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台北到高雄多少公里
台北到高雄大約350公里,具體要看出發地和目的地。
台北到高雄的方式:
1、坐高鐵從台北一直到高雄,高鐵通車後,來往單程只需約90分鍾,高鐵主要貫通台灣西岸,沿途經停台北板橋、桃園、新竹、台中、嘉義、台南等站點,從高雄左營坐高鐵到台北,行車時間是2個小時,價格是1490台。
2、坐火車自強號約4小時,台北到高雄的票價是843台幣,莒光號約6-7個小時,台北到高雄的票價是650台幣。
3、坐飛機從松山機場直接搭飛機前往高雄小港機場,飛行時間約40分鍾。但航班有限,每天只有2~3班飛機。
高鐵購票方法:
1、網上購買
提前15天在網上購買,可以享受早鳥票7折優惠。預訂後需在48小時內付款。在線購買的時候需要輸入車站代碼,也需要護照號碼,到時候在車站售票窗口憑護照取票,7/11便利店取票要手續10元。
2、台北高鐵站購票
如果沒有固定行程的話,現場買票也ok的。台北到高雄的高鐵還是比較頻繁的,只要不是節假日,一般都是能現場買到票的。台北高鐵站有人工窗口售票和自助售票機。
Ⅱ 請你介紹一下祖國的寶島-台灣。 1、地理位置: 2、自然概況: 3、風土人情: 4、歷史文化
1、地理位置:
台灣島面積35882.6258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一大島、世界第38大島嶼,南北縱長約395千米,東西寬度最大約145千米,環島海岸線長約1139千米,含澎湖列島總長約1520千米,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國與亞太地區各國海上聯系的重要交通樞紐及重要戰略要地。
現今的台灣地區范圍包括台灣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烏丘列嶼、南沙群島的太平島與中洲礁及周圍附屬島嶼。
2、自然概況:
台灣降水豐沛、氣候濕潤,平均年降雨量超過2500毫米,約為世界平均降雨量之3倍。因季節、位置、海拔標高不同,各地降雨量隨之變化。東部、北部降水量大且全年有雨,中國年降雨量最大的地區火燒寮就在台灣東北部,被稱為中國「雨極」,而基隆港因降雨量豐沛而被稱為「雨港」。
中南部雨季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盛行蒙古高壓帶來的東北季風,夏季盛行西南季風,高峻山脈阻隔季風,形成雨影效應。
3、風土人情:
台灣有98%的人口是來自中國大陸的漢族,約2%則是在17世紀漢族移入前即已定居的台灣少數民族(高山族)。
台灣少數民族屬於南島語系,人種屬馬來人種。南島語系是世界上分布面積最廣的語系之一,台灣是其分布的最北端。有14%的人口是1945年後陸續從中國大陸各省份隨國民黨政府遷台移民至台灣的外省人。
隨著海峽兩岸交流和國際化發展,台灣現有數萬名大陸及港澳配偶、10萬名外籍配偶以及30萬名外籍勞工,被稱作台灣新住民。
4、歷史文化:
台灣同大陸的淵源深厚而久遠。遠古時代台灣與大陸相連,約幾百萬年前由於地殼運動,部分陸地下沉,海水進入,形成台灣海峽,台灣島才與大陸分離。
台灣早期住民中大部分從中國大陸直接或間接移居而來。1971年和1974年兩次在台南市左鎮區發現了台灣迄今最早的人類化石「左鎮人」。
左鎮人和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有親緣關系,同屬中國舊石器時代的晚期智人,於3萬年以前從大陸經由福建長途跋涉移居台灣,是最早開發台灣的先驅。
