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journey的樂隊
Journey樂隊是美國史上最受歡迎的搖滾樂隊之一,在1973年成立於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聖弗朗西斯科。這支樂隊雖然已經經歷過了很多階段,但仍舊是20世紀70年代晚期到80年代早期最成功的商業樂隊之一。在這一期間他們創作發行了一系列的很有力度的民謠以及搖滾歌曲。從成立起開始為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灌制唱片。在巡迴演出和錄制專輯的過程中樂隊成員幾經變換。1987年,在為專輯促銷的巡迴演出結束之後,樂隊解散了。主音歌手Steve Perry終日酗酒,並開始了毛病迭出的獨唱生涯。鍵盤手Jonathan Cain與John Waite組建了Bad English樂隊。1996年,在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總裁的竭力推動下,樂隊成員重新走到一起,出版了解體十年來的第一張專輯《Trial By Fire》。現任主唱為菲律賓歌手Arnel Pineda。
Don't stop believin' 是這一時期(20世紀70年代晚期到80年代早期)的一首代表作品,在iTuns的最佳銷售的曲目列表中享有超過300萬的下載量。 20世紀90年代,這支樂隊在經歷了一次重組後,憑借When you love a women獲得格萊美提名,並且在美國Billboard獲得第一名,將這一位置保持了四周之久。
根據Recording In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統計,Journey累計銷售4700萬張專輯,在美國最佳銷量的樂隊中位列第28名。全球累積銷售超過7500萬張專輯。
在2005年USA Today opinion poll關於誰是美國史上最棒的搖滾樂隊問卷調查中,Journey位居第五。
⑵ DEVOTION是什麼意思
Devotion成立於1997年
Devotion的5位成員:(均為菲律賓裔)
John-Paul Riturban
Richmond Andal
Eric Cruz
Rodney Hidalgo
Ian Pesigan
Devotion是由五個來自美國加州橘子郡的小夥子在1997年組建的樂隊,樂隊在2000年2月推出了第一張專輯《Image Of Devotion》,歌曲My prayer就是出自這張專輯。而其中的單曲When I與Talking 2 U在美國的亞裔市場取得了轟動的效應,使得Devotion樂隊成功晉身為美國三大亞裔樂隊之一(另外兩支為Kai與One Voice)。而When I單曲的銷售量在北卡地區登頂。之後,他們進行了一次「Image of Devotion」之旅,在聖地亞哥、洛杉磯、舊金山、西雅圖、多倫多、芝加哥、紐約、休斯敦和拉斯維加斯等地巡迴演出。之後,在2002年Devotion與菲律賓唱片公司Viva簽約,在2003年7月,他們推出了另一張專輯《Devotion》,這張專輯共收錄14首歌,其中有12首由他們自己創作。其中,單曲「So Wonderful」在電台播出後反響非常強烈,被收錄進菲律賓電影《Walang Kapalit》做電影音樂。期間,他們在MTV Asia上亮過相,2004年,Devotion重新回到美國加入jE唱片公司開始新的歌曲創作。
我想告訴大家的事,Image Of Devotion中不只是只有My Prayer一首好歌,Devotion5位成員都相當有實力,歌曲無論從配樂到和聲的處理,從歌詞到旋律都十分精緻,完美,這張完美的專輯為何未造成很大的反響,實在讓人不解。聽聽吧,以Devotion的話說,他們的音樂是Soul Music——觸及靈魂的歌曲,來自Devotion的演唱。
⑶ 甲殼蟲樂隊的介紹
披頭士樂隊(甲克蟲樂隊)
The Beatles 是無疑世紀的最有影響的樂隊。在8年的時間中,他們不但改變了搖滾樂和流行樂 ,而且,永遠的改變了所有音樂的面貌。
風格: British Invasion(英國入侵) British Psychedelia(英國迷幻) Folk-Rock(民謠搖滾) Merseybeat(默西之聲) Pop(流行) Pop/Rock(流行/搖滾) Psychedelic(迷幻音樂) Rock & Roll(搖滾)
John Lennon (John Winston Lennon) 吉它手、歌手
生於: 1940 年 10 月 9 日, 利物浦, 英格蘭
死於: 1980 年 12 月 8 日, 紐約, 美國
Paul McCartney (James Paul McCartney) 貝司手、歌手
生於:1942 年 6 月 18 日, 利物浦, 英格蘭
George Harrison 吉它手、歌手
生於:1943 年 2 月 25 日, 利物浦, 英格蘭
Ringo Starr (Richard Starkey) 鼓手
生於:1940 年 7 月 7 日, 有樹木的幽谷, 利物浦, 英格蘭
50年代末,在節奏與布魯斯的影響下,一種新的音樂風格--搖滾樂誕生了。
1956年,羅尼·多內甘(Lonnie Donegan)和克理斯·巴博爵士樂隊(the Chris Barber Jazz Band)以一首胡迪·萊德巴特的《Rock Island Line》打入了排行榜的前十名。(克理斯·巴博樂隊1967年錄制了一首名為《Catc--all》的歌,這是保羅·麥卡特尼在1957-1960年間寫的) 羅尼·多內甘隨後的一系列成功的歌曲(如《CumberlandGap》、《Gambling Man》)開始了席捲英倫三島的「Skiffle」音樂狂潮。由於它簡單的樂器(有時只是日常的家庭用具,象搓衣板),和一種「誰都可以做」的態度, 全國十幾歲的孩子都開始組建屬於自己的"Skiffle"樂隊。
在這些突然出現的「Skiffle Bug」中有一個16歲的利物浦男孩,名叫John Lennon。雖然他是聽了一首貓王1956年錄制的《傷心旅舍》,才對流行音樂產生興趣的,但「Skiffle」音樂的興起促使他在1957年3月組建他的第一個樂隊,這個樂隊叫「Black Jacks」,John彈一把央求他姨媽花17鎊買的吉它,而另一位成員Pete Shotton的樂器是搓衣板。這個組合很快(一周後)改名為「Quarry Men」,這是他們兩個的學校校歌中的一句,QuarryMen的人員總是不斷的變化經常會有他們的朋友加入進來。他們開始在一些聚會和利物浦附近舉行的「Skiffle」競賽上演出。他們曾經參加過演出由卡洛爾·勒維斯舉辦的天才競賽,但連預賽也沒有通過。那次比賽失敗一個月以後,Pete Shotton安排「QuarryMen」在一次沃爾頓聖彼德帕里什教堂的夏季節演出。 舉行的時間是1957年7月6日。
1957年7月6日,在利物浦的另一個地方,「Quarry Men」的一位成員伊萬·沃漢(Ivan Vaughan)正在勸說他的朋友Paul McCartney,和他一起去看「Quarry Men」的演出,並宣稱那兒是遇到女孩的好地方。總的不管怎麼說,Paul還是和Ivan一起去看了演出。Paul 對當時 John的評價:「我記得去了那個地方,看了所有的節目,也聽了所有的音樂,那是John和他的樂隊。我記得我很驚奇,因為我確實被那音樂吸引了。我記得John在唱一首叫《Come On With Me》的歌。他在收音機里聽過那歌,不過他不知道歌詞,只知道曲不知道的詞他就自己編,他看起來不錯,他唱得也很好,他對我應該是個很好的領唱。當然,他沒戴眼鏡,所以看起來確實很溫和,我記得John確實不錯,他是惟一一個出眾的,其他人沒有什麼印象。」
「Quarry Men」下午的演出結束後,Ivan把Paul介紹給了John。「那時我是個胖胖的上中學的男孩,他(John)把一個胳膊搭在我肩膀上,我那時覺得他準是喝酒了」。Paul抓過一把吉它,開始向樂隊展示他的天才。他唱了《Tw--enty FlightRock》和《Be-Bop-A-Lula》,兩首歌都是John最喜歡的(後來Paul抄了歌詞給他)。Paul能記住所有的歌詞,使John非常驚訝,而這個15歲男孩在吉它上表現出的技巧是所有「Quarry men」 成員都還沒有掌握的。
1957年7月6日,是甲殼蟲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天。
兩周以後, Pete Shotton騎自行車穿過沃爾頓代表John和樂隊邀請Paul加入。在Paul McCartney加入「Qua--rry Men」,「Quarry Men」並沒有立即接受George,嫌他年紀太小。而George卻一心要加入樂隊,於是很是崇拜John,亦步亦趨地模仿John, 他家也成了「Quarry Men」排練的好去處。後來當他終於加入樂隊時,樂隊已更名為「Jonny and the Moondogs」。在那年秋天(1958年),他們用「Jonny and the Moondogs」這個名字進行演出。是在利物浦演出,人們開始喜歡上這支樂隊了... 1959年,他們把樂隊的名字改為「Silver Beatles」這時他們遇到了一大問題----樂隊沒有鼓手。喬治·哈里森說他認識一個從俱樂部出來的傢伙。他就是Pete Best於是他也加入了樂隊。
