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菲律賓斗雞是什麼活動
在菲律賓,斗雞已有500年的歷史,斗雞場1000多個,成為城鄉人民尤其是中下層群眾最普遍的一種娛樂活動。由於它有賭博色彩,菲律賓政府立法規定每個市鎮只准開設一個斗雞場,並只能在周末和節假日開放。每個市鎮都有斗雞場,斗雞場設在專用體育館里,建築十分講究。每逢周末和節假日,前往觀看斗雞的人很多。
馬尼拉郊外的一個斗雞場,場內階梯式環形觀眾席足可容納千人。中央設斗雞台,1米半高,8米見方,台上鋪細沙土,四面圍以欄桿鐵絲網。場內雞鳴陣陣,賭博買標人的吆喝聲此起彼伏。
比賽即將開始,兩位雞主(馴養員)懷抱斗雞,踏上台來,相對而立。兩只雄雞羽色艷麗,健壯兇猛。雞主逐漸接近,懷中雄雞眼睛相對而視,似乎認准了對手。雞主又置雞於地上,用手緊緊控制住,兩只雄雞直立,昂首闊步跨向前,待它們逐漸走近,即將接觸之際,頓然又被拉開。如此反復幾次,雄雞被激怒了,鬥志激增。在其怒氣上升到一觸即發的程度時,雞主向高椅上的評判員示意,評判員便發出比賽信號。這時兩位雞主把自己的雞推向前,拉向後,然後松開手。只見兩只雄雞,怒氣沖天,頸羽直豎,伸頭向前,雙爪緊抓地面,目注前方敵雞。片刻,雙腿後蹬,身軀躍起,振翅沖向對手。在滿台沙塵中,雙方打得難解難分,又啄眼睛,又蹬後爪,一起一落,羽毛紛飛。腳爪上系著的鋒利刀片閃閃發光,場面緊張而驚險。最初,甲雞失利,雞主抱雞少休,飲以清水,繼續拚鬥。後來乙雞失利,雞主也抱雞稍息。最後決斗,兩雞主遠避旁觀,戰斗愈加激烈。但見飛騰啄撲之中,甲雞使出絕招,昂頭旋轉,爪上利刀一晃而過,乙雞即如泄氣皮球,倒地不起,甲雞洋洋得意,展翼環繞乙雞四周以示勝利。戰斗結束,歷時僅兩分半鍾。
斗雞的品種很多,有天然斗雞、家常斗雞、進口斗雞和混血種斗雞等。一隻能斗善戰的雄雞往往價值幾千比索,是一筆可觀的財富,所以雞主對斗雞都十分珍愛。
B. 斗雞怎麼養,斗雞養殖方法
一、雛雞飼養管理:雛雞飼養管理是斗雞馴養中最關鍵的環節。剛出殼的雛雞要處於適宜的飼養環境下,一般1-2日齡的室溫應為35-36℃,以後每天減少0.5℃,到25℃時保持恆溫。初期舍內濕度60~70%,逐漸減小到自然濕度。先要喂給清潔的溫開水,水中加一些白糖或葡萄糖,1-2周後可逐漸過度到飲用自來水。
出殼第1天不餵食,第2天可以先喂點用開水泡的芝麻,然後喂蒸熟的小米或熟雞蛋,第3天開始飼喂熟雞蛋、開水浸泡過的小米及青鮮菜類為主的飼料,並可適當喂給少量昆蟲和雜糧。此時仍需注意保溫、適當的運動量及陽光,有利其生長發育。一天應少量多餐。半個月後可喂面條、雜糧等。一個月後,對於公雞要增加蛋白質飼供應,如雞蛋碎塊、肉末等,並適當的喂給青菜。
二、中雞飼養管理:雛雞45日齡,體重可達0.5千克,母雛雞已易於分辨,此時開始需雌雄分群飼養,有利成長。75日齡開始,雛雞生長迅速,尤其增長骨骼更需在飼料中增加礦物質飼料(骨粉)及昆蟲,民間習慣飼喂蟬、土元及蝗蟲等。
此時開始雄性雛雞進入成長階段,為免於斗傷影響成長,需單只籠養,民間多選用荊條編制的較寬大的罩籠圈養,每天定時於早、午、晚、共3-4次放出籠外自由活動,但需嚴格控制不得與母雞交配,也需防止雄雞間較強的爭斗。這個階段生長迅速,應供給營養豐富的飼料,能量飼料主要有玉米、麩皮、小米、高粱等,蛋白質飼料有雞蛋、豆腐、豆類、肉類等,另外注意青菜、陽光、運動、清潔飲水缺一不可。
