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看菲律賓 > 菲律賓人民的主持是什麼

菲律賓人民的主持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12 21:36:00

Ⅰ 菲律賓的母語是什麼語

菲律賓的官方語言是塔加洛語,大約有28%的菲律賓人以其為母語,「菲律賓語」就是指塔加洛語。除此之外,還有以英語、西班牙語以及其他地方語言為母語的菲律賓人。

圖為塔加洛語

Ⅱ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的簡介

美國陸軍五星上將麥克阿瑟 全名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公元1880年1月26日生於阿肯色州小石城一軍人世家。卒於公元1964年4月5日 小學畢業後入西得克薩斯軍校中學。1899年考入美國陸軍軍官學校(西點軍校)。1903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後在工程兵部隊任職,赴菲律賓執勤。1905~1906年隨其父赴日本、中國、印度及東南亞地區考察軍事。回國後曾一度兼任西奧多·羅斯福總統隨從副官。1912年調陸軍部任職。1917年任陸軍第42師參謀長,赴法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1919年任西點軍校校長,推行一系列改革。 1922年再赴菲律賓,任馬尼拉特區司令。1925年晉少將,回國任第3軍區司令。1928年任駐菲美軍司令。1930年任美國陸軍參謀長,大力促進美軍現代化建設。1935年任菲律賓軍事顧問,翌年被授予菲律賓陸軍元帥稱號。1937年退出美軍現役。1941年7月復入軍界,任遠東美軍司令。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在菲律賓指揮美菲軍抵禦日軍進攻,因作戰失利被迫放棄馬尼拉,退守巴丹半島。1942年3月被調往澳大利亞,不久出任西南太平洋盟軍總司令。他強調太平洋戰場的重要性,對「先歐後亞」的戰略方針持異議。1942年7月~1943年1月指揮西南太平洋盟軍取得巴布亞戰役的勝利,隨後揮師西進,運用「蛙跳」戰術多次實施兩棲登陸,至1944年7月奪取新幾內亞。同年10月開始實施菲律賓戰役,12月攻取萊特島。1945年1月率部在呂宋島登陸,3月初攻佔馬尼拉,7月佔領整個菲律賓群島。8月被任命為盟軍最高統帥,執行對日佔領任務。9月2日代表盟國接受日本投降。 在佔領日本期間,全面推行民主改革,對日本戰後歷史產生重大影響。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後,任「聯合國軍」總司令,命令美國第8集團軍進入朝鮮,協同韓國軍隊固守釜山地區。9月指揮美軍在仁川登陸,隨後越過三八線侵佔平壤,並向鴨綠江推進。後在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有力反擊下,被迫退守三八線以南地區。因竭力主張擴大侵朝戰爭規模,公開指責杜魯門總統的全球戰略,於1951年4月被解職。回國後曾參加總統競選,失敗。1952年出任雷明頓-蘭德公司董事長。 