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菲律賓的首都是哪裡
菲律賓的首都是馬尼拉。
馬尼拉(Manila),是菲律賓的首都城市和最大的港口,位於菲律賓最大島嶼-呂宋島馬尼拉灣東岸,也稱「小呂宋」,瀕臨天然的優良港灣——馬尼拉灣。馬尼拉建在巴石河兩岸。
河流把城市分成兩大部分,14個區中7個區在巴石河北岸,6個區在南岸。城區被分成兩部分,河上6座橋梁把城市南北兩部分連結起來,馬尼拉市人口為1288萬(2015年10月)。1976年11月,菲律賓政府決定把馬尼拉、奎松、卡洛奧坎、帕薩伊4個市和馬卡蒂等17個市鎮,組成馬尼拉大都會,即國家首都大區,面積達638.55平方公里。
2. 菲律賓的首都是什麼 馬尼拉介紹
1、菲律賓的首都是馬尼拉。
2、馬尼拉(Manila),是菲律賓的首都城市和最大的港口,位於菲律賓最大島嶼-呂宋島馬尼拉灣東岸,也稱「小呂宋」,瀕臨天然的優良港灣——馬尼拉灣。馬尼拉建在巴石河兩岸。河流把城市分成兩大部分,14個區中7個區在巴石河北岸,6個區在南岸。城區被分成兩部分,河上6座橋梁把城市南北兩部分連結起來,馬尼拉市人口為1288萬(2015年10月)。1976年11月,菲律賓政府決定把馬尼拉、奎松、卡洛奧坎、帕薩伊4個市和馬卡蒂等17個市鎮,組成馬尼拉大都會,即國家首都大區,面積達638.55平方公里。
3、2020年3月12日,因新冠肺炎疫情確診病例不斷增加封鎖馬尼拉大都會地區。
3. 菲律賓發生7.0級強震:地面開裂,民眾避難,發生強震能躲得急嗎
菲律賓發生7.0級強震,地面開裂,民眾避難,在發生大型地震的時候,民眾根本來不及躲避,因為房子倒塌的速度比較快,大家在下樓的時候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所以最妥當的方式就是找一個安全的角落保護自己的頭部,等到地震的情況變得穩定一些,大家再想辦法逃離到外界,千萬不要乘坐電梯,也不要過於慌張,容易造成踩踏事件。
中國曾經也發生過一些比較嚴重的地震,造成的損失非常嚴重,至此之後,很多學校都開始進行地震逃生演練,如果是發生一些微小地震的話,大家都會躲在桌子下面,等到情況越來越穩定,老師會安排學生們穩定有序的逃離到安全的地方,但是如果地震比較嚴重的話,確實是來不及逃脫的,但是大家也不要放棄生的希望。時時刻刻關注手機以及電視上的信息,一旦地震來臨都會有提前預警。
4. 菲律賓首都人口有多少啊,是什麼樣的城市啊
菲律賓首都人口有: 1,660,714人(2007).
