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沒的女孩綁架女孩的電視劇啊謝謝啊
電視劇《刺》里有女孩綁架女孩的橋段。
以下是刺的相關介紹:
《刺》是由潘戍午執導,蘇青、李感、施詩、包文婧、庄茱淩主演,袁弘特別出演的懸疑網劇。該劇改編自李尚龍的同名長篇小說,講述了四名女性之間跨越十年的愛恨情仇。
警官陳茜(袁弘飾)接到一起女性失蹤事件的報案,經過與失蹤人韓曉婷周邊同事和朋友的接觸,一樁十年前發生的校園欺凌案件逐漸浮出水面。
十年前的一所高中里,發生在韓曉婷(蘇青飾)、劉濤(包文婧飾)、張蓓蕾(施詩飾)等人之間的故事,友情與愛情,背叛與旁觀,侮辱與損害,在韓曉婷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陰影。十年後,故事中的主人公因工作關系重新被命運捏合在一起,韓曉婷展開了復仇計劃。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刺
㈡ 有啥綁架女孩電視劇啊
有 《赤松山魂》15集
兩女綁架另一女,有捆綁塞嘴的全過程展示,經典。
《東北抗聯》不知第幾集
一中年婦女把綁在床上的新娘毛巾塞嘴。有全過程,很刺激。
《紅色娘子軍》12集
美女殷桃將一少婦綁在椅子上,布條勒嘴。有全過程,經典中的經典!
《紅問號》不記得第幾集
一美女夥同他人捆綁一少婦。美女用絲襪之類玩意塞少婦嘴巴,經典!
《活得瀟灑》最後一集或者倒數第二
經典!女殺手綁架一美女,毛巾蒙嘴。鏡頭很長,而且有過程!本人十年前就收錄了視頻。
《偶像》香港電影
超級經典!一少婦綁架美女影星。長時間各種形式的捆綁堵嘴。最刺激的是把她吊綁在屋子裡並毛巾塞嘴的全過程!經典中的經典!本人十年前就收錄了該視頻,可能是同好中最早的!
《新亂世佳人》28或者29集
新四軍美女帶部下捆綁一少婦,美女新四軍親自掄毛巾塞嘴。經典啊!
《新亂世佳人》28或者29集
同上新四軍美女俘獲一國軍美女,毛巾勒嘴,短暫過程。不錯!
《四大名捕》18集
李湘的丫環把一女捆綁後白布團塞嘴,有過程,很不錯。
《擒魔救女》
很多年前的爛片,都搞不清楚是電影還是單本電視劇。女罪犯頭目指使手下kb卧底女警,並親自以手帕塞嘴。過程還不錯。
《三國英雄傳-關公》大約是17集左右
賈靜雯綁架一女孩。兩次塞嘴的鏡頭有過程,一次勒嘴沒有過程。不錯!
《天下太平》不知第幾集
一女被一貴婦綁在椅子上,正要呼救是,旁邊一丫環用手帕捂塞其嘴。很經典!
《天字一號》27集
一女特務將一女用布條捆綁後,毛巾塞嘴。有比較完整的過程,很過癮。
《鐵齒銅牙紀曉嵐》第12集
袁立被兩女俠生擒,綁在椅子上,布條蒙嘴。有過程。這是很多同好都熟悉的知名片段。
《鐵齒銅牙紀曉嵐》第III部10集
一女被另一女綁在床上翻滾,布團塞嘴。沒有過程。
《鐵齒銅牙紀曉嵐》第17集
一女被袁立和楊麗靑綁架,捆綁塞嘴。可惜沒有過程。
《咸豐王朝》03集
陶紅被一女一男綁架。男的用布帶捆綁,女的扯下自己的手帕塞住陶紅嘴巴。很過癮的片段!
《乙未豪客傳奇》43集
十幾年前最經典的KB大片。此集中一女將另一女打翻在地,捆綁,布條勒嘴。有全過程,很不錯。
《緣來就是你》34集
一少婦將一少女綁在椅子上,布條勒嘴。先後出現兩次勒嘴鏡頭,很經典!
《紅蝙蝠公寓》
香港五六十年代老黑白電影。一靚女把一少婦按在沙發上,用自己的披肩將其捆綁,並用自己的圍巾綁住其嘴。這部電影我小時候看過,並有錄像帶,可惜後來搞丟了。現在該視頻在網上根本找不到,令我一直耿耿於懷。
《女殺手》
邵氏七十年代老電影。一漂亮女殺手將一黑社會老大捆綁之後,又將其情婦綁在床頭,並用長絲襪勒住其嘴。
《騎呢大傳》第20集
香港電視劇。一女將另一女綁在椅子上,布條蒙嘴,可惜沒有捆綁堵嘴的過程。
《愛在有情天》13集
香港電視劇。一中年婦女指使他人捆綁一美女,後來親自用布條勒其嘴。
《澳門風雲》可能是第2集
兩黑道女子將一美女捆綁,毛巾塞嘴。可惜只有押送,沒有捆綁堵嘴過程。
《澳門風雲》25集
一美女將另一美女綁在椅子上黑布蒙嘴,可惜沒有過程。
《八小時意外》04集
男女殺手綁架一女警,其中有女殺手用黃膠帶封嘴的短暫過程。
《笨小孩》21集
一女用氯仿將另一女捂暈,捆綁並布條蒙嘴。
《猜心妙手壓魂劍》48集
一公主將一美女綁在床上,白布塞嘴。可惜沒有過程。
《陳真後傳》25集
一女綁架另一女,捆綁塞嘴。可惜沒有過程。
《大長今》不知第幾集
群女綁架一女,捆綁勒嘴過程。
《冬至》不知第幾集
一女罪犯把小女孩黑膠帶封嘴。有過程,一般般。
《法政先鋒》II30集
一女用毛巾捂暈一女警,並捆綁。掙扎的過程很激烈。
《非走不可》不知第幾集
一女將另一女捆綁膠帶封嘴。沒過程,一般般。
《風華絕代》好像第三集。
美麗城堡淘來的信息。兩個老媽子kb塞嘴一靚女。有過程。
《風之刀》04集
一女俠生擒一妓女,捆綁塞嘴,可惜沒有過程。
《紅問號》不記得第幾集
一女吸毒者將另一女綁架,有黑膠帶封嘴過程,一般般。
《紅雪花》(《滿洲之花》)不記得第幾集
知名度很高的老電視劇。兩女綁架史蘭牙,毛巾塞嘴。可惜沒有過程。
《紅蜘蛛》II不記得第幾集
一美女闖入民宅將女主人捆綁在椅子上,織物塞嘴。極可惜沒有過程。
《積奇瑪莉》電影
兩女警(包括吳君如)綁架一女子,毛巾捆綁蒙眼,手套塞嘴,有過程,不錯。
《金鳳凰》24集
一女將另一女綁在椅子上,有塞嘴過程。
《絕色》15集
美麗城堡上淘來的。兩婦人將一美女塞嘴捆綁,有過程。
《可憐天下男人心》不知第幾集
兩男女綁架一女,膠帶封嘴。有長時間捂嘴和掙扎過程。
《藍盾保險箱》老電影
一女特務綁架一女子,手帕捂嘴並塞嘴。有短暫過程。
《蘭花劫》09集
群女挾持一女,布條蒙嘴
《蘭花劫》12集
群女挾持一女,毛巾塞嘴
《星夜的天空》不記得第幾集