麥克阿瑟,美國歷史上傑出的、也是頗有爭議的將領,他所受到的贊譽和非議都超過了其他美國將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耀眼的將星中,他既不像艾森豪威爾那樣平易近人,也不像巴頓那樣熱情豪放,更不像馬歇爾那樣公正無私。他的確是一個個性極其復雜而多彩的人。崇拜他的人認為,他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人;批評他的人認為,他是個自高自大,徒有虛名的五星上將。 縱觀麥克阿瑟的一生,他確實不同於美國歷史上任何其他一位將領。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美軍中最年輕的准將,後來又成為美軍中最年輕的少將和最年輕的陸軍參謀長;他是惟一一位參加過三次重要戰爭的美國將軍。同時,他也是對太平洋地區影響最深的美國人。 軍事評論界認為,麥克阿瑟的確取得過輝煌的成就,贏得過耀眼的榮譽。這些榮譽他當之無愧,但也不可避免地使他本來優良的品質,漸漸溶進狂妄自大、唯我獨尊、好出風頭、愛慕虛榮、喜歡頌揚的毛病。這些毛病帶給他的倔強個性又常常使他的一些計劃和設想得以強行通過,並獲得極大成功;而這反過來,更使他堅信自己的判斷力和正確性,更加重了他的這些毛病,以至於最後發展到公然抗上的地步。如此看來,正是他的高傲自負成就了他的軍事奇跡,也正是他的高傲自負斷送了他的軍事生涯。 麥克阿瑟一生說話無數,一生中最有號召力的話是: 「我出來了,但是我將回來!」 為什麼這句話是最有號召力的話呢?這還要回到他軍事生涯最大的一次敗仗說起。1941年12月7號,太平洋戰爭爆發了,當時麥克阿瑟正在菲律賓任美軍總司令。他率領美軍在那裡頑強地抗擊日本軍隊激烈地進攻,但是仍然抵禦不住。麥克阿瑟拒絕羅斯福總統讓他撤離菲律賓的建議,他就找出父親留給他的科爾特45型手槍,他准備在關鍵時刻自殺,決心與菲律賓共存亡。 1942年2月8號,羅斯福總統以國家的名義,再次命令麥克阿瑟和他的妻子、兒子立即撤離菲律賓, 2月22號、23號,羅斯福和馬歇爾連續給麥克阿瑟發電報,讓他撤離,並答應麥克阿瑟撤到澳大利亞之後,組建新的戰區讓他擔任總指揮,准備反攻。那麼,在接到羅斯福總統和當時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的電報之後,這位鬥士哭了,掉淚了。他對自己的妻子說:「我生在陸軍,長在陸軍,一生習慣於服從命令,可是我這個命令是真的難以服從啊!」最後,他請求總統允許他在必要的時候撤離,羅斯福這時候才答應。那麼,1942年3月11號深夜,麥克阿瑟在陸軍部的一再催促下,這才攜帶妻子和兒子登上PT-41型漁雷快艇撤離了戰火紛飛的菲律賓,去澳大利亞接管西南戰區的指揮權。4月9號,在菲律賓巴丹半島作戰的75000名美軍官兵向日軍投降。5月6號,在菲律賓哥黎希律島作戰的15000名美軍投降,日軍佔領了菲律賓全境。 菲律賓戰役是麥克阿瑟從軍以來遭到的首次失敗,而且敗得是那麼慘!所以,他非常悲傷地講:「我沒有想到,美軍歷史上最龐大的一次繳械投降會發生在我的手裡!」那麼,他認為,這是自己的奇恥大辱!盡管他到了澳大利亞,他到澳大利亞之後接受到英雄般的歡迎——畢竟他在菲律賓頑強抗擊日軍那麼長時間,可是麥克阿瑟這個一向自負、高傲的將軍,在史詩般地、英雄般地歡迎他的人面前,他真的高興不起來。他對新聞記者講,他強調:「總統命令我沖破日本人的防線,從菲律賓撤離到澳大利亞,目的是讓我組織對日本人的反攻,主要目標是解放菲律賓。現在我出來了,但是我將會回來!」