到了1960年8月份,他們把樂隊名字簡化成了「甲殼蟲」( The Beatles)。這時他們來到了德國的漢堡,因為在那裡比較容易找到演出的機會。但是當他們第一次到的時候,卻被告知他們樂隊必須要有5個人。於是他們又返回利物浦,問一位朋友是否願意加入樂隊擔任貝司手。這個人就是Stuart Sutcliffe,他說可以。那時已經是1961年了。他們就經常在漢堡演出。8月17日到10月3日,他們在Intra Club演出,每晚四個半小時,周末六個小時。這以後由於警方關閉了Intra Club,甲殼蟲轉到Kaiserkellar繼續演出,在這里,他們遇到了一位來自當時利物浦最出名的樂隊RoryStorm and the Hurricanes的鼓手Ringo Starr,Ringo很快和他們成了好朋友。10月15日,John、Paul、Geo--rge、Ringo和the Hurricanes的另一成員Lou Walters,一起在一間錄音室錄了George Gershwin的《Summ-- ertime》。 也是在Kaiserkellar,Stu遇到了Astrid,一個學攝影的女孩。兩人很快墜入了情網,兩個月後就訂了婚。Beatles早期的馬桶蓋頭發型,後來被一些歌星抄襲的造型,就是Stuart的女友Astrid設計的。在一次旅途中,他們遇到了歌手托尼·謝里丹。謝里丹想錄制新專輯《我的邦妮》,但沒有找到樂隊。他們說可以為他伴奏,雙方一拍即合。謝里丹的製作人給樂隊起了個新名字「節奏兄弟」,但這個名字只是用於這次伴奏。
11月,甲殼蟲轉到了The Top Ten Club。11月21日,倒霉的George因為被發現不滿18歲而在俱樂部演出,而被德國警方驅逐出境;只過了幾天,Paul和Pete又被指控在他們所住的電影院後面的小屋裡放火,也被警方驅逐出境;自然,John也只得收拾收拾,回國了。只有Stu留了下來,為了他所愛的女孩和繪畫。分別回國以後,George、Paul、John並沒有聯系,直到第二年的2月,他們才重新聚在一起,這時George甚至不知道其他甲殼蟲也回國了。Stu的離開使得甲殼蟲不得不重新去找一個貝司手。起初,他們找到了Pete過去樂隊Blackjacks的Chas Newby。但不久,Chas就因為要繼續學業而離開了甲殼蟲。 1961年,沒有了貝司手的甲殼蟲又一次踏上了去漢堡的旅程。在此期間,為了有一名長期的貝司手,甲殼蟲們決定從內部解決這個問題。John、Paul、George三個人開始推來推去:John想要George去當,而其他人想要John去。最後的結果是Paul接過了這個任務。當時他恰好沒有吉它(剛到漢堡就摔碎了),一直在彈鋼琴, 只能偷著彈別人的吉它,而且因為他是左撇子,只能反著彈。另有傳聞說,他當上貝司手後,他的第一把貝司是一把七弦貝司,上面的弦是從漢堡一傢俱樂部的鋼琴上「借」下來的。後來的某一天,Paul外出尋找他的第一把象樣的貝司,他到了漢堡市中心的一家小商店,在櫥窗里看見了一把小提琴形狀的貝司,那是一把Hafner500/1,他花了大約$45買了下來。再後來,他有過許多不同型號的afner500/1。
1960年,在德國的Top Ten俱樂部演出並幫助Tony Sheridan出了單曲My Bonnie。觀眾里包括North End音樂商店經理Brian Epstein,他開有一間錄音室。「甲殼蟲」的演出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於是他就告訴「甲殼蟲」他想作樂隊經紀人。對於這個主動找上門的提議,「甲殼蟲」們怎麼能不動心呢?經過毛遂自薦便成為了他們的經紀人,這時大約是61
年的11月。隨後,Epstein就開始和英國幾乎所有的唱片公司聯系。在他的安排下,甲殼蟲在1962年新年的第一天來到Decca唱片公司試音。他們演唱的是經Epstein精心挑選的15首歌曲,其中包括三首他們自己寫的歌:《Hello Little Girl》、《Like Dreamers Do》和《Love Of The Loved》。然而Decca公司並不認為他們的歌會走紅,沒有和他們簽約。
不久,Epstein會見了經營著一家屬於EMI的小公司Parlaphone的George Martin。Epstein當時已經被多家公司拒絕,有些心灰意冷,和George Martin的會面實際上多半是開玩笑,因為George Martin的公司主要製作喜劇錄音,Epstein給George Martin聽了甲殼蟲的試音帶,試音帶的效果並不好,但為了了解甲殼蟲究竟如何, George Martin叫Epstein把他們帶來,讓 他親自看看。幾個月以後,1962年6月6日,甲殼蟲們第一次來到Abbey Road錄音室試音。George Martin花了兩個晚上和一個下午來聽甲殼蟲的演唱,他很快被甲殼蟲的非凡魅力所吸引。 甲殼蟲們寫的《LoveMe Do》是其中他最喜歡的一首,《P.S.I Love You》是另一首,只有一點,George Martin稍稍有些不滿意, 他把這點告訴了Epstein, George Martin不知道這個問題也正是Epstein和其他甲殼蟲在考慮的。生性文靜的Pete Best一直與其他甲殼蟲有些格格不入,他的擊鼓也很難為甲殼蟲這樣一支搖滾樂隊提供有力的支持,而最重要的一點是甲殼蟲們也的確知道有另一位更加出色的鼓手。
8月16日,Ringo Starr正式代替Pete best成為甲殼蟲的鼓手。這大大激怒了Pete Best歌迷,Mersey Beat很快收到一封有幾百個簽名的請願書,還有很多歌迷聚集在The Cavern Club門前示威,喊著「Pete Best Forever,RingoNever!」甚至還發生了一些混戰。在其中的一次里,Goeroge Harrison被揍了個「烏眼青」, 8月18日,Ringo僅僅排練了兩個小時後,和其他甲殼蟲一起開始了他們第一次在Parlaphone的正式錄音。在9月4日的第二次錄音中,製作人George Martin想讓他們唱Mitch Murray的歌《How Do You Do It》,但甲殼蟲們堅持要用他們自己的歌《Love Me Do》,爭論的結果是甲殼蟲們獲勝了。錄音前,George Martin的另一個建議被接受了,這就是加上John的口琴,但他們不得不改變原先由John主唱Love Me Do的計劃,而改由Paul來主唱,這使天生有「舞台恐懼症」的Paul大為緊張。
10月5日,甲殼蟲的第一張英國單曲唱片《Love Me Do/P.S.I Love You》正式發行。據說Epstein為了確保這張唱片能打入排行榜的前二十名,Epstein本人掏錢買了一萬張。 對於他們來說,這或多或少也算是一個成績。從這以後,他們開始在全國巡迴演出。他們的新歌《Please Please Me》登上了熱門歌曲排行榜的首位。他們其它的一些早期登上排行榜首位的歌曲有《She Loves You》和《From Me To You》。這時真正的「甲殼蟲」狂熱開始了。同年,他們第一次到瑞典進行了演出,而此刻美國也急切地希望他們能去演出。布賴安·愛潑斯坦和他們的製作人喬治·馬丁希望們能夠去美國演出。但「甲殼蟲」們卻說:「只有我們的歌曲在美國拿到第一,我們才會去」。因此他們沒有去美國,而是去了法國。在法國的一次演出之後,他們收到了一封發到旅館的電報:「國會錄音公司(Capitol Records)向你們表示祝賀!你們的歌曲獲得了美國排行榜第一名」。於是結束了法國之行後,他們開始赴美國演出。在那裡,他們取得了極大的成功。結束了在美國的偉大之旅後,他們回到了英國,開始拍攝他們的第一部電影《A Hard Days Night》。
1962年的第三次漢堡之行卻是痛苦而令他們永生難忘的。1962年4月10日,在甲殼蟲到漢堡的前一天, Astrid接到她媽媽的電話說,Stu頭疼得想從二樓窗戶跳出去。 她趕回家, 想把Stu送到醫院去,但是在去醫院的路上,Stu死在了她的懷中。據說是死於腦出血。Astrid到機場去接John、Paul和Pete時,他們的眼睛都紅紅的。John Lennon在《In My Life》這首歌所寫的"With lovers and friends I still can recall, Some are dead and Some are living ",指的就是他死去的好友Stuart Sutcliffe,一個早夭的天才。Beatles的成功引起Decca Records的無限悔恨,也間接促成Decca Records 與Rolling Stone簽約,就從這兒開始, 同類型團體大量冒出,搖滾樂又隨著Beatles改變了!1964年,Beatles到美國Grace Land拜訪他們的少年偶像Elvis Presley,Elvis對於這四個小鬼能夠獨步武林,表示非常不屑,他一直躺在沙發上看電視,不想跟這些毛頭答腔,Beatles不以為意,只覺得這是一次奇怪的會面。1965年8月Beatles在Shea Stadium創下演出收入的紀錄,又借機拜訪了他們年少時的偶像Elvis Presley 。沒想到Elvis當面斥責這
四個小鬼,批評Beatles的音樂是製造社會問題的噪音。 1965年10月26日,英國國教決議頒給他們榮譽獎章,在白金漢宮,Elizabeth女王親自頒授MBE(Member of the British Empire)勛章給每一位團員。新專輯和第二部電影的名字是《求救》(HELP!),賣出了上百萬張。
在1965年底,「甲殼蟲」在紐約「希葉」體育館進行了演出,觀眾達到了創紀錄的55000人。以前從沒有人能夠擁有這么多的觀眾。這時他們的音樂變得更富有變化。喬治·哈里森還受到了印度音樂的啟發,這可以從專輯《橡皮心》中聽出來。不久他們又開始進行了亞洲巡演,其中演唱了新歌,包括《Paperback Writer》。他們還到了菲律賓,但在那裡覺得不太舒服,因為那裡的「甲殼蟲」 迷實在是太過分了,到處都是瘋狂的歌迷,使他們十分疲憊。到了1966年底,他們在美國舊金山的燭台公園進行了演出,這是他們最後的一次正式演出。之後他們有更多的時間來錄制歌曲了。