5. 菲律賓有多少人口省表示什麼行政機構
馬來族佔全國人口的85%以上,包括他加祿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維薩亞人和比科爾人等;少數民族及外來後裔有華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國人;還有為數不多的原住民。有70多種語言。國語是以他加祿語為基礎的菲律賓語,英語為官方語言。國民約84%信奉天主教,4.9%信奉伊斯蘭教,少數人信奉獨立教和基督教新教,華人多信奉佛教,原住民多信奉原始宗教。人口9220萬。
菲律賓全球人口最多的20個國家之一,也是東南亞地區人口增長率最高的國家。2010年底菲律賓人口數量達9,401萬。菲律賓人口委員會執行主任托馬斯·歐西亞斯說,菲律賓每年出生大約200萬人,2011年底全國總人口將達到9,580萬人,人口增長率約2.04%,與1.04%的理想增長率相差甚遠。在菲律賓,一對夫妻生育三、五個孩子相當平常,在商場里常能看到一對夫婦拖著一大群孩子逛街的情景。而未婚生育、低齡生育的現象也不罕見。
菲律賓的行政區劃簡介
菲律賓是群島國家,有7,107個島嶼,有名字的2,100多個,有人居住的1,000多個,面積30萬平方公里,人口6,861萬多(人口均為1995年統計數字,下同)。菲律賓有16個行政區、78個省、25個高度城市化市、57個普通市,1,525個社鎮,41,936個區鄉。
1、菲律賓的行政區(Region)
菲律賓人通常將全國分成三大部分:呂宋、維薩亞、棉蘭佬,菲律賓政府為了中央政府管理的方便和需要,則把全國78個省劃成16個行政區:首都區、山脈區、伊洛戈區、卡加顏河谷區、中呂宋區、南他加祿區、比科爾區、西維薩亞區、中維薩亞區、東維薩亞區、西棉蘭佬區、北棉蘭佬區、南棉蘭佬區、中棉蘭佬區、卡拉加區、穆斯林棉蘭佬自治區。每個行政區由三至十個省組成;首都區又稱為大馬尼拉區,由17個市鎮組成。中央政府的21個部及委、署、局在各行政區設辦公室(根據各部業務需要,有的還在省里設辦公室),管理有關國計民生的重大事務,協調各省市的關系。每個區成立行政區發展理事會,成員由各省省長、高度城市化市市長(有的區包括普通市市長)、各部及委、署、局駐行政區辦公室主任組成。菲總統也在各行政區委任一名總統特別助理負責了解本地區的情況,並向總統匯報。
2、菲律賓的省
菲律賓《1991年地方政府法》規定:人口25萬、財政收入連續2年超過2,000萬比索(以1991年不變價格計算,下同)、土地面積2,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某一地區,經申請批准,可劃分出來成立省。但在該法頒布之前成立的省有不少未達到這些要求,有幾個省(如巴塔內斯、卡米京、錫基霍爾)人口不到10萬,面積不足500平方公里。菲律賓人口最多的省是宿務省,2,921,145人,其次為西內格羅斯省,2,436,186人;面積最大的省是巴拉望省,14,896平方公里,其次為伊薩貝拉,10,664平方公里。最小的省是巴塔內斯省(Batanes),只有14,180人,209平方公里。
3、菲律賓的高度城市化市
《1991年地方政府法》規定,人口20萬、上一年財政收入5,000萬比索以上,經申請批准,普通市(省轄市)可轉變為高度城市化市(The Highly-Urbanized City),菲律賓現有25個高度城市化市:馬尼拉、奎松、卡洛奧坎、拉斯彬迎斯、馬里基納、蒙廷盧帕、帕拉尼亞克、巴薩伊、曼達盧永、馬卡蒂、巴石、安吉利斯、奧隆嘎波、盧塞納 、巴哥洛、伊洛伊洛、宿務、曼達維、 三寶顏、卡加顏德奧羅、武端、達沃、桑托斯將軍市、伊利甘 、碧瑤等。菲律賓的所謂高度城市化市有的類似我國的直轄市,如馬尼拉、奎松、宿務市,有的類似我國的計劃單列市,如馬卡蒂、曼達威市,但在地域上仍屬於所在省,統計人口、面積時,也統計在所在省,而行政管理權則獨立於省。實際上,只有「高度城市化市」才象「市」,而「普通市」則仍象「鎮」。一般地說,「馬尼拉」是菲律賓的第一大城市(但這是指大馬尼拉,即包括由11個市6個鎮連成片的市鎮群,9,454,040人,646.1平方公里。而馬尼拉市只有1,654,761人,38.3平方公里),宿務是第二大城市,達沃為第三大城市,伊洛伊洛為第四大城市;但實際上,達沃的土地面積比宿務要大,人口最多的城市為大馬尼拉區的奎松市,1,989,419人,166.2平方公里。
