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礦產品貿易首次突破萬億美元
礦產品貿易增幅均低於全國商品貿易的增速。2013年我國礦產品貿易總額突破萬億美元,為1.03萬億美元,增長4.1%(全國商品進出口總額增長7.6%),增幅加快2.9個百分點。其中進口額為6802.85億美元,增長2.9%(全國商品進口總額增長7.3%),增幅加快1.5個百分點;出口額為3514.56億美元,增長6.3%(全國商品出口總額增長7.9%),增幅放慢1.3個百分點(圖2-35)。
圖2-36 礦產品進出口在全國商品貿易中的地位
專欄9 「禁礦令」凸顯原礦進口之困
近五年,傳統資源供應國家或地區出現了限制或禁止原礦出口的政策潮流。例如,2013年,印度、伊朗、墨西哥等國出台了限制鐵礦石出口的政策。剛果(金)禁止出口銅精礦及鈷精礦;印尼於2014年1月12日開始禁礦出口,按要求本地礦企不得以原礦形式出口鎳礦以及其它礦石,出口的礦石必須在本地進行冶煉或精煉,這對我國產能過剩也有有利影響。如果印尼這次禁令能成功促使礦業公司投資冶煉廠、精煉廠,大幅提高產礦國收益,那麼不排除一部分資源型發展中國家紛紛效仿的可能。
但從長遠看,我國大宗礦產過度依賴進口的格局仍無法改變。目前我國的經濟轉型剛剛起步,許多行業的發展高度依賴進口資源,一旦既有進口渠道減少,國內部分企業將面臨「無米下鍋」的尷尬境地。
立足於長遠的戰略思維以及對全球資源的配置能力,都是我國企業所欠缺的。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對原礦資源進行保護,我國精煉行業即將遭受一次較大的沖擊,行業利潤率將持續下滑。
國內企業也認識到資源全球配置的重要性。自2010年開始,我國開始在幾內亞、寮國、斐濟、澳大利亞等國投資建廠,逐步降低對進口原礦石的依賴。但由於缺乏在國外礦產資源股權投資經驗,缺少異國建廠管理經驗,屢遭地區局勢動盪和對方單方面毀約,以及承擔由文化差異帶來的高昂人力成本——中國仍需穩扎穩打,逐步解決問題。
㈡ 東南亞的主要環境問題
【題目】東南亞農業發展與環境問題
【類詞】2002;亞洲;農業經濟;環境
【正文】
農業在東南亞國家的經濟發展中一直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東南亞國家糧食、工業原料、就業機會、出口創匯的重要來源。然而,東南亞國家的農業開發中使用的擴大種植面積、移民墾荒、增施化肥農葯、開發森林以及刀耕火種等生產方式,雖然使農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卻帶來了森林面積減少、水土流失嚴重、土地退化以及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環境問題。
一、東南亞農業發展引起的環境問題
東南亞國家之所以重視農業發展,與其經濟依附性、人口壓力等因素有著密切的聯系。
經濟的依附性。東南亞國家除泰國外,在二戰以前均淪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長期成為帝國主義的原料供應地和商品傾銷市場。這不僅造成東南亞資源不斷減少,而且使該地區的經濟畸形發展,工業落後,農業種植單一。東南亞國家取得獨立後,這種單一的、畸形的依附型經濟結構仍然存在。一是原料出口國的地位尚未根本改變,出口的初級產品中很大一部分是不可再生資源,而一些可再生資源如農產品和木材,也是以大量消耗國家的土地資源、森林資源為代價的。二是東南亞國家在金融方面對發達國家的依附地位仍未改變。20世紀80年代初,發達國家實行緊縮政策,連續提高利率,使包括東南亞國家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債務猛增。由於債台高築,東南亞國家不得不出賣寶貴的自然資源來還債。三是長期以來,東南亞一些國家的糧食不能自給,靠出口經濟作物和資源來換取糧食。
