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毛派游擊隊來歷是什麼
印度毛派游擊隊於2004年9月21日成立,由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人民戰爭以及印度毛主義行動中心合並而成。兩個組織於同年10月14日公布合並事宜,並籌組了臨時中央委員會,由人民戰爭領袖賈納帕蒂出任總書記。
它是印度毛派武裝,簡稱「印度共產黨(毛主義)」、「印度共產黨(毛)」或者「印共(毛)」,是印度一個信仰毛澤東思想的地下政黨,目標是推翻印度政府。
我國駐印度大使曾明確表示:中國與他們從來沒有任何關系,中國境內也沒有任何組織或團體與他們有任何聯系。
B. 菲律賓國內有幾方政治勢力
目前武裝反政府的就有南部的伊斯蘭魔伊武裝,還有毛派共產黨武裝
C. 尼泊爾成立共和國,其中尼共(毛主義)是什麼什麼意思
尼泊爾共產黨1949年4月26日在印度加爾各答成立,其宗旨是反對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今天尼共在尼泊爾分成多個派別,互不隸屬。
尼泊爾共產黨(毛派)
又稱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是現在尼泊爾共產黨中最大的派別。這個派別1994年從「尼共(團結中心)」中分出,從1996年開始使用現在的名稱。該派信仰毛澤東思想,從1996年2月13日開始發動了「人民戰爭」,試圖用「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在尼泊爾實現「新民主主義」,之後在進一步實現社會主義社會。尼共(毛派)宣傳他們要打破種姓差別,男女平等,推翻尼泊爾現行的君主制。他們反對「尼泊爾封建專制、印度擴張主義、美國擴張主義、俄國社會帝國主義、中國修正主義及一切形式的反動主義!」
尼共(毛派)曾以武力控制了尼泊爾大部分地區,並從2004年底開始,對首都加德滿都圍城。2006年,尼泊爾國王賈南德拉的大部分權利由於尼共(毛派)支持的首都的示威而被剝奪。11月7日,尼共(毛派)和政府達成協議,放棄武裝斗爭,加入政府。
對該派的批評者認為他們濫用暴力,有可能成為一個像柬埔寨當年的紅色高棉一樣的政黨。美國國務院將尼共(毛派)列為恐怖組織並援助尼泊爾政府兩千萬美元用於鎮壓游擊隊。歐盟在2005年8月譴責尼共(毛派)使用未成年戰士。中國共產黨不支持尼共(毛派),並稱他們「盜用了毛澤東的名義」。
尼泊爾共產黨(團結中心—Masal)
尼泊爾共產黨(團結中心—Masal)在2002年成立,由「尼泊爾共產黨(團結中心)」和「尼泊爾共產黨(Masal)」合並而成。該黨主張以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國內問題,建立憲政,反對美國干涉。該黨和其他一些左翼政黨組成聯盟。
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
1991年1月6日「尼共(馬克思主義)」和「尼共(馬列主義)」合並成立「尼共(聯合馬列)」。1999年尼共(聯合馬列)得到尼泊爾的議會中將近四成的選票。尼共(聯合馬列)參與執政,並認為應該和尼共(毛派)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結束內戰。
尼泊爾選舉初步統計結果顯示尼共(毛主義)領先
2008-04-13 03:37:57 來源: 央視 網友評論 464 條 點擊查看 核心提示:尼泊爾制憲會議選舉初步統計結果顯示尼共(毛主義)一路領先。這場將終結君主制的選舉是該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選舉。也是原反政府武裝尼共(毛主義)在10年內戰之後首次參加大選,可能讓它成為尼第一大黨。
央視4月13日報道 根據尼泊爾選舉委員會宣布的初步統計結果顯示,在已經統計出結果的20個選區中,尼共(毛主義)贏得了11個選區。此前,尼共(毛主義)在正在統計的121個選區中,有61個選區中得票領先。選舉最終結果將在投票結束後兩到三周內公布。這次選舉對尼泊爾意義重大,通過選舉產生的制憲會議將決定尼泊爾未來政體和君主制的存廢。
