閃鋅礦-方鉛礦-黃銅礦細脈帶,這就是後來的維多利亞礦床。細脈帶的金品位為(1.1~25.0)×10-6,平均品位3.7×10-6,連續厚度21.6m。3個月後,又在1012m深處(標高1000m)打了一個跟蹤岩心鑽孔(圖10-31),並在以前見礦處以東約110m處打到了8個礦化帶,這個鑽孔打到的石英-閃鋅礦-方鉛礦-黃銅礦礦脈含Cu(1.3~193)×10-6,其中有3.8m含Au 112.7×10-6。這個鑽孔就是維多利亞礦床的發現孔。

為了檢查礦化帶的垂直連續性,在地下鑽探截段以下50m處挖掘了一個穿脈巷道,由於脈帶的金品位更高,所以又挖掘了好幾個穿脈巷道,間距為50m。後來又決定恢復以前的巷道,並挖掘新的沿脈平巷和穿脈巷道,以便用平巷充填法開采維多利亞礦床。到1996年中,已圈出的資源量足以保證初期1500t/d的地下作業,也足以保證將300t/d金礦石運往勒班陀選礦廠和勒班陀的硫砷銅礦混合起來進行銅浮選流程處理。但是,1997年早期,建成了一座2500t/d的CIP廠處理維多利亞礦石,勒班陀礦山隨之關閉。還修築了兩條長1km的斜井和一個內部豎井以便於進入礦山和通風,並已於2000年啟用。目前正在進行浮選試驗,以確定從維多利亞脈系含銅較高的部分回收銅的可行性。

3.小結

總體上為隱伏的維多利亞金礦床是由於在與其緊鄰但截然不同的兩個礦體(勒班陀高硫化和遠東南斑岩型銅金礦體,前者已正規開采60多年)進行鑽探發現的。鑽探的目的是追索以前25年就有記載的兩個品位高的金脈帶。世界金價上漲和勒班陀硫砷銅礦金銀礦山礦石儲量下降,推動了本區的勘查。在發現過程中未使用化探和物探方法。

維多利亞礦床是在對勒班陀礦體以南地區進行了27年周期性的勘查後,又開始重新勘查幾個月發現的。它從發現到投產只用了18個月,是歷時最短的地下採金工程之一。公司現有基礎設施,特別是鄰近的地下礦山巷道,有利於加速礦山開發進程。

『貳』 亞洲金礦

土耳其西部1997年發現的Kisladag金礦床,2004年有確定和推定資源2.148億噸,含金1.04克/噸;推測資源4550萬噸,含金0.75克/噸,總資源有金250噸。儲量1.35億噸,含金1.16克/噸。該國東中部喬普勒(Copler)金礦項目區面積9.5平方公里,在安卡拉SEE約500公里,屬迪夫里吉-通傑利斑岩帶,是一典型的斑岩-矽卡岩礦化系統,含構造控制的和網脈狀銅金礦化。該區有悠久采礦史,有數百老窿和煉渣堆。Anatolia公司於1998年到該區調查,根據初步采樣結果,在一年半時間內從原當地采錳礦公司取得勘查許可。2000年9月與里奧廷托公司組成聯合野外隊對出露的主斑岩中進行相隔400米的兩條平行線采樣,分別取得平均含1.17克/噸金、0.17%銅及1.44克/噸金、0.08%銅的結果,還采了大量地表揀塊樣。2000年11月第一孔自地表起鑽到80米含1.61克/噸金的礦石。經繼續勘查,至2003年晚期已完成109孔(16243米),圈出3帶推測資源,其中主斑岩帶3300萬噸,含金2.1克/噸(69.3噸),大理岩區含較高品位礦石400萬噸,含金7.7克/噸(30.8噸),錳礦山帶700萬噸,含金4.18克/噸(29.3噸)。合計已有金約130噸,仍在繼續勘查。據2005年9月報道,完成了一個29907米的鑽探計劃,證明高品位平伏礦體范圍至少200米×500米,平均厚30米,含金4克/噸。總資源將增加。

有資料提到伊朗西北部2003年發現的薩里戈納里(達什卡桑)金礦有金資源約290噸,未見進一步報道。

印度拉賈斯坦邦Bhukia探區在鑽廣泛的近地表金銅礦化。所列5孔結果,鑽到32~120米礦化(多為30~50多米),含金1.45~2.52克/噸(多為2~2.5克/噸),含銅0.12~0.25%。以前印度地質調查局與印度斯坦鋅公司查明資源2550萬噸,含金2.8克/噸。

泰國中部碧差汶府的Chatree露採金礦於2001年投產,2003年6月底保有儲量1460萬噸,含金2.1克/噸、銀14.0克/噸,為系列淺成熱液含金石英碳酸鹽脈,產在火山岩系的一特定岩石單位內,有確定資源890萬噸,推定資源1180萬噸,推測資源3120萬噸,含金1.9克/噸、銀19克/噸,即有金資源100噸、銀1000噸。在黎府-披集金礦帶其他地方也在找淺成熱液金銀脈系。

寮國沙灣拿吉省與斑岩銅金系統有關的Sepon金礦已於2002年12月投產。2004年產金4.16噸,還有2.73噸銀。2005年產金將超過7噸。2004年時有儲量1530萬噸,含金2.51克/噸、銀7.07克/噸,即有金38.3噸、銀108噸。此外有資源9100萬噸,含金1.63克/噸、銀7.74克/噸,即有金148.3噸、銀704噸。合計有金186噸、銀812噸。附近的Khanong是一重要銅礦床(見前「銅」一節介紹)。