1967年,beatles 推出《Sgt.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這張概念專輯,正式讓搖滾樂成為嚴肅的藝術,創作題材不再僅限於男歡女愛。1967年六月,Beatles在全球第一次的衛星轉播節目中,應邀作現場表演,他們特地為此寫了一首歌 《All you need is Love》,透過三顆衛星,24個國家可以同步看到Beatles的這場演出。
1968年,他們錄制了《The white album》。 1969年,他們製作了《Let It Be》這時他們非常疲憊,覺得這些專輯應該是他們最後的作品。不過他們覺得《Let It Be》有點過於悲傷,因此他們又製作了專輯《Abbey Road》。他們在他們開在倫敦的蘋果公司的房頂上進行了最後一次演出。
1970年4月,「甲殼蟲」宣布解散,不過其成員還在繼續著各自的音樂事業,他們的專輯也仍然在出售,其中新的一張精選集賣得非常好。「甲殼蟲」過去是,現在是,或許將來也會是有史以來最受歡迎和最成功的音樂組合。
⑷ 菲律賓yano樂隊的詳細資料。
菲律賓語維基網路,自由的網路全書
關於對菲律賓的搖滾樂隊的文章。對於其他用途,見矢野(歧義)。
家常
原產 馬尼拉,菲律賓
類型 另類搖滾,公共音樂,朋克搖滾,Pinoy岩
幾年活躍 1993 - 1997,2007 - 至今
這些與行動 泛
會員
埃里克Gancio單人樂隊
前成員
阿拜
Onie Badiang
Nowie Favila
Nonong Timbalopez
哈雷阿拉爾孔
軍Nogoy
該矢野是一個民間 / 朋克樂隊在菲律賓於1993年建成。原有成員組成的東阿拜(歌手)和埃里克Gancio(吉他)。還帶動最終Onie Badiang作為貝司手,Nowie Favila是平常tagapagtambol但拒絕加入,因為在本集團Pendong保釋組。在其他tagapagtambol被Nonong Timbalopez,哈雷阿拉爾孔和君Nogoy。贏得了樂隊通過在「詞彙協會」,一個老字條目的名稱平裝 菲律賓語。指單詞「家常」的菲律賓語為「 普通 「或」簡單「,常講菲律賓語中使用的一個術語省的奎松。在1997年離開後失去矢野的保駕護航。
2007年,再由矢野Gancio舉行一人帶,不過,將會有更多的展示生命支持的音樂家。[1] 2008年,他發行了新專輯,他sinasalarawan第四張專輯,而他作為矢野的第二張專輯。[1]
內容 [ 隱藏 ]
1 歷史
2 音樂
3 唱片分目
3.1 的istudiyong專輯
4 參考文獻
[ 編輯 ] 歷史
1992年,分別會見了阿拜,埃里克Gancio和拉里Mapolon在Patatag,一個先進的聲樂組。一年後,官員們決定建立一個帶pinangalang A(發音為EN -張迪爾和digrapong派生一個,在包括字母 菲律賓)與人民tagapagtambol的Nadela。押解及Gancio被擱置,inanib組誰安排音樂和bahistang是Onie Badiang。最後,樂隊更名為矢野。1993年6月,他們錄制一首歌曲呈現出替代音樂家家庭工作室巴里馬尼洛。的歌曲之一是「喂?」一個關於歌曲1986年EDSA革命,這在該站發揮廣播的第一次聽到這個組。它成為這樣才能積極矢野地方俱樂部。之一,他們在玩Mayrics,俱樂部Dredd,70年代小酒館第一俱樂部。Nowie Favila其中(集團Pendong),Nonong Timbalopez(Put3Ska,前總統的組合),五月Nogoy(Coffeebreak島)和哈雷阿拉爾孔(黎剎地下)在矢野tagapagtambol。
1994年,他們去他們的第一張專輯到矢野而在這里包含的歌曲是「聖狗,聖潔馬」,「拖鞋」和「Ezem」(指SM或Shoemart商場)誰成名歌曲在20世紀90年代。這是繼成功的音樂會周圍島嶼。在1994年達到他們的第一張專輯在阿爾法記錄(這又出去了BMG)四白金。然後繪制three istudiyong專輯,阿拜了在由於90年代末被著名的壓力。最終,小組解散後,阿拜的離開。
在離開樂隊,阿拜打了一場嚴重的偏頭痛(臨床抑鬱症)和他的卧室保持五年。[2]他只在悲痛經歷而寫的歌曲在形成新的詩歌。最後,他呼籲Badiang借用吉他和nakipagtugtugan。很快,他們形成另一個波段,隨著米拉作為貝斯手杜安和梅爾文Leyson作為tagapagtambol克魯茲的PAN。護送的看完了小說的字泛吉特巴香水由湯姆羅賓斯。2003年,他們發行了他們的第一張專輯名為的小丑Parnaso。潘也最終解散,因為護送返回了菲律賓大學學習了。2005年,護送被發出題為EP 樣品,誰成為全專輯pinangalang Flipino 2006年5月。目前,他他所作為獨立歌手和音樂家的職業生涯。
Gancio是回到了祖國達沃然後取消矢野。2004年,他發布了個人專輯名為以後。他Gancio做他的專輯發行獨立音樂所有的樂器,他激起了軟體長期的電腦。2007年,矢野Gancio舉行一個人的樂隊和戲劇在達沃作為矢野與兩位音樂家。他發行專輯,其中,根據Gancio,這將是「第四矢野專輯」,而不是她的第二張專輯。
我是扮演一個貝斯手的Badiang 鹽。目前他回到了盧馬德的容祖兒被打,而我是菲律賓Favila出來。
[ 編輯 ] 音樂
矢野音樂已知的政治和社會主題。他們批評的歌曲是宗教偽善的「神聖的狗,聖潔馬」,在「抹布」(簡稱惡的政治傳統政治家),菲律賓精英的話來「 Coño P're你「和辱罵資本家在「Mc'Jo」(表示一頓麥當勞在阿拜的工作)。
矢野也Sinasalaysay他們的歌曲了菲律賓在20世紀90年代社會中的地位。Nilalahad的「喂?」 該條件的群眾菲律賓後EDSA 1986年的革命,而准求新那首「卡卡」是由一個名為卡卡一個人,誰的東西在黑暗中很難因缺電看敘事,一個指的是頻繁停電或在菲律賓的損失在90年代初的電力。關於歌曲「紫禁城」的規則或影響法律的過度限制阻礙了一點,自由和愛。注意也給予「Abno」(簡稱環境異常有關)的環境,同時也對教師的虐待給學生歌曲「同學」。另一個社會唱「慈悲」,它告訴一個關於lumalakong為「人為油脂稱為」瘋子的故事。
護送在寫關於她大學的歌曲菲律賓大學,因為他的經驗在這里。歌曲「國家U」失望關於UP護航狀態,而我認為「Ezem」惱人的生活,而車手在SM城市北EDSA約一英里遠離校園商場UP迪利曼。同樣,歌曲「城市學者」方面也向上。他們還作出關於愛情的歌曲。其中之一是「Senti」(簡稱感性)和「告別Sampaguita」的nilalahad也希望在其他發達國家海外菲律賓人生活的國家。
[ 編輯 ] 唱片分目
[ 編輯 ] 冊頁istudiyong
年 標題 發布
1994年 家常 阿爾法唱片和BMG又出來了
1996年 忌諱 BMG
1997 相符
2001年 最佳矢野
⑸ 誰能介紹一下devotion樂隊
Devotion(奉獻)是一個團體
(立於1997年,分為奉獻的作曲和聲樂人才約翰-保羅riturban,里士滿andal,埃里克克魯斯羅德尼伊達爾戈,伊恩pesigan. .首次亮相專輯,發表於2000年2月產卵兩枚擊中單打,當我和talkin2美國立即組作了印象亞美歌壇成為最頂尖3藝術家在這個體裁一起群體,如佳和一種聲音. .奉獻的單時,我成了一個最高銷售單塔式紀錄的第四場(北加州/灣區)的地區,而talkin2U為包含在電影,演出,主演但丁麥加船運和喜悅包鋼,以及對原聲帶. .其形象的奉獻之旅,以支持該專輯包括釋放所有城市橫跨美國和加拿大聖迭戈到西雅圖,芝加哥,多倫多,紐約,維吉尼亞州和休斯敦前往拉斯韋加斯. .他們也有機會同台演出的藝術家如regine維拉斯克斯,沙龍cuneta,和Martinnievera. .他們在2002年簽署了多張專輯,處理萬歲紀錄的菲律賓,參觀了國出現了幾個國家的電視節目像亞洲MTV,並發表專輯奉獻以及現場演唱聲裁下的Viva的標簽. .今天是77回在美國團聚了帶有日本腦炎標簽,目前正著手新的材料.
.這個特殊釋放形象奉獻CD是一種收集的原始錄音,新的組合,以及一些新的歌曲..它包括混合,以talkin2u和原組合的命中單身好. )<--這段內容是直接翻譯...
專輯名叫<Image of Devotion>(形象奉獻 )
1 Talkin 2 U ft in-citetalkin2萬英尺的舉
2 Dying Heart死於心臟病
3 So Wonderful如此美妙
4 Another Day另一天
5 You're Not Alone你並不孤單
6 Need You (By My Side)需要你(我身邊)
7 No Turning Back永不回頭
8 4:15 (a capella)4:15(無伴奏合唱)
9 When I當我
10 Girl It's You女孩是你
11 Sunshine陽光
12 From Heaven ft Epic Voices從天上英尺史詩聲音
⑹ 甲殼蟲樂隊
beatles