台灣早期住民中還有少部分屬於尼格利陀地域人種的矮黑人和屬於琉球人種的琅嶠人。上述台灣早期住民是台灣少數民族(高山族)的祖先。
(2)高雄到菲律賓海陸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台灣文化以中華文化為主體,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高山族的南島文化亦有影響,近現代又融合日本和歐美文化,呈現多元風貌。
台灣(Taiwan),簡稱「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台北,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海域,東臨太平洋,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
台灣省由中國第一大島台灣島和周圍屬島以及澎湖列島兩大島群,共80餘個島嶼所組成,總面積3.6萬平方公里。
台灣省人口約2350萬,超過70%集中在台灣島西部的5大都會區,其中以台北市為中心的台北都會區最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台灣
Ⅲ 我國有沒有承認菲律賓的領海海域范圍
對於南海領域的問題,我國一直主張享有主權的,其他國家對於南沙諸島都是「非法佔有」。
從60年代開始特別是70年代迄今,我國南沙群島露出水面的島礁以及海域被周邊國家侵佔和分割,資源遭到大量掠奪。這些國家是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汶萊,其中越、菲、馬3國還對島礁進行軍事佔領,只霸佔海域的有印度尼西亞。加上中國和台灣,目前6國7方在南沙群島形成對峙和角逐局面。到1991年底,除我軍控制的6個礁和台灣控制的太平島,其他44個島瞧分別被越、菲、馬侵佔。而越南是唯一提出對南沙群島擁有全部主權的國家,也是南沙爭瑞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擴張野心最大,對我國構成的威脅也最大。
南沙群島則位在南中國海南部北緯4度到12度之間的海域;其中中國台灣駐軍的太平島在南沙群島西北部,到高雄860海里,到西沙永興島機場410海里。距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最近距離各約200、280、330海里,距前美軍駐菲律賓蘇比克灣基地約440海里。
南沙群島位於北緯3度37'至11度55',東經109度43'至117度47' 南北長約550海里,東西寬約650海里的海域。西起萬安灘,東至海馬灘,北至雄南灘,南至曾母暗沙,總面積82萬平方公里。
南沙共有230多個島嶼,沙洲和礁灘,其中有11個島嶼,5個沙洲,20個礁是露出水面的。面積最大的太平島約0.443平方公里,面積大於0.1平方公里的還有:中業島,西月島,南威島,北子島,南子島和敦謙沙洲。最南端的曾母暗沙距赤道200海里,距祖國大陸約1000海里。
目前南沙群島中,中國有效控制的島礁共有11個島礁:
渚碧礁Subi R、南薰礁GavenNorth R、赤瓜礁Johnson R、
東門(墾南)礁Kennan R、永暑礁FierryCross R、華陽礁Cuarteron R、
五方礁Jackson Atoll、美濟礁Mishidf R、仁愛礁SecondThomas R、
信義礁FirstThomas R、仙娥礁AliciaAnnie R