越南中部峴港西南約90公里的福山金賤金屬礦區與寮國Sepon金銅礦區同屬印支半島長山山脈古生代褶皺帶。福山礦區處在福山-三岐早中生代碰撞縫合帶(北面的長山褶皺帶與南面的前寒武紀昆嵩結晶地塊之間),在花崗閃長岩侵入體邊緣的矽卡岩帶中,福山的Bai Dat和Bai Go兩礦床在2003年已圈出高品位金資源約7噸,金平均品位13.5克/噸,還有銀等,在繼續勘查。

菲律賓呂宋島南部八打雁金銅帶有幾個項目在工作。馬尼拉南約150公里的Achangel和Lobo的淺成熱液金銀和斑岩金銅礦地有遠景。

印尼馬魯古省哈馬黑拉的Kencana礦床在資源已枯竭的Gosoweng淺成熱液金(銀)礦山南1公里,為低硫化淺成熱液礦床,有資源170萬噸,含金41克/噸,即有金近70噸,還有近似數量的銀。原Gosoweng礦山的採金工作已轉至附近的Toguraci礦床,後者有金資源約160噸。印尼Martabe金礦床有礦石7350萬噸,含金1.6克/噸,即有金117.6噸,產在經淋溶的緻密的角礫化二氧化硅體中。

這里附帶提一下大洋洲巴布亞紐幾內亞辛貝里島Sorowar金礦床(在利希爾礦山西北約60公里)經過去三年勘查,資源已有4175萬噸,金平均1.16克/噸(即含金48噸)。該國Hidden Valley進行了可行性研究,有5033萬噸礦石,金品位2.7克/噸,即含金135噸,局部有銀。Wapi金礦探區在廣泛鑽進,以0.5克/噸金為邊界品位計算有175噸,以1克/噸金為邊界品位計算有金145噸,擬在2006年開發,2年後投產。利希爾礦床金資源擴大,有礦石4.041億噸,金品位3.16克/噸,即有金1277噸。

蒙古金產量已由1999年的10噸,增至2004年的18.6噸。烏蘭巴托北110公里的博魯金礦山建設已於2003年完成,年底投產,露采。儲量1070萬噸,含金3.52克/噸,另有推測資源340萬噸,含金2.09克/噸,將平均年產5.4噸金,壽命8年。蒙古近年最大的金礦資源發現與查明當屬南部綠松石山(奧尤陶勒蓋)特大型斑岩銅金礦床組,迄今查明的金資源有800噸。此外,蒙古西部扎布汗省正在勘查的「金山」銅金銀塊狀硫化礦(見「銅」一節)中已有金資源34噸。

『叄』 菲律賓的生物和礦產資源是怎樣的

菲律賓境內野生植物有近萬種,其中高等植物有2500餘種。主要有松柏、竹子、龍腦香、紅樹、松樹等。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菲律賓有570萬公頃的森林面積,其中龍腦香為38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66.6%;苔蘚樹林為11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19.3%;亞樹種樹林為5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約8.8%;松樹為2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約3.5%;紅樹屬樹林為1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約1.7%。

野水牛,是一種大型動物。體長240-300厘米,肩高150-180厘米,尾長60-100厘米;野生雄性水牛重達1200千克,雌性體重可達800千克;家養水牛范圍從250-550千克。雄性略大。體格粗壯,被毛稀疏,多為灰黑色;皮厚、汗腺極不發達,熱時需要浸水散熱,所以得名水牛;蹄大,質地堅實,耐浸泡,膝關節和球節運動靈活,水牛耳廓較短小,頭額部狹長,背中線毛被前向,背部向後下方傾斜,角較細長。

常在池塘中浸泡、打滾,藉以散熱。性情溫順易管理。野生物種分布於不丹、柬埔寨、印度、緬甸、尼泊爾、泰國。亞洲多地和中國均有馴養。

菲律賓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銅、金、銀、鐵、鉻、鎳等20餘種。銅蘊藏量約48億噸、鎳10.9億噸、金1.36億噸。地熱資源預計有20.9億桶原油標准能源。巴拉望島西北部海域有石油儲量約3.5億桶。

『肆』 世界上黃金產量最多的國家是哪個

2017年中國黃金產量已是連續11年保持世界第一位。

2017年,中國國內累計生產黃金426.142噸,與去年同期相比,減產27.344噸,同比下降6.03%;黃金實際消費量1089.07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9.41%。中國黃金消費量連續五年保持世界第一位。

(4)菲律賓的黃金礦產在哪裡擴展閱讀

據中國黃金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累計生產黃金426.142噸,與去年同期相比,減產27.344噸,同比下降6.03%。其中,黃金礦產金完成369.168噸,有色副產金完成56.974噸。另有國外進口原料產金91.348噸,同比增長11.45%,全國累計生產黃金(含進口料)517.490噸,同比下降3.35%。

中國黃金、山東黃金、紫金礦業、山東招金等大型黃金企業集團黃金成品金產量和礦產金產量分別佔全國產量(含進口料)的52.24%和40.39%。

2017年,全國黃金實際消費量1089.07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9.41%。其中:黃金首飾696.50噸,同比增長10.35%;金條276.39噸,同比增長7.28%;金幣26噸,同比下降16.64%;工業及其他90.18噸,同比增長19.63%。

