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門縣土地面積,人口多少
金門縣面積:151.6平方千米;
人口:13.1萬人。
⑵ 金門是由哪些島嶼組成的
1949年秋末,距廈門10公里的金門島上烏雲密布,濁浪排空。隨著解放大軍對廈門的解放,這個彈丸小島頓時顯得緊張起來。
解放軍已經將祖國大陸的福建解放了,下一個攻擊目標就是廈門出海口的金門島。
進攻金門,是人民解放軍從陸地作戰轉向海洋作戰的第一步,也是進而解放台灣的跳板。所以,金門之戰,事關重大。
金門位於福建東南,由大金門島、小金門島、大膽、二膽、東碇等12個島嶼組成,島長20公里,寬14公里,面積約150平方公里,形狀像個啞鈴。東部多高山,西部多丘陵,北岸瓊林、後沙到西北角古寧頭一帶都為黃白色沙質硬灘。整個島嶼礁石不多,視野較為開闊。
在1949年6月以前,國民黨根本就沒有在金門島上設防,直到6月中旬,由於大半個中國被解放軍解放、台灣已經危在旦夕時,國民黨廈門要塞司令部才成立了金門要塞總台,不久,又增加20門25毫米機關炮。8月,隨著福建戰事發展,國民黨軍隊開始逐漸加強了金門防禦。
到10月份,駐守在金門的國民黨軍隊已經達到兩萬多人,這中間包括駐防在小金門與大二膽島的國民黨軍隊二十二兵團下轄第五軍共3000多人,以及駐守廈門要塞的第二十五軍,金東地區的第四十五師、戰車營、二0一師炮兵營、一一八師,共計1.7萬餘人。
毛澤東要求攻擊上海的三野用第九兵團一部承擔進攻台灣的任務,令第十兵團進軍福建,在攻佔福州、廈門等地後,奪取金門,為最終進攻台灣掃清外圍障礙。
5月23日這天,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草擬了電報,並致電三野。
電文如下:你們應當迅速准備提早入閩,爭取於六、七兩月內佔領福州、泉州、漳州及其他要點,並准備相機奪取廈門。入閩部隊只待上海解決,即可出動。
這一變化令三野高級指揮員十分詫異,因為原定是一年後才進軍福建,沒想到卻提前了。當時兵團司令員葉飛即在回電中說明:十兵團傷亡較大,且極疲勞,希望休整一個月再於7月上旬進軍福建。
6月2日中央軍委復電:同意以葉飛三個軍入閩,行動時間如能提早至本月下旬更好。
6月14日,毛澤東代中央軍委來電同意推遲入閩,但同時要求:請開始注意研究奪取台灣問題,台灣是否有可能在較快的時間內奪取,用什麼方法去奪取,有何辦法分化台灣敵軍,爭取其一部分站在我們方面實行里外結合,請著手研究,並將初步意見電告。如果我們長期不能解決台灣問題,則上海及沿海各港是要受很大危害的。
1949年10月中旬,人民解放軍取得了漳廈戰役的勝利。廈門大捷對十兵團、特別對葉飛司令員來說,是一次巨大的鼓舞。
10月17日,廈門解放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兵團司令葉飛命令他的部隊由同安渡海進駐廈門,協助廈門市委主持接管工作。同時,又命令兵團後勤部在10月底以前,籌措大米400萬斤,柴草600萬斤,以保證部隊和廈門市民的生活供應。
葉飛司令員應廈門市委的請求,命令十兵團由同安渡海進駐廈門,將攻擊金門的戰斗交由第二十八軍前線指揮部執行。
葉飛,素有小葉挺之稱,福建南安人,1914年生於菲律賓,5歲歸國,14歲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4年後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共青團福建省委宣傳部部長、代書記,福州中心市委書記,中共閩東特委書記,閩東軍政委員會主席兼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師長、師政治委員等職。
