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看菲律賓 > 中方援建菲律賓什麼項目

中方援建菲律賓什麼項目

發布時間:2022-07-16 17:03:09

『壹』 中國怎麼向菲律賓輸電

中國通過特高壓技術向菲律賓輸電。

是一種難以直接儲存的能源,一旦產出就必須使用,傳輸簡單,只需要一根電線,但高效的傳輸很難。傳輸距離越遠,電力損耗越大,當距離遠到一定程度,生產出的電力會完全損耗在傳輸的路上。

提高電壓即可。電壓提高一倍,傳輸損耗降低1/4。那方案有了,電力生產出來,提高電壓傳過去,再降壓供給城市和工廠,這樣損耗就大大降低。

世界各國也都是採用這種方法,從1890年的10千伏開始,電壓不斷升高,到110千伏叫高壓輸電,330千伏叫超高壓輸電,而電壓達到1000千伏以上,稱之為特高壓輸電。中國的「西電東送」工程也因為這項技術才得以實現。

中國對外輸電:

在2009年,中國國家電網接管了菲律賓整個國家的輸電網,同時拿下了25年的特許經營權;在2017年,中國在巴西的「美麗山」項目中,建設了一條輸送距離超過2000公里的特高壓線路,和中國國網公司以51%:49%股比聯營發展特高壓電網。至於非洲市場,整個非洲41%的電力市場都是中國的。

現在,不少國家都出巨資希望中國來建設當地的電力網路,這項技術不僅解決了國內的用電問題,還從國外帶回了巨大的收益。

『貳』 菲律賓和中國的關系怎麼樣

這個政治問題還不好說但是從我們老百姓來看的話我認為我們國家對他們國家是仁至義盡所不錯的啦也挺給他們面子的,但是他們總是在那裡作怪總要搞出這樣那樣不愉快的事來;例如登陸我國的島嶼或有爭議的島嶼宣誓主權其實是國際公認的是屬於我們國家的主權領土,還有一些他們所謂的政治家發言等等。想想看我們這么大一個國家如果真的在意的話分分鍾搞定他們國家是沒什麼問題的,而且他們那些人也知道他們沒什麼資格那樣做。看一些爭論節目可能是他們為了在自己國能選舉達到每種政治目的才這樣做的,要不實力懸殊這么大他們如果真的按他們所說所想那樣亂來的話有那個膽嗎?更多的也就不知道也不好說了我們也就個小老百姓在乎不了那麼多東東。

『叄』 如果菲律賓自然災害了中國會不會幫忙救災

中新社馬尼拉12月22日電 (記者 張明)熱帶風暴「天鷹」近日引發菲律賓南部多個省份發生嚴重洪災,已造成上千人死亡,64萬多人受災。菲律賓外交部22日透露,中國已表示將向菲律賓提供100萬美元救災援助。 菲外交部長德爾羅薩里奧21日在接受電視台采訪時曾透露中國提供援助的消息。22日,菲外交部正式公布國際社會對菲災區援助情況時稱,中國向菲律賓提供100萬美元救災援助,另外,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也在災後第一時間向菲方提供1萬美元緊急救災援助,相關款項已轉交菲方。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19日曾表示,「中方願根據菲方要求提供必要的人道主義援助」。 熱帶風暴「天鷹」在菲律賓造成重大災害後,已有多個國家政府和國際組織向菲提供救災援助。據菲外交部消息及媒體報道披露,截至22日,日本已承諾提供價值1400萬比索(約合32萬美元)的物資援助,韓國承諾援助50萬美元救災物資,澳大利亞承諾提供100萬澳元援助,西班牙援助20萬歐元,愛爾蘭援助10萬歐元,美國援助10萬美元,法國援助5萬歐元。總部設在馬尼拉的亞洲開發銀行22日決定撥款300萬美元,用於為菲災區提供清潔水、醫療衛生等緊急救助。 菲官方22日公布最新災情通報稱,熱帶風暴「天鷹」已造成菲南部1010人死亡,1603人受傷,51人失蹤,13個省份64萬多人受災,目前共有31萬人在接受政府救濟,4萬多人滯留在避難中心內。菲總統阿基諾已正式簽署第303號總統公告,宣布全國進入「災難狀態」,以便集全國之力全力推進救災。(完)

『肆』 什麼是經援橋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赴帕西格河中國經援橋項目現場考察。中國駐菲使館供圖

