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看菲律賓 > 菲律賓蘇祿國王葬在哪裡

菲律賓蘇祿國王葬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8-05 13:52:40

『壹』 蘇祿國東王墓的介紹

蘇祿國東王墓,坐落在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城北的北營,安葬著明帝國的藩屬國——蘇祿國的一位國王和他的王妃及兩位王子,是中國境內僅有的兩座外國君主陵墓之一(另一座是位於南京的渤泥國王墓),也是我國唯一的駐有外國王室後裔守陵村落的異邦王陵。蘇祿國東王墓是中菲兩國傳統友誼的見證,也是我國明朝時期國力強盛、「萬國來朝」的真實寫照。蘇祿王墓是明朝初年王爺陵中保存較為完好的一座,1956年,蘇祿國東王墓列為首批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13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貳』 山東德州,為何有一座菲律賓老國王的墳,到底有何淵源

發生這樣的現象主要是因為當時菲律賓國王向朱棣進行朝聖,但是在路途中不幸病死。所以朱棣為了安葬他就在山東德州這個地界給他建造了一個墳墓。

古蘇祿國是菲律賓群島上的一個小的島嶼,當時這個國家的國王在幾年之後也選擇來中國進行朝聖。他們從泉州登陸到北京將近要用一個月的時間,所以路程時間是非常長的。當時在他們經過安寧的時候古蘇祿國王不幸患上了疾病,當時朱棣也是非常擔心他安危的所以就派御醫診治。雖然有御醫醫治但是依舊沒有挽回古蘇祿國王的性命。朱棣在知道國王去世的消息之後就把他安葬在德州,所以才出現了在德州有菲律賓國王墳墓的現象。

『叄』 葬在中國的明代番邦國王

第一個歿於明朝的是浡泥國(今汶萊國)的國王麻那惹加那乃。他於大明永樂六年(即公元1408年)率王妃和弟妹、子女、臣節等龐大使團泛海而來朝貢,從福建登陸,八月到達京師。這是明朝初年第一位來朝的外國國王,他的到來,對於追求盛世之治的永樂皇帝,可謂是一種榮耀。於是在永樂皇帝親自接見他們後,又在皇城奉天門設宴,行迎賓禮,賜予甚豐。遺憾的是這位浡泥國王到達明朝後一個月,忽然病倒。永樂皇帝命御醫診治,開始稍有好轉,但不久病情加重。十月,浡泥國王病故於會同館,年僅二十八歲。永樂皇帝甚表哀悼,輟朝三日,遣官致祭。按照浡泥國王「托葬中華」的遺囑,依王禮將其埋葬在京師安德門外石子岡,逢春秋祭祀。麻那惹加那乃四歲的兒子遐旺當即襲封王位。四年後,遐旺再度偕母同來,受到同樣禮貌的接待和豐厚的賞賜。

第二個歿於明朝的就是蘇祿國(今菲律賓國西南部蘇祿群島)東王巴都葛叭哈刺。大明永樂十五年(即公元1417年) 東王和西王、峒王妻共率王室隨從340多人浮海來朝。這時明成祖永樂皇帝已到北京(尚未正式遷都北京),蘇祿國王一行也於同年八月初來到北京。永樂皇帝按此前接待浡泥國王和滿剌加(今馬來西亞國)國王的禮節接待了他們。他們是八月二十七日辭歸的,臨行前得到很多賞賜。不幸的是,十五天後,蘇祿國王在行近至德州時突然病故,被以王禮葬於德州城北。

第三個歿於明朝的是麻剌國王哇來頓本,他不幸病歿於福州,永樂皇帝特為謚「康靖」。/來自中華網社區 club.china.com/
/來自中華網社區 club.china.com/
明初的中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其國勢尤如今天的美國,永樂皇帝作為大明皇帝,在對待來朝的各國國王及使臣時,是以「宗主國」的身份自居。因此這種外交往來,在政治上似乎並不平等,這在今天似乎是不可思議的,但是在十五世紀初期的大明朝,確是事實,正常得很。南洋各國國王乘船泛海而來朝貢,確實要冒很大的風險,如船壞舟覆、海盜劫掠、水土不服、時疫疾病等,所以會有3個國王因病而歿於中國。當然,他們之所以冒險前來朝貢,也有很大的內在需求驅使,一是尋求強國做靠山,二是尋求冊封和賞賜,三是進行國際貿易,四是游覽和學習。而雄才偉略的永樂皇帝,本著「天下同福,厚往薄來」的懷柔治國之道,往往賞賜遠多於進貢。前面提到的滿剌加國,明永樂年間先後有三代國王前來朝貢,他們福大命大造化大,都平安返回了。