4、菲律賓的普通市和社、鎮
菲律賓不設縣,省的下一級政府為市(City)和社、鎮(Municipality),其行政長官均稱為市長(Major)。菲華文報紙把City 譯成市,而把Municipality譯成社、鎮,即經濟相對發達、人口比較集中的稱為鎮,反之則稱為社。
《1991年地方政府法》規定,人口15萬、財政收入連續2年平均超過2,000萬比索、土地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社、鎮,經申請批准可升格為市,菲律賓現有57個普通市(省轄市),但在該法頒布之前成立的市有些未達到上述要求。西內格羅斯省是菲全國市最多的省,達到10個(包括1個高度城市化市)。但全國78個省會中仍有49個省會尚未成為市,仍是鎮。
《1991年地方政府法》規定,人口2.5萬、財政收入連續2年平均超過250萬比索、土地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區、鄉,經申請批准可升格為社、鎮。同樣,在該法頒布之前成立的社鎮有不少未達到這些要求,
5、菲律賓的區、鄉
菲律賓最基層的政府機構為區、鄉(Barangay,巴籠蓋),菲華文報紙譯成「描籠涯」,相當於我國在城市的區,在農村的鄉。《1991年地方政府法》規定,在市鎮的街區人口5,000人以上(農村的村2000人以上),外部有天然邊界而內部本身是相鄰的(島嶼除外)街區和村,經申請批准可成立新的區、鄉。菲律賓人口最多的區鄉是卡洛奧坎市的第176區,有157,578人,人口最少的區鄉只有11人;面積最大的區鄉是11,700公頃。此外,城市的街區和農村的村的組織形式,分別相當於我國城市的街道居委會和農村的村民委員會。
6. 菲律賓的首都是
馬尼拉 給分吧
7. 菲律賓的首都
馬尼拉(Manila),是菲律賓的首都城市和最大的港口,位於菲律賓最大島嶼-呂宋島馬尼拉灣東岸,也稱「小呂宋」,瀕臨天然的優良港灣——馬尼拉灣。馬尼拉建在巴石河兩岸。
河流把城市分成兩大部分,14個區中7個區在巴石河北岸,6個區在南岸。城區被分成兩部分,河上6座橋梁把城市南北兩部分連結起來,馬尼拉市人口為1288萬(2015年10月)。1976年11月,菲律賓政府決定把馬尼拉、奎松、卡洛奧坎、帕薩伊4個市和馬卡蒂等17個市鎮,組成馬尼拉大都會,即國家首都大區,面積達638.55平方公里。
2020年3月12日,因新冠肺炎疫情確診病例不斷增加封鎖馬尼拉大都會地區。[1
8. 登革熱傳染的兩種媒介昆蟲是什麼
按世界衛生組織標准,登革熱可分為典型登革熱(dengue fever,DF)、登革出血熱(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和登革休克綜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DSS)三種類型。
所有典型登革熱患者均發熱。起病急,先寒戰,隨之體溫迅速升高,24小時內可達40℃。一般持續5~7日,然後驟降至正常,熱型多不規則,部分病例於第3~5日體溫降至正常,1日後又再升高,稱為雙峰熱或鞍型熱。兒童病例起病較緩、熱度也較低。發熱時伴全身症狀,如頭痛、腰痛,尤其骨、並節疼痛劇烈,似骨折樣或碎骨樣,嚴重者影響活動,但外觀無紅腫。消化道症狀可有食慾下降,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脈搏早期加快,後期變緩。嚴重者疲乏無力呈衰竭狀態。患者於病程3~6日出現斑丘疹或麻疹樣皮疹,也有猩紅熱樣皮疹,紅色斑疹,重者變為出血性皮疹。皮疹分布於全身、四肢、軀乾和頭面部,多有癢感,皮疹持續5~7日。