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自然給人類的懲罰的具體事例(時間地點人物)
1、北美黑風暴
1934年5月11日凌晨,美國西部草原地區發生了一場人類歷史上空前未有的黑色風暴.風暴整整颳了3天3夜,形成一個東西長2400公里,南北寬1440公里,高3400米的迅速移動的巨大黑色風暴帶。風暴所經之處,溪水斷流,水井乾涸,田地龜裂,莊稼枯萎,牲畜渴死,千萬人流離失所。
這是大自然對人類文明的一次歷史性懲罰。由於開發者對土地資源的不斷開墾,森林的不斷砍伐,致使土壤風蝕嚴重,連續不斷的乾旱,更加大了土地沙化現象。在高空氣流的作用下,塵粒沙土被捲起,股股塵埃升入高空,形成了巨大的灰黑色風暴帶。
2、雨林大面積燒毀,溫室效應加劇
在巴西的容多尼亞州(Rondonia),牛羊在一片荒蕪的牧場上游盪,這是許多大片的亞馬遜熱帶雨林被毀後的一幕。亞馬遜熱帶雨林被人為的燒毀以改建農場,在本世紀的前五年,巴西燒毀的熱帶雨林面積相當於英格蘭和威爾士國土面積的總和。
科學家認為,燃燒雨林相當於增加了17%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還造成了越來越少的樹木來吸收二氧化碳,使得最近幾年成為地球最熱的時期。
3、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
去年10月,一個冰山從大冰川(因形狀像豬,人們稱之為豬冰川)分離出來。在過去20年中,這個巨大的冰川已縮小為原來的1/40,這只是一個縮影。
南極洲擁有足夠的冰,如果全部融化可使全球海平面升高57米。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預計,由於溫室效應,氣溫上升,到2100年由於冰山融化海平面將上升20至80厘米。
4、水資源缺乏,旱災嚴重
在新南威爾士,一隻袋鼠倒斃在理查德沃克的農場。2006年夏季,澳大利亞經歷了千年一遇的旱災。南澳大利亞州的降雨量是自1900年以來最少的,然而氣溫是自1950年月以來最高的。澳洲許多地區正在經歷持續五年的乾旱,農作物歉收,家畜死亡。
在悉尼,如果哪戶人家被發現用水澆花園,將被處以220美元( 100英鎊)的罰款。而旱災還在世界各地威脅著人類的生存,歐洲和美洲正在經歷有史以來最大的旱災,07年在亞洲的中國,原本水量充足的長江沿岸,也遭受罕見的旱災。
5、人口增長迅速,垃圾山「圍困」人類
一個女孩將一盤芒果頂在她的頭上,站在奈及利亞首都拉各斯的奧盧撒松垃圾山上。這是非洲最大的垃圾山,每天從拉各斯(世界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收集2400公噸的垃圾運到這兒。
在過去15年,拉各斯的人口已增至以前的三倍,但是基礎設施的增加無法與人口增長相平衡,1000多個居住地被大大小小的垃圾山圍困。這樣的情形在世界各地都存在著,垃圾山開始圍困人類原本美麗的家園。
❷ 21世紀世界各國災難事件時間
氣候異常2010年長冬現象。多國過個地區暴風雪
2.澳大利亞冰雹大如橄欖球
3.1.12/2.27兩起大地震
4.印度超級熱浪43度以上,持續高溫已造成至少8人死亡
5.中國北方沙塵暴襲擊港澳台漂洋過海韓日國家
6.南方旱情大面積持續發展
7.新疆暴風雪-20度20人遇難150W人受災
8.菲律賓,冰島等地區非常規火山爆發
人類社會災難災害篇
1.俄羅斯地鐵爆炸事件
2.泰國紅杉軍潑血要挾政府事件
3.歐洲各航空公司等大規模罷工事件
4.濟寧二十多具嬰兒拋屍案件
5.疫苗事件/山西煤礦透水事件
6.南韓軍艦沉船事件(真相未知)
7.2010年樓市地王頻現現象
8.地溝油等其他事件
2010年短短的1/3年光,發生的這些是是非非,是自然界的報復還是人性的頹廢???無語!!!!