台灣老電視劇。三女犯挾持一女,毛巾勒嘴。長時間的掙扎反抗過程,極其刺激。以前錄過,可惜搞丟了。該片視頻目前網上極其罕見。
《梁山伯與祝英台》34集
董潔演的祝英台和丫環綁架一婦人,綢緞捆綁,綢帕塞嘴。太可惜沒有過程,否則將成為超級經典。
《賣油郎獨占花魁》02集
妓院老鴇捆綁一名妓,織物塞嘴,有過程。
某剿匪題材電視劇
一男一女解放軍被土匪綁架後逃跑,並將一女匪綁在柱子上,白布塞嘴。短暫過程
某不知名電視劇
女匪帶一群手下綁架一八路軍女兵和一村姑。有布條蒙嘴的短暫過程。
某不知名電視劇
一女好像是特務。將醫院護士擊暈後捆綁塞嘴。可惜沒有過程。
《女人湯》不知第幾集
一美女給孕婦接生,以布團塞其嘴,有塞嘴過程,無kb。
《女巡按》不知第幾集
一婦人綁架一美女,捆綁塞嘴,沒有過程。
不知名電視劇
一女帶一群匪夜闖民宅,搶民女,有短暫塞嘴鏡頭。
《破鏡邊緣》不知第幾集
台灣電視劇。一美女將另一美女捆綁在椅子上,膠帶封嘴。過程還不錯。
《千金百分百》38集
很可愛的美女將另一女子綁在椅子上,膠帶封嘴。沒有過程。
《燒餅皇後》04集
關詠荷綁架一少女。有激烈的搏鬥加捂嘴鏡頭,但最後的kb勒嘴沒有過程,可惜了。
《誓不罷休》26集
一女綁架另一女。捆綁後有極短暫的圍巾蒙嘴鏡頭。
《數風流人物》很靠後的某一集
漂亮的女特務綁架了一個小女孩。綁在椅子上,毛巾塞嘴。可惜沒過程。
《天下第一媒婆》10集
吳君如把綁在柱子上的女子用布團塞嘴
《一江春水向東流》05集
袁詠儀被兩個女僕捆綁,毛巾塞嘴。可惜沒有過程
《雲海玉弓緣》08集
美女將另一美女綁在床上,布條塞嘴。可惜沒有過程。
《至尊紅顏》36集
一女被幾個宮女吊綁,絲巾蒙嘴。很好看,可惜沒有過程。
《終極目標》10集
一女用氯仿毛巾捂暈另一女。
㈢ 我遇到一個招聘我去菲律賓馬尼拉的做網路營銷的 可信度高嗎
近幾年菲律賓柬埔寨的招聘熱度持續上升,百萬中國人相繼赴東南亞工作,絕對可信,只是這邊是做bc行業,如果能接受,出國工作是很不錯,年入15-20w沒問題的。另外,要看這家公司的待遇如何,85%以上公司的推廣都是6000底薪,按月遞增,也有7500底薪的公司。總的來說,事兒是真事,你得找一家待遇好,公司有合法牌照,給員工辦理工簽的公司,最好以帕塞和馬卡提為主。
㈣ 巴西莫羅韋洛金礦床
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產金國之一,1997年產金59.1 t,世界排名第10位。巴西的金礦分岩金和砂金兩類,目前開採的金礦主要是岩金礦床。在巴西的岩金礦床主要和綠岩帶有關,而其中產在條帶狀鐵建造的礦床是十分重要的礦床類型。莫羅韋洛金礦床是巴西著名的金礦床,至今已開采了150年,共產出黃金390.5 t。該礦床位於米納斯吉拉斯州著名鐵礦區「鐵四角」礦區內。「鐵四角」礦區主要出露太古宇新利馬群、馬奎納群,元古宇米納斯群。新利馬群和馬奎納群為里約達斯維拉斯綠岩帶的組成部分。新利馬群實際上是片狀岩石組合,主要是由富鋁、鐵和硅的火山-沉積岩層發育而成,並經受了低級變質作用。在該群中存在各種類型條帶狀鐵建造,以及強烈蝕變的鎂鐵質-超鎂鐵質岩層和少量枕狀鎂鐵質火山岩。
新利馬群內賦存著豐富的金礦資源,產出如莫羅韋洛、拉帕索斯、奎雅巴、聖本圖等礦床。這些礦床有的從19世紀30年代就被發現,獲得儲量600餘噸,Au品位10×10-6。莫羅韋洛金礦床產在新利馬群的拉帕塞卡組中。該組是薄層狀硅質白雲岩-鐵白雲石,是碳酸鹽相條帶狀鐵建造。在莫羅韋洛金礦區內,拉帕塞卡組主要由富鐵白雲石、菱鐵礦及少量方解石、絹雲母、鉻雲母、綠泥石和鈉長石組成,次要和少量礦物有綠簾石、金紅石、鈦鐵礦、磁鐵礦、黃鐵礦、磁黃鐵礦和電氣石等。金礦體產在強烈褶曲的硅質條帶狀白雲岩、鐵白雲岩內,頂底板均為絹雲綠泥片岩。主礦體的一被壓扁的筒狀,邊緣呈刀刃狀,長約250 m,走向近東西,傾向北,向東側伏,側伏角20°,延深大於2500 m(圖7-9)。此外還有一些樹枝狀、不規則狀、扭曲狀和波狀等礦體。
礦石富含硫化物,主要是毒砂、磁黃鐵礦,其次為黃鐵礦、砷黃鐵礦、方鉛礦、黃銅礦、閃鋅礦和方黃銅礦;脈石礦物有石英和鐵白雲石等。自然金在硫化物中呈裂隙金和晶隙金產出,粒度為10 μm,成色850~900,品位8×10-6~16×10-6。
莫羅韋洛金礦床為典型的綠岩帶型金礦床,受綠片岩層控制,與碳酸鹽相條帶狀鐵建造關系密切,金等物質來源於海底火山噴氣作用,構造變形促使金礦體定位和局部加富。
圖7-9 莫羅韋洛金礦礦體分布圖
㈤ 在菲律賓工作待遇如何,那些說的工作這么好
出國的話,包吃包住,平時除了一些零花,一個月賺的錢基本都能存到手。個人親身體驗,在這邊快1年了,每個月最多1千的花銷,到現在為止存了將近18個左右。因為在這邊你不用去和一些不必要的人吃吃喝喝,也不用去花心思奔赴一些不必要的應酬,更加不用每個月想著拋去房租吃喝還剩下多少錢。
上班也不用風吹雨淋,只是上班時間長點,每天12個小時,但是現在在家裡面,哪個工作輕鬆了,很多廠子里說什麼8小時什麼的,你要真正上8個小時,一個月能拿2千的工資也就是燒高香了
吃住更是放心了,如果你來這邊上班,做了半年回去沒有胖個幾斤,我從身上割幾斤給你貼上,反正每餐都是有肉,三葷三素,加一個湯,這是標配,一天四頓飯,保管你隨時時刻都是飽飽的
住的是4到6個人一間房間,有獨立衛生間,24小時熱水,生活用品啥的都是公司給發,所以,你來的時候帶幾身換洗的衣服就可以了,公司周邊超市啥的都挺齊全的,還有餐館什麼的,大半夜餓了 還可以去吃個宵夜,或者朋友幾個喝點小酒也是不錯的
只要你有搬磚的任性,有廠子里流水線的耐性,在這邊,上班真的很簡單!想家了半年回一次,給你買上機票啥的!還給你帶薪休假!來也是給你買著機票,什麼都不用你出!只需要你認真努力的工作就可以!付出同樣的多,得到的卻是幾倍的收入!