其中永暑礁建有碼頭,足以停靠4,000噸級軍艦;美濟礁近來也興建堅固工事駐扎人員。中國宣稱領有范圍為南沙群島全數島嶼,是唯一合法擁有南沙群島主權的國家。
目前南沙群島中,台灣有效控制並駐軍的島礁僅(太平島ItuAba I)一個,島上則有海軍陸戰隊的駐軍基地(近年已撤除)與港灣設施(已遭台風毀壞)。太平島是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的島,並擁有南沙群島僅有的天然淡水,這些因素使得此島成為南沙群島中最具戰略價值的島嶼。國軍宣稱領有南沙群島全部島嶼。
越南目前控制南沙群島的28個:
南子島SouthwestCay,奈羅礁South R,大現礁GreatDiscovery R
敦謙沙洲Sand Cay,舶藍礁Petley R,?安達礁Eldad R, 鴻庥島NamYit I
景宏島SinCowe I,鬼喊礁Collins R,瓊礁Lansdowne R,染青沙洲Grierson R
畢生礁Pearson R,六門礁Alison R,南華礁CornwallisSouth R,無乜礁Tennent R
柏礁BarqueCanada R,安波沙洲Amboyna Cay,蓬勃堡礁BombayCastle(南薇灘)
東礁East R,中礁Central R,西礁West R,南威島Spratley I,日積礁Ladd R
廣雅灘PrinceOfWales S,人駿灘Alexander B,李淮灘Grainger B
西衛灘PrinceConskrt S,萬安灘Vanguard B
而越南宣稱擁有南沙群島全數島嶼。
馬來西亞佔有4個:
南海礁Mariveles R,光星仔礁Ardasier R,彈丸礁Swallow R,南通礁Louisa R
而馬來西亞宣稱領有范圍為南沙群島北緯8度以南范圍海域與島礁,在太平島以南,故與我方駐軍少有沖突,但與菲律賓起過爭執,與其他諸國目前較少傳出沖突。而為了維持東協內部團結的表象,馬來西亞不傾向於使用武力解決問題。
菲律賓目前實際控制9個:
北子島Northeast Cay,中業島Thitu I,西月島WestYork I
南鑰島Loaita I,楊信沙洲Lankian Cay,雙黃沙洲Loaita Nan(Lankian Cay)
費信島Flat I,馬歡島Nansham I,司令礁Commodore R
其中中業島上有一條跑道長1,500公尺、寬90公尺的機場。菲律賓宣稱擁有南沙全部島嶼。
目前汶萊主張擁有南沙群島「南通礁」之主權,但未駐軍
Ⅳ 台北市到高雄市的實際直線距離(地理問題)
28500千米,我算出來的,你結合自己的圖例算就可以了
Ⅳ 大陸和台灣的距離是多少啊
大陸與台灣的最近距離實際就是福建與台灣的距離,平均距離190公里,最近距離僅133公里。
(5)高雄到菲律賓海陸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台灣島是由歐亞板塊、沖繩板塊和菲律賓板塊擠壓而隆起的島嶼,地殼運動與造山運動發達使台灣地形復雜多樣,絕大部分地質構造由歐亞板塊組成,菲律賓板塊則往下成為隱沒帶。東部和南部地區受呂宋火山島弧等板塊影響形成復雜地質,如與花東縱谷地質不同但相互平行的海岸山脈。
台灣島四面環海,孕育了各種海岸地形,可分為岬角與海灣相間的北部岩岸、海岸線平直單調的西部沙岸、珊瑚礁地形為主的南部珊瑚礁海岸、山地和海洋相鄰的東部斷層海岸。
台灣島大致分成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台地五大地形,超過一半的面積是東部的山區地形,可耕地佔24%。山脈走向大致與地質構造分布一致,北半部主要為東北至西南走向,南半部則是北北西至南南東走向,五大山脈由東到西分別為海岸山脈、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和阿里山山脈。