『伍』 世界主要黃金產區有哪些(世界目前探明的金礦主要分布在那些地區)

世界主要黃金產地
世界主要產金國主要分布於南非、前蘇聯、加拿大以及美國。其他主要產金國還有非洲的辛巴威、迦納,拉美的巴西、哥倫比亞,亞洲的中國、菲律賓,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

1. 南非
南非一共有7個主要黃金產地,1981年開采量達到657.6噸,占當年全球採金總量的一半以上。全國大概有40~60個著名的金礦。黃金生產在南非經濟中占居重要地位,大概佔南非國民生產總值的20%左右。為了更好地解決大量的黃金開采技術、資金和勞工等問題,南非採金業背後有很多巨大的金融財團組織,比如英美非洲集團、礦業和金融集團、聯合集團和約翰內斯堡聯合投資公司等。所有金礦集團還成立了一個中心組織—— 礦業董事局,董事局根據金礦共同的利益處理如勞工、資料統計、黃金精煉、黃金副產品的市場開拓,並且擁有南非最大的黃金私人企業研究所。南非所有生產出的黃金均由南非儲備銀行代理,比如銷往國際市場或者留作財政儲備。由於黃金在國民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南非政府不是對其放任不管,在金礦經營困難時,例如通貨膨脹造成採金成本上升,政府會予以必要的經費援助。

2. 前蘇聯
前蘇聯是全球第二大產金國,僅次於南非,1981年產金總量為200噸,占當年全球產金總量的16%,前蘇聯的採金業是十分保密的,政府不公布有關的生產情況、數據、技術等。前蘇聯最大的低成本金礦是烏茲別克的木魯坦。馬克旦奧勃拉斯特則是黃金生產中心,一共有35座砂礦床。1976年亞美尼亞開發了一座新金礦,這座金礦礦藏量非常大,從露天和地下坑道同時進行開采。另外,喬治亞的多金屬礦開采數量也非常可觀。前蘇聯的黃金是由管理機構—— 茲羅特統一負責勘探、爆破、修整基礎金礦,並由指定的銀行負責黃金金製品對外銷售。

3. 加拿大
加拿大幾乎每個省份均有很大的黃金儲量,1981年產量是49.5噸,佔全球總產量的40%,加拿大的黃金蘊藏主要與火山岩有關。加拿大的66%黃金產量來自於脈礦開采,一小部分來自於砂礦,還有一些是金屬冶煉時當作副產品而生產的黃金。加拿大的儲金帶位於魁北克省、安大略省的北部,以及馬尼托巴省與安大略省交界處的西部。加拿大有很多產量儲量很大的金礦。普通金礦石的儲量均在百萬噸左右。等級從0.084~0.22盎司/噸不等,產量每年從幾萬盎司至十幾萬盎司不等。為了刺激採金者的積極性,使產量保持在比較高的水平上,加拿大政府在1948年頒布了《採金工業資助法》,規定對生產不贏利的企業予以貼補。

『陸』 您好,您對黃金有了解嗎

這個啊,我有啊黃金很值錢啊!
你問的太籠統了
黃金(Gold)即金,化學元素符號Au,是一種軟的,金黃色的,抗腐蝕的貴金屬。黃金有價,且價值含量比較高。國際黃金的價格單位為美元/盎司,我國黃金的價格單位為元/克。要參與未來黃金投資,在黃金市場中獲得投資增值、保值的機會,就必須對黃金屬性、特點及其在貨幣金融中的作用有所了解。金是金屬王國中最稀有、最珍貴的金屬之一,在古代主要用作貨幣、裝飾和首飾,是最珍貴的金屬,到1751年發現鉑,鉑金的資源比黃金更稀有、用途更廣泛、提煉的難度更大,因而更加珍貴。所以現在黃金由第一位的貴金屬成為與鉑金地位並列貴金屬,但因黃金的質地純凈,色澤美觀,擁有許多優良的性能,作為首飾材料和電子信息材料等,仍是最受人們歡迎的貴金屬。
[編輯本段]1. 黃金的理化特性

1.1 理化性質數據

金(過渡金屬)
晶體結構:面心立方體結構
原子量:196.96654
殼結構:2,8,18,32,18,1
電子排布:[Xe] 4f14 5d10 6s1
化合價:1,3
熔點:1064.43℃
沸點:2808℃
電負性:2.54
共價半徑:1.34A
離子半徑:0.85 (+3) A
原子半徑:1.79A
原子體積:10.2cc/mol
第一級電離電勢:9.2257 V
第二級電離電勢:20.521 V
氧化狀態:(3),1
293K時的密度:19.32g/cc
比熱容:0.128J/gK
汽化熱:334.4kJ/mol
熔解熱:12.55kJ/mol
電導率:0.452X10^6/cm·Ω
熱傳導系數:3.17W/cmK
彈性系數:78.3 X10E3 MPa
熱膨脹系數:14.2X10^(-6)/K
晶格參數:4.0786A
摩氏硬度:2.5