披頭士樂隊(The Beatles,又譯甲克蟲樂隊)毫無疑問是流行音樂界歷史上最偉大,最有影響力,擁有最多歌迷,最為成功的樂隊。披頭士樂隊對於流行音樂的革命性的發展與影響力無人可出其右,對於世界范圍內搖滾的發展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貢獻,影響了自60年代以後的數代搖滾樂隊的音樂和思想,直接影響了搖滾樂的變革和發展,在英國,披頭士樂隊更是影響了60年代至今幾乎每一支樂隊的形成和發展。而樂隊中四名偉大的音樂家,特別是約翰·列儂(John Lennon)和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對於世界各個角落的後輩搖滾歌手及音樂創作者們的影響持續至今。披頭士樂隊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引領了轟轟烈烈的,被美國稱為「英國入侵(British Invasion)」的音樂文化入侵浪潮,從根本上沖擊了美國音樂的基礎,徹底埋葬了「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的王朝,統治了美國唱片市場,並影響了此後美國本土流行音樂的發展道路,對於美國唱片工業沖擊形成的影響,時至四十年後的今天仍能找到遺留的痕跡。
雖然從成立到解散,披頭士樂隊僅僅存在了十年的時間,但是樂隊作為一個音樂文化的革命者,他們不僅擁有世界上最高,而且令後人難以企及的唱片銷售紀錄,而且他們的文化影響力也早已超過了其藝術的本身。披頭士樂隊在這幾十年的時間里,早已成為了流行音樂和流行文化的標志,同時也成為了英國文化和英國歷史的一個商標,他們中的成員也有被英國女王加封晉爵。披頭士樂隊引領了六、七十年代世界各個國家的流行文化方向,成為時尚流行的風向標,關於披頭士樂隊的任何東西全部都成為了最具文化內涵的商品,而披頭士樂隊曾經使用過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以驚人的天價來拍賣。披頭士樂隊除了不計其數的登上各種雜志的封面以外,還經常登上世界多個國家的郵票和明信片等紀念品,他們擁有不計其數的相關主題博物館和紀錄片,電影等相關文化資料儲存組織。除此以外,在世界上至今仍擁有大量的披頭士樂隊成員的職業模仿者,以及專業組織和評判模仿大賽的機構和組織。披頭士樂隊以及披頭士文化早已成為人類在20世紀文化領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被永遠銘刻,他們作為上個世紀流行文化的商標,從未受到任何的挑戰。
回溯披頭士樂隊的形成、發展以及他們數不勝數的光輝成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最初,這支神話般樂隊的開始是從英國名城利物浦開始的。早在披頭士樂隊錄制專輯轟動世界的五六年之前,這支看起來和其他無名樂隊並沒有太多區別的音樂團體就已經開始了他們傳奇般的經歷。在20世紀50年代,英國流行起了噪音爵士樂,當時只有十幾歲的約翰·列儂(出生於1940年10月9日,1980年12月8日在美國紐約遇刺身亡)就是當時追逐潮流的一個叛逆青年,1956年,16歲的約翰·列儂在利物浦一處教堂里結識了小他兩歲的保羅·麥卡特尼(出生於1942年6月18日),兩人都給對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流行音樂史上最偉大的雙子星走在了一起。1957年3月,正在高中讀書的列儂購買了一把吉他,並且在高中校園里組建了一支名叫Quarrymen的噪音爵士樂隊,樂隊的名字來源於他們的學校Quarry Bank高中。保羅·麥卡特尼馬上就加入了列儂的這支樂隊擔任另外一名吉他手,不久之後麥卡特尼的好朋友喬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出生於1943年2月25日,2001年11月29日在美國洛杉磯因惡性腦腫瘤去世)也加入了樂隊成為了第三名吉他手,與此同時也陸續的有其他樂手臨時性加入並退出這支高中校園里的樂隊,其中留隊時間較長的是樂隊的鼓手柯林·漢頓(Colin Hanton)他於1957年加入,於1958年退出。最終,約翰·列儂,保羅·麥卡特尼和喬治·哈里森這三名利物浦吉他手在50年代末構成了Quarrymen樂隊的核心穩定陣容。
1960年3月,約翰·列儂的大學同學兼好友,才華橫溢的貝斯手斯圖亞特·蘇茨里費(Stuart Sutcliffe,出生於1940年6月23日,1962年4月10日因突發型腦出血病逝)加入了Quarrymen樂隊,同時他建議樂隊更名為甲殼蟲樂隊(the Beetles),1960年夏天,Quarrymen樂隊把名字變更為銀色披頭士樂隊(the Silver Beatles),一直缺乏固定鼓手的樂隊也找到了合適的鼓手彼德·貝斯特(Pete Best,1941年11月24日出生在印度Madras市)加入,同年8月份,樂隊正式定名為披頭士樂隊(The Beatles)。隨後披頭士樂隊前往聯邦德國的漢堡作為樂隊在歐洲的起點,但是漢堡的經歷卻為披頭士樂隊潑了一頭冷水。在漢堡,劈頭士樂隊雖然非常成功的在當地的一些俱樂部站住了腳,並且成為了當地一支小有名氣且頗受歡迎的樂隊,但是在1960年末,由於喬治·哈里森尚未成年,所以他們被西德方面遣送出境,披頭士樂隊再次回到了英國的利物浦,但是樂隊通過在利物浦的一些演出漸漸成為了當地較為知名的小樂隊。
1961年3月份,披頭士樂隊再次回到了德國的漢堡,去作為漢堡歌星托尼·謝里丹(Tony Sheridan)的後備樂隊來參與專輯的錄制工作,在此期間披頭士樂隊也創作了一些歌曲,但是沒有被發表,不過這些音樂在披頭士樂隊成名之後陸續的被發行,這些早期作品證明了他們從這時開始就已經開始展現自身的才華了。與此同時,披頭士樂隊在利物浦的事業發展則日漸輝煌,在當地的俱樂部和酒吧的演出使他們漸漸從一支地下樂隊逐漸的走向當地音樂文化的前台,在利物浦和默西塞德郡(Merseyside)地區,披頭士樂隊已經擁有了大量的忠實的歌迷和聽眾群體,而他們在卡文俱樂部(Cavern Club)經常性的演出表演早已成為了流行音樂界的一個傳奇,整個1961年,披頭士樂隊的一系列活動為他們日後的成功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但是同樣在1961年,樂隊的貝斯手斯圖亞特·蘇茨里費卻重新回到了大學校園去完成他的學業,保羅·麥卡特尼轉而成為了樂隊新的貝斯手,喬治·哈里森成為了主吉他手,約翰·列儂擔任節奏吉他,彼德·貝斯特擔任鼓手,但同時他們在演唱和表演的時候又經常互換和演奏其他各種樂器,而每個人幾乎都是樂隊的主唱歌手。
在1961年,披頭士樂隊在利物浦演出和表演的過程中,樂隊從最初時候的僅演唱翻唱曲目,到後來樂隊成員自行創作歌曲,特別是約翰·列儂和保羅·麥卡特尼兩個人相互合作創作了大量在日後膾炙人口的歌曲,同時他們也開始了自己音樂風格的探索,從最初的噪音爵士樂,到逐漸從民謠,布魯斯,R&B音樂和搖滾音樂中汲取精華加以融合,形成自己的風格,同時開始了在各種樂器演奏技巧並將其融入樂隊音樂的摸索。同是在這一年,披頭士樂隊的忠實歌迷,樂隊前貝斯手蘇茨里費的女朋友Astrid Kirchherr突發奇想,讓樂隊的所有成員全部把頭發剪成拖把頭一樣的發型,這一起怪誕的想法變成了現實,這一發型也成為了披頭士樂隊成名以後的商標之一,並且帶動了後來的流行方向。不過並不是樂隊每一名成員都非常樂意把頭發剪成拖把頭一樣的發型,樂隊的鼓手貝斯特就特例獨行的留著和樂隊其他成員完全不同的發型。1961年底,披頭士樂隊的巨大潛力被利物浦的唱片店老闆布萊恩·愛潑斯坦(Brian Epstein,生於1934年9月19日,1967年8月27日由於吸毒過量死於倫敦的家中)所發現,並且在不久之後成為了披頭士樂隊的經理人,他成功的運作即將把披頭士樂隊帶上世界音樂的顛峰。
1962年1月1日,披頭士樂隊前往Decca Records唱片公司試音,但是最終被唱片公司管理人員邁克·史密斯(Mike Smith)回絕,並且聲稱,吉他樂隊已經沒前途了。此前他們已經被多家唱片公司所拒絕,但是在愛潑斯坦的帶領下,披頭士樂隊再次前往百代(EMI)唱片公司的下屬Parlophone公司碰運氣,經過試音之後,唱片公司製作人喬治·馬丁(George Martin)在1962年5月9日和披頭士樂隊正式簽約。除了忙於和唱片公司的簽約談判,披頭士樂隊還繼續在德國和英國進行演出,而成功和唱片公司簽約後的愛潑斯坦開始潛心包裝樂隊的形象,除了已經形成的發型之外,還在著裝等各方面打造披頭士樂隊,1962年8月16日,不合群的鼓手彼德·貝斯特被愛潑斯坦開除出隊,這一決定引起了廣泛而持久的爭議,而他的被開除原因也是被傳說的多種多樣,有說法稱貝斯特的離隊是因為他不合群體的著裝打扮和發型,也有說法稱貝斯特是因為古怪多變的性格,以及樂隊其他成員嫉妒他良好的形象,特別是在女性歌迷中的地位而被開除,還有說法稱製作人喬治·馬丁對他的鼓技不滿。最終,利物浦土生土長的鼓手林戈·斯塔爾(Ringo Starr,原名Richard Starkey,生於1940年7月7日)被應招入隊取代了彼德·貝斯特,而樂隊的成員也實現了清一色的利物浦本土化。而1962年對於披頭士樂隊的另一個重要事件就是樂隊的前任貝斯手斯圖亞特·蘇茨里費因腦出血病逝,年僅22歲。林戈·斯塔爾加入之後,披頭士樂隊立即開始了樂隊第一支單曲《Love Me Do/PS I Love You》的錄制。在這首單曲發行之後,順利的排進了英國單曲榜的前20名,據說愛潑斯坦為了樂隊的單曲能夠進榜而自掏腰包購買了一萬張,同時,披頭士樂隊也正式成為了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固定表演嘉賓,從1962年到1964年,披頭士樂隊共在BBC進行了50多場表演。
