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cmb東盟國際是真是假
cmb是這個公司平台的統稱。
東盟國際是其中一個系統,其次還有阿川商事、創富國際。
東盟國際是三個系統中最強的一個,相對其他兩個系統來說,它的會員最多,投資最穩定,投資者可以相比較觀察其他兩個系統的信息。
東盟國際是名副其實的真實平台,請放心。
『貳』 去菲律賓需要簽證嗎,值得去玩嗎
去菲律賓需要簽證的。而且也很值得去玩。到菲律賓是可以辦理落地簽證,就是到了菲律賓後,當場辦理簽證。中國人去菲律賓持中國外交護照、公務護照臨時來訪人員可免簽證進入菲律賓停留30天。持中國普通護照及申根、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或日本任意一種有效簽證者,以旅遊為目的可免簽證進入菲律賓停留7天。
2、照片 2張大一寸白底或藍底相片。3、身份證復印件 正反面復印件,內容必須清晰。
『叄』 菲律賓有哪些重要的華人商會
菲律賓中華商會
菲律賓華人商會
『肆』 著名菲律賓華僑李清泉的故鄉祖籍是什麼
李清泉(1888年-1940年)原名回全,1888年農歷7月13日出生於福建省晉江縣金井鎮石圳村的一個華僑家庭。
李清泉的曾祖父是石圳第二個往菲謀生的人,到他祖父同一公時,已是菲律賓的富商之一。李清泉的父親李昭以是同一公的長子,少年時就隨父出洋,父親去世後即擔負經營家業重任,他們兄弟均從事木材經營,共同創建"成美木業公司",是開發菲律賓木材行業的先驅。李清泉先生是李昭以的長子,先在家鄉的鄉塾就學,後到廈門"同文學院"深造。1901年,年方13的李清泉,就被父親帶到菲律賓,先在"成美林業公司"學商,後送到香港"聖約瑟西文書院"就學,1906年,李清泉又重返菲律賓經商。次年,其父就把"成美木業公司"交給李清泉經營管理。
李清泉先生是二十世紀初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活躍在菲律賓政治、經濟舞台的傑出人物,被稱為"菲律賓經濟發展史上佔有永久地位的人。"又是菲律賓華僑史上最有建樹、聲譽卓著的愛國華僑領袖。三十年代他領導華僑為抵制"西文薄記案"而斗爭;同時為振興中華,四齣呼籲,發起召開"閩僑救鄉大會",提倡實業救鄉,致力於福建的開發和建設;抗戰期間,他奮起領導僑胞支援祖國抗日戰爭,並同陳嘉庚先生的業績在海內外同胞中有口皆碑 ,不愧為廣大僑胞的光輝典範。
李清泉先生把祖國的安危看得比什麼都重要,拳拳赤子之心令人敬佩。1919年的"五四"運動,先生同全國人民站在一起,通電北京政府反對出賣民族利益;1924年,國內人民要求和平統一的呼聲甚高,李清泉先生再次通電段祺瑞政府,敦促他實現和平統一,並為此曾親自出席南北和平統一會議。和談破裂後,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他應蔣介石的要求籌餉資助,捐資達十三萬銀元。李清泉先生以民族利益為重,為了有效地動員僑胞籌款支持北伐,他率先拋棄門戶之見,主動懇請國民黨在菲律賓的中堅人物戴金華、王泉笙二人出面協助,主持資助北伐的籌款活動。李清泉先生還代募短期救國公債100多萬元。
南京政府成立後,出於為振興祖國效力的動機,他應蔣介石之聘出任財政部和實業部顧問,並擔任國貨信貸銀行監察委員和中國銀行董事。
1931年,日本法西斯製造"九·一八"事變,大舉入侵中國。東北淪陷消息傳到南洋,李清泉先生當即拍案而起,於9月23日聯合十五位知名僑領發起組織"國難後援會",以動員華僑投入支援東北人民的抗敵斗爭。同時通電美國等國,呼籲國際輿論制止日本侵華行徑。他還捐資20萬元支援東北義勇軍。
