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看菲律賓 > 菲律賓海戰在哪裡

菲律賓海戰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1-21 18:32:50

A. 1994年~中國有和菲律賓發生過海戰嗎

1994年,中菲海軍在南鑰島海域有場小規模的沖突,其結果菲2艘炮艇被擊沉,數名士兵死亡。島上的一些建築被摧毀,包括一個瞭望塔,此後,菲放棄了該島,至今無人居住。

B. 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四大海戰是哪四次

中途島戰役,馬里亞納海戰,英德日德蘭大海戰,美日萊特灣大海戰。

1、日德蘭海戰(英文:Battle of Jutland ;德國稱為斯卡格拉克海峽海戰,Seeschlacht am Skagerrak),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是英德雙方在丹麥日德蘭半島附近北海海域爆發的一場大海戰。

此役是有史以來參戰兵力最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大規模的海戰,也是這場戰爭中交戰雙方惟一一次全面出動的艦隊主力決戰,從而結束了以戰列艦為主力艦的海戰史。

2、中途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戰役,也是美國海軍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中途島戰役於1942年6月4日展開,美國海軍在此戰役中成功擊退日本海軍對中途島環礁的攻擊,日軍在海戰中大敗。

3、萊特灣海戰(英文:Battle of Leyte Gulf,日文:レイテ沖海戦),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場上菲律賓萊特島附近的一次海戰。

以兩軍投入戰場的軍艦總噸位而言,萊特灣海戰堪稱是歷史上最大的海戰,也是最後一次航母對戰,徹底摧毀了日本的航母力量。

4、馬里亞納海戰也被稱為菲律賓海海戰(Battle of the Philippine Sea),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場日本帝國海軍與美國海軍之間在馬里亞納群島附近的一次海戰。是歷史上最大的航空母艦決戰。由於戰斗中日軍飛機被美軍戰斗機輕易擊落,被美國人戲稱為「馬里亞納獵火雞大賽」(The Great Marianas Turkey Shoot)。

(2)菲律賓海戰在哪裡擴展閱讀:

日德蘭海戰戰端的起因: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國把贏得戰爭勝利的希望寄託在具有傳統軍事實力的陸軍身上,海軍則僅以小兵力開展海上游擊戰,襲擊協約國海上交通運輸船。

但是,通過一年的作戰,形勢並未好轉,凡爾登戰役後,德國陸軍陷入持久作戰的困境,企圖在陸上結束戰爭的夢想破滅了。德國最高統帥部不得不改變初衷,把戰略重心轉到海上。為了突破英國的海上封鎖,保證德國在海上的行動自由,扭轉被動局面,德國統治當局准備在海上尋找機會與英國進行決戰。

C. 菲律賓戰役經歷了哪些歷程

日本人以對美軍機場和甲米地海軍基地的突然突擊開始戰役,於1941年12月8~9日在陸地上摧毀了一半重型轟炸機和1/3以上的戰斗機。駐扎在菲律賓南部基地的美國亞洲艦隊的基本兵力擺脫了敵軍的打擊。

日軍奪取了制空權,並借呂宋地區幾乎沒有艦隊兵力之機,自12月10日起開始派先遣部隊上陸,1941年12月22日派第14軍主力上陸。1942年1月2日,日本人攻佔了馬尼拉。戰役的主要目的業已達到。日軍也在棉蘭老島和樂島上陸。呂宋島上的美菲軍隊撤向巴丹半島,在此防守至4月9日。1942年5月7日,菲律賓戰役結束。菲律賓的喪失使美軍在太平洋的戰略態勢急劇惡化。

D. 菲律賓海海戰為什麼日本會大敗完全無還手之力,這是為什麼

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1.艦載機性能的差距。當時美軍航母已經使用F6F「惡婦式」艦載戰斗機,該機無論在速度、爬升率還是火力、防護上都比日軍的「零式」優秀;2.飛行員的差距。美軍培訓飛行員的能力強大,能把合格的飛行員源源不絕地往前線輸送;而日軍的傳統是奉行「精兵主義」,把優秀的飛行員集中在一線作戰,而且極不重視培訓後備飛行員。當大批的精英飛行員在珊瑚海、中途島、瓜島等一系列戰役中消耗殆盡後,重組的艦載航空隊的飛行員素質急劇下降。到戰爭後期,竟然連能在航母上熟練起降的飛行員都寥寥無幾。所以出現「馬里亞納打火雞」這樣一邊倒的戰斗也就不出奇了。