現在很多人擔心來了以後不一樣怎麼辦,擔心做不好怎麼辦,擔心一切都是騙人的怎麼辦。我知道這些是每個人都會去考慮的,但是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人在這個地方打拚?只是有的人會想著,反正一無所有,不試試怎麼能知道自己是否能成功!這就是每個人成功人必須有的一點,敢於冒險!你不去做,你怎麼知道自己行不行?那麼多人都在做,就你在猶豫。
誰不知道家裡好?可是沒錢,誰看得起你?
㈥ 要周恩來故事,書上沒有的
周恩來這個名字大家都很熟悉,不過,今天的青少年沒有見過周恩來,對他了解的並不多。
周恩來生於1898年3月5日。他從小就熱愛祖國,追求真理。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以後,周恩來就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中國革命和中國的建設嘔心瀝血,艱苦奮斗,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他是一位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
一代偉人,開國元勛,人民的好總理周恩來離開我們20多年了,但是,他的光輝形象、他的偉大精神、他的高尚品德,將永遠留在人們心中。周恩來是我們的楷模,我們永遠學習他。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周恩來從小志高,12歲就發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誓言。
1911年年底,周恩來在沈陽東關模範學校上學。這一天,魏校長親自為學生上修身課,題目是「立命」。當時正是中國社會發出劇烈變動的時期。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剛剛推翻了清朝政府,結束了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統治。很多人,特別是年青人思想困惑,沒有明確的理想追求,沒有人生奮斗的目標。校長講「立命」,就是給學生講怎樣立志。
魏校長講到精彩處突然停頓下來,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請問為什麼讀書?」
教室里靜靜的,沒有一個學生回答。
「如果沒有人回答,我就一個個問了!」
魏校長走下講台,指著前排一同學說:「你為什麼而讀書?」這個學生站起來挺著胸脯說:「為光耀門楣而讀書!」,「就是為了光宗耀祖。」魏校長又向第二個學生,回答是:為了明禮而讀書。第三個被問的學生是一個靴鋪掌櫃的兒子,他很認真地回答說:「我是為我爸而讀書的。」同學們聽了鬨堂大笑。
校長對這些回答都不滿意,搖了搖頭又到周恩來面前,問道:「你是為什麼而讀書?」
周恩來在學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剛剛成功,他在同學們中第一個剪掉了長長的辮子,這是很不簡單的一件事,因為滿清政府規定,所有漢人男子都必須像滿族人一樣留長辮子,以表示忠於清朝朝廷,不留辮子就要殺頭。周恩來是第一個剪掉辮子的學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來站起身來,教室里靜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來非常鄭重地回答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話,表達了周恩來從小立志振興中華的偉大志向。
魏校長沒有想到,竟然有這樣出眾的學生,非常高興。他示意讓周恩來坐下,然後對大家說:「有志者,當效周生啊!」意思是說,有志氣的青年,都要向周恩來學習啊!
