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菲律賓人的習慣
喜歡椰汁煮飯,流行嚼檳榔。
菲律賓穆斯林男子穿短外衣,寬長褲。婦女短背心,緊腳口寬褲或裙子,部分少數民族袒露。其中林鄢人和伊洛戈人男女上身裸露。
見面一般握手
能歌善舞
忌諱13和星期五
2. 菲律賓黑人的由來是什麼
西班牙語中有一個詞——尼格利陀,這個詞的含義是又小又黑。自從發現了菲律賓的一個狩獵民族,這個詞語派上了一個固定的用處,這個民族被稱做了「尼格利陀人」。他們一度被稱為「島上的非洲奇跡」。尼格利陀人成年男人身高約1.5米,女子約為1.3米,皮膚黑色,鬈發,看起來和非洲俾格米人相似。尼格利陀人以狩獵採集為生,通常由40個到50個家庭構成一個群體,實行父系外婚制,沒有階級制度,沒有酋長或其他特定的首領,遇事由全體族人共同商議。採集植物和修建房屋是婦女的工作。男子專門用弓箭狩獵。獵物雖歸個人,但要分給獵獲少和沒有獵獲物的人。尼格利陀人的文化是「借」來的。他們多半借用周圍馬來系各民族的較高文化。他們沒有自己的語言,使用其周圍民族的語言。物質文化方面,幾乎沒有獨創的東西,只是將周圍各民族的用品略加改制。他們也沒有自己的神話傳說。尼格利陀男女都盛行紋身,到12~13歲時,便在手腕、胸部、背部用貝殼刻畫圖案。紋身的人,雖然在劃破皮膚時要流很多血,但毫不在乎,畫完後立即跳到海水中浸泡,使傷口紅腫,然後在太陽下曬干,這樣就可留下玫瑰色的美麗疤痕。
菲律賓眾島曾與大陸連接。這個時候,尼格利陀人已經生活在那裡,但他們的來歷尚未弄清。現在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尼格利陀人與非洲俾格米人有淵源關系,兩者是古代分布在亞熱帶地區的同一集團;另一種說法則認為,尼格利陀人與非洲俾格米人完全沒有關系,兩者只是由於適應熱帶狩獵生活,彼此巧合具有相似點而已。為了解開這個謎,日本學者於1976年到當地採集了350個尼格利陀人的血液標本進行了研究,企圖通過對血液中所包含的幾十種酶和血型的分析,探尋尼格利陀人的淵源。但結果只是使這個謎更加復雜了。因為這些研究人員在他們採集的血液標本中,一方面也找到了被認為是白人特徵的血型。這時候,科學的研究反而使人更迷惑了。
3. 中國同時和越南菲律賓PK,搞的贏嗎
看身體素質了,大多是黃種人,但是菲律賓人有些黑人的血統,身體素質可能稍微差點。
看心態了,假如中國隊是扶不起的劉阿斗那肯定輸,有句話叫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只有下了死的心,才可以勝利!
4. 菲律賓人是黑人么
菲律賓人不全是黑人,有白種人和黃種人。菲律賓人,指居住在菲律賓的各族人民,總人口超過一億(2012年)。馬來人佔全國人口的85%以上,包括他加祿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維薩亞人和比科爾人等;少數民族及外來後裔有華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國人;還有為數不多的原住民。
有70多種語言。國語是以他加祿語為基礎的菲律賓語,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有拉丁字母的文字。英語為官方語言,政府文告、議會辯論和主要報刊均使用英語。國民約85%信奉天主教,4.9%信奉伊斯蘭教,少數人信奉獨立教和基督教新教,華人多信奉佛教,原住民多信奉原始宗教。
菲律賓群島的古老居民系尼格利陀人,約在兩萬多年前從連接亞洲大陸的陸橋遷入,帶來舊石器時代後期文化,其後裔為今日的阿埃塔人。公元前3000年紀至前1000年紀,先後有兩批原始馬來人從海上遷入,帶來新石器時代文化,其後裔為今日的邦都人、卡林加人、伊隆戈特人、巴戈博人、曼達亞人、布基農人等。公元前2世紀至16世紀,又有3批新馬來人遷入,帶來金屬工具、階級制度和文字,其後裔為今日的伊富高人、比薩揚人、他加祿人、伊洛卡諾人、比科爾人以及14世紀信仰伊斯蘭教的摩洛人等。
5. 關於釣魚島日本是怎麼想的有什麼意圖為什麼釣魚島、黃岩島事件頻發中國國防海防差
日本在釣魚島挑事兒有三個目的:一是試探美國,二是登陸,三是抓住殘夢。
關於試探美國:
一戰結束以後不甘心失敗的德國,為了突破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束縛,進軍萊茵西區試探英美的反應。當時英美為了鼓勵德國去進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強國攻蘇聯,默許了德國的舉動。隨後在英美的默許下,德國逐步掙脫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束縛。最終引發二戰。
一戰結束以後不甘心失敗的日本,為了突破雅爾塔體系的束縛,在釣魚島挑起事端試探美國的反應。美國為了鼓勵日本來進攻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強國中國,支持了日本的舉動。隨後會怎樣?
