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看菲律賓 > 菲律賓明朝時有多少人

菲律賓明朝時有多少人

發布時間:2022-08-11 21:53:33

A. 明朝時人口才7000萬人,為何到了清朝會激增到四個億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當中,人口一直是衡量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因素,也是統治者最為重視的領域。根據史料記載,在明以前人口規模始終存在一個瓶頸,即使是文景之治下的漢朝與開元盛世下的唐朝人口依舊在六千萬左右,遲遲沒有超過這個數值。明朝以後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海內承平,人口數量激增,峰值時達到一億多。然而與清朝相比,明朝的人口規模仍然十分有限。不過讓人不解的是,在明朝時人口才7000萬人,為啥到了清朝時會出現人口大爆炸,激增到四個億呢?

雖然,後面清朝鴉片戰爭後的幾十年間,天災戰亂不止,使得大量人口死亡,但整體來看,清朝時期的人口總數還是維持在了一個較高的水平之上。也可以說,這個時期的人口數量奠定了我國作為人口大國的基礎。

B. 明朝有沒有考慮過把菲律賓納入自己的版圖呢

明朝立國後的擴張屬於有限的擴張,在傳統華夏領土外,周邊地區多採用類似現在的自治區制度,對於遠離大陸的海外更沒有心思擴張,只有獨特的朝貢體系存在。

一、明朝時期的菲律賓

菲律賓是東南亞地區的群島國家,14世紀前菲律賓群島上還是以土著部落形式存在,1390年建立蘇祿蘇丹國,1417年,1565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並以西班牙國王名字命名該群島,1946年從美國手裡獲得獨立。

明朝是1368年立國,同一時期的菲律賓群島還不是一個國家。

明朝永樂皇帝在位時期,派出鄭和率領船隊出巡海外,經過菲律賓群島,最遠抵達非洲海岸,這也是同菲律賓大規模直接接觸。

也不能怪明朝短視,封建時代因為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另一方面在經濟文化等遠超其他地區,天朝上國的心理,對於海外沒有興趣,也沒多少需求,菲律賓自然也不會考慮並入實際版圖。

C. 歷史上一個人從菲律賓帶回藤蔓養活中國三億人,他是誰

生活在中國的新一代青年,都見證了國家的強大,在物質充裕的環境中長大,即使不富有,也是衣食無憂。殊不知,這樣的盛況在古代卻是奢侈的景象,李紳作《憫農》:「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這樣的景象是當代罕見,卻是古時常態。

01

要知道「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三國志》中的名言放到今天依然是真理,現代社會得以安定和諧,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百姓衣食無憂,生活安康。現代人不用忍飢挨餓,是受利於社會變革,也得益於糧食技術的進步,尤其是袁隆平的雜交水稻貢獻。

而在物資相對匱乏的中國古代,曾經也有一位為糧食生產做出傑出貢獻的人物,人稱"番薯之父",被現代人稱作:「古代袁隆平「。他就是陳振龍,明朝萬曆年間的人,曾冒生命危險從菲律賓偷回了一個藤條,讓明朝人口增加了3億。



▲番薯

清初,全國超過一半的省份種植番薯。清乾隆時期,全國都在種植番薯。明朝末年,全國的人口只有1億,康乾盛世,全國人口在4億以上。百姓衣食無憂,人口也不斷增加。

就算是人口暴漲了3倍有餘,清朝也未曾鬧過嚴重的飢荒,番薯對此功不可沒,而帶回番薯的陳振龍,也相當於是解決了中國的三億人口的溫飽問題。

結語

而當今之中國,人口已經十四億有餘。人口的增長,不僅是因為社會安穩,還是因為糧食供應充足。而糧食供應得益於這些為民生之計嘔心瀝血之人,可以說是: 前有陳振龍,後有袁隆平。這樣的功績,可謂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不比入仕為官遜色。