同學們,你們現在是學生,你們有什麼樣的志向啊!我想,我們應該向敬愛的周總理學習,從小立志。立志就是樹立一個崇高的人生目標,然後,為實現這個目標堅持不懈,奮斗不止,為人民,為國家做出貢獻,這樣一生才有意義。
周恩來小小的年齡,為什麼能有這樣偉大的志向呢?俗話說,從小看大。周恩來小的時候就受過很好的教育,在後來的學習他又善於思考,加上他的家庭漸敗落,嘗到了生活的艱辛和社會的淡泊,也看到了那時社會的黑暗。他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實踐,不斷地思考,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人生志向,渴望中華騰飛,下面,我講幾個周恩來小時候的故事。
周恩來1898年3月5日出生於江蘇省北部的淮安縣。這里位於淮河和宋杭大運河交匯的地方,是一片水草豐盛的草原。
周恩來的祖父叫周殿魁,原是浙江紹興人,後來在淮安縣當師爺,到晚年才撈到一個知縣的職位,但前任知縣有後台,遲遲不離位,拒不交印。周殿魁正式走馬上任不久就去世了,家業就逐漸衰落。
周殿魁有4個兒子,周貽庚、周貽能、周貽奎、周貽(),周恩來的父親周貽能排行老二,老大周貽庚一直在沈陽做小職員,他的父親也在外面做事,掙錢都不多。老三周貽奎長期有病,老四周貽(),是周恩來的養父,二十幾歲去世。
周恩來有3位母親:生母萬氏,萬冬兒;養母陳氏,乳母蔣江氏。3位母親對他都很好,對他都有重要的影響。生母萬氏教給他處事,養母給了他啟蒙教育,乳母主要教他做事。
生母萬氏,萬冬兒,是淮陰縣一家大戶的女兒。周恩來的外祖父萬青選是淮陰縣知縣,但在周恩來出生後不久就病逝了。周恩來的生母萬氏從小跟著外祖父經常出入於官府大戶,見過大世面,在周家也是她支撐門戶,善理家財。周家逆運敗落,但終究是有名望之家,婚喪嫁娶,逢年過節,迎來送行,求人辦事,萬氏都辦得井井有條,體體面面。生母萬氏處理這些應酬時,總把周恩來帶在身邊,使他增長了許多見識。後來,周恩來身為總理,日理萬機,是深受全國人民愛戴的大管家。這裡面有生母萬氏的熏陶。養母陳氏知書達理,是周恩來的啟蒙老師,對周恩來性格的形成影響很大。從小陳氏教他念書識字,5歲就學兒歌和唐宋詩詞,萬氏還給他講「竇娥冤」、「西廂記」、太平天國和義和團。周恩來對養母的感情甚至超過生母,他稱養母為娘,稱生母為干媽。養母陳氏去世後,周恩來寫過一篇《念娘文》,滿懷深情地說道:「直到今天,我還得感謝母親的啟發,沒她的愛護,我不會走上好學的道路。」「慈母終日守在房中不出門,我的好靜的性格是從她身上繼承過來的。」周恩來從乳母那裡學習了家事,讓她了解了農民的生活。蔣媽媽是個「粗人」,但是她講的話周恩來很愛聽。她給周恩來講了許多家事,告訴周恩來從播種稻種到舂大米要經過多少道工序;瓜是怎麼用瓜籽種出來的;為什麼有的人不走路,總是讓人用黃包車拉著走。有一年冬天,周恩來還按蔣媽媽說的把一把瓜籽種在花壇里,天天澆水,就是長不出苗來。周恩來去問蔣媽媽是怎麼回事,原來,要到春天種才行,冬天怎麼能種呢?第二年春天,周恩來又將瓜籽種下,果然出苗了,還結出了幾個大南瓜,周恩來高興得很。後來,周恩來回憶說:「我的媽媽把我帶到大運河她自己的家裡,我從那裡了解到勞動人民是如何生活的。」周恩來在天津讀書時,蔣媽媽不顧行路艱難,還去看望她。周恩來高興極了,陪蔣媽媽在天津到處去看看,臨走時送她一個搪瓷碗,請她保重身體!
1907年,周恩來的生母萬氏得了胃癌,不幸去世。1908年,養母陳氏也患肺結核病逝。那時,周恩來剛滿10歲,父親又遠在他鄉,不得不像成年人擔起家庭的重擔。他含著眼淚葬送了兩位母親,挑起了生活的重擔。
周家本來經濟狀況就不好,加上給兩位母親治病、安葬,又花了不少錢,周恩來不得不經常出入於當鋪,把家裡值點錢的東西都當了出去換錢維持生活。東西當凈了,又硬著頭皮向親戚借錢。可有的親友在周家興旺時常登門拜訪,如今周家敗落了,卻沒有一個人幫忙,世態之炎涼使周恩來很有感觸,真是「貧居鬧市無人向,富在深山有遠親」。
周恩來靠自己的勞動來維持生活。他把自家花園改成了菜園,種上了玉米,南瓜和豆角。當時他還很小,沒有鋤頭高,但是他不怕吃苦,辛勤耕耘。秋天,玉米和南瓜都長得好大好大,成了一家人的主要口糧。人民間的貧富之分,使周恩來認識到是社會黑暗造成的,從此,萌發了反封建的意識。
周恩來12歲那年,大伯周貽庚托堂伯周貽謙把他帶到了沈陽。大伯父一直單身在沈陽,大伯母遠在天津,周恩來來到沈陽,大伯父非常高興。他喜歡喝紹興黃酒,常常讓侄兒陪他喝幾盅。
周恩來來到沈陽是夏天 ,可是這里與家鄉的景色大不一樣,看不到美麗的岸柳,看不到無垠的綠浪,只看到那稀疏的野花。本來,大伯父要讓他在沈陽讀書,但是學校在修道,先讓他去堂伯父那兒的銀崗書院讀了半年,然後進了沈陽的東關模範學校,一學3年。
東關模範學校是一所新學堂,開設的課程不少,有修身、國文、算術、歷史、地理、格致(物理)、英文、圖畫、歌唱、體操等幾門課,既學經書,又學西方的哲學,周恩來喜歡。學校里有錢人家子弟多,周恩來雖然家境不好,但學習非常刻苦努力,經常名列前茅,可以說是德才兼備,德智體全面發展,老師和同學們都很喜歡他。
在東關模範學校的3年,周恩來勤奮刻苦博覽群書,學到了很多知識。他上課專心聽講,遵守紀律,課後認真按時完成作業,進步很快,各門功課成績都不錯,特別是作文、書法和英文,每學期他都名列第一。他的作文經常受到老師表揚,讓全班同學傳閱,有的作文,比如他寫的《奉天東關模範學校第二周年紀念日感言》一文,立意新穎,論述精闢,表達了強烈的愛國思想,因而轟動了全校,並在全省舉辦的教育成績展覽會上展示,還收入《學校國文成績》一書。有一位歷史教師高戈吾,發現周恩來聰明、勤奮、愛國、求上進,非常喜歡他,經常借給他一些反映歷史上熱心變革的政治家,思想家的著作。周恩來先後閱讀了陳天華的《猛回頭》、《警世鍾》和鄒容的《革命軍》等著作。他還在課外讀了《離騷》、《史記》、《漢書》等歷史文學者作,他特別贊賞《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周恩來得到許多教師的贊賞,如國文老師在他的作文上批語:「教不如此,不足以言教,學不如此,不足以言學,學校不如此,不足以言學校,文章不如此不足以言文章。」還感慨地說:「我教了幾十年書,從未見過這樣好的學生,為這樣的學生,就是嘔心瀝血也心甘情願。」