台灣島周圍還有澎湖列島、蘭嶼、綠島、龜山島、基隆嶼、棉花嶼、彭佳嶼和花瓶嶼等火山島,分布在南部海域的琉球嶼、七星岩、東沙島、太平島和中洲礁等珊瑚礁島,以及釣魚島、金門島、馬祖列島等大陸島。
台灣島棲息著豐富多樣的野生動植物,11%的動物和27%的植物為地區特有種,如山區水域棲息的櫻花鉤吻鮭等。島嶼上生長著超過3000種被子植物和640多種真蕨植物,同時也有3000多種魚類及超過500多種鳥類生活在島嶼上。
Ⅵ 台灣高雄怎麼樣
高雄市位於中國台灣省西南隅,全境均與高雄縣接壤(2009年6月23日,台灣當局內政部門審查通過《高雄縣市合並改制直轄市》案,將於2010年12月25日與高雄縣合並),為台灣省第二大城市,人口達152萬。於20世紀初建立並迅速茁壯的高雄市,是中國台灣人口密度最高與重工業最發達的都市,中國台灣最大的國際港-高雄港和第二大機場-高雄國際機場亦位於高雄市境內。
高雄星
北京時間2009年8月7日上午,國際小行星中心正式批准命名一顆編號為215080的小行星為「高雄星」。這顆直徑在1公里至3公里范圍內的小行星,由台灣蔡元生天體搜尋團隊-測量員袁鳳芳於今年3月20日被發現,5月9日得到永久編號後馬上提出命名申請的。「高雄星」有自己的橢圓形移動軌道,平均4.66年回到地球一次,距離地球最近距離為2億公里,最遠為6億公里。目前,「高雄星」離地球的距離為4億公里。
箴言
市民參與,幸福高雄
簡稱
高、高雄、高市別稱/舊稱港都/打狗設立始年1920年所屬省份台灣省(中國)區劃11區政府所在地苓雅區四維三路2號市長陳菊市花木棉花市樹暫無市鳥暫無電話區號07總面積153.5927平方公里,台灣省第19位總人口1,526,320人(2009年5月) (台灣的第5位)人口密度9,937.45人/平方公里 (台灣的第1位)毗鄰高雄縣
地理位置
高雄市的經緯度位置為東經120°14'30"至120°23'30",北緯22°30'30"至22°45'30"。
地形
海岸線方面,西扼台灣海峽,南臨巴士海峽。市區大多為沖積平原地形,地勢較高處只有位於西子灣北側,西側緊臨海岸,標高355米的高雄山(壽山);位於左營東側,蓮池潭東北側,標高233米的半屏山;以及位於本市與高雄縣東南邊交界處,大坪頂一帶的鳳山丘陵(鳳山水庫建於其上)。位於市區西南側,隔著高雄港狹長水道與前鎮相對的旗津,原本是一座沙洲半島,後來南端因興建第二港口,而以水道與紅毛港分割形成島嶼。此外,高雄港大致是基於該區域過去原始的潟湖地形整建而來。
水文
高雄市境內並無長度較長或流域較廣的大型河川,最主要的河川為發源自高雄縣仁武鄉八卦寮一帶田野地(另外亦自曹公圳引水),長約12公里的愛河(日治時期稱為「高雄川」;戰後一度改稱「仁愛河」),於本市內自市區東北側的覆鼎金一帶,流經凹子底、鼓山、鹽埕,最後於高雄大橋南側出海,注入高雄港第一港口;沿途共有六條小支流自愛河分出。另外還有位於半屏山西南側的蓮池潭;位於高雄市立美術館旁的內惟埤;以及同樣位於覆鼎金一帶的金獅湖。
行政區劃
1664年,高雄曾經被劃入鄭氏王朝下兩個州之一的萬年州。進入清朝時代後,亦於1684年被劃入鳳山縣,並且曾經將縣治設在興隆庄(今左營)。1920年9月,行政區域改革開始,日本人除了將地名從「打狗」改為「高雄」外,還將本市劃為「高雄郡高雄街」,隸屬於高雄州;四年後廢除高雄郡,直接將高雄街改設為「高雄市」,仍隸屬於高雄州。二戰後,自1945年起,高雄市長期作為省轄市,隸屬於台灣省,轄下共有10區。1979年7月1日,行政院將高雄市升格為「直轄市」;與前鎮區相鄰,原本隸屬於高雄縣的小港鄉也劃歸本市管轄,並改為小港區。此外,1983年,位於南海的東沙島與南沙群島太平島,行政管理上也開始劃歸本市旗津區中興里管轄。
