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哪裡有蝦苗買
廣東、海南賣蝦苗的很多,廣東的蝦苗場比較密集,但污染大水質不好,所以蝦苗比不上海南的好,海南文昌木蘭灣一帶就有很多大牌的蝦苗場,可以空運全國,你在網上查查吧,很多的。
『貳』 海水蝦有哪些
基圍蝦
中國對蝦
中國毛蝦
竹節蝦
竹節蝦,也稱花蝦、竹蝦、斑節蝦、日本對蝦,與老虎蝦同類。特徵是在其頭部上方有細小的鋸齒,向前突出的長刺和兩眼間的刺狀突出;蝦體有藍色的橫斑花紋。
竹節蝦的附肢呈黃色,尾部呈鮮黃帶藍色。竹節蝦的殼薄而硬,肉質厚實。目前,竹節蝦在我國福建、廣東沿海有人工養殖。自日本北海道及至黃海南部,中國浙江、福建、台灣、廣東,菲律賓、新加坡、澳大利亞北部、印度、非洲東部以及紅海均有分布。
日本對蝦含肉率為39.21%,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分別為17.74%和2.08%,肌肉(干樣)中18種氨基酸總量(TAA)為70.68%。日本對蝦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占脂肪酸總量的64.04%,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分別為1.70%和10.92%,多不飽和脂肪酸和EPA、DHA含量高於其他幾種經濟蝦類及淡水魚類。
基圍蝦,就是基圍地帶出產的蝦子,因為喜歡隨海的潮水游到基圍下的水流平緩區產卵,所以被稱作基圍蝦。基圍蝦屬於淺海海水蝦,在我國原產於福建、廣東沿海等地。其生長在河涌的泥底,身體稍呈黝黑色澤,殼較硬,有明顯的紅色條紋,體型偏小,口感脆甜,額頭上沒有刺(蝦槍)。基圍蝦可在10℃左右的水溫存活。
近年來,基圍蝦通常是淡水育種,海水圍基養殖的,其得名原因是圍基養殖。基圍蝦形態像對蝦,但它的殼沒有對蝦軟,形態沒有對蝦大,且體肥殼薄。基圍蝦適合白灼烹飪,肉質鮮美爽口。
中國對蝦,又稱「大明蝦」,為海產八珍之一,是我國沿海重要的水產品。中國對蝦是海水蝦,偏黃色的對蝦為雄性,偏青色的對蝦為雌性,過去常因成對出售,故稱對蝦,又稱東方對蝦。海捕非養殖的中國對蝦一般在30-50克,規格越大越稀少;用此蝦做的油燜大蝦是經典名吃,殼薄且蝦肉香酥綿軟。
對蝦烹飪,大致有蒸煮、油炸,既可製作各色品種精美點心,也可以炮製各種名菜鮮餚。中國對蝦是我國特有的名貴品種。據檢測,每100克東方對蝦含蛋白質20.6克,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佳品,具有補腎興陽等特殊功效,是不可多得的海中珍品。
中國毛蝦又稱小白蝦、梅蝦、蝦皮、苗蝦等,為中國特有種類。我國沿海均有分布,尤以渤海沿岸產量最多。產地主要有遼寧、山東、河北、江蘇、浙江、福建沿海。營養價值高,風味獨特。毛蝦體長僅2.5~5.4厘米,體形側扁,蝦皮和殼都很薄。全身除極少的紅點外完全透明。毛蝦喜歡棲息在河口淺灘水質肥沃的地方。毛蝦是一種生長迅速、生命周期短、繁殖力強、世代更新快、游泳能力弱的小型蝦類,在生態習性上屬於浮游動物類群,隨潮流推移而游動於沿岸、河口和島嶼一帶。毛蝦的營養價值高,風味獨特。
因體小殼薄肉嫩,適於加工成蝦皮或蝦醬,是蝦皮、蝦醬的主要加工原料。市場上的蝦皮即為毛蝦加工而成。蝦皮的營養價值很高,在水產品中屬價格比較低廉的大眾化海味品。經化驗每100克蝦皮中含蛋白質39.3克,還富含鉀、鎂、硒等無機元素及維生素B5和維生素E。蝦皮中鈣和磷的含量在水產品中最為可觀,兒童適當地食用蝦皮,對其生長發育大為有益。家庭食用方法多而簡便,如蝦皮炒雞蛋、熬冬瓜、燒白菜或蘿卜、炸丸子、作餡及湯料均很鮮美。