在學校里,周恩來生活非常儉朴,每天,他就帶兩個「火燒」上學,穿著十分樸素,夏天總是穿一件白長衫,冬天,也只有一件單薄的青年袍,外面罩一件洗白了的蘭大褂。但是,他對別人非常關心。有一次,周恩來去打開水,看到燒火的校工吳老頭病在床上,他急忙走到床前,端水喂葯,而且,還掏出自己僅有的8個銅元說:「您用它買點葯吧!」吳老頭知道周恩來非常節約,連買書的錢都是從嘴上省出來的,就說:「孩子,你來看我,我就很高興了,你的生活也不寬裕,我怎麼忍心收你的錢呢!」周恩來誠摯地說:「大爺,你別客氣了。你快點治好病,讓大家喝上您燒的開水是最要緊的啊!」吳老頭緊緊握住周恩來的手,老淚縱橫。
周恩來在東關模範學校期間,還非常注意鍛煉身體。一開始他從淮安到沈陽很不適應。冬天,那裡是冰天雪地,北風呼嘯。別的同學在外面玩得非常高興,可是他卻寧在火爐旁,他想,如果沒有好的身體,振興中華豈不是一句空話。於是,他下決心好好鍛煉身體。
他每天早上從家跑到學校,下午放學再從學校跑回家,從不間斷。當時,都是土路,無風三尺土,下雨一身泥。冬天凜冽的寒風吹到臉上像刀割一樣,吹得喘不上氣來。他還積極參加體育課,踢球,打拳,做體操,還用冷水擦身,他最喜歡的運動是踢「熊頭」。這種運動和踢足球差不多,但當時條件差,連球門都沒有。在球場上他勇敢得像小老虎。有一次,他們這個班輸了一個球,有的同學垂頭喪氣,周恩來說:「沒關系,咱踢球不是為了贏幾個球啊!」那個同學不理解:「那是為什麼啊?」周恩來說:「我們踢球,最主要的是練好身體報效中華啊!只要能煅練好身體,輸幾個球算得了什麼!」
在東關模範學校學習期間,有一件事對周恩來影響很大。
周恩來一個叫何殿禎的同學家在沈陽郊區的魏家樓子,這個地方是1904年到1905年日俄戰爭的戰場。 1911年暑假,何殿禎邀請周恩來到他家過暑假,周恩來本來想利用暑假多看些書,經過一番考慮,周恩來還是去了魏家樓子,而且連續3個暑假都是在那兒度過的。魏家樓子在沈陽郊區,它南面沙河的南岸是當年日俄戰爭的戰場。魏家樓子村後的山上還有俄國人立下的石碑,村東頭的煙龍山上有日本人建造的水泥塔,殘垣斷壁上還可以依稀看到當年激戰的累累彈痕。
何殿禎的爺爺是一位富有正義感,憂國憂民的私熟先生,非常喜歡周恩來這個愛讀書的孩子。這位老先生還帶著孫子陪周恩來去了煙龍山,講述了自己一生經歷的風風雨雨,尤其是日俄戰爭帶來的苦難。日俄戰爭的悲慘情景使周恩來震驚。那是1904年的一天晚上,寧靜的村子裡突然傳來了聲聲狗叫和陣陣槍聲。日本兵和俄國兵在這里打起來了。日軍在煙龍山設了指揮部,村裡的房子被俄國兵放火燒了,鄉親們有的被打死,有的被活埋。何老先生的父親被俄國兵活埋了,何媳藏在蘿卜窖里也沒能倖免,被槍殺了。何老先生做夢也盼著祖國強大,滿懷熱望地對周恩來說!「今天我老了,要說有什麼願望,就是希望你們將來使國家強大起來!」何老先生還和周恩來對對子,他說了上句:「不為列強之奴僕。」周恩來想了想對了下句:「誓做中華的主人。」何老先生聽了高興地說:「好!好!絕好!」何老先生從周恩來身上看到了祖國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周恩來也受到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更加激發了「為中華崛起而學習的熱情」,「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中華騰飛而努力奮斗!」,偉人周恩來從小就立下了這鴻鵠之志。
鞠躬盡瘁全心為人民
同學們可能不知道,文化大革命的時候特別時行戴毛主席像章,毛主席像章越來越大,越來越精緻,到現在我也還保存著「兩毛巾」毛主席像章。這充分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對毛主席的愛戴之情。
敬愛的周總理胸前也戴了一枚毛主席像章,但是他戴的不是當流行的圓形毛主席像章,而是一種長條形的為人民服務紀念章。這枚紀念章上,1/3的地方是毛主席頭像,2/3的地方是毛主席書寫的「為人民服務」5個大字。有一回,周總理去廣州,賓館里的女服務員膽子挺大,要跟周總理換像章。那時候,如果能得一枚好像章,可是一件了不起的收獲。周總理笑著說:「你喜歡我戴的這枚,好啊,那就送給你。」一聽這話,姑娘趕緊自己動手摘下了周總理戴的像章,又把自己戴的那枚毛主席頭像紀念章給周總理別在胸前。到了晚上,周總理又把那枚毛主席頭像紀念章摘下來,仍然換了一枚為人民服務紀念章戴在胸前,這枚毛主席為人民服務紀念章一直戴到他去世。
這雖然是一件小事,可是,充分體現了敬愛的周總理為人民服務的崇高思想。鞠躬盡瘁全心為人民,是敬愛的周總理偉大一生的光輝寫照。這里,講幾個周總理生前把自己置身於人民當中,與人民同甘共苦,時刻關心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吃穿冷暖,把全部的愛獻給人民群眾的故事。
和老百姓一起坐公共汽車
1954的冬天,周總理聽說北京的公共汽車很擁擠,老百姓坐車很困難。一天下午五點多鍾,正是人們下班的時候,周總理對秘書和衛士說:「群眾反映現在坐公共汽車很擁擠,等車要一兩個小時,現在咱們去了解一下情況,你們不要通告保衛部門。」