1.2 物理性質

顏色:金黃色之美可與太陽相比。當金被熔化時發出的蒸汽是綠色的; 冶煉過程中它的金粉通常是啡色 ; 若將它鑄成薄薄 的一片,它更可以傳送綠色的光線。
延展性:異常的強。1盎司的金可以拉成50里長,其延展性 令它易於鑄造,是製造首飾的佳選。金是眾金屬中 拉力最強的。
可鍛性:首屈一指。可以造成極薄易於捲起的金片。1盎司重的金可以錘薄至400萬分之1呎厚及100平方呎面積大。古代人將它錘成薄片,來撲成廟宇和皇宮上面做裝飾 。據說1盎司的金可以用來鋪滿一所屋子的頂蓋。如果你有機會游覽這些古廟 可要留意或會有免費金片跌在你的頭上呢!
黃金的顏色為金黃色,金屬光澤,無解理。硬度2-3,純金19.3,熔點1070℃;具良好的延展性,能壓成薄箔,具極高的傳熱性和導電性,純金是最好的電子導體材料。
黃金作為一種貴金屬,有良好的物理特性,「真金不怕火煉」就是指一般火焰下黃金不容易熔化。密度大,手感沉甸。韌性和延展性好,良導性強。純金具有艷麗的黃色,但摻入其他金屬後顏色變化較大,如金銅合金呈暗紅色,含銀合金呈淺黃色或灰白色。金易被磨成粉狀,這也是金在自然界中呈分散狀的原因,純金首飾也易被磨損而減少分量。
在門捷列夫周期表中金的原子序數為79,即金的原子核周圍有79個帶負電荷的旋轉電子,因此,金具有很好的化學穩定性,在金屬市場上金與釕、銠、鈀、鋨、銥、鉑等金屬統稱為貴金屬。
黃金是一種很柔軟的金屬,但不及鉛和錫兩種金屬,在純金上用指甲可劃出痕跡,這種柔軟性使黃金非常易於加工,然而這一點對裝飾品的製造者來說,又很不理想,因為這樣很容易使裝飾品蹭傷,使其失去光澤以至影響美觀。所以在用黃金製作首飾時,一般都要添加銅和銀,以提高其硬度。
黃金易鍛造、易延展,可碾成厚度為0.001毫米的透明和透綠色的金箔。0.5克的黃金可拉成160米長的金絲。
黃金很容易磨損,變成極細的粉末,因此黃金常以分散狀態廣泛分布在自然界中。
黃金是熱和電的良導體,但不如鉑、汞、鉛、銀四種金屬。
黃金的熔點為1063。C,熔融金有較高的揮發性,隨著溫度的升高,其揮發性不斷增強。
純金的抗壓強度為10kg/mm2,其抗拉強度與預處理的方法有關,一般在10-30kg/ mm2之間。冷拉金絲時,受力最大。
純金有著極好看的草黃色的金屬光澤,可以說黃金在所有金屬中,顏色最黃。在自然界中見不到純金,而金屬雜質(首先是銅和銀)賦予金以各種顏色和色調,從淡黃色到鮮黃紅色。黃金的顏色同時也取決於該金屬塊的厚度及其聚集體狀態。例如,很薄的金箔,對著亮處看是發綠色的,熔化的金也是這種顏色,而末熔化的金則呈黃綠色,細粒分散金一般為深紅色或暗紫色。
自然金有時會覆蓋一層鐵的氧化物薄膜,在這種情況下,黃金的顏色可能呈褐色、深褐色、甚至是黑色。
金能與許多金屬形成合金,原因是這些金屬的原子半徑與金的原子半徑非常接近;金的原子半徑等於1.46埃;鉍1.46埃;銀1.44埃;鉑1.39埃。因此金可以形成金銀合金、金銅合金、金鉑合金、金鈀合金等,這些合金並不是化合物,而是固熔體。合金中的所有金屬都比其純金屬熔點低,假如把金加熱到接近熔點,金就可以象鐵一樣熔接,纖細的金粒可熔結成金塊。(l埃=0.0000000l厘米)
金粉在溫度較低的情況下,必須加壓才能熔接在一起。
金與其他金屬在一起熔化,不僅可降低其熔點,而且還能改變金本身的機械性能。含銀和銅可明顯地提高金的硬度;含砷、鉛、鉑、銀、鉍、碲能使金變脆,鉛在這方面的特點就更為突出,僅含鉛1%的合金,如果沖壓一下,就會變成碎塊,純金中含0.01%的鉛,它的良好可鍛性就將完全喪失。
金有吸收x射線的本領。
金被列入化合物的行列中,也象規定貴金屬族一樣,是很勉強的,但它畢竟能與某些元素相互作用。特別是與鹵素(氯、溴、碘)化合物生成AuCl或AuC13等。金同樣能與氰化物、汞和蹄化合。事實上,在自然界中只存在金與蹄的化合物,金與汞的化合物極少。所有其他化合物都是用人工製得的,用人工方法還可以製得「雷金」—(Au(NH)3(CH)3),「雷金」在沖擊或加熱時容易爆炸。
金雖然很難溶解,但仍能溶解在某些溶液中。在含有氯、硫酸或腐蝕酸的水中也可以溶解少量的金。在王水,以及在氰化物稀溶液中,以離子態大量溶解。
金的結晶屬等軸晶系。晶體的形狀常呈立方體或八面體。晶體經溶化後再凝結時,呈不規則的多角形。冷卻得越慢,晶體就越大。

