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強風化基岩和弱風化基岩野外如何描述
(弱風化)灰岩(3.50-15.50m):
深灰色,灰白色,隱晶質結構,中厚層狀構造。主要礦物成分為方解石,鈣質膠結,膠結緻密,岩芯多呈柱狀,節長約3-18cm,岩質堅硬,敲擊聲清脆,節理裂隙發育,裂隙面粗糙,可見少量炭質薄膜渲染,裂隙面傾角約30-45度。
B. 強風化、弱風化、全風化。岩石怎麼描述
岩石風化
rock
weathering
岩石在太陽輻射、大氣、水和生物作用下出現破碎、疏鬆及礦物成分次生變化的現象。導致上述現象的作用稱風化作用。\
大約在200年前,人們可能認為高山、湖泊和沙漠都是地球上永恆不變的特徵。可現在我們已經知道高山最終將被風化和剝蝕為平地,湖泊終將被沉積物和植被填滿,沙漠會隨著氣候的變化而行蹤不定。地球上的物質永無止境地運動著。暴露在地殼表面的大部分岩石都處在與其形成時不同的物理化學條件下,而且地表富含氧氣、二氧化碳和水,因而岩石極易發生變化和破壞。表現為整塊的岩石變為碎塊,或其成分發生變化,最終使堅硬的岩石變成鬆散的碎屑和土壤。礦物和岩石在地表條件下發生的機械碎裂和化學分解過程稱為風化。由於風、水流及冰川等動力將風化作用的產物搬離原地的作用過程叫做剝蝕
地表岩石在原地發生機械破碎而不改變其化學成分也不新礦物的作用稱物理風化作用。如礦物岩石的熱脹冷縮、冰劈作用、層裂和鹽分結晶等作用均可使岩石由大塊變成小塊以至完全碎裂。化學風化作用是指地表岩石受到水、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而發生化學成分和礦物成分變化,並產生新礦物的作用。主要通過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和氧化作用等式進行。
雖然所有的岩石都會風化,但並不是都按同一條路徑或同一個速率發生變化。經過長年累月對不同條件下風化岩石的觀察,我們知道岩石特徵、氣候和地形條件是控制岩石風化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礦物組成和結構構造,不同礦物的溶解性差異很大。節理、層理和孔隙的分布狀況和礦物的粒度,又決定了岩石的易碎性和表面積。風化速率的差異,可以從不同岩石類型的石碑上表現出來。如花崗岩石碑,其成分主要是硅酸鹽礦物。這種石碑就能很好地抵禦化學風化。而大理岩石碑則明顯地容易遭受風化。
氣候因素主要是通過氣溫、降雨量以及生物的繁殖狀況而表現的。在溫暖和潮濕的環境下,氣溫高,降雨量大,植物茂密,微生物活躍,化學風化作用速度快而充分,岩石的分解向縱深發展可形成巨厚的風化層。在極地和沙漠地區,由於氣候乾冷,化學風化的作用不大,岩石易破碎為稜角狀的碎屑。最典型的例子,是將矗立於乾燥的埃及已35個世紀並保存完好的克列奧帕特拉花崗岩尖柱塔,搬移到空氣污染嚴重的紐約城中心公園之後,僅過了75年就已面目全非。
地勢的高度影響到氣候:中低緯度的高山區山麓與山頂的溫度、氣候差別很大,其生物界面貌顯著不同。因而風化作用也存在顯著的差別。地勢的起伏程度對於風化作用也具普遍意義:地勢起伏大的山區,風化產物易被外力剝蝕而使基岩裸露,加速風化。山坡的方向涉及到氣候和日照強度,如山體的向陽坡日照強,雨水多,而山體的背陽坡可能常年冰雪不化,顯然岩石的風化特點差別較大。
剝蝕與風化作用在大自然中相輔相成,只有當岩石被風化後,才易被剝蝕。而當岩石被剝蝕後,才能露出新鮮的岩石,使之繼續風化。風化產物的搬運是剝蝕作用的主要體現。當岩屑隨著搬運介質,如風或水等流動時,會對地表、河床及湖岸帶產生侵蝕。這樣也就產生更多的碎屑,為沉積作用提供了物質條件。