周總理一行三人來到北京圖書館附近的汽車站,人確實很多,等大家都上了車,周總理才最後上去。車里人很多,已經沒有座位,周總理往車里走了走,抓住吊環,汽車開動了。一開始,人們都沒有注意。過了幾分鍾,一位乘客發現了總理:「哎呀!這不是周總理嗎?」頓時,車里沸騰起來,許多人站起來給總理讓座,不少人往他身邊擠,有的人還把手伸過來要和總理握手。秘書和衛士都非常著急,怕把總理擠倒。周總理揮著手大聲說:「請坐,請坐,別擠!」這時,一位乘客擠過來,握著總理的手激動地說:「總理,你那麼忙,怎麼還來坐公共汽車?」周總理笑著說:「我也來體驗一下你們的生活嗎!」有的乘客非要讓總理坐下,總理堅決不肯,一直站著和大家親切地說著話。總理向他們在哪兒工作,住在哪裡,生活怎樣,每天上下班坐車要多少時間。車走了幾站以後,秘書和衛士勸總理下車,說:「情況也就是這樣了,咱們趕緊回去吧!」總理還堅持坐下去,下了車以後,總理又上了無軌電車,在寒冷的夜晚走了大半個北京城。
㈦ 幫我收集1個周恩來的小故事
周恩來的故事-冒險去找蔣介石
1946年2月10日,重慶市各界群眾,為慶祝政治協商會議的成功,在校場口舉行慶祝大會。
國民黨為了破壞這次大會,在會場的周圍埋伏下特務。當會議一開始,特務們便大吵大嚷地沖上主席台,大打出手,當場打傷了郭沫若、李公朴等60多位民主人士。
身為中共中央代表和南方局書記的周恩來聞訊後,不顧自己的安危,立即趕到會場。他氣憤地說:特務們站出來,讓大家看看你們!他的憤怒指斥,把特務們嚇慌了,一個個悄悄溜走了。接著,他又到醫院里探望受傷的民主人士。
為了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的罪行,政治協商會議的代表立即舉行緊急會議。會上,代表們一致推選周恩來為代表,當面去質問蔣介石。
這件事被國民黨反動派知道了。第二天,周恩來收到一封恐嚇信,信里還裝了一顆子彈。信中威脅說:「你若要向蔣主席報告這次事變,便請你先嘗嘗這顆子彈的味道!」
顯然,敵人准備對周恩來下毒手了。是去找蔣介石還是不去呢?不少人為周恩來的安全擔心。面對敵人的恐嚇,面臨生命的危險,周恩來以革命為重,置生死於度外。他掂了掂那顆子彈,哈哈一笑,說:「好啊!那我就不客氣地收下吧!」當時,中共代表團的領導同志,在重慶雖然是公開地以合法的身份出現,但敵人經常跟蹤盯梢,一切行動處在敵人嚴密的監視之下。敵人是什麼殘忍的手段都可能使出來的,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發生危險。周恩來深知這一切,但他不能聽任反動派囂張下去,不能辜負政協代表的委託,毅然決然地冒險去找蔣介石,當面向蔣介石提出了嚴正的抗議,要求他說話算數,保證人民的自由與民主。
周恩來的故事-周總理照相
中國照相館座落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南口,這是一個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的熱鬧地方。這家照相館技術高,服務好,所以生意特別興隆,南來北往的人們都願意在這兒拍照。
一九五六年十二月的一個星期天,中國照相館里,很多人都在等候拍照。忽然,一個人走了進來,啊!是周總理大家紛紛向他問好。周總理向大家招手致意,然後走進照相室。
照相室里有一位戰士,正擺好姿勢准備照相。他一眼看到周總理,馬上向總理敬禮,一定要讓總理先照。
周總理說:「你先照,我等一下沒關系。」
那戰土激動得不知說什麼好。他在總理親切的目光下照了相。總理同他握手、攀談,問他叫什麼名字,在哪個部隊,戰士一一回答以後才依依告別。
給總理照相,這家照相館還是第一次,攝影師有些緊張。
總理說:「不要緊張嘛,一切聽你們的。」他坐在那裡,按照攝影師的要求移動著臉和身體的位置。
照了半身相,又照全身相。攝影師想多拍幾張以便選取最好的作品。
「總理,您的右手是不是放下來?」攝影師說。
總理笑了:「我的右手受過傷,放不下來呀!」
「啊,真對不起!」
「沒什麼!」
照完相,總理同攝影師和助手握手,連連說:「謝謝你們,謝謝你們!」
照相館的全體職工,精心沖洗拍好的照片,還特意挑選了其中的半身相底片放大了四張,代表全店職工贈送給周總理。周總理接到這照片非常滿意,他派人送來四張照片的錢款,還特意送給攝影師和職工每人一張照片,作為紀念。
這張照片,在周總理逝世以後,被放大了掛在他的追悼會會場上。如今,幾乎全世界都熟悉這張照片了。看,周總理多麼親切地微笑著望著每一個人。
周恩來的故事-總理的午餐
「周總理來了!」
這消息像春風一樣吹遍了天津南開大學。一九五九年五月二十八日上午,周總理到南開大學來參觀了。
午飯已經開過了。食堂里,炊事員正在議論這個消息,想不到周總理突然出現在食堂門口,微笑地向大家點頭致意。
「你們的工作很忙吧?又在做下頓飯了。」說著,總理走進了廚房。 總理走到菜桶邊,俯身望著:「中午的菜沒有賣完?多少錢一份?」
炊事員說:「這是蘿卜,五分錢。」
總理走到另一個菜桶旁邊,問:「這個呢?」
「小白菜粉條,也是五分。」
總理看到籠屜里還有窩窩頭(玉米面做的干糧),走過去拿了一個,用手掂了掂,問:「窩窩頭多少錢一個?」
「兩分。」
「我買兩個。」總理說著拿了兩個窩窩頭走出廚房,在食堂中找了一個座位,笑著說:「就在這兒吃飯吧,吃飽了好參觀。」他招呼著隨行人員和新聞記者們:「你們忙了半天,肚子也一定餓了,坐下來一起吃飯吧!」炊事員急壞了。周總理這么忙,這么累,回到母校來參觀,讓他吃涼窩窩頭、剩菜?這怎麼也說不過去呀!
周總理微笑著說:「我買一盤五分錢的蘿卜,再加兩分錢的鹹菜。」
炊事員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可一時又拿不出什麼好東西給總理吃。周總理說:「哈哈,我就是喜歡吃蘿卜。」說著大口地吃起來。食堂里一片愉快的笑聲。
吃完飯,總理走進廚房,和炊事員一一握手道謝,親切地說,「你們的工作很重要哇!」
他走了,炊事員們還反復地吟味著他這句話。
周恩來的故事-機上讓傘
每個人都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我們偉大的周總理卻可以為了祖國的下一代犧牲自己的一切,這是一種什麼品質?
