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本為什麼要摧毀菲律賓的美軍基地
在日本的南進計劃中,菲律賓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位置。這里不僅有豐富的物產資源,而且是處於通向東南亞和西南太平洋的交通樞紐。1941年7月,為了加強防禦和對日本的制約,美國成立遠東美軍司令部,任命麥克阿瑟為遠東軍司令,在菲的美軍基地得到了空前的加強。這就更加阻礙了日本的南擴進程,因此,按照山本五十六的計劃,必須在襲擊珍珠港的同時,摧毀菲律賓的美軍基地。
2. 為什麼當年日本打了那麼多國家菲律賓、朝鮮、中國、美國、澳大利亞
首先,日本在亞洲幾乎是橫掃,什麼朝鮮啦,菲律賓啦等等全部佔領,只是在中國戰場深陷泥潭不能自拔,對美國宣戰是被勝利沖昏了頭,當時山本五十六就說過不可能勝利的,但日本軍部強壓下來,不得已才選擇偷襲,妄圖一戰成功,消滅美國海軍主力,可惜失敗了,其實當時集中日本聯合艦隊所有力量與美國太平洋艦隊決死一戰,是五五開的勝率,山本還是膽小。。。
說遠了,日本在東南亞投入軍隊並不多,除了本土衛戍部隊和東南亞山下一部,滿蒙一部,將近七成的主力部隊都陷在中國戰場。這就決定了其作為軸心國不可能支援德系的結果,孤獨的德國只能依靠義大利和其他附屬國這幫菜鳥,整個西歐作為第三帝國附屬國一點作用也沒起到,而且還在北非拖後腿,德國還得分兵北非,在東線,德國過早的執行巴巴羅薩,過於高估閃電戰的作用,沒有在一年內攻陷莫斯科,冬季過後,蘇聯就緩上來了。。。。。
又特么說遠了。。
3. 1942年日軍如何佔領了菲律賓
菲律賓戰役
1941年12月8日—1942年5月7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中,日軍為粉碎美菲軍隊和美國亞洲艦隊,攫取資源豐富的美屬殖民地,給以後進攻荷屬印度和澳大利亞創造有利條件而實施的戰略性戰役。
菲律賓位於西太平洋,北望中國台灣,南臨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扼太平洋、南海和印度洋的交通要沖,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美國在菲律賓的克拉克和甲米地建有亞洲最大的空軍、海軍軍事基地,構成日軍南進的障礙並威脅日本本土安全。日軍企圖攻佔菲律賓群島,奪取美軍事基地,控制日本本土與東南亞之間的海上交通線,為進攻荷屬東印度創造條件。日軍計劃以駐台灣的航空部隊實施航空火力突擊,消滅美駐菲航空兵主力,奪取制空權;同時先遣部隊在海軍支援下在呂宋島多點登陸並佔領機場,航空兵適時前移,以保障陸軍主力在林加延灣登陸並佔領馬尼拉;在南部佔領菲律賓第二大島棉蘭老島,隨後南北對進佔領菲律賓全部島嶼。
參加這次戰役的日軍有第14軍團(司令官本間雅晴中將)、海軍菲律賓戰役聯合編隊(司令為高橋伊望中將,巡洋艦10艘、驅逐艦29艘、航空母艦1艘和水上飛機母艦3艘)、陸軍航空兵第5兵團(司令為小冰英良中將,飛機200架)、海軍基地航空兵第11航空隊(司令為冢原二四三中將,飛機300架)以及約100艘運輸船和輔助船隻。在菲律賓群島的美菲集團計有13萬人(麥克阿瑟中將任司令,其中3.1萬美國人)和270多架飛機(其中可作戰的142架)。美國亞洲艦隊(司令為哈特上將,主要類型的戰斗艦艇45艘)協同該集團作戰。
戰役開始時,日軍陸海軍航空兵對美軍機場和甲米地(呂宋)海軍基地實施突然襲擊,於12月8—9日摧毀了美軍在陸地上的一半重型轟炸機和1/3以上的戰斗機,為登陸作戰創造了條件。美國亞洲艦隊的基本兵力駐菲律賓南部基地得以倖免。同日,日軍一部攻佔呂宋島以北的巴坦群島。日軍奪取了制空權後,乘呂宋地區幾乎沒有艦隊之機,派先遣部隊第48師田中支隊和菅野支隊(共約4000人)自12月10日起開始分別在呂宋島北部的阿帕里和維甘登陸並佔領機場。