人口的壓力。二戰以來,東南亞各國的人口增長很快,從1960年的1.95億增加到目前的5.11億。從1960年至1998年,東南亞絕大多數國家的人口都增長了1倍以上。寮國1998年的人口是1960年的2.77倍,菲律賓是2.74倍,馬來西亞是2.7倍,越南是2.54倍,柬埔寨是2.32倍,泰國是2.31倍,印尼是2.17倍,新加坡是1.93倍。由於人口增長過快,對食物、住房、教育、衛生保健、交通運輸、自然資源佔用等形成持續不斷的高需求。
為了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對物質的不斷需求,發展民族經濟,增強國力,東南亞國家大力發展農業,大規模開發土地,種植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開采森林資源,擴大出口創匯,並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由於農業開發措施使用不當,導致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
二、採取的應對措施
東南亞國家農業發展所引起的環境問題,已引起國際社會和這些國家的政府及社會的普遍關注。東南亞國家已採取有關應對措施,以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措施主要有:
一是減少和停止原始的耕作、無周密考證的移民墾荒。泰國、緬甸、印尼、越南、馬來西亞等國的政府重視山民經濟的改造,指導山民掌握農業知識,建立永久性農田發展替代種植,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寮國政府於2001年確定的2001-2005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2020年奮斗目標,已明確了在今後幾年內要消滅刀耕火種的耕作方式。停止沒有經過周密考證的移民墾荒。如越南近年來實施定居定耕的移民政策,移民點均要經過認真考證,將經常發生洪水、泥石流地區及貧困山區的居民移遷到新經濟區。
二是禁止非法砍伐,鼓勵植樹造林護林。面對森林面積的不斷減少以及所帶來的嚴重環境後果,加上國際社會的壓力,東南亞國家尤其是老東盟國家自70年代中期以來,逐步限制砍伐森林和木材出口,實施造林計劃,建立森林保護區。印尼政府自70年代中期即實行限制原木出口、鼓勵發展木材加工業和植樹造林的政策。印尼政府以課稅的方式來限制原木的出口,規定每出口1立方米原木課以25.5美元的出口稅、13美元的出口許可費,加上各地區制定的重新綠化費等,每出口1立方米的原本所支付的費用約為50美元。菲律賓1974年開始實施《森林改革法》,鼓勵發展國內木材加工業,規定進行選擇性伐木和造林,1986年禁止原木出口,1989年又禁止出口鋸木。1978年馬來西亞政府也制定了保護森林政策,限制原木的產量和出口量。此時,泰國政府也開始實行了造林計劃,政府和公司合資有計劃地進行伐木和造林,1990年森林採伐受到禁止。越南1991年禁止原木出口,1992年又宣布禁止所有木材出口,但這一禁令不適用於農業部和林業部,這兩個部門仍可以繼續出口和轉運木材。越南近年來十分重視植樹造林工作從1999年開始實施「500萬公頃造林計劃」,造林護林已取得成效,到2000年底,森林覆蓋率達33.2%。
三是發展生態農業和生物科技研究。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新加坡、菲律賓、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國開始了生態農業的理論研究和試驗。1982年成立了一個地區性的協作研究機構——東南亞大學農業生態研究網。新加坡是典型的城郊農業,注重農業科技的研究與開發,用生物科技來發展農業。菲律賓在70年代就開始實行生態農業的實踐,建立生態農場,以馬雅農場較為典型。在生產過程中採用變廢為寶的封閉循環和應用生物之間的生產、消費、分解關系,禁止或減少外來能量(化肥、農葯、生長劑)的投入,通過「清潔生產」來生產「健康產品」。設在菲律賓的國際水稻研究所30年前就培育出了點燃綠色革命火種的「神奇水稻」品種。該研究所目前正在考慮將生物技術和基因工程應用於食物的生產,既可提供健康食品,又可節省土地和水資源,減少耕地退化。馬來西亞目前也開始重視生物科技農業的研究與開發,強調高增值產品的發展,如知識密集型食物加工產品和與健康有關的、具有安全性和環保性的生物科技產品。現在,利用生物科技發展農業已經成為馬來西亞的一個新興產業,該國已經建立了對胡姬花和香蕉進行組織培養的生物工業、油棕的組織培養業。