11月7日,在海底太子港郊外一所名叫「諾言」的教會學校發生坍塌,一名男學生被壓在廢墟下奄奄一息。目前已造成至少30人死亡,不少人仍被埋在廢墟中。
9月7日,海地首都太子港遭受洪水侵襲,圖為聯合國維和部隊在洪水中艱難前行。此次熱帶風暴漢娜造成至少61人喪生。
2月1日,雅加達市中心的街道上,市民和車輛被困洪水中進退兩難。收到暴雨影響,周五印度尼西亞主要機場已經關閉,大約有40架國內航班被迫取消。
9月3日,海地西北部城市戈納伊夫變成一片澤國。海地公共安全部門3日宣布,海地因熱帶風暴「漢娜」死亡的人數已升至90人,其中受災最嚴重的戈納伊夫省有37人喪生。
8月20日,在印度尼西亞東爪哇省的拉蒙岸,挑水的村民走在乾涸的水壩上。該地區已遭受持續三個月的乾旱,當地居民嚴重缺乏潔凈水。
9月13日,颶風艾克侵襲了美國的加爾維斯頓和德克薩斯州,超過6000人死亡,城市成為廢墟。圖為一名被救居民擁抱美國空降救援隊隊員。
11月5日,在遭受洪水襲擊的帕洛波省,一名婦女哭著逃離家園。據悉蘇拉維西島有將近1000個家庭受到洪災影響。
8月21日,在尼泊爾東部的孫薩利,士兵們幫助轉移群眾。暴雨導致尼泊爾薩普塔克什河水上漲,致使附近約4萬村民流離失所。
2008年01月國際地震災害報道 :
1日本小笠原群島地區發生5.4級地震
據中國地震台網測定,北京時間2007年12月30日20時47分58.0秒,在日本小笠原群島地區(北緯27.3度,東經139.75度)發生5.4級地震。 (中國地震信息網)
2烏茲別克發生4.8級地震
據中國地震台網測定,1月1日02時23分39.2秒,烏茲別克發生4.8級地震。 (中國地震信息網)
3巴布亞紐幾內亞東部地區發生里氏6.0級地震
據中國地震台網測定,北京時間2008年1月2日02時54分57.8秒,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東部地區(南緯5.95度,東經146.85度)發生里氏6.0級地震。 (中國地震信息網)
4吉爾吉斯斯坦發生里氏5.7級地震
據中國地震台網測定,北京時間2008年1月1日14時32分30.5秒,在吉爾吉斯斯坦(北緯40.5度,東經72.85度)發生里氏5.7級地震。 (中國地震信息網)
5印度尼科巴群島發生4.9級地震
據中國地震台網測定,北京時間2008年1月6日04時01分57.2秒 在印度尼科巴群島(北緯5.6,東經94.55) 發生4.9級地震。 (中國地震信息網)
6希臘斯巴達附近發生6.5級地震
北京時間2008年1月6日13時14分,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中南部斯巴達附近發生里氏6.5級地震,目前沒有人員傷亡的報告。(新華網)
7瓜地馬拉6日上午發生里氏5.1級地震
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網站發布的消息,瓜地馬拉6日上午發生里氏5.1級地震,目前尚無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報告。 (新華網)
8美國俄勒岡海岸遠海發生6.3級地震
據中國地震台網測定,北京時間2008年1月10日09時37分19.4秒 在美國俄勒岡海岸遠海(北緯43.95度,西經127.3度) 發生6.3級地震。 (中國地震信息網)
雪災:
1月5日開始,伊朗遭遇10年來最嚴重的大雪襲擊,目前已造成21人死亡,88人受傷。 (新華網)
2008年01月國內自然災害報道:
1重慶遭受持續旱災
截止12月20日統計,大足、萬州、城口、秀山、酉陽、武隆等19個區縣的部分地區出現旱情,農作物受旱面積48.05千公頃, 15.4萬人、9.15萬頭大牲畜存在臨時飲水困難。
