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這種菠蘿的學名叫做什麼。就是叫做金菠蘿嗎
1、菠蘿的學名「鳳梨」。
2、產地:菠蘿是一種熱帶植物,原產於南美洲,後從巴西傳入我國。也有記載為大約在18世紀末,來華的葡萄牙傳教士首次把菠蘿的種子,撒在我國的澳門土地上。到了19世紀70年代,美國的菠蘿鮮果和果汁供應量竟佔世界市場的70%以上。目前泰國是亞洲菠蘿的主要生產國。我國廣東黃登菠蘿最為著名,它是具有嶺南特色的新品種,不但肉厚、個頭大,而且甜似蜜,香如花。
3、菠蘿含有一種叫「菠蘿朊酶」的物質,它能分解蛋白質,溶解阻塞於組織中的纖維蛋白和血凝塊,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消除炎症和水腫,菠蘿中所含糖、鹽類和酶有利尿作用,適當食用對腎炎,高血壓病患者有益,菠蘿性味甘平,具有健胃消食、補脾止瀉、清胃解渴等功用。
B. 為什麼台灣人把菠蘿叫鳳梨
鳳梨Ananas comosos (L.) Merr. 鳳梨原產於熱帶美洲的巴西、巴拉圭的亞馬遜河流域一帶,再由加勒比海居民帶回中南美洲西印度群島種植。拉丁屬名的ananas就是當地住民對鳳梨的稱呼,其意是指「絕佳的水果」。西元1493年12月,Christopher Columbus(哥倫布)第二次航海到加勒比海,下錨停留在西印度群島Guadaloupe火山島旁的小海灣,之後進入到附近的村落,船員們受到熱情的招待。當時送來的一大堆疏果,其中一種讓這一批歐洲來的水手好奇的就是鳳梨。他們紀錄道∶「外形看起來令人反感的,一節節堅硬的似松果;果肉卻又像蘋果。」因此,鳳梨傳入歐洲之後就以英文稱之為pineapple,同時也成了晚宴或盛宴時象徵高社經地位及殷勤好客的指標。 十六世紀,隨著西班牙殖民及傳教的腳步,鳳梨從西班牙傳到了菲律賓、夏威夷、印度與中南半島,其後不久,又從中南半島由陸路進入廣東,此時稱之為「波蜜」。台灣於清康熙末年才從東南亞引進鳳梨栽培,當時有飽學之士見其果實怪異--「其果實有葉一簇,狀似鳳尾」,乃引用紅樓夢中的「有鳳來儀」簡化成「鳳來」來稱呼這種水果。當切開鳳梨,聚合果的軸與梨相似,而「來」這個字又與閩南語的「梨」同音,在意義上又似一種水果,所以在音、意與形三者條件的配合下,鳳來被鳳梨的稱呼取代了。 「鳳」本是指稱一種吉祥的鳥類,象徵富貴。在傳統建築上,常常可以在住屋的山脊上,看到有鳳來儀的象徵圖象或雕塑。而鳳梨也象徵著這層意義,所以在漢人旳祭儀上,都會在案前擺上鳳梨,甚至在神案雕鏤鳳梨的圖紋,以祈求平安順利。鳳梨與閩來語的「旺來」同音,所以,在各公司行號開張的處所,都會懸掛鳳梨造形的彩飾,希望生意興旺。國內的選舉文化似乎也逐漸赴向這種祈福的模式,送鳳梨、送菜頭以求高票當選的情形屢見不鮮。其實鳳梨原產地的住民亦把它當做吉祥的象徵,在巴西出土的古文物中,仍然可以發現以鳳梨外型的寬口壇,用以埋葬過世的親人。 鳳梨是熱帶地區極為重要的水果,除了去皮生食之外,其與肉一起烹煮,可以使肉類變得軟嫩,其外皮捶打後用布包好,可以用來做葯布治療外傷;1891年用鮮鳳梨提鍊出來的鳳梨酵素(bromelain),已經被用來治療壞血症,新近的研究,鳳梨酵素也常被用來治療心臟疾病、燒傷、膿瘡和潰瘍等,有著很好的效果。另外,鳳梨的葉片,則是用來製做萱紙的好材料。 在台灣的原住民,阿美族、卑南族、排灣族三個比較靠近熱帶地區的族群,會在田裡的角落栽植鳳梨做為水果並賦予名稱之外,其它族群對鳳梨的稱呼多以pineapple轉音的日語稱呼。排灣族稱之為bangworale,卑南族稱之為laha,阿美族稱之為talacai。因其果實外形與海邊的林投相似,所以阿美族的名稱與林投樹相同,就如同我們稱呼林投為野波羅一樣。再看遠在太平洋西岸的夏威夷群島,所產的鳳梨近半個世紀以來執世界之牛耳,島上的住民之為hala kahiki,hala就是指林投,意思也是指外來的林投。從西印度群島的ananas,到夏威夷的hala、卑南族的laha、阿美族的talacai,這中間的俗名透露了什麼訊息呢?可能有待近一步的了解。參考資料: http://tnl.org.tw/article/column/hanwen/01021/01021.htm
C. 菠蘿的各種叫法
菠蘿 鳳梨
D. 菠蘿又名鳳梨,是湛江地區常見的熱帶水果.(1)菠蘿的栽培品種較多,主要有卡因類、皇後類、西班牙類和
(1)菠蘿有卡因類、皇後類、西班牙類和雜交類等品種,這體現了基因多樣性(遺傳多樣性);由於菠蘿不同品種之間可以相互交配產生可育後代,因此不同的品種之間沒有產生生殖隔離,仍然屬於同一物種.