抗日戰爭時期,葉飛任新四軍第三支隊六團團長,江南抗日救國軍副指揮,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第一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新四軍第一師一旅旅長兼旅政治委員,第一師副師長,蘇中軍區司令員,蘇浙軍區副司令員。
解放戰爭時期,葉飛擔任華東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第三野戰軍十兵團司令員等。
10月18日,中央軍委把進攻金門的任務交給了葉飛率領的二十八軍。接到命令後,葉飛旋即對進攻金門島進行了具體部署:……以二十八軍八十二師全部並指揮八十四師二五一團、二十九軍八十五師二五三團及八十七師二五九團的兵力,分三個梯隊進攻大金門島;得手後,以八十五師兩個團攻擊小金門島。10月20日發起戰斗。三天之內務必完成戰斗。
兵團命令還進一步明確提出:為肅清沿海殘敵,解放全國,並建立爾後攻台之基地。
三天後,由於二十八軍在籌備船隻的過程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難,不得不將攻打金門的計劃向後推了4天。
由於無法籌措到一次性渡運六個團部隊的船隻,第二十八軍指揮部作了如下預想:第一梯隊登陸三個團,縱使有部分損失,船隻返回時第二梯隊至少還可以航渡兩個團,再加上我軍的第三梯隊一個團,這樣總共可有六個團大約1.3萬人登陸。
如此這般,敵我力量的對比便可達到近1:1的比例,這就足以鞏固陣地,解決殘敵。
不僅如此,二十八軍還作了如下具體的攻擊部署:以第二十八軍第八十二師第二四四團、第八十四師第二五一團、第二十九軍第八十五師第二五三團共三個團為第一梯隊,由第八十二師統一指揮,分別自蓮河、大嶝島、沃頭東北港灣起渡,在大金門島北部湖尾鄉至古寧頭段登陸突破,首先攻殲該島西半部之敵;爾後會同後續梯隊攻殲東半部之敵。預定3天解決戰斗。
至此,金門戰役的准備工作就算基本完成了。
⑶ 中國現在有多少人口在國外
海外華人
總人口
39,379,784人
分布地區
在當地為多數
新加坡 2,684,936人 [8]
澳大利亞聖誕島 1,045人 [9]
在當地較為少數
印度尼西亞 7,566,200人 [10]
泰國 7,153,240人 [11]
馬來西亞 7,070,500人 [12]
美國 3,376,031人 [13]
加拿大 1,612,173人 [14]
秘魯 1,300,000人 [15]
越南 1,263,570人 [16]
菲律賓 1,146,250人 [17]
緬甸 1,101,314人 [18]
俄羅斯 998,000人 [19]
澳大利亞 ~700,000人 [20]
日本 519,561人 [21]
柬埔寨 343,855人 [22]
英國 296,623人 [23]
法國 230,515人 [24]
印度 189,470人 [25]
寮國 185,765人 [26]
巴西 151,649人 [27]
紐西蘭 147,570人 [28]
荷蘭 144,928人 [29]
韓國 137,790人[來源請求] [30]
巴拿馬 +100,000人
⑷ 金門島上有人居住嗎多嗎
有人住,不是太多,主要為漁民。
⑸ 金門有多少人口居住
現在則不足1萬。
本地居民多為閩南人,另有大量台軍駐守。全盛時期(即精實案前)金門駐軍約13萬人以上。
由於金門縣社會福利較好、以及政府提供離島補助,吸引不少台灣籍人士遷移戶口享受資源。 據行政院主計處2006年至2016年的金門人口數據,人口從7.6萬人增長至13.8萬人,10年之間人口增長近6萬人。
語言
金門通行閩南語金門話,屬泉漳片。金門閩南語屬於泉州同安腔,近似台灣閩南語偏泉腔和第二優勢腔,與台灣閩南語通行腔在一般對話中無礙,但習慣用詞、讀音、聲調有細微不同。
海外僑民