關於登陸
日本不僅僅是島國,而且這些島嶼狹小;不僅僅島嶼狹小,而且全在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因此歷來覬覦穩定的大陸。
1931年日本在沈陽發動918事變,繼而輕取東北。
2012年日本在釣魚島發動910事變,目的是半個東海。
世界文明有兩個體系,在東方幾千年以來朝貢體系的中心一直是中國。而在西方文明的中心一直在遷移從最初的埃及、巴比倫經希臘;羅馬;法蘭克;法德意;英國直到現在的美國。
日本明治維新以後就了解了這個文明發展史,因而做起了文明東移的迷夢。然而在甲午戰爭中戰勝中國以後東方的中心任在中國,抗戰期間日本實力占據絕對優勢時仍然沒能建起大東亞共榮圈。戰後日本實力長期高於中國因此文明東移的夢依然縈繞腦間。
2010年中國反超日本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強國日本文明東移的夢只剩下了一些片段,因此自2010年起日本在釣魚島加緊了對華挑釁。
目前中國海防力量的確不強,僅僅是美國的1/3。但是收拾日、菲、越還是輕松的。關鍵是美國在背後挑唆。加上中華民族熱愛和平,不願意通過戰爭解決問題,因而各國膽兒越來越肥。
6. 菲律賓有什麼能力和膽量和中國叫板 這樣做對他們有什麼好處
菲律賓其實本身沒什麼能力和中國叫板,只是他覺得後面又美國在後面給他撐腰,他才敢的。但是這樣做,他原想藉此來打壓中國,獲得南海島嶼的一些利益,並憑此增大和中國談判的籌碼。但是菲律賓太高看自己了,他本身就是個外交低能的國家,中國和前蘇聯、美國等這些大國斗外交鬥了幾十年,一個小小的菲律賓和中國斗外交。最近還說讓中國小心一點。美國都沒說這種話,事實證明,在中國沒有依靠軍事實力的情況下,菲律賓不也退出了黃岩島嗎。所以,這樣做其實對他們一點好處也沒有。
7. 為什麼菲律賓人都是混血兒
被長期的殖民與侵略,造成了菲律賓的多種族狀況
【國名】
菲律賓在很早以前,是以呂宋、麻逸、蘇祿、胡洛等地的名稱聞名的。1521年葡萄牙航海者麥哲倫奉西班牙殖民主義者之命踏上這個群島時,正好是天主教宗教節日,於是就為群島起了一個有宗教意義的名稱----聖拉哈魯群島。後來因為麥哲倫干涉島上內爭被當地人民殺戮,這個名稱也就被人們遺忘。1542年,西班牙航海家洛佩茲繼麥哲倫之後第二個來到這個群島。為了在亞洲炫耀西班牙帝國的「功績」,便按照西班牙皇太子菲律普的名字,把群島命名為菲律賓群島。1898年6月,菲律賓人民推翻西班牙殖民者的統治,宣布獨立,將國名改為菲律賓共和國。1946年7月,菲律賓擺脫美國的殖民統治,宣布獨立,國名仍稱為「菲律賓共和國」。
【人口】 8400萬(2004年統計)。馬來族佔全國人口的85%以上,包括他加祿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維薩亞人和比科爾人等;少數民族及外來後裔有華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國人;還有為數不多的原住民。有70多種語言。國語是以他加祿語為基礎的菲律賓語,英語為官方語言。國民約84%信奉天主教,4.9%信奉伊斯蘭教,少數人信奉獨立教和基督教新教,華人多信奉佛教,原住民多信奉原始宗教。
8. 為什麼中國不打菲律賓
不同尋常的領土爭端近段時間,中國周邊可熱鬧了,最早有菲律賓、印尼的軍艦驅趕中國漁船;再是和日本的釣魚台爭端;然後連越南這樣的國家也來插一杠,要開發什麼南海旅遊;加上一個不爭氣的台灣,死扛著搞什麼「去中國化」……一時間所有的不合理要求好象都集中爆發了。中國的反應呢?一如既往??「強烈反對」、「嚴正交涉」、「表示抗議」、「嚴重關注」……反反復復播著錄音機,磁帶都快掉漆了。
