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珍珠產地哪裡最好不同產地的珍珠特徵
珍珠是唯一不需要加工就天然生成並帶 有神奇生命力的珍寶,它沒有鑽石的璀璨 光亮、沒有彩寶的炫目艷麗,但是作為自 然界一種古老的有機寶石,一直以來受到 眾多女性朋友的喜愛,它就是「珠寶皇 後」——珍珠,也被稱作有機寶石之王。那麼,珍珠產地哪裡最好?㈡ 珍珠哪裡的產地比較好
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珍珠主要有:淡水珍珠、中國海水珍珠(也叫做南珠)、日本海水珍珠(即日本akoya珍珠)、大溪地黑珍珠、南洋珍珠這五種。
1、淡水珍珠
主要產於中國諸暨、常德、蘇州、江西、湖北、安徽一帶。目前全世界95%以上的淡水珍珠都是產於中國的。浙江省諸暨市擁有中國最大的珍珠交易市場和珍珠養殖基地,總產量佔全國總產量一半以上,被譽為「中國珍珠之鄉」。
2、中國海水珍珠
是以馬氏珠母貝產出的珍珠,主要產地為中國南海、廣西合浦、廣西北海、廣東湛江一帶,其中以北海所產廣西合浦珍珠最為有名。中國海水珍珠碩大圓潤、質地純凈,晶瑩奪目、光彩迷人, 被譽為國之瑰寶,馳名中外。世界上歷來有「西珠不如東珠,東珠不如南珠」之說法,可見中國的海水珍珠的質量是非常的好。
3、日本海水珍珠
產地主要是日本三重,雄本,愛媛縣一帶的瀨戶內海,均由馬氏貝產出。日本海水珍珠的母貝馬氏貝是有廣西北海馬氏野生貝,通過插核養殖繁殖而來的,從嚴格意義上來說akoya珍珠和南珠是同一品種,南珠是akoya的鼻祖。但是由於日本基本上挑的是強壯的母貝,培養技術也比中國好,外加日本對珍珠有著嚴格的質量把控,因此一般情況下日本的akoya珍珠質量上會比國內好一些。
4、大溪地黑珍珠
主要產於法屬波利尼亞一帶,全球95%的黑珍珠都是產與此。大溪地黑珍珠對環境要求非常的高,養殖的過程很長且母貝非常的容易死亡,一般情況下100顆的黑碟蚌母貝,能成功培植出珍珠的最多隻有50個,當中如果能有5顆是完美無瑕的珍珠已經是非常好的了,因此每一顆成品的大溪地黑珍珠都是非常的珍貴的。大溪地黑珍珠珍貴異常,是波利尼西亞純潔礁湖中的瑰寶,珍珠中的極品,享有「皇後之珠」和「珠中皇後的美譽」。
5、南洋珍珠
產於澳洲北面海色澤與顆粒體積皆可稱得上是無與倫比菲律賓、馬來西亞以及印尼群島一帶海域。南洋珍珠是可遇不可求的珍品,它圓潤、純凈、碩大、顏色更加純正,有著與生俱來的自美。然而,由於南洋珠的母貝是白蝶貝非常的稀少同時比較靈敏,其培養難度非常的大,而且需要長達六年的養殖期,同時只能靠海洋捕撈,外加澳洲政府對每年白蝶貝的捕撈量制訂了很小的限額和嚴厲的管理條例,因此想要得到一顆南洋珍珠是非常的不容易的。
㈢ 菲律賓珍珠怎麼樣
菲律賓盛產金珍珠,任何一個品種的珍珠都有好有壞,主要是通過幾個方面判斷,珍珠的大小,越大價值越高,品種方面,越正圓價值越高,皮光越亮越好,表皮瑕疵越少越好。金色珍珠產自白唇貝(Whitelipped)或金唇貝(Gold Lipped)中,這兩種貝除了分布在菲律賓,還有分布在緬甸、新幾內亞、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等地。因其體積巨大,故可養殖出9~16mm的白色或金色南洋珍珠,金色珍珠的產量少,因此屬於珍珠中的高端品質,價值更高。希望能幫助到您,望採納,謝謝!
