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巴士海峽在地球的哪個位置
在我國台灣島和菲律賓呂宋島之間,有一片寬約370公里的海域,菲律賓的巴坦群島和巴布延群島將這片海域分隔成三部分,自北向南分別稱為巴士海峽、巴林塘海峽和巴布延海峽,其中以巴士海峽最寬、最深、最重要,所以人們往往把三個海域統稱為巴士海峽。
台灣島與巴坦群島之間的巴士海峽平均寬185公里,最窄處只有95.4公里。海峽水深大都在2000米以上,最深處5126米,海流平緩,便於航行。每年7―11月,有強台風經過,影響通航。 台灣海峽是南海和太平洋的天然分界線,它不僅是中國和菲律賓之間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而且是溝通南海和太平洋的重要航道。從新加坡、雅加達、馬尼拉等東南亞港口通往遠東,從香港到夏威夷、美洲的船隻,大都經過巴士海峽,特別是日本人從中東、非洲和東南亞地區進口的石油和其他原料大都經過巴士海峽運到日本。
巴士海峽的重要地理位置決定了它在戰略上也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在今後的戰爭中,將成為超級大國控制和封鎖的重要海區。
巴士海峽中部有一暗礁,最小水深僅27米,使實際航道變窄。海峽漲潮流向西,落潮流向東,流速0.5--3節,最大可達5節。海流流向北,流速l―3節,夏季強、冬季弱。
巴林塘海峽位於巴坦群島與巴布延群島之間,寬約42海里(78公里),水深1000-2000米,在海峽中部有兩個不大的淺水區,水深小於200米。另外,巴林塘附近水深僅34-200米,底質為泥。海峽漲潮流向西或西北,落潮流向東或東北,島嶼附近流速較強。
巴布延海峽位於巴布延群島與呂宋島北岸之間,其東口寬約20海里(37公里),西口最小寬約15海里(28公里)。海峽水深,東部800-1000米,中部500米左右,西部200米以上。水中無障礙物。底質為泥。潮流流向、流速不定,西南風時,有較強的北向流。
巴士、巴林塘和巴布延海峽,不僅是日本、美國石油航線和日本輸入戰略物資的必經之地,也是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和其遠東地區南北航線的重要通道。海峽正面寬、水深大,適於艦船和潛艇水下活動。
② 巴士海峽在哪裡
巴士海峽在中國台灣島和菲律賓呂宋島之間,是太平洋和南海的天然分界線。巴士海峽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海洋性氣候,海洋氣象特徵突出地表現為高溫多雨,季風盛行,雷暴較多,台風影響頻繁。寬度約370千米,其間被巴坦群島和巴布延群島分隔成巴士海峽、巴林塘海峽和巴布延海峽3條水道,通常把這3條海峽統稱為巴士海峽。
巴士海峽在台灣島和菲律賓之間,連接南海和太平洋,最窄處95.4千米,最深處5126米。在中國台灣島和菲律賓呂宋島之間,有一片寬約370公里的海域,菲律賓的巴坦群島和巴布延群島將這片海域分隔成三部分,自北向南分別稱為巴士海峽、巴林塘海峽和巴布延海峽,其中以巴士海峽最寬、最深、最重要,所以人們往往把三個海域統稱為巴士海峽。巴士海峽是南海和太平洋的天然分界線。
巴布延海峽位於巴布延群島與呂宋島北岸之間,其東口寬約37千米,西口最小寬約28千米。海峽水深,東部800-1000米,中部500米左右,西部200米以上。水中無障礙物。底質為泥。潮流流向、流速不定,西南風時,有較強的北向流。
巴士、巴林塘和巴布延海峽,不僅是日本、美國石油航線和日本輸入戰略物資的必經之地,也是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和其遠東地區南北航線重要通道。海峽正面寬、水深大,適於艦船和潛艇水下活動。
③ 想知道 巴士海峽 在哪