人民網曼谷6月3日電(記者 趙益普)馬尼拉消息:6月2日,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赴帕西格河中國經援橋項目現場,實地考察項目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情況。據悉,該項目目前已恢復到50%的開工率。

帕西格河自西向東橫貫於菲首都馬尼拉,為緩解沿河兩岸交通壓力,應菲方要求,中方在帕西格河上援建了兩座橋梁,分別連接中國城與王城、曼達盧永市與馬卡蒂市。今年3月17日馬尼拉實施社區隔離措施後,項目工地按照規定停止施工。隔離期間,項目執行單位中國路橋公司為員工提供了充足的防疫和生活物資,切實保障員工生活,項目上未出現感染病例。5月11日以來,應菲方業主單位要求,中國路橋根據當地隔離政策,在做好防疫措施,確保安全可控的前提下,逐漸復工復產,目前已恢復到50%的開工率。

黃溪連在現場考察時提出,在菲中資企業要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一是要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把疫情防控作為各項工作的基礎,把安全可控作為復工復產的前提。二是要制定完備可行,適應新常態下復工復產需要的防控方案,對人員要科學分類、精細管理,對物資要認真處置、嚴格管理。三是加強監測,對各類問題要發現、早處置、早報告。

隨著菲律賓疫情防控等級和措施調整,在菲中資企業正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按照當地規定逐步啟動復工復產工作,努力適應「新常態」,為菲經濟重啟和社會穩定做出新貢獻。

『伍』 中方決定將向菲方無償援助一批新冠疫苗,這是否說明了兩國之間的友好關系

中國在國際上一直是負責任的大國形象。這次疫情是全人類的災難,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只是一句口號,它需要各國去實施它,中國就起了一個帶頭的作用。據報道:中方將向菲律賓無償提供首批新冠疫苗。消息一出各國都對我國稱贊不已,這也說明了兩國之間的友好關系,菲律賓是我們的鄰居,在歷史上中國就不止一次為他們伸出援手,中國在這次抗疫的過程中給世界交了一個滿分的答卷,在研發的疫苗的進度上。也是一直領跑全球的,在中國疫苗出世的時候,就是全人類的福音。那麼中方還因為什麼原因決定向菲方無償援助一批新冠疫苗呢?小編認為主要有三點:一這是唇亡齒寒的事情;二是體現了大國形象;三是中菲兩國良好友誼的象徵。

一、這是唇亡齒寒的事情

菲律賓是我們的鄰國,如果他們的疫情過於嚴重,也會給我國的防疫帶來很大的壓力。只有我們的鄰居好了起來,我們才可以放心。放棄了鄰居,就會成為我國良好形勢的不穩定因素。這一舉動也可以看出我國高瞻遠矚的眼光。

大家還有什麼看法呢?還有評論區留言。

『陸』 中國對菲律賓援助建設大橋要不要錢

援建的東西是不收錢的,但是可能要要他幾年的這個過橋費,過路費。

『柒』 菲律賓與中國關系現狀

菲律賓是我國的鄰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近些年來,菲律賓經濟發展十分迅速,這也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而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增長速度也是很快的。那麼,菲律賓與中國的現狀如何?兩國GDP相差多大?

菲律賓GDP數據

1月17日,2019年中國經濟數據火熱出爐。初步核算,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99.086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1%;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大關,達到10276美元。我國GDP增長那麼多,這是十分了不起的事情。雖然步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但我國當前的經濟已經恢復有序發展。

另外,根據菲律賓官方發布的數據,2019年菲律賓GDP約3593億美元,其經濟實際增速為5.9%。雖然菲律賓扎在2019年的GDP數據沒有達到預期,但相對來說也是很不錯的成績。據專家預測,2020年菲律賓經濟增速或有望超過6%。

請採納

『捌』 中國連續向菲援助先進武器美國有什麼反應

這兩天,我國在軍事上援助菲律賓,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這是怎麼回事呢?

當地時間10月5日,中國援助菲律賓的第二批反恐武器裝備運抵菲律賓,總價值約為3000萬人民幣。另外,中國人民解放軍願意與菲律賓武裝部隊分享在反恐和反毒方面的經驗。

要知道,在今年6月27日,中國已將第一批反恐物資運抵菲律賓,其價值1400萬美元。按照計劃,中方將在明年初繼續向菲捐助第三批反恐武器裝備。

一年之內,我國將連續援助三次,頻率之高足以說明事情的重要性,但一系列問題也隨之產生。為什麼我國連續向菲律賓援助武器裝備?這背後有什麼原因?菲律賓此前的盟友——美國,有什麼反應?