四是控制人口的增長。為了緩解快速的人口增長對經濟、就業、社會和環境帶來的壓力,東南亞國家從20世紀60年代便開始實施家庭計劃,有計劃地控制人口的增長,並取得一定的成效。東南亞國家的生育率已有所下降,到1998年,平均每個婦女生育孩子的數量,新加坡是1.5個,馬來西亞是3.1個,印尼是2.7個,菲律賓是3.6個,越南是2.3個,柬埔寨是4.5個,寮國是5.5個,緬甸是3.1個,泰國是1.9個。雖然一些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已下降,但是菲律賓、柬埔寨、寮國和緬甸等經濟比較落後的國家仍保持較高的生育率。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減少對經濟和環境的壓力仍是東南亞國家面臨的課題。
東南亞國家盡管已採取了減緩農業發展造成環境退化的有關措施,但是,由於經濟、社會、政府等方面的原因,保護環境的成效並不樂觀。雖然禁止原木出口和非法採伐,但是執法不嚴,收效不大。為了增加外匯收入,有的國家政府下令禁止了,隨之又放開,如寮國政府於1991年8月禁止一切採伐活動,但1992年又取消了禁令,向幾個外國公司租讓了伐木權。緬甸於1988年宣布禁止砍伐森林,但該國政府後來又同幾家泰國公司簽訂採伐木材的合同。印尼雖然限制出口原木,但是,幾十年來,印尼以擴大木材產品出口作為其經濟的增長點,開始是出口原木,禁止原木出口後,又出口木材產品。目前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膠合板生產國,膠合板產品成為該國的非石油天然氣產品中僅次於紡織品的第二大出口創匯的產品。據官方統計,1999年印尼有105個膠合板工廠,1701個鋸木加工廠和6個造紙廠,膠合板出口創匯總計達85億美元。這些膠合板和造紙廠,均以木材為原料,膠合板、紙漿的生產和創匯越多,需要的木材也越多,砍伐森林就越多。。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對水質和土壤也帶來了新的污染。由此可見,如何減少農業發展引起的環境問題仍是擺在東南亞各國政府面前有待解決的課題。(njdk212)
㈢ 2021年鎳價為什麼突然大漲
2021年,原料端整體偏緊,在不銹鋼和新能源雙輪驅動下,鎳價重心上移。但宏觀干擾因素不斷,鎳價波動較大。滬鎳與倫鎳趨勢大體一致。
一季度,1-2月在鎳礦季節性挺價、海運費持續上漲、下游不銹鋼高排產、新能源行業消費旺盛、菲律賓暫停某島嶼上的鎳礦開采活動,以及印尼鎳鐵迴流不及預期等多重利好因素影響下,市場判斷鎳鐵存在缺口,滬鎳持續拉漲至150000元/噸附近。3月在青山高冰鎳事件沖擊下,市場預期鎳鐵過剩和硫酸鎳生產成本大幅下降,滬鎳連續兩天跌停,期間最多暴跌超過20000元/噸。
二季度,盡管國內不銹鋼受到取消出口退稅政策影響,但海外經濟復甦,不銹鋼需求向好,鋼價持續上漲,中國不銹鋼出口表現良好。同時,在海外消費刺激下,印尼不銹鋼排產大量增加,鎳鐵整體供不應求。此外,硫酸鎳原料存在缺口,對鎳豆自溶性需求上升。多重利好下,鎳價震盪偏強。
三季度,7、8月份印尼疫情持續發酵,引發市場對鎳鐵迴流不暢的擔憂,高鎳生鐵議價重心持續拉漲至1450元/鎳點,鎳價穩步拉漲。9月中下旬,國內「能耗雙控」和「限電限產」政策趨緊,下游不銹鋼減產幅度大於上游鎳鐵,加之國慶節前避險情緒升溫,鎳價震盪偏弱。
四季度,10月中上旬國家禁止「一刀切」限電,下游逐步復產,在成本支撐和新能源消費需求驅動下,鎳價創下歷史新高至161600元/噸。10月下旬煤炭價格連續跌停,市場預期鎳鐵成本下移,鎳價跟跌。偏弱震盪大半個月後,11月下旬,在需求支撐下,鎳價觸底140000附近後強勢反彈。
2022年鎳期貨策略年報:供需結構性矛盾仍存,價格重心上移
基本面主要邏輯
(1)鎳礦:季節性規律明顯,菲律賓紅土鎳礦品位下降,進口量下滑