目前高雄市的轄區范圍,極東為小港區坪頂里,極西為鼓山區壽山裡,極南為小港區鳳鳴里,極北為楠梓區清豐里。全市共有11區,分別為:
·鹽埕區面積 1.41平方千米,人口 3萬。
·鼓山區面積14.74平方千米,人口11萬。
·左營區面積19.38平方千米,人口17萬。
·楠梓區面積25.82平方千米,人口16萬。
·三民區面積19.78平方千米,人口36萬。
·新興區面積 1.97平方千米,人口 6萬。
·前金區面積 1.85平方千米,人口 3萬。
·苓雅區面積 8.15平方千米,人口20萬。
·前鎮區面積19.13平方千米,人口20萬。
·旗津區面積 1.46平方千米,人口 3萬。
·小港區面積39.85平方千米,人口16萬。
人口
總人口:1,511,224人(2006年4月)
(台灣的第5位)
人口密度:9839人/平方公里
(台灣的第1位)
氣候與灌溉
高雄市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緊臨台灣海峽,受海洋季風的調節而氣候溫和,晴日即暖,陰雨轉涼,年平均溫度為24℃。一年當中氣溫最低的1、2月份日平均溫度在18℃;氣溫最高的7月份,日平均溫度為28℃。全年降水量約為1600毫米,其中5到9月,受西南季風溫濕空氣影響,降水量較為集中,約佔全年降水日數的1/3。夏秋季常因台風而出現暴雨,但風雨過後,艷陽高照,構成了高雄氣候的一大特點。
高雄市市歌
(一朵木棉一份情)
一朵木棉一份情,高雄處處見真心,壽山秀,愛河清,平疇千里,繁華似錦。工業城,文化地,人才濟濟,壯志凌雲;啊,國家重鎮,世界揚名。 [編輯本段]歷史文化、背景</B>
高雄開發的很早,與台南、北港、嘉義、麻豆等地並稱為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地方。這里最早是平埔族原住民(馬卡道族)的居住地,因盛產竹子得名「takau」(平埔族語,意為竹林),漢語音譯為「打狗」,「打狗」便是高雄最早的名稱。
1624年荷蘭人登陸台灣,在台南安平建立熱蘭遮城,並於1635年前後擊敗本地原住民。1662年鄭成功擊敗荷蘭在台灣的駐軍,本地則於1664年在鄭經的統治下更名為萬年州。
清治初期,曾經於興隆庄(今 左營)興築「鳳山縣城」,作為鳳山縣治所在地;隨著漁業逐漸發達,近海區域也逐漸出現零散的小型聚落。港口最初於1680年代左右開港,到了清治末期亦對外開放成為通商口岸,雖然有部分外國貿易商進駐,但港口規模依舊一直無法擴大。
日治初期,日本人認為「打狗」這個地名不雅,而將地名改為「高雄」(因日語之「高雄」發音為「taka-o」,近「打狗」之音)。日本人開始有計劃地將高雄建設成小具規模的港口都市,特別是自1908年起,大力整建高雄港成為現代化港口,為殖民勢力向東南亞擴張作準備;另外,自1900年起,高雄即為縱貫線鐵路端點站的所在地。接近港口的哈瑪星與鹽埕埔(今 鹽埕)一帶成為當時發展最為快速的區域,之後隨著高雄驛(高雄車站)東移新設,市區逐漸向東往大港埔一帶擴展。1940年代,基於南進政策需要,日本人開始以高雄作為工業發展基地,不過,二戰末期,在美軍軍機的密集空襲下,高雄港受到了嚴重的破壞。
發展
戰後,隨著高雄港逐漸恢復正常運作,1966年在楠梓成立加工出口區,以及1970年代,大型造船廠、煉鋼廠、石化廠的設立,高雄作為工業重鎮的形象逐漸確立;高雄港的貨運量也逐年上升,並開始進行擴建;都市的發展區域亦以高雄車站為中心,持續向南、東、北三個方向擴張。
