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東盟國家政治體制有哪四種
1、人民代表制國家:越南、寮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是亞洲的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位於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國土狹長,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緊鄰南中國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
2、議會共和制國家: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國,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88.5%)之外,還包括周圍63個小島。
3、總統共和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是東南亞國家,首都為雅加達。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
4、君主制國家: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汶萊
泰王國,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君主立憲制國家。泰國位於中南半島中部,其西部與北部和緬甸接壤,東北邊是寮國,東南是柬埔寨,南邊狹長的半島與馬來西亞相連。
5、軍政府國家:緬甸
緬甸聯邦共和國,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內比都。
⑵ 菲律賓政治體制什麼阿基諾三世掌權嗎難道是世襲制還是大選出來的
總統制的,阿基諾三世是選出來的
⑶ 簡介下菲律賓這個國家
菲律賓共和國(他加祿語:Republika ng Pilipinas),簡稱菲律賓(當地華僑或稱作菲律濱),位於亞洲東部,是由西太平洋的菲律賓群島(7107個島嶼)所組成的國家。19世紀末菲律賓經歷了對西班牙革命、美西戰爭、美菲戰爭之後,成為美國殖民地。二戰期間菲律賓為日本所佔領,戰後獲得獨立。美國在菲律賓留下了英語的主導地位以及對西方文化的認同。菲律賓為發展中國家,新興工業國家及世界的新興市場之一,但貧富差距很大。獨立至今,菲律賓曾經歷數次經濟快速成長。然而政局時常動盪,社會的不安定已成為阻礙其繼續發展的一大因素。 中文名稱: 菲律賓共和國
英文名稱: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簡稱: 菲律賓
所屬洲: 亞洲
首都: 馬尼拉
主要城市: 馬尼拉,奎松城,宿務
國慶日: 1946年7月4日
國歌: 《菲律賓民族進行曲》
國家代碼: PH
官方語言: 菲律賓語、英語
貨幣: 菲律賓比索
時區: UTC+8
政治體制: 民主共和制
國家領袖: 總統貝尼尼奧·阿基諾三世
人口數量: 94,013,200(2010年)
主要民族: 他加祿人,宿務人,伊洛戈人等
主要宗教: 天主教,基督新教,伊斯蘭教等
國土面積: 299,764平方公里
⑷ 菲律賓政體是什麼
以流氓(阿基諾)為中心,蠢貨(政府高官)為輔助的,垃圾(不用說都知道是誰,美國佬)做後盾的政體
⑸ 東南亞十一個國家的政治體制
越南:一黨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寮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代議制政體;柬埔寨:代議制;泰國:泰王國是以國王為國家元首的民主體制國家;緬甸:議會制;馬來西亞:君主立憲制(議會君主);印度尼西亞:總統制;汶萊:君主制;菲律賓:總統制;東帝汶:混合政體;新加坡:議會共和制。
⑹ 時事政治 以前無意中看了一本書,說菲律賓的政治制度幾乎是照搬美國式的民,主,但菲律賓仍然貧窮的原
美國,說白了,就是雜交國,集大成,多元化,吸收各個文化,融會貫通
⑺ 東盟各國的政治制度
社會主義制度,如越南,寮國(我國目前不再提寮國為社會主義,但其政體仍是社會主義)
民主資本主義如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汶萊,新加坡,柬埔寨,東帝汶(東還不是東盟成員國)。
軍人政權,如緬甸。(當然,在東盟內,泰國,菲律賓,印尼多少都存在軍人統治的印記)
東南亞國家聯盟的前身是由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3國於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東南亞聯盟。1967年8月7日至8日,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四國外長和馬來西亞副總理在泰國首都曼谷舉行會議,發表了《東南亞國家聯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 ASEAN)的成立。成立幾十年來,東盟已日益成為東南亞地區以經濟合作為基礎的政治、經濟、安全一體化合作組織,並建立起一系列合作機制。現任東盟秘書長王景榮 。
東盟除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5個創始成員國外,20世紀80年代後,汶萊(1984年)、越南(1995年)、寮國(1997年)、緬甸(1997年)和柬埔寨(1999年)5國先後加入該組織,使東盟由最初成立時的5個成員國發展到目前的10個成員國。東盟10國的總面積有45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 3億(1998年統計數字)。觀察員國為巴布亞紐幾內亞。東盟10個對話夥伴國是: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歐盟、印度、日本、紐西蘭、俄羅斯、韓國和美國。 東盟成員國GDP概況
東盟的宗旨是以平等和協作精神,共同努力促進本地區的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文化發展;遵循正義、國家關系准則和《聯合國憲章》,促進本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同國際和地區組織進行緊密和互利的合作。
東盟主要機構有首腦會議、外長會議、常務委員會、經濟部長會議、其他部長會議、秘書處、專門委員會以及民間和半官方機構。首腦會議是東盟最高決策機構,自1995年召開首次會議以來每年舉行一次,已成為東盟國家商討區域合作大計的最主要機制,主席由成員國輪流擔任。外長會議是制定東盟基本政策的機構,每年輪流在成員國舉行。常務委員會主要討論東盟外交政策,並落實具體合作項目。東盟秘書處設在印尼首都雅加達,出版有《東盟常務委員會報告》、《東盟通訊》等刊物。
近年來,東盟積極開展多方位外交。1994年7月成立東盟地區論壇,1999年9月成立東亞-拉美合作論壇,10+3和10+1合作機制也應運而生,2002年1月又啟動東盟自由貿易區。