據海關總署,2021年1-10月,中國鎳礦進口量3760.70萬噸,同比增加17.67%。其中,自菲律賓進口鎳礦3417.24萬噸,同比增加29.24%。增量主要源於基數效應,即去年菲律賓疫情惡化,導致鎳礦進口量下滑。預計2021年全年鎳礦進口量約4500萬噸;2022年鎳礦進口量約4100萬噸,減量主因是菲律賓鎳礦品味下降和印尼大量鎳生鐵產能投放。此外,2021年11月18日,菲律賓礦產和地球科學局(MGB)提議推動逐步限制原礦出口的政策,為該國采礦業的礦物加工和增值鋪平道路。但是,正如菲律賓鎳工業協會(PNIA)主席Dante Bravo所說,菲律賓當地運營工廠成本高昂,基礎設施不完善,電力供應不充足,鎳和不銹鋼產業並未成體系,故禁止原礦出口仍需時日。
每年11月到次年4月,菲律賓主礦區進入雨季,鎳礦開采和發運受到影響。此時,我國鎳礦進口量減少,港口去庫速度較快;同時,海運費上漲,鎳礦價格偏強。目前,鎳礦港口庫存與去年相當,但是下游鎳鐵受能耗和限電管控,季節性挺礦現象不明顯,反而出現鎳鐵廠向礦端尋求讓利。
㈣ 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鎳礦分布及港口 主要在哪裡
1、菲律賓的鎳礦集中分布在棉蘭老島的Davao Oriental省和巴拉望島(Palawan),儲量分別為4.757億噸(占總儲量43.69%)和4.071億噸(占總儲量37.38%)。其它有較大規模鎳礦藏的省還有棉蘭老島的東達沃省(Surigaodel Norte)的諾諾克島(Nonoc)和呂宋島的三描禮士省(Zambales)。
主要的鎳礦出口港為三描禮士港,還有棉蘭老島的蘇里高(Surigao)
——西巴布亞省 Papua Barat
東南蘇拉威西的出港口主要是北科拉威(Konawe Uatra)和北科拉卡 (Kolaka Utara)兩縣。
西巴布亞的港口主要是該省首府馬諾誇里(Manokwari)
㈤ 我想詢問菲律賓的礦產資源分布情況
菲律賓境內礦藏主要有銅、金、銀、鐵、鉻、鎳等20餘種。銅蘊藏量約48億噸、鎳10.9億噸、金1.36億噸。地熱資源預計有20.9億桶原油標准能源。巴拉望島西北部海域有石油儲量約3.5億桶。
在宿務省鐵礦主要在Talamban貯量交代礦床,集中沿著石灰質層位火山沉積形成,礦石色澤光亮,大量的赤鐵礦、磁鐵礦、其次褐鐵礦和黃鐵礦,脈石是由孔雀石、石青、方解石、石榴石、綠泥石、綠簾石、石英和鐵鎂礦物組成。
Domaco鐵礦床,位於呂宋島中東部北甘馬仁省(camarines norte)巴格尼班市(jose panganniban)西南部。預獲詳查區內鐵礦資源量1000萬噸。
菲律賓境內野生植物有近萬種,其中高等植物有2500餘種。主要有松柏、竹子、龍腦香、紅樹、松樹等。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菲律賓有570萬公頃的森林面積,其中龍腦香為38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66.6%;苔蘚樹林為11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19.3%;亞樹種樹林為5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約8.8%;松樹為2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約3.5%;紅樹屬樹林為1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約1.7%。
㈥ 現在印尼和菲律賓疫情嚴重,請船員兄弟別去廈門西凌海運公司,他們的船就去這兩地方拉煤和鎳礦,切記
再一次嘗到那種蒸籠一般的滋味,他才猛然想起一樁事,步行者球員都將獲得表現的機會。
卻俯身一手揪起她凌亂的長發,
㈦ 中國如何應對印尼鐵礦石禁止出口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29
㈧ 新能源大環境下 鎳會成為最有價值的金屬嗎
去年鎳價受系統性風險影響出現大幅下跌,在跌至90000附近之後出現反彈,至今從最低點反彈已經 漲幅達45% 左右, 未來的行情是否還會延續多頭趨勢?
