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緬甸現行的政治體制(整體)是什麼
緬甸國名將為緬甸聯邦共和國,首都為內比都。緬甸實行總統制,總統為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同時還是包括三軍總司令在內的國家國防安全委員會的主席。三軍總司令為各種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軍隊將繼續在政治上發揮作用。緬甸實行多黨制、市場經濟制度,奉行自主、積極、不結盟的外交政策,不允許外國在緬甸駐軍。
2. 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高等學校招生主要實行什麼制度
校薦:高校會給各大高中一些自主招生考試的名額,各大高中一般按高中階段課程成績和學科競賽來給予學生校薦,通俗來說就是期中期末成績越好,競賽獎項越高,所在高中越會給你校薦。
自薦:學生自己寫申請材料申請自主招生考試資格。
東南亞(SEA)位於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中南半島因位於中國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細長部分叫馬來半島。
馬來群島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廣闊海域,是世界最大的群島,共有兩萬多個島嶼,面積約243萬平方千米,分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東帝汶、汶萊和菲律賓等國。
東南亞地區共有11個國家: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東帝汶,面積約457萬平方千米。其中寮國是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越南、寮國、緬甸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陸上接壤,僅東帝汶不是東盟成員。
3. 菲律賓政體是什麼
以流氓(阿基諾)為中心,蠢貨(政府高官)為輔助的,垃圾(不用說都知道是誰,美國佬)做後盾的政體
4. 據說菲律賓是一夫多妻制,確切嗎
菲律賓是一夫多妻制確切的。
菲律賓國家允許一夫多妻制,而且這項規定已經有半個世紀左右的時間了,直到現在依舊執行著。其實這個主要是由於當地人們大多數都是信仰天主教的,而且如果離婚的話也是對宗教信仰的不尊重,所以國家也頒布了這條法律規定。
但是如果另一半有嚴重的精神疾病或者是身體有嚴重的疾病,可以申請離婚。所以這個國家的離婚率是特別低的,大多數的人都不會選擇離婚,而且在他們看來孩子是上天都有人們的獎勵,是一個天使降落在人間,所以也不是不允許避孕的。
但是正因如此菲律賓的人口越來越多,而且也正是因為「一夫多妻」制度,也讓菲律賓的男人過得越來越逍遙自在,因為老婆多了可以出去賺錢,而且自己可以在家裡什麼都不用工作,完全依靠老婆來賺錢養家。
(4)緬甸菲律賓實行什麼制度擴展閱讀
菲律賓的風俗
1、不能離婚
從1946年便頒布了這項法律,而頒布這條法律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菲律賓是一個純粹的天主教國家,這里的人充滿了信仰,不允許違背教義。而離婚便是對教義的違背,所以當時的統治者便頒布了全國上下不能正常離婚的條例!
當然,也不是說這里完全不能離婚,如果喪偶或者另一方出現了精神疾病是可以離婚的,除此之外是不允許離婚的。所以這個國家,也是目前全世界離婚率最低的國家了,真的是「執子之手,白首偕老」啊。
2、不避孕
菲律賓除了不能離婚,還有一項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習慣。那就是全國上下都不避孕,甚至避孕措施在這里也是形同虛設!這樣的習慣,同樣也跟這個國家是天主教國家有著緊密的聯系!在所有教徒心中,大家都認為孩子就是天使,不應該抹殺。
所以他們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的機會,如果抹殺了孩子的生命,便是這個社會的「災難」。所以在這個和平的年代,菲律賓也迎來了人口暴漲,據統計,目前人口早已破億。
3、一夫多妻
除了以上兩個菲律賓特有的習俗以外,這里還盛行一夫多妻制。而實行一夫多妻制的根本原因,也是因為想多帶一些「天使」來到這個世界!舉他們國家規定,一個男人一生可以擁有四個老婆。而且在當地,如果你擁有更多老婆其實也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4、女人養男人
而菲律賓的另一個現象是大家比較熟知的,那就是這里的男人幾乎不出去工作,都是在家吃喝玩樂!家裡的收入主要來自於男人的「妻子們」,而妻子的主要工作就是當傭人,所以菲佣在全世界都是比較出名的家庭好幫手。
也許你猜到了,當傭人肯定掙不了多少錢,所以這個上億人的國家GDP也僅僅只有3135億美元!真的是這個國家被「匪夷所思」的教義所荼毒了啊!
