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到底要到什麼時候才會和菲律賓打一仗啊
我們國家不和他們打得有如下幾點:
第一:我們現在還不具備在這種條件下的,打贏現代化局部戰爭的能力,非要進行的話,也必定會有一些我們不能承受之痛苦。也就會給一些大國一些挑釁我們,和攻擊我們的理由。
第二:我們現在的國家建設,相對於戰爭,更需要和平。因為經濟才是戰爭的基礎。
第三:我們不能違背了我們之前就一直口口聲聲說的,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等等。。之類的諾言。
總結起來就是,中國的韜光養晦,現在仍在實行,我們還沒有到需要露鋒芒的時候。相信會在不久的將來,給對中國虎視眈眈的國家以致命一擊的!
㈡ 什麼時候打菲律賓
我理解樓主的心情。但是有一點我不得不說,菲律賓的幕後主謀其實是美國。如果中國和菲律賓打起來了,那麼會有乘人之危的國家,我不說你也應該懂是誰,如果打起來了,國際化的矛盾都會加深,而且不一定是必須要打仗才能解決問題,如果我們停止與菲方的外貿交易,那麼菲方也撐不了多久。我們是一個宣揚和平與民主的國家,我們作為公民也應該宣揚和平而不是戰斗。中國不會打,當然打起來也決不會輸!!沒必要為了一個菲律賓就讓自己損失、還容易被趁人之危。所以我們應該理智對待。不應該用一種所謂的愛國之心來說明什麼。
㈢ 長沙男籃半決賽日本對菲律賓什麼時候開始
2015男籃亞錦賽半決賽,菲律賓81-70戰勝日本,第9次闖入亞錦賽決賽,將同中國爭奪冠軍,日本隊則將同伊朗隊爭奪季軍。
北京時間10月2日22時,2015男籃亞錦賽半決賽,菲律賓81-70戰勝日本,第9次闖入亞錦賽決賽,將同中國爭奪冠軍,日本隊則將同伊朗隊爭奪季軍。
日本隊比江島慎28分7籃板,竹內讓次18分16籃板;菲律賓隊布拉切22分13籃板,威廉20分7助攻,漢迪弗洛斯18分。
復賽階段,菲律賓取得4勝1負的戰績。盡管首場比賽里,菲律賓隊爆冷不敵巴勒斯坦隊遭遇敗績。但隨後的比賽里,菲律賓隊取得全勝,尤其戰勝奪冠伊朗隊,令球隊獲得小組第一出線。1/4決賽,菲律賓戰勝黎巴嫩隊闖入四強。復賽日本則取得3勝2負的戰績,獲得小組第三出線,1/4決賽淘汰卡達隊闖入四強。由於中國男籃已經闖入決賽,這場比賽的勝者,則將同中國男籃爭冠。
首節比賽,日本隊由竹內讓次和田卧勇太搶分,菲律賓則由布拉切里突外投連連搶分,雙方打成5平。隨後雙方依然呈現僵持的態勢,兩隊打成9平。布拉切和阿布埃爾接連進攻得手,助菲律賓隊將場上的比分拉開。羅密歐再外線命中三分球,助菲律賓以16-11領先。日本隊加強沖擊,竹內讓次和比江島慎接連進攻得手將比分反超。該節戰罷,日本以17-16領先。
次節比賽,比江島慎和竹內讓次接連進攻打成,日本以23-16將場上的比分拉開。威廉接連 命中兩記三分球,助菲律賓以24-23將場上的比分超出。比江島慎和竹內讓次進攻得手,比江島慎打三分得手後,日本以30-24領先。布拉切站出連連搶分,菲律賓隊將比分追成29-30。隨後比江島慎再度站出砍分,日本以35-29領先。漢迪弗洛斯和阿瓦埃爾聯袂搶分,助菲律賓將場上比分追成37平。半場戰罷,兩隊戰成39平。
第三節比賽,田卧勇太打成2+1,漢迪弗洛斯命中三分,雙方依然僵持戰成44平。接著威廉連續命中兩記三分球,菲律賓隊拉開場上的分差,以50-44取得領先。日本隊展開追擊,竹內讓次和比江島慎聯袂搶分。隨後日本隊連續突破製造罰球,繼續給菲律賓隊製造壓力,將場上的比分迫近。該節戰罷,兩隊打成54平。
末節比賽,漢迪弗洛斯命中三分,威廉快攻打成,菲律賓隊再度拉開分差。奧坎波再度命中三分球,菲律賓隊以62-56取得優勢。菲律賓隊愈戰愈勇,奧坎波和布拉切聯袂搶分,助菲律賓隊有條不紊的保持著場上的優勢。日本隊欲要迫近分差,卻並未起到良好的效果。漢迪弗洛斯命中三分球,令菲律賓隊繼續保持優勢。布拉切進攻得手,菲律賓優勢擴大到兩位數,也令日本無力回天。最終菲律賓以81-70戰勝日本進軍決賽。
雙方首發陣容
菲律賓:布拉切、諾伍德、威廉、漢迪弗洛斯、奧坎波
日本:田卧勇太、比江島慎、竹內讓次、荒尾躍、小野龍猛
㈣ 中國什麼時候才會打菲律賓啊
中國是在看菲律賓的態度,如果你態度好我坐下來和你談,如果你繼續把事情鬧大別怪我不客氣,忍無可忍就無需再忍,中國堅持捍衛主權,拒絕菲律賓任何無理要求!
