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菲律賓屬於哪個國家
菲律賓本來就是一個國家,不屬於其他國家。菲律賓全稱菲律賓共和國,位於亞洲東南部,西太平洋,是東南亞一個多民族群島國家,國土面積為29.97萬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11月的數據統計,菲律賓全國人口約為1億200萬。
菲律賓屬於哪個國家
菲律賓位於亞洲東南部。北隔巴士海峽與中國台灣省遙遙相對,南和西南隔蘇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峽與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相望,西瀕南中國海,東臨太平洋。全國共有大小島嶼7000多個,其中呂宋島、棉蘭老島、薩馬島等11個主要島嶼佔全國總面積的96%,海岸線長約18533公里。
菲律賓人的祖先是亞洲大陸的移民,14世紀前後建立了蘇祿國,1565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98年6月12日宣布獨立;同年美西戰爭後,成為美國屬地,1942年到1945年被日本侵佔,二戰後重新淪為美國殖民地。1946年7月4日,菲律賓獲得獨立,成為了菲律賓共和國。
菲律賓的首都是大馬尼拉市,人口約為1288萬(2015年10月),年均氣溫為28℃左右。截至2019年1月,菲律賓全國劃分為呂宋、維薩亞和棉蘭老三大部分。全國設有首都地區、科迪勒拉行政區、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等18個地區,下設81個省和117個市。
『貳』 菲律賓歷史上屬於中國嗎
菲律賓和中國在歷史上存在過一定的隸屬關系。 菲律賓在漫長歷史時期內,其境內7000多個島嶼上雖有人居住,但並未形成國家形態,而最早到達菲律賓群島的國家力量,是中國三國時期的東吳。226年(吳孫權黃武五年),東吳官員宣化從事朱應、中郎康泰浮海巡撫東南亞,前後歷時數十年,抵達過越南、柬埔寨和南洋群島等地,也曾到過今天菲律賓境內的臣延、耽蘭和杜薄。由於康泰回國後著有《吳時外國記》(俗稱「扶南傳」,扶南即柬埔寨),但這本書早已亡佚,裴松之注《三國志》時有所引述,《晉書》中也有提及。此次「出訪」的目標是扶南,菲律賓各地僅是順風路過,因此中國此時對菲律賓,也只能說是「到此一游」,去過而已。 隋唐時期,中國航海業空前發展,南方大港泉州十分繁榮,海船和航海設備也大為進步,中菲之間已出現了較為固定的海上貿易航線。由於風浪、潮流的關系,這條航線是從泉州出發,先繞過海南島,沿越南海岸線抵達越南南部的占城,然後繼續沿海岸線南下,在馬來半島一帶橫渡南海,抵達加里曼丹島的渤泥(汶萊),再從汶萊北上,抵達今天菲律賓的蘇祿群島和棉蘭老島一帶。 唐代「海上絲綢之路」十分繁榮,但菲律賓群島卻只是這條海商黃金航線的一個並不起眼分支,因為菲律賓列島人煙稀少、經濟落後,市場容量有限,中國的大宗輸出產品(絲綢、瓷器、茶葉)在當地利潤較薄,而當地出產的水果、香料、海產品等在其它南洋地方也能買到。這條航線最重要的意義,是開辟了一條中國福建沿海居民遷徙菲律賓的通道,此後幾百年間,呂宋等地逐漸聚集起不少華人,他們經商、務農,甚至成為海盜,在當地居住下來。 縱觀唐朝、宋朝、元朝三代,中國官方對菲律賓群島似乎沒有什麼興趣,一直到明朝初年這種局面才開始改變。1405年(明成祖永樂三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在前往渤泥途中停靠呂宋,在當地見到許多福建僑商,並應僑商請求,任命福建晉江籍華僑商人許柴佬為呂宋總督,成為呂宋島的最高行政長官,一直持續到1424年。 這17年是菲律賓和中國關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時期,因為此時呂宋最高行政長官是中國人,最高行政機構法理上直屬中國明朝中央政府。但實際情況卻不是如此:鄭和許下的不過是「紙上富貴」,既沒有給兵,也沒有派員,而許「總督」所能依靠的,不過是聽命於己的一些商人、同鄉和伙計,所能控制的不過是商埠周圍一小塊地盤,廣大島嶼上絕大多數土地、人口他們既不能統治、管理,也無法徵收賦稅,甚至彼此間都未必知道對方的存在。 在此前後,呂宋以南,出現了菲律賓歷史上第一個國家——蘇祿蘇丹國(在西班牙入侵菲律賓前,該國是當地社會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之一)。1409年鄭和三下西洋時路過蘇祿,在和樂與蘇祿第二代東王巴哈剌會晤,並贈對方豐厚禮物。