4月10日,尼泊爾制憲會議選舉如期舉行。這是該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選舉,此次選舉也是原反政府武裝尼共(毛主義)在10年內戰之後首次參加大選。
尼共或成第一大黨
「根據現在的趨勢,尼共(毛主義)將成為第一大黨。」當地報章《尼泊爾時報》編輯昆達·迪克希特說。
雖然最終選舉結果可能要10天以後才能統計出來,但不斷更新的統計記錄顯示,尼共(毛主義)領導人普拉昌達和其他高級領導人正超過競爭對手。一名亞洲外交官說:「他們甚至把自己都嚇了一跳。他們也沒有預料到這樣,每個人都認為尼共(毛主義)可能排在第三位。沒人能理解。他們非常聰明地從不同的被邊緣化的族群中挑選候選人。」
尼泊爾Tribhuvan大學教授克里斯那·漢納說:「我已經預料到大選後尼共(毛主義)會成為一支主要的政治力量,但我從來沒想到他們即使在加德滿都地區都能有如此強勁的表現。」
從首都加德滿都第10選區參選的尼共(毛主義)總書記達哈爾的得票幾乎是第二名的兩倍。盡管加德滿都並非尼共(毛主義)的「勢力范圍」,但在首都地區的其他4個選區里,該黨派也占據優勢,政治勢力大增。
除了尼共(毛主義),尼泊爾大會黨和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分別贏得4個選區勝利。
擁有尼泊爾一半人口的南部平原地區的統計結果還未出來,傳統上,尼共(毛主義)在該地區的影響力較弱。
「人民渴望共和」
盡管觀察家對這一結果表示驚訝,但尼共(毛主義)的高級領導人並不這樣認為。該黨高級官員巴布拉姆·哈塔來說,這個結果很「自然」,他稱:「制憲會議、共和制以及政府的聯邦架構都已在我們的日程表上了。」他說人民投票給他們是相信這些日程只有在尼共(毛主義)贏得選舉後才可能被施行。他希望該黨派能贏得絕對多數。
「在最終結果里,我們將贏得清晰的大多數。」該黨另一名高級成員希斯那·亞米說,「人民已經選舉我們來領導這個國家,這其實是人民渴望共和的一種反應,而這一直是我們的立場。」
在首都加德滿都的一個計票點前,數百名該黨支持者高舉尼共(毛主義)的旗幟,臉上塗滿斧頭鐮刀的標志,高呼「這是人民的選擇」的口號。
尼泊爾於10日舉行制憲會議選舉,尼泊爾制憲會議代表席位為601席,其中335席由比例代表制選舉產生,240席通過直接選舉從全國240個選區中產生,26席由首相任命。通過本次選舉產生的制憲會議將決定尼泊爾未來政體和已延續200多年的君主制的存廢。這次選舉共有50多個黨派、3937名候選人參加競選。
主要政黨簡介
●第一大黨:
尼泊爾大會黨
1947年1月成立。主張鞏固多黨民主和君主立憲政體,建立民族團結並保持所有人的相互信任與合作。
●第二大黨:
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
在尼下層人民中頗有影響,並有較強的號召力和組織能力。該黨由尼共(馬)和尼共(馬列)於1991年1月7日合並而成。尼共(聯合馬列)主張多黨民主,建立一個法制的、自由和開放的福利國家,以實現國家的根本變革。
●第三大黨:
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
在農村地區極有號召力。1994年,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從「尼共(團結中心)」中分裂出來,現在是尼泊爾共產黨中最大的派別。主張實現聯邦民主共和國,以及土地改革、社會平等等要求。
D. 菲律賓現在怎麼還會有共產黨游擊隊和政府軍對戰一說啊
是的,菲律賓新人民軍,是由毛澤東當年扶持起來的毛派共產黨,他們使用的是和當年我們的紅軍一樣的服裝,旗幟,實行的和我們當年紅軍時代一樣的政策等。中國政府於一九九二年開始停止了對東南亞和亞洲其他國家的毛派共產黨的支持。目前菲律賓共產黨領導的新人民軍和政府軍的沖突相對比較少,最危險的還是伊摩組織和政府軍經常發生沖突。
E. 尼泊爾的毛派是怎麼來的
