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旅遊區可以開卡拉ok
卡拉OK「通常是在播放預錄在錄影帶之類儲存在媒介上、沒有主唱人聲的音樂伴奏同時,在電視熒幕上同步播放有著節拍提示的歌詞,然後由參與者邊看著歌詞邊持麥克風唱歌。」「卡拉OK」是一種伴奏系統,演唱者可以在預先錄制的音樂伴奏下參與歌唱。「卡拉OK」能通過聲音處理使演唱者的聲音得到美化與潤飾,當再與音樂伴奏有機結合時,就變成了渾然一體的立體聲歌曲。這種伴奏方式,給歌唱愛好者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和愉悅,使人們休閑娛樂的一種方式。現多叫KTV。
日本:Karaoke的發源地在日本。Karaoke在日本很流行,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這種游戲。
台灣:台灣是最早引進karaoke的地區之一,從80年代起,Karaoke就已在酒吧出現,遍布台灣各大中、小城市。
香港:多樣化。香港約有800餘家Karaoke歌舞廳。一些大型歌舞廳有小型舞台、舞池,可以供搖滾樂隊演出,例如黑天鵝夜總會和宵夜中心等。同時,這些歌舞廳還可以放映大屏幕歌舞片,大亨們還常常聘請影視明星同台娛樂演出,形成了多樣化的歌舞廳格局。
泰國:女性化。在泰國,飯店接酒吧,Karaoke歌舞廳一家接一家是泰國旅遊點的獨特景象,店內處處有笑容可掬的泰國女子服務。
菲律賓:日本化。菲律賓Karaoke酒吧猛增,服務員多以日本語待客,表現出地道的日本風味。
新加坡:家庭化。新加坡人不願當眾引吭高歌,故家庭Karaoke日益興旺,他們可以採用Karaoke設備在家中盡情地歡唱。
印尼:鄉俗化。一般Karaoke酒吧均為印尼歌曲,屏幕上打出的也是印尼文,甚至於伴舞也均為印居傳統舞蹈。馬來西亞:普及化。在馬來西亞,Karaoke不僅在飯店、酒吧流行,而且在美容院、發廊及商店等場所滲透,到處都可見Karaoke娛樂的影子。
韓國:國有化。在韓國,由於一些Karaoke酒吧兼營色情,使韓國人對Karaoke產生抵觸心理。韓國政府曾限制進口Karaoke器材,海關也禁止進口日本語歌曲及磁帶。韓國人演唱的歌曲大都是韓國本國語歌曲。
中國大陸:各省會大都市中的歌舞廳、Karaoke廳都在千家以上,目前正在向中、小城市和鄉鎮發展,其規模構成世界最龐大的Karaoke市場。卡拉OK版權授權許可已經在北京、雲南、新疆、陝西、江蘇、山東、福建、遼寧和廣東的數十個省市順利展開,並迅速向全國鋪開。廣東全省已有50家左右KTV企業向中國音像協會、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繳納版權費。
Ⅱ 國外有KTV嗎KTV在不同的國家都叫什麼
國外有KTV,KTV就是從外國傳來的。在國外KTV叫Karaoke酒吧或者是卡拉OK。
KTV起源於日本,從早期在酒館里的3人(走唱樂隊)發展到(卡拉OK),卡拉就是日語(空)的意思,而(ok)就是英語(ORCHESTRA)(交響樂隊)的前兩字發音。
日本人造字把這兩個字結合起來成為(卡拉OK)就是無人樂隊的意思,後來傳到台灣,把卡拉ok裝在房間里然後取名為KTV,(K)為卡拉OK的第一字,(TV)為MTV(音樂電視)的後兩字組合成KTV。
(2)菲律賓的ktv怎麼樣擴展閱讀
KTV各地風格:
1、泰國:女性化。在泰國,飯店接酒吧,Karaoke歌舞廳一家接一家是泰國旅遊點的獨特景象,店內處處有笑容可掬的泰國女子服務。
2、菲律賓:日本化。菲律賓Karaoke酒吧猛增,服務員多以日本語待客,表現出地道的日本風味。
3、新加坡:家庭化。新加坡人不願當眾引吭高歌,故家庭Karaoke日益興旺,他們可以採用Karaoke設備在家中盡情地歡唱。
Ⅲ 馬尼拉有KTV嗎
可以去Makati的Red Box,就在Ayala Center,設施不錯,價格也不貴,人均不會超過500 pesos。
他們的網站:http://www.redbox.com.ph/