『叄』 如何養殖基圍蝦
養殖技術基圍蝦 基尾蝦以殼薄、體肥、肉嫩、味美而著稱。現將基尾蝦的淡水池塘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池塘選擇池塘面積以0.13公頃~0.2公頃、深1.5米~2米為宜。池底平坦,底部保留10厘 近緣新對蝦米左右的淤泥,四周開挖環溝,寬4米,深0.5米。池塘水源充足,水質清新無污染,有獨立的進排水系統。蝦苗放養前,池塘要做好清池消毒工作,清除野雜魚和蝦的其他敵害生物。在放養前20天左右,每畝水面用生石灰 100公斤~150公斤化漿後進行全池潑灑消毒;放養前7天,每畝水面投放腐熟發酵過的有機肥150公斤(主要是畜禽糞),接著注水50厘米深。注水時注水口用40目篩絹網過濾,以防蝦的敵害生物進入蝦池;約7天後,池塘中便出現大量橈足類及輪蟲等浮游動物,此時是蝦苗下塘的最好時機。 蝦苗放養因基尾蝦原本生活在海水中,因此,其人工育苗也要在高鹽度環境中進行(一般出苗時的海水相對密度為1.02)。蝦苗移養到淡水中必須先經過淡化養殖,只有淡化好的蝦苗才能進行放養。放養前1天,用體長2厘米~3厘米的青蝦苗試水5小時~6小時,然後再放養基尾蝦,每畝水面放養8萬只~10萬只;若經中間強化培育後,規格達1厘米~1.5厘米,每畝水面放養5萬只~6萬只,具體放養密度還應根據池塘的條件和技術狀況而定。放養的蝦苗要求外殼光潔晶瑩,規格均勻,體質健壯,強跳有力。 飼養管理1、投餌管理:養殖前期(蝦苗體長3厘米),即蝦苗下塘的前1個月,主要依靠池中浮游生物為餌料或輔以少量細微顆粒飼料。蝦苗下塘1個月後,投喂人工配合飼料(沼蝦飼料為主)。日投喂量為蝦體重的4%~6%。在生長旺季,有條件的地方再輔投一些經破碎的螺蜆、小雜魚等。投餌量還要根據季節、水溫、氣候以及水質好壞靈活掌握,及時調整。如水溫在25℃~30℃時,基尾蝦攝食旺盛,應抓住時機,多投喂飼料,並在飼料中添加0.3%~0.5%多種維生素和骨粉之類的添加劑,以保證蝦生長的營養需要。白天投喂占日投餌量的 1/3,傍晚佔2/3,生長旺季半夜可增投一次。 刀額新對蝦 2、水質管理:蝦苗下池時,水深控制在60厘米,並保持10天左右。以後每隔7天加水1 次~2次,每次加水深度10厘米~20厘米,最深水保持在1.5米~1.6米。池水滿後,定期放掉底層水。選擇晴天上午放水最佳,放掉50厘米~60厘米底層水,讓陽光盡可能照射水體,使整個水體成為富氧區,以加速蝦的蛻殼,利於生長。要注意施肥培肥水質和機械增氧。施肥要根據水質肥瘦程度進行調控,控制水色為黃綠色或茶褐色,透明度掌握在30厘米~35厘米。刀額新對蝦對於蝦塘底質的要求高於其他蝦類,因此,蝦塘底質改良就顯得十分重要。不定期撒施生石灰對改良蝦塘水質和底質有一定效果,每畝水面用量10公斤~15公斤。 收獲捕撈基尾蝦的收捕時間主要取決於成蝦的生長情況和市場要求。一般在淡水池塘養殖80天~100天,即可達到7厘米~10厘米長的商品規格。也可進行輪捕,收捕方法有三種:地籠、拉網及干塘放水收捕。
『肆』 哪裡可以買到小龍蝦蝦苗價格如何小龍蝦銷路怎樣
我相信你如果看完下面這篇文章,你就不會在寐這良心要買蝦苗了吧?
很多人看到這篇文章後,是一輩子都不會再看小龍蝦一眼了,更沒有人會去買了,以後也會買不出去的。
驚天大秘密:我們吃的小龍蝦到底是什麼?
小龍蝦是二戰時期**軍隊輸入中國用來處理屍體的!