2014年,菲律賓民眾高舉「美國帝國主義是頭號恐怖分子」的標語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曾說,只有中國會幫助菲律賓。事實也一再證明。中國不會乘人之危,願意做大家的好鄰居,一起研究怎麼過上好日子。

『玖』 中國要給汶萊無償援助40億美元。真的假的

中國的對外援助

(2011年4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對外援助政策

二、對外援助資金

三、對外援助方式

四、對外援助分布

五、對外援助管理

六、援外國際合作

結束語

前言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多年來,中國在致力於自身發展的同時,始終堅持向經濟困難的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承擔相應國際義務。

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成立後不久,中國在自身財力十分緊張、物資相當匱乏的情況下,開始對外提供經濟技術援助,並逐步擴大援助范圍。70年代末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力顯著提升,但依然是一個人均水平不高、貧困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盡管如此,中國仍量力而行,盡力開展對外援助,幫助受援國增強自主發展能力,豐富和改善人民生活,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國的對外援助,發展鞏固了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友好關系和經貿合作,推動了南南合作,為人類社會共同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中國對外援助堅持平等互利,注重實效,與時俱進,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模式。

一、對外援助政策

對外援助歷程

中國對外援助從幫助周邊友好國家開始起步。1950年,中國開始向朝鮮和越南兩國提供物資援助,從此開啟了中國對外援助的序幕。1955年萬隆亞非會議後,隨著對外關系的發展,中國對外援助范圍從社會主義國家擴展到其他發展中國家。1956年,中國開始向非洲國家提供援助。1964年,中國政府宣布以平等互利、不附帶條件為核心的對外經濟技術援助八項原則,確立了中國開展對外援助的基本方針。1971年10月,在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支持下,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國同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建立了經濟和技術合作關系,並援建了坦贊鐵路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這段時期,中國克服自身困難,為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爭取民族獨立和發展民族經濟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奠定了新中國與廣大發展中國家長期友好合作的堅實基礎。

1978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後,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合作由過去單純提供援助發展為多種形式的互利合作。中國根據國情適度調整了對外援助的規模、布局、結構和領域,進一步加強對最不發達國家的援助,更加註重提高對外援助項目的經濟效益和長遠效果,援助方式更為靈活。為進一步鞏固已建成生產性援助項目成果,中國同部分受援國開展了代管經營、租賃經營和合資經營等多種形式的技術和管理合作。一些已建成援外生產性項目通過採取上述合作模式,在改善企業經營管理和提高生產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比傳統技術合作更為顯著的成效。經過調整鞏固,中國對外援助走上了更加適合中國國情和受援國實際需求的發展道路。

20世紀90年代,中國在加快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過程中,開始對對外援助進行一系列改革,重點是推動援助資金來源和方式的多樣化。1993年,中國政府利用發展中國家已償還的部分無息貸款資金設立援外合資合作項目基金。該基金主要用於支持中國中小企業與受援國企業在生產和經營領域開展合資合作。1995年,中國開始通過中國進出口銀行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具有政府援助性質的中長期低息優惠貸款,有效擴大了援外資金來源。與此同時,中國更加重視支持受援國能力建設,不斷擴大援外技術培訓規模,受援國官員來華培訓逐漸成為援外人力資源開發合作的重要內容。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成立,成為新形勢下中國與非洲友好國家開展集體對話的重要平台和務實合作的有效機制。通過這一階段的改革,中國對外援助的發展道路進一步拓寬,效果更加顯著。

進入新世紀特別是2004年以來,在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的基礎上,中國對外援助資金保持快速增長,2004年至2009年平均年增長率為29.4%。中國除通過傳統雙邊渠道商定援助項目外,還在國際和地區層面加強與受援國的集體磋商。中國政府在聯合國發展籌資高級別會議、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高級別會議,以及中非合作論壇、上海合作組織、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中國-加勒比經貿合作論壇、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合作論壇、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等區域合作機制會議上,多次宣布一攬子有針對性的對外援助政策措施,加強在農業、基礎設施、教育、醫療衛生、人力資源開發合作、清潔能源等領域的援助力度。2010年8月,中國政府召開全國援外工作會議,全面總結援外工作經驗,明確了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對外援助工作的重點任務,中國的對外援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中國的對外援助政策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符合自身國情和受援國發展需要。20世紀60年代中國提出的對外援助八項原則,從一開始就是中國對外援助遵循的基本方針,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完善和發展。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口多、底子薄、經濟發展不平衡。發展仍然是中國長期面臨的艱巨任務,這決定了中國的對外援助屬於南南合作范疇,是發展中國家間的相互幫助。中國對外援助政策的基本內容是:

——堅持幫助受援國提高自主發展能力。實踐證明,一國的發展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中國在提供對外援助時,盡力為受援國培養本土人才和技術力量,幫助受援國建設基礎設施,開發利用本國資源,打好發展基礎,逐步走上自力更生、獨立發展的道路。

——堅持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中國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尊重各受援國自主選擇發展道路和模式的權利,相信各國能夠探索出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絕不把提供援助作為干涉他國內政、謀求政治特權的手段。

——堅持平等互利、共同發展。中國堅持把對外援助視為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相互幫助,注意實際效果,照顧對方利益,通過開展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技術合作,著力促進雙邊友好關系和互利共贏。

——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在援助規模和方式上,中國從自身國情出發,依據國力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注重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最大限度地結合受援國的實際需要。

——堅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中國對外援助順應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注重總結經驗,創新對外援助方式,及時調整改革管理機制,不斷提高對外援助工作水平。

二、對外援助資金

中國對外援助資金主要有3種類型:無償援助、無息貸款和優惠貸款。其中,無償援助和無息貸款資金在國家財政項下支出,優惠貸款由中國政府指定中國進出口銀行對外提供。截至2009年底,中國累計對外提供援助金額達2562.9億元人民幣,其中無償援助1062億元,無息貸款765.4億元,優惠貸款735.5億元。

對外援助支出是國家財政支出的一部分。援外預算資金由財政部按預決算制統一管理。商務部及國務院其他參與對外援助管理的部門,根據職責分工具體管理本部門的援外資金。各部門結合對外援助任務,堅持量力而行的原則編制年度對外援助項目支出預算,經財政部審核並報請國務院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後執行。各部門對援外項目資金實行預算控制管理。財政部和國家審計署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財務規章制度對主管部門援外支出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無償援助

無償援助主要用於幫助受援國建設醫院、學校、低造價住房、打井供水項目等中小型社會福利性項目。此外,無償援助還用於實施人力資源開發合作、技術合作、物資援助、緊急人道主義援助等領域的項目。

無息貸款

無息貸款主要用於幫助受援國建設社會公共設施和民生項目。無息貸款期限一般為20年,其中使用期5年,寬限期5年,償還期10年。目前,無息貸款主要向經濟條件較好的發展中國家提供。

優惠貸款

優惠貸款主要用於幫助受援國建設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生產性項目和大中型基礎設施,或提供成套設備、機電產品、技術服務以及其他物資等。優惠貸款本金由中國進出口銀行通過市場籌措,貸款利率低於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基準利率,由此產生的利息差額由國家財政補貼。目前,中國提供的優惠貸款年利率一般為2%至3%,期限一般為15年至20年(含5年至7年寬限期)。截至2009年底,中國共向76個國家提供了優惠貸款,支持項目325個,其中建成142個。中國提供的優惠貸款61%用於幫助發展中國家建設交通、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8.9%用於支持石油、礦產等能源和資源開發。

三、對外援助方式

中國對外援助主要有8種方式:成套項目、一般物資、技術合作、人力資源開發合作、援外醫療隊、緊急人道主義援助、援外志願者和債務減免。

成套項目

成套項目援助是指中國通過提供無償援助和無息貸款等援助資金幫助受援國建設生產和民用領域的工程項目。中方負責項目考察、勘察、設計和施工的全部或部分過程,提供全部或部分設備、建築材料,派遣工程技術人員組織和指導施工、安裝和試生產。項目竣工後,移交受援國使用。

成套項目是中國最主要的對外援助方式。從1954年開始,中國利用成套項目援助方式為越南、朝鮮兩國修復被戰爭破壞的鐵路、公路、港口、橋梁和市政交通等設施,並援建一批基礎工業,為兩國戰後重建和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此後,成套項目建設的規模和范圍不斷擴大,在對外援助支出中一直佔有較大比例。目前,成套項目援助占對外援助財政支出的40%左右。