㈣ 什麼貝殼里有珍珠
1.、三角帆蚌,俗稱河蚌、珍珠蚌、淡水珍珠蚌、三角蚌,是產淡水珍珠的主要母貝。廣泛分布於湖南、湖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等省,尤以我國洞庭湖以及中型湖泊分布較多。
2、馬氏貝,又稱合浦貝,育成的珍珠質好,是目前產的akoya海水珍珠的主要貝種。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台灣海自日本千頁縣以南至菲律賓、越南、緬甸、印尼、斯里蘭卡及澳洲等地。
3、黑蝶貝,主要生長於法屬波利尼西亞環珊瑚礁海域,庫克群島,巴拿馬島以及墨西哥海灣等,另外在南中國海潿洲島海域一帶也發現黑蝶貝。是大溪地黑珍珠的母貝。
4、金蝶貝,是孕育南洋金珠的珍珠母貝,主要產於菲律賓、印尼、澳大利亞等地。
5、池蝶貝,池蝶貝是一種大形的烏貝,外殼呈黑色,珍珠層較厚,呈灰白色或灰紫色。用該貝來育珠,可育出珠光強、表質細膩、顆粒圓大的珍珠。屬於陸地湖泊,河流成長的珍珠為無核珍珠。
㈤ 什麼樣的蚌開出來的珍珠質量好
蚌裡面的珍珠質量,取決於三個條件,如下:
1.蚌的品種(雞冠蚌、皺紋冠蚌、三角蚌、棉蚌、分頁蚌、河塘蚌,白蝶貝)
2.水質(水質清,珍珠的瑕疵少,光澤好)
3.喂養方式(加激素喂養、化肥喂養等催生方式下的質量較差)
㈥ 什麼樣的蚌裡面才會有珍珠
珍珠蚌裡面才會有珍珠,珍珠蚌生活在淡水中。
珍珠蚌殼長卵圓形,堅厚,珍珠層發達,殼頂部刻紋常為同心圓型。棲息於水質清澈透明、底質為沙或石、水較深的河流內。
珍珠蚌繁殖季節在4-10 月。內外鰓瓣皆為育兒囊,受精卵在4 個鰓瓣中發育成鉤介幼蟲。鉤介幼蟲很小,無鉤狀物。10 月脫離蚌體,寄生在魚體上,逐漸成長為幼蚌,離開魚體,沉人水底營底棲生活。
蚌殼內,有2片包住蚌的軟體,稱為外套膜,受到刺激時,就會快速地分裂增殖,逐漸包圍刺激源,形成完整的珍珠囊,並以刺激源為中心,一層復一層地分泌珍珠質,最後形成珍珠。
天然的珍珠是由小砂粒,蟲卵等異物偶然侵入殼內,外套膜的表皮細胞裂殖形成珍珠囊,包圍異物,分泌珍珠質而形成有核珍珠。
(6)菲律賓什麼蚌里的珍珠最好擴展閱讀
珍珠保養注意事項
1、遠離廚房
珍珠表面有微小的氣孔,所以不宜讓它吸入空氣中污濁物質。珍珠會吸收噴發膠、香水等物質。所以切勿穿戴漂亮的珍珠去電發,在廚房裡也要小心。不要穿戴漂亮的珍珠煮菜,蒸汽和油煙都可以滲入珍珠,令它發黃。
2、羊皮伺候
佩戴珍珠後(尤其是在炎熱的日子)須將珍珠抹乾凈後才放好。最好用羊皮,勿用面紙,因為有些面紙的磨擦會將珍珠磨損。
3、不近清水
不要用水清潔珍珠項鏈。水可以進入珠的小孔內,不僅難於抹乾,可能還會令裡面發酵,珠線也可能轉為綠色。如穿戴時出了很多汗,可用軟濕毛巾小心抹凈,風干後保存。