「我出來了,但我將會回來!」當時,美軍戰時新聞局認為,這句話好啊,因為美軍當時是最黑暗的時候,他連連敗退。這個時候麥克阿瑟說了這么句話,美國戰時新聞局准備用這句話作秀,鼓舞人們抗戰的信心。 可是,卻建議麥克阿瑟將這句話改了,改成說我們將會回來。麥克阿瑟是堅決不同意,不,不是我們,而是我將回來。個性躍然於紙上!那麼,戰爭給人類帶來死亡與哀傷,而死亡與哀傷一旦注入人類的血液,往往發酵成力量和不屈。有時,人們經歷了失敗,換來的是刻骨銘心的感悟和堅定不移的決心。麥克阿瑟拒絕修改這句話,與其說是這位名將倔強而高傲,不如說這位名將具有高度的責任感!我個人認為,一位名將之所以有無窮的個人魅力,就在於他敢於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勝利的和失敗的一切負責任,這也就是他堅持說「我將會回來」,而不是「我們會回來」的原因之所在。 那麼,在此後的太平洋戰爭中,麥克阿瑟始終把這句話作為激勵自己一切行為的座右銘,從巴布亞紐幾內亞到印度尼西亞,從印度尼西亞到菲律賓,為了這個「我將會回來」的使命,他在整個西南太平洋和日軍英勇奮戰。甚至,不惜和自己的同僚——太平洋戰區司令尼米茲在爭奪主要方向上翻臉!不惜與羅斯福總統爭奪戰略優先權,要求羅斯福總統將美軍的戰略中心放在亞洲,而不是歐洲!所以,在他的感召下,這句話已經遠遠超出他個人的感情恩怨,成為所有在西南太平洋戰區作戰的美軍、英軍,以及被日軍佔領的這些國家人民反抗日本侵略斗爭的一個信念——「我將會回來」! 1944年10月20號,麥克阿瑟終於實現了自己的諾言!這一天,他乘坐納爾維什號旗艦,指揮28萬大軍在萊特島登陸!當時,美軍第一騎兵師佔領灘頭陣地後,岸上的戰斗還遠沒有結束呢,他就登島!他剛走到懸梯的時候又回去了,當時副官說,你要干什麼?他說,我要換一套新衣服!卡其布的新軍裝,帶著太陽鏡,五星上將帽,涉著大腿以上的海水,趟著水上岸了——噘著下巴,昂著頭!有這張照片,麥克阿瑟這張照片很經典的。 他上岸之後,正趕上一場暴雨;別人給他打傘,他拒絕了!他雨中發表了如下講話,其中有一句話,他說:「菲律賓人民,我——美國陸軍五星上將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回來了!」麥克阿瑟當時語氣深沉,眼角掛著淚珠。這篇講話,他號召大家為神聖的死者,為了子孫後代繼續戰斗,奪取那正義的勝利!麥克阿瑟的淚光,他發表講話的時候眼睛盈著淚的——這個不屈的鬥士,這個淚光折射的是名將那種敢於負責任的勇氣,敢於承擔起責任,通過努力承擔起責任而帶來欣慰——而真正地能感悟到這種欣慰的正是將軍本人!這是他一生當中最有感召力的話。 麥克阿瑟一生中最得意的時候,是二戰在他手裡終結,是他主持了日本的受降儀式。在反法西斯各國人民的共同打擊下,日本終於投降了! 1945年8月30號14點零5分,杜魯門總統授權麥克阿瑟,讓他以盟軍最高司令的身份飛抵日本厚木機場,接受日本的投降,並且負責以後對日本的軍事佔領和重建。 麥克阿瑟高興啊,整整打了4年之久的這場仗——如果是從美軍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算起,從1941年打到1945年,二戰終於在他手裡結束了!他立即致電杜魯門:「我對您如此慷慨地給予我的信任深表感謝!」他高興!所以,他准備籌辦一個盛大的有紀念意義的儀式,讓全世界都看到,日本人是怎麼樣低下那不可一世的頭顱的!