1.3 化學性質

金的化學性質穩定,具有很強的抗腐蝕性, 在空氣中從常溫到高溫一般均不氧化,不溶於單一的鹽酸、硝酸、硫酸等強酸金中,只溶於鹽酸與硝酸的混合酸(即王水)生成氯金酸H[AuCl4];在常溫下有氧存在時金可溶於含有氰化鉀或氰化鈉的溶液,形成穩定的絡合物M[Au(CN)2] ;金也可溶於含量有硫脲的溶液中;還溶於通有氯氣的酸性溶液中。金不與鹼溶液作用,但在熔融狀態時可與過氧化鈉生成NaAuO2 。金的化合價有-1、-2、+1、+2、+3、+5、+7等,氧化物有三氧化二金Au2O3,氯化物有三氯化金AuCl3 。在酸性介質中,氯金酸H[AuCl4]或絡合物M[Au(CN)2]可被金屬鋅(鋅粉或鋅絲)、亞硫酸鈉、水合肼等還原為單質的金粉,鹼金屬的硫化物會腐蝕金,生成可溶性的硫化金。土壤中的腐殖酸和某些細菌的代謝物也能溶解微量金。
金的電離勢高,難以失去外層電子成正離子,也不易接受電子成陰離子,其化學性質穩定,與其他元素的親和力微弱,因此,在自然界多呈單質即自然金狀態存在。
金在地殼中的平均含量為約1億分之1.1(0.0011PPm),在海水中的含量約為1000億分之1(0.00001PPm),由於幾億年至幾十億年的地殼運動和地質變化使金元素富集成金礦床,一般工業價值的金礦中金的品位在2-3克/噸,富礦有5-50克/噸,特富礦50-500克/噸,還有塊金,單塊最小的十幾克,最大的幾十公斤,罕見的大塊金幾百公斤,因有的形似狗頭,俗稱狗頭金,印度科學家曾發現過二塊近2.5噸的狗頭金;貧礦在0.1-1克/噸,在目前的選冶技術水平0.5克/噸以上就有工業開采價值。
自然界純金極少,常含銀、銅、鐵、鈀、鉍、鉑、鎳、碲、硒、鋨等伴生元素,自然金中含銀15%以上者稱銀金礦、含銅20%以上者稱銅金礦、含鈀5-11%者稱鈀金礦、含鉍4%以上者稱鉍金礦。
金具有親硫性,常與硫化物如黃鐵礦、毒砂、方鉛礦、輝銻礦等密切共生;易與親硫的銀、銅等元素形成金屬互化物。
金具有親鐵性,隕鐵中含金(1150×10-12)比一般岩石高3個數量級,金經常與親鐵的鉑族元素形成金屬互化物。
金還具有親銅性,它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據著親銅和親鐵元素之間的邊緣位置,與銅、銀屬於同一副族,但在還原地質環境下,金的地球化學行為與相鄰元素相似,表現了更強的親鐵性,銅、銀多富集於硫化物相內;而金鉑多集中於金屬相。金在地球中元素豐度為0.8×10-6,地核為2.6×10-6,地幔為0.005×10-6,地殼為0.004×10-6。金在地殼中的豐度只有鐵的1/1千萬,銀的1/21。
地球上99%以上的金進入地核。金的這種分布是地球長期演化過程中形成的。地球發展早期階段形成的地殼其金的豐度較高,因此,大體上能代表早期殘存地殼組成的太古宙綠岩帶,尤其是鎂鐵質和超鎂鐵質火山岩組合,金豐度值高於地殼各類岩石,可能成為金礦床的最早的「礦源層」。
綜上所述,金在地殼中豐度值本來就很低,又具有親硫性、親銅性,親鐵性,高熔點等性質,要形成工業礦床,金要富集上千倍,要形成大礦、富礦,金則要富集幾千、幾萬倍,甚至更高,可見其規模巨大的金礦一般要經歷相當長的地質時期,通過多種來源,多次成礦作用疊加才可能形成。
黃金的主要用途和功能,
1.用作國際儲備
2.保值功能
3.避險功能
4.用作珠寶裝飾
5.工業技術上的應用
[編輯本段]2. 金礦種類
黃金在自然界中是以游離狀態存在而不能人工合成的天然產物。按其來源的不同和提煉後含量的不同分為生金和熟金等。
生金亦稱天然金、荒金、原金,是熟金的半成品,是從礦山或河底沖積層開採的沒有經過熔化提煉的黃金。生金分為礦金和沙金兩種。

2.1 礦金

也稱合質金,產於礦山、金礦,大都是隨地下湧出的熱泉通過岩石的縫細而沉澱積成,常與石英夾在岩石的縫隙中。礦金大多與其他金屬伴生,其中除黃金外還有銀、鉑、鋅等其他金屬,在其他金屬未提出之前稱為合質金。礦金產於不同的礦山而所含的其他金屬成分不同,因此,成色高低不一,一般在50%-90%之間。