所以當日本艦隊的艦載戰斗機被被美軍消滅干凈後,日本艦隊就只有挨宰的份了。

E. 二戰中,最大的海戰發生在哪裡

稍微了解點戰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二戰規模最大的海戰發生在菲律賓附近的萊特灣咯。1944年10月,美國與日本之間爆發的“萊特灣海戰”,不僅是二戰期間最大的海戰,還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海戰,更是全世界戰爭史上上最後一次航空母艦對戰。此戰過後,舊日本帝國海軍名存實亡,美國則掌握了菲律賓周邊地區的制海權和制空權,切斷了完全切斷日本與東南亞重要資源區的海上運輸線。

▲萊特灣海戰期間,登陸的美軍第一騎兵師士兵(1st Cav Troops)

1944年10月19日,美軍在艦載機和艦炮的掩護支援下,開始在菲律賓萊特灣附近登陸。日本因此緊急修改“捷1號”作戰計劃,聯合艦隊司令豐田副武命令日本海軍分四個方向展開行動:(1)栗田健男中將率領包括五艘戰列艦、十艘重型巡洋艦以及十餘艘輕巡和驅逐艦組成的“中央編隊”,由新加坡開出繞道聖貝納迪諾海峽從而進入萊特灣消滅美軍登陸部隊;(2)西村祥治中將率領兩艘戰列艦、1艘重巡、4艘驅逐艦從汶萊進發直撲蘇里高海峽,以圖與美軍爭奪萊特灣附近制海權;(3)志摩清英中將率領兩艘戰列艦、八艘驅逐艦從寶島出發,同時指向蘇里高海峽,預備與西村艦隊一起夾擊萊特灣美軍,2、3兩個艦隊合稱為“南方編隊”。(4)小澤治三郎中將指揮日本殘存的4艘航空母艦作為誘餌,吸引美軍主力,讓萊特灣美軍失去空中支援,以便“中央編隊”和“南方編隊”實現作戰目的,小澤的艦隊被成為“北方編隊”。

▲萊特灣海戰期間,菲律賓周邊各重要海峽位置

萊特灣海戰經過

1944年10月相繼爆發的“的錫布延海戰”、“蘇里高海戰”、“恩家諾角海戰”、“和薩馬島海戰”共同構成了“萊特灣海戰”。1944年10月23日,栗田健男的中央編隊快速向美軍登陸區域航行,妄圖依靠夜色掩護接近美軍艦隊發動突襲。然而美國的潛艇部隊提前發現了他們,日軍中央編隊旗艦“愛宕”號巡洋艦被美國潛艇以4發魚雷擊沉,“摩耶”號巡洋艦也在被潛艇魚雷命中4分鍾後沉沒,“高雄”號巡洋艦被擊重傷退出戰斗。短時間內,日軍中央編隊的巡洋艦就損失了三分之一,艦隊指揮部臨時遷移到“大和”號戰列艦上。然而日軍指揮官雖然意識到已被美軍發現,但是仍然命令艦隊在沒有空中掩護支援的情況下,按照預定目標航入錫布延海。10月24日,美軍將領哈爾西命令第七艦隊艦載機分批轟炸日本中央編隊,只能依靠高炮還擊的日軍顯然沒有什麼戰鬥力,“大和”與“武藏”這兩艘就日本海軍最後的驕傲相繼被擊中,“武藏”號最終沉沒於錫布延海底。