1932年,日本侵略軍又發動"一二·八"事跡入侵上海,李清泉先生立即同揚啟泰、王泉笙、曾廷泉、史國詮、黃騰論、楊榮標、揚靜桐等發起成立"菲律賓華僑救國聯合會"。為了更廣泛地動員華僑投入抗戰,2月3日,中華商會和馬尼拉國民黨支部聯合召集各華僑團體聯席會議,"共策一切救國方略"。會上決定成立"國難後援會",推舉李清泉為主席。並隨即籌集巨款資助淞滬抗戰和東北義勇軍。在十九路軍的淞滬抗日戰役中,李清泉先生"斥資首倡匯助國軍,""斯役菲島捐資為南洋群島冠。"至1932年9月,匯交蔡廷鍇達80萬美元,匯交東北馬佔山抗日軍費達40萬美元,並捐出20萬交福建省作為國防建設資金。 (《菲律賓岷里拉中華商會70周年紀念刊》:《會史》)
在抗日斗爭中,李清泉先生除捐款外,另一突出貢獻是發起"航空救國運動"。1932年11月7日,十九路軍在淞滬的抗敵名將翁照垣到達馬尼拉,駐菲總領事揚光泩及愛國僑領李清泉等設宴歡迎,翁照垣在宴會上呼籲"航空救國是一條出路"。李清泉隨即於11日以國難後援會會長身份,召集各界僑領共商航空救國事宜,決定成立"中國航空建設協會菲律賓分會",李清泉先生被舉為主席,會員達4000餘人。李清泉先生"慨然獨捐戰斗偵察機一架以為僑界倡",印尼華僑黃奕住先生也捐出5萬美元。捐機活動立即得到菲律賓僑胞的響應,共捐資300萬元,購機十五架命名為菲律賓華僑飛機隊。這是華僑最早的捐機活動。(廈門《華僑日報》1933年3月16日)
在李清泉先生出任國難後援會會長時,就把抵制日貨作為打擊日本軍國主義勢力的重要手段。在1931年11月26日召開的、有3000餘人參加的菲律賓華僑救國代表大會上,就宣布了"抵制日貨條例",並成立了抵制委員會,李清泉先生親自參加該組織活動。抗戰爆發後,李清泉更加堅決領導抵制日貨運動,當時有人擔心抵制日貨會引起僑商同日本的貿易關系顧慮造成法律上的麻煩。對此,李清泉先生毅然說:"諸位認為該做的就放膽做,事到事當。"表現出勇於負責的精神。這一斗爭,就在第一年造成日本對菲出口減少20%。(《菲律賓華僑救國運動史》28-29頁楊榮標:"李清泉先生思想風范";菲律賓《新閩日報》1971年10月20日;《民鋒半月刊》:《悼李清泉》1940年2月1日)
1937年"七七事變"後,李清泉先生立即召集菲律賓各埠僑領,成立"菲律賓華僑抗敵委員會",作為統一華僑救國運動的領導機構。李清泉先生出任主席,楊啟泰、薛芬士出任副主席。在成立公告中宣布:該會以"策勵僑眾開展愛國運動,以人力物力援助政府抗敵禦侮"為宗旨。並在全菲各地成立分會以全面開展籌款、抵制日貨和鼓勵青年回國參戰活動。在廈門和福州相繼淪陷時,又組織"福建華僑救濟委員會",發起捐資1000萬元供福建省救賑和武裝民眾的經費。 (《菲律賓岷里拉中華商會70周年紀念刊》:《會史》)
當他看到海外華僑抗日救國情緒日益高昂,而南洋各地華僑均各自行動缺乏統一領導時,李清泉先生認為成立全東南亞華僑抗日組織,以統一行動,將更有效地領導和組織華僑開展抗日救國活動,於1937年秋,致函陳嘉庚先生建議"南洋華僑應在香港或新加坡組一籌賑總機關,領導募款。"陳嘉庚先生以"新加坡乏相當人,請轉商香港較妥"。李清泉先生認為成立華僑總會刻不容緩,且由陳嘉庚先生出面發起最為適宜,於1938年夏,他再次致函陳嘉庚先生,倡議在新加坡組織華僑總會。印尼巴城僑領庄西言亦有此議。在陳嘉庚先生同李清泉、庄西言等的共同努力下,1938年10月10日在新加坡召開了南洋各埠代表大會,李清泉先生親率的菲律賓代表是先到達的代表團,因而受到陳嘉庚先生的贊揚。由此,亦可見李清泉先生救國之心切。大會決定成立"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並制定了籌賑行動計劃,推舉陳嘉庚先生為總會主席,李清泉、庄西言先生為副主席。自1938-1941年三年之中,共籌款二億六千四百萬國幣,有力地支援了祖國的抗日戰爭。其中李清泉先生任主席的菲律賓抗敵委員會,自1938-1940年就籌集菲幣1200萬抗日經費。陳嘉庚先生稱贊"其數目為南洋各屬華僑之冠"。(《菲律賓岷里拉中華商會70周年紀念刊》:《會史》)