三、成雞飼養管理:換過3~4茬毛,老翅長齊,即為成雞,一般9個月齡。在一年四季中,寒暑有別,應隨季節而採取相應的飼養管理措施。自立春之日起,當以除去肉食,即人工涮膘,使雞膘瓷實,以便打鬥。
夏季炎熱,應採取防暑降溫措施,少喂肉食,菜糧各半,可適當喂給豆類或豆類製品。秋季是逐漸暑盡寒來,成雞換毛,雛雞的體成熟之機,應當喂以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飼料,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冬季主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多喂熟食、好食,抓緊上膘,以利過冬。
四、定時抽檢與防疫:疫病和雞瘟導致斗雞大批量死亡,給養殖戶帶來重大損失的主要原因。為了防止斗雞養殖中爆發疫病的狀況,養戶應該著手建立一套切實有效的斗雞抽驗和防疫體質。
平時應該注重保持雞舍衛生並及時打掃和清理斗雞糞便,每周或每個月用滅菌靈或其他消毒殺毒液體進行噴灑。還要做好疫苗種植工作。
斗雞的要求
1、性格:要求斗雞在任何情況下都主動找對方進攻,尤其後盤(即戰斗的最後階段)要親斗,要打卧雞,殘盤(雙方斗到精疲力盡時)要卧而不走,寧死不屈,還有一口氣就要戰斗到底,進攻中不允許有退性表現,不能有三心二意的進攻姿態,進攻要堅決主動。
2、骨骼:根據斗雞的特殊性格和戰斗需要,其骨骼一定要堅實,各部位的骨骼長短,粗細比例勻稱,過於細長或短粗都不利於戰斗。
3、體型:斗雞前胸要寬,羽毛要緊湊,身架要利落,所以,喂斗雞的行家有句口頭禪說:小頭大身架,細腿線爬爪。並以此來選擇雞的體型。螃蟹蓋身型及棗核身的體型不受歡迎。
4、體重:斗雞體重一般分三種等級,大號斗雞體重4kg左右,中號斗雞3.5kg左右,小號斗雞為3kg左右,公雞超大型斗雞有5kg左右者,由於體軀笨重,動作綬慢,不利於戰斗,所以超大型斗雞很少有人喂養。母斗雞體型比公斗雞小,大號母斗雞3.5kg以上,中號母斗雞3kg左右,小號母斗雞2.5~3kg。
C. 純越南斗雞,泰國斗雞,中原斗雞,斗雞養殖場
斗雞養殖繁育基地歡迎廣大斗雞愛好者來場參觀考察指導。本養殖場長期向社會供應質優價廉的:魯西斗雞,越南斗雞,中國斗雞、雜交雞、中原斗雞、泰國斗雞、斗雞苗、斗雞蛋、種雞、純種斗雞
QQ;1036733304
D. 斗雞要怎樣喂養
一、雛雞飼養管理:雛雞飼養管理是斗雞馴養中最關鍵的環節。剛出殼的雛雞要處於適宜的飼養環境下,一般1-2日齡的室溫應為35-36℃,以後每天減少0.5℃,到25℃時保持恆溫。初期舍內濕度60~70%,逐漸減小到自然濕度。先要喂給清潔的溫開水,水中加一些白糖或葡萄糖,1-2周後可逐漸過度到飲用自來水。
出殼第1天不餵食,第2天可以先喂點用開水泡的芝麻,然後喂蒸熟的小米或熟雞蛋,第3天開始飼喂熟雞蛋、開水浸泡過的小米及青鮮菜類為主的飼料,並可適當喂給少量昆蟲和雜糧。此時仍需注意保溫、適當的運動量及陽光,有利其生長發育。一天應少量多餐。半個月後可喂面條、雜糧等。一個月後,對於公雞要增加蛋白質飼供應,如雞蛋碎塊、肉末等,並適當的喂給青菜。