2重慶遭受持續旱災
截止12月20日統計,大足、萬州、城口、秀山、酉陽、武隆等19個區縣的部分地區出現旱情,農作物受旱面積48.05千公頃, 15.4萬人、9.15萬頭大牲畜存在臨時飲水困難。 (新華網)
3黃河寧夏段出現234公里流凌
從2007年12月28日起,黃河寧夏段的河面上開始出現流凌,截至2008年1月6日,黃河寧夏段累積流凌長度約為234公里,最大密度超過50%。 (新華網)
摟主,給你兩篇,看看行不。給我點分阿,急著用呢,謝謝了~~!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0秒,四川汶川縣發生7.8級大地震。據四川省地震災害和抗震救災最新進展情況通報,截止5月13日下午16點,四川省內災情為:死亡已超過12000人,受傷26206人,被埋9404人,損害房屋346萬間。
9月,颶風「艾克」狂襲得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海岸,掀起的滔滔巨浪淹沒了數百公里的陸地,百萬戶人家的電力供應被中斷,並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印度洪水泛濫已導致173人喪生;尼泊爾洪水和山體滑坡造成45人死亡;墨西哥東南部地區連降暴雨,多處河流水位暴漲引發洪水,受災人數近43萬;阿爾及利亞洪水泛濫至少30人死亡;海地因風暴災害造成793人死亡
10月,肯亞暴雨洪災致30萬人無家可歸;宏都拉斯、哥斯大黎加、貝里斯、尼加拉瓜、薩爾瓦多和瓜地馬拉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災,宏都拉斯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暴發洪水,約19萬3000人受到影響,初步估計有23人遇難。預計暴雨還將持續一、兩天。哥斯大黎加的降雨量已達到40年來的最高點。目前洪水已造成7人死亡,470個社區的9萬多居民受到影響。瓜地馬拉、尼加拉瓜、薩爾瓦多和貝里斯也有共計5萬人受災。越南遭遇35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所引發的洪水
暴風雪襲擊美國中西部 致「總統山」關閉
11月:澳大利亞遭超強風暴襲擊20萬戶斷電數千房屋被毀;巴西洪災已致89人死亡 150萬人生活受影響;斯里蘭卡普降暴雨,洪水泛濫,致使37萬人撤離。本次受災最嚴重的地區是北部港市賈夫納(Jaffna),共有6萬人無家可歸。
12月:法國中部地區從13日開始出現持續降雪,持續降雪造成供電設備嚴重損毀,導致法國中部多姆山、阿韋龍、洛澤爾、康塔爾、上盧瓦爾、科雷茲等6個省份的近10萬戶家庭供電中斷;哥倫比亞遭遇連續強降雨,5萬人無家可歸;美國遭受了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暴風雪襲擊,給其經濟社會帶來較嚴重影響;12月12日,美國東北部地區的7個州遭受強暴風雪襲擊, 125萬戶居民和大量工商企業供電中斷,很多地區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同日,一向溫暖的美國南部地區也遭遇風雪襲擊; 緊接著,12月20日—24日,美國大部分地區又一次受到持續暴風雪侵襲。
2009年9月27日,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東部的馬里基納市,救援人員轉移一個在熱帶風暴「凱薩娜」引起的洪水中溺亡的嬰兒屍體。熱帶風暴「凱薩娜」和「芭瑪」造成菲律賓多個省份發生大面積洪災和山體滑坡,共有超過500人死亡。