另外,據《明史》載,大明天順三年(即公元1459年) ,錫蘭國王(今斯里蘭卡)派王子世利巴交喇惹,奉使大明朝,隨鄭和朝見大明皇帝,住在泉州。大明成化二年(即公元1466年)國王去世,王位被外人篡奪,錫蘭王子世利巴交喇惹無法回國,於是定居泉州,娶妻生子繁衍生息。後人取王子名字第一個字「世」為姓。明清時期,錫蘭王子後裔成為泉州的名門望族。

『肆』 哪位外國皇帝死在中國

有4位國王不幸病歿於中國,埋葬在中華的大地上。蘇祿國東王便是其中之一,但他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
第一個歿於明朝的是浡泥國(今汶萊國)的國王麻那惹加那乃。他於大明永樂六年(即公元1408年)率王妃和弟妹、子女、臣節等龐大使團泛海而來朝貢,從福建登陸,八月到達京師。這是明朝初年第一位來朝的外國國王,他的到來,對於追求盛世之治的永樂皇帝,可謂是一種榮耀。於是在永樂皇帝親自接見他們後,又在皇城奉天門設宴,行迎賓禮,賜予甚豐。遺憾的是這位浡泥國王到達明朝後一個月,忽然病倒。永樂皇帝命御醫診治,開始稍有好轉,但不久病情加重。十月,浡泥國王病故於會同館,年僅二十八歲。永樂皇帝甚表哀悼,輟朝三日,遣官致祭。按照浡泥國王「托葬中華」的遺囑,依王禮將其埋葬在京師安德門外石子岡,逢春秋祭祀。麻那惹加那乃四歲的兒子遐旺當即襲封王位。四年後,遐旺再度偕母同來,受到同樣禮貌的接待和豐厚的賞賜。
第二個歿於明朝的就是蘇祿國(今菲律賓國西南部蘇祿群島)東王巴都葛叭哈刺。大明永樂十五年(即公元1417年) 東王和西王、峒王妻共率王室隨從340多人浮海來朝。這時明成祖永樂皇帝已到北京(尚未正式遷都北京),蘇祿國王一行也於同年八月初來到北京。永樂皇帝按此前接待浡泥國王和滿剌加(今馬來西亞國)國王的禮節接待了他們。他們是八月二十七日辭歸的,臨行前得到很多賞賜。不幸的是,十五天後,蘇祿國王在行近至德州時突然病故,被以王禮葬於德州城北。
第三個歿於明朝的是麻剌國王哇來頓本,他不幸病歿於福州,永樂皇帝特為謚「康靖」。

明初的中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其國勢尤如今天的美國,永樂皇帝作為大明皇帝,在對待來朝的各國國王及使臣時,是以「宗主國」的身份自居。因此這種外交往來,在政治上似乎並不平等,這在今天似乎是不可思議的,但是在十五世紀初期的大明朝,確是事實,正常得很。南洋各國國王乘船泛海而來朝貢,確實要冒很大的風險,如船壞舟覆、海盜劫掠、水土不服、時疫疾病等,所以會有3個國王因病而歿於中國。當然,他們之所以冒險前來朝貢,也有很大的內在需求驅使,一是尋求強國做靠山,二是尋求冊封和賞賜,三是進行國際貿易,四是游覽和學習。而雄才偉略的永樂皇帝,本著「天下同福,厚往薄來」的懷柔治國之道,往往賞賜遠多於進貢。前面提到的滿剌加國,明永樂年間先後有三代國王前來朝貢,他們福大命大造化大,都平安返回了。另外,據《明史》載,大明天順三年(即公元1459年) ,錫蘭國王(今斯里蘭卡)派王子世利巴交喇惹,奉使大明朝,隨鄭和朝見大明皇帝,住在泉州。大明成化二年(即公元1466年)國王去世,王位被外人篡奪,錫蘭王子世利巴交喇惹無法回國,於是定居泉州,娶妻生子繁衍生息。後人取王子名字第一個字「世」為姓。明清時期,錫蘭王子後裔成為泉州的名門望族。