他對別人講:「我絕對不會像艾森豪威爾將軍那樣,會在一個陰暗的房間讓德國人去投降!」歐戰結束的時候,投降儀式非常不排場,麥克阿瑟就認為艾森豪威爾接受德國人投降不太排場,他說:「我不,絕不!」他高興! 可是,麥克阿瑟主持投降儀式,美國海軍不高興了!海軍認為,整個太平洋戰爭期間,更多的是我海軍打的。那麼,現在取得勝利之時,你卻讓一個陸軍將領走到幕前站在中央,摘取果實,似乎給人一種感覺,整個太平洋戰爭,麥克阿瑟是戰勝日本的統帥。海軍不高興了!於是,海軍向杜魯門總統建議,即便投降儀式由陸軍軍官主持,那麼儀式應該在海軍軍艦上舉行。海軍提出建議。這是一個。 第二個建議,如果麥克阿瑟是代表盟軍簽字,接受日本人投降,代表盟軍受降。那麼,海軍應該代表美國政府。杜魯門最後接受了這個建議,同意在海軍密蘇里戰列艦上舉行受降儀式。 為什麼找密蘇里號戰列艦來舉行受降儀式呢?原來,杜魯門總統的家鄉是密蘇里州的,這艘戰列艦以他家鄉的名義來命名的。那麼,當時密蘇里號戰列艦的艦長是哈爾西,也是美國海軍五星上將,他立即向安納利斯海軍學院博物館發電,請求把1853年美國佩里准將率領的美國軍艦第一次到日本插上的國旗送到戰場,送到我這艘戰列艦上,掛在艦首上。當時掛了兩面國旗,一面就是這面國旗,讓這面國旗高高掛在艦首來俯視即將簽署日本投降書的甲板。 1945年8月28號,第一批美軍佔領橫須賀。 29號,哈爾西的第三艦隊駛進東京灣,麥克阿瑟是30號下午兩點19分乘坐C-54運輸機在軍樂聲中降落,降落在日本厚木機場。然後,下榻在新大飯店。然後,做了很多准備。隨後,英國、法國、蘇聯和中國代表相繼抵達日本。 9月1號,尼米茲冒著傾盆大雨來到新大飯店會晤麥克阿瑟,兩個人談得非常融洽。但是,這個時候麥克阿瑟又提出一個建議——他突然想起一件事,他對尼米茲說:「我一生中從來沒有在艦上升起我的將旗,應該在受降的那艘艦上把我的將旗升上。」所有的美軍將軍都有將旗,有自己的旗子。當時,尼米茲說,這交給我的副官辦。尼米茲的副官拉馬爾中校就非常為難。他為什麼為難?因為一艘軍艦只有一個旗桿掛將旗的,就掛這艘艦的將旗。換句話說,密蘇里戰列艦上只能掛尼米茲的將旗。那麼,拉馬爾中校說,那怎麼辦呢?就請示尼米茲,尼米茲說,我不管,這是你自己的事情。我想,你有智慧,會想出辦法的。 拉馬爾跟其他軍官商量一下,想出一個轍,准備把麥克阿瑟的陸軍紅色將旗,尼米茲的海軍藍色將旗,並排升到主桅桿,就是一個桅桿升兩面將旗。後來,拉馬爾在後來的回憶錄講,他說:「兩面五星上將的將旗一起升到同一根主桅桿上,這是海軍史上第一次,我想,可能也是最後一次。」這是9月1號發生的事情。 9月2號,9月2號是個禮拜天,陰雲密布,天陰,一片灰濛。上午7點鍾,各國記者,包括日本的記者都齊聚密蘇里號戰列艦上。除了我方才說的美國國旗,在另外一個地方還有一面美國國旗,這個美國國旗也有說道,不是一般的美國國旗,這面美國國旗是什麼呢?是1941年12月7號,太平洋戰爭爆發,珍珠港被襲擊之後,掛在美國國會的那面旗。麥克阿瑟給要來了,掛上失敗與勝利,均印在這面國旗,這面國旗太平洋戰爭爆發的時候,美國太平洋艦隊遭到重創的時候,它是見證者,現在同樣它是見證者。 8時3分,密蘇里號戰列艦走上第一批高級軍官。8時5號,艦上哨聲大作,擴音器響起了《海軍上將進行曲》,升上了海軍上將軍旗。那麼,尼米茲從南達科他號艦登上這艘密蘇里號戰列艦上。8時43分,麥克阿瑟登上了這艘艦,軍樂隊奏《陸軍上將進行曲》。麥克阿瑟當時神色莊重地看到,軍樂隊在陸軍上將進行曲的樂曲中升上了他的陸軍上將將旗,當時他得意地跟尼米茲握了手。