2009年8月22日,消防員在希臘雅典附近的火災現場撲救。這場持續4天的大火吞噬了數千公頃森林、莊稼,數千居民被疏散。
人類自誕生起,便在與大自然的抗爭中堅強地尋找生存的道路。火光中慘不忍睹的廢墟,熱帶風暴後尋找孩子的母親,空難後痛哭失聲的親屬,因地震失去家園的人們,一個又一個令人震撼與痛心的畫面,被相機記錄下來。攝影師無法阻止災難的發生,然而他們拍攝的照片,卻可以把人們面對災難所表現出的堅強與愛傳遞到世界每個角落,讓活著的人更加珍惜生命的可貴。
2009年4月9日,在距離義大利阿布魯佐大區首府拉奎拉市約15公里處舉行的葬禮上,一名地震遇難者親屬親吻家人的棺木。2009年4月6日凌晨在義大利中部發生的強烈地震造成近300人遇難,大約4萬人由於房屋被震毀而無家可歸。
這張由巴西海軍2009年6月8日發布的照片顯示,搜救人員正在移動找到的法航A330客機大件殘骸。2009年6月1日,法國航空公司一架載有228人的空客A330客機從巴西里約熱內盧機場起飛3個半小時後,在大西洋海域上空失事,機上人員全部遇難。
2009年1月1日,一名消防員在泰國首都曼谷發生火災的夜總會里搜尋遇難者。當日,曼谷一家夜總會在新年午夜時發生火災,造成至少62人死亡、200多人受傷。
2009年1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巴里巴里港口,一名沉船事故中失蹤人員的家屬查看名單。從蘇拉威西島巴里巴里駛向南加里曼丹省三馬林達的一艘渡輪1月11日清晨在馬傑內附近海域遭遇強風沉沒。搜救隊和當地漁民共救出包括船長在內的35人,找到9名遇難者遺體,由於有100多人並不在乘客名單中,最終無法統計確切的遇難者人數。
2009年10月1日,在印尼西蘇門答臘省的巴東市,救援人員從坍塌的建築物里轉移一名女孩的屍體。印度尼西亞西蘇門答臘省附近海域9月底發生的里氏7.6級地震,共造成1110多人死亡,近210人失蹤。
.
2009年3月28日,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郊外,一名醫護人員在帳篷內協助家屬辨認蓄水湖決堤事故的遇難者遺體。印度尼西亞萬丹省南唐格朗市3月27日凌晨發生的蓄水湖大壩決堤事故共造成100人死亡,另有132人失蹤。
2009年12月6日,在俄羅斯彼爾姆邊疆區首府彼爾姆市,一名婦女手捧鮮花來到夜總會火災事故現場,向遇難者表示哀悼。2009年12月5日發生的俄羅斯彼爾姆市「瘸腿馬」夜總會火災事故共造成140多人死亡。
2009年2月7日,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發生歷史上最嚴重的山火災害,共有210人在火災中死亡,燃燒總面積達41萬公頃,1800多棟房屋被燒毀,近100萬頭牲畜和野生動物死亡。
摘自
http://..com/link?url=V3XjRzifgSVzhRmUVntzClImKdzyG-rvg0MFIhXh2HxBMyW_eTn6QxnA3Qdi-iR4ZXqvFVEy68SEYVTS_fNViK
❸ 菲律賓首都持續暴雨引發洪災,超7萬人無家可歸,目前的災情如何
隨著鄭州幾天的暴雨上了熱搜之後,其他的一些地方也相繼開始下暴雨。但是中國人為了能夠馳援河南,不少明星已經開始捐款或者捐贈物資來表達自己的心意。中國人最優秀的特點就是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就像2020年的新冠疫情那樣,雖然說當時的情況非常的嚴峻,但是中國有一批志願者還是勇往的支援前線,讓很多在場的人都非常的感動。在鄭州暴雨之後,菲律賓也開始下起了暴雨,讓很多網友都感到非常的擔心。菲律賓首都持續暴雨引發洪災超7萬人無家可歸,目前的災情如何呢?