D. 明朝時菲律賓國王為什麼到中國來

蘇祿國(Saltanah Sulu) ,是古代以現菲律賓蘇祿群島為統治中心的、區域有時包括蘇祿群島、巴拉望島等和馬來西亞沙巴州東北部的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酋長國,政治體制為政教合一的蘇丹制,掌握蘇祿國的國家主要權利的是三家王侯,分別為東王、西王和峒王,其中以東王權利最大。
明成祖朱棣取得靖難之役勝利後登基成為明朝第三位皇帝,為彰顯靖難之役勝利及慶祝身登大寶成為皇帝,朱棣下詔召開大朝會,廣邀各附屬國及外國前來朝見,在此期間,蘇祿國三王率眷屬及侍從340人,遠渡重洋訪問中國,受到明朝永樂皇帝盛情款待。
在回程途經德州時,東王巴都葛叭答剌病逝,永樂皇帝派禮部郎中帶祭文趕赴德州,以藩王之禮安葬東王,還賜謚「恭定」,並親撰碑文(蘇祿國東王墓)。東王病逝後,其長子回國繼任王位,王妃和另兩個兒子就留在德州守墓並定居,其後裔在清朝獲得中國國籍,取安、溫姓氏。

E. 請問明朝時期西班牙人屠殺菲律賓華裔是怎麼回事。

下西洋後是禁海制度,大地主文官集團壟斷海洋貿易,大量走私,獲取巨額利潤,沿海平民百姓受禁海政策影響不吃海沒活路,就大量逃逸到南洋,繼續還中求生存,以閩廣人為主,國人普遍忍耐較強,西班牙人來後就沒反抗,而西班牙人把華人當成羊,一茬一茬的宰割,第一次屠殺時指使土人殺人,怕大明報復一直提心吊膽,結果大明掌權階級本就不看重華人,更別說跑到海外的,後老西班牙人有恃無恐殺的更凶,並且海盜也為虎作倀,幫西班牙人運漢人去呂宋……

F. 菲律賓華人到底有多

據《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5)》統計,僑居海外的華人華僑已有6000多萬,分布在世界198個國家和地區。

按國家和地區劃分,華僑華人的85.5%集中在東南亞地區,僅印度尼西亞(600萬)、泰國(465萬)、馬來西亞(509萬)三國就有1574萬人,佔世界華僑華人總數的60%多。


那麼,菲律賓有多少華人華僑?

菲律賓,位於西太平洋,是東南亞一個多民族群島國家,面積29.9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億200萬。


菲律賓人的祖先是亞洲大陸的移民,14世紀前後建立了蘇祿國。明朝永樂年間(1417年),蘇祿國三王曾率眷屬及侍從340人,遠渡重洋訪問中國,受到明朝永樂皇帝盛情款待。

一直以來,菲律賓與中國關系密切。不少華人到菲律賓尋求發展。華人在菲律賓百年來的經濟發展史上,一直扮演著先鋒的角色,尤其是引進國外的技術、資本與生產設備,開創初期的農耕與手工業。


據統計,菲律賓有華人血統者超過千萬。其中約90%祖籍福建,廣東和其它省籍人士約佔10%。閩籍人中又以晉江、南安、惠安籍人士最多。

報道稱,福布斯公布的「菲律賓前40名富人榜」的前10名當中,至少有7名華人

G. 菲律賓從什麼時候起,就已經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了是明朝的時候,還是唐朝的時候

那時候,基本上南洋各國與中國都是附屬國與宗主國的關系,雖然沒有像朝鮮那麼牢固。但是這種關系隨著西方國家東漸和中國國力衰退,漸漸的失去。而且,明代的滅亡,基本上宣布中國失去此些地區的主權。

H. 明朝時的菲律賓人被叫做什麼

被叫做蘇祿蘇丹人!
據悉,十四世紀之前,菲律賓群島上未形成國家,多以土著部落形式。在公元1390年,蘇門答臘島移民米南加保人建立了菲律賓歷史上第一個國家蘇祿蘇丹國。

I. 中國在明朝時期,歐洲人口總數有多少人

歐洲有人口7、8千萬,英國群島只有400萬。 這是比較多人認可的結果

【補充問題回答】目前歐洲人口7.23億 ,歐盟成員國人口約5億

歷史上從1000年到1300年是整個西歐人口增長時期。英格蘭人口在1086年到1340年增長了三倍;法國在1100年到1328年,增長了二倍。1348年到1350年著名的黑死病使歐洲人口驟降了三分之一,直到15世紀中葉(明朝中期),人口又開始局部復甦增長,工業革命時期生產力的高速發展也造成了歐洲人口的迅速增長,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歐洲人口數量反而開始下降,目前不少歐洲國家已經出現人口負增長。

閱讀全文

與菲律賓明朝時有多少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