疹退後無脫屑及色素沉著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如牙齦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等。其他多有淺表淋巴結腫大。約1/4病例有肝臟腫大及ALT升高,個別病例可出現黃疸,束臂試驗陽性。輕型登革熱表現類似流行性感冒,短期發熱,全身疼痛較輕,皮疹稀少或無疹,常有表淺淋巴結腫大。因症狀不典型,容易誤診或漏疹。重型登革熱早期具有典型登革熱的所有表現,但於3~5病日突然加重,劇烈頭痛、嘔吐、譫妄、昏迷、抽搐、大汗、血壓驟降、頸強直、瞳孔散大等腦膜腦炎表現。有些病例表現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
登革出血熱開始表現為典型登革熱。發熱、肌痛、腰痛,但骨、關節痛不顯著,而出血傾向嚴重,如鼻衄、嘔血、咯血、尿血、便血等。常有兩個以上器官大量出血,出血量大於100毫升。有的病例出血量雖小,但出血部位位於腦、心臟、腎上腺等重要臟器而危及生命。
登革休克綜合征具有典型登革熱的表現;在病程中或退熱後,病情突然加重,有明顯出血傾向伴周圍循環衰竭。表現皮膚濕冷,脈快而弱,脈壓差進行性縮小,血壓下降甚至測不到,煩燥、昏睡、昏迷等。病情凶險,如不及時搶險,可於4~10小時內死亡。病程中還可出現腦水腫,預後嚴重。但如能及時正確處理,渡過危險期後可迅速恢復。
四.都是蚊子造的孽
登革熱是由蚊蟲傳播的病毒性蟲媒病,也就是通過蚊蟲的刺叮吸血傳播的。具體一點說,傳播登革熱的罪魁禍首是「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
「埃及伊蚊」是深褐或暗黑而具有銀白花斑的「花蚊子」,它廣泛地分布在全球熱帶地區,但也擴展到亞熱帶地區。雌蚊白天產卵,早晨和傍晚為活動高峰期,在叮咬了染毒個體後,可直接通過改換叮咬對象傳播病毒,或病毒在唾液腺中繁殖8~10日後再吸血時傳播病毒。被感染的蚊可終生保持傳播登革病毒的能力,並可經卵遺傳給後代,埃及伊蚊的卵對乾燥有很強的抗性,能長期存活。這些事實可解釋登革熱突然暴發的原因。埃及伊蚊的分布在我國很局限,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其次是廣東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部分地區和個別島嶼。在國外一些地區,埃及伊蚊廣泛地孳生在住區的各類人工和植物容器積水中,而在我國,它不僅只見於居民區,而且主要孳生在室內的飲用水缸積水中,其次是戶內外積聚雨水的缸罐中,是典型的嗜人血的「家蚊」。
「白紋伊蚊」是有白斑和銀白斑的黑色或深褐色蚊蟲,俗稱「花蚊子」。它的原發地是東南亞和亞洲溫帶地區,後擴散到夏威夷,南達澳大利亞,西至非洲的索馬里和馬達加斯加,近年來白紋伊蚊也被動地擴散到美國、墨西哥、巴西以及歐洲的一些國家。1985年,白紋伊蚊在美國得克薩斯州被發現,以後擴展到近30個州。由於白紋伊蚊不僅是登革熱的重要媒介,而且與多種蟲媒病毒病有關,因而,白紋伊蚊在該地區出現引起很大的轟動,稱為「亞洲虎蚊」。白紋伊蚊被帶到美洲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醫學昆蟲事件。白紋伊蚊在我國分布以北緯34度以南的地區比較常見,在北方有些省份(區)分布較窄。白紋伊蚊也是白晝活動、兇猛吸血的蚊蟲,雌蚊非常活躍而且是喜好人血,只要人走近白紋伊蚊的孳生或棲息地,很快就會引來雌蚊吸血。它們多在室外吸血攻擊人,但也會侵入室內吸血。白紋伊蚊主要在人工或植物容器積水中孳生,如花盆、缸罐、輪胎、植物葉腋、竹筒、樹洞等等。在我國的南方幾乎所有能夠集聚雨水的物件都可能孳生白紋伊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輪胎積水是白紋伊蚊喜好的孳生場所。
五.近年為何大流行?