2.2 砂金

砂金礦是古代和近代歷史上世界黃金生產的主要礦床,但經過幾千年的開采,富礦砂多已枯竭,現在主要以礦金為主,砂金是產於河床灣曲的底層或低窪地帶,與石沙混雜在一起,經過淘洗出來的黃金。沙金起源於礦山,是由於金礦石露出地面,經過長期風吹雨打,岩石經風化而崩裂,金便脫離礦脈伴隨泥沙順水而下,自然沉澱在石沙中,在河流底層或砂石下面沉積為含金層,從而形成沙金。沙金的特點是:顆粒大小不一,大的像蠶豆,小的似細沙,形狀各異。顏色因成色高低而不同,九成以上為赤黃色,八成為淡黃色,七成為青黃色。
[編輯本段]3. 全球黃金礦產資源分布簡況
世界現查明的黃金資源量為8.9萬噸,儲量基礎為7.7萬噸,儲量為4.8萬噸。世界上有80多個國家生產金。南非佔世界查明黃金資源量和儲量基礎的 50%,佔世界儲量的38%;美國佔世界查明資源量的12%,佔世界儲量基礎的8%,世界儲量的12%。除南非和美國外,主要的黃金資源國是俄羅斯、烏茲別克、澳大利亞、加拿大、巴西等。在世界80多個黃金生產國中,美洲的產量佔世界33%(其中拉美12%,加拿大7%,美國14%);非洲佔28% (其中南非22%);亞太地區29%(其中澳大利亞佔13%,中國佔7%)。年產100噸以上的國家,除前面提到的5個國家外,還有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年產50噸—100噸的國家有秘魯、烏茲別克、迦納、巴西和巴布亞紐幾內亞。此外墨西哥、菲律賓、辛巴威、馬里、吉爾吉斯坦、韓國、阿根廷、玻利維亞、蓋亞那、幾內亞、哈薩克也是重要的金生產國。
[編輯本段]4. 黃金的質地
熟金是生金經過冶煉、提純後的黃金,一般純度較高,密度較細,有的可以直接用於工業生產。常見的有金條、金塊、金錠和各種不同的飾品、器皿、金幣以及工業用的金絲、金片、金板等。由於用途不同,所需成色不一,或因沒有提純設備,而只熔化未提純,或提的純度不夠,形成成色高低不一的黃金。人們習慣上根據成色的高低把熟金分為純金、赤金、色金3種。經過提純後達到相當高的純度的金稱為純金,黃金一般指達到99.6%以上成色的純金。
赤金和純金的意思相接近,但因時間和地方的不同,赤金的標准有所不同,國際市場出售的黃金,成色達99.6%的稱為赤金。而境內的赤金一般在99.2%-99.6%之間。
色金,也稱「次金」、「潮金」,是指成色較低的金。這些黃金由於其他金屬含量不同,成色高的達99%,低的只有30%。
按含其他金屬的不同劃分,熟金又可分為清色金、混色金、k金等。清色金指黃金中只摻有白銀成分,不論成色高低統稱清色金。清色金較多,常見於金條、金錠、金塊及各種器皿和金飾品。
混色金是指黃金內除含有白銀外,還含有銅、鋅、鉛、鐵等其他金屬。根據所含金屬種類和數量不同,可分為小混金、大混金、青銅大混金、含鉛大混金等。
k金是指銀、銅按一定的比例,按照足金為24k的公式配製成的黃金。一般來說,k金含銀比例越多,色澤越青;含銅比例大,則色澤為紫紅。我國的k金在解放初期是按每k4.15%的標准計算,1982年以後,已與國際標准統一起來,以每k為4.1666%作為標准。 熟金中因加入其他元素而使黃金在色澤上出現變化,人們通常把被加入了金屬銀而沒有其他金屬的熟金稱之為「清色金」,而把被摻入了銀和其他金屬的黃金稱為「混色金」。
[編輯本段]5. 黃金的成色
黃金及其製品的純度叫作「成」或者「成色」。
公元前200多年,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Archimdes)曾為判斷一頂皇冠是否純金做成的而發愁。他在浴盆里洗澡的時候發現了被後人稱為"阿基米德比重"定律:浸入液體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它排開液體的重量。從而圓滿的證實了國王定做的皇冠是否純金做成的。那麼,黃金的純度究竟如何表達呢?

5.1 用"k金"表示黃金的純度

在理論上我們把含量100%的金稱為24K;所以計算方法為100/24(括弧內為國家標准): 國家標准GB11887-89規定,每k(英文carat、德文karat的縮寫,常寫作"k")含金量為4.166666%,
9k=100/24*9=37.5% (375‰)
14k=100/24*14=58.333%(585‰) 為方便標識,把它定在58.5%
18k=100/24*18=75%(750‰)
22k=100/24*22=91.666666%(916‰) 為方便標識,把它定在91.6%
在理論上100%的金才能稱為24K金,但在現實中不可能有100%的黃金,所以我國規定:含量達到99.6%以上(含99.6%)的黃金才能稱為24K金
這幾種K金含量為首飾的通用規格,國家規定低於9K的黃金首飾不能稱之為黃金首飾.

5.2 用文字表達黃金的純度

有的金首飾上打有文字標記,其規定為:足金--含金量不小於990‰ ,千足金—含金量大於999‰。
我國對黃金製品印記和標識牌有規定,一般要求有生產企業代號、材料名稱、含量印記等,無印記為不合格產品。國際上也是如此。但對於一些特別細小的製品也允許不打標記。

9
12.1 黃金的主要需求和用途有三大類

1). 用作國際儲備。這是由黃金的貨幣商品屬性決定的。由於黃金的優良特性,歷史上黃金充當貨幣的職能,如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儲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二十世紀70年代以來黃金與美元脫鉤後,黃金的貨幣職能也有所減弱,但仍保持一定的貨幣職能。目前許多國家,包括西方主要國家國際儲備中,黃金仍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2). 用作珠寶裝飾。華麗的黃金飾品一直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和財富的象徵。
3). 在工業與科學技術上的應用。由於金具備有獨一無二的完美的性質,它具有極高的抗腐蝕的穩定性;良好的導電性和導熱性;金的原子核具有較大捕獲中子的有效截面;對紅外線的反射能力接近100%;在金的合金中具有各種觸媒性質;金還有良好的工藝性,極易加工成超薄金箔、微米金絲和金粉;金很容易鍍到其它金屬和陶器及玻璃的表 面上,在一定壓力下金容易被熔焊和鍛焊;金可制 成超導體與有機金等。正因為有這么多有益性質,使它有理由廣泛用到最更要的現代高新技術 產業中去,如電子技術、通訊技術、宇航技術、化工 技術、醫療技術等