1963年,披頭士樂隊的第二首單曲《Please Please Me》迅速成為了英國單曲榜的冠軍單曲,同時這首單曲也被公認為是「英國入侵」浪潮的標志性單曲。隨後披頭士樂隊發行了第三首單曲《From Me to You》同樣成為了英國單曲榜冠軍。1963年3月22日,披頭士樂隊發行了第一張專輯《Please Please Me》,這張專輯在發行之後迅速成為了英國專輯榜的冠軍,並且在冠軍位置上異常驚人的連續稱霸了長達30周的時間,這在英國引起了轟動,上至皇室宗族,下至黎民百姓無不被披頭士樂隊的音樂所吸引,無論男女歌迷都為之傾倒,這些狂熱者們也擁有了自己的專有名詞「Beatlemania(披頭士狂)」。披頭士樂隊的音樂在這時候已經初步成型,他們富有活力的音樂迎合了戰後英國新一代的年輕人要求文化解放的思潮,帶動了這一趨勢的發展,同時他們的音樂融合了不同的風格和音樂元素,無可挑剔的音樂旋律以及諧和的音樂融合,兼有活力四射的吉他演奏以及詩意般的歌詞和極其富有感染力的演唱,因而迅速主宰了英國的音樂市場,也帶動了整個英國文化的發展,保羅·麥卡特尼和約翰·列儂成為樂隊音樂創作的核心,兩位天才之間的完美配合成為了音樂界的一段佳話。而製作人喬治·馬丁卓越的製作才能也被人們所肯定,他完美的理解了披頭士的音樂,並且精妙的音樂和器樂編排,成為了披頭士音樂取得輝煌成就的一個重要因素。而披頭士樂隊的更偉大之處在於他們並沒有使自己的音樂陷入一個程式化的怪圈,他們並沒有使自己的音樂停滯不前,而是不斷的摸索前進,進一步的去發展完善自己的音樂風格,並且在編曲,創作,以及器樂的表演方面進一步提高。披頭士樂隊在1963年底發行的第二張專輯《With the Beatles》,除了進一步的鞏固了他們的地位之外,也充分表現了樂隊在作曲以及各種樂器的演奏配合和編排上的成熟,他們用多種不同的樂器創造並完美的演繹了許多不同的音樂旋律以及把他們諧和的編排在一起,此時的披頭士樂隊已經具備了高出其他任何人一籌的王者實力,到1963年底,披頭士樂隊已經初步的統治了英國的音樂,狂熱的歌迷們遍布英國的每一個角落,僅僅發行了兩張專輯,但是披頭士成為了文化現象。
大西洋對岸的美國顯然不會對英國的瘋狂充耳不聞,百代公司在美國的夥伴Capitol公司成為了最先的獲益者,他們發行的單曲迅速席捲了美國的單曲榜,1964年初,Capitol公司發行了披頭士樂隊第一張美國專輯《Meet the Beatles》,結果他們在美國引起了並英國更劇烈的瘋狂,專輯發行後不久,披頭士在電視節目《The Ed Sullivan Show》中出現,結果吸引了全美超過七千三百萬的觀眾收看,美國同樣出現了極大量的披頭士狂熱者,披頭士樂隊成為了美國最受歡迎,最具轟動效應的樂隊。同樣,由於披頭士樂隊的出現,也掀起了「英國入侵」浪潮。從此之後,披頭士的每一張專輯,每一首單曲都可以在大西洋兩岸非常輕松的成為排行榜的冠軍。他們對於唱片市場的統治地位,再沒有任何人和樂隊可以對他們形成任何沖擊。1964年,披頭士樂隊出演了第一部電影《A Hard Day's Night》在這部類似於自傳性質的電影中,除了電影上的歡快活潑的音樂喜劇形式贏得了巨大的票房成績和影評界的廣泛好評以外,樂隊貢獻的電影原聲更是具有革命性意義的。列儂和麥卡特尼的完美依然在繼續,英國搖滾風格的音樂除了在英國引領音樂的發展之外,還逼迫著美國的一些慢節奏民謠歌曲風格的樂隊和歌手投入到了搖滾音樂之中,就連美國音樂的象徵「貓王」埃爾維斯也開始做出變化以對拯救自己的音樂市場做垂死掙扎。在這部電影原聲中,喬治·哈里森受到了美國「革命的音樂詩人」鮑勃·迪倫(Bob Dylan)扔掉木吉他,拿起電吉他唱搖滾的影響,第二個拿起了電吉他來演奏搖滾歌曲,產生了極其巨大的影響,直接推動了搖滾音樂革命性的變革並影響了搖滾樂以後的發展。
隨著披頭士樂隊成功的沖開美國唱片市場的大門,滾石樂隊(the Rolling Stones)等眾多的英國樂隊在此後一擁而上,從根本上沖擊了美國音樂市場,「英國入侵」轟轟烈烈的在更大范圍內展開了,但是始終沒有任何樂隊對披頭士樂隊的地位形成威脅,而披頭士樂隊和鮑勃·迪倫一起成為了後來搖滾樂發展的教父級人物,英國的眾多樂隊影響了此後的數代美國搖滾音樂歌手和樂隊的風格和思想。從1964年到1965年,披頭士樂隊又發行了《Something New》,《Beatles for Sale》,《Beatles '65》,《Beatles VI》,《Help!》,《Rubber Soul》等多張專輯和電影原聲,這些專輯除了繼續輕易的獲得巨大銷量以外,雖然某些部分帶有商業催生的色彩,但是絕大多數在音樂上也是不斷的進步,在吉他演奏和其他各國樂器的使用融合上,披頭士依舊是世界領先,並且他們不斷的汲取其他音樂人的精華,列儂就從鮑勃·迪倫的歌詞創作中吸取了很多非常優秀的經驗,並且表現在了自己的音樂中,這種不斷追求進步的狀態使得披頭士在音樂領域保持著持續進步的輝煌成就,而這期間的一些單曲也呈現出民謠和鄉村風格,並且更多的注重了列儂和麥卡特尼個人感情的表達。除了發行專輯以外,披頭士還增加了全球性的巡迴演出,這使他們的輝煌和巨大的影響里漸漸成為了全球性的,他們的歌迷開始遍布世界各個角落。同時,他們所主演的電影《Help!》在票房商業取得了更為巨大的成功。
1966年,披頭士樂隊又發行了專輯《Revolver》,這張專輯依舊在世界范圍內熱銷,不過這張專輯的風格卻開始更加趨向於迷幻音樂,雖然這種變化是非常成功的,編曲,旋律,吉他的表現都依舊是協調組織的非常完美,但是此前聽多了披頭士那種搖滾風格的歌迷卻有一部分聲音認為披頭士應該繼續自己的器樂和聲樂表現非常完美的搖滾樂風格,而不應該趨於迷幻色彩。盡管有不同聲音,但是絕大多數的披頭士狂熱者仍舊繼續著自己的狂熱,專輯中多首單曲仍然在世界各國輕松的成為排行榜冠軍,續寫著披頭士樂隊以前的輝煌。在1966年發行的另一張專輯《Yesterday...And Today》封面卻引起了相當巨大的爭議,由於封面的生肉以及屠殺玩具娃娃的封面來抗議Capitol唱片公司控制他們唱片在美國市場的生殺大權,結果這些唱片在送往唱片店不久尚未發行的時候就被封存禁止發售,直到一個星期之後封面重新換成了普通圖案之後才再次上市發售,而現在擁有那張專輯原始封面的唱片其珍藏價值早已超過數萬美元。同年,樂隊又因為列儂的「披頭士比耶穌更受歡迎」的言論而一度遭到了電台和媒體的封殺,但是這只持續了很短時間媒體就妥協了,在披頭士道歉之後,他們重新對披頭士敞開了大門,似乎披頭士確實比耶穌更受歡迎。但是樂隊在1966年8月29日結束了在舊金山Candlestick公園的演唱會之後,就宣布暫停巡迴演出,集中精力在錄音室去做音樂創作。但是媒體卻廣泛的認為樂隊即將解散,特別是樂隊的成員在注重樂隊發展的同時也開始了個人音樂的發展,更加刺激了這種說法的蔓延,不過披頭士最終以新單曲核心專輯的發布而徹底打消了媒體的各種猜測。
1967年,披頭士樂隊發行了專輯《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這張專輯不僅讓披頭士繼續著流行和搖滾樂界的統治性地位,同時也是披頭士出色的迷幻音樂專輯,多種樂器的混雜以及多首歌的混錄等,旋律、編曲、歌詞、器樂等各方面仍舊是無可挑剔,同時專輯中歌詞所流露出的嬉皮士態度,再一次代表了當時社會上年輕人的思想,披頭士再次代表了年輕一代的文化思潮,因而雖然他們的迷幻音樂以及生活上開始服用迷幻葯的做法受到了一定的壓力,不過披頭士卻依然扮演著青年人先鋒的角色,披頭士依然是文化的先驅,不過他們的音樂卻開逐步的離開搖滾樂轉而向著流行音樂的方向發展和變化。1967年8月27日,披頭士樂隊的經理人,為樂隊做出過卓越貢獻的愛潑斯坦由於吸毒過量而死在了倫敦家中,種種跡象表明,愛潑斯坦可能是蓄意服毒過量自殺。失去了經理的披頭士突然變得有些混亂無主,他們自編自導拍攝的第一部電影《Magical Mystery Tour》在BBC播出,但是最終遭到評論界的口誅筆伐以及媒體的刁難,雖然電影的原聲專輯仍舊受到了歌迷們的瘋狂歡迎,但是這一切卻成為了披頭士樂隊出現崩潰的開始。
1968年,披頭士樂隊在愛潑斯坦去世之後建立了自己唱片公司Apple Records,用來管理和組織樂隊的財政問題。但是披頭士樂隊成員多年來對於印度宗教的追捧卻在這時達到了極至,他們偷偷的來到了印度,潛心修行印度宗教,但是隨著媒體的刁難和追逐,樂隊成員最終被迫離開了印度,並且放棄了宗教方面的學習。同時由披頭士樂隊製作音樂的另一部動畫片《黃色潛水艇(Yellow Submarine)》再次遭到媒體和批評家們的責難,不過歌迷們的狂熱並沒有受到絲毫的減弱,影片同名主題歌《黃色潛水艇》也已經成為了披頭士的經典作品之一。1968年末,披頭士樂隊發行了雙唱片的專輯《The Beatles [White Album]》,這張專輯在進一步鞏固他們在歌迷群體中影響力的同時,又重新贏得了各方的好評,重新證明了樂隊成員的大師級水平。在這張專輯中,披頭士樂隊放棄了迷幻音樂,轉而繼續堅持以吉他為主的搖滾樂,並且繼續展示他們的多種風格融合以及多種樂器的演奏能力和編曲等才華,這張專輯也成為了披頭士樂隊最經典的專輯之一。但是在專輯輝煌的背後,披頭士樂隊不可調和的原因逐步的被暴露出來了,與早期音樂創作和表演時相比,此時的披頭士音樂已經開始出現個人化程度過高的現象,一首歌並不是由集體或者個人創作出來之後再由樂隊集體來表演,而是某個人創作出來一首完全適合自己來演唱或者表演的歌曲,由個人展示才華,樂隊的其他成員只是伴奏,在歌曲中並沒有什麼表現機會,這種現象最為突出的就是兩大天才列儂和麥卡特尼,兩個人只創作適合自己個人的單曲,而越來越少的為樂隊整體創作音樂,這是樂隊的集體音樂越來越少,甚至出現了列儂和麥卡特尼兩個人明爭暗鬥的惡性競爭,各自創作各自的音樂,並且在愛潑斯坦去世之後,列儂和麥卡特尼兩個人都希望能夠由自己一個人統領樂隊,但是雙方又不能相互心服,而只能暗地斗爭,並且屢次在錄音室爭吵,列儂還在此期間發行了自己的第一張個人專輯。更為棘手的是,在列儂和麥卡特尼明爭暗鬥的同時,同樣富有創作才華,特別是極其富有編曲作曲以及演奏天賦的喬治·哈里森也漸漸因為自己年齡最小而在專輯製作時受到的一些不太公正的對待而感到不滿,比如更少的作為領唱,創作的單曲也更少的被收錄在內等情況,同時樂隊的相對內斂的鼓手林戈·斯塔爾也開始不能忍受由於不是樂隊原班人馬而受到的各種不平等對待,比如平時基本看不到斯塔爾擔任領唱,甚至連樂隊的合影中,斯塔爾的單人照也是四名成員中最少的。披頭士樂隊不可調和的問題漸漸浮出水面,樂隊團結的危機一觸即發,所幸的是,當時的媒體在此時尚未意識到這些問題。而與這些矛盾同時出現的還有列儂的愛情問題,列儂此時已經和日本女星小野洋子(Yoko Ono)深深的墜入了愛河,盡管遭到了樂隊其他成員以及大量歌迷的一致批評,但是列儂依然是執著的和這個日本女人在一起,並且因此時常影響樂隊的計劃。
