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隨身攜帶木質菲律賓短棍,遇到持武器歹徒拿出來進行防身合法嗎或者是在用拳頭防身的之後被查出來合法嗎
木質短棍不是管.制物品,可以隨身攜帶。
自.衛是否合.法,要看自.衛是否合理、適當,超出合理、適當的程度則涉.嫌.違.法。
② 學習完菲律賓短棍後,如果沒帶短棍還會不會使用
有功夫基礎的,面對1,2個人。應該能解決。 但空手面對一群(3個)以上,請轉頭跑。 即使你打贏了,你也受傷的。如果是5個以上,更要跑快點。 就別想拿手當棍的。。。
③ 練菲律賓棍法的人可以用甩棍嗎
這個用法是不一樣的,網路搜索卧龍戶外有教程的
④ 看到菲律賓短棍有用雙棍的,聯想到日本有拿兩把刀的武士,比如忍者神
交叉格擋,因為棍子的速度肯定是比兵器要快,也可以撥開對方的武器
⑤ 菲律賓魔杖和中國的哪種武術相似
和中國的鐧法極其類似。在隋唐英雄傳中,著名的秦瓊就是用的雙鐧。
另外,菲律賓拳法和詠春拳很多地方看起來很相似,但是很多原則是不同的。比如詠春拳是攻守中線,而菲律賓武術則是露出中線。
⑥ 伊魯山度用的那個短棍是叫做打貓棍法么
那個是菲律賓短棍,也叫菲律賓魔杖。讀音為「卡力」,是菲律賓武術(ESKRIMA)中最有代表性的短棍格鬥術。視頻教程可以搜到(用電驢搜「短棍」)
⑦ 求有用的拐杖武術套路
據我所知,少林達摩杖,陝西鞭桿。這兩種是最為接近拐杖的武術器械運動。均為單根,且雙手運用居多,比較菲律賓短棍單手使用居多或雙手使用雙棍有很大差別,也有別於防爆短警棍的使用。跟中國傳統武術的長棍更是不同,長棍使用有槍(長矛)的痕跡。器械(棍子)的長短,粗細,重量,材質決定了使用方式和動作差別。早在二三十年前就有相關武術書籍出版。(孔網上或許有以前出版的類似舊書,樓主可以去找找看。)少林達摩杖本身就是僧人雲游時候隨身攜帶的拐杖。陝西鞭桿是放羊漢的羊鞭子的鞭桿子。都是一米以上,一米五以下的,不是很粗壯的棍子。撩,戳的技法居多。不粗壯的棍子,戳的威力是最大的。據說都是這些人前人在外出的時候生產生活工具,兼顧防身。日久天長形成了一門獨特的武術技擊方法。僧侶和羊倌都是社會底層人士,不見得有什麼武術運動理論基礎,也不太可能先期就總結出套路。應該只是幾個散招,是後人慢慢在散招的基礎上總結出來套路。套路不是用來搏擊的,是練習對棍子的掌控技巧,力度,准確性和器械和人的配合性的。拐杖技擊技巧屬於小眾和偏門,冷門。長柄雨傘若用來技擊很適合套用鞭桿的方式。畢竟雨傘強度不夠,重量較輕。掄圓了打人也沒有什麼大的傷害。而雨傘尖用來戳力度還是足夠的。撩、撥使用強度還是足夠用的。本人是學「武術與中國傳統體育」專業的。現在當體育教師。雖然接觸了幾年中國武術,畢竟不是專業練武人,班門弄斧的多幾句嘴權當是大家閑聊了。也沒指望拿樓主的懸賞。不惹各位看官煩就很知足了。
⑧ 雙截棍使用方法
雙節棍入門(基礎篇)
雙節棍的基本握法
掌握和了解雙節棍各種正確握法,是練習者首先應學會的基本技術。由於雙節棍在高速舞動沖撞的過程中會產生巨大能量,所以在鞭擊時,必須牢牢抓住雙節棍,以確保攻防動作的連貫性和有效性。運用雙節棍最糟糕的情況就是抓握不牢,脫手而出,這在訓練中可能會傷及同伴,而在實戰中,你將極端被動,因此,必須高度重視握棍方法。練習者必須做到隨時能控制雙節棍,但又不能有任何刻板。換一句話來說,要隨時根據實戰攻防的需要注意握棍之手的放鬆和緊握,大拇指和食指必須牢牢地握在雙節棍上,另三指起輔助作用,與食指放在一側。重要的是:必須抓牢雙節棍,但可以放鬆一點,以保持手臂的耐力。