1946年1月30日上午,周恩來從延安飛往重慶。同機的有其隨行人員,還有葉挺將軍的小女兒葉揚眉。她是去重慶接爸爸出獄的,所以特別高興。
飛機經過秦嶺上空時,突然遇到一股強冷氣團,飛機被迫下墜,情況萬分危急。機長命令:全體乘客背上降落傘,准備跳傘。大家都在背降落傘,突然聽到小揚眉的哭聲。原來她的座位上沒有傘包。周恩來在搖擺的機艙中,幾步走到小揚眉身邊,迅速解下自己的降落傘給小揚眉背上,並鼓勵她,要像爸爸那樣堅強。大家看到周恩來同志不顧自己的安危,把傘包讓給了小揚眉,都要把自己的傘包讓給周恩來。周恩來用命令的口吻說:「不要管我,你們要沉著,別慌張。」
由於機組人員的努力,飛機終於沖出了冷氣團,脫險了。機艙里一片歡騰。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周恩來從小志高,12歲就發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誓言。
1911年年底,周恩來在沈陽東關模範學校上學。這一天,魏校長親自為學生上修身課,題目是「立命」當時正是中國社會發出劇烈變動的時期。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剛剛推翻了清朝政府,結束了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統治。很多人,特別是年表人思想困惑,沒有明確的理想追求,沒有人生奮斗的目標。校長講「立命」,就是給學生講怎樣立志。
魏校長講到精彩年突然停頓下來,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請問為什麼讀書?」
教室里靜靜的,沒有一個學生回答。
「如果沒有人回答,我就一個個問了!」
魏校長走下講台,指著前排一同學說:「你為什麼而讀書?」這個學生站起來挺著胸脯說:「為光耀門楣而讀書!」「就是為了光宗耀祖。」魏校長又向第二個學生,回答是:為了明禮而讀書。第三個被問的學生是一個靴鋪掌櫃的兒子,他很認真地回答說:「我是為我爸而讀書的。」同學們聽了鬨堂大笑。
為了這些回答都不滿意,搖了搖頭又起到周恩來面前,問道:「你是為什麼而讀書?」
周恩來在學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剛剛成功,他在同學們中第一個剪掉了長長的辮子,這是很不簡單的一件事,因為滿清政府規定,所有漢人男子都必須像滿族人一樣留長辮子,以表示忠於清朝朝廷,不留辮子就要殺頭。周恩來是第一個剪掉辮子的學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來站起身來,教室里靜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來非常鄭重地回答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話,表達了周恩來從小立志振興中華的偉大志向。
魏校長沒有想到,竟然有這樣出眾的學生,非常高興。他示意讓周恩來坐下,然後對大家說:「有志者,當效周生啊!」意思是說,有志氣的青年,都要向周恩來學習啊!
同學們,你們現在是學生,你們有什麼樣的志向啊!我想,我們應該向敬愛的周總理學習,從小立志。立志就是樹立一個崇高的人生目標,然後,為實現這個目標堅持不懈,奮斗不止,為人民,為國家做出貢獻,這樣一生才有意義。
周恩來小小的年齡,為什麼能有這樣偉大的志向呢?俗話說,從小看大。周恩來小的時候就受過很好的教育,在後來的學習和他又善於思考,加上他的家庭漸敗落,嘗到了生活的艱辛和社會淡泊,也看到了那時社會的黑暗。他不斷的學習,不斷地實踐,不斷地思考,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人生志向,渴望中華騰飛,下面,我講幾個周恩來小時候的故事。
周恩來1898年3月5日出生於江蘇省北部的淮安縣。這里位於淮河和宋杭大運河交匯的地方,是一片水草豐盛的草原。
周恩來的祖父叫周殿魁,原是浙江紹興人,後來在淮安縣當師爺,到晚年才撈到一個知縣的職位,但前任知縣有後台,遲遲不離位,拒不交印。周殿魁正式走馬上任不久就去世了,家業就逐漸衰落。
周殿魁有4個兒子,周貽庚、周貽能、周貽奎、周貽(),周恩來的父親周貽能排行老二,老大周貽庚一直在沈陽做小職員,他的父親也在外面做事,掙錢都不多。老三周貽奎長期有病,老四周貽(),是周恩來的養父,二十幾歲去世。
周恩來有3位母親:生母萬氏,萬冬兒;養母陳氏,乳母蔣江氏。3位母親對他都很好,對他都有重要的影響。生母萬氏教給他處事,養母給了他啟蒙教育,乳母主要教他做事。
生母萬氏,萬冬兒,是淮陰縣一家大戶的女兒。周恩來的外祖父萬青選是淮陰縣知縣,但在周恩來出生後不久就病逝了。周恩來的生母萬氏從小跟著外祖父經常出入於官府大戶,見過大聲面,在周家也是她支撐門戶,善理家財。周家逆運敗落,但終究是有名望之家,婚喪嫁娶,逢年過節,迎來送行,求人辦事,萬氏都辦得井井有條,體體面面。生母萬氏處理這些應酬時,總把周恩來帶在身邊,使他增長了許多見識。後來,周恩來身為總理,日理萬機,是深受全國人民愛戴的大管家。這裡面有生母萬氏的熏陶。養母陳氏知書達理,是周恩來的啟蒙老師,對周恩來性格的形成影響很大。從小陳氏家教他念書識字,5歲就學兒歌和唐宋詩詞,萬氏還給講「竇娥冤」、「西廂記」太平天國和義和團。周恩來對養母的感情甚至超過生母,他稱養母為娘,稱生母為干媽。養母陳氏去世後,周恩來寫過一篇《念娘父》,滿懷深情地說道:「直到今天,我還得感謝母親的啟發,沒她的愛護,我不會走上好學的道路。」「慈母終日守在房中不出門,我的好靜的性格是從她身上繼承過來的。」周恩來從乳母那裡學習了家事,讓她了解了農民的生活。蔣媽媽是個「粗人」,但是她講的話周恩來很愛聽。她給周恩來講了許多家事,告訴周恩來從播種稻種到舂大米要經過多少道工序;瓜是怎麼用瓜籽種出來的;為什麼有的人不走路,總是讓人用黃包車拉著走。有一年冬天,周恩來還按蔣媽媽說的把一把瓜籽種在花壇里,天天澆水,就是長不出苗來。周恩來去問蔣媽媽是怎麼回事,原來,要到春天種才行,冬天怎麼能種呢?第二年春天,周恩來又將瓜籽種下,果然出苗了,還結出了幾個大南瓜,周恩來高興得很。後來,周恩來回憶說?quot;我的媽媽把我帶到大運河她自己的家裡,我從那裡了解到勞動人民是如何生活的。"周恩來在天津讀書時,蔣媽媽不顧行路艱難,還去看望她。周恩來高興極了,陪蔣媽媽在天津到處去看看,臨走時送她一個搪瓷碗,請她努力加強、保重身體!
