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去菲律賓上學在國內買什麼手機好比較實用(耐用)的
我不知道你平時用手機做什麼,如果單純是吃雞上網等我強烈推薦國產機,當然土豪請隨意。我談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吧,我追求的性價比,我覺得華為和OPPO還有vivo就完全符合我的學生氣質,窮還想玩好的。當然華為的價格也慢慢搞起來了。不過我可以負責任的說華為在國外還是可以給你長臉的。華為是中國電子產品中為數不多的驕傲。下面是我推薦並在用的,希望你能採納。謝謝了
華為榮耀8榮耀8採用了一塊5.2英寸的1080P顯示屏,屏幕的材質為 LTPS低溫多晶硅屏,色彩飽和度高達96%,這個尺寸做的恰到好處,市面上已經有太多的大屏旗艦,而且自家另一款旗艦榮耀V8已經是5.7英寸2K屏幕,如果榮耀8再再做成2K大屏就會對自家產品形成競爭。榮耀8主打小而美的小屏旗艦,榮耀V8主打大屏旗艦,榮耀的雙旗艦做法完全覆蓋了旗艦機市場,而且目前來說小而美的榮耀8適時出現,應該是是非常有市場的。得益於雙2.5D玻璃的加持,榮耀8不僅僅是榮耀系列裡最美的手機,在目前市面的旗艦機中也十分出眾。榮耀6 Plus採用了玻璃纖維後蓋,榮耀7採用了與三段式的金屬背蓋設計,榮耀V8採用一體化金屬機身設計,到了榮耀8時,手機的後背材質再一次回歸玻璃,在千機一面的大背景下,看到與眾不同的榮耀8,確實讓我們眼前一亮。榮耀8搭載了基於Android 6.0打造的EMUI 4.1系統,提供最新的情景智能2.0、WIFI熱點智能排序、學生模式、多用戶模式、防簡訊惡意網站等功能,並將多種社交軟體融合入系統當中,帶來一體化的操作體驗。
⑵ 馬上就要去菲律賓馬尼拉工作了,有幾個問題想要請教大家,有在菲律賓生活過的請進。
1:這邊都是使用谷歌,直接下載就行找到大使館的位置了,你可以直接在支付寶搜索境外打車,結算的話是支付寶直接結算的,很方便。
2:只要你的銀行卡帶有銀聯標志,在這邊帶有銀聯的ATM是直接可以取本地貨幣的,有中文頁面,匯率是實時結算的,大概1=7.3左右每次取款需要250披索的手續費。
3:這邊轉賬銀行是不受IP限制的,只要你有網路,正常的輸入賬戶密碼就能轉賬了,住的地方一般都是有網路的,但是網速是慢,這是真的。工資的發放的話一般是可以直接打卡或者現金披索。
4:在這邊買東西很方便,有亞洲最大的商場SM,你還擔心你買不到合適的東西嗎,相對物價的話比國內的萬達差不多,但是這邊的水果和牛肉是真的便宜。
5:這邊的話想跟家裡聯系建議是使用微信的聯系方式,聯通的收費標准通話一分鍾:0.96元,流量1G,25元一天。詳細做個參考,或者自行咨詢運營商公司。
6:在這邊的話建議是不要單獨外出,特別是人少的地方,不要做當地的白色計程車,很黑,還有就是上廁所不要蹲在馬桶上,不要問問什麼,我就是被罰了5000。其他的沒有什麼了,這邊相當的一部分當地人對外來遊客還是很友好的。
最後不管是在什麼地方,請做一個文明的中國人。
最後附上幾張這邊拍的圖片
最後一張包含車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到我了解詳細哦,嚶~~~
⑶ 菲律賓人都用什麼聊天軟體
雅虎菲律賓: http://ph.yahoo.com/
菲律賓人大部分使用的即使聊天工具是雅虎通
⑷ 博華網和柬單網APP哪個好用
博華網更偏向社交,找人脈,頁面更精緻好用,博華網適用柬埔寨、菲律賓、寮國、尼泊爾等多個國家;柬單網主打柬埔寨,偏向門戶,頁面有點復雜
⑸ 日本人用什麼社交聊天軟體
日本人最常使用的SNS是LINE,就像中國的微信似的。除了LINE之外,還twitter,facebook使用的人也很多。
LINE主要用戶群來自日本,但LINE是由韓國最大搜索引擎NHN Naver開發的APP。就像是中國的微信似的。
但是很多日本人不更新LINE的朋友圈。只用免費通話、免費簡訊功能。還有免費貼圖(和其他公司合作的廣告貼圖),消費貼圖(個人做的)都有。
Facebook是美國的一個社交網路服務網站。
