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田宮四驅車,日制初版啦,復刻啦,限定版,絕版(真是絕版)等等都是什麼意思,求科普下~~
感覺樓上說的不是很准確,個人說一下我對這些版本的認識
日制初版:日制,就是日本生產的,田宮有些是菲律賓生產,所以叫菲制。初版是指某款四驅車最先出廠時的款式和配置,比如說《四驅小子》中的主角車款「天皇巨星」,初版是搭配T3底盤的。
復刻版:接著上面的說,比如說《四驅小子》中的主角車款「天皇巨星」,初版是搭配T3底盤的。因為某些原因,比如說市場不景氣,然後廠家就停產了,而等四驅車市場又火起來的時候,廠家又生產某款四驅了,而重新生產的這批四驅車為了滿足市場需要等原因,通常和初版的配置不太一樣了,比如說「天皇巨星」重新生產的是搭配S2底盤了(車殼幾乎不變),我們把這一類的四驅車成為「復刻版」,有點新瓶裝舊酒,炒冷飯的意思。
限量版:因為某款車型賣的特別好,廠家為了錦上添花,在銷量上提升一個台階,所以推出的限量版,比如說自由皇帝白色版是普通版,而BS版(黑色版)就是它的限量版,這種限量版因為數量少,很難買到,某種程度上也成為玩家身份的象徵。限量版說白了其實也是一種復刻。
限定版:這個和限量版的相同之處是數量都比較少,但是不同之處是它有著特殊的意義,比如說某某年日本杯四驅車比賽的限定款,有一定的紀念意義。這類四驅車或者是四驅車零件通常上面有著獨立的貼紙和封面不同於普通版的包裝。
絕版:這個很好理解,以前生產過,但是以後絕對不會再生產的某款四驅車。比如說四驅小子系列的初版四驅車基本就是絕版了。再生產也不過是配置了新底盤的復刻版了。
② 田宮為什麼不進入中國
比不過奧迪雙鑽。田宮是日本的一家汽車模型公司,主要生產四驅車模型,質量完全比不過中國國內的奧迪雙鑽,而且還與奧迪雙鑽是敵對關系,沒必要進入中國市場。
③ 田宮四驅車都是日本進口的嗎
這個不一定,正品的田宮四驅車都是進口的,但是不一定是日本進口的,田宮在菲律賓也有廠子,這個在菲律賓廠子生產出來的田宮四驅車我們通常叫它「菲制」。
④ 四驅車編號代表什麼18702,18704,19423等,
這是田宮四驅車模型的規格,也可以解釋為廠家的內部編碼。這和win7內部代號多少多少是一樣的。18系是田宮最早生產的一批四驅車,主要是經典越野四驅車配釘子輪胎後期到自由皇帝系列三葉大輪轂這個時期主要是四驅小子四驅郎這部動畫片的主流車型皇帝,太陽,流星,大炮彈,舞蹈天使,等四驅車直到動畫片未出現的車型。19系則是通過四驅兄弟三部曲來完成的現代版的中期四驅車S1底盤,STZ底盤,SX底盤,VS底盤為代表的全覆式軌道車和空氣動力底盤型號的四驅車類型。當然早起的自由皇帝系列也是S1,不過是大輪轂,中期19系的S1是小輪轂為主的迷你四驅車。
⑤ 田宮雙星的迷你四驅車到底與奧迪雙鑽的有和不同
田宮和奧迪有以下幾點區別
1、做工
田宮精細奧迪還是差點意思。
2、價格
田宮50塊人民幣到1000人民幣都有,奧迪價格普遍低於田宮,個別絕版車除外。
3、車型
田宮都是原創車型+底盤,奧迪早期照抄田宮,後期自創專各種奇葩車。
4、收藏價值
田宮經典車很多,有的價格可能會讓人目瞪口呆,奧迪車值錢的也是早期仿田宮的車型。
5、田宮有的車不帶馬達屬,奧迪一般都有馬達,田宮馬達限制速度,奧迪不限制。
(5)田宮四驅車為什麼是菲律賓產擴展閱讀
1990年中國廣東奧迪玩具實業有限公司參考日本四驅車工藝,開始生產18、16、19三種系列的迷你四驅車。1996年,一系列成功的宣傳在青少年中間掀起了迷你四驅的熱潮。
隨後在這期間奧迪公司舉辦過幾屆全國性比賽。在這幾年裡四驅小子、四驅兄弟等動畫片開始播出,更將迷你四驅車在內地的熱度推上了一個高潮。