『伍』 中國現存哪兩座現存的國外帝王墓

我只知道一座是南京的渤泥國王墓,還有是蘇祿王墓 Su Luwang grave
蘇祿王墓坐落於德州市北區的北營村。是外國君主在中國的大型古墓葬。古蘇祿國位於菲律賓蘇祿群島上,是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酋長國,國內分為東王、西王、峒王三家王侯,以東王為尊,在我國明代,古蘇祿國同我國開始了密切的友好來往。
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7月,蘇祿國東王巴都葛·巴哈刺與西王、峒王率眷屬、隨從340餘人,前來中國訪問。在北京受到明成祖朱棣的隆重接待,並封王賜印。9月辭歸途中東王不幸於德州「遭疾殞歿」。永樂皇帝聞訃,不勝痛悼,派禮部郎中陳士啟赴德州為其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並賜溢「恭定」,勒石以志。東王長子圖瑪哈率眾歸國繼位,王妃葛木寧、次子溫哈刺、三子安都魯及侍從10餘人留居中國守墓,俱受朝廷俸祿。明永樂二十一年東王妃回國,偏妃及溫、安二子繼續守墓,王妃逝世後,附葬於王墓東南隅。明宣德年間,在墓旁修建了清真寺。清雍正九年(1731年),守墓人員子孫人中國籍定居德州。現該地溫、安二姓均為蘇祿國東王的後裔,有30餘戶,120多人,已到第16-19代子孫。
蘇祿王陵園為前殿後墓,墓高6米,直徑17米,墓基圓形,砌石作護,四周松柏蒼翠,墓碑題「蘇祿國恭定王墓」。墓前是祭廟,正殿內供奉有東王畫像,東西為配殿、迴廊。祭廟前矗立一座高大的儀門。廟殿儀門是陵園南道,兩側對稱排列翁仲、石獅、石虎、石豹、石羊和華表等石儀,石刻雕鑿精緻,形象生動。王墓東南側的永樂帝御碑亭內,有明成祖親撰「御制蘇祿王東王碑」的碑文,額雕蟠龍,龜跌承馱。碑亭旁邊是偏妃墓和兩個王子墓。陵園南側是一座清真寺。
蘇祿國王墓,是中菲友好的歷史見證。蘇祿王墓1997年被列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1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山東省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圖片】鮮為人知的與蘇祿王相似經歷的渤泥國王
此次去南京前,聽說南京有個渤泥國王墓。渤泥國王在明成祖時來中國朝覲,回國時病逝南京,安葬在南京郊外。這個國王是蘇祿王(既王老師所拍的《蘇祿王和中國皇帝》中的蘇祿王)嗎?怎麼經歷那麼相似?可名字的發音明顯對不上號,依稀記得蘇祿王回國病死山東德州,安葬也在德州。帶著疑問,在七月下旬的一個午後冒著酷熱,去探尋南京市郊的渤泥國王墓。回來再在網上查找資料比對,終於揭開了謎底:原來渤泥國王和蘇祿王是明成祖時先後來華朝覲的汶萊、菲律賓地區的國王,因鄭和下西洋知道了明朝的強盛和繁華。他們二人都是在回國途中病逝,安葬在中國,留下了中國現存僅有的二座國外帝王墓。

『陸』 古麻拉朗在明朝時屬於世界上哪一個國家,其國王死後為何被葬在福建福州

古麻拉朗國國王斡刺義亦敦在回國途中病逝於中國,安葬於福建。許多中國書籍都認為古麻刺朗位於菲律濱。


菲律濱有兩個地名與古麻刺朗國名相似:一處是棉蘭佬島西南的庫馬拉朗(Kumalarang),另一處則是描絲蘭的庫馬拉朗(Kumalarang)。


古麻刺朗國王隨明朝太監張謙前往中國,可能是永樂十五年蘇祿國王到中國朝拜所影響的。古麻刺朗國的朝貢,可能要藉它跟明朝的關系,在古麻刺朗國和蘇祿國之間起平衡作用。所以推想 古麻刺朗國和蘇祿國很接近。

『柒』 山東德州的菲律賓國王墓是怎麼來的

這是當初這位國王來到我國訪問返回自己國家的時候,不幸死在山東德州境內,於是就在山東德州將其安葬了。在我國山東半島的德州市,不僅僅出產電鋸、扒雞和撲克【不是】,還有一座菲律賓國王的墓。其實,說是菲律賓國王的墓倒也不是,如果嚴格來說,應該是一個名叫古蘇祿國的國家的國王的墓穴。古蘇祿國一直到1915年還存在著,可以說是一個存在時間很長的國家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和中國建交的時間很早,在元朝時期就已經有了往來,到了明朝,往來更加密切。

所以,朱棣給其寫了祭文,而且,因為天高水遠,想要把東王的屍體運回去實在是很不方便,於是朱棣就賣了個人情,允許東王的遺體在山東德州安葬。於是,東王的親屬分了兩部分,一部分以東王長子為首,抓緊時間回國繼承王位安撫民心,另一部分則以剩下的兒子為首,留在德州為東王守靈。於是,蘇祿國和中國就一直維持著交往關系,這層關系即使是明朝滅亡都沒有丟掉,到了清朝,蘇祿國還是和清廷交往著。而蘇祿國東王的墓,到了近代也成了著名的景點之一。