雖然以前有了日本本土的社交網站叫Mixi。但是Facebook來到日本之後,越來越多的日本人放棄使用日本本土的社交網站,開始轉向國外的社交網站 Facebook。
LINE主要功能:
在開通數據流量或連接wifi條件下,可隨時隨地,免費通話。
只要是LINE的智能手機用戶之間,就可以進行免費通話,使用高清音質 的LINE,聊多久都免費。
更能表達心情的貼圖和表情
使用自帶的貼圖,表情符號,可以發送更加可愛的消息。
更換背景,讓發送消息更有趣
可以使用23種不同的背景,或者更換保存在手機中的圖片作為背景。
隨時可以和朋友們免費互發消息
只要是LINE用戶,就可以隨時隨地使用免費簡訊,還可以在群聊中發送圖片,地圖等
⑹ 有一個鳥的標志的社交軟體名稱
有一個鳥的標志的社交軟體名稱是Twitter。
Twitter(推特)是一家美國社交網路及微博客服務的公司,致力於服務公眾對話。它可以讓用戶更新不超過140個字元的消息(除中文、日文和韓文外已提高上限至280個字元),這些消息也被稱作「推文(Tweet)」,Twitter被形容為「互聯網的簡訊服務」。
(6)菲律賓社交軟體用什麼擴展閱讀:
Twitter的來歷
Twitter是一種鳥叫聲,創始人認為鳥叫是短、頻、快的,符合網站的內涵,因此選擇了Twitter為網站名稱。
語言版本
簡體中文,繁體中文,印尼語,丹麥語,英語,巴斯克語,義大利語,荷蘭語,波蘭語,芬蘭語,土耳其語,法語,希臘語,烏克蘭語,烏爾都語,波斯語,泰語,馬來語,德語,西班牙語,菲律賓語,匈牙利語,挪威語,葡萄牙語,瑞典語,加泰羅尼亞語,捷克語,俄語,希伯來語,阿拉伯語,印地語,日語,朝鮮語,孟加拉語。
⑺ 日本人用什麼聊天軟體
應該是日語的聊天軟體吧
⑻ MySpace什麼意思
MySpace.com成立於2003年9月,是目前全球第二大的社交網站.它為全球用戶提供了一個集交友、個人信息分享、即時通訊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互動平台。經過四年的高速發展,現已擁有超過2億名注冊用戶,並且正在以每天新增23萬注冊用戶的速度繼續增長。 截止到2007年底,MySpace的Alexa全球排名已經穩定在第六名。與此同時,有數據顯示,每個MySpace的注冊用戶的平均瀏覽頁面數高達30以上,用戶粘性極強。 2005年7月,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以5.8億美元現金收購當時MySpace的母公司Intermix Media,從而進入了網路新聞博客及網路社交領域,擁有了這個廣受歡迎的SNS網站、「生活方式門戶網站」。 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一百零九位。 2006年初,MySpace開始啟動其全球化戰略。迄今為止,已開通了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法國、英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日本、印度等20個國家或地區的分站點。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4月27日,在新聞集團董事長默多克先生「全球化視野,本地化運作」的名言指引下,完全本土化的MySpace中國分站—MySpace.cn高調上線,標志著MySpace正式進入中國互聯網市場。
[編輯本段]MySpace.cn(中文名:聚友)-產品及服務
MySpace 是一個精彩紛呈的在線社區。在這里,您可以通過好友結識更多的新朋友。 通過在 MySpace 上創建私人社區,您可以與不斷增多的共同的朋友分享照片、日誌和愛好。 看看彼此都有哪些朋友,或者看看大家是如何聯系在一起的。說不定您只需要經過五個聯系人就能與知名歌手相識! MySpace 是一個老少皆宜的在線社區 • 朋友在這里隨意交談 • 單身人士在這里邂逅同道 • 製片人在這里與自己的「粉絲」交流 • 家人在這里保持聯系,勾畫家族的圖譜 • 專業人士在這里拓展自己的人脈 • 同學和學友在這里追憶當年 • 久未謀面的朋友在這里重逢!
