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菲律賓火山爆發還伴隨著閃電,會有哪些危險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月13日的最新報道稱,菲律賓作為一個身處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的國家,在過去數十年之內一直大大小小的自然災害不斷。而菲律賓方面本身作為一個經濟水平較差的東南亞國家(在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菲律賓經濟一度發展得相當好,然而經歷了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重創之後,從此一蹶不振,時至今日,菲律賓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也只有2000多美元,而且菲律賓對於其國內毒品泛濫和治安環境較差的現實情況相當頭疼),本身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相當不足。
由於能見度差,GPS信號也不正常,因此交通有一定的混亂。據悉,部分在菲律賓華人的北斗導航起了大作用。由於很多菲律賓本地人根本不會使用中方的北斗導航系統,因此他們大量擁堵的路上,而華人使用的北斗導航,則迅速幫他們指出了最便捷的道路,近3000多人被北斗導航逃出了危險地區。分析人士稱,北斗明年將正式組網成功,屆時將超越GPS。
B. 菲律賓前年是不是台風還是什麼災難 中國的和平方舟還去救災 那是什麼事件
超強台風「海燕」於2013年11月8日凌晨4點40分在菲律賓中部薩馬省登陸,登陸時中心最大風速275KM/H(10分鍾平均),305KM/H(1分鍾平均)最大陣風達379KM/H,如果這些數據得到證實,將會為全球有記錄以來的最強登陸台。
由於海燕以巔峰狀態登陸菲律賓,海燕成為全球有記錄以來,登陸時風速最高的熱帶氣旋。而其猛烈風力及引起的大規模風暴潮則在菲律賓中部造成毀滅性破壞,官方確認超過6100人死亡,菲國萊特省一名警官估計約1萬人罹難,而菲律賓紅十字會更表示失蹤人數高達25000人。風暴過後1個月,災區死亡人數仍然持續增加。
C. 去菲律賓應該注意什麼有哪些危險
去菲律賓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菲律賓治安不好
即使是旅遊區,經常全部帶槍,大酒店出入口都需要有類似機場的安檢,包括大教堂。我們在菲律賓甚至被搶劫了。旅遊城市的旅遊區還不錯,但是千萬別帶著值錢的東西去local的地方。我們是在Carbon Market被搶劫的。
晚上不出門 不要打扮得像闊少爺似的不管到哪個國家旅遊,最忌的就是打扮得像「有錢人」一樣。珠寶、金項鏈、金戒子、名表、名牌包等這些飾品,建議就將這些東西留在家裡,不用帶它們出國。打扮得越像闊少爺,計程車司機就越繞路、多坑你錢;晚間人煙稀少的地方,就更引起強盜宵小的目光。
2. 南部地區千萬不要貿然前行
當地的友人和同學都再三叮嚀:「千萬不要隻身去民答那峨,除非我們陪你們一起去。」哪裡治安很差,動不動就有爆炸、武裝沖突及綁架事件。
3. 街頭巷尾衛生條件不良 請注意飲食衛生
菲律賓貧富差距大,上班族的平均薪資低,隨著年年漲的物價,許多當地人都以廉價的街頭小吃裹腹。但是,身為一名遊客,千萬別輕易嘗試這些衛生差的路邊攤。
4. 觀光景點安全設備與交通建設欠佳
菲律賓最好的基礎建設都集中在有錢人居住的地方,同事說他們自掏腰包養護自家附近的道路。所以,在你參觀景點或是走在街道時,一定要眼觀八方、注意周邊的安全,譬如凹凹凸凸的地面或是突然出現的坑洞。另外,就是擁擠的交通與常常罷工的交通號志。過馬路時,一定要很小心,在菲律賓車子是不會讓人的;交通號志也常淪為司機參考用的標志,即使是綠燈過馬路,也請再次看清左右,確認安全無虞後再通行。穿越馬路時,我們的做法是跟在一群當地人旁邊,他們過時,我們緊跟在後。
5. 謹慎坐計程車