(2)雜交育種的原理是基因重組;純種的無刺不耐寒(卡因類)菠蘿和純種的有莉耐寒(皇後類)菠蘿雜交,F1均表現為無刺不耐寒,說明無刺對有刺是顯性性狀,不耐寒對耐寒是顯性性狀,假設不耐寒基因是A、耐寒基因是a,無刺基因是B,有刺基因是b,F1的基因型為AaBb,F1相互授粉,得F2中無刺耐寒個體的基因型為aaBB、aaBb,比例為1:2,選擇F2中的無刺耐寒個體自交F3中有刺耐寒個體的比例是
2 |
3 |
1 |
4 |
1 |
6 |
5 |
6 |
5 |
6 |
E. 有一種菠蘿被稱作「鳳梨」,為什麼
菠蘿和鳳梨只是不同商家給自己品種的新定義而已,就像蛇果仍然是蘋果,奇異果依然是獼猴桃,士多啤梨仍然是草莓。
菠蘿原名鳳梨,原產巴西,南洋稱鳳梨。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著名水果,在我國主要栽培地區有廣東、海南、廣西、台灣、福建、雲南等省區。 菠蘿果頂有冠芽,性喜溫暖。台灣菠蘿表皮沒有大陸產的菠蘿那麼粗糙,有的略呈倒圓錐型,肉質比普通菠蘿細膩得多,基本沒澀味,水分充足。菠蘿果形美觀,汁多味甜,有特殊香味,是深受人們喜愛的水果。鳳梨(菠蘿)確實有一大堆不同的品種,單單從大類上就可以分成卡因種、皇後種、西班牙種等種類,不同種類的個性差別極大,比如冠芽邊緣有刺沒刺,果眼深還是淺(要不要挖眼),菠蘿蛋白酶多或者少,這些特性組合起來,於是出現了鳳梨不是菠蘿的說法。
F. 菲律賓鳳梨怎麼吃 鳳梨的營養價值是什麼
1. 鳳梨含有一種叫「鳳梨朊酶」的物質,它能分解蛋白質。
2. 鳳梨中所含糖、鹽類和酶有利尿作用,適當食用對腎炎,高血壓病患者有益
3. 鳳梨性味甘平,具有健胃消食、補脾止瀉、清胃解渴等功用。
G. 鳳梨又叫什麼梨
鳳梨就是菠蘿嘛
H. 菲律賓有什麼水果
菲律賓水果:
1,鳳梨
菲律賓鳳梨終年生長成熟,一年四季皆可供應上市。「S&W」是產於菲律賓的一種品質、規格較高的貴族鳳梨,培植於菲律賓專屬的種植庄園,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經過嚴格的質量把關和篩選。因日照時間更長強度更大,甜度更高,其營養價值也遠高於普通菠蘿,含有豐富的果糖,葡萄糖,維生素A、B、C,磷,胡蘿卜素,檸檬酸和蛋白酶等物,以及易為人體吸收的鈣、鐵、鎂等微量元素。
菲律賓境內野生植物有近萬種,其中高等植物有2500餘種。主要有松柏、竹子、龍腦香、紅樹、松樹等。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菲律賓有570萬公頃的森林面積,其中龍腦香為38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66.6%;苔蘚樹林為11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19.3%;亞樹種樹林為5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約8.8%;松樹為2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約3.5%;紅樹屬樹林為1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約1.7%。
菲律賓境內野生動物以哺乳類為主,多達200種,大部分為翼手目與食蟲目;鳥類約有750多種。主要有野水牛、眼鏡猴、鼠鹿、刺蝟、老鼠、食猴鷹等。
I. 台灣人為什麼要管菠蘿叫鳳梨
鳳梨 Ananas comosos (L.) Merr.