截至2009年底,中國共幫助發展中國家建成2000多個與當地民眾生產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各類成套項目,涉及工業、農業、文教、衛生、通訊、電力、能源、交通等多個領域。

一般物資

一般物資援助是指中國在援助資金項下,向受援國提供所需生產生活物資、技術性產品或單項設備,並承擔必要的配套技術服務。

中國對外援助最早是從提供一般物資開始的。20世紀50、60年代,中國在國內物資十分短缺的情況下,為支持廣大亞非國家爭取民族解放和發展民族經濟,向上述國家提供了大量生產和生活物資。除單項提供援外物資外,中國還配合成套項目建設提供各種配套設備和物資。中國始終將國內生產的質量最好的產品作為援助物資,提供的物資涉及機械設備、醫療設備、檢測設備、交通運輸工具、辦公用品、食品、葯品等眾多領域。這些物資滿足了受援國生產生活急需,其中一些設備如民用飛機、機車、集裝箱檢測設備等,還促進了受援國裝備能力的提高和產業的發展。

技術合作

技術合作是指由中國派遣專家,對已建成成套項目後續生產、運營或維護提供技術指導,就地培訓受援國的管理和技術人員;幫助發展中國家為發展生產而進行試種、試養、試制,傳授中國農業和傳統手工藝技術;幫助發展中國家完成某一項專業考察、勘探、規劃、研究、咨詢等。

技術合作是中國幫助受援國增強自主發展能力的重要合作方式。技術合作涉及領域廣泛,包括工業生產和管理,農業種植養殖,編織、刺綉等手工業生產,文化教育,體育訓練,醫療衛生,沼氣、小水電等清潔能源開發,地質普查勘探、經濟規劃等。技術合作期限一般為1年至2年,必要時應對方要求,可以延長。

人力資源開發合作

人力資源開發合作是指中國通過多雙邊渠道為發展中國家舉辦各種形式的政府官員研修、學歷學位教育、專業技術培訓以及其他人員交流項目。

中國從1953年開始實施人力資源開發合作項目。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中國接收了大量來自朝鮮、越南、阿爾巴尼亞、古巴、埃及等國的實習生來華學習,涉及農林、水利、輕工、紡織、交通、衛生等20多個行業。自1981年起,中國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合作,為發展中國家在華舉辦了多個領域的實用技術培訓班。自1998年起,中國政府開始舉辦官員研修班,培訓的部門、領域和規模迅速擴大。截至2009年底,中國為發展中國家在華舉辦各類培訓班4000多期,培訓人員12萬人次,包括實習生、管理和技術人員以及官員。培訓內容涵蓋經濟、外交、農業、醫療衛生和環保等20多個領域。目前,每年在華培訓發展中國家人員約1萬名左右。此外,中國還通過技術合作等方式為受援國就地培訓了大量管理和技術人員。

援外醫療隊

援外醫療隊是指中國向受援國派出醫務人員團隊,並無償提供部分醫療設備和葯品,在受援國進行定點或巡迴醫療服務。

1963年,中國向阿爾及利亞派出第一支醫療隊。截至目前,中國已向亞洲、非洲、歐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和大洋洲69個國家派遣了援外醫療隊。援外醫療隊一般工作在受援國缺醫少葯的落後地區,條件十分艱苦。援外醫療隊員治癒了大量常見病、多發病,並採用針灸、推拿以及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法診治了不少疑難重症,挽救了許多垂危病人的生命。援外醫療隊員還向當地醫務人員傳授醫療技術,促進了當地醫療衛生水平的提高。援外醫療隊員以精湛的醫術、良好的醫德醫風和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全力為受援國人民服務,贏得了受援國政府和人民的尊重和贊揚。截至2009年底,中國累計對外派遣21000多名援外醫療隊員,經中國醫生診治的受援國患者達2.6億人次。2009年,有60支援外醫療隊,共1324名醫療隊員,分別在57個發展中國家的130個醫療機構提供醫療服務。

緊急人道主義援助

緊急人道主義援助是指中國在有關國家和地區遭受各種嚴重自然災害或人道主義災難的情況下,主動或應受災國要求提供緊急救援物資、現匯或派出救援人員,以減輕災區人民生命財產損失,幫助受災國應對災害造成的困難局面。

