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反法西斯戰爭各國傷亡人數
一、第二次世界大戰軍隊傷亡情況
1、澳大利亞傷亡人數為23,400;
2、加拿大傷亡人數為37,500;
3、中國傷亡人數為2,050,000;
4、南非傷亡人數為6,840;
5、紐西蘭傷亡人數為10,000;
6、法國和解放法國隊伍傷亡人數為210,000;
7、美國傷亡人數為292,000;
8、英國傷亡人數為264,000;
9、巴西傷亡人數為943;
二、受襲擊國家傷亡人數
1、阿爾巴尼亞傷亡人數為20,000;
2、比利時傷亡人數為12,000;
3、保加利亞傷亡人數為1,000;
4、捷克斯洛伐克傷亡人數為46,000;
5、丹麥傷亡人數為1,800;
6、芬蘭傷亡人數為82,000;
7、衣索比亞傷亡人數為5,000;
8、希臘傷亡人數為88,300;
9、印度傷亡人數為24,300;
10、盧森堡傷亡人數為4,000;
11、菲律賓傷亡人數為27,000;
12、挪威傷亡人數為3,000;
13、荷蘭傷亡人數為7,900;
14、波蘭傷亡人數為123,000;
15、南斯拉夫傷亡人數為300,000;
16、羅馬尼亞(從1944年起)傷亡人數為5,000;
17、蒙古傷亡人數為3,000;
三、軸心國傷亡人數
1、保加利亞(到1944年)傷亡人數為9,000;
2、匈牙利傷亡人數為200,000;
3、日本傷亡人數為1,850,000以上;
4、羅馬尼亞(至1944年)傷亡人數為290,000。
四、平民傷亡人數
1、阿爾巴尼亞傷亡人數為10,000;
2、奧地利傷亡人數為125,000;
3、比利時傷亡人數為76,000;
4、保加利亞傷亡人數為10,000;
5、中國傷亡人數為17,000,000以上;
6、捷克斯洛伐克傷亡人數為294,000;
7、丹麥傷亡人數為2,000;
8、衣索比亞傷亡人數為5,000;
9、芬蘭傷亡人數為2,000;
10、法國傷亡人數為350,000;
11、希臘傷亡人數為325,000;
12、匈牙利傷亡人數為290,000;
13、印度傷亡人數為25,000;
14、羅馬尼亞傷亡人數為200,000;
15、波蘭傷亡人數為5,680,000;
16、菲律賓傷亡人數為91,000;
17、挪威傷亡人數為7,000;
18、荷蘭傷亡人數為200,000;
19、南斯拉夫傷亡人數為1,200,000;
20、美國傷亡人數為6,000;
21、英國傷亡人數為92,700;
22、蘇聯傷亡人數為17,400,000以上;
23、日本傷亡人數為672,000。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直接死於戰爭及與戰爭相關原因(如因戰爭導致的災害、飢饉、缺醫少葯、傳染病蔓延、徵兵、徵募勞工、屠殺等)的人約為7000萬。
在這7000萬人中蘇聯佔2660萬(1941年-1945年,軍人佔35%,蘇聯方面因戰爭造成的傷病人數也是及其巨大的,僅在冊軍人的傷病累計數便高達1830多萬人次),中國約佔1800萬人。
7000萬人按死因可分為三類:一是死亡的軍人;二是死於屠殺虐殺的平民及戰俘;三是死於戰爭相關原因的人員。
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軍人死亡人數合計約有1800多萬(不含死亡的俘虜);死於交戰各方刻意殺戮的平民和戰俘大概也有1800多萬(其中80%以上死於納粹德意志第三帝國之手);而死於戰爭相關原因如因戰爭導致的災害、飢饉、缺醫少葯、傳染病蔓延、徵兵、徵募勞工等的人數則在1500-3000多萬。
軍隊在戰爭中的損失(減員)一般由死亡、傷病、被俘、失蹤等幾部分構成,而軍人的死亡又包括陣亡、因傷致死、其它原因致死等成分。