12日,第16師木村支隊(約2500人)在呂宋島南部的黎牙實比登陸,佔領機場並進一步擴大戰果。自11日起,第5飛行集團逐漸轉移到呂宋島已佔機場,掩護地面部隊登陸和發展進攻。17日,美軍僅剩的17架B-17轟炸機撤到澳大利亞。從此,日軍完全掌握制海制空權。22日,日軍第48師主力在呂宋島西岸林加延灣登陸。24日,第16師在呂宋島東南部拉蒙灣登陸。至此,登陸日軍形成南北夾擊馬尼拉、圍殲美菲軍主力的有利態勢。26日,呂宋島守軍奉命撤往巴丹半島預設陣地和科雷希多島,准備長期抵抗。日軍從南北兩面進逼馬尼拉,但未能切斷美菲軍撤向巴丹半島的退路。次年1月2日,日軍佔領馬尼拉,並以一部兵力佔領甲米地和八打雁。戰役的主要目的業已達到。日軍還在棉蘭老島和霍洛島上陸。呂宋島上的美菲軍隊(79500人)撤向巴丹半島。
日軍認為菲律賓作戰大局已定,將海軍主力和第48師調往荷屬東印度,將第5飛行集團主力調往緬甸,而僅以第14集團軍的剩餘兵力清剿呂宋島。1月9日,日軍開始進攻巴丹半島,遭頑強抗擊。美菲軍與日軍展開激烈的山地戰、叢林戰和陣地戰。交戰中,木村支隊被圍,前來救援的日軍被殲1個營。月底,日軍因傷亡嚴重喪失攻擊力,被迫轉入防禦,戰局一度陷入膠著狀態。3月中旬,麥克阿瑟轉赴澳大利亞,留守美菲軍由溫賴特少將指揮。日軍得到第4師增援後實力增強,並以航空兵和炮兵轟擊美菲軍陣地。4月3日,日軍以第4師、第65旅為主力對巴丹半島再次發起進攻。雙方在叢林中展開殊死戰斗。美菲軍既無援兵又缺補給,在日軍猛烈攻擊下,巴丹半島守軍7.5萬人(其中美軍9300人)於4月9日投降。10日起,美菲軍戰俘被押往邦板牙省的聖費爾南多,途中數千人死於飢餓、疾病或被殺害,史稱"巴丹死亡行軍"。同日,日軍佔領米沙鄢群島等戰略要地。日軍攻佔巴丹半島後,對科雷希多島連續實施炮擊和轟炸。5月2日,日軍對該島實施火力准備,5日在炮火掩護下分左右兩路登陸,對島上要塞發起攻擊。1.5萬名美菲軍依託坑道工事抗擊,並組織敢死隊展開白刃戰。6日,日軍後續部隊投入戰斗,溫賴特率美菲軍余部投降。7日,日軍佔領該島。10日,駐棉蘭老島和北呂宋山區的美軍投降。18日,駐班乃島美軍停止抵抗。至此,日軍控制菲律賓全境。
點評:此戰,是日本陸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實施的攻佔眾多群島的第一次大規模合同戰役。它證明奪取制空權和制海權對於登陸兵上陸的成功具有決定性意義。登陸兵先遣支隊迅速奪取敵基地和機場以及日本航空兵轉場至這些基地和機場,對保障主力順利上陸和繼續作戰起了促進作用。作戰中,日軍死傷約1.4萬人,損失飛機80餘架、艦船4艘;擊毀美菲軍飛機250餘架、各型作戰艦艇8艘、商船26艘(美軍資料為驅逐艦1艘、潛艇2艘、其他艦船2艘)。菲律賓的喪失使美軍在太平洋的戰略態勢急劇惡化
4. 菲律賓一戰,美菲聯軍的人數是日軍二倍以上,為何最終還會慘敗
武器十分落後。當時的美菲聯軍的武器裝備十分落後,並且子彈數量不足,但是日本軍隊使用的都是先進的沖鋒槍,因此美菲聯軍會殘敗。
5. 二戰中,日軍為何想要攻佔菲律賓
菲律賓由7000多個大小島嶼組成,是太平洋和南中國海、印度洋交通要塞。最大島嶼呂宋島上有美國在遠東最大的軍事基地克拉克和甲米地。
日軍企圖攻佔菲律賓群島中的呂宋島馬尼拉和棉蘭老島達沃,將美軍逐出遠東,以支援對荷屬東印度群島的作戰,控制日本本土到南洋之間的海上交通線。
6. 二戰時期日本猛攻菲律賓,為何美國會輸掉菲律賓戰役
小油瓶想說,面對精銳日軍、精心謀劃、精心准備、突然襲擊,戰爭准備不足並且兵力並不佔優的美國人在“自信心十足”的麥克阿瑟中將帶領下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驕傲的麥克阿瑟中將根本不相信日本人要對他動手,疏於戒備,錯誤判斷,讓本就實力不足的軍隊雪上加霜。
下面小油瓶帶您走進這場對麥克阿瑟來說失敗的作戰!