5. 東盟各國的政治制度
社會主義制度,如越南,寮國(我國目前不再提寮國為社會主義,但其政體仍是社會主義)
民主資本主義如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汶萊,新加坡,柬埔寨,東帝汶(東還不是東盟成員國)。
軍人政權,如緬甸。(當然,在東盟內,泰國,菲律賓,印尼多少都存在軍人統治的印記)
東南亞國家聯盟的前身是由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3國於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東南亞聯盟。1967年8月7日至8日,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四國外長和馬來西亞副總理在泰國首都曼谷舉行會議,發表了《東南亞國家聯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 ASEAN)的成立。成立幾十年來,東盟已日益成為東南亞地區以經濟合作為基礎的政治、經濟、安全一體化合作組織,並建立起一系列合作機制。現任東盟秘書長王景榮 。
東盟除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5個創始成員國外,20世紀80年代後,汶萊(1984年)、越南(1995年)、寮國(1997年)、緬甸(1997年)和柬埔寨(1999年)5國先後加入該組織,使東盟由最初成立時的5個成員國發展到目前的10個成員國。東盟10國的總面積有45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 3億(1998年統計數字)。觀察員國為巴布亞紐幾內亞。東盟10個對話夥伴國是: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歐盟、印度、日本、紐西蘭、俄羅斯、韓國和美國。 東盟成員國GDP概況
東盟的宗旨是以平等和協作精神,共同努力促進本地區的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文化發展;遵循正義、國家關系准則和《聯合國憲章》,促進本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同國際和地區組織進行緊密和互利的合作。
東盟主要機構有首腦會議、外長會議、常務委員會、經濟部長會議、其他部長會議、秘書處、專門委員會以及民間和半官方機構。首腦會議是東盟最高決策機構,自1995年召開首次會議以來每年舉行一次,已成為東盟國家商討區域合作大計的最主要機制,主席由成員國輪流擔任。外長會議是制定東盟基本政策的機構,每年輪流在成員國舉行。常務委員會主要討論東盟外交政策,並落實具體合作項目。東盟秘書處設在印尼首都雅加達,出版有《東盟常務委員會報告》、《東盟通訊》等刊物。
近年來,東盟積極開展多方位外交。1994年7月成立東盟地區論壇,1999年9月成立東亞-拉美合作論壇,10+3和10+1合作機制也應運而生,2002年1月又啟動東盟自由貿易區。
1997年12月15日,首次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10+3)在馬來西亞舉行。東盟各國和中日韓3國領導人就21世紀東亞地區的前景、發展與合作問題坦誠、深入地交換了意見,並取得廣泛共識。在10+3合作進程中,外交、財政、經濟、農林、旅遊和勞動等6個部長級會議機制已經建立,有力地推動了相關領域的合作。
與10+3並行的是東盟分別與中日韓領導人(10+1)會議,即三個10+1合作機制。>>
2001年11月,在汶萊舉行的第5次東盟與中國領導人(10+1)會議上,雙方領導人達成共識,一致同意在10年內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並授權經濟部長和高官盡早啟動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後將形成一個擁有17億人口、國內生產總值達2萬億美元、貿易總額達1.2萬億美元的大市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將成為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為了早日實現東盟內部的經濟一體化,東盟自由貿易區2002年1月1日正式啟動。自由貿易區的目標是實現區域內貿易的零關稅。汶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6國已於2002年將絕大多數產品的關稅降至0-5%。越南、寮國、緬甸和柬埔寨4國將於2015年實現這一目標。