另外,軍隊所處的戰爭態勢不同,其損失的構成便有極大差別,以蘇德戰爭期間的蘇軍為例,蘇軍的歷年月均損失為:1941年71萬,1942年61.4萬,1943年65.5萬,1944年57.3萬,1945年70萬,相差並不太大,損失最慘的1941年與損失最輕微的1944年之比不過為1.24倍。
但其歷年損失中死、傷、俘構成比例卻有天壤之別,其1941年死亡及被俘失蹤人員月平均為49.6萬,1942年為27.1萬,1943年19.2萬,1944年14.7萬,1945年18.6萬,其高低之差達3.37倍以上。
一般來說,處於進攻的一方其傷員所佔比例較大,而敗退的一方,由於其傷員無法及時撤出,或最終成為俘虜,或因得不到有效醫治而死亡,因此敗退的一方其損失中死亡、被俘人員所佔的比例一般都較大。
其中又尤以被合圍的部隊最為典型,如被合圍在斯大林格勒的28萬德軍,除了3萬多傷員空運出圍外,剩下的就非死即俘了。日本在太平洋戰場所遇也有類與此,一個個的島嶼成了已喪失制海權的日軍的死亡陷阱,死亡成了絕大部分守島日軍的歸宿。
② 二戰期間日本在菲律賓陣亡人數
據《日本陸海軍事典》統計,日軍在菲律賓就戰死陸軍36。87萬人,海軍11。79萬人,合計48。66萬人。加上軍屬,共計死亡51。8萬人(而據大岡昇平所著的《萊特戰記》稱,日軍在菲律賓的戰斗人員死亡總計達55萬人,非戰斗人員死亡4萬人)。
③ 二次大戰,日美分別的傷亡人數
二次世界大戰是歷史上死傷人數最多的戰爭,共有5500萬-6000萬人死亡,1.3億人受傷,合計死傷1.9億人。以下是主要國家死傷人數:
中國二戰死亡人數一直說不太清,因為統計不清楚,學者估計有1200萬人-1800萬人,不過90年代以後,數據漸漸明了:約1800萬。其中士兵死亡人數約148萬,其中國軍135萬,共軍(包括游擊隊)約10萬-12萬多,其餘為平民
蘇聯二戰共有2680萬人死亡,其中正規軍隊死亡人數有890萬人(一說1400萬人),民兵人數大大超過這個數據,其餘是平民。二戰蘇聯士兵死亡人數一直是個爭論很大的問題,因為在衛國戰爭時期,許多平民男子和婦女被臨時編入了紅軍,所以很難說清他們是正規士兵還是平民或民兵,所以有了士兵死亡890萬和1400萬兩種說法,不過西方認同前種說法的多。其中死於蘇德戰場的士兵有880萬左右;死於蘇日戰場的有1萬人不到;死於蘇芬戰場的有近9萬人。
美國有38萬軍人死於二戰,其中在西歐和北非有25萬餘人死亡,在太平洋約有12萬人以上死亡
英軍有40萬人死於二戰,其中士兵約有近38萬;在太平洋死亡約3萬;其餘在歐洲和北非。
德國二戰死亡約800萬人,其中士兵約600萬,其餘平民。其中死於西線和北非約有50萬,其餘死於東線蘇德戰場。
日本二戰死亡人數近300萬,其中士兵死亡約190萬(日歷史教科書上寫185萬),其中在中國戰場死亡人數約44萬;在東南亞被英軍、中國入緬遠征軍(消滅日軍1萬還多)、游擊隊殺死約18萬;在蘇日戰場死亡10萬餘人;在太平洋與美軍戰斗中死亡約120萬;志願人員、童子軍死於戰爭近40萬;平民被美軍原子彈、炸彈炸死人數約在55萬人以上(日方面統計)
義大利死亡約20萬,大部分為士兵,主要死於北非戰場
南斯拉夫死亡人數為170萬
法國死亡人數為30萬左右
二戰的傷亡統計數據很混亂,這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國籍不明。二戰是人類歷史上最殘酷的全面戰爭,參戰各國都是不擇手段的尋找兵源,尤其是日德兩國,兵源來源很復雜。日本除了本國兵源外,還有不少來自殖民地朝鮮與台灣的,這些人與漢奸偽軍不同,他們是穿正規的日軍軍裝,編入日軍編制的。