F. 菲律賓戰役的戰況是怎樣的

歷史似乎在有意與美國人作對。如果說珍珠港在毫無防範中遭到毀滅性打擊尚可原諒的話,菲律賓戰役就太不應該了。按照計劃,大西的近400架飛機也應在12月8日凌晨攻擊美軍空軍基地。然而,是日凌晨日軍基地卻大霧彌漫,飛機無法起飛。直到南雲部隊襲擊開始以後,大霧仍無散去跡象。這時,如果擁有35架空中堡壘B-17轟炸機的美軍前來襲擊,日本航空隊必將遭到毀滅性打擊。出人意料的是,老謀深算的麥克阿瑟元帥不僅未曾作如是設想,甚至對來自華盛頓的嚴重警示也未作出應有的反應。下午12時45分,近400架日機幾乎未遇到任何阻攔地到達美軍機場上空。經過近1個小時的狂轟濫炸,18架B-17轟炸機,53架P—40戰斗機和其他30多架美軍飛機被撕成碎片。日本以極小的代價奪得菲律賓的制空權。

G. 2003年6月6日中菲海戰是真的嗎

你的時間錯了 是6月5號 6月6號是激戰了
2003年6月5日凌晨6:26分中國一艘導彈護衛艦和一艘掃雷艇在南海例行巡邏時和菲律賓1艘驅逐艦和兩艘護衛艦發生小規模沖突,菲律賓一艘800噸級的護衛艦被中國導彈擊沉,中方掃雷艇前倉中彈,拖回海南基地。事件發生後,菲律賓先後出動4艘大型驅逐艦和各類中小型艦艇26艘意圖報復,中方亦出動深圳號(167艦)導彈驅逐艦和宋級攻擊型潛艇等16艘南海艦隊主力出海,雙方在中國南海南沙群島附近於6月6日凌晨4時左右展開了激戰。

菲律賓海軍在岸基空軍直升飛機和轟炸機的配合下以分散隊形包圍和接近中國海軍艦隊,然後向中方大型艦艇發射多管魚雷和集中轟炸。而中方海軍在有限的空軍支援下,對菲律賓海軍實施超遠程導彈打擊和水下攻擊。菲方有6艘艦艇被擊沉,4艘被擊傷。中方有5艘戰艦被創,其中兩艘大型戰艦正在失去動力。美國政府正在會同南海海域有關周邊國家緊急呼籲中菲雙方立即停火。

至此南海黃岩礁基本是處於中國控制之下,但沒有駐軍,1994年和1997年兩次海戰擊沉菲律賓三艘軍艦,2003年中菲海戰擊沉菲律賓一艘主力戰艦,中國實際控制了黃岩島附近海權
值的一提的是台灣省
2007年2月中國台灣省海軍也擊沉菲律賓軍艦一艘,徹底打擊了菲律賓依仗美國妄圖和中國爭奪南海海權的企圖。