巴士海峽(Bashi Channel)位於中國台灣島和菲律賓呂宋島之間,是太平洋和南海的天然分界線。海峽海底地形起伏變化甚大,主要是大陸坡,間有海嶺海溝,海檻深度在2400-2600米之間。巴士海峽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海洋性氣候,海洋氣象特徵突出地表現為高溫多雨,季風盛行,雷暴較多,台風影響頻繁。寬度約370千米,其間被巴坦群島和巴布延群島分隔成巴士海峽、巴林塘海峽和巴布延海峽3條水道,通常把這3 條海峽統稱為巴士海峽
④ 菲律賓有幾個省或大區
全國劃分為呂宋、維薩亞和棉蘭老三大部分。截止2004年底,全國設有首都地區、科迪勒拉行政區、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等17個地區,下設79個省和117個市。
菲律賓地方政府體系包括73個省、2個副省,60個市。1534個鎮及藝41657個公民會議。由鎮和市組成的省,作為中間層既在發展進程中作為行政機構而服務,又基本承擔著廣泛的地區性職責、作用和功能。市和鎮服務於一般的政府目標並在其各自職權范圍內協調有關基本的、常規的以及直接的服務。公民會議是政府的各種計劃、方針以及功能的規劃和執行單位。
從省到公民會議的各級地方政府均擁有行政權和立法權。地方的行政權主要由省長、市長和鎮長以及公民會議主席(村政府首長)所掌握。地方立法權被地方各級議會所掌握。一般來說,地方官員由各級地方政府的普選產生,任期6年。
http://www.chinarural.org/newsinfo.asp?Newsid=12354
⑤ 菲律賓各島的概況
呂宋島(塔加洛語:Luzon)是菲律賓最大的島,面積104,688平方公里,約佔全國面積的35%。位於菲國北部,是首都馬尼拉的所在地。呂宋同時也是菲律賓三大政區之一,包括呂宋島,北部的巴坦群島(Batanes)和巴布延群島(Babuyan),南部的馬林杜克島(Marinque)、馬斯巴特島(Masbate)、卡坦端奈斯島(Catananes)、民都洛島(Mindoro)和巴拉灣島(Palawan)。
米沙鄢群島 (英文:Visayas、米沙鄢語:Kabisay-an)位於菲律賓中部,是當地三大島群之一。由數百個島嶼組成,主要的有薩馬島、宿霧島、保和島、萊特島、班乃島和內格羅斯島。
棉蘭老島以95581平方公里的全島面積位列菲律賓的第二大島,僅次於呂宋島。這兩個主島已然佔去菲律賓三分之二的國土面積,並且覆蓋了百分之70的人口。僅棉蘭老島便有超過一千四百萬居民。 棉蘭老島的首府及最大的城市是達沃市——僅從面積上看,達沃市亦是全球最大的城市。全島的海拔最高處為達沃市南端的阿波火山,2954米的高度,同樣也是全國最高的山峰。除阿波火山外,在棉蘭老島上還有Sumagaya山。
⑥ 巴布延群島的介紹
巴布延群島(Babuyan Islands)為菲律賓呂宋島以北島嶼。介於巴布延和巴林塘海峽之間。包括加拉延、甘米銀、富加和達盧皮里等24個島嶼,以加拉延島最大。總面積582.8平方千米。人口8900人(1980年統計)。多山的火山群島。居民種稻和捕魚。
⑦ 巴布延海峽的相關資料
巴布延群島火山
達盧皮里等24個島嶼,以加拉延島最大。總面積582.8平方千米。人口8900人(1980)。多山的火山群島。居民種稻和捕魚。
菲律賓呂宋海峽內的一組島嶼。在巴坦群島(Batan Islands)和巴林塘(Balintang)海峽以南,是菲律賓群島的向北延伸部分。隸屬卡加延(Cagayan)省,位於呂宋以北32千米處,與呂宋島隔巴布延海峽相望。總面積600平方千米,由24個火山珊瑚島組成。主要島嶼有巴布延、甘米銀(Camiguin)、加拉鄢(Calayan)、富加(Fuga)和達盧皮里(Dalupiri)。島上普遍種植番薯。卡拉鄢為最大城鎮,是阿帕里(Aparri)與馬尼拉之間定期通航的唯一港口。出口貨物有牛、山羊、豬、木材等。人口8969人(1980)。
⑧ 巴士海峽和第一島鏈有何關系所謂的第一島鏈指的是那些島嶼謝謝
第一島鏈北起自位於西太平洋、靠近亞洲大陸沿岸的阿留申群島、千島群島、日本群島、琉球群島、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群島等群島。