2003年10月,東盟第九次首腦會議在印尼巴厘島召開。與會各國首腦在會上通過了「東盟共同體」宣言,確立了更為明確具體的目標,向更加密切的共同體邁進。這標志著東盟在政治、經濟、安全、社會與文化領域內的全面合作進入歷史新階段,並朝地區一體化邁進一大步。
同年12月11日,日本和東南亞國家聯盟特別首腦會議在東京開幕,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在會議上宣布日本正式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
2004年7月,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了俄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的聯邦法律。>>
隨著經濟實力和影響的不斷加強,東盟在地區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世紀90年代初,東盟率先發起東亞區域合作進程,逐步形成了以東盟為中心的一系列區域合作機制。其中,東盟與中日韓(10+3)、東盟分別與中日韓(10+1)合作機制已經發展成為東亞合作的主要渠道。此外,東盟還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歐盟、韓國、中國、俄羅斯和印度10個國家形成對話夥伴關系。2003年,中國與東盟的關系發展到戰略協作夥伴關系,中國成為第一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的非東盟國家。
詳細參看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10/28/content_610510.htm
6. 東南亞十一個國家的政治體制
越南:一黨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寮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代議制政體;柬埔寨:代議制;泰國:泰王國是以國王為國家元首的民主體制國家;緬甸:議會制;馬來西亞:君主立憲制(議會君主);印度尼西亞:總統制;汶萊:君主制;菲律賓:總統制;東帝汶:混合政體;新加坡:議會共和制。
7. 求匈牙利 波蘭 蒙古 瑞士 緬甸的政體都是什麼
君主政體
摩洛哥,尼泊爾,沙烏地阿拉伯,柬埔寨,約旦,阿聯酋長國,阿曼,賴索托,不丹,科威特,史瓦濟蘭,卡達爾,汶萊,湯加,摩納哥。
王國皇帝大權在握,終身在位。
(這里不包括日本、英國、荷蘭、比利時、瑞典、挪威、丹麥、泰國、西班牙等各個君主立憲王國,因為日本天皇、英女皇等國君只是象徵性在位,並沒有實權,首相才是王國最高掌權人。)
神權政治
(伊斯蘭革命後於1979年12月頒布第一部憲法,規定實行政教合一制度,神權統治高於一切,最高領袖的絕對權力不容更改)。
梵蒂岡(教皇統領全球11億天主教徒 軍事統治
巴基斯坦(穆沙拉夫上將於1999年10月12日推翻謝里夫政府,軍事接管政權,禁止政黨公開活動)。
剛果民主共和國(卡比拉於1997年5月17日推翻蒙博托政權上台,禁止一切政黨活動緬甸(1988年9月18日,丹瑞大將軍人政府接管國家政權)。
蘇丹(巴希爾中將於1989年6月30日發動政變上台,禁止黨派活動)。
大多數軍人政府都是靠發動軍事政變上台的 ******
中國(中國共產黨),越南(越南共產黨),敘利亞(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朝鮮(朝鮮勞動黨),古巴(古巴共產黨),利比亞(禁止一切政黨活動),寮國(寮國人民革命黨)。
這些國家沒有全民選舉制度,即使有選舉也只是***推舉候選人,當然不會有反對黨。 過渡政府
伊拉克,阿富汗,索馬里,盧安達,蒲隆地,厄利垂亞,賴比瑞亞,巴林,馬爾地夫。伊拉克和阿富汗今年舉行大選,但局勢不穩定;而巴勒斯坦未立國不能稱過渡政府。 民主選舉政體
議會制、總統制等
議會制的國家,總理才是握有實權者,總統只是象徵性(像新加坡、以色列、德國、印度等)。
總統制的國家,總統為最高領袖,總理只是獲任命(如法國、韓國、埃及等)。
議會制政體