中國怎麼了?當年那個打韓戰、打珍寶島之戰、打中印戰爭、打越南自衛還擊戰的強勢政權怎麼了?難道只顧賺錢,什麼都不管了?難道真的是穿上了鞋,開始怕光腳的了嗎?愛國人士哀其不爭,憤青們要罵街,旁觀者竊竊私語……國際各派勢力都在看熱鬧,中國這回可不是一般的被動。
中國為什麼引而不發
中國不打仗的原因只有兩個,一個是怕了,不敢打,不想打。中國近年加速了軍隊建設,所以我不認為是這個原因。第二個原因,就是不輕易開戰,想聚千鈞力於一點,一戰定乾坤。至少要有這樣的能力。俗話說「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中國深深明白,所有的這些威脅,歸根結底,都是源自於美國。那些小嘍?打不勝打,跟他們較勁,何時是了啊?「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對這個大魔頭,能不打就先不打,先和他周旋,萬不得以時,抓准了機會往他痛處雷霆一擊,比什麼都管用。那些嘍?們主要還是看主子,主子倒了,還不四散?到時候中國就是一言不發,他們都得拿著地圖找咱們進貢。
南海諸島,有六個國家和地區(包括台灣)聲稱擁有主權,形勢其實遠比你我想像的復雜。在那裡跟其中之一去打,根本解決不了問題,還會落人口實,所以,要找准對手,看準時機,要麼不戰,戰則必勝。
美國確實想實現霸權、領導全球,但是他對於和中國同歸於盡沒什麼興趣。兩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打起來,可不是隨便可以拿來開玩笑的。年初散播的「核捆綁」論,其實就是在提醒雙方實際存在的全球毀滅的可能,畫外音無非是:「大家都是穿上了鞋的人,玩玩好了,別太認真……」
可是中國不比伊拉克,不能你說玩就玩,你說不玩就不玩。真要打,中國未必怕,可是話又說回來,中國不能象小布那樣,打伊拉克都不找個充分點的借口,最後連自己盟國都不幹了,自己也下不了台階,那樣會很孤立的。要打,就得讓他連拉上個墊背的理由都找不到。
最可怕的不是已經射出的箭,而是箭還在弦上的時候。中國引弓不發,對所有的反華勢力都是一種無形的威懾,所以他們要叫嚷,要鼓噪。中國畢竟不象美國那樣鋒芒畢露,而是少說話,多做事,一步一步地實現自己的策略。
現在中國也正在這樣做了。歐盟說要解除對中國的武器禁運,這只是中國策略的一部分。北約實際上對中國沒有太大的威脅,因為北約是協同防禦軍事體系,並沒有規定協同進攻。看伊戰就知道了,出兵的也就美、英,充其量加個西班牙,現在也鬧著要撤。中國跟歐洲國家的關系在改善中,如果中國衰落,他們倒是願意來分一杯羹,但是要他們出錢出人來和中國玩命,卻不大可能。慢慢讓北約變成一個鬆散的軍事同盟,也是中國策略的一部分。中國在被美國圍堵的同時,也悄悄在用另一種方式圍堵美國。這場交鋒,還遠沒有到最後的時刻,但是可以肯定,中國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
在這里順便說說日本。在我們的角度,很難理解他為什麼一天到晚地上串下跳,和中國過不去,只能解釋為「變態」。但是如果你從日本的角度去看,就會一清二楚,明明白白了。大家不妨找張世界地圖看看日本在哪裡??它被中、美、俄這三個世界上最強大的核大國......
記得有網友打過這樣的比喻:中國和美國,是兩個巨人,一個拿著步槍,穿得不怎麼樣,但槍法很准;一個拿著機關槍,穿著軍大衣,身上還掛滿了子彈;日本是個小矮子,老想摻和進來,可不管怎麼蹦,兩個巨人還是看不見他。……兩個人都知道,要是打起來,真正解決問題的就一、兩顆子彈的事。
比喻做得好啊!當步槍的槍口全神貫注地對准別人的時候,拿機關槍那個必然會趁火打劫。所以,要麼不動,要動,就動那個拿機關槍的!