C. 強風化、弱風化、全風化。岩石怎麼描述
一水庫帷幕灌漿施工項目,具體地層情況如下:
1、工程地質條件
⑴、壩址區地形平坦開闊,河谷寬650米,河床高程1100.0~1109.0米,生產性帷幕灌漿試驗軸線高程1104.992米。左岸為黃土高地,右岸為裸露基岩。
壩址區出露的基岩地層有a.上太古界赤堅嶺組的混合花崗岩,分布於壩基及右岸,為壩基主要涉及的基岩地層;b.下原古界野雞山群楊樹嶺組變質礫岩、石英片岩分布於右岸。
⑵、節理裂隙發育三組:第一組走相N30。E-50。、傾向SE或NW,傾角60.-80.;第二組走相N70。W-80。、傾向NE,傾角65。-80。;第三組走相N20。W-44。,傾向NE,傾角45.-65……裂隙面比較垂直,裂隙寬度多在2-10mm,裂隙內多數無填充,少數有泥質填充。基岩片麻岩理面多向北西傾斜,總體為單斜構造,片麻理產狀N40。E-50。,NW<N50。,W-70。。
⑶、壩址區出露的新生界地層有:
A、上第三繫上新統(N2):棕紅色黏土;
B、上更新統風積層(Q3eol):淡黃色低液限黏土,低液限粉土;
C、上更新洪沖積層(Q3pal):上部淡黃色低液限黏土,低液限粉土,下部卵石混合土,級配不良礫;
D、全新統早期洪沖積層(Q41pal):上部淡黃色低液限黏土,低液限粉土,結構稍密,下部卵石混合土,混合土卵石,級配不良礫及砂層;
E、全新統晚期洪沖積層(Q42pal):為卵石混合土,混合土卵石,級配不良礫;
F、全新統坡洪沖積層(Q4dpl):低液限黏土夾碎石層;
G、人工堆積(Q3):主要為壩體。
⑷、從本次試驗孔和鑽探孔施工鑽孔揭示的地層,主要地層結構分為三部分,即土層、砂卵礫石層、基岩層。
第一層:土層0.00米~2.40米,粉土,淡黃色或淺黃色,含粘很少,上部0.6米有植物根須,為人工堆積(Q3),有機械碾壓的痕跡。
第二層:砂卵礫石層2.40米~13.00米,砂卵礫石層,卵石含量約40%,砂礫含量約60%,級配不良(因重泥漿護壁鑽進,砂礫已由沖洗夜攜帶於沉砂坑內)。卵石主要成分:混合花崗岩,粉紅色,輝綠岩,褐綠色。地層中夾粒徑大於200mm的漂石和孤石,佔地層的5%以內。片麻岩成分的砂礫石在鑽進過程中已被機械磨損成砂。孔深7~10米中等卵石分選性良,鑽進中滾動塌孔,潛水流速較大。
第三層:基岩層,片麻岩。岩體完整程度為全風化層、強風化層和弱風化層。未見微風化層和完整地層。
A、13.00米~31.00米,長度18米,鑽進中未取出岩芯(因而不能確定基岩和砂卵礫石層的界面)。專門布置了勘探孔採取了岩樣,約200mm片麻岩,褐灰色。由鑽具干燒而獲得成豆腐渣狀(即砂狀)有石英顆粒,不能鑒定岩石結構。在5#孔18米~19米、4#15.5米~16.5米、3#孔尖滅。夾有花崗岩條帶脈,粉紅色,最長芯為19cm,其餘大部分為碎塊。
B、31.00米~47.00米,長度為16米,岩體完整程度為強風化,岩芯的組織結構基本能能辯清,裂隙發育。裂隙成65~75.,幾乎垂直於地面,裂隙中未見其它充填物。中間為片麻岩原岩體砂粒,主要岩芯除裂隙變色外,中間部分銀灰色和褐色相間,主要礦物成分為石英、長石、黑雲母,但岩石變酥,取芯大部分為碎塊。
C、47.00米~51.00米,長度為4米,岩體完整程度為弱風化(中等風化),裂隙仍發育。傾角為30~35.,裂隙銹濁,長石變混濁,節理面基本變色。岩芯斷口仍保持新鮮岩芯的色澤。
2、水文地質條件 壩址區地下水類型有第四紀鬆散岩類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兩種類型。