三、保護地球環境隨著這幾年謝謝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們也越來越注重科技的利益。其實小編想說的是,經濟的收益固然重要,但是保護環境也應該特別的關注。畢竟大自然是屬於每一個人的,大家都有責任和義務來保護好自己的地球家園。
❹ 75人喪生!台風「雷伊」橫掃菲律賓,天災人禍真的沒辦法嗎
台風「雷伊」於12月16日下午登陸菲律賓南部西亞高島,隨著台風而來的還有因為強降雨產生的洪水。據菲律賓官方統計,台風已經造成75人死亡,觸目驚心。據本地電視台報道,台風「雷伊」主要在菲律賓南部和中部地區進行破壞,是該國今年遭遇的最強台風之一。以為此次,超過30萬人無家可歸。台風不僅引發了洪水,由於地形原因,還有泥石流地質災害,導致許多地區通訊和電力中斷,將樓房沖塌,淹沒了村莊。
據新華社報道,受災省省長說出了一個所有人都不願面對的數字,台風「雷伊」已造成保和省至少49人死亡。在災難面前,個人是微不足道的。既然不可避免,為什麼不考慮如何減少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今天,我們來談談保險:對於災難而言,保險有什麼用?
一、對於災難而言,保險有什麼用?
自然災害會給家庭帶來沉重的打擊,自然災害總是猝不及防。在極端天氣下,保險的作用不容小覷。因此,掌握一些保險知識,知道如何購買保險,保險起什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台風造成的極端環境下,人有可能因意外情況致殘或死亡,屬於意外險范圍。如果不幸發生意外,被保險人家屬可以通過保險理賠獲得相應的經濟補償,最大限度地減少意外事件對家庭的影響和影響。
❺ 八八水災是由於雨量大而引起的,為什麼會雨量那麼大呢
莫拉克台風重創台灣,最主要原因就是降下破表雨量,中央氣象局的預測,從原本600多毫米上修到2700毫米,但最後竟然降下近2900毫米,為何這次台風會降下如此驚人雨量?
莫拉克台風8月8日肆虐後,南投九份二山土石流急速沖刷而下,令人驚心動魄的真實畫面。為什麼一個中度台風會降下如此驚人雨量,造成重大傷亡,美國有線新聞網CNN氣象專家表示,莫拉克台風的環流非常大,從台灣延伸到菲律賓,另外它移動得非常慢,所以才會降下這麼多雨量,它走了好幾天才進入台灣海峽,即使它進入台灣海峽,也把後方氣流帶進來,因此才會有如此多雨量。
巨大環流移動緩慢,加上後方引進氣流水氣,使得這次莫拉克成為台灣史上最多雨的台風,事實上在台風來臨前,CNN就一再警告,莫拉克可能造成重大災害,除了降下驚人雨量,還有就是這些災區種很多竹子,竹子的根很短,它們無法深入土壤保護植被,也導致發生嚴重的土石流。
至於被外界批評預測失准,中央氣象局表示,雨量預測准確率通常只有二到三成,因此台風季節除了注意氣象預報,民眾本身更要提高警覺,以保護生命財產安全。(新聞來源:東森新聞)
❻ 菲律賓豪雨成災首都是否受到影響
據報道,菲律賓豪雨成災,首都馬尼拉和周邊地區約5萬多人被迫疏散,許多人受困住家屋頂,紛紛通過社交媒體呼救。
菲律賓目前正處季風季節,一場熱帶風暴使最大島嶼呂宋島連下豪雨,多個地區遭洪水泛濫成災。
馬尼拉市長蒂奧多洛表示,此次災情堪比2009年台風凱莎娜橫掃菲律賓;當年一號風暴凱莎娜席捲菲律賓,導致462人死亡,490萬人受災,成為馬尼拉42年來最嚴重的洪災。
據悉,菲律賓是全球最易受災的國家之一,每年平均會遭受20個在太平洋上形成的龍卷風襲擊。
❼ 菲律賓遭遇重大災難,中國挺身而出,目前當地的受災情況如何