1969年初,披頭士樂隊的成員間再次出現了分歧,麥卡特尼主張樂隊重新恢復大規模的巡迴演唱會,但是其他人決定繼續在錄音室內錄制新專輯,並且暫定名為《Get Back》。但是樂隊的錄制計劃卻非常的不順利,麥卡特尼表示不同意,而哈里森又暫時性離隊,並且在歸隊以後帶來了美國的鍵盤手比利·普雷斯頓(Billy Preston)作為樂隊固定的鍵盤手,同時為了緩和一下樂隊四名成員間的不和諧氣氛。但是遺憾的是樂隊新專輯的計劃最終流產,樂隊此後只是為一些電影和電視節目錄制了少量的幾首單曲而已。隨後在1969年1月30日,披頭士樂隊在倫敦Apple Records唱片公司的房頂上舉行了即興的小型演唱表演活動,但是在表演結束之後沒有人會想到這竟然是他們所進行的最後一次公開表演。但是在1969年春天,披頭士樂隊原本准備錄制的專輯中最好的兩首單曲《Get Back》和《Don't Let Me Down》以單曲形式發表,並且依舊在全世界各地成為最引人注目的歌曲,世界上的披頭士熱潮並沒有降溫,大量的披頭士狂熱者們依舊保持著狂熱。可是更大的矛盾在不久之後到來,保羅·麥卡特尼在3月12日和美國攝影師琳達·伊斯特曼(Linda Eastman)結婚,幾天之後,約翰·列儂也正式迎娶了日本女星小野洋子,關鍵的問題隨後出現,麥卡特尼堅持由自己的岳父李·伊斯特曼(Lee Eastman)作為樂隊的新經理,但是樂隊的其他成員最終聘請了美國商人艾倫·克萊恩(Allen Klein)擔任了樂隊的經理。披頭士樂隊在1969年中期最後一次走進了百代公司的錄音室,和製作人喬治·馬丁一起去錄制專輯《Abbey Road》。這張專輯中,盡管多個部分是四名成員分開錄制的,但是樂隊卻達到了非常驚人的統一,四名音樂家在這一時間里又重新發揮出了最高的藝術水平,同時在音樂旋律,編曲等各個方面都達到了完美的和諧,而在歌曲的音樂音樂創作方面,哈里森也和列儂以及麥卡特尼平分秋色。樂隊成員間最後的努力最終締造了這張完美的專輯。最終這張專輯在市場上又繼續了披頭士的時代,瘋狂的披頭士迷們繼續無限制的發揮著自己的熱情,然而沒有人會想到此時的披頭士樂隊,解散已經只是時間問題。而此時由於披頭士樂隊已經很長時間沒有進行過公開表演,以至於在美國大陸產生了許多謠言,有一種說法認為麥卡特尼已經早在數年之前就已經因車禍而去世,現在只不過是一名出色的模仿者替代了他,而這些想像力豐富者們的依據則是根據唱片封面的藝術抽象性來判斷出來的。然而真實的是,1969年9月,約翰·列儂提出退出披頭士樂隊,但是由於此時的披頭士樂隊正在於百代公司商談續簽合同的問題,列儂退隊的事情就被臨時擱放下來。
進入1970年,披頭士樂隊再也沒有錄制一首歌,樂隊的成員只是分開後,獨自忙著自己的事情,列儂和小野洋子為自己的樂隊操勞,麥卡特尼准備自己的第一張個人專輯,哈里森和其他樂隊一起做巡迴演出,斯塔爾則在拍攝電影,僅僅在一些公開露面的時候舉在一起,並且形式上否認有關解散的傳聞。整個世界都沒有真正意識到這支正處事業顛峰的偉大樂隊即將解散。1970年春天,由於需要再進行混音製作的1969年初錄制的單曲加工製作完成,並且作為電影原聲《Let It Be》正式面世,但是由於錄制時間等原因,《Abbey Road》通常被認定為披頭士樂隊的最終專輯,不過這張專輯依然在全世界取得了非常令人矚目的成績,因為此時的披頭士熱潮並沒有減少。但是在這張專輯發行之前的1970年的4月10日,保羅·麥卡特尼宣布了一個震驚世界的消息,他將退出披頭士樂隊,從此也宣告了偉大的披頭士樂隊即將進入歷史。最初的時候由於人們還不了解情況,所以率先提出離隊的麥卡特尼受到了歌迷和媒體的巨大壓力,但是當一切漸漸清楚之後,人們似乎認為四名偉大的音樂家間不可調和的矛盾註定了樂隊的解體。而從樂隊解體以後,Apple Records唱片公司也有名無實。1970年10月31日,麥卡特尼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完全解散披頭士樂隊,並且禁止樂隊重組,經過長達一年的審理辯論之後,最終訴訟被法庭批准,披頭士樂隊從此以後再無任何希望重新復合。
披頭士樂隊解散以後,樂隊的成員也各自按照自己的發展方向發展自己的事業,哈里森在列儂和麥卡特尼的陰影里得不到施展的才華終於得以在世人面前展現,他組建了All Things Must Pass樂隊,列儂則和妻子繼續經營著自己的樂隊(Plastic Ono Band),麥卡特尼的單飛生涯最為成功,他的Band on the Run樂隊在商業上及評論界都獲得極大的成功,在流行音樂界和搖滾音樂界續寫著自己的輝煌,而最不順利的則是斯塔爾,並沒有太多創作才華的他在70年代初的時候只能是頻繁的幫助各個前隊友,做一些伴奏工作,並沒有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問世。經過70年代之後,列儂的音樂在獨立發展後越來越擁有偉大的思想和深意,歌詞方面的造詣越來越深,而麥卡特尼則依舊保持著音樂的美妙旋律,哈里森依舊在器樂的表現上超出其他前隊友,而斯塔爾則只能創作出相對不錯的音樂,漸漸的趨於平庸,但是仍舊是一名優秀的音樂家,單曲和作品都曾經達到過非常輝煌的高度。應該說在70年代的時候,披頭士的成員們由於披頭士狂潮的延續,依然能夠續寫著自己樂隊的傳奇和輝煌,並且取得偉大的商業成就和非常高的評論。
盡
⑺ 甲殼蟲樂隊《help》是哪一年發行的
甲殼蟲樂隊著名單曲《help》是1965年發行的。
甲殼蟲樂隊背景:樂隊簡介
Twist & Shout (TONY"甲殼蟲"樂隊)是以重唱甲殼蟲歌曲而馳名世界的樂隊。樂隊初始名為"甲殼蟲狂"。"甲殼蟲狂"是70年代末風靡美國百老匯的著名音樂劇,TONY KISHMAN因成功扮演劇中的Paul McCartney而廣為人知。在經久不衰的百老匯記錄以及一系列全美巡迴演出的巨大成功後,"甲殼蟲狂"開始在Beatles的故鄉和啟蒙地英國倫敦上演。在那裡托尼結識了Beatles的製作人,George Martin。
80年代末期,深受觀眾喜愛的"甲殼蟲狂"放下了長達8年的緯幕。輝煌的告別演出給歌迷們留下了生難忘的回憶卻也標志著另一篇章的開始--Tony與模仿John Lennon馳名的Jim Owen決定繼續傳播Beatles的精神和音樂。他們召集了新成員,Carmine Grippo和John Brosnan並命名新樂隊為" Twist & Shout"。六位美麗活力的舞者的加盟更為整體節目增加了色彩和動感。
今天,Twist & Shout仍以其精確,完美和獨特的風格將Beatles的世紀風采再現給世界各地的觀眾朋友。
演出過的地點
年來,Twist & Shout (Tony"甲殼蟲"樂隊)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新英格蘭進行全國巡迴的演出;在澳大利亞悉尼,墨爾本;在義大利的卡爾特恩;在日本東京,大阪;在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在菲律賓馬尼拉;在南非的太陽城;在德國柏林,漢堡,慕尼黑;都進行了成功的演出,好評四起:
媒體評論
《加州水星報》:"棒極了!所有的樂聲無可挑剔。"
《長島先鋒》:"Twist & Shout的表演給足了氣氛,觀眾不時地隨之搖擺,鼓掌,哼唱。"
德國的《漢堡時報》:"音樂和聲音都象極了。。。幾乎可說是真假難辯。"
澳大利亞的《太陽先驅報》:"棒極了的聲音,棒極了的音樂,棒極了的服裝,棒極了的一個夜晚!"
《日本每日新聞》:"四個完美的甲殼蟲。。。不僅聽起來象甲殼蟲,其表演更如甲殼蟲再現。而6名充滿活力的舞者更讓觀眾大飽眼福。"
《拉斯維加斯評論》:"正如甲殼蟲樂隊,Twist & Shout的四和聲很令人吃驚。即使是正統主義者也會很欣賞他們的表演。"
甲殼蟲樂隊:落入凡塵的音樂精靈
俄羅斯《總結》周刊刊登了德米特里·奧利尚斯基 亞歷山大·丘多傑耶夫的文章《四人結伴,放歌天下》,紀念令全球樂迷為之沉醉的甲殼蟲樂隊。
「甲殼蟲」——一支令全球樂迷為之瘋狂而又徒生感傷的樂隊……
約翰·列儂、保羅·麥卡特尼、喬治·馬丁、林格·斯塔爾,4個來自利物浦、身著褪色牛仔褲、散著零亂頭發,包裹在灰露鼠般上中的年輕小伙——一群墜人凡塵的音樂精靈……
《黃色潛水艇》、《神秘之旅》、《昨天》——時而如泣如訴、時而激情四溢,一組震撼靈魂的音樂……
「我們頭上只有天」
這是列儂那首著名的《想像》中最令人難忘的一句歌詞。稱甲殼蟲樂隊是20世紀全球樂壇的一個奇跡,這毫不誇張。60年代的眾多歌星、偶像都已被歲月所吞噬,如雪泥鴻爪,無跡可尋,但唯有甲殼蟲從未被人們所遺忘。
收錄了當年甲殼蟲樂隊27曾經典歌曲的精選集《1》在34國的銷售排行榜上雄居榜首,單在美國就售出了750萬張。
自樂隊於1970年解散以後,樂壇不知推出了多少組合,試圖填補他們留下的真空。然而,甲殼蟲的地位無法撼動!傳媒的目光始終聚焦在他們身上:他們是否有意再度攜手?