中國目前打不打屬於國家揭秘,打之前不可能公布,很多人都是瞎猜。
但是中國現在已經沒有退路了,不想打也得打了,在不打就沒有機會了,因為我們的周邊形勢不容樂觀,四面楚歌,菲律賓又鬧得這么歡,周邊國家都在關注中國的反應,如果中國還不動武,菲律賓目的達到了,其它周邊國家就更不怕你了,會聯合起來對付你,如果被別國佔領超出50年還不收回,就自動變成人家的了,所以中國現在必須要打了,沒有退路了!現在中國已經禁止任何菲律賓船隻進入黃岩島附近,貿易和旅遊也停止了,聽說軍艦也派過去了!
㈤ 美國伊朗開戰會打到菲律賓嗎
直接影響不會有,但美伊開戰美國肯定會加強美菲關系。加強駐菲軍事基地力量。
㈥ 阿曼和伊朗的最後一場比賽多久打
比賽已經結束,3月29日晚,伊朗2比0戰勝阿曼。
在2018世預賽亞洲區40強賽最後一輪比賽中,中國男足2-0完勝卡達隊,同時澳大利亞5-1戰勝約旦,菲律賓3-2力克朝鮮,伊朗2-0取勝阿曼,最終國足在四個成績最好的小組第二名中以11分排名第4,時隔14年後又一次晉級世預賽亞洲區最後階段的比賽。
㈦ 同盟國的成員及其參戰時間
波蘭:1939年9月1日
英國:1939年9月3日
澳大利亞:1939年9月3日
紐西蘭:1939年9月3日
法國:1939年9月3日
尼泊爾:1939年9月4日
紐芬蘭:1939年9月4日
湯加:1939年9月4日
南非:1939年9月6日
加拿大:1939年9月10日
丹麥:1940年4月9日
挪威:1940年4月9日
比利時:1940年5月10日
盧森堡:1940年5月10日
荷蘭:1940年5月10日
自由法國:1940年6月18日
希臘:1940年10月28日
衣索比亞:1941年1月25日(流亡政府協同英軍與義大利作戰)
南斯拉夫:1941年4月6日
蘇聯:1939年9月17日(蘇聯配合德國進攻波蘭而參戰)
圖瓦:1941年6月25日到1944年10月11日
巴拿馬:1941年12月7日
菲律賓:1941年12月7日
哥斯大黎加:1941年12月8日
多明尼加:1941年12月8日
薩爾瓦多:1941年12月8日
海地:1941年12月8日
宏都拉斯:1941年12月8日
尼加拉瓜:1941年12月8日
美國:1941年12月8日
中華民國:1941年12月9日
瓜地馬拉:1941年12月9日
古巴:1941年12月9日
捷克斯洛伐克:1941年12月16日
墨西哥:1942年5月22日
巴西:1942年8月22日
衣索比亞:1942年12月14日
伊拉克:1943年1月17日
玻利維亞:1943年4月7日
伊朗:1943年9月9日
哥倫比亞:1943年11月26日
賴比瑞亞:1944年1月27日
聖馬利諾:1944年9月21日
阿爾巴尼亞:1944年10月26日
巴哈瓦爾布爾:1945年2月2日
厄瓜多:1945年2月2日
巴拉圭:1945年2月7日
秘魯:1945年2月12日
烏拉圭:1945年2月15日
委內瑞拉:1945年2月15日
土耳其:1945年2月23日
黎巴嫩:1945年2月27日
蒙古人民共和國:1945年8月9日
㈧ 歷史二戰時間表
戰爭經過
1、防禦階段
1939年9月1日,德軍集中強大的兵力,在大批飛機、坦克的配合下,對波蘭發動了突然襲擊。波蘭軍隊奮力抵抗,但軍隊陳舊的武器裝備和落後的戰術,根本無法抵擋德國法西斯的「閃電戰」。波蘭軍隊節節敗退,很快大片土地淪陷。英、法對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39年9月,波蘭覆亡。 蘇聯趁德軍侵入波蘭之際,開始向西擴展疆域,建立了所謂的「東方戰線」。
1940年,德國發動「閃電」攻勢(稱「白色閃電」)。4月9日攻擊丹麥和挪威,5月10日採用「曼斯坦因計劃」完成對丹麥、挪威、盧森堡、荷蘭、比利時等國的佔領。同時,德軍繞過法軍重兵設防的馬其諾防線,侵入法國境內。
1940年5月,英法聯軍在法國進行敦刻爾克大撤退。英法軍隊大部分撤入英國境內,為未來的反攻保存了有生的力量。
1940年6月,德國對法國發動了總規模的進攻,義大利也趁火打劫,對法國宣戰,6月 22日,法國投降。
1940年7~10月,希特勒發出了關於入侵英國的命令(海獅計劃)。德軍對英國發動猛烈的空襲和潛艇戰。 企圖迫使英國屈服。 丘吉爾首相領導英國軍民奮起反抗,粉碎了希特勒的陰謀。德國遭到了發動侵略戰爭以來的首次失敗。
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執行「巴巴羅薩計劃」,德國軍隊以550多萬人、4000多輛坦克和近5000架飛機的強大兵力,分為三路,突然向蘇聯發動全面的進攻,蘇德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
蘇聯軍隊猝不及防,節節失利,蘇聯大片領土淪陷,蘇聯軍隊和武器裝備也損失慘重。