H. 菲律賓戰役的戰役地點

菲律賓戰役發生的時間是1941年12月8日—1942年5月7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中,日軍為粉碎美菲軍隊和美國亞洲艦隊,攫取資源豐富的美屬殖民地,給以後進攻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創造有利條件而實施的戰略性戰役。
美國在菲律賓的克拉克和甲米地建有亞洲最大的空軍、海軍軍事基地,構成日軍南進的障礙並威脅日本本土安全。日軍企圖攻佔菲律賓群島,奪取美軍事基地,控制日本本土與東南亞之間的海上交通線,為進攻荷屬東印度創造條件。日軍計劃以駐台灣的航空部隊實施航空火力突擊,消滅美駐菲航空兵主力,奪取制空權;同時先遣部隊在海軍支援下在呂宋島多點登陸並佔領機場,航空兵適時前移,以保障陸軍主力在林加延灣登陸並佔領馬尼拉;在南部佔領菲律賓第二大島棉蘭老島,隨後南北對進佔領菲律賓全部島嶼。
菲律賓位於西太平洋,北望中國台灣,南臨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扼太平洋、南海和印度洋的交通要沖,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菲律賓群島,英文為PhilippineIslands。亞洲南部馬來群島的組成部分。西濱南海,東臨太平洋。群島由7100多個島嶼組成,是菲律賓的國土。菲律賓群島北隔巴士海峽與中國台灣相望,西臨南海,東濱太平洋,南與印尼和馬來西亞的沙巴州隔海相望。這里雨水豐沛,花草、果木繁盛。出產的香蕉、鳳梨、芒果在國際市場上很有名。因此,菲律賓群島享有「太平洋果盤」、「花園島」之美譽。菲律賓大部分是由山地、高原和丘陵構成。多活火山,地震頻繁。棉蘭老島的阿波火山是菲律賓最高的山峰,呂宋島的馬榮火山是菲律賓最大的活火山。主要河流有棉蘭老河、卡加延河,貝湖是全國最大湖泊。菲律賓北部屬海洋性熱帶季風氣候,南部屬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27℃,年降水量2500毫米左右。夏秋季多台風。
此戰,是日本陸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實施的攻佔眾多群島的第一次大規模合同戰役。它證明奪取制空權和制海權對於登陸兵上陸的成功具有決定性意義。登陸兵先遣支隊迅速奪取敵基地和機場以及日本航空兵轉場至這些基地和機場,對保障主力順利上陸和繼續作戰起了促進作用。作戰中,日軍死傷約1.4萬人,損失飛機80餘架、艦船4艘;擊毀美菲軍飛機250餘架、各型作戰艦艇8艘、商船26艘(美軍資料為驅逐艦1艘、潛艇2艘、其他艦船2艘)。美菲聯軍士兵死亡2500人,負傷5000人,110000人被俘虜(其中包括美軍中將溫賴特)。菲律賓的喪失使美軍在太平洋的戰略態勢急劇惡化。
美軍憑借海空優勢,採取集中兵力、中間突破戰術給日軍以毀滅性打擊。美軍佔領菲律賓群島使日本的戰略態勢進一步惡化。日本與南部海域的海上交通線被切斷,其戰略原料只有從中國東北和朝鮮向本土運進。美軍完全控制了南海,並為進攻海南島、台灣島、琉球群島和直接進攻日本本土建立了許多基地。

I. 菲律賓戰役的戰役詳況

菲律賓戰役的戰役詳況

菲律賓戰役發生的時間是1941年12月8日—1942年5月7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中,日軍為粉碎美菲軍隊和美國亞洲艦隊,攫取資源豐富的美屬殖民地,給以後進攻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創造有利條件而實施的戰略性戰役。

戰役兵力:

參加這次戰役的日軍有第14軍團(司令官本間雅晴中將)、海軍菲律賓戰役聯合編隊(司令為高橋伊望中將,巡洋艦10艘、驅逐艦29艘、航空母艦1艘和水上飛機母艦3艘)、陸軍航空兵第5兵團(司令為小冰英良中將,飛機200架)、海軍基地航空兵第11航空隊(司令為冢原二四三中將,飛機300架)以及約100艘運輸船和輔助船隻。在菲律賓群島的美菲集團計有13萬人(麥克阿瑟中將任司令,其中3.1萬美國人)和270多架飛機(其中可作戰的142架)。美國亞洲艦隊(司令為哈特上將,主要類型的戰斗艦艇45艘)協同該集團作戰。

戰役過程:

戰役開始時,日軍陸海軍航空兵對美軍機場和甲米地(呂宋)海軍基地實施突然襲擊,於12月8—9日摧毀了美軍在陸地上的一半重型轟炸機和1/3以上的戰斗機,為登陸作戰創造了條件。美國亞洲艦隊的基本兵力駐菲律賓南部基地得以倖免。同日,日軍一部攻佔呂宋島以北的巴坦群島。日軍奪取了制空權後,乘呂宋地區幾乎沒有艦隊之機,派先遣部隊第48師田中支隊和菅野支隊(共約4000人)自12月10日起開始分別在呂宋島北部的阿帕里和維甘登陸並佔領機場。