⑥ 高仿田宮四驅車誰造的
是奧迪仿造的,也就是奧迪雙鑽,而且仿造的既多又全。。。
⑦ 玩具四驅車和陀螺分別源自哪裡如題 謝謝了
迷你四驅賽車的起源 1982年日本將專業競技用的無線電搖控賽車加以縮小,去掉轉向及搖控裝置,成功製造了第一台微型的四輪驅動的賽車,英文的「MINI」,中文是微型的意思。其諧音乃「迷你」於是人們喜歡將微小的東西都叫「迷你」。迷你賽車從誕生的那天起,就以模擬、新穎的外型、強大的動力,閃電般的速度,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青少年,風靡了日本。 隨著迷你四驅車品種的不斷發展,游戲及比賽器材、項目的不斷完善,四驅車在全球范圍內開始發展起來,日本政府從87年開始正式承認四驅車比賽為國內體育模型正式項目。並每年舉行兩屆「日本杯」迷你四驅車大賽。90年以來在日本還先後舉行了三場 國際性的迷你四驅車大賽,參加的有日本、韓國、美國、台灣、香港、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家及地區。 90年奧迪玩具實業有限公司從日本引進技術,開始生產18、16、19三種系列的迷你四驅車。經過幾年的努力,在產品質量方面已達到了日本同類產品水平,某些方面超過了日本,但價格卻是日本的1/3。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的四驅車迷已超過千萬。 迷你四驅車 按真車縮小32倍,以130電機和兩節5號電池為動力的四輪驅動模型車,簡稱四驅車。英文:4WD。 迷你四驅車的分類 分類:以產地和結構來區分,四驅車種類不勝列舉,這里介紹的是被國際公認的,在國內、外頗具影響的奧迪迷你四驅賽車。 ——16系列全罩式迷你四驅賽車從16601-16605、16201-16202、16401-16436有43款。它的特點是車身是全覆蓋式、流線型、車輪小、重心低。 ——19系列超級迷你四驅賽車:從19501到19515。共15款。它的特點是車身象宇航器、大流線型、車輪大、起步快。16、19系列共同特點:底盤、齒輪、高速電機等都是同一型號的。 ——18系列迷你四驅賽車:從18001到18032,共32款。它是早期產品,性能不及16、19系列車,是初學者學習的車型,它的特點是:車身、底盤變化多,電機是普通式,也是大車輪。適合在沒有軌道的平地上行駛。另外,每一款四驅車都有自己的「卡通名字」和「卡通人物造形」。同一系列車的區別,僅僅在於車身的不同。另外,奧迪公司將推出新的系列四驅車。 就是這樣了
⑧ 田宮四驅車,奧迪雙鑽四驅車,奧達超星四驅車,這三者怎麼分別,是什麼關系
田宮與奧迪不是一個層次的,田宮是世界級的模型製造廠商。做工上來講一般田宮的也要比奧迪的更精密,公差較小,用料講究。之所以田宮的車不如奧迪的快,原因很簡單,在日本四驅車主要玩的是耐力,不是速度。
⑨ 迷你四驅車
1982年日本田宮模型公司將專業競技用的無線電搖控賽車(RC Racing Car)模型縮小,去除轉向及搖控裝置,研製及發售微型的四輪驅動模型車,英文的「MINI」,中文是微型的意思。 隨著田宮模型的積極推廣,迷你四驅在全球各地開始發展起來,日本政府從1987年開始正式承認迷你四驅比賽為國內體育模型正式項目。 並每年舉行兩屆「日本杯」迷你四驅大賽。
[編輯本段]動漫以及在中國的發展