喬治·哈里森——才高天妒
其實,甲殼蟲崇拜的最大受害者並不是1980年死於大衛·托普曼槍下的列依,而是這位敏感多思的吉他天才。
自70年代中期起,喬治·哈里森便在擁有120個房間的豪宅中過起了幽居生活。關於他的傳聞俯拾皆是,或是說他沒日沒夜地祈禱、經常穿著法西斯軍服操練,或是傳他終日伏案作曲,但從不將作品示人,或是說他已經失去理智,將所有訪客拒之門外……
在朋友的影響下,他迷上了神秘的印度教,性格也變得鬱郁寡歡。看來,玄妙的東方哲學似乎已經令他走火入魔。
他已經有10年沒有登台演出了,並且對重組甲殼蟲樂隊的主張深惡痛絕。他對自己失掉了信心,也讓世界感到失望。自1987年以來,他就放棄了個人專輯的創作。然而,一連串的悲劇還是降臨到他頭上。
1997年,喬治在英國接受了喉部腫瘤切除手術。1999年,精神失常的亞伯·拉姆持刀闖人他家中,向他連刺數刀。1980年列依遇害的慘劇似乎又重新上演了。所幸的是,此人並未攜帶槍支,急中生智的妻子用台燈擊傷兇手,才避免了天才的過早殞落。亞伯·拉姆被送人精神病院,但哈里森卻一直深陷於死亡的陰影之中,難於自拔。
後來,他又被診斷出患有肺部和腦部腫瘤,眾多時間都在求醫問葯中度過。倔強的哈里森對上述一切傳聞矢口否認。他已經58歲了,不知道我們還能不能看到他抱起心愛的吉他。一展歌喉……
麥卡特尼——寶刀未老
命運之神似乎格外眷顧他。被英國女王冊封為爵士的保羅·麥卡特尼是英國最富有的藝人:生命中最灰暗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事業和愛情正在向他微笑。
1998年,妻子琳達的辭世令他瀕臨崩潰,幾乎要放棄摯愛的音樂。然而,另一個天使出現在他的面前,這便是33歲的英國名模希瑟·爾斯。有著天使般容貌和魔鬼般身材的米爾斯同樣命運多舛,8年前的一場車禍令她失去了一條腿。此後,她不得不揮淚借別T型台。
兩人於1999年邂逅於一次慈善晚會上。兩年後,這對戀人便傳出了訂婚的喜訊。59歲的未婚夫送給對方一枚價值百萬英鎊的藍寶石指,並宣布婚禮將明年舉行。
麥卡特尼將於11月份推出自己的新專輯,同時進行全球巡演。他的愛好非常廣泛,從事音樂創作之餘,他也出詩集、畫畫,還熱心公益活動。
林格·斯塔爾——推陳出新
喬治的病情、保羅的婚禮都是非常轟動的新聞,但最令甲殼蟲迷興奮的還是林格·斯塔爾的工作計劃。他正在籌備兩張「披頭士」專輯。第一張將延續精選集《1》的風格,取名為《2》。區別在於前者收錄的是甲殼蟲最為經典的歌曲,而後者選擇的則是知名度稍遜,但卻充滿新意的唱段,體現的是甲殼蟲對音樂新的詮釋,估計里邊大部分歌曲的調子將較為晦澀神秘。
第二張新專輯還是老歌,只是對其進行了改編並由3員老將重新灌錄。迄今為止,甲殼蟲樂隊的唱片仍然是張張暢銷。
如今,在世界著名拍賣行中,甲殼蟲樂隊私人物品的交易顯得非常紅火。他們的鋼琴、眼鏡、西服、樂譜都成為稀罕之物。不久前,克里斯蒂拍賣行推出了列依生前寫給保羅·麥卡特尼的一封書信。該信的底價定為11.2萬美元。
曾經榮獲普利策新聞獎的攝影記者凱文科爾意外地找回了丟失37年之久的珍貴底片。它們忠實地記錄了1964年甲殼蟲樂隊波士頓演唱會的場面。甲殼蟲正是憑藉此次巡演而名揚美國。如今,這些老照片已經傳遍了世界,成為甲殼蟲樂迷的至愛。
甲殼蟲樂隊,也唱過,挪威的深林
⑻ 菲麗賓和泰國的器樂、音樂特色及藝術表演
摘要 傳統音樂在菲律賓象 傳統音樂 其他國家,反射普通人生活,主要居住在鄉區的而不是都市那些。 象它的相對物 亞洲很多傳統歌曲從菲律賓有與自然的強的連接。 然而,多少使用 全音階 而不是著名 五音標度. 一、菲律賓各部音樂 1、中部平原地區音樂 這一地區包括呂宋島南部和米沙鄢群島,那裡是菲律賓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在過去曾是西班牙和美國殖民勢力最為集中的地方。來自歐洲的音樂及它們的變體已成為當地音樂生活的主流,這些外來的音樂既包括西洋古典音樂、基督教聖詠,也包括民間歌舞曲和通俗音樂,其中最有特色並能生動地表現菲律賓人民生活情趣的是民間歌舞曲。典型的體裁叫作「巴里道」。它是一種歡快活潑並常常有幽默詼諧色彩的愛情歌曲,旋律以西洋大小調 7 聲音階寫成,以彈撥樂器演奏的簡單和弦伴奏,多為稍快的 3 拍子,既可以清唱,也可以邊舞邊唱。與巴里道形成對比的聲樂體裁是「昆迪曼」,它長於表現感傷哀怨的情調,是一種慢 3 拍子的抒情歌曲,旋律多為小調式,進行中時有簡單的轉調。一些專業作曲家常將它加以改編搬上音樂會舞台,從而成為藝術歌曲性質的曲目,源於西班牙,之後已本土化了的彈撥樂隊「朗達亞」在這一地區也十分流行,它由多把音區與音域不同的曼多林和吉他類樂器以及用來撥奏的大提琴組成,並經常加上木琴、鈴鼓、定音鼓和三角鐵等敲擊樂器。它既可演奏圓舞曲、波爾卡等歐洲音樂體裁的曲目。也可以演奏當地的民間舞曲,例如常在世界各地演出的竹竿舞就是由朗達亞樂隊伴奏的。傳統竹竿舞是模仿長腳鳥在田間跳躍的動作,它以一對或數對長竹竿相擊,舞者利用竹竿分開的瞬間插足跳躍,樂隊以輕盈活潑的音樂為表演烘托熱烈的氣氛。 近幾十年來在馬尼拉等地竹樂器也十分盛行,由竹琴、竹管、竹笛、竹鼓和竹豎琴組成獨特的竹樂隊,它可奏出優美的旋律、豐富的和聲,尤其是各種竹樂器發出的略帶顫抖的音響使人聞之有置身於「仙境」之感。當地人還用竹管製成管風琴,其音色清純明亮,現在每年都要舉辦「竹管風琴節」,這項活動已成為該地區音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2、北部山區的音樂 在呂宋島北部的群山中散居著伊戈羅特、卡林加、伊富高等菲律賓原住居民,他們保存著古代馬來人的部落文化。這些民族的音樂活動通常是群體性的,並與勞動、祭祀、民俗禮儀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他們的歌曲喜歡採用一領眾和的表演方式,旋律比較短小,一字一音,音域較窄,多用無半音的 5 聲音階,其風格與台
⑼ 彩虹樂隊的資料
本彩虹樂隊介紹
L'Arc~en~Ciel(彩虹)由主唱hyde、團長兼貝斯手tetsu、吉他手ken,以及鼓手yukihiro所組成,至今已刷新無數日本樂壇的記錄。他們之所以能創造出這樣驚人的成就,全是來自4人各自身懷絕技的音樂創作功力:tetsu的曲風極具開放感而且規模宏大、ken所做的曲子神秘另類且帶有偵探間諜般情境、yukihiro的音樂結構緊致,引領人進入顯微世界般的微觀秘境、hyde彷佛深沈多變的宇宙核心,帶人進入形而上的精神心靈世界。如此一人一事的互異組合,才會造就出彩虹豐富而多變的音樂性。
於91年成軍的彩虹出道以前是大阪知名的地下樂團,後經發掘才加盟Sony Music唱片公司,團員中除了主唱Hyde、貝斯手Tetsu兩人是原來老班底外,前任吉他手於91年不明原因退出該團後,現任吉他手Ken於同年6月加入成為固定班底的一員。原本外界一直以為吉他手ken的加入後,彩虹團員的組合即不會再萌生變,卻沒想到97年4月前任鼓手Sakura因攜帶大量大麻而被日本警方逮捕入獄,因而告別相處七年之久的樂團生涯,直到現任鼓手Yukihiro於98年正式向彩虹報到後,樂團才重整往日雄風再度出發。
向來就具有強烈樂團色彩的彩虹由於舞台上的彩妝裝扮,出道以來一直被外界認為視覺系樂團,但堅持自己音樂風格的彩虹卻再三否認自己是視覺系樂團,並一再強調自己是實力派的搖滾樂團,強調的是濃厚英國搖滾而不是盲目抄襲其他樂團的曲風。分別來自不同生長背景的樂團四位團員,每個人對於音樂都有自己執著與堅持的一面,主唱Hyde偏向dark side曲風、吉他手Ken則強調吉他彈奏技巧、貝斯手Tetsu偏重日本歌謠曲風、以及鼓手Yukihiro的舞曲風格音樂,強烈的對比顯示出「彩虹樂團」團員們在音樂上的不協調性,但團員們從一九九六年二度復出後,卻技巧性的將每個不同領域的音樂融合成一體。二度復出的彩虹樂團復出後可以明顯的發現團員們成長了許多,在經年累月的沖擊琢磨下,他們變得更成熟也更投入自己的演藝生涯工作,除了投入專輯的製作,他們也從以往的被動變成主動出擊,全力投入廣告腳本以及專輯企劃的撰寫工作。此外,從1998年1月28日到10月14日為止,彩虹更一口氣連發「winter fall」、「DIVETO BLUE」、「HONEY」、「浸食~lose control~」、「花葬」、 「snow drop」以及「forbidden lover」共7首單曲,再加上年初推出專輯「HEART」,彩虹氣勢如虹地刷新了日本樂壇新記錄,不但在1998年全年度日本ORICON單曲榜年終前30名的榜單中,上述7首單曲赫然完全打入,佔了榜上4分之1強的席次。而隔年推出的雙胞專輯「ark」與「ray」在日本上市前,定貨量更高達440萬張, 一舉打破安室奈美惠、B'z、Speed等人三百萬張紀錄,榮登日本唱片史上新紀錄冠軍盟主。
在競爭激烈的日本樂壇市場下,彩虹依然能夠立足於日本樂壇,無可否認的是他們的堅持造就今日的彩虹,由於他們堅持呈現給歌迷專屬於彩虹曲風,而不是一窩蜂抄襲曲風的詮釋,才能屹立不搖立足於日本樂團。在搖滾樂團一窩蜂推出精選輯後,彩虹也在21世紀一開春推出了精選大碟「Clicked Singles Best 13」,收錄了由日本、台灣、中國大陸、香港、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及馬來西亞等亞洲八國,共計15億人口透過各地的Yahoo!網頁及彩虹的特設網頁投票,從Blurry Eyes到STAYAWAY共21支單曲中挑選出心目中最喜歡的歌曲,再加上全新創作單曲Anemone,讓歌迷們一次體會彩虹的生澀與成熟。在2000年的巡迴演唱會結束後,樂隊成員展開了單飛不解散的solo活動,他們的神話還未完結,至此,成員中除了ken還沒有出專輯外,其他3人己先後出了自己的solo專輯,均均打上日本Oricon排行榜。以主唱hyde,bass手兼團長tetsu(tetsu69)成績較為顯赫。2003年彩虹樂隊再次復出!!
彩虹---永不完結的神話
Hyde 本名:寶井秀人(Takarai Hideto)
身高:158cm(濃縮的精華``--|||)
體重:48 kg
出生地:大阪
生日:1969.1.29
婚姻:大石惠(老婆)
寶物:小時候的照片
特技:少林拳法(2段)
小時候的夢想:畫家,假面超人.
興趣:露營,畫畫,看恐怖小說,收集藍色玻璃飾品,
做家事(咖哩飯是拿手菜).