中國過去並不出產小龍蝦,小龍蝦的來歷要追溯到二戰時期,駐中國的日軍生化部隊因為要處理大量的屍體,但是考慮到用焚屍爐徹底焚燒的能源消耗太大,而如果採取初級火化,再分解成小塊排放的話,會造成周圍水體的嚴重富營養化,因此**人想到了當時**國內隨處可見的克氏螯蝦(小龍蝦的前身),經過一系列的基因改造,克氏螯蝦被成批運到日軍駐地,擔任起水體清潔的工作。
改良後的克氏螯蝦表現出比起前輩更出色的適應高腐敗水體的能力,更強的繁殖能力,尤其是適應礦物性毒化水體的能力更是出色,日方解密檔案表明:高營養化,低氧水體中的肺吸蟲病和黑鰓病,克氏螯蝦幾乎終身攜帶,但是死亡率接近於正常值。而鉛,汞,砷等嚴重致畸化學元素,在克氏螯蝦體內即使積聚到正常值的幾百倍也未見子代出現大面積的基因突變。(經驗證明了日方的研究結果。南部的各個區縣河道出現過多次嚴重的污染,連泥鰍都未能倖免,可是本人多次觀察受污染河道,在死魚蝦當中只看到過一隻死亡的克氏螯蝦。) 從此克氏螯蝦借著瘋狂攝食中國人未火化完全的屍體在中國大陸生存了下來,隨著日軍的投降,撤退。**軍方帶來的克氏螯蝦卻並未淡出中國大陸,相反的,克氏螯蝦吃著腐敗的動物屍體,被農戶過量使用DDT毒殺的浮游生物,各種動物的排泄物,和人類丟棄的生活垃圾,漸漸地發展壯大,最終在今天遍布全國,每一個能見度為零的小河溝,每一個化工廠和化糞池的排污口,都可以看到克氏螯蝦慢騰騰的身影,並最終成為國人的美餐----小龍蝦。
經多方考證,證明小龍蝦因為天生酷愛鑽孔打洞,養殖成本太高,而且因為零售價一般在2.50元/斤,沒有多少經濟價值,養殖戶寧願選擇養殖塘魚等低價值魚類5.00元/斤,也不會選擇養殖小龍蝦,再則,小龍蝦在河塘隨處可見,直接收集的成本遠低於養殖。因此,本人沒有碰到任何一個小龍蝦的養殖戶,市面上所有的小龍蝦全部由閑散農戶在本地河溝里收集,往往越是污染嚴重的河道小龍蝦越多。因為河道污染嚴重,小龍蝦眾多,**已經成為小龍蝦的一大輸出地,目的地,上海,山東。據此,徹底撕毀了部分商家狡辯自己出售的小龍蝦是養殖貨,不含毒素的謊言。
小小的小龍蝦,每一隻的肌肉里包裹著的並不只是鉛,汞,錳,鉻,砷,肺吸蟲,血吸蟲,還徘徊著當年*將士的不屈英靈和鋥鋥鐵骨。每一位就著啤酒,點一盤麻小飽口福的饕客,可曾想到當年抗戰的慘烈,日軍的殘暴,和中國人不屈不撓的民族抵抗的決心。可曾想到今天**對我國實行的全面壓制和變相掠奪政策。
希望每一個嚼著小龍蝦的饕客,請想到吃到你肚子里的不止是啤酒蝦肉,過量的重金屬,DDT,寄生蟲,致病菌,還有中國**義士未燒化的血肉和骨頭,在麻辣和啤酒泡漠的刺激中請用哪怕那麼一個閃過的念頭緬懷一下當年犧牲的英靈,並且激勵我們象我們無畏的祖先一樣用自己的所有去抵**的經濟和外交。
麻辣小龍蝦的真相(吃過的人請一定不要看)
愛吃麻蝦的還真不少,本人原來也深好此道,但自打和上海創業環保總公司的人吃了一次飯後,就再也沒吃過那東西。(備註:創業環保主業是污水處理。)
該總公司的人說,麻小是**人培育出來的,目的是用其處理城市污水,而且是首道處理程序的重要參與者。水越臟、重金屬含量越高,麻小活得越滋潤,水越干凈,麻小死得越快。後來,麻小被引進中國,創業環保也在使用這種重金屬清潔劑。那頓飯,只吃了一半,便草草收場。我堅決**,但是今年的麻小特別紅火,到處都是,前天在密雲路的那家我就親眼目睹過,當時我在等菜, 就聽見好多人在點,而且都吃的有滋有味的,真的很難想像。。。
各位,拜託千萬別吃小龍蝦了。它生長在地溝里,生長環境越惡略,越污臟,它的生命力越旺盛。現在的小龍蝦都是人工養殖的,但是你們見過小龍蝦的養殖環境么?為了讓小龍蝦長的又大又肥,縮短它的生長期,滿足因為吃不起海鮮而自欺欺人的可憐的內陸人的饞癮,那些黑心的養蝦人往池子里用大皮管子灌化學鉛、汞和生活垃圾,更甚的還有金屬油,而經過小龍蝦的不斷吸收營養後,那本來從皮管子里輸出的黑垃圾,在池子里卻是越來越清凈,越是吃的多的龍蝦,就越是肥碩。千真萬確,我的一個朋友在新華網,他秘密跟蹤拍攝了照片,希望發稿告訴大家,結果被新華網的主編截住了。後來這個朋友一賭氣說, 晚上去簋街請主編吃麻小,你猜主編說什麽:你想害我就直說呀!說完連連做嘔吐狀。