田宮模型分別為多套以迷你四驅為題的漫畫和動畫生產迷你四驅模型。 當中包括「小學館」於1989年,德田恐龍(徳田ザウルス)的「沖鋒四驅郎」(ダッシュ!四駆郎)與及1994年,越田哲弘的「爆走兄弟」(爆走兄弟レッツ&ゴー!!),並於日本小學館的コロコロコミック連載,其中爆走兄弟更推出動畫電影XTO 。而本於在爆走兄弟動畫內的角色「迷你四驅戰士」(MINI 4WD fighter),現實中更分別由多位田宮模型的職員所扮演,負責為迷你四驅比賽參賽者進行改裝指導及評判。
起源
1982年日本田宮模型公司將專業競技用的無線電搖控賽車(RC Racing Car)模型縮小,去除轉向及搖控裝置,研製及發售微型的四輪驅動模型車,英文的「MINI」,中文是微型的意思。 隨著田宮模型的積極推廣,迷你四驅在全球各地開始發展起來,日本政府從1987年開始正式承認迷你四驅比賽為國內體育模型正式項目。 並每年舉行兩屆「日本杯」迷你四驅大賽。
比賽
規則
多數以最快到達終點為目的,一般比賽用的賽道能同時容納三個參賽者比賽,大型比賽的賽道能更能同時容納五個參賽者。另外更有以完成賽道速度最快的計時賽,以完成最多賽道偱環次數的耐力賽,還有以迷你四驅外型設計評審的比賽。
規模
於1988年夏天,日本田宮模型舉辦了第一屆的迷你四驅全國大賽。90年以來在日本還先後舉行了三場國際性的迷你四驅大賽,除發源地日本外,參加者來自韓國、美國、台灣、香港、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家及地區。 其後世界各地舉辦不同規模的比賽,現在日本各地每月均定期舉辦迷你四驅比賽,吸引數以萬計的愛好者參與比賽。
賽道
最初發售的迷你四驅的底盤設計源於搖控模型賽車,預設是沒有尃用的賽道作比賽。 其後發售的迷你四驅在設計加上可助轉彎的側導輪,田宮模型開始生產多款專用的迷你四驅賽道,包括兩軌和三軌賽道產品和只供大型比賽中使用、未有被產品化的的五軌賽道。 而其後生產的賽道設計趨向變化多端,包括切換賽道的交叉橋,仿機動游戲過山車設計的360度環回賽道,斜坡及跳台道段。
改裝零件
迷你四驅由各樣的零件所組件。而根據比賽賽道設計為零件進行設定和調整的技巧,則稱為「改裝」。田宮模型生產一糸列加強各項性能的「改裝零件」,英文全稱「Guide Up Parts」,簡稱 「G.U.P」。合符迷你四驅比賽規則、針對賽道作出靈活配撘和改裝技巧均成為比賽的致勝關鍵。截自2007年9月,田宮模型所發售的迷你四驅改裝零件產品糸列接近四百多款之多,其中包括一糸列加強推動性能的摩打、高速齒輪、軸承;針對轉彎性能的鋁制側導輪、單向差速輪;還有一糸列改裝工具如手鑽、測速器等。
流行全世界的原因
漫畫及動畫
田宮模型分別為多套以迷你四驅為題的漫畫和動畫生產迷你四驅模型。 當中包括「小學館」於1989年,德田恐龍(徳田ザウルス)的「沖鋒四驅郎」(ダッシュ!四駆郎)與及1994年,越田哲弘的「爆走兄弟」(爆走兄弟レッツ&ゴー!!),並於日本小學館的コロコロコミック連載,其中爆走兄弟更推出動畫電影XTO 。而本於在爆走兄弟動畫內的角色「迷你四驅戰士」(MINI 4WD fighter),現實中更分別由多位田宮模型的職員所扮演,負責為迷你四驅比賽參賽者進行改裝指導及評判。
產品線發展
為了延長產品周期,田宮模型至今仍不斷研製新的迷你四驅產品糸列,例如2000年發售以日本大型交通糸統「子彈列車」為設計藍本的迷你子彈列車糸列、使用無線射頻技術作啟動的搖控迷你四驅及於2005年11月發售全新中配置電動機和電池最佳化前後的重量平衡設計的「迷你四驅 PRO」糸列及對應的改裝零件產品。
銷售策略
除了將舊有的產品重新改良及重新定位,田宮模型為提高愛好者的消費意欲,不定期把新推出的迷你四驅及改裝零件產品的生產量維持很小的數目,並以「限定商品」形式發售,在市場供求定律下,此銷售策略無疑造成愛好者對迷你四驅產品的搶購。