毛派」興起在尼西部山區 尼泊爾反政府武裝發展到今天的規模,已經過了7個年頭。1990年尼泊爾改行君主立憲制的多黨議會民主後,昔日尼泊爾共產主義運動的眾多派別逐步形成為尼共(聯合馬列)、尼共(馬列)和尼共(毛派)等幾個較大的黨派,並開始進行合法的政治活動,參加議會選舉。但是尼共(毛派)對這一新的政治體制變革仍然不滿,他們也不滿意尼共(聯合馬列)在1994~1995年一度執政時推行的右傾政策。於是,其領導人決定離開首都和大城市,到農村去發動群眾,進行革命。他們首先進入西部山區的羅爾帕(Rolpa)、盧孔(Rukum)和皮烏坦(Pyutan)等縣,並於1996年2月12日正式開展起了「人民戰爭」。 最早的時候,這支力量還不能稱其為武裝,因為他們當時手中的武器就是大刀和匕首。由於尼泊爾城鄉差別懸殊,很多農村群眾的生活貧困,尼共(毛派)領導人提出的諸如實行徹底的土地改革,讓人民當家做主和反對社會歧視等等口號,在廣大農村頗有吸引力和號召力,並得以在短短幾年間,組織起2000人左右規模的相對正規武裝力量並發展了近萬名游擊隊員,聲勢迅速壯大。到後來,「毛派」活動范圍擴大到近40個縣(全國共有75個縣),影響力甚至達到首都。 就目前所知,「毛派」的三位最高領導人是普什帕·卡馬勒·達哈勒(PushpaKamalDahal)、巴布拉姆·巴塔拉伊(Dr.BaburamBhattarai)和拉姆·巴哈杜爾·塔帕(RamBa-harThapa)。達哈勒是總書記;巴塔拉伊曾在尼赫魯大學學習,有博士學位,目前負責對外聯系和宣傳工作;塔帕曾在加德滿都的特裡布文大學學習,據說還曾在國外受過訓練,目前具體負責軍事工作,人稱「巴達勒同志」。 由於尼泊爾和印度邊界一向開放,他們可以自由進出印度,獲取武器等並與外界聯系。反政府武裝奉行「打了就跑」的策略,並效仿秘魯「陽光道路」的做法,不時襲擊警察哨所和地方政府機構,奪取武器和錢物。據尼泊爾內務部長喬西2001年6月下旬在議會稱,自1996年到2001年6月,反政府武裝先後對警察哨所進行過221次襲擊,與警察發生過835次沖突,造成1366人喪生,1.8億盧比被掠。此外,還先後發生了352次縱火,835次與警察的沖突等恐怖事件。
F. 印度毛派武裝是個什麼組織!
納薩爾派武裝組織
納薩爾派武裝成立於1967年,目前共有7000多人。作為印度最大的反政府武裝組織,該武裝時常襲擊政府機構和警察部門,其活動范圍已擴大到印度17個邦。
納薩爾派武裝是毛派武裝,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共產主義武裝40年前在西孟加拉邦小鎮納薩爾發動的暴力革命。該派主要集中在印度中部的切蒂斯格爾邦、恰爾肯德邦和安德拉邦,武裝成員據說有3萬人左右。成員以城鄉貧困激進青年為主,經常襲擊政府軍警,勒索工程包商,甚至在若干偏遠地區成立稅收、司法等「行政機構」,儼然地方政府。
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曾多次公開表示,毛派共產黨叛亂問題已成為印度內政安全最大的威脅,他日前並且要求中央與地方政府合作解決此一問題
印度安全部隊多次遭納薩爾派武裝襲擊。2009年5月21日,印度東部馬哈拉施特拉邦警察遭納薩爾派武裝襲擊,造成16名警察死亡;2009年2月1日,15名警察在巡視達諾拉森林地區時被納薩爾派武裝打死。
毛派武裝簡單點就是游擊隊武裝:沒有技術裝備優勢,但是利用毛主席的理論,堅信持久戰。
G. 菲律賓為什麼會有武裝份子,那我們國家有沒有
我們國家當然有啦。
有些個地方的黑幫,也算是武裝分子,只不過,沒搞出什麼大動靜罷了。
還有疆-獨,藏-獨,等等。
H. 毛派武裝的總述
毛派武裝的成員在全國共約有2.2萬人,分成許多團體,組織的實際情況不為外界所知。毛派武裝可能接受了尼泊爾共產黨毛派等境外組織的資金援助,武器裝備不遜於警察。
2月3日在西部馬哈拉施特拉邦的樹林中,15名警察遭遇毛派游擊隊的伏擊被打死。領導這個游擊隊的是一名自稱「納瑪達44」的女性。據稱她從南部安德拉邦德大學退學後與毛派成員結婚,進而成為了游擊隊的領導人。
毛派的活躍有著社會原因。印度的經濟雖然保持高度增長,但農村依然處於落後狀態,貧富差距加劇。雖然城市中有著發達的IT產業,但全國仍約有四成人口過著沒有電力的生活。毛派的勢力范圍是從東部到南部共13個邦的貧困地帶,被稱為「紅色走廊」。毛派活動於邊境附近的村落,幫助建設水利設施並提供教育,事實上行使了政府的職責,以此擴大支持者並吸收兵員。
據報道,06年有244名警察被毛派打死,07年這一數字升至277人。印度內政部人士指出,毛派如今已不單是某個邦的威脅,而是全印度的威脅。治安部門長期以來因應對克什米爾問題和東北部地區的分離主義運動而無暇顧及毛派,基於反省,目前正加緊重編特種部隊。
I. 毛派武裝的崛起過程