Ⅳ 菲律賓百樂洋怎麼樣有人在哪裡玩過嗎
菲律賓是中國的大城市 去別的城市玩吧 這個城市的人很變 態
Ⅳ 菲律賓馬尼拉的消費水平怎麼樣啊
菲律賓比索和人民幣大概是6:1的匯率。馬尼拉的消費水平和北京差不多,東西並不便宜,商場里吃頓飯也要二三十元,以zara為例,一條牛仔褲也要六七百。
租房一室一廳3W
-
4W一個月,
兩室一廳7W
-
10W一個月(中心區)
買房兩室一廳大概要300W
-
400W比索(非中心區),中心區大概要1000W比索。
以下為網友提供,僅供參考:
1、生活用品
1)拖鞋:商城門口攤點買的,50+人民幣
2)百事可樂小瓶:30P+,自覺除以7
3)衣架:200P左右
4)晾衣架:1000P+(幾個不銹鋼管子組裝的)
2、飲食
1)一頓中國外賣快餐:180P
2)知味館一頓快餐:150P
3)一份日本拉麵:350P
4)麥當勞:人均25元人民幣以上
5)一份普通的牛丼飯,150P
6)一份糖醋肌肉飯,125P(這是我發現過的最便宜的)
7)一頓8人海鮮:10000P8)不列了,心累
3、出行
打D費用和中國大陸差不多
4、電話卡
1)空卡50P,充值買充值卡,面額不等;至於話費這方面的價格倒是便宜些
2)上網流量,300P一個月,1G流量;不過速度趕得上國內2G
Ⅵ 菲律賓帕賽消費跟國內哪些城市差不多
吃住方面還是比較貴的,如果是中國的東西更貴了!去KTV玩一下怎麼都要一千多遠RMB以上!本地的還好,可誰又會去玩, 所以菲的消費還是較高特別是中國的東西
Ⅶ 長沙有個菲律賓ktv嗎
沒聽說過,問身邊的長沙朋友也沒有聽說過,大概是比較小型或者私人的KTV的原因吧
Ⅷ 卡拉OK的各地風格
日本:Karaoke的發源地在日本。Karaoke在日本很流行,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這種游戲。
台灣:台灣是最早引進karaoke的地區之一,從80年代起,Karaoke就已在酒吧出現,遍布台灣各大中、小城市。
香港:多樣化。香港約有800餘家Karaoke歌舞廳。一些大型歌舞廳有小型舞台、舞池,可以供搖滾樂隊演出,例如黑天鵝夜總會和宵夜中心等。同時,這些歌舞廳還可以放映大屏幕歌舞片,大亨們還常常聘請影視明星同台娛樂演出,形成了多樣化的歌舞廳格局。
泰國:女性化。在泰國,飯店接酒吧,Karaoke歌舞廳一家接一家是泰國旅遊點的獨特景象,店內處處有笑容可掬的泰國女子服務。
菲律賓:日本化。菲律賓Karaoke酒吧猛增,服務員多以日本語待客,表現出地道的日本風味。
新加坡:家庭化。新加坡人不願當眾引吭高歌,故家庭Karaoke日益興旺,他們可以採用Karaoke設備在家中盡情地歡唱。
印尼:鄉俗化。一般Karaoke酒吧均為印尼歌曲,屏幕上打出的也是印尼文,甚至於伴舞也均為印居傳統舞蹈。
馬來西亞:普及化。在馬來西亞,Karaoke不僅在飯店、酒吧流行,而且在美容院、發廊及商店等場所滲透,到處都可見Karaoke娛樂的影子。
韓國:國有化。在韓國,由於一些Karaoke酒吧兼營色情,使韓國人對Karaoke產生抵觸心理。韓國政府曾限制進口Karaoke器材,海關也禁止進口日本語歌曲及磁帶。韓國人演唱的歌曲大都是韓國本國語歌曲。
中國大陸:各省會大都市中的歌舞廳、Karaoke廳都在千家以上,目前正在向中、小城市和鄉鎮發展,其規模構成世界最龐大的Karaoke市場。卡拉OK版權授權許可已經在北京、雲南、新疆、陝西、江蘇、山東、福建、遼寧和廣東的數十個省市順利展開,並迅速向全國鋪開。廣東全省已有50家左右KTV企業向中國音像協會、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繳納版權費。
Ⅸ 菲律賓工作到底怎麼樣,真的有說的那麼好嗎
沒有表面上說的那麼好,也沒私底下說的那麼差,能在這邊生存下來的人群都是賺錢的,只有那些被淘汰掉的人,才會說這邊的不是,畢竟沒賺到錢,不適合這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