二、中雞飼養管理:雛雞45日齡,體重可達0.5千克,母雛雞已易於分辨,此時開始需雌雄分群飼養,有利成長。75日齡開始,雛雞生長迅速,尤其增長骨骼更需在飼料中增加礦物質飼料(骨粉)及昆蟲,民間習慣飼喂蟬、土元及蝗蟲等。
此時開始雄性雛雞進入成長階段,為免於斗傷影響成長,需單只籠養,民間多選用荊條編制的較寬大的罩籠圈養,每天定時於早、午、晚、共3-4次放出籠外自由活動,但需嚴格控制不得與母雞交配,也需防止雄雞間較強的爭斗。這個階段生長迅速,應供給營養豐富的飼料,能量飼料主要有玉米、麩皮、小米、高粱等,蛋白質飼料有雞蛋、豆腐、豆類、肉類等,另外注意青菜、陽光、運動、清潔飲水缺一不可。
三、成雞飼養管理:換過3~4茬毛,老翅長齊,即為成雞,一般9個月齡。在一年四季中,寒暑有別,應隨季節而採取相應的飼養管理措施。自立春之日起,當以除去肉食,即人工涮膘,使雞膘瓷實,以便打鬥。
夏季炎熱,應採取防暑降溫措施,少喂肉食,菜糧各半,可適當喂給豆類或豆類製品。秋季是逐漸暑盡寒來,成雞換毛,雛雞的體成熟之機,應當喂以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飼料,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冬季主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多喂熟食、好食,抓緊上膘,以利過冬。
四、定時抽檢與防疫:疫病和雞瘟導致斗雞大批量死亡,給養殖戶帶來重大損失的主要原因。為了防止斗雞養殖中爆發疫病的狀況,養戶應該著手建立一套切實有效的斗雞抽驗和防疫體質。
平時應該注重保持雞舍衛生並及時打掃和清理斗雞糞便,每周或每個月用滅菌靈或其他消毒殺毒液體進行噴灑。還要做好疫苗種植工作。
(4)菲律賓斗雞養殖場怎麼做的擴展閱讀:
斗雞是供競賽和娛樂用的雞品種。斗雞游戲起源於亞洲。中國是世界上馴養斗雞的古老國家之一。《列子》有 「紀渚子為周宣王養斗雞」的記載。
斗雞之風在春秋時期已較盛行。中國斗雞按其地理分布主要有河南斗雞、山東斗雞等,尤以產於開封、鄭州和洛陽等地的河南斗雞血統較純,也更著名。此外,還有安徽北部、新疆吐魯番和伊犁、雲南西雙版納和福建漳州所產的斗雞等。印度的娛樂斗雞也有悠久歷史。其他盛行斗雞的亞洲國 家還有菲律賓、日本、越南、泰國、緬甸等。斗雞游戲約於公元前5世紀傳入歐洲, 後傳至世界其他地方。
E. 斗雞的養殖培養
1、選育良種:要求公斗雞體大骨壯,頸粗有力,腿粗而高,胸肌發達,雞冠鮮紅呈平瘤狀,眼大有神,羽毛貼身,姿態雄偉,體重3.5公斤以上,母斗雞結構勻稱,發育良好,活潑好動,眼大有神,體重2.5公斤以上。
2、搞好防疫:只有使斗雞保持健康的體態,才能有利於馴養和繁殖,因此在春季要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必須保持圈舍清潔,每周可用百毒殺或滅菌靈(1∶1000倍)噴霧消毒一次,消毒液可以噴到斗雞身上,食槽、水槽每天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刷洗一次,並做好新城疫的預防接種工作。