4、需要空氣
不要長期將珍珠放在保險箱內,也不要用膠袋密封。珍珠間需要新鮮空氣,每隔數月便要拿出來佩戴,讓它們呼吸。如長期放在箱中珍珠容易變黃。
㈦ 那種蚌里有珍珠
珍珠蚌
珍珠蚌1 .形態特點
珍珠蚌又稱珠母珍珠蚌,俗稱蛤蜊。因其多產天然珍珠而得名珍珠蚌。殼大、厚而堅實,呈長橢圓形。殼長可達180mm ,殼高70mm ,殼寬40mm 。兩殼膨大,殼面深褐色,或近黑色,並布有帶光澤的斑,生活於河流及小溪中。在我國,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等省,在大連的部分河段中也有一定數量的分布。日本和前蘇聯地區也有分布並均育出淡水珍珠。
2 .生態習性
棲息於水質清澈透明、底質為沙或石、水較深的河流內。繁殖季節在4-10 月。內外鰓瓣皆為育兒囊,受精卵在4 個鰓瓣中發育成鉤介幼蟲。鉤介幼蟲很小,無鉤狀物。10 月脫離蚌體,寄生在魚體上,逐漸成長為幼蚌,離開魚體,沉人水底營底棲生活。
3 .應用動態
日本北海道曾有過珍珠蚌人工培育珍珠成功的報道,且珠質良好,酷似波斯灣出產的天然海水珍珠。珍珠蚌在我國目前尚未應用於珍珠生產。專家認為,我國若用珍珠蚌作為材料人工培育珍珠,其質量不會比三角帆蚌所產珍珠差。因此,這是一種有待於開發利用的新型育珠蚌資源。
㈧ 多大的蚌什麼樣的蚌才會有珍珠
什麼樣的蚌才會有珍珠?主要有以下幾種:
淡水蚌包括三角帆蚌、褶紋冠蚌、珠母珍珠蚌、池蝶蚌等,淡水珍珠的目前養殖多採用三角帆蚌。殼大而扁平,長近20厘米,殼面黑色或棕褐色,厚而堅硬,後背緣向上伸出一帆狀後翼,使蚌形呈三角狀。一個可產珍珠30顆淡水左右。
馬氏貝一般生活在較寬敞的外海性海灣海岸,海水養殖珍珠的珠母貝90%是馬氏貝,體長6-7厘米左右,中國海水珍珠和日本akoya珍珠都是由馬氏貝產出。
黑蝶貝貝殼呈黑色,是生產黑色系列珍珠的主要貝種,它們厚厚的珍珠層由霰石構成,包含有機物質和碳酸鈣,主要生長於法屬波利尼西亞的礁湖中。由於黑蝶貝內臟運動量比其它貝類更大,體重可以達到5公斤以及30厘米大小,通常是馬氏貝的2倍大小較,易產出多種形狀的珍珠,其中圓珠最珍貴。
白蝶貝是目前世界珍珠養殖母貝中最大的一種,以體大質優而著稱,形狀像碟子,其個體很大,一般體長15厘米~28厘米左右,體重為3公斤~4公斤,因此它培植的珍珠也大的多。這種貝只能從海洋捕撈,它的稀少及其比較靈敏,所以這種珍珠的培植困難得多,從而它們非常的昂貴,所以也使得用白蝶貝養殖出來的南洋白珠是所有珍珠品種裡面價值最高的。
金色珍珠由獨特稀有的金唇貝孕育,產於菲律賓西南部至加里曼丹島附近海域 在這一區域部分白碟貝的貝殼白色內壁會分泌出金色珍珠質,這便是白蝶貝中的極品---金唇貝。
寫了那麼多,希望能幫助到您,望採納,謝謝謝謝了!!