當地時間10月29日上午9點04分左右,菲律賓南部棉蘭老島發生里氏6.6級強烈地震。據外媒報道,地震已造成至少一名男孩死亡,數十人受傷,部分建築受損。據報道,地震襲擊了菲律賓南部的棉蘭老島,附近許多地區都有震感。地震發生時,正是上班和上學的時間,很多人湧上街頭。據法新社報道,菲律賓當地時間2021年12月20日,菲律賓警方表示,台風“雷伊”已造成該國208人死亡,200多人受傷,50多人失蹤。
總部設在馬尼拉的亞洲開發銀行22日決定撥款300萬美元,向菲律賓災區提供清潔水、醫療和其他緊急援助。法新社稱,一名十幾歲的男孩試圖逃離學校時,一堵牆倒塌,導致他死亡。其他學生逃離大樓時在踩踏事件中受傷。靠近震中的圖魯南官員表示,市政廳在地震中受損嚴重,相關部門收到“大量傷亡報告”,但仍在努力確認。法新社援引當地一名醫院醫生的話稱,他所在的醫院很快接收了約10名患者,其中一些人頭部受傷。
❽ 超70萬人受災!台風「雷伊」橫掃菲律賓已致75人喪生,我們該如何保障
根據法新社報道,菲律賓當地時間2021年12月20日,菲律賓警方表示,台風「雷伊」已造成該國208人死亡,超200人受傷,50餘人失蹤。12月16日,超強台風「雷伊」登陸菲律賓,報道稱,台風「雷伊」,是近年來菲律賓遭遇的最致命的風暴之一。台風掀翻了屋頂,把樹木連根拔起,混凝土電線桿也被掀翻,村莊被淹沒。其中菲律賓中部保和省受災最為嚴重,已有74人死亡。有媒體報道稱「雷伊」是菲律賓今年遭遇的最強台風之一,自16日首次在菲南部錫亞高島登陸以來,該台風帶來大風和強降雨並引發洪水,至少70萬人被迫轉移,受災人數超過118萬。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月有陰晴圓缺。今年的鄭州暴雨,也是一場天災,我們看到了街道上的車浮在水面,被沖走,被淹沒,地鐵道里宛如一條小河,之前受困於五號線的乘客,像是處在末日,短短一天時間,鄭州整座城市便陷入了一片汪洋。
突如其來的意外能輕易的擊垮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當風險真的發生時,我們手足無措,每一場災難的背後都有無數個家庭支離破碎。一個家庭所面對的風險是無法預知的且巨大的,如果平時沒有保障,需要的時刻也只能望洋興嘆,面對未知的意外,我們能做的,就是未雨綢繆,保險就是我們在災難來臨時,擋在我們面前的第一道防線。
❾ 熱帶風暴形成的原因及帶來的危害
熱帶風暴的侵襲
熱帶風暴是熱帶氣旋的一種,是指中心最大風力達17.2~24.4米/秒的熱帶氣旋。其中心附近持續風力為63~87千米/時,即8~9級風的風力,即烈風程度的風力。每年熱帶氣旋都從海洋橫掃至內陸地區。強勁的風力和暴風雨過後留下的只是一片狼藉。
熱帶風暴的成因
熱帶風暴產生的基本條件:
(1)首先要有足夠廣闊的熱帶洋面,這個洋面不僅要求海水表面溫度要高於26.5℃,而且在60米深的一層海水裡,水溫都要超過這個數值。其中廣闊的洋面是形成熱帶風暴時的必要自然環境,因為熱帶風暴內部空氣分子間的摩擦,每天平均要消耗3100~4000卡/厘米2的能量,這個巨大的能量只有廣闊的熱帶海洋釋放出的潛熱才可能供應。另外,熱帶氣旋周圍旋轉的強風,會引起中心附近的海水翻騰,在氣壓降得很低的熱帶風暴中心甚至可以造成海洋表面向上湧起,繼而又向四周散開,於是海水從熱帶風暴中心向四周圍翻騰。熱帶風暴里這種海水翻騰現象能影響到60米的深度。在海水溫度低於26.5℃的海洋面上,因熱能不夠,熱帶風暴很難維持。