在菲律賓,坐計程車最令人詬病的就是,司機亂繞路或是亂開價以獲取更多利潤。當你發現司機亂繞路時,司機還會突然裝傻來個聽不懂英文。建議作法,如果是長程搭車,像是機場到飯店,上車前可先協議「一口價」,如此一來,便可快速抵達目的地。在菲律賓,如果真得不幸發生意外,最快的方法就是求助於路旁的警察。
D. 菲律賓每年都會有哪些自然災害
菲律賓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列島國家,屬於海洋季風性氣候;特點是:全年的降雨量較多,受暖濕氣流的影響遇到台風的機會較多,海岸線受狂風巨浪的影響較多。此外,外來的無政府種族的人濫砍盜伐毀林種田的現象比較嚴重,因為是列島;政府也沒有更多的精力去阻止他們(人禍)。菲律賓列島地處太平洋地震環帶上,發生地震的幾率也較大。
E. 如果菲律賓自然災害了中國會不會幫忙救災
中新社馬尼拉12月22日電 (記者 張明)熱帶風暴「天鷹」近日引發菲律賓南部多個省份發生嚴重洪災,已造成上千人死亡,64萬多人受災。菲律賓外交部22日透露,中國已表示將向菲律賓提供100萬美元救災援助。 菲外交部長德爾羅薩里奧21日在接受電視台采訪時曾透露中國提供援助的消息。22日,菲外交部正式公布國際社會對菲災區援助情況時稱,中國向菲律賓提供100萬美元救災援助,另外,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也在災後第一時間向菲方提供1萬美元緊急救災援助,相關款項已轉交菲方。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19日曾表示,「中方願根據菲方要求提供必要的人道主義援助」。 熱帶風暴「天鷹」在菲律賓造成重大災害後,已有多個國家政府和國際組織向菲提供救災援助。據菲外交部消息及媒體報道披露,截至22日,日本已承諾提供價值1400萬比索(約合32萬美元)的物資援助,韓國承諾援助50萬美元救災物資,澳大利亞承諾提供100萬澳元援助,西班牙援助20萬歐元,愛爾蘭援助10萬歐元,美國援助10萬美元,法國援助5萬歐元。總部設在馬尼拉的亞洲開發銀行22日決定撥款300萬美元,用於為菲災區提供清潔水、醫療衛生等緊急救助。 菲官方22日公布最新災情通報稱,熱帶風暴「天鷹」已造成菲南部1010人死亡,1603人受傷,51人失蹤,13個省份64萬多人受災,目前共有31萬人在接受政府救濟,4萬多人滯留在避難中心內。菲總統阿基諾已正式簽署第303號總統公告,宣布全國進入「災難狀態」,以便集全國之力全力推進救災。(完)
F. 馬來群島和菲律賓群島附近多什麼災害
1 台風以及台風引起的海嘯 位於太平洋西岸並且在熱帶海域 而台風多形成於這一地帶 強台風引起的海浪即為海嘯
2 地震火山 此地區為太平洋板塊 亞歐板塊 印度洋板塊 的交界處 地殼運動活躍
3 洪澇災害以及洪澇災害導致的泥石流、滑坡災害 此地區地勢落差較大(從高山到臨海沖積平原落差很大) 氣候為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 多暴雨大雨天氣 容易發生洪澇災害以及洪澇引起的泥石流 滑坡等災害
G. 菲律賓東部泥石流災害是怎樣的
2006年2月17日清晨,遭受多日暴雨肆虐的菲律賓東部萊特島聖伯納德鎮的山體豁開一道巨大缺口,泥漿裹著岩石向下傾瀉形成泥石流。山腳下的重災區吉恩薩貢村,方圓5~7千米的土地剎那間變成一個巨大泥潭,300多座房屋被埋沒,村內1800多人幾乎全部遇難,倖存者只有20多人。
H. 有誰知道菲律賓的山體滑坡事件
分析:吉恩薩貢村緣何變成「永遠的墳場」
時間:2006年02月20日00:23 我來說兩句(0)
免費觀看萬種圖片,馬上體驗激情燃燒的感覺
與搜狐分享世界盃-誠征德國世界盃報道合作夥伴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吉恩薩貢村2月19日電(記者范蕾 范躍龍)2月17日,位於菲律賓南萊特省聖伯納德鎮的山體豁開一道巨大缺口,泥漿裹著岩石向山腳下的吉恩薩貢村傾瀉,方圓5至7公里的土地剎那間變成一個巨大泥潭,300多座房屋被埋沒。
截至2月19日晚,仍有近1400人被埋在泥潭中,生還希望非常渺茫,吉恩薩貢村可能會變成「永遠的墳場」。究竟是什麼引發了這場滅頂之災?