8時56分,美國蘭斯多恩號巡邏艦接到指令,將日本投降的代表送上密蘇里號戰列艦。走在最前面的就是日本的外交大臣重光葵,是個瘸子。他代表日本政府簽字,投降。日本海軍代表,海軍軍令部作戰部部長富岡定俊;日本陸軍代表,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軍隊,簽字投降。他們站在2號甲板,站定之後,擴音器放起美國國歌,《星條旗永不落》國歌奏完之後,麥克阿瑟、尼米茲走到桌前,他發表講話,麥克阿瑟發表講話,他主持,他說:「日本帝國政府和日本皇軍代表前來簽字!」 麥克阿瑟命令他們,並且看著他們在無條件投降書上簽上自己的名字——代表日本政府,代表日本軍軍隊簽上自己的名字。日本人簽字之後,麥克阿瑟坐下來,他同時掏出五支鋼筆簽字! 簽字為什麼用五支鋼筆啊?他簽字回過頭,讓兩個人站在他的後面,一個是當時在菲律賓作戰的英軍司令亞瑟·帕西瓦爾少將——他後來抵抗不住投降了;一個就是當時在菲律賓他下面的一個將軍,叫溫賴特將軍。這兩個都囚禁在中國沈陽的日本戰俘營。麥克阿瑟專門從日軍的戰俘營將這兩個將軍給叫過來——頭天8月3日,這兩個將軍來到飯店和麥克阿瑟會面,麥克阿瑟摟著他們熱淚盈眶,因為麥克阿瑟走了,把爛攤子給溫賴特了,溫賴特後來抵抗不住,投降了。麥克阿瑟把他們招呼過來,站在他的椅後。然後,麥克阿瑟用第一支筆簽字——他不是道格拉斯嗎?DOUG,把這個幾個字母簽了,回頭把這支筆贈送給溫賴特;然後,用第二支筆寫下LAS,回頭又回贈帕西瓦爾;用第三支筆寫下了他的姓MACARTHUR,把這支筆交給了美國國家檔案館收藏;還有兩支筆簽署他的官銜,就是盟軍總司令,一支筆贈送給他的母校西點,最後一支筆贈送給他的妻子瓊保存。所以,他的簽字用五支筆,反映了將軍的個性! 那麼,麥克阿瑟簽完字之後,尼米茲代表美國政府簽字。而後以次簽字的是中國、英國、蘇聯、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紐西蘭等等國家的代表。簽完字以後,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日本代表拿著文件的副本,呆板地鞠了一個躬,離開了密蘇里戰列艦。麥克阿瑟簽字的時候,烏雲密布,灰霧蒙蒙。那麼,現在太陽出來了,約兩千架美軍飛機以密集隊形,雷鳴般地從美國第三艦隊,從密蘇里號戰列艦上空掠過,慶祝這一勝利!所以說,麥克阿瑟一生中最得意的時候就是他主持了日本的受降儀式,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是在他手裡結束的。 在二戰結束之後,麥克阿瑟曾經參加共和黨的提名,進行美國總統競選的提名,但他沒有成功。後來,他又參加了朝鮮戰爭。後來朝鮮戰爭不久,他由於跟杜魯門的戰爭政策產生分歧,被解職。 麥克阿瑟是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幾乎在剛會走路的時候,就學會了騎馬和打槍;13歲時,他就進入西得克薩斯州軍校,在那時就顯露出打仗所需要的才華;19歲時,他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考入著名的西點軍校,畢業時被破例授予上尉軍銜;38歲時,他出任著名的「彩虹師」師長,成為美軍歷史上最年輕的准將;39歲時,他出任西點軍校校長,後來被譽為「西點之父」;50歲時,他成為美軍歷史上最年輕的陸軍參謀長……