多年來,中國積極參與對外緊急救援行動,並在國際緊急人道主義救援事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使救援行動更加快速有效,中國政府於2004年9月正式建立人道主義緊急救災援助應急機制。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嘯發生後,中國開展了對外援助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緊急救援行動,向受災國提供各種援助共計7億多元人民幣。近5年來,中國政府累計開展緊急援助近200次,主要包括向東南亞國家提供防治禽流感緊急技術援助;就幾內亞比索蝗災和霍亂,厄瓜多登革熱,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伊朗、巴基斯坦、海地、智利地震,馬達加斯加颶風,緬甸、古巴熱帶風暴,巴基斯坦洪災等提供物資或現匯緊急援助;向朝鮮、孟加拉國、尼泊爾、阿富汗、蒲隆地、賴索托、辛巴威、莫三比克等國提供緊急糧食援助。

援外志願者

援外志願者是指中國選派志願人員到其他發展中國家,在教育、醫療衛生和其他社會發展領域為當地民眾提供服務。目前,中國派出的志願者主要有援外青年志願者和漢語教師志願者。

2002年5月,中國首次派遣5名青年志願者赴寮國,在教育和醫療衛生領域開展了為期半年的志願服務。截至2009年底,中國向泰國、衣索比亞、寮國、緬甸、塞席爾、賴比瑞亞、蓋亞那等19個發展中國家共派遣405名援外青年志願者,服務范圍涉及漢語教學、中醫治療、農業科技推廣、體育訓練、計算機培訓、國際救援等領域。其中,向衣索比亞、蓋亞那等多個國家實現連續派遣。2003年,中國開始對外派遣漢語教師志願者。截至2009年底,向全球70多個國家派遣漢語教師志願者共計7590人次。

債務減免

債務減免是指中國免除部分發展中國家對華到期政府債務。對於受援國對華政府債務,中國政府從不施加還款壓力。在受援國償還到期無息貸款遇到困難時,中國政府一向採取靈活的處理方式,通過雙邊協商延長還款期限。為進一步減輕經濟困難國家的債務負擔,中國政府在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第一屆部長級會議、2005年聯合國發展籌資高級別會議、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2008年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高級別會議、2009年中非合作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和2010年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高級別會議上,先後6次宣布免除與中國有外交關系的重債窮國和最不發達國家對華到期無息貸款債務。截至2009年底,中國與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和大洋洲50個國家簽署免債議定書,免除到期債務380筆,金額達255.8億元人民幣。
四、對外援助分布

中國對外援助的主要對象是低收入發展中國家。在援助領域分布中,中國重點關注受援國民生和經濟發展,努力使援助更多地惠及當地貧困群體。

地區分布

中國對外援助地理分布比較均衡。受援國涉及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大洋洲和東歐等地區大部分發展中國家。中國對其中最不發達國家和其他低收入國家的援助比重始終保持在2/3左右。截至2009年底,中國累計向161個國家以及30多個國際和區域組織提供了援助,經常性接受中國援助的發展中國家有123個,其中亞洲30個、非洲51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18個、大洋洲12個、東歐12個。亞洲和非洲作為貧困人口最多的兩個地區,接受了中國80%左右的援助。

主要領域

中國對外援助項目主要分布在農業、工業、經濟基礎設施、公共設施、教育、醫療衛生等領域,重點幫助受援國提高工農業生產能力,增強經濟和社會發展基礎,改善基礎教育和醫療狀況。近年來,應對氣候變化成為中國對外援助的一個新領域。

農業

中國將促進發展中國家的農業和農村發展、減輕貧困作為對外援助的優先領域。農業援助內容主要包括:建設農場、農業技術示範中心、農業技術試驗站和推廣站,興建農田水利工程,提供農機具、農產品加工設備和相關農用物資,派遣農業技術人員和高級農業專家傳授農業生產技術和提供農業發展咨詢,為受援國培訓農業人才等。中國援建的農業項目促進了受援國農業生產的發展,增加了糧食和經濟作物的產量,並為發展輕工業提供了原料。中國派遣援外農業專家幫助幾內亞比索建立11個水稻生產示範點,示範種植面積2000公頃,繁育良種530噸,推廣面積3530公頃,其中多個品種增產3倍以上。2008年,中方農業專家獲得幾內亞比索農業部頒發的科技進步一等獎。援助馬達加斯加雜交水稻開發示範中心試種34個中國雜交水稻品種,平均產量為每公頃8噸以上,相當於該國水稻平均產量的2倍至3倍。20世紀60年代,中國幫助馬里試種甘蔗取得成功後,又進一步幫助該國建立甘蔗農場和糖廠,開創了馬里自產食糖的歷史。目前,由中國援建的2個甘蔗農場和2個糖廠組成的馬里製糖聯合企業在馬里國民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於20世紀80年代援建的突尼西亞麥熱爾德-崩角水渠實現了突尼西亞農業灌溉的西水東調,為崩角地區農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國不斷加大在農業和糧食生產領域的援助力度。近年來,糧食安全問題成為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全球性問題。為此,中國採取了一系列對外援助舉措。如,在2010年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高級別會議上,中國政府承諾在未來5年內為發展中國家建立30個農業技術示範中心、派遣3000名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為發展中國家提供5000個來華農業培訓名額等。