喜歡的酒:桔酒
喜歡的顏色:銀色,單色系
喜歡喝:VITA Vitamin In
喜歡的食物:和食,滑滑的食物
討厭的食物:和果子
喜歡的衣服牌子:monochrome
喜歡的香煙:CHEROKEE(已無發售)
喜歡的藝人:武田鐵矢 大冢寧寧 大石惠
喜歡收到的禮物:女孩(開玩笑的啦!)
討厭收到的禮物:男孩
使用的香水:范思哲的BLUE JEANS
Tetsu 本名:小川哲也 (Ogawa Tetsuya)
藝名:Tetsu/TETSU69
昵稱:tet-chan
生日: 1969年10月3日
星座:天平
血型:A
出生地:大阪府滋賀縣彥根
樂隊位置:貝斯&合聲(隊長)
身高/體重:自稱又矮又輕
喜歡的女性類型:明日香型
童年夢想:賽車手
緋聞女友:持田香織(E.L.T.主音)
喜歡的東西:銀制的東西
喜歡收集的東西:模型
喜歡的卡通:EVA、GUNDAM
喜歡的動物:烏龜、狗
喜歡的酒:除了日本酒其他都喜歡
喜歡的食物:田納西洋蔥、奶油濃湯、和食
喜歡的水果:香蕉、哈密瓜
寶物:化妝箱
在家常聽的音樂:恩雅和阪本龍一的音樂
KEN 本名:北村健
位置:吉他手,兼做曲.(彩虹裡面很多好聽的歌曲都是出自KEN之手,比如花葬)
年齡:31(11月28日)
身高:178 >*<是RARUKU里最高的
出生地:OSAKA
婚姻狀況;很多人都說KEN與一個電梯小姐結了婚,但是更多的傳言是他與他的妻
子於去年底分手.
愛好:購物,駕駛
喜歡的顏色:銀色,黑色
喜歡的動物:貓~~據說KEN家裡就有一隻
喜歡的食物:和食,快餐
喜歡的香煙:Marlboro Light Menthol~KEN是有名的老煙槍
喜歡的衣服牌子:Jun, Y's, Domon,Crazy Under Wear, 5351
兒時的夢想:成為一名搖滾吉他手~真正實現了自己願望的人~
姓名:Yukihiro 本名:淡路幸宏
呢稱:Yukkie
位置:鼓手,混音
身高:165~~全團第二高
出生地:OSAKA
愛好:混音,EVA~~據說Yukkie是凌波的FANS
喜愛的香煙:七星
喜愛的顏色:黑色,紅色~~不過Yukkie倒是經常黑上衣紅皮褲
喜愛的食物;巧克力,可樂,和食~~Yukkie對前兩者的喜愛的遠近有名的
喜愛的衣服:Hysteric Glamour
⑽ 甲殼蟲樂隊
樂隊簡介
Twist & Shout (TONY"甲殼蟲"樂隊)是以重唱甲殼蟲歌曲而馳名世界的樂隊。樂隊初始名為"甲殼蟲狂"。"甲殼蟲狂"是70年代末風靡美國百老匯的著名音樂劇,TONY KISHMAN因成功扮演劇中的Paul McCartney而廣為人知。在經久不衰的百老匯記錄以及一系列全美巡迴演出的巨大成功後,"甲殼蟲狂"開始在Beatles的故鄉和啟蒙地英國倫敦上演。在那裡托尼結識了Beatles的製作人,George Martin。
80年代末期,深受觀眾喜愛的"甲殼蟲狂"放下了長達8年的緯幕。輝煌的告別演出給歌迷們留下了生難忘的回憶卻也標志著另一篇章的開始--Tony與模仿John Lennon馳名的Jim Owen決定繼續傳播Beatles的精神和音樂。他們召集了新成員,Carmine Grippo和John Brosnan並命名新樂隊為" Twist & Shout"。六位美麗活力的舞者的加盟更為整體節目增加了色彩和動感。
今天,Twist & Shout仍以其精確,完美和獨特的風格將Beatles的世紀風采再現給世界各地的觀眾朋友。
演出過的地點
年來,Twist & Shout (Tony"甲殼蟲"樂隊)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新英格蘭進行全國巡迴的演出;在澳大利亞悉尼,墨爾本;在義大利的卡爾特恩;在日本東京,大阪;在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在菲律賓馬尼拉;在南非的太陽城;在德國柏林,漢堡,慕尼黑;都進行了成功的演出,好評四起:
媒體評論
《加州水星報》:"棒極了!所有的樂聲無可挑剔。"
《長島先鋒》:"Twist & Shout的表演給足了氣氛,觀眾不時地隨之搖擺,鼓掌,哼唱。"
德國的《漢堡時報》:"音樂和聲音都象極了。。。幾乎可說是真假難辯。"
澳大利亞的《太陽先驅報》:"棒極了的聲音,棒極了的音樂,棒極了的服裝,棒極了的一個夜晚!"
《日本每日新聞》:"四個完美的甲殼蟲。。。不僅聽起來象甲殼蟲,其表演更如甲殼蟲再現。而6名充滿活力的舞者更讓觀眾大飽眼福。"
《拉斯維加斯評論》:"正如甲殼蟲樂隊,Twist & Shout的四和聲很令人吃驚。即使是正統主義者也會很欣賞他們的表演。"
甲殼蟲樂隊:落入凡塵的音樂精靈
俄羅斯《總結》周刊刊登了德米特里·奧利尚斯基 亞歷山大·丘多傑耶夫的文章《四人結伴,放歌天下》,紀念令全球樂迷為之沉醉的甲殼蟲樂隊。
「甲殼蟲」——一支令全球樂迷為之瘋狂而又徒生感傷的樂隊……
約翰·列儂、保羅·麥卡特尼、喬治·馬丁、林格·斯塔爾,4個來自利物浦、身著褪色牛仔褲、散著零亂頭發,包裹在灰露鼠般上中的年輕小伙——一群墜人凡塵的音樂精靈……
《黃色潛水艇》、《神秘之旅》、《昨天》——時而如泣如訴、時而激情四溢,一組震撼靈魂的音樂……
「我們頭上只有天」
這是列儂那首著名的《想像》中最令人難忘的一句歌詞。稱甲殼蟲樂隊是20世紀全球樂壇的一個奇跡,這毫不誇張。60年代的眾多歌星、偶像都已被歲月所吞噬,如雪泥鴻爪,無跡可尋,但唯有甲殼蟲從未被人們所遺忘。
收錄了當年甲殼蟲樂隊27曾經典歌曲的精選集《1》在34國的銷售排行榜上雄居榜首,單在美國就售出了750萬張。
自樂隊於1970年解散以後,樂壇不知推出了多少組合,試圖填補他們留下的真空。然而,甲殼蟲的地位無法撼動!傳媒的目光始終聚焦在他們身上:他們是否有意再度攜手?
喬治·哈里森——才高天妒
其實,甲殼蟲崇拜的最大受害者並不是1980年死於大衛·托普曼槍下的列依,而是這位敏感多思的吉他天才。
自70年代中期起,喬治·哈里森便在擁有120個房間的豪宅中過起了幽居生活。關於他的傳聞俯拾皆是,或是說他沒日沒夜地祈禱、經常穿著法西斯軍服操練,或是傳他終日伏案作曲,但從不將作品示人,或是說他已經失去理智,將所有訪客拒之門外……
在朋友的影響下,他迷上了神秘的印度教,性格也變得鬱郁寡歡。看來,玄妙的東方哲學似乎已經令他走火入魔。
他已經有10年沒有登台演出了,並且對重組甲殼蟲樂隊的主張深惡痛絕。他對自己失掉了信心,也讓世界感到失望。自1987年以來,他就放棄了個人專輯的創作。然而,一連串的悲劇還是降臨到他頭上。
1997年,喬治在英國接受了喉部腫瘤切除手術。1999年,精神失常的亞伯·拉姆持刀闖人他家中,向他連刺數刀。1980年列依遇害的慘劇似乎又重新上演了。所幸的是,此人並未攜帶槍支,急中生智的妻子用台燈擊傷兇手,才避免了天才的過早殞落。亞伯·拉姆被送人精神病院,但哈里森卻一直深陷於死亡的陰影之中,難於自拔。
後來,他又被診斷出患有肺部和腦部腫瘤,眾多時間都在求醫問葯中度過。倔強的哈里森對上述一切傳聞矢口否認。他已經58歲了,不知道我們還能不能看到他抱起心愛的吉他。一展歌喉……
麥卡特尼——寶刀未老
命運之神似乎格外眷顧他。被英國女王冊封為爵士的保羅·麥卡特尼是英國最富有的藝人:生命中最灰暗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事業和愛情正在向他微笑。
1998年,妻子琳達的辭世令他瀕臨崩潰,幾乎要放棄摯愛的音樂。然而,另一個天使出現在他的面前,這便是33歲的英國名模希瑟·爾斯。有著天使般容貌和魔鬼般身材的米爾斯同樣命運多舛,8年前的一場車禍令她失去了一條腿。此後,她不得不揮淚借別T型台。
兩人於1999年邂逅於一次慈善晚會上。兩年後,這對戀人便傳出了訂婚的喜訊。59歲的未婚夫送給對方一枚價值百萬英鎊的藍寶石指,並宣布婚禮將明年舉行。
麥卡特尼將於11月份推出自己的新專輯,同時進行全球巡演。他的愛好非常廣泛,從事音樂創作之餘,他也出詩集、畫畫,還熱心公益活動。
林格·斯塔爾——推陳出新
喬治的病情、保羅的婚禮都是非常轟動的新聞,但最令甲殼蟲迷興奮的還是林格·斯塔爾的工作計劃。他正在籌備兩張「披頭士」專輯。第一張將延續精選集《1》的風格,取名為《2》。區別在於前者收錄的是甲殼蟲最為經典的歌曲,而後者選擇的則是知名度稍遜,但卻充滿新意的唱段,體現的是甲殼蟲對音樂新的詮釋,估計里邊大部分歌曲的調子將較為晦澀神秘。
第二張新專輯還是老歌,只是對其進行了改編並由3員老將重新灌錄。迄今為止,甲殼蟲樂隊的唱片仍然是張張暢銷。
如今,在世界著名拍賣行中,甲殼蟲樂隊私人物品的交易顯得非常紅火。他們的鋼琴、眼鏡、西服、樂譜都成為稀罕之物。不久前,克里斯蒂拍賣行推出了列依生前寫給保羅·麥卡特尼的一封書信。該信的底價定為11.2萬美元。
曾經榮獲普利策新聞獎的攝影記者凱文科爾意外地找回了丟失37年之久的珍貴底片。它們忠實地記錄了1964年甲殼蟲樂隊波士頓演唱會的場面。甲殼蟲正是憑藉此次巡演而名揚美國。如今,這些老照片已經傳遍了世界,成為甲殼蟲樂迷的至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