1941年9月6日,德軍進攻莫斯科,蘇聯軍隊在斯大 林的 領 導 下 奮 力 抵 抗 ,粉碎了德國軍隊迅速佔領莫斯科的企圖。1942年初,蘇軍展開反擊,殲滅德國軍隊50萬人,德軍在莫斯科保衛戰的失敗,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1941年10月,就在希特勒侵略歐洲之際,日本法西斯進一步向東南亞擴 展,企圖建立亞洲、太平洋地區的霸權。日本的政策嚴重損害了美、英兩國的利益,美國不得不做出反應,限制乃至禁止向日本出口鋼鐵、石油等戰略物資,凍結日本在美國的資產。
增加對中國的援助,英國等國也同樣採取了相應的措施,這對戰略物資依賴進口的日本是一個嚴重的打擊。日本軍部決定趁美國戰爭尚未准備就緒,發動突然襲擊,取得戰爭主動權。
1941年11月,德國軍隊已經佔領蘇聯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控制了蘇聯大約40%的人口以及大部分的工業區。
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海空軍突然襲擊美國在太平洋上的軍事基地珍珠港,以微小的代價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
同時,日軍還在東南亞各地對英美兩國發動大規模的進攻,直到第二年春天,日軍侵佔了東南亞的廣大地區和太平洋上的許多島嶼。 次日下午,德意日同時對美國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擴升到最大規模。
2、轉折階段
1941年12月,在日本突然襲擊美國珍珠港之前,由於法西斯勢力不斷壯大,美國出於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考慮逐漸改變了「中立」態度。並且加強對英國、蘇聯等各國的援助。
1941年8月,羅斯福和丘吉爾在大西洋一艘軍艦上會晤,並發表聯合宣言《大西洋憲章》 。倡導自由、和平,反對侵略。同時,美英也開始對蘇聯提供一些援助。
1942年1月1日,中國、蘇聯、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哥斯大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等26國在華盛頓發表《聯合國家共同宣言》,表示贊成《大西洋憲章》,並決心共同打敗德、日、意法西斯的侵略,不到侵略國 無條件投降,決不和敵國單獨議和。
《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反法西斯陣線的最終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強反法西斯國家的力量,鼓舞了全世界各國人民對法西斯的斗爭,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進程。
1942年6月,日本軍部為了徹底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進攻美軍駐守的中途島。美軍掌握了日軍的作戰計劃,以一艘航空母艦的代價摧毀日本四艘航空母艦,取得了中途島海戰的勝利,從而使太平洋戰場的形勢發生轉折,日軍被迫由進攻轉變為防禦,美軍則由防禦轉變為進攻。
在蘇德戰場,莫斯科戰役之後,受到重大損失的德國軍隊無力再發動大規模全面攻勢。希特勒決定集中兵力,進攻蘇聯戰略要地斯大林格勒,以便奪取蘇聯南方重要糧食、石油產區,進而包抄莫斯科。
1942年7月17日,德國軍隊集中150多萬兵力和大批飛機、坦克,對蘇聯進行南北夾擊,向斯大林格勒發動猛烈進攻,斯大林格勒戰役爆發;駐守在斯大林格勒的蘇聯軍隊拚死反抗,使德國軍隊始終未能完全佔領這座城市,反而消耗了德國軍隊大量的有生力量。
蘇軍集中兵力,對德國軍隊發動大規模的反攻,分割包圍了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德軍主力;到1943年2月蘇軍取得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
從此,蘇軍開始轉入戰略反攻階段,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改變了蘇德戰場的形勢,更推動了整個戰爭形勢的轉變,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後, 1943年7月德軍發動庫爾斯克戰役企圖奪回戰場主動權,但沒有成功。
在北非戰場,1942年夏天,德意軍隊近逼阿拉曼,開羅告急。1942年1月,英國軍隊在阿拉曼一帶發動反攻,德意軍隊損失慘重,倉皇西逃,北非戰場形勢發生了重大的轉變。
1943年4月,北非德意軍隊投降。1943年7月,美英軍隊在義大利的西西里島登陸,義大利發生政變,墨索里尼政府垮台,9月,義大利投降,法西斯軸心國集團開始瓦解。
3、反攻階段
1943年11月22~26日,中美英三國首腦蔣介石、羅斯福、丘吉爾及其隨從人員在埃及首都開羅會晤,簽署了《開羅宣言》。聲明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將堅持對日本作戰,直到日本法西斯無條件投降,明確規定日本侵佔的包括東北三省、台灣、澎湖列島在內的中國領土必須歸還給中國。