歷史沿革
高雄市原名打狗(又作打鼓)或西港。早期原為平埔族原住民(馬卡道族)的居住地,其語稱竹林為「takau」,後經漢人音譯為「打狗」(鶴佬語音)。到了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而將地名改為「高雄」(因日語之「高雄」發音為「taka-o」,近「打狗」之音)。
1664年,明朝統治下,高雄曾經被劃入兩個州之一的萬年州。進入清朝後,於1684年被劃入鳳山縣,並且曾經將縣治設在興隆庄(今左營)。1920年9月,行政區域改革開始,日本殖民統治者除了將地名從「打狗」改為「高雄」外,還將該市劃為「高雄郡高雄街」,隸屬於高雄州;四年後廢除高雄郡,直接將高雄街改設為「高雄市」,仍隸屬於高雄州。
1945年10月台灣正式歸還。國民黨政府接管台灣,考慮到地方自治的需要,乃將日本統治時期的五州三廳,改為八縣,並將日本統治時期的11市改為9省轄市、2縣轄市。其中:高雄市在台灣本島管轄區域:東為高雄市三民區獅頭,位於東經120°24′13″;西為左營區桃子園,東經120°14′44″;南為旗津區中洲,位於北緯22°33′11″;北為楠梓區土庫,位於北緯22°45′15″。本市的四周東與東南鄰接高雄縣大社、仁武、鳥松等3鄉及鳳山鎮,西臨海,南與高雄縣小港鄉毗連,北與高雄縣橋頭、梓官二鄉為界。面積滿潮時為113.7496平方千米,人口198062人。管轄的島嶼有新南群島,東為南洋島東端,位於東經115°53′;西為西鳥島(又名鳥子峙)西端,位於東經111°53′;南為丸島南端,位於北緯7°54′;北為北二子島(又名雙峙),位於北緯11°36′。主要島嶼有北二子島、南二子島、西青島(又名紅草峙)、三角島(又名鐵峙)、中小島(又名南乙峙)、飛魚島、西鳥島、丸島。管轄旗津、前鎮、連雅、前金、新興、三民、鹽埕、鼓山、左營、楠梓等10區。市政府於1945年11月8日正式成立,市政府設於高雄市鹽埕區。
1950年台灣省調整各縣市行政區域,其中高雄市行政區域照舊。高雄市管轄鹽埕、鼓山、左營、楠梓、三民、新興、前金、連雅、前鎮、旗津等10區。人口212328人,面積113.7496平方千米。管轄區域:東為三民區獅頭,位於東經120°20′5″;西為鼓山區壽山,東經120°15′0″;南為旗津區中洲,位於北緯22°33′5″;北為楠梓區土庫,位於北緯22°45′0″。本市的四周:東接高雄縣鳳山鎮、鳥松、仁武、大社各鄉,西臨台灣海峽,南接連高雄縣鳳山鎮及小港鄉,北與高雄縣燕巢鄉、橋頭鄉及梓官鄉接壤。市政府設於鹽埕區。
1952年1月1日,連雅區更名為芩雅區。1961年3月15日,芩雅區的順昌里劃歸新興區。
1979年7月1日,「行政院」將高雄市升格為「直轄市」;與前鎮區相鄰,原本隸屬於高雄縣的小港鄉也劃歸高雄市管轄改為小港區。1983年,位於南海的東沙島與南沙太平島,行政管理上也開始劃歸該市旗津區中興里管轄。
台灣當局「行政院會」日前通過「地方制度法」有關縣市合並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高雄縣市將於2010年與台中縣市同步合並,成為南部地區的一個都會。
城市規劃布局與規模
高雄市原名打狗(又作打鼓)或西港,從前就是個有名的海港,後為通商口岸,商業益加繁榮,對外交通也更加密切。高雄市面積114平方公里,人口129萬。高雄市位於台灣南部,西、南面瀕臨台灣海峽,是台灣第二大城市,也是台灣最大的國際港口。高雄港內水不揚波,巨輪進出頻繁,是世界十大港口之一,有「港都」之名;高雄市內工廠林立,愛河橫穿市區,海陸交通都非常發達,又被稱為台灣的「南大門」。楠梓、左營、鼓山、三民、苓雅、新興、前金、鹽埕、前鎮、旗津、小港等11個行政區。
