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清朝的中期,乾隆為什麼會拒絕菲律賓納入中國的請求
乾隆十八年(1753年),蘇祿蘇丹國王上請乾隆皇帝《奉納版圖表文》,請求將本國土地、丁戶編入中國版圖,也就是說成為大清的一部分。
蘇祿蘇丹國是古代在蘇祿群島上建立的一個國家,是現在菲律賓國土的一部分。
(乾隆)
這就好比現在的菲律賓總統杜特爾,他多次提出要把菲律賓變成美國的第51個州,也就是說讓菲律賓加入美國,美國總統特朗普不是一樣拒絕了嗎?
最後一句話,古代蘇祿蘇丹國其實並不是現在的菲律賓,只是現在菲律賓國土的一部分。
題目說菲律賓請求加入大清不正確,菲律賓在1946年才宣布獨立的,這時候大清已經滅亡30多年了,之前菲律賓是西班牙,美國和日本的殖民地。
『貳』 「菲律賓」主動向清朝獻土歸降,卻被乾隆拒絕,是為何
擁有央央國土的乾隆皇帝是看不上蘇祿國的那點海島土地,從當時中國的背景下來看,乾隆在位期間將康乾盛世推動到了最繁華的時候,菲律賓在那時是蘇祿國,乾隆皇帝是沒有把那點兒土地放在眼裡,那個時候的天朝思想在皇帝以及臣下的心裡已經很嚴重了,一個個都自負得很,看不上這巴掌大的地方。
後來蘇祿國在與西班牙的殖民抗爭中缺乏物資來清朝求援乾隆也不予理會,認為這是你們兩個國家之間的事情,與我無關。乾隆只是吩咐人送了對方一些小禮物,人家想要求的物資一點沒給,人家年年來朝貢,現在有難了向你求援卻是這樣的態度,不免讓人覺得心寒,於是從此以後蘇祿國停止了朝貢,回去專心對付西班牙了。
『叄』 清朝若是同意的話,哪兩個國家會是中國的版圖
都知道,中國歷史上的這些個王朝,都會有一些附屬國,只不過是數量多少罷了。清乾隆期間,清朝的疆域版圖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使得滿清盛名遠揚。於是,就發生了兩件事,有兩個地方主動提出想加入清朝這個大家庭。只是,乾隆皇帝不太歡迎人家,就非常乾脆的拒絕了。
後人分析此事,就說:這位皇帝沒有海洋主權意識,讓中國白白錯失了這么好的機會。其實,在說這事時,不妨再將他爺爺做的事做一番對比。
雖然,史上出了這么多皇帝,看著帽子都一樣,但高下的差距還真的不是一般大。
當年,秦始皇就是要南下遠征服百越,漢武帝就是要將匈奴打跑。可見,眼中沒有世界(天下)的概念,即使再努力,也不知道自己統治的國家將來會變成什麼樣。
雖然,歷史不可能重演,但歷史卻是有規律的。若是有容納這個世界的胸襟,肯定會在那個高度上去規劃國家前進的路線,哪怕披荊斬棘但最終看到的一定會是讓人陶醉的絢爛。
然而,當時的人卻很少這樣的想,都只顧眼前的利益,根本沒有長遠的打算。並且,不管前面的人多麼努力,打下了怎樣的基礎,只要後面的子孫稍微有點問題,整個王朝就完蛋了。所以,即使清朝在前期發展的比較好,可到了後期還不是走向了衰敗,最終,走向了滅亡。
『肆』 清朝之亡,實亡於乾隆。乾隆真的是明君嗎
這句話雖說是有道理的,但是要是在乾隆後面的子孫爭氣也不會造成這樣的局面,有人也說實亡於咸豐。所以問題得辯證著看,可以說乾隆是清朝由盛轉衰的導火索,那麼乾隆時期哪些執政措施帶來的負面影響使中國經濟、政治帶來深遠影響呢?