Ⅲ 菲律賓的主要民族是什麼

菲律賓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有90多個民族。主要民族有比薩揚人、他加祿人、伊洛克人、比科爾人、卡加延人等,共佔全國人口的85%以上。少數民族有華人、印度尼西亞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國人,還有為數不多的土著民族。
菲律賓群島上的阿埃塔人的祖先是菲律賓最早的居民。其次是約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自亞洲大陸由水路遷到菲律賓的原始馬來人,他們帶來了新石器文化。新馬來人從公元前200年到公元16世紀分批遷入菲律賓,他們帶來了金屬工具和拼音字母,是後來比薩揚人、他加祿人、伊洛克人的祖先。
比薩揚人或譯米沙鄢人,菲律賓最大的民族。約有2180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42%,主要分布在薩馬島、保各島、宿務島、內格羅斯島和帕奈島。另外,比薩揚人還從這些原住島向附近島嶼移民,移民較多的是棉蘭老島、巴拉望島和蘇祿群島。比薩揚人的語言分為許多方言,各方言差別極大,幾乎是不同的語言。
他加祿人是菲律賓第二大民族,人口1230萬,主要分布在呂宋島中、南部地區。他加祿人是菲律賓各民族中經濟、文化最發達的民族。菲律賓政府把他加祿語定為國語。大部分他加祿人生活在農村,從事農耕活動。
伊洛克是菲律賓第三大民族,人口有570萬。伊洛克人原居住在呂宋島西北部地區,後逐漸移向卡加延河谷地,以及棉蘭老島等其他島嶼。伊洛克人主要經營水稻,他們是種植能手。
呂宋島地區住著許多小民族。他們人口不多,各自處於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在文化習俗方面有許多共同點。在這些民族中經濟最發達、外界了解最多的是伊富高人,分布在北呂宋島中部的科迪勒拉山脈東坡。其次坎卡奈人有19萬,分布在伊富高人住區以北;卡林阿人有近10萬,分布在卡林阿-阿巴堯省;邦都人有8萬,分布在呂宋島西北部山區;延吉安人有6萬多,分布在呂宋島的西北部;伊巴坦人有兩萬,生活在呂宋島與我國台灣省之間的巴坦群島的巴布延群島上。
棉蘭老島山區民族有:蘇巴農人、馬諾博人、比蘭人、塔加考洛人、曼達亞人等。這些民族絕大多數從事原始的農業。
菲律賓的摩洛人是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集團,包括許多民族。「摩洛」為西班牙所取,意為信伊斯蘭教的摩爾人。摩洛人分布在棉蘭老島西部和西南部。到1983年,摩洛人總數為216萬多人。
在菲律賓群島各個島嶼,非南島語系的民族中,人數最多的民族是華人,有120萬。現今的華人自7世紀開始移居菲律賓,主要來自中國的福建、廣東兩省。華人中絕大部分是土生土長的華裔,分布在各個島嶼的商業中心,多數集中在馬尼拉市。華人保留了本族語言、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他們慶祝自己的傳統節日,出版華文報紙,辦華文學校,喜愛華語電影和戲劇。

Ⅳ 菲律賓的官方語言是什麼

菲律賓的官方語言:他加祿語、英語。


菲律賓總人口:1億100萬(2015年7月)。馬來族佔全國人口的85%以上,包括他加祿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維薩亞人和比科爾人等;

少數民族及外來後裔有華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國人;還有為數不多的原住民。有70多種語言。國語是以他加祿語為基礎的菲律賓語,英語為官方語言。

國民約85%信奉天主教,4.9%信奉伊斯蘭教,少數人信奉獨立教和基督教新教,華人多信奉佛教,原住民多信奉原始宗教。

(4)菲律賓人民的主持是什麼擴展閱讀:

旅遊

圖巴塔哈群礁海洋公

圖巴塔哈群礁海洋公園始建於1988年8月11日,佔地33200公頃,屬國家所有。1993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同時也是巴拉望島生物圈保護計劃的一部分。

巴洛克教堂

巴洛克教堂包括四座教堂,分別位於馬尼拉、聖瑪麗亞、帕瓦伊以及米亞高。1993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准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科迪勒拉水稻梯田

科迪勒拉水稻梯田位於馬尼拉以北250公里處的安第斯山上,是土著部落人民為了謀生而在裸露的山地上開墾出的土地。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文化遺產。

普林塞薩地下河國家公園

普林塞薩地下河國家公園位於巴拉望省北岸聖保羅山區,北臨聖保羅灣,東靠巴布延海峽。佔地面積20202公頃。為世界自然遺產。

維甘歷史古城

維甘歷史古城位於南伊洛克斯省,是亞洲保存得最完好的西班牙殖民城市,1999年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2012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授予菲律賓古城維甘「世界遺產保護區管理最佳實踐獎」。

參考資料:網路----菲律賓

Ⅳ 菲律賓人的母語是什麼

在東南亞,屬於亞洲國家。母語是菲律賓語。菲律賓語來源於英語,因為菲律賓曾經是美國的殖民地。

Ⅵ 現任菲律賓總統的詳細資料

貝尼諾·西米昂·「諾諾」·許寰哥·阿基諾三世/貝尼尼奧阿基諾(Benigno Simeon "Noynoy" Cojuangco Aquino III,1960年2月8日-),現任(第15任)總統。出身於政治世家阿基諾家族,是費迪南德·馬科斯時期的著名反對派領袖班尼格諾·阿基諾和他的妻子——後來成為總統的科拉松·阿基諾的獨子。2007年至2010年期間出任國會參議員,2010年菲律賓總統選舉中代表自由黨參選總統,以絕對優勢當選。[1]

阿基諾三世1960年生於馬尼拉,在父母五個孩子中排行第三。1981年畢業於馬尼拉雅典耀大學經濟學系,之後與家人一起流亡海外。1985年回國後,開始從事商業工作。在母親科拉松·阿基諾就任總統的18個月之後,舊派軍人發圖軍事政變企圖推翻阿基諾政權,叛亂軍人攻入總統府,三世的三名保鏢均中槍身亡,諾諾也身中五槍,但倖免於難,至今仍然有一顆子彈留在他的頸部。[2]

1988年,諾諾開始從政,當選塔立第三選區的國會眾議員,並連續三屆當選。2007年當選國會參議員,成為菲律賓國內的政治新星。他猛烈抨擊格洛麗亞·馬卡帕加爾-阿羅約總統的施政,認為她不僅貪瀆,而且獨裁,多次要求她下台。現時三世是自由黨內的重要人物,擔任自由黨副主席,並搭檔馬爾·羅哈斯競逐2010年總統寶座。結果以絕對的優勢擊敗主要對手前總統約瑟夫·艾斯特拉達和參議員曼尼·維拉,順利當選。

阿基諾至今仍然單身,曾經和多位名媛交往。他最小的妹妹克莉絲·阿基諾現在是著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和演員,具有相當的號召力,為諾諾一直以來人氣的提升作出了不少的貢獻。
血統中國-邦板牙-西班牙-菲律賓(Chinese-Kapampangan-Spanish-Tagalog)混血兒,據稱他的中國血統原於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鴻漸村(今屬漳州龍海市角美鎮),其母1988年訪華時,亦曾到鴻漸村謁祖尋根,參觀外曾祖父許玉寰的故居,並親手在村內種下的一棵南洋杉。[3]

[編輯] 2010年菲律賓總統選舉主條目:2010年菲律賓總統選舉
2010年5月10日,菲律賓舉行總統選舉,諾諾與副總統候選人畢乃以15,208,678票,42.08%的得票率,擊敗對手艾斯特拉達與維亞,贏得選舉,並於2010年6月30日宣誓就職。