松握棍,也就是用拇指和食指(虎口)握住棍的前端,不十分用力,其它三指附著棍身。
要點及用途:松握並不是完全不用力,在松握的狀態下,可充分發揮腕關節的靈活性,使雙節棍轉速快。松還是產生爆發打擊力的基礎,在棍轉至攻擊目標的一瞬間握緊用力,可使打擊力倍增,緊握與松緊的優劣,習者可比較。
拇指挾棍,用拇指和掌心合力挾住棍身,其它四指放開,體會用力不使棍松落。
要點及用途:拇指的力度要能緊緊地挾住棍身,可夾住擺盪,檢查自己的控制力,此動作極有實戰意義。在自衛中,取出棍後,即一指夾棍,松開另一棍突襲敵方,如夾棍不牢,則棍脫手,收、放棍都以此動作為基礎。
滑棍,在松握棍的基礎上,握棍後前後滑移。
實戰用途:滑前,利於近距離揮棍擊敵;滑後,利於攻擊遠敵。 握棍似乎並非沒有什麼技巧,只要緊握就行,但只知道緊握者用棍必然速度慢,變化少,笨拙僵硬,掌握了技巧,整個風格就變了,所以,掌握上述簡單的訣巧也不可忽視。除掌握前面的技巧外,還應了解掌握常用的正、反握雙節棍的上、中、下的任何部位,單手疊握雙節棍,雙手握棍法。初學者適於握中部位。
主要回彈部位和接棍方法
在截拳道中,一旦發動攻勢,就強調趁勢搶時,連續的攻擊再攻擊,力求迅速摧垮對手,不讓對方有任何恢復反擊能力的機會,運用雙節棍也是如此。如何保證在實戰中連貫有效的發動攻勢呢?關鍵在於巧妙的運用身體部位的回彈和雙手順勢的接棍換把來達成。本節為你介紹雙節棍的主要回彈部位和接棍方法。
一、主要回彈部位
雙節棍的各個運動路線都是可以互逆和自由連續的,當一動其勢將盡時,利用身體部位對雙節棍之游離棍(雙節棍運動中的棍)的回彈,加上握棍手對主棍(手握住的棍)回帶,或向目標方向的轉腕之力,就可以輕易完成第二動的啟動和加速工作,雙節棍的主要回彈部位有:肩部,上臂,腰部,大腿內側,腳掌。 許多初學者在學習利用身體部位回彈游離棍的鞭擊技術時,常因害怕被棍所傷,縮手縮腳,做不到位,反而常被棍所傷。其實,游離棍在揮舞初始,其速度雖快,但由於主棍運動到適當位置即行固定牢制,加上手腕的微妙回帶,游離棍的殺傷力只在從起點開始到與主棍制動後形成一條直線時地那段圓弧涵蓋范圍內產區生最大作用,此時雙節棍的鞭擊爆發力將全部凝聚於棍端,此後游離棍即成強弩之末,到達回彈部位時已不足以擊傷甚至擊痛自身。初學者只需按照技術要領准確去做,保證正確到位,即可迅速掌握回彈技巧連貫出棍。本文只介紹的五個基本回彈部位,並無固定。因為同一個回彈部位,可以利用同側或者異側部位,亦可變換姿勢形成不同的回彈角度,以配合動作,習者可在掌握基本技巧後,根據自己的體驗和基本原理,舉一反三,設計和變通運用,自由高效發揮,此共性特點在學習其它武術中亦是相同的,將不在一一指出。
二、 主要的接棍方法
體前(中線)接棍法:接棍手屈肘攤掌(掌心向上)在身體中正面中線位置接棍。
體側(腋下)接棍法:接棍手屈肘橫過身體,於身體異側腋下側掌(指尖指向側方,掌聲心向後)接棍。注意:手掌要放鬆,掌心稍內含,整個手掌在體側形成一個平面,置於游離棍必經路線上。大拇指應向上豎起或指向側方,而不要指向後方(即游離棍來向,以免為游離棍挫傷,造成接棍失敗)。另外,為保證准確接棍,握棍手對主棍的控制也不可忽視,練習者要根據鏈長和棍長來調節棍握手肘的屈曲角度。最適宜的屈曲角度應以保證游離棍上部(即靠近鏈子的部位)接觸回彈部位(上臂外側),而不是以連接鏈接觸。因為這樣可以緩沖游離棍力量,亦有利於迅速回彈游離棍,連接下一動作。