[編輯本段]Myspace公司的歷史
目前的MySpace服務是在2003年7月開始,由湯姆·安德森(TomAnderson,柏克萊加州大學和洛杉磯加州大學的校友)、目前的總裁與執行長克里斯·德沃菲(Chris De Wolfe,是南加州大學和馬歇爾商學院的校友),以及一個小型程序設計師團隊創立。原本由Intermix Media公司擁有MySpace的一部份,2005年7月魯伯特·默多克的新聞集團(福克斯廣播公司和其他媒體企業的母集團)以5.8億美元(約人民幣45.3億元)買下MySpace。而根據財務分析師的意見,這次的並購金額讓MySpace的價值提升了約3.27億美元(約人民幣25.5億元)。 MySpace公司的歷史和創辦人湯姆·安德森的個人情況也引起了一些公眾爭議。在2006年7月,福克斯宣布計劃成立英國版本的MySpace,希望能藉此「進入英國的音樂市場領域」。該公司同時也計劃成立中國和部份其他國家版本的MySpace。2007年4月27日凌晨,myspace.cn測試版上線。
[編輯本段]MySpace-成功的關鍵
給用戶更多自由設計他們的MySpace主頁,讓用戶能高度地表達自我和與朋友交流 MySpace的成功有很多因素。MySpace的早期成功開始於十幾歲的孩子的用戶群。這些孩子們用MySpace分享照片、交流、製作他們自己最棒的個人主頁。讓獨立製作樂隊來引領用戶發現音樂是一個很好的功能,但並不構成MySpace主要的訪問量。另外,不少用戶確實利用MySpace找對象,但這類活動主要發生在21-26歲的用戶中,而這不是MySpace的主要用戶群。 分享照片的重要性怎樣強調都不為過。數字照相機和手機照相功能的普及是很多社會性網路發展的驅動力,不光是MySpace。MySpace讓它的用戶可以使用第三方服務如PhotoBucket和ImageShack在個人主頁中加入更多照片。我認為這是MySpace超越Friendster的一個重要原因。 縮短開發周期,使產品迅速適應用戶要求 MySpace具體採取了什麼措施來實現這個高度自我表達的環境呢?它採取了一個最基本的策略:不要預先去想像用戶會想要如何在這個網站中互動。當用戶自發地製作相同興趣用戶組群的主頁時,MySpace接受了這種用戶行為,而Friendster沒有。MySpace傾聽用戶的反饋、快速開發、快速推出新產品。MySpace增加Blog、留言板、討論區、即時通訊等功能都遠遠早於Friendster。部分原因是Friendster受到系統擴容問題的困擾。當用戶用技術手段改動MySpace個人主頁功能,把更多PhotoBucket的照片加到個人主頁時,MySpace也沒有干預這種嘗試。通過這種改動,用戶可以在他們的朋友的留言版加照片和圖片。這個功能成了讓用戶在MySpace花更多時間的一個主要原因。 最初的用戶積累依靠三種手段的結合:病毒式增長、非網路廣告、網路傳播合作夥伴 大家廣泛認為MySpace上線後立刻通過口口相傳的病毒式傳播迅速增長用戶群。實事不是這樣。MySpace利用了多種戰術的結合,包括成功地運用了傳統的推廣手段、利用已有的網路品牌來花錢收集用戶(Cost per acquisition, CPA)。MySpace是Intermix公司中的ResponseBase團隊的作品,這個團隊有很強的電子郵件營銷和CPA的背景。當MySpace的用戶量達到幾百萬後,他們才開始依靠病毒傳播。 有關產品和研發政策的決策,要考慮到網站的負載能力 被大家熟知的Friendster和MySpace競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是:Friendster的用戶由於網站負載能力的問題而放棄使用Friendster。