叭哈剌十分仰慕中國的富庶繁榮,與同信奉伊斯蘭教的鄭和也一見如故,請求同船到中國「朝覲觀光」,但鄭和當時領命出訪印度、錫蘭(斯里蘭卡),歸期未卜,因此婉拒。叭哈剌在鄭和走後向西王、峒王描述中國「盛況」,二王嘖嘖稱贊,三王決定共同設法前去中國。 1417年,東王巴都葛叭哈剌、西王麻哈剌叱葛剌麻丁、峒王妻叭都葛巴剌卜及隨員、家屬等共340多人航海來到中國,當時明成祖正在北京為遷都做准備,蘇祿三王抵達南京後又換船沿運河北上,於八月初一抵達北京朝覲天子,逗留27天,受到明成祖接見、賜封和隆重接待,進貢「金鏤表文」和「珍珠、寶石、玳瑁諸物」,明成祖「賜印誥、襲衣、冠帶及鞍馬、儀仗器物,其從者亦賜冠帶有差」,臨行時再獲接見,三王各獲得「金鑲玉帶一條,黃金100兩,白金2000兩,羅錦文綺200匹,絹300匹,鈔1萬錠,錢3000貫,金綉蟒衣、麒麟衣各一襲」。終明朝一世,外國國王親自來訪的寥寥無幾,三王一齊來訪的僅蘇祿一例,因此所受的禮遇也是最鄭重的,和南洋號稱「最恭順」的滿剌加相同。 由於南北往返,舟車勞頓,加上寒流突襲,習慣熱帶氣候的叭哈剌沿運河南下至山東德州,因病醫治無效,於九月十三日與世長辭,遺命留葬中國。明成祖聞訊後派禮部郎中陳士啟前往祭奠,以國王禮節將扒哈剌葬於德州,並賜謚號「恭定」。安葬扒哈剌後,西王、峒王一行辭別歸國,而東王一家除長子都馬含回國嗣位外,其餘家屬包括王妃葛本寧、叭都葛蘇性,次子安都祿、三子溫哈剌等10人留德州守墓。 1424年明成祖去世,明朝對外政策發生劇變,耗資巨大的「下西洋」因內部激烈爭議暫停。
『叄』 菲律賓的國土面積和人口有多少 相當於中國的哪個地方
和我國廣西省面積差不多。
菲律賓共和國面積29.97萬平方公里,廣西陸地面積23.76,海域面積約4萬平方千米,菲律賓共和國位於西太平洋,主要分呂宋、米沙鄢和棉蘭老島三大島群,共有大小島嶼7000多個,是東南亞一個多民族群島國家,人口1.049億。
(3)菲律賓是中國哪裡人擴展閱讀
菲律賓
1、菲律賓位於亞洲東南部,北隔巴士海峽與中國台灣省遙遙相對,南和西南隔蘇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峽與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相望,西瀕南中國海,東臨太平洋,共有大小島嶼7000多個,其中呂宋島、棉蘭老島、薩馬島等11個主要島嶼佔全國總面積的96%。海岸線長約18533公里。
2、菲律賓群島地形多以山地為主,占總面積3/4以上,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21座,除少數島嶼有較寬廣的內陸平原外,大多數島嶼僅沿海有零星分布的狹窄平原,呂宋島東南的馬榮火山是最大的活火山,棉蘭老島東南部的阿波火山海拔2954米,為境內最高峰。
3、各島之間為淺海,多珊瑚礁。菲律賓群島兩側為深海,薩馬島和棉蘭老島以東的菲律賓海溝,最深達10479米,是世界海洋最深的地區之一。
『肆』 菲律賓以前是不是中國的
不是的。公元226年,東吳宣化從事朱應、中郎康泰浮海巡撫東南亞,抵達過越南、柬埔寨和南洋群島等地,也曾到過今菲律賓境內的臣延、耽蘭和杜薄。但是,只是短暫的停留,沒有形成什麼痕跡。
十四世紀之前,菲律賓群島上未形成國家,多以土著部落形式存在。1390年,蘇門答臘島移民米南加保人建立了菲律賓歷史上第一個國家——蘇祿蘇丹國。1565年,西班牙侵佔並統治菲300多年。1898年被美國佔領。1942年被日本佔領。二戰後重新淪為美國殖民地。1946年,菲律賓獨立。
『伍』 菲律賓原來是誰的殖民地
公元三世紀左右,同中國友好往來。14世紀前後,菲律賓出現了由土著部落和馬來族移民構成的一些割據王國,其中最著名的是14世紀70年代興起的海上強國蘇祿王國。1521年,麥哲倫率領西班牙遠征隊到達菲律賓群島。此後,西班牙逐步侵佔菲律賓,並統治長達300多年。1898年6月12日,菲律賓宣告獨立,成立菲律賓共和國。同年,美國依據對西班牙戰爭後簽訂的《巴黎條約》佔領菲律賓。1942年,菲律賓被日本佔領。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菲律賓再次淪為美國殖民地。1946年7月4日,美國被迫同意菲律賓獨立。此後,自由黨和國民黨輪流執政。1965年馬科斯就任二戰後第六任總統,並三次連任。1983年8月,反對黨領導人貝尼格諾·阿基諾被謀殺,導致政局動盪。1986年2月7日,提前舉行總統選舉,貝尼格諾·阿基諾的夫人科拉松·阿基諾在民眾、天主教會和軍隊的支持下出任總統。此後,拉莫斯和埃斯特拉達先後按憲制當選總統。2001年1月,埃斯特拉達因受賄丑聞被迫下台,副總統阿羅約繼任總統。
『陸』 菲律賓是中國的後代嗎
早就有聯系了,