『捌』 中東哪個國家的國王死於中國

第一個歿於明朝的是浡泥國(今汶萊國)的國王麻那惹加那乃。 埋葬在京師安德門外石子岡,

第二個歿於明朝的就是蘇祿國(今菲律賓國西南部蘇祿群島)東王巴都葛叭哈刺。被以王禮葬於德州城北。

第三個歿於明朝的是麻剌國王哇來頓本,他不幸病歿於福州,永樂皇帝特為謚「康靖」。

另外,據《明史》載,大明天順三年(即公元1459年) ,錫蘭國王(今斯里蘭卡)派王子世利巴交喇惹,奉使大明朝,隨鄭和朝見大明皇帝,住在泉州。大明成化二年(即公元1466年)國王去世,王位被外人篡奪,錫蘭王子世利巴交喇惹無法回國,於是定居泉州,娶妻生子繁衍生息。後人取王子名字第一個字「世」為姓。明清時期,錫蘭王子後裔成為泉州的名門望族。

具體的參考這個網頁吧http://bbs.tiexue.net/post_4070331_1.html。這里有內容我在這發不出來。

『玖』 蘇祿王御園的位置

蘇祿國東王墓御園,坐落在德城區。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7月,蘇祿國(在今菲律賓的蘇祿群島)東王巴都葛叭刺、西王巴都葛叭蘇里、峒王巴都葛叭刺卜率眷屬及侍從340人來華訪問。9月辭歸,途中東王患病,13日在德州逝世。永樂帝聞訃遣官致祭,賜謚「恭定」,並親撰碑文。10月3日以王禮厚葬於此。
後東王長子都馬含隨西王、峒王回國承繼王位;王妃葛木寧、次子溫哈刺、三子安都魯及侍從等10人留居墓地。明宣德間,在墓旁修建了清真寺。清雍正九年(1731年)東王八代孫溫崇凱、安汝奇申請加入中國國籍獲准,遂以溫、安二姓定居德州。

『拾』 要一篇山東德州蘇祿國東王墓的導游詞,300字。謝謝

各位遊客、各位先生、女士,一路辛苦了,歡迎您來到山東德州蘇祿國東王墓。
蘇祿國東王墓,座落在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城北,是中菲友好歷史的見證,也是我國歷史上利用京杭大運河對外進行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留下的重要遺跡之一。1988年1月13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蘇祿國位於菲律賓西南部,是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酋長國,國有三王:東王巴都葛叭答喇、西王麻哈喇叱葛麻丁、峒王巴都葛叭喇卜。1417年(明永樂十五年)7月,蘇祿國東王巴都葛叭答刺、西王巴都葛叭蘇里、峒王巴都葛叭刺卜率眷屬及侍從340人來華訪問。9月辭歸,途中東王染疾,13日薨逝。永樂帝聞訃遣官致祭,賜謚「恭定」,並親撰碑文。10月3日以王禮厚葬於此。東王長子都馬含隨西王、峒工回國承繼王位,王妃葛木寧、次子溫哈刺、三子安都魯及侍從等十人留居墓地。明宣德間,在墓旁修建了清真寺。1731年(清雍正九年)東王八代孫溫崇凱、安汝奇申請加入中國國籍獲准,遂以溫、安二姓定居德州。
王陵園區佔地八十餘畝,墓高四點二米,直徑十六點六米。走進墓區,但見蒼松翠柏,鬱郁蔥蔥,長長的神道前豎立著石頭牌坊,兩邊立著華表、翁仲、獅虎羊馬,盡頭處是威嚴的儀門。進得儀門,裬恩門、正殿、東西配殿,依序排列。正殿正中,高懸著蘇祿國王巨幅畫像,正殿後正中是一個碩大的圓頂土冢,墓碑上書「蘇祿國恭定王墓」。陵墓完全是中國式的喪葬規制,與其他王陵不同的是,墓正門外西南側有一個建築規整的清真寺,東南側還有三座土冢,分別是其王妃、二子溫哈喇,三子安德魯之墓。清代雍正八年,蘇祿王訪問中國,途經德州,曾瞻拜祖塋。菲律賓駐華的許多任大使和菲前任總統馬科斯的兒子都曾來過德州,拜祭蘇祿國東王墓。一九九九年,菲律賓蘇丹王到德州拜祭祖先。現在院中所立的「蘇祿國東王紀念碑」也是由菲律賓蘇祿國東王後裔蘇丹王、菲律賓實現黎剎信念協會、菲律賓國家歷史協會聯合為蘇祿國東王所立的紀念碑。陵墓的南面,是當年修建的清真寺。北營村民信奉伊斯蘭教,每逢周五就齊聚寺內做禮拜。北營村的「王室後裔」們勤奮敦厚,有不少人在許多領域都卓有建樹。這些年來,不僅僅菲律賓的各界人士經常來這里訪問,他們也多次派代表去菲律賓參觀訪問祖國,為兩國的睦鄰友好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好,先介紹到這里,呆會兒我再為大家做詳細講解。

閱讀全文

與菲律賓蘇祿國王葬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