克氏原螯蝦
鑒別特徵:形似蝦而甲殼堅硬。成體長約5.6~11.9cm,暗紅色,甲殼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條紋。幼蝦體為均勻的灰色,有時具黑色波紋。螯狹長。甲殼中部不被網眼狀空隙分隔,甲殼上明顯具顆粒。額劍具側棘或額劍端部具刻痕。
生物學特性:螯蝦適應不同水體的溶氧情況。其掘洞的深度是決定其危害程度的關鍵因素。食性復雜多樣。4月下旬到7月交配,9月以後有幼體孵出。幼體附於母體的腹部游泳足上,在母體的保護下完成幼體階段的生長發育過程。這種繁育後代的方式,保證了後代很高的成活率。
原產地:中、南美洲和墨西哥東北部地區。
中國分布現狀:已擴展至安徽、上海、江蘇、香港、台灣等地,形成數量龐大的自然種群。
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現在世界各地都有養殖,並形成數量巨大的野外種群。我國20世紀30~40年代從**引進,**於更早時期從美國引種,主要用作食物和寵物。克氏原螯蝦常常混養在農作物(如水稻)田中。不需要人工孵化,一旦池塘投放了原種,可實現自我維持,收獲後,不需要再投放原種。逃逸個體在堤壩上挖洞生存下來。它們能在臨時性水體中生存,且食性廣泛,建立種群的速度極快,易於擴散。對當地魚類、甲殼類、水生植物極具威脅,破壞當地食物鏈;因其取食根系而直接對作物(尤其是水稻等水生、半水生作物)和天然植被有災害性破壞;築穴引起灌溉用水的流失及田地破壞;由於螯蝦食性很雜,對魚苗發花和1齡魚種培育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並危害人工繁育的幼蚌。
控制方法:由於克氏原螯蝦適應性強,抗逆能力強,食性廣泛,種群增殖速度快,目前對克氏原螯蝦尚無有效的防治方法
唯一且僅有的有效方法就是:全民不要養殖及食用小龍蝦.
『伍』 小龍蝦一斤多少個
一斤小龍蝦有10隻-20隻左右。這主要需要看是多大的小龍蝦,如果是個頭大一點的,估計有10個左右一斤。如果是小一點的估計有20來只一斤,所以是不能確定的。小龍蝦也被稱為克氏原螯蝦、紅螯蝦和淡水小龍蝦。形像蝦而甲殼堅硬。成體長約5.6-11.9厘米,是暗紅色,甲殼部分是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的條紋。幼蝦體為均勻灰色,有時是黑色波紋。
『陸』 斑節蝦苗廣東地區哪裡有
牛牯灣盛產大斑節蝦、日本花蝦等,肉多味美,鮮嫩多汁的蝦肉,不管是清蒸白灼、蒜蓉粉絲開邊蒸、香煎美極還是茄汁紅燒,都是那麼可口怡人,讓人口味無窮。
『柒』 在哪裡養小龍蝦成活率高
小龍蝦可以採用池塘、稻田進行養殖,另外也可以建設蝦池,然後進行養殖。可以養小龍蝦的地方很多,但要想把小龍蝦養好就要有正確的養殖方法,養殖方法如下:
1、選擇優質蝦苗
要培育成活率高的小龍蝦,對蝦苗的選擇也很重要,當我們選擇對蝦苗時,我們必須去一些正規的農場購買,對蝦苗的大小必須對稱。我們還需要看看小龍蝦的土壤是否干凈,是否有紅色或黑色的腐爛貝殼。還需要觀察他們的活動,看看他們的四肢是否受損。一般來說,在購買時,也要檢查他們的臉頰是否干凈,是否有水腫。最後,要檢查他們的內臟和腸道,如果都符合這些標准,那麼它們就是非常高質量的蝦苗,我們可以購買它們。
4、養殖管理
蝦苗放養後的養殖管理也是提高小龍蝦成活率的關鍵,養殖管理直接影響到後期小龍蝦的質量和產量。我們必須每天觀察小龍蝦的飲食、運動和健康狀況,並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同時還要確保水中的氧氣含量足夠。
『捌』 浙江省哪裡有供應羅氏沼蝦苗