12日,第16師木村支隊(約2500人)在呂宋島南部的黎牙實比登陸,佔領機場並進一步擴大戰果。自11日起,第5飛行集團逐漸轉移到呂宋島已佔機場,掩護地面部隊登陸和發展進攻。17日,美軍僅剩的17架B-17轟炸機撤到澳大利亞。從此,日軍完全掌握制海制空權。22日,日軍第48師主力在呂宋島西岸林加延灣登陸。24日,第16師在呂宋島東南部拉蒙灣登陸。至此,登陸日軍形成南北夾擊馬尼拉、圍殲美菲軍主力的有利態勢。26日,呂宋島守軍奉命撤往巴丹半島預設陣地和科雷希多島,准備長期抵抗。日軍從南北兩面進逼馬尼拉,但未能切斷美菲軍撤向巴丹半島的退路。次年1月2日,日軍佔領馬尼拉,並以一部兵力佔領甲米地和八打雁。戰役的主要目的業已達到。日軍還在棉蘭老島和霍洛島上陸。呂宋島上的美菲軍隊(79500人)撤向巴丹半島。

菲律賓戰役日軍認為菲律賓作戰大局已定,將海軍主力和第48師調往荷屬東印度,將第5飛行集團主力調往緬甸,而僅以第14集團軍的剩餘兵力清剿呂宋島。1月9日,日軍開始進攻巴丹半島,遭頑強抗擊。美菲軍與日軍展開激烈的山地戰、叢林戰和陣地戰。交戰中,木村支隊被圍,前來救援的日軍被殲1個營。月底,日軍因傷亡嚴重喪失攻擊力,被迫轉入防禦,戰局一度陷入膠著狀態。3月中旬,麥克阿瑟轉赴澳大利亞,留守美菲軍由溫賴特少將指揮。日軍得到第4師增援後實力增強,並以航空兵和炮兵轟擊美菲軍陣地。4月3日,日軍以第4師、第65旅為主力對巴丹半島再次發起進攻。雙方在叢林中展開殊死戰斗。美菲軍既無援兵又缺補給,在日軍猛烈攻擊下,巴丹半島守軍7.5萬人(其中美軍9300人)於4月9日投降。10日起,美菲軍戰俘被押往邦板牙省的聖費爾南多,途中數千人死於飢餓、疾病或被殺害,史稱"巴丹死亡行軍"。同日,日軍佔領米沙鄢群島等戰略要地。日軍攻佔巴丹半島後,對科雷希多島連續實施炮擊和轟炸。5月2日,日軍對該島實施火力准備,5日在炮火掩護下分左右兩路登陸,對島上要塞發起攻擊。1.5萬名美菲軍依託坑道工事抗擊,並組織敢死隊展開白刃戰。6日,日軍後續部隊投入戰斗,溫賴特率美菲軍余部投降。7日,日軍佔領該島。10日,駐棉蘭老島和北呂宋山區的美軍投降。18日,駐班乃島美軍停止抵抗。至此,日軍控制菲律賓全境。

美軍佔領萊特島後,山下奉文將駐呂宋島日軍28.7萬人編成3個集團,分別駐守北部和中南部山區,企圖以持久防禦牽制和消耗美軍。美軍為取得進攻呂宋島的前進基地,於12月15日佔領民都洛島。1945年1月9日,美第6集團軍約20萬人在美國第7艦隊艦炮的強大火力和美國第7、第3艦隊航空兵突擊的掩護下,從呂宋島西岸的林加延灣登陸,爾後一路(第1軍為主)向北呂宋進攻,另一路(第14軍為主)向馬尼拉方向推進。第一天有6800人(美第1、第14軍的基本兵力)在呂宋島上陸,並且奪取了正面32公里、縱深7.5公里的登陸場。為加快進攻速度,美軍在向林加延灣增兵的同時,以第8集團軍部分兵力分別在蘇比克灣西北的聖安東尼奧和馬尼拉灣以南的納蘇格布登陸。各部隊同時向馬尼拉進逼,美軍經過一系列戰斗於3月3日攻佔馬尼拉。2月,美軍還開始了解放菲律賓南部(棉蘭老島、巴拉望島及其他島嶼)的戰斗行動,美第8集團軍(司令艾切利貝爾蓋爾上將)參加了此次行動。嗣後,美軍在呂宋島和其他島嶼上進行了消滅島上南北兩部日軍個別孤立集團的戰斗行動。菲律賓的戰斗行動於7月初正式結束,但是,在呂宋島及其他島嶼上同繼續抵抗的小股日軍的戰斗一直持續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菲律賓人民抗日游擊軍人民抗日軍曾給予盟軍巨大援助。