體後接棍法:接棍手於體側後方豎掌,掌心向後,指尖垂直朝地面,拇指朝向腰部,注意大拇指不可指向後方,接棍手不要過份後伸且不可離身太過近、太遠,以自然緊接為度。
體側(攤掌)接棍法:接棍手於側屈肘(前臂與地面平行)攤掌接棍。
背後中線接棍法:接棍手屈肘開掌貼背接棍,要求手掌掌心朝後,指尖朝側方,大拇指朝上(大拇指指尖切不可向後),手掌輕貼腰背,也要注意握棍手的屈肘程度。
伏掌接棍法:體側屈肘伏掌(掌心向下)接棍。
頭上接棍法:接棍手屈肘向上豎掌(掌心朝前,指尖朝上,大拇指指向側方),接住同一高度橫飛過來的游離棍,此接棍法極少用。
單手接棍法:即以單手收疊放接游離棍的方法。包括接住從上向下或從下向上的游離棍的兩種方法。要求接棍時,僅以大拇指和掌心挾住主棍,面以其餘四指接住游離棍,以此接棍法對於手腕的扭勁和手指的靈活性要求較高。
腋下挾棍法:此法非常特殊,不是以手接棍,而是以腋下挾棍,運用機會較多。其成功與否取決於主棍手腕內轉,肘部屈肘外鄱的定向控制動作,它將決定游離棍的准確運動路線和上臂內側夾棍的准確時機。只需要自然順勢挾住,這些不難做到,稍加練習,即可運用自如。筆者初習時,只用半分鍾就會熟練運用。
雙節棍的實戰姿勢
挾棍式,前手屈肘(角度小於90度)握住主棍,將游離棍收回同側腋下,以同側上臂內側夾住後,後手成掌做護手,隨時准備攻擊或防禦。此式是一收棍動作,又是一出擊的良好姿勢。
拉弓式,側身向敵,前手棍對敵,棍身與鼻平或與下頜平,後手將另一棍於後方呈拉弓式。
扛棍式,側身向敵,前手握棍屈肘於頭側過肩下垂游離棍,靠於肩後,隨時准備越頭向下劈棍或鞭掃。
後繞式,側身向敵,前手屈肘橫過身體於另一側握住主棍,後手持游離棍後拉置於臀部側後,隨時准備大范圍的鞭掃前擊。此式出擊時較具隱蔽性。
背劍式,類似於扛棍式動作,只是當前手握棍過肩下垂,另一棍時,後手屈肘橫過身體於異側輕握垂棍,此式可隨時從上或從下發動攻擊,上棍亦可與上臂側下垂另一棍,即上棍屈肘後舉時,下棍和棍鏈不過肩靠於上臂外側,視棍鏈長度以及自身需要而定。
懸棍式,後手或前手微屈肘握主棍自然下垂游離棍於身側,隨時可以劈掃鞭棍。
藏棍式,此式隱蔽性強,雙手握兩棍置於腰後應敵,此式可正握棍,又可反握棍,也可以在腰後橫握雙棍,亦可豎握雙棍藏於臀後,讓對方看不見雙節棍。
疊棍式,前手握雙棍,棍尖指向對手應敵,如徒手格鬥中的前手拳指向對方一般,也可向下倒握雙棍應敵。
L字式,前手緊握一棍近鏈處上部把位,以棍下部略斜外指,後手屈肘過身體於異側肋前握持另一棍。
高拉弓式,基本握棍方式同拉弓式,唯一不同是雙手同時上舉,前手棍略內側傾斜,前手棍頂部和後手棍高於頭頂齊平,此式便於任一手握棍鞭棍攻擊或向任一方向鞭棍防禦,亦可過頭頂舞花阻擊。
豎八字式,雙手握棍呈豎八字型指向對手,可變化為反手倒八字形。
多變的實戰姿勢可讓對手摸不清規律,因為常常可以使攻擊從對手的盲點隱蔽的突入其防禦圈內,令對手尚未反應即已中招,因為對此種多方位變角度的攻擊他們無法預先估測。同時分析、想像每一握棍姿勢的各種應用可能性,熟能生巧,成竹在胸,則必會在實際應用中大顯威力!