⑴、樁號0+502.5~0+923米段滲透層平均厚度13米,滲透帶寬13.00米,平均滲透系數K值取81mld,屬強透水帶:該段基岩強風化層透水性也較大。根據省院壓水試驗成果反映,局部地段的強風化地層透水率可達7813Lu和11420Lu.據ZK-03-3號孔抽水試驗,強風化層滲透系數為2.5mld,因而強風化基岩也存在一定的滲漏量,若鬆散層進行較好的防滲處理後,基岩強風化層將是主要的滲透通道。
⑵、根據本次帷幕灌漿試驗的鑽孔和壓水試驗的反應,樁號0+632~0+649米段,該段靜水位在孔深5米(高程1100米)。覆蓋層中的砂、卵礫石層7米~10米。據觀察地層的分選性良好,基本是Ф70~100mm的卵石層,鑽進中塌孔、堵孔,透水性極強:10米~13米地層中基本不含卵石,礫石也很少,鑽進穩定。但12.0~13.0米為地下水的強透水帶,推測該段為覆蓋層潛水和基岩承壓水集中滲透的結合部位。因而判斷基岩強風化頂高程為12.0~12.5米。
D. 為什麼海溝是海地岩層最老的地方
海溝是海底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達到一萬多米(馬里亞納海溝11034m)。海溝是位於海洋中的兩壁較陡、狹長的、水深大於5000m(如模里西斯海溝5564m)的溝槽。
資料
深度超過6000米的狹長的海底凹地。兩側坡度陡急,分布於大洋邊緣。如太平洋的菲律賓海溝、大西洋的波多黎各海溝等。
馬里亞納海溝的位置
海溝多分布在大洋邊緣,而且與大陸邊緣相對平行。對於海溝,目前科學家有許多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水深超過6000米的長形窪地都可以叫做海溝。另一些人則認為真正的海溝應該與火山弧相伴而生。世界大洋約有30條海溝,其中主要的有17條。屬於太平洋的就有14條。
地球上主要的海溝都分布在太平洋周圍地區,環太平洋的地震帶也都位於海溝附近。地球上最深、也是最知名的海溝是馬里亞納海溝,它位於西太平洋馬里亞納群島東南側,深度大約11,034米。1951年英國挑戰者Ⅱ號在太平洋關島附近發現了它
海溝
。
(trench) 海溝是海底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達到一萬多米(馬里亞納海溝11034m)。海溝是位於海洋中的兩壁較陡、狹長的、水深大於5000m(如模里西斯海溝5564m)的溝槽。
在地質學上,海溝被認為是海洋板塊和大陸板塊相互作用的結果。密度較大的海洋板塊以30度上下的角度插到大陸板塊的下面,兩個板塊相互摩擦,形成長長的"V"字型凹陷地帶。另外,科學家還認識到所有的海溝都與地震有關。環太平洋的地震帶都發生在海溝附近。這是因為海溝區的重力值比正常值要低,它意味著海溝下面的岩石圈被迫在巨大的壓力作用下向下沉降。
海溝特徵
大洋海溝剖面示意圖
海溝是岩石圈板塊的匯聚型板塊邊界(消亡邊界),大洋岩石圈板塊在此俯沖、消亡。主要分布於環太平洋地區,也見於印度尼西亞之西的印度洋和加勒比海域。在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海溝與島弧平行排列;在太平洋東部,海溝與陸緣火山鏈相伴隨。海溝有以下特徵:
①海溝長一般在500~4500千米,寬40~120 千米。地球上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深達11,034米。海溝在平面上大多呈弧形向大洋凸出,橫剖面呈不對稱的V字型,近陸側陡峻,近洋側略緩。