印度,孟加拉,日本,德國,土耳其,泰國,英國,義大利,南非,西班牙,波蘭,加拿大,馬來西亞,澳洲,荷蘭,比利時,捷克,葡萄牙,匈牙利,瑞典,奧地利,瑞士,以色列,斯洛伐克,丹麥,芬蘭,巴布亞紐幾內亞,克羅埃西亞,挪威,摩爾多瓦,新加坡,愛爾蘭,紐西蘭,立陶宛,牙買加,斯洛維尼亞,愛沙尼亞,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模里西斯,索羅門群島,盧森堡,蘇利南,馬爾他,巴哈馬,冰島,巴貝多,貝里斯,萬那杜,薩摩亞,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格瑞那達,多米尼加,馬紹爾群島,安道拉,安地卡及巴布達,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列支敦斯登,聖馬利諾。
***政體
印尼,奈及利亞,衣索比亞,法國,阿爾及利亞,台灣,羅馬尼亞,葉門,莫三比克,象牙海岸,布吉納法索,馬里,尼日,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幾內亞,海地,亞塞拜然,保加利亞,獅子山,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亞美尼亞,中非共和國,黎巴嫩,阿爾巴尼亞,茅利塔尼亞,蒙古,馬其頓,甘比亞,加彭,東帝汶,斐濟,維德角,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席爾。
總統制政體
美國,巴西,俄羅斯聯邦,墨西哥,菲律賓,埃及,烏克蘭,南韓,哥倫比亞,阿根廷,坦尚尼亞,肯亞,秘魯,烏茲別克,委內瑞拉,迦納,斯里蘭卡,馬達加斯加,哈薩克,智利,喀麥隆,厄瓜多,瓜地馬拉,馬拉維,希臘,尚比亞,塞內加爾,突尼西亞,玻利維亞,多米尼克共和國,查德,宏都拉斯,貝南,薩爾瓦多,巴拉圭,喬治亞,尼加拉瓜,吉爾吉斯斯坦,哥斯大黎加,烏拉圭,剛果,巴拿馬,拉脫維亞,納米比亞,波札那,幾內亞比索,塞普勒斯,蓋亞那。
總統集權制政體
安哥拉(總統多斯桑托斯自1979年就任至今),辛巴威(總統穆加貝自1980年獨立就開始執政至今),白俄羅斯,塔吉克,土庫曼,多哥(總統埃亞德馬自1967年發動政變上台,直至今年2月5日病逝,共執政38年),葛摩,吉布地,赤道幾內亞。
無政黨政體
烏干達(允許政黨存在,但禁止其活動),密克羅尼西亞,吉里巴斯,帛琉,諾魯,吐瓦魯(沒有政黨)。
參考資料:http://bbs.dresschina.com/thread-19562-1-74.html
8. 緬甸是什麼制度的國家
緬甸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緬甸政府是一個民族主義政府。
緬甸局勢一直比較動盪,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是西方國家對緬甸軍政府統治的不滿。而最近是因為風災。
國名
緬甸聯邦 The Union of Myanmar
國旗
緬甸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9:5。旗面為紅色,左上角有一深藍色的小長方形,裡面繪有白色的圖案——14顆五角星環繞著一個14齒的齒輪,齒輪中空,內有一株谷穗。紅色象徵勇敢和果斷,深藍色象徵和平與統一,白色象徵純潔和美德。14顆五角星代表緬甸聯邦的14個省、邦,齒輪和谷穗象徵工業和農業。
國徽
緬甸國徽中心為一個由谷穗環繞的有14個齒的齒輪,上面繪有緬甸地圖。谷穗兩側各有一個獅子,獅子被譽為緬甸的國獸,稱聖獅,是吉祥的標志。頂端為一顆五角星,在其兩側和谷穗周圍裝飾著緬甸花卉;底部的飾帶上用緬文寫著「緬甸聯邦」。
國歌
《我們必須熱愛緬甸》Gba Majay Bma
獨立日
1948年1月4日
國慶日
1月4日
建軍節
3月27日
9. 東盟國家政治體制有哪四種
1、人民代表制國家:越南、寮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是亞洲的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位於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國土狹長,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緊鄰南中國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
2、議會共和制國家: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國,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88.5%)之外,還包括周圍63個小島。
3、總統共和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是東南亞國家,首都為雅加達。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