近年來,登革熱不僅在東南亞流行趨勢加重,而且在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復燃。究竟是何種因素導致登革熱的大流行呢?專家們認為,登革熱若發生大流行一定應有三個因素:足夠密度的蚊媒、足夠多的對某種病毒型易感的人群及應有某種流行毒株。一般來講,還有許多其它因素可促進登革熱的大流行。第一:在過去的50年中,全球人口激增,主要分布在發展中的熱帶地區。人口激增導致沒有計劃,沒有控制的城市化發展,許多房屋被棄,飲水、排水及廢物管理不善。最後導致與人密切接觸的蚊數量大增。第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導致伊蚊數量增加及擴散。例如人們常常將包裝商品的塑料袋或玻璃袋亂扔,為伊蚊滋生提供環境。還有,隨著交通旅遊業的發展,導致了蚊媒的擴散。第三:控制蚊子的方法自1970年來效果已顯著下降。尤其是一些對蚊蟲有強大殺傷力的「滴滴涕」、「敵敵畏」、「六六六」等高殘毒殺蟲劑的禁用,使蚊蟲的家族都已壯大,最後導致登革熱的傳播和流行。第四:登革熱病毒時常發生變異,使人群失去免疫力。總之,以上的幾點是登革熱出現及大流行的主要因素。人們預測,隨著全球變化的加劇,包括氣候變暖、城市化和國際交通的發展,登革熱的流行趨勢還將進一步的加劇。
六.對症治療登革熱
目前尚無治療及預防登革熱的特效葯物和疫苗,臨床一般採取對症治療。高熱應以物理降溫為主,解熱鎮痛劑對本病退熱不理想應謹慎使用。對中毒症狀嚴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劑量腎上腺皮質激素,如口服強的松。對於大汗或腹瀉者應鼓勵患者口服補液,對頻繁嘔吐、不能進食或有脫水、血容量不足的患者,應及時靜脈輸液,但應高度警惕輸液反應致使病情加重,及導致腦膜腦炎型病例發生。有出血傾向者可選用安絡血、止血敏、維生素C及K等止血葯物。對大出血病例,應輸入新鮮全血或血小板,大劑量維生素K1靜脈滴注,口服雲南白葯等,嚴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口服甲氰咪呱。休克病例應快速輸液以擴充血容量,並加用血漿和代血漿,合並DIC的患者,不宜輸全血,避免血液濃縮。腦型病例應及時選用20%甘露醇250~500毫升,快速靜脈注入,同時靜脈滴注地塞米松,以降低顱內壓,防止腦疝發生。急性期應卧床休息,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在有防蚊設備的病室中隔離到完全退熱為止,不易過早下地活動,防止病情加重。保持皮膚和口腔清潔。
七.切斷登革熱的擴散之路
9. 菲律賓大岷區屬什麼地區
你好!
也以在大岷尼拉地區的最為發達目前在菲律賓的華人大約有六十萬至八十萬人。華人所經營的工商業和文教事業,約佔百分之六十,其中聚居在大岷尼拉地區(METRO
MANILA)的
如果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10. 菲律賓首都及周邊四省放鬆限制,現在適合嗎
菲律賓新冠狀病毒疫情還沒有過去,就放鬆了防疫措施放寬限制,這樣的行為不管這么說都是不太合適。
菲律賓將首都及其周邊四個省份降級為一般社區隔離狀態,有一方面的原因是由於菲律賓受疫情影響,第二季度GDP同比下滑了16.5%,從而使得菲律賓政府不得不考慮經濟方面的問題。
現在菲律賓面臨的是一個兩難的問題,一邊是稍不注意就爆發的新冠狀病毒疫情,一邊是持續萎縮低迷的國內經濟,很難去平衡。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菲律賓政府的選擇是放寬一點防疫措施,試圖提振國內經濟,只是問題的關鍵是菲律賓經濟支柱是旅遊業,新冠疫情大流行之下,全世界的旅遊業都在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