(2)在熱帶風暴形成之前,預先要有一個弱的熱帶渦旋存在。我們知道,任何一部機器的運轉,都要消耗能量,這就要有能量來源。熱帶風暴也是一部「熱機」,它以如此巨大的規模和速度在那裡轉動,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要有能量來源。熱帶風暴的能量是來自熱帶海洋上的水汽。在一個事先已經存在的熱帶渦旋里,渦旋內的氣壓比四周低,周圍的空氣挾帶大量的水汽流向渦旋中心,並在渦旋區內產生向上運動;濕空氣上升,水汽凝結,釋放出巨大的凝結潛熱,才能促使熱帶風暴這部大機器運轉。所以,即使有了高溫高濕的熱帶洋面供應水汽,如果沒有空氣強烈上升,產生凝結釋放潛熱過程,熱帶風暴也不可能形成。所以,空氣的上升運動是生成和維持熱帶風暴的一個重要因素。然而,其必要條件則是先存在一個弱的熱帶渦旋。
(3)要有足夠大的地球自轉偏向力,因赤道的地轉偏向力為零,而向兩極逐漸增大,故熱帶風暴發生地點大約離開赤道5個緯度以上。由於地球的自轉,便產生了一個使空氣流向改變的力,稱為「地球自轉偏向力」。在旋轉的地球上,地球自轉的作用使周圍空氣很難直接流進低氣壓,而是沿著低氣壓的中心作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北半球)。
(4)在弱低壓上方,高低空之間的風向風速差別要小。在這種情況下,上下空氣柱一致行動,高層空氣中熱量容易積聚,從而增暖。氣旋一旦生成,在摩擦層以上的環境氣流將沿等壓線流動,高層增暖作用也就能進一步完成。在20°以北地區,氣候條件發生了變化,主要是高層風很大,不利於增暖,熱帶風暴不易出現。
熱帶風暴——海洋殺手
熱帶風暴是發生於熱帶洋面上的巨大空氣漩渦,它急速旋轉像個陀螺,美洲人叫它「颶風」,澳洲稱它「威力威力」,氣象學上則稱它為「熱帶氣旋」或「熱帶風暴」。熱帶風暴每年在全世界造成的損失高達60億~70億美元,它所引發的風暴潮、暴雨、洪水、暴風所造成的生命損失占所有自然災害的60%。
瀕臨中國的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最不平靜的海洋,屬於自然災害的「重災區」。每年盛夏和初秋,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經常遭受熱帶風暴的侵襲。其中造成災害的熱帶風暴每年近20次,相當於美國的4倍、俄羅斯的30倍。熱帶風暴是我國沿海地區危害程度最嚴重的災害性天氣。
熱帶風暴過後的場景
熱帶風暴發源於熱帶洋面。因為那裡溫度高、濕度大,又熱又濕的空氣大量上升到高空,凝結成雨,並釋放出大量熱能,再次加熱了洋面的空氣;洋面又蒸發出大量水汽,上升到高空。這樣往返循環,便漸漸形成了一個中心氣壓很低,大量空氣向低壓區匯集的氣旋中心。
熱帶風暴高度一般在9千米以上。熱帶風暴最大風速一般為40~60米/秒以上,個別強熱帶風暴可達110米/秒。一次熱帶風暴過程,降雨量可達200~300毫米,有時高達1000毫米。因此,熱帶風暴經過之處常常出現狂風暴雨,並引起洪澇災害。發生在1975年的第三號熱帶風暴,使中國東部10多個省出現暴雨洪水。河南省受災最嚴重,暴雨中心恰好位於兩座水庫上游,導致水庫潰壩,高達10多米的水舌像巨龍一樣傾瀉,大量農田、村舍被淹,京廣鐵路被沖毀100餘千米,造成很大的人畜傷亡。
近年來,中國在海洋災害的研究和預測方面已進入了國際先進行列,沿海岸邊和島嶼已建成280個驗潮站,成為世界上監測站網分布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並且多次成功地發布了強風暴潮警報,對防災抗災起到了重要作用。
熱帶風暴造成的嚴重損失
熱帶風暴「納爾吉斯」過後的緬甸