高雄市是一個依港口發展起來的城市。港口地理形勢十分優越,是利用自然瀉湖修建而成的。港區的外側有一條天然沙洲——旗津島,它如同一條巨龍蜷卧在台灣海峽的碧波中,成為一道天然的防波堤,為高雄港遮風避浪。壩內港闊水深、清波盪漾;壩外駭浪洶涌,水天相連;港內各種船隻雲集。高雄被稱為台灣省海上運輸的最大門戶,成為我國及東南亞著名的大港之一。
近年來,隨著愛河的成功整治,以及各項文化、休閑設施的修建轉趨積極,高雄市逐漸擺脫多年來「工業重鎮,文化沙漠」的刻板印象,成功取得2009年世界運動會的主辦權;都市發展上,除了范圍較大的商圈(三多商圈、新崛江商圈...等)陸續興起外,位於愛河凹子底段北側的農十六重劃區,未來的開發動向亦頗受關注;陸續推動的交通建設(捷運、鐵路地下化)亦將帶來交通紓解上的助益。
產業
高雄市郊有大量優質水泥原料石灰石,中央山脈東部則以產大理石和白雲石等著名。產業以工商業為主,工業以大型造船廠、煉鋼廠、石化廠為主。優良的港口,發達的海運為高雄市的發展提供了條件。近30年來,高雄被列為台灣工業建設的重點,其中煉油、鋼鐵、造船在全省都屬於規模最大企業。這里還是台灣南部地區重工、化工、機械、建材、煉鋁等工業的基地。全市已形成臨海工業區、石油化學工業區和加工出口工業區。
高雄的漁港在台灣島上是最大的漁業區,水產養殖業十分發達。海港內分布有前鎮漁港、鼓山漁港,是台灣島遠洋漁業基地。高雄的珊瑚漁場年產大量珊瑚、玳瑁、珍珠,都是世界著名珍貴飾品。
交通
鐵路
日治初期(1900年代),隨著縱貫線南段完工,位於哈瑪星與鹽埕埔交界處,當時稱為「打狗停車場」的舊高雄站成為縱貫線的端點站;屏東線亦於此時期局部通車。1941年,興建於大港埔一帶的新高雄站啟用,原本使用的舊高雄站改名為高雄港站;同時並興建高雄臨港線。
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工程於2006年初正式啟動,范圍自左營區葆禎路至接近本市與高雄縣鳳山市交界處的正義路。除了進行中的地下化高雄站新建工程,鼓山站預定恢復客運,以及原本已廢止的三塊厝站預定復站外,亦計劃再增設四個通勤車站(內惟站、美術館站、民族站、大順站;以上站名皆為暫定);此外並開始檢討臨港線的轉型與存廢問題。不過,自2003年起辟駛的「嘟嘟火車」至今仍開行於臨港在線,並增設新光站簡易月台。
捷運
高雄是台灣第二個建有捷運系統(MRT,Mass Rapid Transit)的都市。整個高雄捷運系統有高架、地下、平面等模式。目前興建中的有:紅線 、橘線 。另外還有數條路線(臨港輕軌、藍線、棕線...等)尚在規劃中。
道路
國道一號(中山高)
楠梓交流道
鼎金系統交流道
高雄交流道
國道十號(高雄支線)
鼎金系統交流道
航空
高雄國際機場(小港機場)位於本市南側的小港區,為國內、國際航線綜合機場,運量僅次於桃園中正國際機場。除了有飛往全台各主要機場的航線外,目前亦有飛往東京、漢城、香港、澳門、曼谷、普吉島、吉隆坡、胡志明市、新加坡、關島等19個城市或地區的定期航線。
海運
高雄港位於本市西南沿岸與旗津半島間,為一座深水港,整個港區分為最初興建的第一港口,與戰後興建的第二港口兩部分。得力於優越的地理位置,高雄港成為東南亞、印度洋與東北亞間海上航運的重要轉運中心。不但是台灣省第一大國際港,貨運量在國際上亦居於前列(曾經僅次於新加坡、香港而排名第三)。
水路客運