②海溝兩側普遍具階梯狀的地貌,地質結構復雜,發育藍閃石片岩相高壓低溫變質帶。海溝中的沉積物一般較少,主要包括深海、半深海相濁積岩。海溝是大洋地殼與大陸地殼之間的接觸過渡帶。
③海溝的兩面峭壁大多是不對稱的"V"字型,溝坡上部較緩,而下部則較陡峭。平均坡度為5度到7度。偶爾也會遇到45度以上的斜坡。
④海溝為重力負異常帶,自由空間異常值低達-200毫伽以下,熱流值僅為1HFU左右,低於地殼平均熱流量。
⑤沿海溝分布的地震帶是地球上最強烈的地震活動帶。震源通常自洋側向陸側加深,構成自海溝附近向大陸方向傾斜的震源帶(見貝尼奧夫帶)。
3主要標志
海溝
在現代海溝的研究基礎上,古海溝的鑒定有3個主要標志:蛇綠岩套;高壓低溫變質帶,以藍閃石片岩為特徵,發育擠壓和剪切構造;混雜岩。板塊俯沖作用常被用於解釋海溝成因。但海溝的形成與俯沖的機理相當復雜,仍有待於深入綜合研究。
E. 海地有關的知識
海地位於加勒比海北部,伊斯帕尼奧拉島西部,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全國面積約2.78萬平方公里,人口892萬,主要是黑人;官方語言為法語和克里奧爾語,90%的居民使用克里奧爾語。「海地」一詞在印第安語中意為「多山之國」。
18世紀時期,海地曾是法國的殖民地,主要向世界輸出蔗糖。法國發生大革命(1789年)後,這個小島上的各種利益集團開始蠢蠢欲動起來,包括法國種植園主、黑人奴隸和由混血人種、貧窮白人及自由黑人組成的「中間集團」等。隨後,黑人奴隸發動了起義,海地進入三方混戰時期。
雖然海地在1804年取得獨立,成為加勒比地區乃至拉美最早脫獨立的國家,但最初美洲各個國家都不承認它的主權,因為害怕本國的黑人奴隸也揭竿而起。
美國1854年才承認海地是獨立國家。但美國不斷干涉美洲地區的事務,甚至找個借口出兵佔領一些小國。1915年,美國武裝佔領海地,一直到1934年才結束。
1990年,讓·貝特朗·阿里斯蒂德成為首任民選總統。他1991年2月上任,同年9月就被反政府武裝趕下台,被迫流亡美國。隨後,還是在美國的軍事干涉下,他於1994年回國復任總統。
阿里斯蒂德2000年11月再次競選總統獲勝。2004年2月,海地再次發生兵變,阿里斯蒂德政府被推翻,這也是海地歷史上第32次政變。當年4月,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通過第1542號決議,設立聯合國海地穩定特派團,負責協助維持治安。
2006年5月,勒內·普雷瓦爾就任海地總統,恢復憲政。不過,治安主要靠大約9000名聯合國維和人員來維系。
這里槍擊、綁架事件層出不窮,首都太子港西北角的太陽城被叫做「危險之地」,連當地警察也退避三舍。這里隔三差五的還有綁架、強奸及虐童等惡性事件。
天災在這里聚集
近年來,海地頻繁遭遇自然災害。
2004年9月,海地遭遇颶風「珍妮」襲擊,3000多人喪生,西北部城市戈納伊夫是重災區,全市25萬居民中大約20萬人無家可歸。
2008年8月至9月,海地接連遭遇4場災害性風暴,引發洪水泛濫、山體滑坡等嚴重自然災害,至少793人死亡,另有超過300人失蹤。
2008年,海地連遭4場熱帶風暴襲擊,數百人死亡,近百萬人流離失所。
由於該地區森林遭到大量砍伐,森林覆蓋面積正在急劇減少。因此海地島國在受到颶風襲擊後,抵抗災害的能力十分脆弱。
F. 風化岩往下打水多少米會出水
60-80米。
地震風化層是由幾厘米到60米或更厚的低速物質組成的。