李清泉先生原身患糖尿病,但他以抱病之軀為國奔走,致病情惡化,送往美國加州醫治無效,於1940年10月27日與世長辭,享年52歲。臨終之時,留下遺言:"將10萬美元遺產給祖國撫養難童"。在他這一精神激勵下,馬尼拉僑團和他的生前好友共籌40萬美元作為祖國救助難童基多,以表示對李清泉先生的永久紀念。人們盛贊他是:"至死不忘救國的人。"正如吳重生先生所說:李清泉先生是"不悲其身之死,而憂其國之衰"的賢者。他為祖國興亡,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伍』 菲律賓馬尼拉王彬街在哪裡
菲律賓王彬街
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有條王彬街,這是為表彰王彬對菲律賓的貢獻而命名的。街前和街後有兩座中國式牌坊,一座叫「中菲友誼門」,一座叫「親善門」。牌坊上雕龍畫鳳,古香古色,氣勢雄偉。王彬街的商店賣的絕大部分是中國貨。
羅曼·王彬,晉江池店清�人,1847年2月出生於岷尼拉市。祖父王亦彬,因家庭貧困,早年到菲律賓謀生,經營蠟燭鋪。1882年,王彬繼承父業,在洲仔街經營百貨、油漆、木匠工具、器械、文具及手工用品。由於注重商業道德,所賣貨物明碼標價,並標明「鐵價不二」,信譽卓著,生意發達。1898年洲仔街發生火災,王彬的商店被燒毀,旋即遷往柯侖街復業。
羅曼·王彬為人忠厚,樂善好施,經商有道,頗得各界信任,1883年7月菲律賓當局委任他為岷尼拉市岷侖洛區之長官。
當時,菲律賓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殖民者實行殘酷的統治,激起了菲律賓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王彬積極參加菲律賓的革命斗爭,其店鋪成為革命知識分子和愛國學生的聚集場所,同時以大量的金錢和物品資助革命黨人。從一開始抗擊西班牙到後來反對美國的統治,他始終與菲律賓人民一起進行反抗斗爭。他曾被殖民當局逮捕入獄,但出獄後,他更加堅定地支持菲律賓人民的獨立戰爭。
王彬熱愛公益事業,積極為社會服務。他曾任菲國軍人及戰爭難民救濟協會會長,大力贊助保護幼童協會,協助建立菲律賓商會,並當選為首屆司庫。菲律賓著名作家衛惹慕稱贊道:「他熱愛祖國(指菲律賓),貢獻大量金錢,支持兩次革命(指反西班牙和反美國的殖民統治)。和平恢復時,他仍以同樣的努力,對於每一愛國工作,均給予寶貴的精神及物質支持。」王彬於1913年12月10日逝世。
為表彰羅曼·王彬對菲律賓的貢獻,1915年馬尼拉市議會將沙克里蒂亞街易為王彬街。1973年,菲律賓政府觀光部、馬尼拉市政府及華商聯總會協議共同建設華人區,並鑄造羅曼·王彬銅像。1974年羅曼·王彬銅像和紀念碑破土動工,歷時4個月建成,供後人景仰先賢。□李玉昆
『陸』 陳光:菲律賓最富有的,為什麼都是華人
有一種說法是華人更願意吃苦,動腦筋。
『柒』 中國東盟農資商會的組織機構
商會共設立辦公室、會員聯絡部、信息技術服務部、會展部、財務部5個內設機構,主要依託中國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和東盟各國合作社組織資源和會員開展工作。商會會員已基本實現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各國全覆蓋,主要分布在國內外農業生產資料、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科研機構。會長單位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副會長單位為廣西供銷合作聯社、中國農業生產資料集團公司、菲律賓德蒙特公司、汶萊馬來企業商聯合會、越南合作社聯盟等,17個常務理事單位均為中國和東盟國家有較大影響、較強經濟實力的中大型農資企業。商會正式成立和運作不長的時間,已在國內外擁有較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