12.2 黃金市場的供應和需求

黃金市場的供應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世界各產金國的新產金,前蘇聯向世界市場售出的黃金,還原重用的黃金,其它一些國家官方機構、因際貸幣基金組織和私人拋售的黃金。
黃金市場的黃金供給主要有三種性質。第一種是經常性供給。這主要包括世界主要包括世界主要產金國,這類供給是穩定的,經常性的。第二種是誘發性供給。這是由於其它因素激作用導致的供給,主要是金價上楊,使許多囤金者為獲利拋售,或使黃金礦山加速開采。第三種是調節性供給。這是一種階段性不規則的供給。如產油國因油價低迷,會因收入不足而拋售一些黃金。
世界黃金的需求主要來自:各國官方的儲備、工業及首飾用金、投資需求。
(一)各國官方的黃金儲備主要作用是作為國際支付的准備金,一國黃金儲備的多少與其外債償付能力有密切關系。為了保持一定的黃金儲備比例,各國中央銀行及國際金融機構都會參與世界黃金市場的交易活動。
(二)工業用途需求的增減,對世界黃金價格升降有很大影響。黃金的工業用途十分廣泛,主要有首飾、化工、航天、電於等行業。
(三)投資需求也是黃金市場需求來源的重要部分。一方面,人們利用金價波動,入市賺取利潤,另一方面,人們在不同條件下,可在黃金與其它投資工具之間互為選擇。如當美元貶值、油價上升時,黃金需求量便會有所增加;如股市上漲,吸引大量資金,那麼黃金需求可能會相應減少。
[編輯本段]14. 如何投資黃金首飾
黃金首飾的歷史源遠流長,燦爛輝煌。20世紀80年代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們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黃金首飾越來越廣泛地走進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1. 印記:按照國家產品標准,在首飾產品上應有成色標志「足金990」或「千足金999」,廠家印記。
2. 色澤:足金或千足金呈光亮的金黃色,而銅的光澤剌眼。
3. 重量:黃金的密度比銅大二倍多,同樣體積的黃金和銅,黃金有明顯的墜手感覺。
4. 硬度:在足金或千足金上用指甲劃動,有細小的痕跡,而在銅上就劃不出。
怎樣選購鉑金系列首飾
1. 印記:按照國家產品標准,在鉑金飾品上應有鉑化學符號Pt及鉑金含量、廠家印記。
2. 色澤:鉑金首飾色澤呈灰色調的銀白色,光澤明亮,永不變色,而白銀多呈微帶黃的白色,K白金沒有鉑金明亮,白色中帶有青黃色。
3. 重量:鉑金的密度比白銀大二倍多,同樣體積的鉑金和白銀,鉑金有明顯的下墜感。
4. 硬度:由於鉑金比銅硬,用銅線劃不動,而用銅針劃白銀有痕。

怎樣選購鑲嵌首飾
1. 檢查鑲嵌飾品上的寶石是否松動。
2. 最好有當地檢測機構的鑒定證書。
3. 藉助相關的檢測工具觀察,例:放大鏡、鑽石筆等。
4. 通過試戴、比較,就會有更多選購經驗。

『柒』 世界及我國金礦資源概況

金是主要的貴金屬之一,素以「金屬之王」著稱。是人類發現和使用最早的金屬礦物之一,曾被廣泛的應用於制幣、裝飾工藝、鑲牙、制筆等傳統領域。近幾十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被廣泛應用於電子、航天、精密儀器、化工設備等現代技術領域。應用范圍日趨廣泛,成為重要的現代工業和戰略物資。

金是硬通貨,是當今國際貿易結算手段和貨幣信譽的基礎。黃金儲備的多少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標志。

據中國礦業網,2004年全世界的黃金儲量為4.8×104t,預測資源總量約為10×104t。世界七大洲、八十多個國家都有金礦資源分布,但極不均衡(圖1-1),主要集中在幾個金礦資源大國,儲量最多的是南非(約2.3×104t),占總儲量的50%以上,其次是原蘇聯、美國、澳大利亞、中國、加拿大、巴西、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墨西哥、辛巴威、迦納等十幾個國家,以上國家的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95%以上。

金礦床的地質時空特徵是:70%的儲量集中在前寒武紀,25%的儲量集中在中—新生代,古生代的儲量只佔5%。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開發冶煉金的國家之一,唐朝以來採金較盛,至清朝時,最高年份年產金達30萬兩(相當10t)。新中國成立前黃金生產瀕臨絕境,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金礦地質工作在政府的支持與關懷下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據中國黃金協會和中國礦業網,至目前我國已探明的黃金儲量為5341t,保有儲量2486t。探明儲量居世界第六位,僅次於南非、原蘇聯、加拿大、美國和澳大利亞。按人均佔有量計算,僅佔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0%以下。按國土面積佔有量計算,相當世界平均值的19.9%。但我國金礦資源的潛力較大,僅據山東等十餘個省的統計,預測資源總量為11025t。