戰役詳況:

1944年至1945年的菲律賓戰役是在美國麥克阿瑟將軍率領的盟軍下,反攻日本軍的一系列戰役。

菲律賓、美國及澳大利亞軍隊在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領導下,於1944年10月17日至12月31日進攻位於菲律賓中部雷伊泰島之戰役,以消滅由日軍山下奉文大將指揮的日本軍隊,此戰役為解放整個菲律賓群島、建立菲律賓之民主及結束日本在菲律賓3年多之統治拉開序幕。

萊特灣海戰:

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場上菲律賓萊特島附近的一次海戰。有海軍歷史學者認為萊特灣海戰是歷史上最大的海戰。

海戰進行的時間從1944年10月20日至10月26日。在六天之內,日軍與盟軍投入船艦總噸位超過兩百萬噸。21艘航空母艦、21艘戰艦(主力艦)、170艘驅逐艦與近2,000架軍機參與了戰斗。日軍雖居劣勢,但在塞班島、馬里亞那群島等戰役皆失利後,若再喪失菲律賓或台灣,其帝國「南線」資源輸送本土的命脈將斷絕,在東南亞與中國、朝鮮、本土的聯系將被切斷。日本因此決定孤注一擲,企圖擊退盟軍在萊特島的登陸部隊,並打敗其海上力量。而盟軍幾經考慮後,放棄攻打台灣而先從菲律賓登陸,並決心以優勢軍力掩護登陸,並一舉擊潰前來支援的日本帝國海軍。

結果如所預料,數量上遠居於劣勢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戰敗。巡洋艦以上重型軍艦13艘被擊沈,日本在菲律賓一帶海基與陸基航空力量被消滅,嚴重打擊了日本全局的實力,從此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不再是一個戰略力量。此戰役也為後來美軍成功攻下菲律賓群島、沖繩島等地打下基礎。

由於戰局無望,日本此役第一次有組織地發動神風特攻隊自殺攻擊。10月21日澳大利亞所屬巡洋艦澳大利亞號被重創,似乎顯示特攻有些效果。從10月25日起,日軍開始有組織地對盟軍艦艇進行自殺式攻擊。

奧爾莫克灣戰役:

日本帝國與美國在1944年11月11日至12月21日於菲律賓的卡莫特斯海一帶爆發的一系列海上及空中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雷伊泰島戰役之一部分,戰役爆發的原因是日本軍隊向在雷伊泰島的守軍增援和補給,而美國軍隊嘗試進行阻截。

民都洛島戰役:

美軍與日軍於1944年12月13日至12月16日在菲律賓群島北面之民都洛島爆發之民都洛島戰役,美軍希望在此島建立一個基地以支援進攻呂宋島的仁牙因灣戰役。

仁牙因灣戰役:

在1945年1月9日早上,由祖斯·B·奧登多夫指揮盟軍艦隊駛向仁牙因灣海岸,美國海軍及皇家澳大利亞海軍艦只炮轟日本帝國在仁牙因灣之據點。

呂宋島戰役:

美國及菲律賓聯軍的登陸戰役,以消滅島上的日本帝國軍隊,戰役結果是美國和菲律賓聯軍獲勝,盟軍在3月份控制了呂宋島上所有戰略及經濟上重要之據點,雖然在包圍圈內的日軍仍持續在山區抵抗至日本無條件投降。

卡巴那圖營救:

1945年1月30日解救位於菲律賓卡巴那圖(甲萬那端)的日軍戰俘營內511名盟軍戰俘的軍事營救行動,參加行動的有美國陸軍游騎兵與菲律賓游擊隊。此次行動是同盟國特種部隊的一次經典軍事行動。

巴丹半島戰役:

1945年1月31日至2月8日,美軍及菲律賓游擊隊從日本帝國手中解放菲律賓群島中呂宋島之巴丹半島的戰役,是解放菲律賓之戰役中的一部份,目的是佔領馬尼拉灣之西海岸,以使用馬尼拉之港口設施及開辟供應線以支援進行中的馬尼拉戰役。