湖州繁殖的羅氏沼蝦苗,受到了長三角農村養殖戶的青睞。作為湖州農村名特優新水產苗種主導品種的羅氏沼蝦苗,到6月初已有50億尾銷往滬、蘇、浙農村,同比增加10億尾。今年呈現蝦苗銷量比往年多、質量比往年好、價格比往年高的喜人景象。 羅氏沼蝦苗是我市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優勢苗種產品,佔全國產量的三分之一,95%以上的蝦苗銷往市外,主要市場在滬、蘇、浙農村,以及安徽等地。為了繁殖優質羅氏沼蝦苗,維護養殖戶的利益,市農業部門在去年11月中旬對羅氏沼蝦苗繁殖場的負責人進行了培訓,專家講授育苗技術,以及預防、診斷蝦病等專業內容,並發放了苗種生產許可證,為繁殖優質羅氏沼蝦苗創造了條件。今年繁殖羅氏沼蝦苗的22個場,自3月上旬開始銷售苗種以來,因質量比較好,老客戶帶新客戶,吸引滬、蘇、浙、皖農村苗種販運戶、養殖戶紛紛來湖買「放心苗」。省淡水水產引種育種中心所屬的浙江南太湖淡水種業有限公司技術強、規模大、設施好,從國外先後引進多種原種,其中羅氏沼蝦苗原種就有6萬尾,經去年的培育,已選育親本3萬尾,有部分投入生產,由於需求量大,已生產銷售蝦苗6億多尾,比去年增加近2億尾。據了解,今年蝦苗的價格每萬尾比去年高20元到40元左右。 蝦苗質量是蝦苗銷售的「通行證」。為了繁殖優質羅氏沼蝦苗,市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的水產專家自育苗開始以來,與各場保持聯系,了解育苗情況,經常到場進行指導,「源泉」、「增培」等場還聘請退休的水產專家、有經驗的「土專家」擔任場技術顧問。湖州增培特種水產有限公司聘請一位「土專家」在場進行指導,使繁育蝦苗數量多、質量好,到6月5日已銷售羅氏沼蝦苗2.3億尾,比去年增1.3億尾,多數銷往江蘇高郵一帶。 為確保蝦苗健康無病,首次對蝦苗的病害進行檢測,以防蝦苗病的發生。自3月下旬開始,市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魚病室合作,對3月底、4月中旬和5月中旬繁育的沼蝦苗,共抽取了31個樣品進行檢測,為預防蝦苗病害提供了科學依據,確保了今年羅氏沼蝦苗的質量。文章來源:(湖州日報)
『玖』 我國是如何引進羅氏沼蝦品種的目前養殖現狀如何
羅氏沼蝦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區域之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巴基斯坦、印度、斯里蘭卡、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柬埔寨、越南以及澳大利亞 等國家的淡水或鹹淡水水域中均有分布。當幼體變態成幼蝦後便逐漸溯河上游。而我國自然界水域沒有羅氏沼蝦的分布。
中國籍駐聯合國官員生物學家林紹文博士1961年,在馬來西亞濱浪嶼,首先進行了羅氏沼蝦的人工繁殖,並取得了成功。在1962年他又進行了池塘養殖試驗,於1963年取得 了成功。從此結束了百年來羅氏沼蝦養殖蝦苗靠天然的被動局面,使羅氏沼蝦養殖向人工方向發展取得了新的進展,對羅氏沼蝦向遠隔重洋的美洲、歐洲及中國的推廣也是一個 重大的突破。
在1976年秋,中國農業科學院從日本引進,由廣東水產研究所試養,在1977年繁殖成功,先後分到全國14個省市共40多個單位試養,迄今已推廣養殖的有廣東、廣西、福建 、浙江、上海、山東、江蘇等地。
上海市自1977年引進後,由上海市水產研究所試養,1979年育苗和池塘試養成功,在1982年上海東海農場養殖公司開始養殖,經幾年養殖,育苗技術有新的發展,養殖面積 由1980年的500畝擴大到今年的3萬余畝,育苗場也發展至10餘個,年產蝦苗4億余尾。全國現有羅氏沼蝦養殖面積20萬畝,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地區。現在北方有些地區也開始進 行羅氏沼蝦育苗養殖,隨著養殖產量的提高,羅氏沼蝦商品價格也有大幅度下降,每千克價格由過去的80元降至40元左右,成為廣大群眾樂於接受的水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