德國的情況更復雜。除了本國兵源外,德軍兵員還有以下這么幾個來源。一、德國之外的日耳曼民族。以希特勒祖國奧地利、捷克蘇台德地區日耳曼人為主,這兩個地區的參軍比例與德國本土不相上下。其次是居住在波蘭、匈牙利、烏克蘭、羅馬尼亞、波羅地海三國的日耳曼人。這些人戰後命運很慘,受到所在國的迫害與驅逐,絕大部份被迫背井離鄉,最後被原西德接收,成為西德國民。二、美洲及澳洲的德裔,以美國、加拿大、阿根廷、巴西為主,其中美國最多。三、法國的阿爾薩斯及洛林地區居民,這些人至今弄不清楚自已是德國人還是法國人。四、大北歐優秀民族。與德國血緣關系較近的丹麥、瑞典、挪威、荷蘭也有不少人加入德軍。五、波蘭、烏克蘭人。
所以德國的傷亡數據的統計口徑一直很不統一。有說990萬的,其中正規軍人死亡400萬,其餘是平民與民兵。當然,這可能包括了所有參加德軍的人。
蘇聯雖然沒有什麼外籍人參軍,但情況也很復雜。有不少平民是被蘇軍自已當叛徒槍斃的,還有許多少數民族倒斃在流放西伯利亞與中亞的途中,這應當不能算做傷亡的。此外,一般認為蘇正規軍傷亡是860萬,但民兵與游擊隊的數據是多少就只有天知道了。
英國死亡40萬,不知道包不包括殖民地軍。
南斯拉夫170萬,其中大部份死於自相殘殺。德軍佔領南斯拉夫後,採取了扶持克羅埃西亞打擊塞爾維亞的政策,數十萬塞族人遭到克羅埃西亞傀儡當局的殺害。
波蘭死亡600萬,其中300萬猶太人,大部份死於納粹集中營,小部份死於波蘭人之手。另外還於一部份波蘭人參加了德軍,大部份死於蘇德戰場,小部份死於西線。
美國的數據可能是最清楚的。因為沒有外籍人參軍,也沒有平民傷亡。所以美國40萬的數據沒有異議。
④ 困守菲律賓的日軍大量餓死,為何不能從菲律賓就地補充食物呢
菲律賓戰役是二戰中美國對日作戰的重要戰役。其主要戰略目的就是切斷日本本土與東南亞的海上交通補給線,使得日本從東南亞掠奪的戰略資源無法運回本土,又可使得日本南方軍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被抓到的日軍)
日軍處於絕望的島嶼和密林中時,最開始人們可能因為飢餓不得不吃死去同伴的屍體,因為其是可靠的蛋白質來源。後來死人吃沒了的時候,最原始的生存本能會促使人們互相殘殺,來確保自己活下去。這也就是為什麼,最後能夠找到的殘余的日本兵都是個體的原因。他們很多人或避免自己被殺而逃走,或者是殺了別人而活下來的。菲律賓戰役持續了將近10月的時間,美軍吸取相關之前硫磺島的戰役教訓,減少自身傷亡,拉長了整個菲律賓戰役的進程,沒有對於那些避退叢林和島嶼日軍過分追擊,放任他存在。日軍沒有補給,彼此聯系也被切斷,無法組織大規模進攻。這其實造成大批日軍餓死和病死的主要原因。
⑤ 二戰日本總的死了多少士兵
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死亡情況(不含被俘及傷病):
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死亡人數總計為185萬人:
(1)對美英等國作戰死亡129萬人(包括飛虎隊在中國戰場打死的日軍)。主要分布於菲律賓(52萬)、緬甸(18萬,包括中國遠征軍打死的1萬多日軍)、沖繩(10萬)等等。
(2)在中國戰場死亡44萬多人(1937年7月-1945年10月,傷、亡、俘累計則為133萬。另外1931年9月-1937年7月間損失累計為17萬,其中死亡2.6萬)。
(3)蘇日戰爭死亡8.3萬人(1945年8月9日-1945年8月21日)等等。
⑥ 菲律賓二戰結束殺了日本多少俘虜
1942年4月9日,巴丹半島失守,7.5萬名美菲聯軍向日軍投降,其中美軍12000名。1942年5月6日,溫萊特帶領1.2萬人向日軍繳械。加上以前被俘的,被日軍俘虜的美菲戰俘達到了9萬多人。溫萊特中將剛剛接替麥克阿瑟行使了2個月的菲律賓戰場最高指揮權,就成了日軍俘虜,先是關押在呂宋島中部的奧德內爾戰俘營,後來又關押在中國台灣的戰俘營,最後被關押在了中國奉天的集中營—— 現今遼寧省沈陽市。
⑦ 二戰中日本軍民死亡人數是多少
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死亡人數總計為210多萬人:
對美英等國作戰死亡155.5萬人(其中陸軍114萬,海軍41.5萬)。主要分布於菲律賓(52萬)、緬甸(18萬)、沖繩(10萬)等等。
在中國戰場死亡45.5萬多人(約一半為陣亡,其中1937年7月-1945年8月14日死亡40.4萬人,1945年8月14日以後死亡5.1萬人,傷、亡、病、俘累計則為133萬。另外1931年9月-1937年7月間累計減員為17萬,其中死亡1.7萬)。
蘇日戰爭死亡8.3萬人(1945年8月9日-1945年8月21日),另有5.7萬被俘人員死亡。
⑧ 二戰時這里被稱日軍墳場,日軍在此傷亡到底多少
要說二戰時期,日本法西斯最大的海外戰場,當屬中國戰場了。作為歷史上日本做夢都想佔領的土地,中國對日本而言無疑充滿了無盡的誘惑。雖然日軍在二戰後期還開辟了太平洋戰場,但核心始終是放在中國。
⑨ 日本在二戰中死亡了多少人
日本陸海軍事典(原書聲稱資料來源為日本厚生省援護局1956年3月調查數據) 二戰期間日軍的死亡人數(指軍人,不含平民) 滿洲地區: 陸軍損失:兩萬六千人(26,000) 海軍損失:五百人(500) 合計損失:兩萬六千五百人(26,500) 中國大陸本土地區: 陸軍損失:三十八萬五千兩百人(385,200) 海軍損失:一萬九千四百人(19,400) 合計損失:四十萬零四千六百人(404,600) 緬甸、印度地區: 陸軍損失:十六萬零四百人(160,400) 海軍損失:一千五百人(1,500) 合計損失:十六萬一千九百人(161,900) 台灣地區陸軍損失: 兩萬七千二百人(27,200) 海軍損失:一萬零兩百人(10,200) 合計損失:三萬七千四百人(37,400) 1945年8月15日以後(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 滿洲地區: 陸軍損失:一萬九千九百人(19,900) 海軍損失:三百人(300) 合計損失:兩萬零二百人(20,200) 中國大陸本土地區: 陸軍損失:五萬零四百人(50,400) 海軍損失:七百人(700) 合計損失:五萬一千一百人(51,100) 緬甸、印度地區: 陸軍損失:兩千六百人(2,600) 海軍損失:零(0) 合計損失:兩千六百人(2,600) 台灣地區: 陸軍損失:一千三百人(1,300) 海軍損失:四百人(400) 合計損失:一千七百人(1,700) 日本在二次大戰中各戰場的陸海軍人死亡合計兩百一十二萬一千人(2,121,000) 以上數據統計自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8月14日(蘆溝橋事變到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前)。不排除縮小的可能
⑩ 在二戰時日本的死亡是多少
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死亡情況: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死亡人數總計為210多萬人:
對美英等國作戰死亡155.5萬人【應該是去的軍人總數】(其中陸軍114萬,海軍41.5萬)。主要分布於菲律賓(52萬)、緬甸(18萬)、沖繩(10萬)等等。
在中國戰場死亡45.5萬多人(約一半為陣亡,其中1937年7月-1945年8月14日死亡40.4萬人,1945年8月14日以後死亡5.1萬人,傷、亡、病、俘累計則為133萬。另外1931年9月-1937年7月間累計減員為17萬,其中死亡1.7萬)。
蘇日戰爭死亡8.3萬人(1945年8月9日-1945年8月21日),另有5.7萬被俘人員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