奢侈無度
乾隆幾次下江南耗費無度,要知道下江南不光是國庫受傷還讓各地官員更加肆無忌憚的強取民脂民膏,因為乾隆要是在那個地方駐扎就要提供膳食,玩樂,吃住這些都是要錢的。其實際費用甚至比後期賠款給帝國主義的還高。
閉關鎖國
就是在乾隆時期,乾隆拒絕各地來使的文化交流,妄自尊大,而在這個時間段,外國都在幹嘛?英國正在進行工業革命,其影響不僅擴及到西歐和北美,推動了法、美、德等國的技術革新,而且影響到東歐和日本,俄國和日本也出現了工業革命的高潮。而此時的乾隆拒絕來使提供的槍支炮彈,對此毫無興趣。甚至拒絕了菲律賓、蘭芳共和國(今印度尼西亞一部分)加入大清版圖的請求。
海外如西洋等國,千百年後中國恐受其累,此朕逆料之言
這句話的確是被乾隆說中了,但是恐受其累就能不去了解交流么?他的這個舉措的確是拖延了大中華的進度,俗話說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如果當時我們也去了解西方文化,去加強自己的工業技術,現在又是一番什麼局面呢?不過這已經是後話了。
大興文字獄
乾隆為加強皇權,對自己任何不利的言語著作都毀滅,由此帶來的影響不可估量。有些官員為報私仇,製作冤案甚多,冤死者不計其數。文字獄保守估計200餘起,除了極少數事出有因外,絕大多數是捕風捉影,純屬冤殺。乾隆不知不覺為子孫樹立了許多政敵,包括民間組織。
中國史學家顧頡剛曾言:"清代三百年,文獻不存,文字獄禍尚有可以考見者乎?曰:有之,然其嚴酷莫甚於清初。
文字獄帶來的影響嚴重禁錮了思想,堵塞了言路,清朝封建專制主義日趨腐朽、沒落。期間燒毀的文學創作不計其數,燒掉的僅僅是知識還是社會進步的源泉?
按照魯迅先生的說法,"文苑中實在沒有不被蹂躪的處所了" 。
從文化方面來看,乾隆的確是個應該受到歷史譴責的暴君,干預了學者的獨立研究,竄改歷史, 迫害文人、燒毀書籍等重要資料。著名的《四庫全書》 的編纂名義上是匯集了歷來各個方面的知識文化,實際上是別有用心地為了達到鉗制思想的目的。即這本書含有的知識是被官方認可的,除此之外的都是大逆不道的。
說到這里,有不得不說皇嗣幼喪也是因為乾隆閉關鎖國,因為當時天花在歐洲國家已經是可以治療的疾病了可是乾隆就是這么頑固不化。不接受被歐洲人發展出的“牛痘”疫苗,致使清王朝氣數喪盡。如果當初讓西醫治療皇子,那麼富察皇後的兒子永璉和永琮都能活下來不致於早早夭折,真是可惜啊。
『伍』 乾隆當時拒絕外國使者實行通商時說的原話是什麼。
乾隆原話:「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意思:我們是天朝上國,什麼東西都有,完全可以自給自足,根本不需要和你們做生意。
當時英國的特使馬戛爾尼來到了清朝,他的目的是想要打開清朝的市場,當然他的目的也並不是純潔無暇的,對於當時的日不落帝國來說,能夠把清朝變成自己的工業產品市場和工業原料開采地是再好不過的,所以他的本質還是想要推銷商品和掠奪原材料。
但是這種推銷商品和掠奪原材料最終可以促進清朝的近代化,而這種和平進入近代化,對於清朝來說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但是當時的乾隆皇帝是非常的自信的,乾隆皇帝還停留在天朝上國的美夢裡面,他忘記了自己下江南的時候,八旗軍隊:騎馬人墜地,射箭靶上空的尷尬境地了,他還是自信自己是戰無不勝的。他給自己編造了十全武功,其實這十全武功還真不是貨真價實,裡面的水分是非常多的。乾隆皇帝要求英國公使下跪,但是英國使者不肯下跪,最後在和珅的調解下,英國公使採用了單膝跪地的禮節。
在交談中,英國公使一直想要和清朝通商,但是乾隆皇帝對於通商顯然沒有多少興趣,他的回答非常的傲慢:我們是天朝上國,什麼東西都有,完全可以自給自足,根本不需要和你們做生意,你們如果想要茶葉可以賣給你們·····當然乾隆皇帝的話並不是沒有道理,清朝確實完全可以自給自足,但是他沒有看到自己和日不落帝國的差距。