㈨ 哪種蚌產出的珍珠好
三角帆蚌,但產生時間長
㈩ 什麼是珍珠貝里好珍珠
有些貝類能產生美麗的珍珠,人們稱它珍珠母貝,也叫珍珠之母。全世界有30多種貝能產生珍珠,其中又以4種最重要:大珠母貝,為珠母貝中之冠,殼高30厘米以上;珠母貝,殼高不超過15厘米,可培育出名貴的黑色珍珠;馬氏珠母貝,殼高不超過10厘米,數量大,分布廣,世界上的珍珠大多由其產生;企鵝珠母貝,殼高20厘米以上,可以培育出紫紅色巨型游離珍珠。
珍珠,這大海奉獻的瑰寶,歷來被人們視為珍品。它圓潤晶亮,玲瓏剔透,有的如明月般皎潔,有的似晨曦般光彩。它既是高級裝飾品,又是貴重葯物。我國是世界上發現和應用珍珠最早的國家之一。據《尚書禹貢》記載,早在4000多年前,我國就已用珍珠作貢品和裝飾品了。珍珠多以大小和色澤論高低,直徑5毫米以下者為小珠,8毫米以上者為大珍珠貝
珠,居間者為中珠。顏色以粉玫瑰色者最佳,黑色、白色者次之。當然也有特大類型,如1934年5月7日在菲律賓巴拉旺灣的一隻貝中採得的珍珠重6350克,直徑14厘米,價值408萬美元。
珍珠是如何形成的,民間有很多神秘動人的傳說。其中之一說很久以前,有個青年漁民出海捕魚,忽遇狂風巨浪,跌入大海,被美麗的美人魚所救,二人遂結為夫妻,回到人間過著幸福的生活。後來青年被貪官害死,美人魚泣淚成珠,滾到大海深處,被珠母貝吞下,以硬殼保藏起來。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逐漸掌握了珍珠的成因。簡言之,它是由貝的外套膜分泌的結晶狀碳酸鈣和貝殼質交替重疊而成。從貝珍珠母
殼的橫斷面上看,它有三層:最外是角質層,由殼素組成;中間為稜柱層,又稱殼層,由石灰質的小角柱並列而成;最內為珍珠層,由葉片狀霰石構成。珍珠是由珍珠母貝外套膜表面的分泌物形成的。若珍珠母貝體內受到沙粒或貝殼碎片等異物的刺激,就會大量分泌珍珠層物質將其層層包圍起來,日積月累,便形成一顆顆晶亮的珍珠。因此珍珠中心往往有這樣一個異物構成的核。人工養殖的珍珠就是人為地製造異物,用手術將貝殼碎片等物植入珍珠貝體內,謂之插核。現在僅需將外套膜上皮組織植入,從而形成質量更高的無核珍珠。
過去獲取珍珠都是靠自然採集,海底尋寶,實非易舉,不少人葬身魚腹,一無所獲,往往是「以人易珠珠不見,煙水茫茫空一片」。我國是世界上養殖珍珠最早的國家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北部灣沿岸的廣西合浦、北海、東興等地,位處亞熱帶,水溫較高,鹽分穩定,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為珍珠貝提供了天然的餌料和繁殖場。這一帶自古就有「珍珠故鄉」之稱。尤其廣西合浦的珍珠更以顆粒圓潤、凝重結實、色澤艷麗而馳名中外,為其他國家所不及,自古就有「西(歐)珠不如東(日本)珠,東珠不如南海珠」的公認評價,合浦也因此享有「珍珠城」、「珠市」的美稱。據記載自漢朝就有在此採珠的記述,明朝弘治十二年(1500年)達最盛期,年產珍珠2.8萬兩。珍珠母明代戲曲家湯顯祖在萬曆十九年(1592年)描述當時採珠盛況:「交池懸寶藏,長夜發珠光。閃閃星河白。盈盈煙霧黃。」明末清初的屈大均《採珠詞》稱:「合浦秋清水不波,月中珠蚌曬珠多。光含白露生瓊海,色似明霞接絳河。」現在珍珠養殖場已遍布我國南海沿岸,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珍珠出口國,產量佔全球90%以上。2003年至2006年,珍珠出口量分別是771噸、1103噸、532噸、572噸,但品牌意識有待提高。
珍珠母
珍珠不僅含有豐富的殼蛋白,而且有大量的鈣、鎂、錳、鍶、鈉、鐵、鉀、碘等多種元素,是貴重的葯材,有安神定驚、清熱解毒、雲翳明目、消炎生肌之效,許多中成葯如六神丸、安宮牛黃丸、八寶眼葯等都含有珍珠成分。用珍珠作裝飾品,如製成項鏈、耳環、耳墜、戒指、手鐲、發卡、表帶和服履點綴等,晶瑩華美,璀璨奪目,令人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