盡管這是由於Friendster自身的問題造成的,但在MySpace方面,他們在早期設計階段就充分考慮了這一點。首先,MySpace決定不顯示「朋友鏈」。「朋友鏈」這個顯示朋友連接關系的功能,在網站上隨時顯示時會極大加重系統的運算量。為了保證網站的負載能力,MySpace決定不提供這個Friendster的核心功能。第二,早期發展中,MySpace只允許美國用戶注冊。Friendster曾經在(現在仍舊在)菲律賓相當成功。但很不幸的是,在網路品牌廣告市場在亞洲成熟之前,這些來自菲律賓的流量更多的是花費,而不是收入。而對於能產生廣告價值的美國用戶,這卻對網站的訪問速度等負載指標產生了負面影響。MySpace直到美國用戶量突破了臨界點後才開放其他國家的注冊,這成為一個正確的決定。
[編輯本段]MySpace-啟動戰略
MySpace的主意最初來自Intermix的Chris DeWolfe和Tom Anderson。他們是通過Intermix收購ResponseBase加入Intermix的。很多ResponseBase的成員之前來自X-drive,因此,他們有很強的針對網路個人用戶的開發和推廣經驗。看到Friendster最初的成功,並意識到他們在ResponseBase/Intermix所擁有的資源後,他們認為自己能在這個領域很有競爭力。ResponseBase有一個包括一億電子郵件的資料庫;Intermix擁有幾個網站,而這些網站的用戶很多處在MySpace用戶的年齡段。 MySpace花了三個月時間開發出一個和Friendster功能類似的網站,並於2003年底上線。MySpace最初的戰略並沒有以獨立製作樂隊和圍繞音樂的社會網路為目標。有關音樂的主題是以用戶為中心的網站發展過程中自然發展出來的。有趣的是,在最初上線和開始推廣後的6到9個月,用戶增長並不成功。MySpace最初的推廣手段是在Intermix的員工(約250人)中進行有獎競賽,讓員工們邀請他們的朋友注冊。這產生了一定效果,但用戶數很有限。接下來,他們利用ResponseBase的電子郵件列表進行郵件推廣。這有一些影響,但基本上是失敗的。這是因為電子郵件推廣不能象已經存在的小組或組織那樣吸引能對網站產生忠實度的用戶。於是MySpace開始進行線下推廣,對洛杉磯地區的Club、樂隊、和各種派對進行贊助。這些努力逐漸給MySpace造成影響。更重要的是吸引了很多小的線下社區(即小組)來使用MySpace。100到1000人之間的小社區開始產生雪球式的病毒增長,並吸引更多的個人用戶加入。 最初用戶建立起來後,MySpace開始進一步利用Intermax的渠道和媒體關系扇風助燃。合作夥伴的推廣結合上已有的較強用戶基礎,使得MySpace從最初的成功走向騰飛。如果沒有利用傳統的推廣手段,MySpace恐怕不會有我們今天看到的高速增長。
[編輯本段]MySpace-總結與思考
如果按照注冊用戶數把MySpace和Skype算作最大的Web2.0的成功案例的話,我們應該注意到一個有趣的共同點:他們在起步初期都得益於和一個強大的推廣渠道成為夥伴。我以後要寫的Skype案例分析會提到,Skype最初的推廣是通過Kazaa(譯者:一個P2P下載網路)。由於Skype的創始人就是Kazaa的創始人,他們很輕易地通過在Kazaa客戶端軟體對Skype進行推廣獲得了最初的用戶。雖然Skype和MySpace都是有病毒型傳播能力的產品,但如果沒有最初傳統推廣渠道的激勵,他們恐怕不會在如此短的時間獲得如此大的成功。 