馬尼拉戰役:

在一個月的戰事中,馬尼拉遭到嚴重的破壞,它標志著日軍對菲律賓3年佔領期結束及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上將實現他勝利重返菲律賓的承諾。

科雷吉多島戰役:

美國攻擊科雷吉多島島上利用原美國遠東軍建立的要塞防守的日軍,以收復該島。

碧瑤戰役:

它是美國收復呂宋島之最後一場戰役。

巴拉望島戰役:

美軍與日軍在1945年2月28日至4月22日於菲律賓群島南部巴拉望島爆發的巴拉望島戰役是美軍勝利者1號及2號計劃之延續,亦是美軍解放菲律賓戰役之一部份,美軍希望解放菲律賓南部島嶼、結束日本統治及消滅殘余之日本守軍。

米沙鄢群島戰役:

美軍與菲律賓游擊隊於1945年3月18日至7月30日對日軍發動的勝利1號及勝利2號計劃內的一系列軍事行動,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解放菲律賓行動之一部份,目的是解放南部島嶼及消滅防守之日軍。

棉蘭老島戰役:

美國聯同菲律賓在1945年3月10日至8月15日在菲律賓群島中的棉蘭老島對日本帝國所發動的軍事行動,代號為勝利者5號計劃,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解放菲律賓的行動之一,目的是解放菲律賓南部島嶼及消滅在島上的日本守軍。

戰役結果:

菲律賓戰役此戰,是日本陸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實施的攻佔眾多群島的第一次大規模合同戰役。它證明奪取制空權和制海權對於登陸兵上陸的成功具有決定性意義。登陸兵先遣支隊迅速奪取敵基地和機場以及日本航空兵轉場至這些基地和機場,對保障主力順利上陸和繼續作戰起了促進作用。作戰中,日軍死傷約1.4萬人,損失飛機80餘架、艦船4艘;擊毀美菲軍飛機250餘架、各型作戰艦艇8艘、商船26艘(美軍資料為驅逐艦1艘、潛艇2艘、其他艦船2艘)。美菲聯軍士兵死亡2500人,負傷5000人,110000人被俘虜(其中包括美軍中將溫賴特)。菲律賓的喪失使美軍在太平洋的戰略態勢急劇惡化。

美軍憑借海空優勢,採取集中兵力、中間突破戰術給日軍以毀滅性打擊。美軍佔領菲律賓群島使日本的戰略態勢進一步惡化。日本與南部海域的海上交通線被切斷,其戰略原料只有從中國東北和朝鮮向本土運進。美軍完全控制了南海,並為進攻海南島、台灣島、琉球群島和直接進攻日本本土建立了許多基地。

J. 中菲海戰

這是假的。下面是中菲黃岩島全部沖突歷史。

1997年,菲律賓海軍炸毀黃岩島上的中國主權界碑,隨後派兵駐守。
1997年起,菲律賓以「國際法」和「實際佔領」為由表明了對南海主權的要求。
1997年5月20日,菲律賓海軍巡邏艇在黃岩島外11,000米處抓捕了一艘准備航行到馬紹爾群島的中國漁船,抓捕了21名中國漁民。
1998年1月到2月,中國海南省四艘漁船在黃岩島海域被菲律賓海軍攔截,51名漁民遭到「非法入侵菲律賓」領海的指控,被菲律賓關押到菲律賓本土長達6個月時間。
1999年5月23日,中國一艘漁船在黃岩島遭到菲律賓海軍的追擊並且被撞沉,菲律賓使用機槍掃射漁船上的中國漁民,11名中國漁民掉入大海。
2000年5月28日,菲律賓海軍在黃岩島海域使用機槍·射殺1名中國漁船上的船長,船長名叫「符功武」。
2009年,菲律賓總統阿羅約正式簽署「領海基線法」,將南海中的南沙群島、太平島、黃岩島劃歸菲律賓國土范圍。

閱讀全文

與菲律賓海戰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5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8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