預防免疫後,要隨時觀察雞群免疫後的反應。如雞新城疫疫苗免疫後仍不斷出現新城疫病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免疫後呼吸道症狀反而加重了,這說明免疫失敗了。應盡快從多方面查找原因,採取積極補救措施。
3、科學配料:斗雞生長發育快,活動能力強,能量消耗大,因此營養成份應全面,粗蛋白23%以上,必需氨基酸要齊全,青年斗雞的飼料配方為:玉米5%、豆餅16%、高粱5.5%、魚粉8%、貝殼粉2%、骨粉1.5%、食鹽0.5%、添加劑0.5%,並搭配些菜葉等青綠飼料。
4、飼養管理:每天定時供水供食,經常保持充足清潔的飲水。要定時馴跑馴斗,馴跑時可在腿上綁上50~100克的沙袋,每天要堅持馴斗2小時,馴跑1小時,這樣才能馴出動作敏捷,具有頑強的作戰能力的斗雞。
斗雞耗料比較穩定,如出現耗料下降,或僅飲水不吃料,可能預示雞已感染了某些疾病,要盡早查明原因,及早治療。 斗雞飼養人員每天結合飼喂、上水、撒雞,到雞舍巡查,觀察斗雞的吃食、飲水、糞便便可隨時了解雞群狀況,及早發現問題,及早處理。在巡查時,應注意以下十方面的內容。
1、有害氣體:對斗雞危害最大的氣體是氨氣和硫化氫。
氨氣:是一種揮發性和刺激性強的氣體,如果雞舍有大量的氨氣產生,一進雞舍就會首先感知。當嗅到氨的氣味時,說明雞舍內氨氣早已超標。
硫化氫:比重比空氣大,是一種有臭雞蛋氣味的氣體,常常積聚在地面,愈接近地面,濃度愈高。如果在雞舍的稍高處嗅到硫化氫氣味,則表明雞舍內的硫化氫已經嚴重超標。從這些變化中,可以判定空氣中是否含有有過量的硫化氫:銅質器具表面突然變黑。鍍鋅鐵器表面出現白色沉澱物。黑色美術顏料顏色褪色。
一氧化碳:是一種無味氣體,特別是用煤爐保溫的雞舍,應防止人員和雞的一氧化碳中毒。
發現這三種有害氣體超量時,應立即採取相應措施,例如適當加大通風量,更換墊料等,以減輕和杜絕對雞的危害。
2、溫度
飼養斗雞,溫度至關重要。特別是小雛雞。看分散度也可以發現溫度的高低,斗雞扎堆,密度高時,說明溫度偏低。斗雞遠離熱源,到旁邊四散,說明溫度偏高。查看室內溫度計,可以直接發現溫度高低。發現溫度計上的溫度和實際要求的溫度不吻合時,要立即採取升溫或降溫措施,必須把溫度控制在要求范圍內。
3、通風
通風是否良好是養殖成功的關鍵。在寒冷的冬季,氣溫低,往往只注意保暖而忽視了通風。通風良好時,斗雞只活潑好動,舍內無異味,表現為一種舒爽的感覺。一旦發現斗雞無病打蔫、呼吸微喘,舍內異味很濃、灰塵彌漫,應立即加強通風換氣。通風時,注意冷空氣不能直接吹到斗雞身上。
4、糞便
正常斗雞的糞便稀軟,呈淡灰色條狀,上面有少許白色尿酸鹽。一旦發現糞便顏色變化或者出現有血便,便是發病徵兆。傳染性法氏囊病與傳染性支氣管炎可使雞產生下痢,糞便呈黃白色;斗雞患新城疫時排出綠色、黃白色水樣糞便;舍內出現有血便,說明斗雞感染上球蟲病。當發現以上異常糞便時,應找到排糞的雞,隔離治療。
5、濕度
濕度也應符合標准。濕度高微生物易存活,如果再伴有溫度低,則更加重低溫的危害。濕度低則雞舍乾燥,斗雞易得呼吸道病,尤其是雛雞。長時間乾燥的環境可使雛雞脫水、衰弱。因此,斗雞舍濕度的調整也不應該忽視。
6、死雞數量
在斗雞的生長過程中,無論是雛雞、育成雞或產蛋雞,每天都可能有極少數量的弱雞由於各種原因而死亡,這是正常現象。正常情況下,雛雞死亡率應不超過0.05%,育成雞不超過0.01%,產蛋雞不超過0.03%。若發現死亡數量過大,就應引起注意。