截至2009年底,中國共幫助發展中國家建成221個農業援助項目,其中農場35個、農業技術實驗站和推廣站47個、牧業項目11個、漁業項目15個、農田水利工程47個、其他農業項目66個。此外,中國還提供了大量農機設備等農用物資。

工業

工業援助在中國對外援助初期占據重要地位。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中國幫助許多剛獨立的亞非國家建設了一批工業項目,奠定了受援國工業發展基礎,不少項目填補了受援國民族工業的空白。工業援助在70年代發展較為迅速,一度成為中國成套項目援助的重要內容之一。從80年代中後期開始,許多發展中國家企業私有化進程加快,中國對這一領域的援助逐步減少。中國援建的工業項目對於促進受援國生產和經濟發展,增加就業和稅收,繁榮市場發揮了積極作用。截至2009年底,中國共幫助發展中國家建成688個工業生產性項目,涉及輕工、紡織、機械、化工、冶金、電子、建材、能源等多個行業。敘利亞哈馬棉紡織廠、盧安達水泥廠、秘魯水泥廠、緬甸農機廠、剛果(布)水泥廠等一批項目一直保持盈利,並僱用大量當地員工,產生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經濟基礎設施建設一直是中國對外援助的重要內容。雖然援助資金有限,但中國充分發揮技術成熟和人力成本相對低廉的優勢,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建設了一批交通、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項目。截至2009年底,中國共幫助發展中國家建成442個經濟基礎設施項目。葉門薩那至荷台達公路、巴基斯坦喀喇昆侖公路和瓜達爾港、坦贊鐵路、索馬里貝萊特溫-布勞公路、馬爾他干船塢、喀麥隆拉格都水電站、茅利塔尼亞友誼港、波札那鐵路改造、孟加拉國6座大橋、昆曼公路寮國段、緬甸大湄公河次區域信息高速公路、塔吉克沙爾-沙爾隧道、柬埔寨7號公路、衣索比亞格特拉立交橋等項目,改善了受援國的生活和生產環境,為受援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公共設施

公共設施是中國對外援助中一個具有特色的領域。中國援建的公共設施項目主要包括市政設施、民用建築、打井供水、會議大廈、體育場館、文化場館、科教衛生設施等。截至2009年底,中國共幫助發展中國家建成687個各類公共設施項目。斯里蘭卡紀念班達拉奈克國際會議大廈、蘇丹友誼廳、迦納國家劇場、埃及開羅國際會議中心、葛摩廣播電視中心、緬甸國際會議中心、肯亞國際體育中心、斐濟多功能體育館、坦尚尼亞國家體育場等公共設施和體育設施,成為當地社會政治文化活動的中心和城市標志性建築。茅利塔尼亞首都供水工程、柬埔寨打井項目、坦尚尼亞查林茲供水項目、尼日津德爾供水工程、安哥拉經濟住宅項目、蘇利南低造價住房項目等社會公共福利設施,為改善當地貧困人民的生活條件作出了積極貢獻。

教育

中國政府歷來重視對發展中國家教育領域的援助。中國教育援助內容主要包括:援建學校、提供教學設備和資料、派遣教師、在華培訓發展中國家教師和實習生,為發展中國家來華留學生提供政府獎學金等。