基本技術之掄掃棍
掄掃棍是一種和劈棍一樣最實用的棍法,適用於大面積的進攻,可以擊打前後、左右、上下等不同方向和任何目標的棍法,尤其常用於群戰脫圍。
1、 動作要領:1)雙手拉棍勢開始,左手鬆開的同時,右手緊握棍中,左腳蹬地,藉助轉腰之力右手向外翻轉手腕,向右掃擊目標。反彈部位在右臂上部或者右側上背部。2)背棍勢開始,右手前拉棍,由體前向體左、頭部左上側旋掃一周,到右體側時轉向左腰間旋掃,反彈部位在後腰。
2、 做掄掃棍動作時,應注意的是,手握棍的力量應該很大,不至於因太過用力使棍子脫手。
3、 動作之前,估測一下自己與欲擊打目標之間的距離。握棍做掄掃棍動作時,最好利用腰部的旋轉力量來帶動棍子去擊打目標。但藉助腰力的輪掃棍會使身體處於暫時的失去平衡狀態,所以練習時,一定要有意識的加強步法的靈活性和根基的穩固性練習,有意識的加強對身體的控制。只有這樣,有熟練的步法身法配合,才有可能充分發揮此種棍法的強大威力。
4、 練習棍法時,一定注意其力量、速度,無堅不摧的殺傷力。關鍵是平時練習時就有意識的加強穿透力和摧毀意念的培養。
5、 步法配合主要有上步、跳環繞步和插步。實例如下:
1) 敵掃我頭部,我下閃身躲過,反手掃棍擊打敵面部或肋部。
2) 我右腳在前,右手虛晃兩下佯攻敵頭部,然後左後轉身,以左手掃棍擊打敵小腿。
基本技術之劈棍
劈棍是雙節棍技術中運用得最多的一種棍法,同時還是最安全的一種棍法,因為劈擊,尤其是腋下小巧的劈擊後可以迅速還原,同時可以迅速直接的連接其他多種技法使用。小動作的腋下劈棍快而刁鑽,不是十分有殺傷力,但是可以作為郵遞槍擊的最佳棍法使用,同時它還可以有效的截擊對手進攻。
棍手應將此種棍法習練純熟,達到自如的境界。
1、 技術要領:戒備勢對敵,打擊目標之前,棍手應先調整好自己的身形步法和呼吸,以利於最好的狀態下出棍。後腳微用力蹬地,擰腰轉肩,同時手肘直線向前,視戒備勢不同手腕作相應的翻轉,發聲使棍迅速劈出,擊中目標後手腕迅速翻轉回拉。所有的動作應在瞬間同時完成,越快越好。
2、 步法配合;
(1) 滑步進攻實例:
敵我雙方對峙,我左手虛晃,當敵方注意力分散或者欲進攻我時,我迅速向前滑步,同時發力猝然出棍,劈擊敵持械手臂或頭部。
(2) 退步截擊實例:敵我雙方對峙,敵迅速上步,以短棍劈擊我頭部,我應保持冷靜,稍退步上斜劈擊其棍端,再迅速上前一步,劈擊敵面部。劈棍的角度何時機應掌握好,反擊應連貫,中間不可有明顯停頓,整個動作一氣呵成。要大膽進入敵中們,快速有力。
(3) 側閃反擊:敵劈擊我頭部,我側閃步避其棍鋒,蘇秦背劍勢出棍斜劈敵頭頸。
3、 技巧:
1) 出棍一定要突然,藉助轉腰抖腕之力,把全身的力量都集中到棍端。
2) 如果正手劈棍失手的話,我們可以不用回棍,藉助步子的微小調整穩住重心,同時反手劈棍擊打目標。
3) 練習時可以先從慢速開始,劈擊結束後一定迅速回棍,成戒備勢,以利於下一個動作的進行。再練習移動劈棍,前進、後退、側閃反擊中出棍,達到迅速、准確、威力。
4) 盡量左右手平衡練習,可以先練習不是經常使用的手,以達到左右自如的境界。
5) 學會正確的發聲,應是丹田之勁的自然爆發,不是有喉嚨喊出。全身之力集中到棍端時,伴隨發聲應該有穿透並摧毀目標的信念。
⑨ 菲律賓短棍和雙截棍在實戰中哪個更實用懂的朋友告訴下
旋鋒短棍格鬥術威力更強,半個月就能面授學成,對付短刀很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