還有個網友說過:「老虎攻擊前,總是要先俯下身子,收起爪子,放輕腳步」。如果你認為它是只貓,那你就等死吧,它會閃電般的在獵物喉嚨上咬下去,一擊致命!
同胞們,別再怪我們的政府「放錄音磁帶」了,也別再喊「馬上出兵台灣」、「收復釣魚島」了,我們還年輕,有生之年,我們必將看到,中國,在醞釀一場復興之戰。
9. 菲律賓人身高都很矮,是不是和氣候有關
從人類進化的長期效果看,菲律賓人普遍比較矮,是與氣候有關。
菲律賓的主體民族是馬來人,佔全國人口的85%以上。關於馬來人的民族來源,至今尚無定論。一些研究者認為,馬來人的祖先約在5000年前從亞洲內陸逐漸南下,遷至中南半島,並經馬來半島(一說經安達曼群島)進入蘇門答臘島,然後往東擴散到爪哇、加里曼丹、蘇拉威西和菲律賓群島,往西擴散到馬達加斯加島。這種遷徙浪潮持續數千年之久。但這種說法與基因證據有些不符。
如果馬來人起源於亞洲內陸,那應該與東亞人基因型基本相同,但實際上東亞蒙古人種基因型與馬來人區別很大。比如,中國人基因由四種基因參照型構成,其平均分布是:
東亞81%, 中亞8%,東南亞/大洋洲7%,芬蘭/西伯利亞2%。說明在東亞地區,中北部的蒙古人種與南方的馬來人種分離遠不止幾千年,至少也應該有幾萬年了。
按照現代人離開非洲後的遷徙路線(來自於基因證據),現代人到達印度半島後,再向東並分為南北兩支,北支來到東亞北部,直至東西伯利亞,並經白令陸峽到達北美洲。南支則分布於中南半島,經馬來半島擴散至東南亞各島,最終到達了澳洲大陸。這部分人才是馬來人的祖先。
在早期人類不斷的遷徙中,體型特徵就隨氣候發生變化了。體積越大,表面積相對越小。北部地區氣候寒冷,需要較大的體型儲存熱量,較小的表面積減少熱量損失,所以越靠北,體型越高大、強壯。
反之在熱帶地區,氣候終年炎熱,體內沒有儲存較多熱量的需要,反而需要有相對較大的表面積散熱,他們的體型就逐漸變得較矮、較瘦了。這就是馬來人普遍比蒙古人種矮小的原因。
不只是人類,動物也是一樣的。
比如熊,馬來熊是世界上體型最小的熊,向北到印度熊,體型大了點。再向北到亞洲黑熊,體型再大一些。到與北美棕熊同祖先的北極熊,成了體型最大的熊。
虎也是。最北邊的東北虎體型最大,向南到華南虎,體型變小了。再向南到越南虎、馬來虎、蘇門答臘虎、爪哇虎,體型越來越小。
這些都是氣候影響生物進化的結果。
10. 菲律賓人為什麼黑
菲律賓的地理位置靠近熱帶,當然紫外線會比較強,但不是像書上講的終年氣候炎熱潮濕,相反在12月底和1月初的幾天里和刮台風的時候,氣溫都會有所下降。隨著氣溫漸漸升高,到了2~3月份時就會明顯感到炎熱和不適,之後人體也就慢慢地習慣了。大概從6月開始有了台風,大約在9月份時進入雨季。菲律賓的原生土著人確實較黑,卷發,個子較矮,這些都是典型的特徵。但是由於西班牙人近300 年的統治再加上後來的日本、美國的統治和接管以及與華人的融合混血,現在在菲律賓幾乎沒有純種的菲律賓人了,他們的膚色幾乎和中國人沒有兩樣。至於說什麼曬黑的問題在哪裡都一樣,只要你不是天天跑去曬太陽,那就沒事。有的時候可以看到有的菲律賓人的膚色白晰透紅,就是白人也自嘆不如。所以說菲律賓的氣候還是比較宜人的,而且排除歷史上西班牙針對華人的屠殺以外,菲律賓人民對於華人還是很友好的,菲律賓史上的民族英雄多帶有華人血統,即便是現任總統母子倆也都帶著華人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