20世紀50年代起,中國開始資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學生來華學習,並幫助亞洲和非洲國家建設普通和技術院校,提供教學儀器和實驗室設備。60年代,中國開始向發展中國家派遣援外教師。70、80年代,中國應受援國政府的要求,以接受留學生的方式,為坦贊鐵路、茅利塔尼亞友誼港、坦尚尼亞煤礦、蓋亞那紡織廠等部分援建成套項目,專門培養中高級技術和管理人才。近年來,中國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的教育援助力度,援建了近100所農村小學校,大幅增加政府獎學金和來華培訓教師名額,派遣更多的教師幫助受援國發展薄弱學科,加強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在職業技術教育和遠程教育等方面的合作。中國在教育領域的援助促進了受援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幫助受援國培養了大批教育、管理、科技等領域的人才,為受援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截至2009年底,中國共幫助發展中國家建成130多所學校。累計資助來自119個發展中國家共計70627名留學生來華進行各類專業學習,其中,2009年向11185名留學生提供了獎學金。共派遣近1萬名援外教師。共為受援國培訓校長和教師1萬余名。

醫療衛生是中國對外援助的重要領域。主要援助內容有:建設醫院、醫療衛生中心和設立瘧疾防治中心,派遣醫療隊,培訓醫療人員,提供葯品和醫療物資援助。截至2009年底,中國共幫助發展中國家建成100多所醫院和醫療服務中心,並提供大量醫療設備和葯品。另有30多所醫院正在建設之中。

中國援建的葉門塔茲醫院、中非友誼醫院、幾內亞比索卡松果醫院、辛巴威奇諾伊醫院、查德自由醫院、寮國琅勃拉邦醫院等,為解決當地人民看病就醫困難作出了積極貢獻。近年來,中國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開展在艾滋病、瘧疾等傳染病和其他疾病防治,傳統醫葯研究及應用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並為發展中國家培訓培養了大量醫護人員。近3年來,中國為非洲國家設立了30個瘧疾防治中心,並提供價值1.9億元人民幣的青蒿素類抗瘧葯品。中國在醫療領域的援助為受援國發展醫療衛生事業、改善醫療衛生條件、提高醫療技術水平作出了積極貢獻。

清潔能源和應對氣候變化

沼氣和小水電等清潔能源的利用是中國開展較早且具有一定優勢的援助領域。在對外援助初期,中國幫助亞非發展中國家利用當地水力資源,修建中小型水電站及輸變電工程,為當地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提供電力。20世紀80年代,中國同聯合國有關機構合作,向許多發展中國家傳授沼氣技術。同時,中國還通過雙邊援助渠道向蓋亞那、烏干達等國傳授沼氣技術,取得較好效果,減少了受援國對進口燃料的依賴。

中國逐步增加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援助。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峻,中國進一步拓展相關援助范圍。中國與突尼西亞、幾內亞、萬那杜、古巴等國家開展沼氣技術合作,為喀麥隆、蒲隆地、幾內亞等國援建水力發電設施,與蒙古、黎巴嫩、摩洛哥、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國開展太陽能和風能發電方面的合作。此外,中國還為發展中國家舉辦清潔能源和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的培訓,2000年至2009年,共舉辦50期培訓班,培訓內容涉及沼氣、太陽能、小水電等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林業管理、防沙治沙等,1400多名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學員來華參加了培訓。

『拾』 2020年中菲經貿合作成果豐碩,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0年中菲經貿投資合作成果豐碩 中方願助力菲經濟復甦

1月18日,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在接受菲律賓通訊社(PNA)、菲律賓人民電視台(PTV)及菲律賓國家電台(PBS)記者的聯合採訪時稱,2020年中菲經貿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中方願意積極助力菲律賓經濟復甦。

在貿易領域,2020年的前10個月,中國作為菲律賓第一大貿易夥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的地位進一步鞏固,並躍升為菲律賓第二大出口目的地。

2020年9月、10月,菲律賓對華貨物出口分別同比大幅增長43.3%和12.7%。2020年3月,菲律賓對華出口的首批鱷梨抵達上海,菲律賓由此成為首個向中國出口鱷梨的亞洲國家;在第三屆進口博覽會期間,中方采購商與菲方企業一次性簽訂了價值高達2億美元的水果采購意向書。

2021年1月,中菲雙方簽署了總金額約4億美元的達沃—薩馬爾島大橋項目商務合同,圖為項目效果圖


黃溪連大使表示,中方願進一步深化"一帶一路"建設和"大建特建"規劃對接,根據菲方需要加快推進有關合作,助力菲律賓經濟復甦。

閱讀全文

與中方援建菲律賓什麼項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