20世紀80年代以來,金礦儲量原是空白的貴州、廣東等省,取得了找金的重大進展,迅速找到了一批大、中型金礦,探明儲量大幅度增長,近幾年,遼寧、陝西、新疆、廣西、甘肅等省區金礦找礦工作也取得了重大進展,這足以表明我國金礦資源的巨大潛力。

我國金礦資源的特點是:

1.金礦類型繁多,成礦時代廣泛

國外有的,國內都已發現。但國外的某些主要金礦類型,如變質礫岩型、穆龍套式、綠岩型等,在我國探明儲量很少。至目前主要的金礦類型是:破碎帶熱液蝕變岩型(屬殼幔混合岩漿熱液型)、石英脈型、火山及次火山熱液型及第四系沖積砂金礦等。

已知的金礦成礦時代可分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個時期。據有關文獻統計前寒武紀是我國金礦最主要的成礦期,其次是中、新生代,古生代金礦最少。此一特點與世界金礦成礦時代特徵具有一致性。但從我國目前已知的主要金礦類型和探明儲量情況以及大量的新的找礦信息認為,中、新生代可能是我國金礦床最重要的成礦時期。

圖1-1 世界主要金礦分布圖

2.大型礦床少,中、小型礦床多

據武警黃金指揮部黃金地質研究所統計,全國岩金礦床372個,砂金礦床606個,儲量大於20t的產地不足30處,其中岩金不足20處,儲量佔全國岩金總儲量的67%;砂金礦最大儲量不足20t。

我國金礦床中小型占絕大多數,大型礦所佔比例僅3%左右,資源儲量超過50t的岩金礦有膠東地區的焦家、新城、三山島、台上、東風、九曲、大尹格庄、金青頂八處;另有黑龍江團結溝、河北金廠峪、貴州爛泥溝等多處。膠東地區的焦家、新城、三山島、台上經補充勘探後儲量超過百噸,是我國僅有的幾處世界級的金礦床。其中台上已證實的資源儲量在200t以上,作為獨立金礦床,其資源儲量規模當屬全國之首。

3.資源儲量不足,利用程度高,生產後備基地緊張

據資料統計,全國所查明資源儲量的95%已被利用,余者主要受到采、選和其他條件的制約暫難利用。

據中國黃金總公司資料,至1987年底,在63個資源危機金礦山中,僅4個增加了後續儲量。這些金礦山在我國已建礦山中具有重要地位。後備基地緊張,「等米下鍋」的局面難以改觀,礦山建設可供選擇的餘地較小。這種狀況將影響我國黃金事業的發展。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近20年來,國家重視了黃金開發,並採取措施鼓勵黃金生產發展,建成一批新礦山,佔用了幾乎全部可用儲量;金礦地質找礦難度越來越大,找礦與采礦的利益反差日趨明顯,影響了地質找礦的發展,加之地質勘探資金的嚴重匱乏,這是導致金礦地質工作萎縮的主要原因。近幾年國家加大了黃金地質工作的投入,加上商業性投資的增大,金礦地質找礦工作又有了新的起色,在我國地質工作程度較低的西部地區及膠東地區不斷有新的礦床發現或是擴大了已知礦床的儲量。我國金礦地質與黃金生產的新的發展時期已經到來。

『捌』 世界最大的金礦在那

南非,金礦含量世界第一

金在地殼圈中的分布既稀少又分散,平均約為十億分之五,即每噸5毫克。目前,國外有開采價值的金儲量不過3萬1千多噸。南非得天獨厚,在全世界儲金量中,竟佔了60~65%,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儲金國。南非的金礦主要分布在奧蘭治河的支流瓦爾河流域,大體成一半圓形,延伸500公里,素有「金弧」之稱。
此外,南非還擁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煉金廠——蘭德煉金廠。它坐落在約翰內斯堡市郊哲米斯頓鎮上的一個大院中,由南非7家最大采礦機構的聯合組織——礦業聯合會經營。南非開採的所有黃金都是有該廠冶煉的,年加工能力達750噸,占資本主義世界黃金產量的70%

『玖』 我想詢問菲律賓的礦產資源分布情況

菲律賓境內礦藏主要有銅、金、銀、鐵、鉻、鎳等20餘種。銅蘊藏量約48億噸、鎳10.9億噸、金1.36億噸。地熱資源預計有20.9億桶原油標准能源。巴拉望島西北部海域有石油儲量約3.5億桶。

在宿務省鐵礦主要在Talamban貯量交代礦床,集中沿著石灰質層位火山沉積形成,礦石色澤光亮,大量的赤鐵礦、磁鐵礦、其次褐鐵礦和黃鐵礦,脈石是由孔雀石、石青、方解石、石榴石、綠泥石、綠簾石、石英和鐵鎂礦物組成。

Domaco鐵礦床,位於呂宋島中東部北甘馬仁省(camarines norte)巴格尼班市(jose panganniban)西南部。預獲詳查區內鐵礦資源量1000萬噸。

(9)菲律賓的黃金礦產在哪裡擴展閱讀

菲律賓境內野生植物有近萬種,其中高等植物有2500餘種。主要有松柏、竹子、龍腦香、紅樹、松樹等。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菲律賓有570萬公頃的森林面積,其中龍腦香為38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66.6%;苔蘚樹林為11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19.3%;亞樹種樹林為5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約8.8%;松樹為2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約3.5%;紅樹屬樹林為1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約1.7%。

閱讀全文

與菲律賓的黃金礦產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