連結高雄港區周圍沿岸的渡輪有四條航線,分別為「旗津——鼓山」、「前鎮——中洲」、「小港——紅毛港」和「中洲——紅毛港」,其中以「旗津——鼓山」航線班次最為頻繁,且為十分著名的觀光航線;此外,每逢例假日亦於下午與晚上各開行一班游港渡輪。除了渡輪之外,愛河自建國橋至出海口段也有觀光游覽船—「愛之船」航行於其上。
觀光游覽
高雄風光以「高雄八景」為最,包括:旗山夕照、埕埔曉鷺、猿峰夜雨、戍樓秋月、江港歸帆、鼓灣濤聲、苓湖晴風和江村漁歌。有「台灣西湖」美譽的西子灣風景區(「國立」中山大學也在此創校),擁多處獨具特色的旅遊景點,為南台灣最富盛名的觀光地區,主要景點散布在環湖公路旁,全區風光旖旎,適宜欣賞湖光水色、泛舟垂釣。位於左營的蓮池潭四周也有孔廟、龍虎塔、春秋閣等多處觀光景點。在壽山公園可徒步觀光美麗海景,還能觀賞可愛的獼猴,亦是一處絕佳的休閑地點。此外,台灣最大的佛寺——佛光山、旗後燈塔、旗後炮台、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雄鎮北門等,都是歷史久遠的文物古跡,很值得一游。
高雄市地處嘉南平原與屏東平原之間,面臨台灣海峽南口,這里全年長夏無冬,一派熱帶風光,是一座美麗的海港城市。
高雄市的旅遊風景區最著名的除了高雄港以外,還有壽山風景區以及蓮池潭風景區。壽山原名打狗山,又稱麒麟山、埋金山、高雄山。1923年日本天皇游覽這里時改為壽山,現又改為高雄山,位於高雄港口,與旗後山相對峙。海拔1137米,全山隆起,為珊瑚所成,其頂三角點的壽峰,三面斷崖絕壁。壽山風景區內古老的城門雄鎮北門建於清康熙三十年,是高雄市發祥地的門戶,當年英國領事館就建在這里。這座歐式建築經過100多個春秋之後已是一片廢墟。西子灣海灘就在壽山山麓,岸邊風景秀麗,浴場寬闊,海灘平坦,白沙細軟,海水蔚蘭,波濤不大。高大挺拔的椰林,使西子灣充滿熱帶風光。不僅是良好的海水浴場,而且是避暑勝地。壽山公園內林木蒼郁,泉清岩秀,相思樹、鳳凰樹掩映著壽山寺、法興寺、早覺園、忠烈祠、千光寺等各具風貌的建築。忠列祠是一座具有我國傳統風格的古老建築,庭院幽深,綠草如茵。元亭寺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是台灣省寺廟中最著名的古剎之一。龍泉寺建於清乾隆九年,巍峨壯觀,是台灣佛教聖地之一。登上慈壽塔極目遠眺,西面則是遼闊的海峽水天相連,茫茫天邊;俯瞰市區高樓櫛比,街道縱橫,盡收眼底;港區內外,船隻林立;北面半屏山拔地而起,與水波粼粼的蓮池潭,組成高雄又一著名風景區。半屏山和蓮池潭有著動人的傳說,那裡山水如畫,令人神往。由春秋閣、半屏山、垂柳等組成的畫面,人們一直把它看作高雄風景的代表。蓮池潭上昔日是蓮花覆蓋、菱角滿地、秀麗的半屏山倒映池中,岸邊楊柳絲絲,襯以亭亭玉立的春秋閣,既有湖光塔影,山水之秀,又有純朴的田園之美,但今天隨著廟宇亭台的修築,已打破春秋閣格局。新建的啟明堂、五里亭、龍虎塔、孔廟等使這里最早的建築春秋閣相形見絀。蓮池潭的名勝古跡眾多,孔廟就是仿宋代孔廟和曲阜孔廟而修建的,富麗堂皇、巍峨壯觀,面積居全省各孔廟之首。啟明堂則是一座典型宮殿式建築,雕梁畫柱、古色古香,裡面供奉著孔夫子、關公、岳飛、鄭成功等文武聖人。半屏山與蓮池潭緊緊相連,海拔223米,半屏山的石灰岩已被大量開采為水泥生產的原材料。
高雄主要旅遊景點:澄清湖 ·愛河 ·蓮池潭·西子灣 ·春秋閣 ·高雄都會公園 ·高雄孔廟 ·三鳳宮 ·少年溪 ·阿公店水庫 ·不老溫泉 ·旗津半島 ·六龜彩蝶谷
Ⅶ 台灣到菲律賓的距離
從桃園機場到馬尼拉是1176公里,高雄距離,馬尼拉是900公里...1海浬=1852公里.自己算算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