圖1:滬鎳指數日K線圖
01 新能源 汽車 行業爆發 電池高鎳化傾向明顯
1月11日,乘聯會發布2020年12月份全國乘用車產銷數據。12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21.0萬輛,同比增長53.6%,環比11月增長15.6%。其中插電混動銷量3.4萬輛,同比增長111.7%。純電動的批發銷量17.6萬輛,同比增長45.9%。12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多元化發力,突破萬輛銷量的企業有上汽通用五菱41,089輛、比亞迪28,075輛、特斯拉中國23,804輛,上汽乘用車18,167輛,長城 汽車 10,729輛。
2020年新能源車批發銷量117萬輛,同比增長12.0%,特別是下半年銷量增長強勢。2020年新能源車零售110.9萬輛,同比增長9.8%,國內外新能源車呈現全面增長的良好表現。
這點從各家新能源 汽車 的股價上也有體現:
圖2:特斯拉年度股價走勢圖
圖3:蔚來年度股價走勢圖
圖4:小鵬 汽車 年度股價走勢圖
圖5:五菱 汽車 年度股價走勢圖
這些新能源 汽車 的股價一年之內至少翻了2倍以上,特別是龍頭企業特斯拉,股價翻了近10倍。
新能源 汽車 要想提高普及率,就需要在續航上提升,以及生產成本上降低,目前市場普遍看好高鎳電池。
所謂高鎳電池,既是電池電極材料中鎳的比例大幅提高,隨著鎳的比例提高有效了降低了金屬估的使用量,從而降低電池成本,同時高鎳電池也提高了電池整體能量密集度,在續航上也提高大幅提升,高鎳電池將是未來的主流方向。
特斯拉一直在推動高鎳電池材料的發展和應用。
就在今年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馬斯克公開強調:「任何礦業公司,請開采更多的鎳。如果您以環保的方式高效地開采鎳,特斯拉將為您提供一份長期的巨額合同。」
外媒報道,特斯拉正在向加拿大礦業Giga Metals購買大量低碳鎳,用來滿足電池製造的需求。同時,特斯拉正計劃在全球鎳礦基地-印尼爪哇中部巴塘地區建立工廠。再結合2020上半年的一則消息,特斯拉申請了一項單晶鎳鈷鋁電極專利,提高鎳的比例,可能會增加能量密度和電池壽命,採用這種新電極的電池將可以充電4000次,總續航里程有望超過100萬英里,大約160萬公里。」
隨著高鎳電池的升級應用,鎳的需求將不斷增加,這會對鎳的價格形成支撐。
02 印尼禁止原礦石出口 礦石貿易供應量下滑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數據,2019年全球鎳的儲量共有8900萬噸,而按照目前的開采速度來算,這些鎳資源大約可供開采37年。其中,鎳儲量最大的前3個國家分別為印尼、澳大利亞和巴西,共計佔有全球60%的鎳資源。
中國的鎳儲量則較為稀缺,僅佔全球儲量的3%,我國鎳礦資源主要都要從印尼和菲律賓進口。
國內的紅土鎳礦基本全部依賴於進口,主要來源國為菲律賓和印尼,這兩個國家的供應量佔到了90%以上。無論運距還是供應角度來說,這兩國都是我國鎳礦石進口最佳來源。但2020年,印尼正式禁止鎳礦石出口,鎳礦石主要出口國由印尼、菲律賓雙主力變成了菲律賓單主力。不過經過近些年的開發,菲律賓一些高品位的礦山面臨著枯竭的現狀,目前開采出來的高品位鎳礦逐漸下降,產量供應擴張能力有限,應對印尼缺席的礦石國際貿易需求仍顯力不從心。我國雖然增加從澳洲資源進口,但明顯從運距成本,還是出口國配額限制來說都受到較多限制,拓展空間非常有限。
需求增加,供給減少,鎳未來將面臨供需緊平衡的局面。
03 後市如何演繹?