鳳梨原產於熱帶美洲的巴西、巴拉圭的亞馬遜河流域一帶,再由加勒比海居民帶回中南美洲西印度群島種植。拉丁屬名的ananas就是當地住民對鳳梨的稱呼,其意是指「絕佳的水果」。西元1493年12月,Christopher Columbus(哥倫布)第二次航海到加勒比海,下錨停留在西印度群島Guadaloupe火山島旁的小海灣,之後進入到附近的村落,船員們受到熱情的招待。當時送來的一大堆疏果,其中一種讓這一批歐洲來的水手好奇的就是鳳梨。他們紀錄道∶「外形看起來令人反感的,一節節堅硬的似松果;果肉卻又像蘋果。」因此,鳳梨傳入歐洲之後就以英文稱之為pineapple,同時也成了晚宴或盛宴時象徵高社經地位及殷勤好客的指標。
十六世紀,隨著西班牙殖民及傳教的腳步,鳳梨從西班牙傳到了菲律賓、夏威夷、印度與中南半島,其後不久,又從中南半島由陸路進入廣東,此時稱之為「波蜜」。台灣於清康熙末年才從東南亞引進鳳梨栽培,當時有飽學之士見其果實怪異--「其果實有葉一簇,狀似鳳尾」,乃引用紅樓夢中的「有鳳來儀」簡化成「鳳來」來稱呼這種水果。當切開鳳梨,聚合果的軸與梨相似,而「來」這個字又與閩南語的「梨」同音,在意義上又似一種水果,所以在音、意與形三者條件的配合下,鳳來被鳳梨的稱呼取代了。
「鳳」本是指稱一種吉祥的鳥類,象徵富貴。在傳統建築上,常常可以在住屋的山脊上,看到有鳳來儀的象徵圖象或雕塑。而鳳梨也象徵著這層意義,所以在漢人旳祭儀上,都會在案前擺上鳳梨,甚至在神案雕鏤鳳梨的圖紋,以祈求平安順利。鳳梨與閩來語的「旺來」同音,所以,在各公司行號開張的處所,都會懸掛鳳梨造形的彩飾,希望生意興旺。國內的選舉文化似乎也逐漸赴向這種祈福的模式,送鳳梨、送菜頭以求高票當選的情形屢見不鮮。其實鳳梨原產地的住民亦把它當做吉祥的象徵,在巴西出土的古文物中,仍然可以發現以鳳梨外型的寬口壇,用以埋葬過世的親人。
鳳梨是熱帶地區極為重要的水果,除了去皮生食之外,其與肉一起烹煮,可以使肉類變得軟嫩,其外皮捶打後用布包好,可以用來做葯布治療外傷;1891年用鮮鳳梨提鍊出來的鳳梨酵素(bromelain),已經被用來治療壞血症,新近的研究,鳳梨酵素也常被用來治療心臟疾病、燒傷、膿瘡和潰瘍等,有著很好的效果。另外,鳳梨的葉片,則是用來製做萱紙的好材料。
在台灣的原住民,阿美族、卑南族、排灣族三個比較靠近熱帶地區的族群,會在田裡的角落栽植鳳梨做為水果並賦予名稱之外,其它族群對鳳梨的稱呼多以pineapple轉音的日語稱呼。排灣族稱之為bangworale,卑南族稱之為laha,阿美族稱之為talacai。因其果實外形與海邊的林投相似,所以阿美族的名稱與林投樹相同,就如同我們稱呼林投為野波羅一樣。再看遠在太平洋西岸的夏威夷群島,所產的鳳梨近半個世紀以來執世界之牛耳,島上的住民之為hala kahiki,hala就是指林投,意思也是指外來的林投。從西印度群島的ananas,到夏威夷的hala、卑南族的laha、阿美族的talacai,這中間的俗名透露了什麼訊息呢?可能有待近一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