1907年,周恩來的生母萬氏得了胃癌,不幸去世。1908年,養母陳氏也患肺結核病逝。那時,周恩來剛滿10歲,父親又遠在他鄉,不得不像成年人擔起家庭的重擔,他含著眼淚葬送了兩位母親,挑起了生活的重擔。
周家本來經濟狀況就不好,加上給兩位母親治病、安葬,又花了不少錢,周恩來不得不經常出入於當鋪,把家裡值點錢的東西都當了出去換錢維持生活。東西當凈了,又硬著頭皮向親戚借錢。可有的宗友在周家興旺時常登門拜訪,如今周家敗落了,都沒有一個人幫忙,世態之炎涼使周恩來很有感觸,真是「貧居鬧市奕訟潁�輝諫釕接性肚住薄?br> 周恩來靠自己的勞動來維持生活。他把自家花園改成了菜園,種上了玉米,南瓜和豆角。當時他還很小,沒有鋤頭高,但是他不怕吃苦,辛勤耕耘,秋天,玉米和南瓜都長得好大好大,成了一家人的主要口糧。人民間的貧富之分,合周恩來認識到是社會黑暗造成的,從此,萌發了反封建的意識。
周恩來12歲那年,大伯周貽庚托堂伯周貽謙把他帶到了沈陽。大伯父一直單身在沈陽,大伯母遠在天津,周恩來來到沈陽,大伯父非常高興。他喜歡喝紹興黃酒,常常讓侄兒陪他喝幾盅。
周恩來來到沈陽里是夏天 ,可是這里與家鄉的景色大不一樣,看不到美麗的岸柳,看不到無垠的綠浪,只看到那稀疏的野花。本來,大伯父要讓他在沈陽讀書,但是學校在修道,先讓他走讀堂伯父那兒的銀崗書院讀了半年,然後進了沈陽的東關模範學校,一學3年。
東關模範學校是一所新學堂,開設的課程不少,有修身、國文、算術、歷史、地理、格致(物理)、英文、圖畫、歌唱、體操等幾門課,既學經書,又學西方的哲學,周恩來喜歡。學校里有錢人家子弟多,周恩來雖然家境不好,但學習非常刻苦努力,經常名列前茅,可以說是德才兼備,德智體全面發展,老師和同學們都很喜歡他。
在東關模範的3年,周恩來勤奮刻苦博覽群書,學到了很多知識,他上課專心聽講,遵守紀律,課後認真按時完成作業,進步很快,各門功課成績都不錯,特別是作文、書法和英文、每學期他都名列第一,他的作文經常受到老師表揚,讓全班同學傳閱,有的作文,比如他寫的《奉天東關模範學校第二周年紀念日感言》一文,立意新穎,論述精闢,表達了強烈的愛國思想,因而轟動了全校,並在全省舉辦的教育成績展覽會上展示,還收入《學校國文成績》一書。有一位歷史教師高戈吾,發現周恩來聰明、勤奮、愛國、求上進,非常喜歡他,經常借給他一些反應歷史上熱心變革的政治家,思想家的著作。周恩來先後閱讀了陳天華的《猛回頭》、《警世鍾》鄒容的《革命軍》等著作。他還在課外讀了《離騷》、《史記》、《漢書》等歷史文學者作,他特別贊賞《岳陽樓論》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周恩來得到許多教師的贊賞,如國文他的作文上批語:「教不如此,不足以言教,學不如此,不足以言學,學校不如此,不足以言學校,文章不如此不足以言文章。」還感慨地說:「我教了幾十年書,從未見過這樣好的學生,為這樣的學生,就是嘔心瀝血也心甘情願。」
在學校里,周恩來生活非常儉朴,每天,他就帶兩個「火燒」上學,穿著十分樸素,夏天總是穿一件白長衫,冬天,也只有一件單薄的青年袍,外面罩一件洗白了的蘭大褂。但是,他對別人非常關心。有一次,周恩來去打開水,看到燒火的校工吳老頭病在床上,他急忙走到床前,端水喂葯,而且,還掏出自己僅有的8個銅元說:「您用它買點葯吧!」吳老頭知道周恩來非常節約,連買書飯的錢都是從嘴上省出來的。就說:「孩子,你來看我,我就很高興了,你的生活也不寬裕,我怎麼忍心收你的錢呢!」周恩來誠摯地說:「大爺,你別客氣了。你快點治好病,讓大家喝上您燒的開水是最要緊的啊!」吳老頭緊緊握住周恩來的手,老淚縱橫。
周恩來在東關模範學期間,還非常注意鍛煉身體。一開始他從淮安到沈陽很不適應。冬天,那裡是冰天雪地,北風呼嘯。別的同學在外面玩得非常高興,可是他都在火爐旁,他想,如果沒有好的身體,振興中華豈不是一句空話。於是,他下決心好好鍛煉身體。
他每天早上從家跑到學校,下午放學再從學校跑回家,從不間斷,當時,都是土路,無風三尺土,下雨一身泥,周恩來常常是冒著風沙,冬天凜冽的寒風吹到臉上像刀割一樣,吹得喘不上氣來,他還積極參加體育課,踢球,打拳,做體操,還用冷水擦身,他最喜歡的運動是踢「熊頭」。這種運動和踢足球差不多,但當時條件差,邊球門都沒有,在球場上他勇敢得像小老虎,有一次,他們這個班輸了一個球,有的同學垂頭喪氣,周恩來說:「沒關系,咱踢球不是未了贏幾個球啊!」那個同學不理解:「那是為什麼啊?」周恩來說:「我們踢球,最主要的是練好身體報效中華啊!只要能煅練好身體,輸幾個球算得了什麼!」
在東關模範學校學習期間,有一件事對周恩來影響很大。
周恩來一個叫何殿禎的同學家在沈陽郊區的魏家樓子,這個地方是1904年到1905年日俄戰爭的戰場。 1911年暑假,何殿禎邀請周恩來到他家過暑假,周恩來本來想利用暑假多看些書,經過一番考慮,周恩來還是去了魏家樓子,而且連續3個暑假都是在那兒度過的。魏家樓子在沈陽郊區,它南面沙河的南岸是當年日俄戰爭的戰場。魏家樓子村後的山上還有俄國人立下的石碑,村東頭的煙龍山上有日本人建造的水泥塔,殘垣斷壁上還可以依稀看到當年激戰的累累彈痕。
何殿禎的爺爺是一位富有正義感,憂國憂民的私熟先生,非常喜歡周恩來這個愛讀書的孩子,這位老先生還帶著孫子陪周恩來支了煙龍山,講述了自己一生經歷的風風雨雨。尤其是日俄戰爭帶來的苦難,日俄戰爭的悲慘情景使周恩來震驚。那是1904年的一天晚上,寧靜的村民突然傳來了聲聲狗叫和陣陣槍聲。日本兵和俄國兵在這里打起來了。日軍在煙龍山設了指揮部,村裡的房子被俄國兵放火燒了,鄉親們有的被打死,有的被活埋。何老先生的父親被俄國兵活埋了,何媳藏在蘿卜窖里也沒能倖免,被槍殺了。何老先生做夢也盼著祖國強大,滿懷熱望地對周恩來說!「今天我老了,要說有什麼願望,就是希望你們將來使國家強大起來!」何老先生還和周恩來對對子,他說了上句:「不為列強之奴僕。」周恩來想了想對了下句:「誓做中華的主人。」何老先生聽了高興地說:「好!好!絕好!」何老先生從周恩來身上看到了祖國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周恩來也受到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更加激發了為「中華崛起而學習的熱情。」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中華騰飛而努力奮斗!」偉人周恩來從小就立下了這鴻鵠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