其中,阿留申群島位於太平洋北部,是一條分隔白令海和太平洋的弧形島鏈,屬美國阿拉斯加州。美國在不少島上建有海軍基地、海軍航空站,預警雷達站及地下核試驗場等。
日本群島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及附近小島組成,自東北向西南呈弧形延伸。琉球群島位於日本九州島與中國台灣島之間,呈東北—西南弧狀布列,蜿蜓1000餘公里。日本事實上把守著東北亞進出太平洋的大門。美國與日本建立軍事同盟關系,在日建立了一系列海空軍事基地,數萬美軍駐扎日本。
菲律賓群島由7107個島嶼組成,面積約29.97萬平方公里,南北排列,綿延1800餘公里。該群島北隔巴士海峽與台灣島遙對,西瀕南海,東臨太平洋。1951年美菲締結共同防禦條約,建立軍事同盟關系。
我國的台灣島位於「第一島鏈」的中央,是該「島鏈」距我大陸海岸線最近的一環。1950年起美國航空母艦進駐台灣海峽,1954年美台簽署共同防禦條約。台灣島成為美國威脅中國大陸的「不沉的航空母艦」。
我國出入世界大洋的通道為數有限,並且要經過很多處於別國主權管轄和控制之下的海峽。
北上日本海,我國要經過朝鮮海峽。 東出太平洋,我國主要依賴琉球群島諸水道。 巴士海峽:位於中國台灣島和菲律賓呂宋島之間,是南海和太平洋的天然分界線。海峽中有巴坦群島、巴林塘群島、巴布延群島,這些島嶼把海峽分割成巴士海峽、巴林塘海峽、巴布延海峽。其中巴士海峽呈東西走向,南北平均寬約185千米,水深2000-5000米。巴林塘海峽位於巴坦群島與巴布延群島之間,寬約82千米,水深700-2000米。巴布延海峽位於菲律賓呂宋島和巴布延群島之間,南北寬約40千米,水深超過200米。三者中以巴士海峽最寬、最深、最重要,故通常把這3 條海峽統稱為巴士海峽。該海峽處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海洋性氣候,高溫多雨,雷暴、台風較多,尤以每年7-9月最頻繁,直接影響艦船的正常航行。該海峽是連接南海與太平洋的重要通道,也是東南亞與東北亞往來要道,是我國進出太平洋的重要通道, 更是我國突破第一島鏈的重要通道。
⑨ 巴士海峽在哪裡地理位置為何那麼重要
巴士海峽是我國與菲律賓的海上分界線,具體位置在台灣省和巴丹群島(菲律賓下轄)中間,詳細看的話,又被巴坦群島和巴布延群島分割成巴士海峽、巴林唐海峽阿和巴布延海峽三條水道,按照慣例統稱為巴士海峽。這個海峽寬度大概在100海里左右(按公里算的話是185公里),大家都熟悉我國海域邊界—南海九段線吧?其中第一段就畫在這。
從環境來說,巴士海峽地區高溫多雨、雷暴天氣很多,經常遭受台風的暴烈影響,商船等航行需謹慎經過。
附:
全球16條海上交通要道是:
1.馬六甲海峽,地理坐標: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2.霍爾木茲海峽,地理坐標:阿曼—伊朗;
3.英吉利海峽,地理坐標:英國—法國;
4.直布羅陀海峽,地理坐標:英國—西班牙—摩洛哥;
5.土耳其海峽,又稱黑海海峽,地理坐標:土耳其;
6.台灣海峽,地理坐標:中國;
7.白令海峽,地理坐標:俄羅斯—美國;
8.朝鮮海峽,地理坐標:韓國—日本;
9.德雷克海峽,地理坐標: 智利;
10.曼德海峽,地理坐標:葉門—吉布地;
11.莫三比克海峽,地理坐標:馬達加斯加—莫三比克;
12.巴士海峽,地理坐標:地理坐標:中國—菲律賓;
13.麥哲倫海峽,地理坐標: 智利—阿根廷;
14.印尼海峽,地理坐標:印度尼西亞;
15.宮古海峽,地理坐標:日本;
16.威塔海峽,地理坐標:印尼—東帝汶。
⑩ 巴布延海峽的介紹
又名「呂宋海峽」。位於菲律賓呂宋島和巴布延群島之間(東經121度30分,北緯18度40分)。連接南海和菲律賓海。東西長217千米,南北寬40千米,西端最窄處寬僅28千米。水深超過200米。航運便利,馬尼拉出太平洋至關島、火奴魯魯的重要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