首先是人與自然的沖突。菲研究火山和地震的專家說,拉尼娜現象帶來的連日降雨和17日上午10時發生的輕微地震導致了泥石流的發生。也有環境部官員認為,真正的原因是大量砍伐原始樹木導致了水土流失。但林業部門的官員否定了這一說法,說山上的樹木茂密,沒有亂砍濫伐現象。
記者驅車前往吉恩薩貢村時,特別留意了附近山上的植被情況,遠看確實是一番鬱郁蔥蔥、植被茂密的景象。但在當地村民的指點下,記者發現山上多是低矮的雜草和椰子樹。當地村民說,山上的原始樹木已經被砍伐一空,取而代之的是經濟效益回收率很高的椰子樹。而椰子樹與原始樹木相比紮根較淺,顯然不能很好地起到保護水土的作用。
其次是災害防範機制不完善和當地村民的防範意識薄弱。早在泥石流發生兩周前,菲國家氣象局就發出了相關的自然災害警報,菲總統阿羅約也下令各部門要提高警戒並組織村民疏散。當地有關部門按規定將吉恩薩貢村及附近幾個村子的村民疏散到相對安全的學校和教堂。
但由於降雨時斷時續,而且只出現了幾次小規模的泥石流,村民們便產生了麻痹思想,陸續返回村莊,而負責疏散村民的官員沒有予以嚴格禁止。因而當特大泥石流發生時,大部分吉恩薩貢村民都在村中。此外,由於氣候濕熱,菲律賓農村的房屋多是木質結構。當大量泥漿傾瀉而至時,這些房屋沒有任何抵禦能力,剎那間被壓塌掩埋。
其三是技術條件的限制和基礎設施的落後影響了救援工作。災難發生後的50多個小時中,共發現了吉恩薩貢村410名倖存者,但他們中大多數都是災難發生時恰好不在村子裡,而真正從災難現場被救出的僅有20人。
記者在現場看到,救援人員使用的救援工具只有鐵鍬和竹竿。由於沒有照明,救援人員也只能在白天有限的時間里開展營救工作。而通往災難現場的救援通道只有一條泥濘崎嶇的小路,致使救援車輛難以迅速抵達現場。
此外,救援大本營和災難現場之間還隔著一條寬100多米的河。因連日降雨,造成河水暴漲、水流湍急,所有救援人員只能靠4輛推土機用鏟斗運送過河。而救援人員即使到了河對岸,面臨的也是沒膝的淤泥,如同深陷沼澤地之中。與此同時,7架前來參加救援的直升機也只能在救援大本營附近著陸,無法進入災難現場。(完)(來源:新華網)
I. 菲律賓進入國家災難狀態,到底發什麼了什麼事
菲律賓發生了非洲豬瘟,大約300多萬頭豬感染了非洲豬瘟, 對菲律賓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J. 菲律賓進入國家災難狀態,究竟是怎麼回事
因為菲律賓爆發了豬瘟,當地的環境受到了影響,所以宣布進入國家災難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