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蘇、美、英三國首腦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等人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會議,通過了三國首腦在對德國作戰中一致行動和戰後合作的宣言。 會議決定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代號「 霸王計劃」以盡快打敗納粹德國。
1944年6月6日,280萬美英等同盟國軍隊在法國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蘇軍也在東線對德軍發動更加猛烈的進攻。從此盟軍開始兩面夾擊德軍,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8月,盟軍進入巴黎,法國光復。
1945年2月,美國、英國、蘇聯三國首腦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為了加快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解決戰後的重大問題,在蘇聯召開雅爾塔會議。
會議的主要內容有:徹底消滅德國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懲辦戰犯,實現戰後民主化,准備在戰後成立聯合國,蘇聯在歐戰結束三月內參加對日作戰等等。
1945年4月,美蘇軍隊在易北河會師。同時,蘇軍猛攻柏林。最終,以損失了40餘萬人的代價攻克柏林。
4、結束階段
1945年4月12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因突發腦溢血逝世,時任副總統杜魯門接替總統職位。
1945年4月30日,蘇軍攻佔柏林,希特勒在總理府地下室自殺身亡。
1945年5月8日,在太平洋戰場,美軍展開猛烈的進攻,向日本本土步步逼近。中國等國家的抗日武裝也在亞洲各地展開了反攻。
1945年5月9日,德國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精神,規定該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成為確定戰後東北亞秩序的基礎性文件。
1945年8月6日,美國投擲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轟炸日本廣島。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蘇軍圍殲了中國東北的日本軍隊-關東軍,同時,中國的抗日武裝向日軍發動全面進攻。
1945年8月9日,美國投擲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轟炸日本長崎。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國戰艦「密蘇里」號的甲板上簽署無條件投降書。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8)伊朗對菲律賓什麼時候打擴展閱讀
第二次世界大戰作為一次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戰爭,是人類迄今為止規模最大、危害最嚴重、持續時間最長、參戰國最多、波及范圍最廣的一場戰爭,給人類世界造成了非常巨大的、深遠的影響。
一、世界政治局勢形成了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大陣營的對峙,並開始分化,形成約半個世紀的「冷戰」國際關系
1、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影響和鼓舞下,東歐和亞洲出現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國家,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社會主義力量不斷壯大,越出了一國范圍,形成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社會主義運動曲折發展。中蘇關系破裂,社會主義陣營內部出現分化。
2、 二戰後初期,西歐國家普遍衰落,美國一枝獨秀,形成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美國對社會主義國家推行霸權主義政策,出現了北約與華約兩大軍事集團的對峙。