印度真正的毛派革命始於1967年,他們在西孟加拉邦的納薩爾巴里起義,這被看成印度人民戰爭的一個轉折點。 起義發生後,中國《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春雷隆隆」(a peal of spring thunder,意譯),對這一起義給予高度評價。
1969年,以武裝起義為斗爭手段的印共(馬列)成立,但不到兩年,這個政黨就分裂了。總書記瑪瞿穆達的地位受到了挑戰。
1972年,他死於獄中。在整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印度毛派支離破碎,但是堅持毛澤東的階級斗爭和人民戰爭理論,仍然是他們的共同點。
1971年的孟加拉戰爭對毛派來說也是一個重大打擊。因為中國和巴基斯坦的良好關系,所以,印度毛派中的一些人在這場戰爭中站在了巴基斯坦一方,這種舉動很難被印度國內民眾的情感所接受,也進一步削弱了毛派的力量。有意思的是,在整個分裂的過程中,親瑪瞿穆達的毛派還在七十年代年代分裂成了支持林彪和反對林彪的兩股勢力。分裂後,印度毛派陷於沉寂。直到1993年4月11日,讀者在《印度時報》上又讀到了一段文字:「極左分子從1980年代中期開始有明顯的回潮趨勢。」
毛派回來了。從1993年至今,印度綿延的貧困山區為毛派提供了舞台,他們的勢力也從原來的4個邦擴展到印度28個邦中的13個邦。1992年,印度前總理拉奧誠懇地向民眾道歉,認為政府始終沒有解決好土地改革的問題,而相關的承諾其實早在獨立前就已經做出。此後,一個選舉接一個選舉,貧困地區農民的生活並為因此改善。而毛派的核心目標——土地革命正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最大資本。在印度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印度農民的自殺率近年來也扶搖直上,社會分化加劇。印度國內貧富分化極其嚴重,有人形象地形容,印度10.5億人口中有80%以上生活在「牛車經濟」中,連自行車都買不起;另有15%的人生活在「兩輪車經濟」中,他們買得起小型摩托車;只有2%的人生活在「飛機經濟」中,他們獨佔了印度經濟「奇跡」的成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印度的情報人員估計,目前的毛派武裝人員大概有兩萬人之多,僅去年一年就造成了近千人喪生,他們毀壞鐵路,搶銀行,劫獄,讓自己經常出現在印度報紙的頭版。
印度毛派領袖相信,毛澤東思想是馬列主義的發展,而他們的理論變化是,不再用上所有的力量去打贏一場戰爭,而是一邊採取偷襲戰術,一邊鞏固自己的根據地,毛澤東的游擊戰爭思想對他們的影響很深。
短短時間內,從尼泊爾邊境到印度東部,一條紅色走廊已然形成。在這條紅色走廊上,聚集著像比哈爾邦這樣印度最窮的地方,山脈險峻、叢林連綿,游擊隊在許多地方面對的都是缺員多達35%的印度警察和他們落後的武器。
在許多地區,毛派游擊隊已經取代政府來管理當地,並依靠稅收來維持自己的生存。比如恰蒂斯加爾邦的叢林里盛產竹子,毛派就嚮往來於叢林的竹子商人收取賦稅,並要求當地的道路建設公司同樣為之。而當政府帶領軍隊來到山區清剿毛派的時候,他們總是能受到當地農民的保護。印度毛派的成功之處就在於,他們建立了嚴密的地下組織,這使得不了解當地情況的軍隊和警察很難對他們有所行動。如今,印度毛派游擊隊已經發展到可以進行較大規模戰斗的規模,不久前他們拿掉了印度當局的一個警察局,參與這次戰斗的游擊隊員有上千人之多。
2005年,中國駐印度大使孫玉璽也公開表示:「我們不清楚這些武裝組織為何盜用中國領袖毛澤東的名字;而且我們也不喜歡這樣。他們要這樣稱呼自己,我們也沒有辦法;但中國與他們從來沒有任何關系,中國境內也沒有任何組織或團體與他們有任何聯系。」 實際上,當年中國的大使也是這樣表明其對尼泊爾毛派態度的。當然,在毛派上台之後,態度自然發生了一些轉變。
律賓反政府武裝「新人民軍」成立於1969年,是菲律賓毛派武裝組織,已在菲律賓農村地區開展40多年游擊戰,是菲主要反政府武裝之一。菲律賓軍方估計,「新人民軍」目前共有超過4000名武裝人員,在菲律賓全國80個省份中的60個省都有武裝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