其他競爭者
田宮模型迷你四驅的成功,引起其他的模型生產商爭相仿效並自行設計類似產品。當中包括日本的Kyosho(京商)、Tokyo Marui(東京マルイ)、Okami等,韓國的Academy Plastic Model Co.(아카데미플라스틱모델주식회사),還有中國大陸的AA牌、奧迪牌、雙人牌等。
發源地以外的發展
迷你四驅及相關改裝零件產品促使起世界各地愛好者對改裝技巧的研究和交流。
台灣
台灣在爆走兄弟熱映時掀起過一陣四驅車風潮,坊間分為原廠車與改裝車兩種派別,原廠車大多以使用田宮零件為主,也有少量的台制副廠零件;改裝車一般不加上車殼僅以底盤搭載電池、馬達和必要零件來達到輕量化,加上台灣坊間流行手工纏制馬達來獲得比制式馬達更強的馬力,一般改裝車在競速時要比原廠車來的快,但電池電力消耗也比原廠車快。大部分書局與四驅車零件專賣店亦常常舉行四驅車比賽,店內也常自備軌道供玩家練習。改裝車憑藉著車身零件高度自由性與強力馬達馬力,在大部分比賽中大多能取得比原廠車更好的名次,亦有部分比賽僅容許使用原廠車競。
香港
於80年代尾引進迷你四驅,一般簡稱為「四驅車」,其後藉著當時電視動畫「四驅小子」及「四驅兄弟」播映,90年代香港曽掀起一股「四驅車熱潮」,兩間主要電視台無線電視和亞洲電視 、日資百貨公司如八佰伴和崇光、各大商場、漫畫出版社如正文社 、模型發行商 、模型店、各學校及青少年社區中心均舉辦不同規模的迷你四驅比賽。「四驅車」可算是當時香港的流行文化之一。於2006年,香港迷你四驅協會[1]成立,旨為香港迷你四驅愛好者提供一個交流及推廣的渠道。
中國內地
90年奧迪玩具實業有限公司從日本引進技術,開始生產18、16、19三種系列的迷你四驅車。1996年,一系列成功的宣傳在青少年中間掀起了迷你四驅的熱潮。隨後在這期間奧迪公司舉辦過幾屆全國性比賽。在這幾年裡四驅小子、四驅兄弟等動畫片開始播出,更將迷你四驅車在內地的熱度推上了一個高潮。
2002年左右,隨著相關網站的建立,以及台灣四驅車理論和技術通過網路的傳播進入內地,加之台灣廠商的進入(金聯盟),四驅車的車型與技術在此時也開始飛速發展,有別於四驅車的「軌道車」理念開始慢慢樹立,台灣自由的比賽形式傳播進來後,有別於傳統田宮式的規則賽慢慢被無限制的賽式取代,在一些發燒級的店家和車友間傳播。
04年,由台灣小鄭發起及山東四驅車論壇冠名,第一屆無限制公開賽舉辦,參與者大多為昔日的鐵桿四驅車迷,通過無限制的賽式進行了首次內地四驅車(軌道車)頂尖技術的第一次交流,隨後,通過大多數的鐵桿車友支持,軌道車愛好者聯盟建立,一年一次的無限制公開賽延續至今。
1.迷你四驅車中文站 www.mini4wd.cn
2.香港迷你四驅車協會 www.hkm4a.com
3.田宮四驅車官方 www.mini4wd.jp
4.號稱最全的迷你四驅車圖庫 www.mini-4wd.de
⑩ 四驅車玩具超星模王和田宮的進口貨有什麼區別
主要是價格和質量的區別,首先,田宮四驅車的價格相比較超星來說略貴一些。但是貴有貴的理由,田宮四驅車的質量要比超星的好得多,從板件的質量,精度,甚至是包裝的印刷都要比超星的好。
還有就是品牌身份的區別,四驅車這東西是鬼子發明的,而田宮作為鬼子企業,又是模型界的龍頭老大,所以它生產出來的產品顯得比較「正統」,其它廠家生產的就比較山寨。拋開質量問題不說,有一些強迫症患者只願意買田宮的四驅車,在他們心裡就好像玩田宮四驅車的玩家要比玩其它品牌四驅車的玩家要高貴一樣。我個人則沒有這方面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