馬戛爾尼回國之後評價清朝說:清朝的軍事力量比英國落後了三四個世紀,而且他把清朝評價成了一個破舊的大船。可以說馬戛爾尼的出使讓英國人徹徹底底看到了清朝的沒落,所以英國才敢於發動鴉片戰爭。
換句話說,如果當時馬戛爾尼帶來的不是書信而是槍炮的話,那麼清朝恐怕在乾隆皇帝時期就已經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了。
一艘破舊的大船就算是一個再好的船長也是開不好的,除非他能夠好好地修復一番。乾隆皇帝拒絕了馬戛爾尼之後,清朝喪失了一次真正能夠和西方列強平起平坐的機會,在鴉片戰爭之後,清朝再想要再坐在談判桌上,座椅已經是不平等的了。
(5)乾隆拒絕菲律賓怎麼說的擴展閱讀
乾隆時期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帝以海防重地規范外商活動為理由,諭令西洋商人只可以在廣東通商。但是實際上,當時在南洋的一些西方殖民者仍被允許到閩、浙、江海關貿易,特別是閩海關。例如,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四十八年(1783年)、五十一年(1786年),嘉慶十二年(1807年)、十四年(1809年),均有西班牙商人從南洋呂宋到廈門貿易。
在對外貿易中,清政府又實行商行制度,即廣州十三行,以進行壟斷。清政府只允許少數殷實富商設立「公行」,負責與外商從事進出口貿易,並代表清政府與洋商交涉。
「一口通商」後,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兩廣總督李侍堯奏定頒布了《防範外夷規條》五款,嘉慶十四年(1809年)和道光十五年(1835年)又分別頒布《民夷交易章程》和《防夷八條》。
主要內容是:
(1)不許夷人在廣州過冬。
(2)夷人在廣州只能住在行商各館,如行館房屋不敷,由行商租賃房屋並撥人看守。毋許漢奸出入夷館。毋令番廝人等出外閑行,如夷商有事必須出行,須由通事、行商隨行約束。乾隆末年,始准每月三次到陳家花園(後改花地)和海幢寺二處遊玩,但要洋行通事隨行。
(3)禁止內地民人借領外夷資本。
(4)禁止夷人雇請內地之人為其傳遞信息。
(5)派兵於洋船收泊進口處加強稽查,俟其出口後方能撤回。此還嚴禁夷人進入中國內地,夷人不得帶番婦番、哨人等至省,夷商攜帶番廝不得過五名。不許攜帶凶械火器赴省,不得偷運槍炮,不得買賣違禁貨物,不得乘轎,不得私雇中國人使役,限制商館僱用民人數目,不許與行商以外的中國商人直接接觸。
對中國商民出海貿易也有嚴格的管理措施。如要求出海商民登記、取具保結、領取船引(票、照)和腰牌,註明船隻丈尺、客商姓名、在船之人年貌、籍貫,出海情由、載何貨物、往某處貿易、往返日期等。要求已出洋的商船商民按期返回,對未能及時回國者施加懲罰或限制歸國。
鴉片戰爭前美國和英國兩個航海大國的船舶總噸位的總和一度遜於清朝,當時中國沿海商船總數約在9,000至將近10,000艘之間,約有150萬噸。加上其他種類的船舶,全國總有大小江海船舶20多萬艘,共計400多萬噸。而在1814年,英國全國有大小21,500多艘船,共240萬噸;美國在1809年全國有船舶135萬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閉關鎖國
『陸』 清朝時菲律賓想要加入大清,為什麼乾隆不同意呢
因為政策、實力不允許、乾隆皇帝不是傻子
要說整個中國歷史上,想要依靠中國的國家真的很多,就算在清朝也是一樣,很多的小國家就想成為清朝的藩屬國,比如蘇祿國,也就是目前的菲律賓所在地,但是清朝直接給拒絕了,但是藩屬國不行,那時候的蘇祿國直接說要入籍清朝,就是成為清朝的國土,但是一樣被拒絕,好慘一個蘇祿國國王。