中國史籍中所提及的呂宋、蘇祿、麻逸、古麻剌朗等國皆於今日菲律賓國內。在菲律賓當地,考古發掘甚至發現有日期在3世紀的中國瓷器。 226年(東吳黃武五年),東吳官員宣化從事朱應、中郎康泰浮海巡撫,也曾到過今天菲律賓境內的臣延、耽蘭和杜薄。康泰著有《吳時外國記》(《扶南傳》)。裴松之注《三國志》與《晉書》中也有提及。唐、宋時期漢族商人就與菲律賓各地有貿易往來。
明朝永樂十五年還有一蘇祿國國王來進貢死了,埋在中國山東德州(蘇祿王墓),中國姓安的和姓溫的有些都是他的後代。
『柒』 菲律賓是中國的嗎說明原因
答:菲律賓是中國的,因為黃岩島屬於中國,而菲律賓硬說是他的,那麼要麼就是中國式菲律賓的要麼是菲律賓是中國的,但是自古沒有聽過小的能夠控制大的,中國比菲律賓大,所以菲律賓是中國的。回答完畢
『捌』 菲律賓是中國的嗎
菲律賓當時叫蘇祿群島。1726年(雍正四年),蘇祿國王遣使到清廷朝貢。1754年,蘇祿國王上表請以蘇祿國土地、丁戶編入中國版籍,乾隆帝婉言謝絕(因為那是菲律賓受到西班牙殖民者的侵略,想加入中國尋求庇護)。1851年,西班牙侵佔和樂島,清朝與蘇祿王國的交往遂告中斷。
『玖』 菲律賓的主要民族是什麼
菲律賓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有90多個民族。主要民族有比薩揚人、他加祿人、伊洛克人、比科爾人、卡加延人等,共佔全國人口的85%以上。少數民族有華人、印度尼西亞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國人,還有為數不多的土著民族。
菲律賓群島上的阿埃塔人的祖先是菲律賓最早的居民。其次是約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自亞洲大陸由水路遷到菲律賓的原始馬來人,他們帶來了新石器文化。新馬來人從公元前200年到公元16世紀分批遷入菲律賓,他們帶來了金屬工具和拼音字母,是後來比薩揚人、他加祿人、伊洛克人的祖先。
比薩揚人或譯米沙鄢人,菲律賓最大的民族。約有2180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42%,主要分布在薩馬島、保各島、宿務島、內格羅斯島和帕奈島。另外,比薩揚人還從這些原住島向附近島嶼移民,移民較多的是棉蘭老島、巴拉望島和蘇祿群島。比薩揚人的語言分為許多方言,各方言差別極大,幾乎是不同的語言。
他加祿人是菲律賓第二大民族,人口1230萬,主要分布在呂宋島中、南部地區。他加祿人是菲律賓各民族中經濟、文化最發達的民族。菲律賓政府把他加祿語定為國語。大部分他加祿人生活在農村,從事農耕活動。
伊洛克是菲律賓第三大民族,人口有570萬。伊洛克人原居住在呂宋島西北部地區,後逐漸移向卡加延河谷地,以及棉蘭老島等其他島嶼。伊洛克人主要經營水稻,他們是種植能手。
呂宋島地區住著許多小民族。他們人口不多,各自處於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在文化習俗方面有許多共同點。在這些民族中經濟最發達、外界了解最多的是伊富高人,分布在北呂宋島中部的科迪勒拉山脈東坡。其次坎卡奈人有19萬,分布在伊富高人住區以北;卡林阿人有近10萬,分布在卡林阿-阿巴堯省;邦都人有8萬,分布在呂宋島西北部山區;延吉安人有6萬多,分布在呂宋島的西北部;伊巴坦人有兩萬,生活在呂宋島與我國台灣省之間的巴坦群島的巴布延群島上。
棉蘭老島山區民族有:蘇巴農人、馬諾博人、比蘭人、塔加考洛人、曼達亞人等。這些民族絕大多數從事原始的農業。
菲律賓的摩洛人是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集團,包括許多民族。「摩洛」為西班牙所取,意為信伊斯蘭教的摩爾人。摩洛人分布在棉蘭老島西部和西南部。到1983年,摩洛人總數為216萬多人。
在菲律賓群島各個島嶼,非南島語系的民族中,人數最多的民族是華人,有120萬。現今的華人自7世紀開始移居菲律賓,主要來自中國的福建、廣東兩省。華人中絕大部分是土生土長的華裔,分布在各個島嶼的商業中心,多數集中在馬尼拉市。華人保留了本族語言、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他們慶祝自己的傳統節日,出版華文報紙,辦華文學校,喜愛華語電影和戲劇。
『拾』 菲利賓是中國人嗎
菲律賓人不是中國人。
菲律賓人,東南亞菲律賓的基本居民。超過一億人(2014年),包括幾十個民族。大多屬蒙古人種馬來類型;少數屬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尼格利陀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