至此菲律賓戰役徹底以美國人的失敗告終。
所以麥克阿瑟的錯誤判斷、疏忽大意導致空軍被殲滅,海軍望風而逃,自此制空權制海權徹底消失,而菲律賓部隊缺乏戰鬥力和戰斗精神被日軍精銳部隊擊潰,無奈退守巴丹,巴丹守軍又因缺乏糧食和支援,無奈被殲滅,這就是美國人是如何輸掉菲律賓戰役的!
7. 日本是怎麼奪得菲律賓的控制權的
幾乎在南雲忠一率領的聯合機動艦隊大獲全勝的同時,由冢原三二四中將司令和大西瀧治郎參謀長率領的第11航空艦隊,開始襲擊菲律賓的美軍基地。
在日本的南進計劃中,菲律賓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位置。這里不僅有豐富的物產資源,而且是處於通向東南亞和西南太平洋的交通樞紐。1941年7月,為了加強防禦和對日本的制約,美國成立遠東美軍司令部,任命麥克阿瑟為遠東軍司令,在菲的美軍基地得到了空前的加強。這就更加阻礙了日本的南擴進程,因此,按照山本的計劃,必須在襲擊珍珠港的同時,摧毀菲律賓的美軍基地。
歷史似乎在有意與美國人作對。如果說珍珠港在毫無防範中遭到毀滅性打擊尚可原諒的話,菲律賓戰役就太不應該了。按照計劃,大西的近400架飛機也應在12月8日凌晨攻擊美軍空軍基地。然而,是日凌晨日軍基地卻大霧彌漫,飛機無法起飛。直到南雲部隊襲擊開始以後,大霧仍無散去跡象。這時,如果擁有35架空中堡壘B-17轟炸機的美軍前來襲擊,日本航空隊必將遭到毀滅性打擊。出人意料的是,老謀深算的麥克阿瑟元帥不僅未曾作如是設想,甚至對來自華盛頓的嚴重警示也未作出應有的反應。下午12時45分,近400架日機幾乎未遇到任何阻攔地到達美軍機場上空。經過近1個小時的狂轟濫炸,18架B-17轟炸機,53架P—40戰斗機和其他30多架美軍飛機被撕成碎片。日本以極小的代價奪得菲律賓的制空權。
8. 菲律賓海海戰為什麼日本會大敗完全無還手之力,這是為什麼
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1.艦載機性能的差距。當時美軍航母已經使用F6F「惡婦式」艦載戰斗機,該機無論在速度、爬升率還是火力、防護上都比日軍的「零式」優秀;2.飛行員的差距。美軍培訓飛行員的能力強大,能把合格的飛行員源源不絕地往前線輸送;而日軍的傳統是奉行「精兵主義」,把優秀的飛行員集中在一線作戰,而且極不重視培訓後備飛行員。當大批的精英飛行員在珊瑚海、中途島、瓜島等一系列戰役中消耗殆盡後,重組的艦載航空隊的飛行員素質急劇下降。到戰爭後期,竟然連能在航母上熟練起降的飛行員都寥寥無幾。所以出現「馬里亞納打火雞」這樣一邊倒的戰斗也就不出奇了。
所以當日本艦隊的艦載戰斗機被被美軍消滅干凈後,日本艦隊就只有挨宰的份了。
9. 菲律賓戰役為什麼美軍會敗給日本
1.日本人提前謀劃了菲律賓戰役,而美軍只是被動防守。
2.美國人在情報上沒有獲得零式戰斗機的資料,判斷日本飛機航程較短,無法直接從台灣進攻菲律賓,除非用航母開到南海。結果,日本人利用零式長航程的優勢,從台灣直飛菲律賓,消滅了美軍大部分的航空力量,奪取了制空權。
3.在制空權的保障下,日本人登陸順利,趕跑了美軍參與的艦艇和飛機,勢如破竹。
4.美菲聯軍對日軍兵力判斷不足,結果日本人小部隊受挫後立即增員,日軍航空兵發揮了重要作用。美菲聯軍沒有增援與補給,只能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