7、光照
除了育雛需要光照外,產蛋雞也需要補充光照。此外,還要注意光照的強弱。
8、聲音
正常情況下,雞不會發出異常聲音。發生某些疾病,如傳染性支氣管炎、慢性呼吸道病及雞新城疫時,病雞會發出咳。 養斗雞的目的在於打鬥。斗雞的優劣要視其斗性和鬥技。而鬥打規則隨各地不同要求而異。以數量較大的中原斗雞為例,斗雞愛好者常說:「外觀其毛色,內審其窩份。」所謂窩份即指斗雞的血緣關系。斗雞的選擇,主要以斗性頑強、特別是打鬥到最後仍有斗性、並有良好遺傳性的雞作種用,故特別重視斗雞的血緣純度,至少查2~3代。經過近親繁殖,選育成純度很高的優良斗雞家系,利用不同家系間斗雞交配產生的後代,這樣的雞體質健壯,鬥技高,打法快,但遺傳性不穩定,不宜作種用。斗雞的鬥技有幾種類型:即高頭大咬者(斗架時頭勢昂得高、斗勢好看);平頭平身打法(斗勢不太好看);跑圈打法(打幾下就跑圈);四路全打者(全能,為最理想的打法)。不管那種打法,只要善打兩種以上,且有重腿,就屬優秀斗雞。斗雞取勝的關鍵在於打腿的准、重、快。準是指能否打到對方的頭上;重是指出腿打擊力的輕重;快是指單位時間內起腿打擊的次數並能連續打幾腿。
斗雞要靠平時的訓練,其訓練方法可歸結為下述14種手法,即:攆、溜、轉、跳、推、拉、打、抄、搓、掂、托、揉、絞、擾。斗雞長成後,第一次初斗,不宜太長,一般十五分鍾即可。
斗雞發展含商機:
首先,斗雞有很高的觀賞娛樂價值。斗雞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傳統娛樂形式,至今在一些賓館、公園仍作為保留節目,受到觀眾的喜愛。據介紹,一隻品種優良、訓練有素的斗雞售價在2000~3000元。可見斗雞作為一種傳統風俗、一種民間娛樂、一門獨特藝術,應該保留傳承和完善提高。
其次,斗雞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珍禽品種,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是餐桌上的美味佳餚。斗雞肉脂肪含量少,瘦肉率高,肉質鮮美細膩,具有濃郁的野味特色,有補腎、壯陽、滋補強身的功效,是當代理想的食療佳品。據測定,成年斗雞平均屠宰率為93%,半凈膛率87.15%,全凈膛率76.55%,胸肌率17.85%,腿肌率28.35%,其肉質中各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均高於同等飼養條件下其它雞種。
第三,中國斗雞作為一種獨特的品種資源,可以開發旅遊,成為展示地方特色的一道「招牌菜」。這一點作為四大斗雞品種之一的漳州斗雞開發的很有特點,當地政府為了促進地方斗雞產業的發展,於2003年舉辦了「雞王爭霸賽」,把斗雞作為漳州旅遊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來抓,成為外界看漳州的一大「看點」。
斗雞養殖效益高:
飼養中國斗雞已成為當地農民收入的新亮點。據高場長介紹,斗雞肉在市場售價為16~18元/斤,斗雞蛋售價是2~3元/枚,種蛋10元/枚。一隻斗雞半年可長到3~4斤,年產蛋68~75枚。以養100羽為例:如果是肉食雞,半年達到3斤出欄,以每斤售價16元計算,扣除成本,半年可獲利在2000元以上;如果是蛋雞,全年產蛋60枚,以每枚售價2元計算,扣除成本,全年可獲利6000元,如果是售種蛋每隻雞一年的利潤可達100元以上。
而且在飼養阿管理方面,中國斗雞具有易飼養、耐粗飼等優點,中國斗雞主食五穀雜糧,用普通飼料加青草、菜葉即能達到其營養需求;體質健壯,抗病力極強,在20~30℃均能正常生長繁殖,三伏盛夏仍能正常產蛋。在飼養過程中,只要按程序做好免疫和保持飼養環境的衛生即可,飼養管理方法也比較簡單,既可圈養、籠養,又可散養,也適合大規模集約化養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飲食方面人們更加註重食品的保健性,這就拓寬了中國斗雞開發利用的空間。對於中國斗雞未來的發展方向,高場長認為要進行產業化發展,注重商業開發,不僅要發展其觀賞價值,更要開發其營養價值,讓中國斗雞走上餐桌,真正實現斗雞產業的騰飛。
F. 斗雞如何訓養
民間歷來有斗雞只打不賣,訓養技術保密,優良品種不外傳的習慣。近幾年來,斗雞養殖戶解放思想,讓斗雞沖出打鬥場,飛向大市場,斗雞訓養方法也逐漸公開。 1、始訓雞重。本地斗雞、俄系雜交雞,可在體重3~4千克,越系、泰系雜交雞可在體重2.5~3千克時始訓。訓練前,每天以每小時10千米的速度在院中追趕斗雞,每次追趕1小時,以雞不明顯疲勞,未發生跑行速度減慢為宜,這項訓練需5天左右。 2、飢餓法。將待訓斗雞飢餓8小時,然後用粒型食物一下投向地上,一下投在椅子上,訓練斗雞飛上飛下准確啄食,此法訓練5~10天後。用細繩將饅頭吊起,訓練人員手執繩頭一上一下、忽左忽右擺繩子,讓飢餓的斗雞隨饅頭上下左右閃動,迅速飛騰和跳躍,拚命搶食。經10天左右訓練,對固定或移動目標啄食准確率達90%以上方可。3、上吊桿。斗雞都有勇猛而穩健,靈活而不驚慌,敏捷而能長期保持同一姿勢,善於捕捉打鬥最好角度、姿勢的本能。利用這一本能,將3根長2米左右的竹竿以高度一致,長短一致,平行設置,每根竹竿相距10厘米左右,兩頭用軟繩子系吊在高處的物架上即可。然後將斗雞放於中間一根竹竿上,讓其兩足爪子抓牢同一根竹竿,站穩後,即可放手。由於竹竿隨著斗雞的擺動而擺動,用來訓練斗雞穩站竹竿的能力,每次訓練1小時,每5天抽去1根竹竿,最後只剩1根竹竿。訓練至雞能抓牢竹竿,不再隨竹竿擺動而掉下來即可。 4、上自行車。將經過上述方法訓練好的斗雞,讓其站於自行車前把貨架上,訓練員以散步的速度推自行車直行,5天以後,推自行車走彎曲路,再過5天可騎上自行車以每小時10千米的速度騎行,5~10天左右,斗雞不再掉下來即可。這種方法,每次行車時間都在1小時左右。 5、平衡訓雞。訓雞人員將一條腿抬起懸空,將斗雞放於訓練人員腳面上站穩,然後訓練人員將腿忽上忽下,忽左忽右 ,迅速移位置,訓練至斗雞在人腳上搖擺而不掉下來為止 ,每次1小時,約10天即可。 經過1~2個月的訓練,及時淘汰弱能雞,選出的斗雞可以開始在相同體重間試打鬥。每次打鬥後,須將打鬥雙方雞嘴中喉中的雞毛等雜物,掏除干凈,然後放在安靜處休息,12小時後方可飼喂。</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