2007年11月「錫德」的超級氣旋在孟加拉國沿岸致800多萬人受災,4000多人死亡或失蹤,損失23億多美元。
2005年10月熱帶風暴「斯坦」在墨西哥南部、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和宏都拉斯引起暴雨、洪水泛濫和山體滑坡,至少造成2000人死亡。
熱帶風暴氣象圖2005年8月顯示「卡特里娜」颶風在美國南部沿海地區造成1300多人死亡,100多萬人無家可歸。
2004年12月7.9級強烈地震,引發海嘯,印尼亞齊地區沿岸國家23萬人死亡或失蹤,50萬人無家可歸,舉世震驚;2004年9月熱帶風暴「珍妮」在海地造成3000多人死亡,海地北部城市陷入一片汪洋。
1998年10月颶風「米奇」在中美洲致9000多人死亡,大多數人葬身於可怕的泥石流之中。
1991年4月熱帶風暴在孟加拉國引發洪水泛濫,造成大約13.8萬人死亡。1991年11月熱帶風暴在菲律賓造成6000多人喪生。
1970年颶風「波羅」在孟加拉造成50萬人死亡,是該國歷史上最嚴重的風暴災害。
2008年5月6日緬甸國家媒體報道稱,緬甸政府已確認,熱帶風暴「納爾吉斯」已造成22500人死亡,另有41000人失蹤。
❿ 菲律賓熱帶風暴天鷹,死亡多少人
菲律賓國家紅十字會發布數據稱,截止到18日目前,由熱帶風暴「天鷹」引發,席捲菲律賓南部的洪災已造成至少497人死亡,逾160人仍下落不明。
菲律賓紅十字會秘書長格溫多琳 龐宣布:此次災害「受災面積如此之廣,災區還沒有經過全面搜索;這么多的房屋被洪水侵襲,這意味著房屋移位,遇難者遺體被水沖走」。因此,當局目前只是統計了被送往葬禮接待處,已確認的遇難者人數,為497人。另有逾160人目前仍下落不明。
她警告,由於還沒有進行完全統計,這場災難造成的死亡人數或將進一步上升,接下來當局將繼續公布遇難人數。她還表示,由於災情夜間突然發生,民眾都在睡覺,來不及防範,因此造成的傷亡較嚴重。
稍早時的消息說,此次災害已導致450人遇難,近300人失蹤。此外,菲律賓國家減災中心及災難管理委員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目前,已有差不多3.5萬人離開了家園,被轉移到疏散中心內避災。
救災工作已經展開,但消息稱,在重災區卡加延-德奧羅市和伊里干市,多座橋梁被洪水沖垮,當地電力也被迫中斷,這些都加大了救援難度。
報道稱,菲律賓每年遭受約20場熱帶風暴和台風的吹襲,多數會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請採納。
熱帶風暴天鷹是2011年太平洋台風季第21個被命名的風暴,於12月16日突襲菲律賓南部地
區,引發強降雨、河水暴漲和山體滑坡。截至17日晚間,風暴造成440人喪生、近400人失蹤。
熱帶風暴「天鷹」於2011年12月16日下午在菲律賓南部棉蘭老島地區登陸後
熱帶風暴「天鷹」在菲南部棉蘭老島地區
引發大面積洪災,沿海城市卡加延-德奧羅和伊利甘受災最為嚴重。
卡加延-德奧羅市政府負責救援工作的官員埃米爾拉納說,熱帶風暴「天鷹」登陸後帶來的強降雨導致卡加延-德奧羅河河水暴漲,淹沒了當地22個村莊。
在常住人口大約10萬的伊利甘市,市長勞倫斯克魯茲說:「這是我們這座城市有史以來遭遇的最嚴重洪澇災害。迅猛的洪水出現在人們半夜熟睡的時候。」他說,「天鷹」引發的強降雨持續超過12個小時,洪水沿山壑傾瀉而下,部分河段決堤。
氣象部門預計,「天鷹」將於18日下午前後離開菲律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