從周K級別周期來看,滬鎳目前仍處在多頭趨勢中。
圖6:滬鎳2103合約周K線圖
從日K線級別來看,目前最大壓力位於135000,如能連續兩日收在此價位之上就算是突破。
圖7:滬鎳2103合約日K線圖
從中長線來看,我認為後市滬鎳震盪走高的可能性較大,不過,這個位置阻力較大,試多的投資者請控制好倉位。
本文源自美爾雅期貨
㈨ 鎳礦主要出口國有哪些
印尼、菲律賓。
拓展資料:
鎳:印尼鎳產業鏈持續擴張,菲律賓高品礦逐漸稀缺。自2014年印尼宣布禁止鎳礦出口,中國企業家開始投資成本更低、資源豐富的印尼,當地鎳生鐵和下游不銹鋼產業得以拓展,從最初的只有鎳礦出口,轉變為現在的鎳生鐵、高冰鎳、不銹鋼主要出口國,在產業鏈中占據了主要位置。
向前看,我們認為印尼仍是全球鎳生鐵、高冰鎳和不銹鋼主要新增供給來源,並逐漸擠壓中國高成本鎳生鐵生產商。但由於印尼出口政策收嚴趨勢以及鎳供給進一步集中於印尼,貿易壁壘強化、產業鏈成本上升的風險上升。
另外,自2020年印尼正式禁止鎳礦出口後,中國90%以上的鎳礦進口來自菲律賓。近兩年,菲律賓高品位鎳礦出現枯竭的跡象,發往中國的多為中低品位鎳礦,中國鎳鐵廠面臨成本上升、對印尼高品位鎳鐵依賴度增加的問題。
鎳(Nickel),是一種硬而有延展性並具有鐵磁性的金屬,它能夠高度磨光和抗腐蝕。鎳屬於親鐵元素。地核主要由鐵、鎳元素組成。在地殼中鐵鎂質岩石含鎳高於硅鋁質岩石,例如橄欖岩含鎳為花崗岩的1000倍,輝長岩含鎳為花崗岩的80倍。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鎳化合物在一類致癌物清單中,金屬鈷,金屬鎳和含有66-67%鎳、13-16%鉻和7%鐵的合金粉末的體內植入異物、鎳金屬和鎳合金在2B類致癌物清單中。
隕石包含著鐵和鎳,早期它們被作為上好的鐵使用。因為這種金屬不生銹,它被秘魯的土著看作是銀。一種含有鋅鎳的合金被叫做白銅,在公元前200年的中國被使用。有些甚至延伸到了歐洲。
在1751年,工作於斯德哥爾摩(瑞典首都)的Alex Fredrik Cronstedt研究一種新的金屬——叫做紅砷鎳礦(NiAs)——其來自瑞典的海爾辛蘭的Los。他以為其包含銅,但他提取出的是一種新的金屬,他宣布並命名為Nickel(鎳)於1754年。許多化學家認為它是鈷,砷,鐵和銅的合金——這些元素以微量的污染物出現。直到1775年純凈的鎳才被Torbern Bergman製取,這才確認了它是一種元素。
㈩ 杜特爾特請求中國派兵打海盜,有何用意
菲律賓是南海一個主要的爭奪者,這些年屢次對中國展開不友好的行為。但是隨著菲律賓的總統更換,新上任的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開始和中國修好,這一系列的調整,說明菲律賓知道自己應該跟誰搞好關系才是正確的。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想要和中國搞好關系,是很明智的事情,這樣菲律賓才能真正的發展,因為中國才是可靠的夥伴。
菲律賓是傳統意義上中國的一個友好領邦,在歷史上菲律賓一直保持著對中國的尊重,這一點跟菲律賓的領導人有很大的關系。中國對於菲律賓總統的示好,應該保持一個清醒的認識,最起碼要讓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有一個明確的表示,這樣中國和菲律賓才可以進一步發展雙方的關系。
近期杜特爾特請求中國派兵來支援菲律賓,主要是要求打擊海盜,這是杜特爾特自己的一個考慮。因為現在美國在菲律賓可以駐軍,這點是上一代菲律賓領導人做出的糊塗事情,所以杜特爾特希望拉中國進入菲律賓的范圍,這樣中國可以看到菲律賓的誠意,可以進一步的幫助菲律賓建設自己的經濟。
同時我們需要注意的事情,杜特爾特邀請中國軍隊到菲律賓支援,名義是打擊海盜,實際上是遏制美國的軍隊,如果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海軍介入的話,那麼美國的駐軍就不可能在菲律賓完全展開,這樣杜特爾特就會有自己的施展空間,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強自己的政治資本,這是杜特爾特主要考慮的一個方面。
當然我們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國家,在菲律賓總統要求打擊海盜的情況下,應該派出一部分軍隊去幫助菲律賓,這樣我們可以做出自己的大國形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得到菲律賓的信任。大家還需要注意一點,如果中國軍隊幫助菲律賓打擊海盜,那麼中國的軍事力量就可以突破到南海的邊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