4、君主制國家: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汶萊
泰王國,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君主立憲制國家。泰國位於中南半島中部,其西部與北部和緬甸接壤,東北邊是寮國,東南是柬埔寨,南邊狹長的半島與馬來西亞相連。
5、軍政府國家:緬甸
緬甸聯邦共和國,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內比都。
10. 菲律賓法律制度與我國基本法律制度有哪些異同
世界五大法系包括中華法系、大陸法系、英美法系、伊斯蘭法系、印度法系,其中中華法系和印度法系已經解體。菲律賓原屬印度法系印度法系公元5~7世紀以前古代印度奴隸製法及以其為基礎的古代緬甸、錫蘭(今斯里蘭卡)、暹羅(今泰國)、菲律賓等國法律的統稱。 古代印度居住著不同種族、不同風俗習慣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民,其各自法律的共同點是,都與宗教、道德規范和哲學聯系密切。印度古代法大體可分為佛教分支和婆羅門教分支,相互興替。它起源於婆羅門教法,後佛教興起,孔雀王朝阿育王定佛教為國教,婆羅門教法的影響遂逐漸縮小 ,而為阿育王 召集高僧編纂的三 藏經典所取代 。三藏即《律藏》、《經藏》和《論藏》,《律藏》記載佛教僧侶的戒律和佛寺的一般清規,《經藏》為釋迦牟尼說教集,《論藏》包含佛教哲學原理的解說。三藏佛教法,特別是其中的律藏,具有法律的性質。後來佛教影響減弱,婆羅門教法又興盛起來。8~9世紀,婆羅門教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某些教義 ,改稱為印度教。因此,印度古代法也往往被稱為印度教法 。 婆羅門教法律將古老文獻《 吠陀》奉為經典 ,其中的《法經》起著法典作用,以後由各學派編輯成各種匯編,其中,流行最廣、後世研究最多、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摩奴法典》。後人假託這是由天神之子摩奴制定的,實際是約在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2世紀之間陸續編成,共12章,採用詩歌體裁,包括宗教、道德和法律規范,以及哲學等內容,18世紀末葉由英國法學家W.瓊斯(1746~1794)從梵文譯成英文 。以上這些匯編並沒有像古巴比倫《漢穆拉比法典》等古代法律那樣,由國王明令公布,它們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包含著實際生活中通行的習慣和宗教戒律。印度古代法律肯定了王權無限的君主專制制度,宣布國王是具有人形的偉大的神,其光輝凌駕於一切生物之上。還肯定了古印度奴隸制社會的種姓制度。四個種姓是:①婆羅門,即僧侶貴族,掌握教權,壟斷知識,享有種種特權,是最高種姓。②剎帝利,即武士貴族,握有政治軍事權力,是世俗統治者。③吠舍,包括農牧民、手工業者和商人,是社會的基本生產者。④首陀羅,是最低種姓,無任何權力,專為高級種姓服務。種姓實行世襲,界限森嚴,對社會影響極深。《摩奴法典》還規定奴隸來源有:被俘、為了得到給養、出生、購買、贈與、繼承和懲罰等七種。奴隸所得財產歸主人所有。此外,還有關於土地、債權、婚姻、家庭,繼承以及刑法、訴訟等方面的規定。 現在上述各國,包括印度在內,均已不再採用印度古代法。印度法系已成為歷史名詞,但在習慣中還保留有一些遺跡。 中國1949年建國後,廢除了中華民國時的六法全書,建立了一套新的法律制度與體系,可以說是很大程度上學習了蘇聯的那套制度,應該說是社會主義法系。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是成文法國家,不承認判例法;有公法和私法的劃分;法官在訴訟程序中起主要作用;在運用法律時採用演繹法的推理方法,這些在很大程度上與大陸法系的特點極為相似。因此,如果問中國屬於大陸法系還是英美法系?當然是大陸法系。
綜上,不能簡單的說中國就是屬於哪種法系,准確的說應該是中國傾向於哪種法系,即中國傾向於大陸法系和社會主義法系。 現今從法繫上看菲律賓是羅馬法系與英美法系的混合體,融合了羅馬法系與英美法系的一些特點和內容。從1565年西班牙征服菲律賓到1898年美西戰爭結束,西班牙統治菲律賓長達三個多世紀。在此期間,西班牙殖民統治者在菲律賓強制推行西班牙(西班牙屬於羅馬法系),即使現在從菲律賓的成文法中也能看到西班牙法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