1997年12月15日,首次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10+3)在馬來西亞舉行。東盟各國和中日韓3國領導人就21世紀東亞地區的前景、發展與合作問題坦誠、深入地交換了意見,並取得廣泛共識。在10+3合作進程中,外交、財政、經濟、農林、旅遊和勞動等6個部長級會議機制已經建立,有力地推動了相關領域的合作。
與10+3並行的是東盟分別與中日韓領導人(10+1)會議,即三個10+1合作機制。>>
2001年11月,在汶萊舉行的第5次東盟與中國領導人(10+1)會議上,雙方領導人達成共識,一致同意在10年內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並授權經濟部長和高官盡早啟動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後將形成一個擁有17億人口、國內生產總值達2萬億美元、貿易總額達1.2萬億美元的大市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將成為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為了早日實現東盟內部的經濟一體化,東盟自由貿易區2002年1月1日正式啟動。自由貿易區的目標是實現區域內貿易的零關稅。汶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6國已於2002年將絕大多數產品的關稅降至0-5%。越南、寮國、緬甸和柬埔寨4國將於2015年實現這一目標。
2003年10月,東盟第九次首腦會議在印尼巴厘島召開。與會各國首腦在會上通過了「東盟共同體」宣言,確立了更為明確具體的目標,向更加密切的共同體邁進。這標志著東盟在政治、經濟、安全、社會與文化領域內的全面合作進入歷史新階段,並朝地區一體化邁進一大步。
同年12月11日,日本和東南亞國家聯盟特別首腦會議在東京開幕,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在會議上宣布日本正式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
2004年7月,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了俄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的聯邦法律。>>
隨著經濟實力和影響的不斷加強,東盟在地區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世紀90年代初,東盟率先發起東亞區域合作進程,逐步形成了以東盟為中心的一系列區域合作機制。其中,東盟與中日韓(10+3)、東盟分別與中日韓(10+1)合作機制已經發展成為東亞合作的主要渠道。此外,東盟還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歐盟、韓國、中國、俄羅斯和印度10個國家形成對話夥伴關系。2003年,中國與東盟的關系發展到戰略協作夥伴關系,中國成為第一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的非東盟國家。
詳細參看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10/28/content_610510.htm
⑻ 一共有幾種國家政體制度
4種
君主立憲制
(1)君主立憲制是資本主義國家以世襲的君主(國王、天皇、女王)為國家元首,君主權力按憲法規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權組織形式。它的產生是資產階級與封建地主階級互相妥協的結果。君主立憲制在當代主要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的形式。
(2)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的主要特徵是:
第一,議會是國家的最高立法機關。
第二,君主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其職責多數是禮儀性的。
第三,政府(內閣)掌握行政大權,由議會產生並對議會負責,受議會監督。
典型國家:英國、日本、泰國、比利時、瑞典、挪威等。
民主共和制
(1)民主共和制是指國家的權力機關和國家元首由選舉產生並有一定任期的政權組織形式。它是多數資本主義國家採用的政體。
(2)資本主義的民主共和制根據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關系不同,可分為議會制共和制和總統制共和制。
(3)議會制共和制的特徵
第一,由普選產生的議會是國民的代議機關,擁有立法、組織和監督政府(內閣)等權力。
第二,政府(內閣)由占議會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來組織,政府對議會負責,當議會通過對政府不信任案時,政府就得辭職或呈請國家元首解散議會,重新選舉。
第三,作為國家元首的總統只擁有虛位,沒有實權。
典型國家:義大利、德國、芬蘭、奧地利、印度、新加坡。
(4)總統制共和制的特徵
第一,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總統總攬行政權力,統率陸、海、空三軍。
第二,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互相獨立。作為立法機關的議會,其議員不能兼任行政官員,而作為行政機關的政府官員,也不能兼任議員。
第三,由當選的總統組織政府。資產階級各政黨能否上台執政的關鍵,不在於是否獲得議會中的多數席位,而是在於總統選舉中能否獲勝。
典型國家:美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印度尼西亞、俄羅斯等。
法國屬於半總統制共和制和半議會制共和制的國家。(可籠統地說為共和制的國家)
君主立憲制與民主共和制的最顯著區別在於國家元首的名稱及產生方式、任期不同(因此二者統稱為議會制),政府都由議會選舉產生,議員可以兼任政府官員;議會制與總統制的區別在於政府與議會的關系不同,元首的權利不同。
注意:無論是實行議會君主制,還是實行議會制共和制或總統制共和制的國家,都是資產階級當政的資本主義國家,都實行普選制,都實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的制度,只不過分權程度不同而已。
⑼ 東南亞國家是什麼政治體制
東南亞國家的政治體制是多種多樣的,當今世界的基本政治體制類型都可以在東南亞找到。細致劃分,則主要有如下5種類型:
1.人民代表制國家:越南、寮國
2.議會共和制國家:新加坡、東帝汶
3.總統共和制國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
4.君主制國家: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和汶萊
(1)君主立憲制: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
(2)絕對君主制:汶萊
5.軍政府國家:緬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