進一步,Web2.0的創業者們應該意識到他們不僅僅是在和反應遲鈍的大公司競爭,同時也在和那些也在初創階段,但已經把強大的推廣渠道掌握在手中的小公司競爭。除Skype和MySpace之外,廣告網路領域也有類似的案例。比如Livedigital.com,由廣告網路公司Oversee.net創辦,9個月內就進入Alexa前5000名。另一個網路廣告公司Blue Lithium採用了類似的策略,用它自己網站的剩餘廣告空間為它的另一個社區網站作宣傳。那麼後來者如TagWorld和MyYearBook如何呢?你在MySpace的「生態圈」(那些專門為MySpace用戶提供圖像和HTML編程服務的網站)隨處可見他們的廣告。這些推廣的效果可能大相徑庭,但不可否認大家都在用這些手段。也許Web2.0的新思維對傳統的推廣渠道不屑一顧,但MySpace和Skype都證明在Web2.0的熱浪中,建立推廣渠道夥伴不可忽視。 如果創業者選擇了純病毒式推廣的道路 ,那你的產品必須能非常明確地給用戶帶來極大的價值,而且簡單易用。否則,其他有推廣渠道的創業公司將成為你難以逾越的競爭對手。
[編輯本段]如何使用 MySpace?
1.首先,請注冊並創建檔案文件 (您的檔案文件是您在網站上的個人空間,您可以在這里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情況以及個人的愛好和興趣。您甚至可以上傳圖片和撰寫日誌。) 2.第二步,邀請您的朋友加入您的個人網路。 或者,您也可以搜索網站,查找已成為 Myspace 成員的朋友。 3.第三步,查看您在您的朋友和朋友的朋友之間創建的聯系。有些人的擴展網路中會有多達上千人! 4.與您朋友的朋友打招呼並建議相互建立好友的關系!您可以與您個人網路中的任何人進行交流。 7月16日上午消息,MySpace中國從今日開始正式成為MSN中國的社區合作夥伴,這是MSN中國第三次更換社區合作夥伴,此前的合作夥伴貓撲、奇虎均在一年期滿停止合作。 MSN自2005年5月起,採取與國內公司合作推出頻道的方式進入中國互聯網市場,至今已有數十家公司先後與MSN中國合作,而其時MSN中國總經理羅川如今也成為了MySpace中國的總裁。剛剛與MSN中國結束合作的奇虎網站新聞發言人肖潔對雙方的合作表示滿意,停止合作是因為「已經達到階段性的目標」。 目前與MSN中國合作的網站分兩類,一類是為MSN中國提供內容,流量歸於MSN中國網站;一類是承包MSN中國網站的頻道,流量歸於合作網站自身,MSN中國與MySpace中國的合作採取的是後者。 多數與MSN中國的合作網站均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目前尚不清楚MySpace中國與MSN中國合作的細節。MSN中國的發言人表示,MSN中國與MySpace中國的合作與其他的合作類似,該發言人也再次否認了「MSN中國與MySpace中國將業務整合」的傳言。 MySpace中國自4月27日正式上線以來,引來頗多爭議,據了解,MySpace中國內部對是否延續MySpace美國自由的風格也存在 爭議。《商業周刊》曾評論到,中國互聯網市場競爭激烈,MySpace中國業務進展緩慢。MySpace中國網站的公開數字顯示,MySpace中國目前 約有110多萬用戶。
⑼ 菲律賓社交軟體哪個比較普及
摘要 菲律賓主要用雅虎通,國內也有。
⑽ 在東南亞生活,有什麼好用的app
東南亞的華人挺多的,社交交友、工作是博華網比較好,上面再柬埔寨、菲律賓各個國家的人都有,門戶的話東南亞網、柬單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