[編輯] 個人生活與公眾形象50歲的三世目前仍是單身,但有一位30歲Valenzuela City市議員的女友名叫Shalani Soledad。[4]三世有相當大的煙癮,據說一天抽三包煙,他曾於選舉前表示他會戒煙,但選後又向大眾宣布「暫時」不能戒,他更表示他會在世界無煙草日抽煙。因此,一些網民希望他趕快結婚並戒煙。[5]

阿基諾在處理馬尼拉前警員劫持香港旅行團事件中,在接受電視台現場訪問時微笑,被香港傳媒指他態度輕佻,並引起部分香港人不滿[6][7]。另外,他在就事件接受訪問時,認為傳媒的直播導致悲劇發生[8],被香港傳媒指為推卸責任的行為。阿基諾在處理事件的整體表現未能令人滿意,導致國家形象受損[9]。傳媒又揭露,總統曾以菲律賓話說:「我們現時所面對的問題,過兩、三年後,我們回憶時會一笑置之,覺得並非那麼嚴重。」顯示他對今次事件只是等閑視之。

香港特區政府在人質事件當晚,向菲律賓發出黑色外游警示,迄今仍未取消。大部份港人都對事件發生到如斯無可挽救地步,感到極度憤慨,除表示以後永遠不踏足菲國外,部份更辭退其菲籍家庭傭工,以後再也不錄用菲人。

出生 1960年2月8日 (1960-02-08)(52歲)
菲律賓馬尼拉
政黨 自由黨
配偶 獨身
母校 馬尼拉雅典耀大學
職業 政治家
信仰 羅馬天主教

Ⅶ 菲律賓是中國固有領土嗎 菲律賓固有領土是哪個主持人說的

歷史證明菲律賓是中國的領土其歷史可追逐到公元1417年明永樂十五年,神聖不可侵犯,我國對菲律賓少數民族特別自治區實行一國兩制政策,現任特首為阿基諾三世,但由於反革命集團劉易斯等人逃往當地以致於南海兩岸至今存在分歧,並對黃岩島問題存在管理分歧,菲律賓民族自治區發言人本耶在04年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他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不搞菲律賓獨立,不搞民族獨立,堅持黨的領導。區歌為菲律賓民族進行曲。

Ⅷ 菲律賓政體是什麼

以流氓(阿基諾)為中心,蠢貨(政府高官)為輔助的,垃圾(不用說都知道是誰,美國佬)做後盾的政體

Ⅸ 菲律賓人說什麼語言

菲律賓的官方語言是他加祿語、英語。

他加祿語屬於南島語系的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主要用於菲律賓。菲律賓語被稱為菲律賓的官方語言,是以他加祿語為主體發展起來的。

英語是印歐日耳曼語系的一種語言。它由26個字母組成。英語字母來源於拉丁字母,拉丁字母來自希臘字母,希臘字母來自腓尼基字母。它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

英語包含約49萬字和30萬個技術術語。它也是歐盟、許多國際組織和英聯邦國家的官方語言。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大英語國家,僅次於漢語和西班牙語國家。



(9)菲律賓人民的主持是什麼擴展閱讀:

根據菲律賓政府在2000年進行的人口普查,76332470名菲律賓人中有21485927人以他加祿語為母語。此外,還有近5000萬菲律賓人使用他加祿語作為第二語言。在菲律賓近170種土著語言中,他加祿語是唯一具有官方語言地位的語言。

菲律賓人的祖先是來自亞洲大陸的移民,蘇魯國大約在14世紀建立。1565年成為西班牙殖民地。1898年6月12日宣布獨立。同年,美西戰爭後,它成為美國的屬地。1942年至1945年被日本佔領。二戰後,它被美國重新殖民。1946年7月4日,菲律賓獲得獨立。

閱讀全文

與菲律賓人民的主持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