低速層的岩性、厚度、速度、密度不但在縱向上而且在橫向上變化劇烈,低速層有極高的能量吸收作用,也常常起能量的散射作用。
G. 什麼是風化帶、氧化帶、原生帶(礦石風氧化特徵)
在水、大氣、熱和生物等營力的作用下,地殼上部的物質成分和結構發生變化,從而改變的過程和現象(見)。風化了的岩體工程地質性能劣化。因此,在工程地質實踐中研究岩體風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般情況下,一定岩體的風化程度具有由表及裡逐漸減弱的規律。為便於有效地利用風化岩體,在工程地質實踐中,根據風化程度一般將岩體的風化部分劃分為3或4帶。分帶的多少因建築物的類型、規模、以及各建設部門的習慣而不同。劃分風化帶的方法有多種,可大致歸納為 3類:①現場肉眼鑒定。鑒定的主要標志有顏色和晶面光澤的變化、較粗礦物顆粒的變異、裂隙發育程度、錘擊的反響和手控的易碎程度等;②化學或礦物成分的分析鑒定。根據活動性金屬元素的遷移程度或易風化礦物的變異比率判別岩體的風化程度;③物理力學性質的簡易測試。主要方法有風化和新鮮岩石單軸抗壓強度的對比,彈性波在岩體中的傳播速度同其在岩塊中傳播速度的對比,回彈儀測試和點荷載試驗等。
由於岩體中岩性的不均一性和斷裂的存在,使岩體的風化帶具有不同的結構。只有在岩性和斷裂分布較均一的條件下,才能形成厚度比較均勻、符合由淺而深、風化程度逐漸減弱的正常規律的風化帶。風化帶厚度一般為數米至數十米。沿斷裂破碎帶和易風化岩層,可形成風化較劇的夾層。斷層交匯處可形成風化囊。在後兩種情況下,深度可能超過百米。
對某些在施工開挖期間即可發生明顯風化變異的極易風化的岩體,以及作為有重大紀念意義或重要藝術價值的雕刻工藝品(如紀念碑、大型雕像、建築物裝飾、壁雕等)的岩石,還應研究其風化速度,並採取防止或減緩風化的措施。
對作為建築物地基的風化岩體,應根據建築物的類型、規模和結構特點充分利用能夠滿足要求(包括經人工處理後)的部分,挖除完全不能利用的部分,以減少施工量和工程費用。
H. 強風化和中風化的區別
強風化和中風化的區別方法如下:
一般情況下,岩體的風化程度呈現出由表及裡逐漸減弱的規律。但由於岩體中岩性並不均一,且有斷裂存在,所以岩體風化的情況並不一定完全符合一般規律。岩體風化厚度一般為數米至數十米,沿斷裂破碎帶和易風化岩層,可形成風化較劇的岩層。斷層交會處還可形成風化囊。在這兩種情況下深度可超過百米。
1、沿海花崗岩地區分帶明顯且厚度大,具備定量劃分的條件,其他岩性不好說。
2、用標貫可確定。30>n殘積土,30
按照岩石風化程度不同可分為:
未風化:岩質新鮮偶見風化痕跡。
微風化:結構基本未變,僅節理面有渲染或略有變色,有少量風化裂隙。
中風化:結構部分破壞,沿節理面有次生礦物,有風化裂隙發育,岩體被切割成岩塊。用鎬難挖,干鑽不易鑽進。
強風化:結構大部分破壞,礦物成分顯著變化,風化裂隙發育,岩體破碎,用鎬可挖,干鑽不易鑽進。長石,雲母大部分已風化成次生礦物,顏色變化,疏鬆物質與堅硬塊體混雜。
全風化:結構基本破壞,但尚可辨認,有殘余結構強度,可用鎬挖,干鑽可鑽進。
殘積土:組織結構全部破壞,已成土狀,鍬鎬易開挖,干鑽易鑽進,具可塑。
I. 強風化基岩和弱風化基岩野外如何描述
強風化層和弱風化層。未見微風化層和完整地層。A、13.00米~31.00米,長度18米,鑽進中未取出岩芯(因而不能確定基岩和砂卵礫...C、47.00米~51.00米,長度為4米,岩體完整程度為弱風化(中等風化),裂隙仍發育。傾角為30~35.,裂隙銹濁,長石變混濁,節理面基本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