因歷史因素,大量福建廣東沿海居民去列強的殖民地打拚工作賺取僑匯,金門縣也在其中之一,有些還成為當地的大富豪。
(5)金門有多少人去菲律賓擴展閱讀:
地形地貌
金門全縣面積150.145平方公里,包括金門本島(大金門)、烈嶼(小金門)、大擔、二擔、烏丘、東碇、北碇、等十二座島嶼,其中金門本島面積為134.25平方公里。
金門島形中狹如錠(或是一根骨頭),島形似啞鈴,東西寬,南北窄,東西端較寬,東西長約20公里,南北最長處約15.5公里,中部狹窄處僅3公里,太武山雄踞東部,海拔253公尺。金門西面環海,環島多港灣口岸,可停泊船艇者計30餘處,潮高水深。
金門的主要地形為起伏的花崗岩地形,島上最高峰為太武山(其高為253米,其上有「毋忘在莒」蔣中正的手書),雄勢雄偉,獨冠嶼上,近觀之若兜鍪狀,故名太武。其石紛糾縈紆若印章篆刻,又稱「海印」,隔海遠望,如仙人偃卧(仙人倒地卧不起之形),海上人因別呼之為「仙山」。
⑹ 菲律賓華人的簡介
華人,可以說遍布全菲各地。據統計,目前在菲律賓人口的華人約有百萬,其中先祖來自福建閩南者(泉州、漳州、廈門)十之八九,當中又以泉州為最。在所有菲律賓華人之中,不論其已否菲化,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屬閩南裔;其餘約百分之十,以廣東籍為多,其它省籍為數無幾。閩南語(當地稱福建話)是菲華社區的通行語。
福建籍華人中,以原屬泉州府的三邑(晉江、惠安、南安)等縣最多,大部份居住在呂宋島,尤其是大馬尼拉地區,所經營的工商業和文教事業,也以在大馬尼拉地區的最為發達。原屬泉州府同安縣、漳州府龍溪、海澄(今合並為龍海市)等,以及廈門、金門,大多數在中部維薩亞斯地區的宿霧等地,和民答那峨島各處。
⑺ 菲律賓的華人有多少 你知道嗎
據統計,目前在菲國的華人數約有百萬,其中先祖來自福建閩南(泉州、漳州、廈門)者十有八九。 根據專家所作的研究,遍處東南亞地區的華人,與當地人種混血出生最多的,首推泰國,其次為菲律賓。根據人類學家所作的這項研究,在菲律賓民族中,華人血統約佔百份之二十;以菲律賓現有六千五百萬人口來說,有華人血統的,可能超過一千萬人。過去由於華人教育不發達,大部份具華人血統的,鮮有機會接受華文教育,也由於信奉天主教,結果變成純粹的菲律賓人。其中有四份之一含有中國血統的,因為接受華語教育而成為華人。如果依照氣質和文化的觀點來說,目前凡是自認為華人、身處華人社會、保持華人傳統生活習俗、加入華人社團、在家裡和華人社會說華語或中國方言、有意讓子女接受華文教育、以華人為子女選擇婚配主要對象、保有其成為華人的條件和傾向的華人,在菲律賓大約有六十萬至八十萬人;其中聚居在馬尼拉大都會(Metro Manila)者,約佔百份之六十,散居在各地的,約佔百份之四十。如果加上跟這許多所認定華人標准比較接近,或是有間接關系含有中國血統者,放寬認定的標准,目前菲律賓華人的總數,當於百萬以上。 在所有菲律賓華人之中,不論其已否菲化,百份之八、九十以上屬於閩南人;其餘約百份之十,以廣東籍為多,其它省籍為數無幾。閩南語(當地稱福建話)是菲華社區的通行語。福建籍華人中,以原屬泉州府的晉江、惠安、南安等縣最多,大部份居住在呂宋島,尤其是大馬尼拉地區,所經營的工商業和文教事業,也以在大馬尼拉地區的最為發達。原屬漳州府龍溪、海澄(今合並為龍海市)、同安等縣,以及廈門、金門的,大多數在中部未獅耶地區(VISAYAS)的宿霧(CEBU)等地,和民答那峨島(MINDANAO)各處。台灣籍因對菲律賓投資事業增加,投資人眷屬及應聘前來之經營管理或製造技術人員,近年來菲人數不少。菲律賓華人,可以說遍布全菲各地。
⑻ 金門面積人口多少
金門島是廈門灣的島嶼,面積151.65平方公里,人口約10.54萬人,金門島與廈門市距離約1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