20世紀60年代西歐、日本要求擺脫美國的控制,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霸主地位受到沖擊,資本主義陣營內部矛盾重重,出現多極化趨勢。
3、美國和蘇聯為了在全球稱霸,展開全面斗爭。在政治上雙方各自擁立資本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在經濟上美國實行自由主義經濟,蘇聯實行計劃主義經濟;在軍事上美國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蘇聯則成立華約組織。
雖然美蘇雙方沒有正面開戰,但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都對其它國家發動戰爭,如美國的越南戰爭,蘇聯的阿富汗戰爭;文化上蘇聯推行共產主義,美國推行民主主義。最後以蘇聯解體為標志結束冷戰格局。
4、由於雙方都有足以摧毀地球的核武器,因此雙方都不敢開戰,二戰結束後幾十年沒發生新的世界大戰。
5、交通規則方面的影響,德國是實行靠道路右側行駛的國家,在二戰期間,德國在被佔領國家中強行統一實行靠右行駛的交通規則,如在奧地利,捷克等靠左行駛的國家強行改為靠右行駛,令靠右行駛得以在歐洲普及。
雖然德國戰敗但靠右行使的交通規則得以保留。朝鮮半島,中國台灣地區在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後,在美國,蘇聯等國的影響下全部由靠左行駛改為靠右行駛的交通規則。
二、客觀上推動了現代經濟的迅速發展
1、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美國「馬歇爾計劃」的扶持下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空前發展的情況下,進入了高速發展和空前繁榮的「黃金時期」。
2、 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頭號強國,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
3、 日本、聯邦德國迅速崛起,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強國,資本主義世界形成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
4、 這一階段的社會主義國家,經濟雖然有所恢復和發展,但是各國照搬了蘇聯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弊端日益顯露,各國紛紛進行改革,未能找到適合本國國情的建設道路。
嚴重製約了經濟的快速發展,潛伏著各種危機。中國進行改革開放,找到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三、民族解放運動向縱深發展
由於英法等老牌帝國主義在二戰中受重創,亞非地區的殖民地人民發起了殖民地解放運動。印度的獨立給了大英帝國致命一擊,越南,埃及都取得了對帝國主義戰爭的勝利,中東,非洲先後獨立數十個國家,最終導致由西方地理大發現後在全球形成的殖民地體系徹底瓦解。
四、聯合國誕生
聯合國由中、美、蘇、英等國在戰後創建,是世界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權威的國際組織。聯合國它在實現全球非殖民化、維護世界和平和安全、促進社會和經濟發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據聯合國公布的材料,1948年以來,安理會共授權進行了60餘項維和行動。另外,聯合國還先後組織制定了從不擴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等數百個國際條約。
㈨ 今年男籃世界盃幾月幾號
比賽時間:2019年8月31日至9月15日。
舉辦城市:北京、廣州、南京、上海、武漢、深圳、佛山、東莞八座城市舉行。
申辦國家:
2014年12月11日,國際籃聯宣布2019年籃球世界盃的六個候選國家:中國、德國(獨立承辦或與法國合辦)、卡達、菲律賓、土耳其。
2015年3月16日,FIBA執行委員會開會並且確認,2019年男籃世界盃的舉辦地將在中國和菲律賓之間進行選擇。
2015年8月7日,國際籃聯最高議事機構中央局決定,將2019年男籃世界盃舉辦權交給中國。
中國將成為第二個舉辦世界級籃球大賽的亞洲國家。2019年籃球世界盃也是「三大球」項目中唯一在中國舉辦的世界盃性質的賽事。
2019年國際籃聯籃球世界盃的參賽球隊將從2014年西班牙籃球世界盃的24支擴大到32支。各大洲被分配的世界盃參賽名額如下:非洲5支球隊、美洲7支球隊、亞太地區(亞洲+澳大利亞、紐西蘭)7支球隊、歐洲12支球隊,再加上東道主中國國家男子籃球隊,一共32支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