第三乾隆皇帝不是傻子,為啥這么說,因為蘇祿國申請入籍,主要是想依靠清朝來收歸國土,在乾隆皇帝時期整個世界都在發生著變化,西方世界的殖民活動開始光布世界,當時的蘇祿國就是被現在的西班牙所奴役,他們的國主希望大清朝能幫他收回國土,守住自己的領土,這個一個有預謀的入籍申請,乾隆皇帝不是傻子,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讓他來做,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蘇祿國最後只能被殖民。
『柒』 兩個小國想加入中國,卻被乾隆拒絕了,如今兩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嗎
中國不僅擁有五千的燦爛文明,而且從古至今一直在世界上占據重要地位,一直被世界各國所重視,在亞洲更顯得尤為突出。周邊的一些小國積極效仿學習中國的文化和禮儀,主要是有兩個原因:一是害怕中國侵佔他們,二是被中國的實力給深深的折服了。因此有很多藩屬國想加入中國,可是當時的皇帝卻沒它們當回事。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情況的出現?首先是因為明清時期實行還禁政策,意圖防止倭寇和海盜的入侵,實則是一種閉關鎖國,導致無法准確定為世界格局。其次是清政府的統治者大多盲目自大,沒有長遠的戰略眼光,只顧眼前的利益。所以才會出現拒絕這兩個小國的情況,這對當代中國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捌』 清朝秀才漂洋過海,花費20多年建立一國,乾隆說了什麼
這個秀才就是羅芳伯,他在海外成立了一個國家,但是他想認祖歸宗,於是他對乾隆說:“我自願讓我的國家成為清朝的附屬國”,乾隆卻義正言辭地拒絕了他,乾隆對他說:“你想來投靠我,我很高興,但是你之前參加過‘反清復明’的活動,所以我認為你的統治理念和我是大相徑庭的,你回去吧”,最後羅芳伯孤獨地回到了自己的國家,不久後就病逝了。
羅芳伯從小就很喜歡學習,他的父親對他期望很高,他的父親把他送進了私塾,希望他以後能有一番大作為。羅芳伯也很爭氣,他天還沒亮就起床讀書,一直到半夜他才睡覺,後來,羅芳伯長大了,他想報效國家,但是他始終沒有進入仕途,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羅芳伯參加了“反清復明”的活動,但是好景不長,羅芳伯的同夥都被抓起來了,羅芳伯為了不連累自己的家人,他逃到了國外。
羅芳伯被拒絕以後,他回到了“蘭芳共和國”,但是他對他的後代說:“以後你們一定要想盡辦法認祖歸宗啊!”,等到他的後代都同意以後,羅芳伯才閉上了眼睛。
『玖』 菲律賓是中國固有領土
菲律賓不是中國的固有領土。
你聽到的只不過是中央電視台女主播的口誤,當時要播報的是黃岩島是中國 的固有領土,而非菲律賓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事後女主播利用微博向公眾道歉了。
歷史證明,菲律賓差點屬於中國。查閱資料發現,現在的菲律賓前身是蘇祿國,在我國明代,古蘇祿國同我國開始了密切的友好來往。公元1417年明永樂十五年,蘇祿群島上的三位國王東王巴都葛叭哈喇,西王麻哈喇葛麻丁、峒王巴都葛叭喇卜率領家眷一行340人組成友好使團,前來中國進行友好訪問,受到明永樂皇帝朱棣的隆重接待,愉快地訪問了27天。辭歸時,永樂皇帝又加封三王黃金、白銀、玉帶、錦帛等,派專員沿京杭大運河南下還國。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蘇祿東王在取道山東歸國途中,不幸遭疾,於公元1417年9月13日病故於德州。
永樂皇帝聞訃,深為哀悼,遂派禮部郎中啟帶祭文趕赴德州,謚號「恭定」以藩王之禮厚葬東王。東王長子督馬含率眾回國繼承王位,王妃葛木寧及次子溫哈喇、三子安都魯和侍從十餘人留居德州守墓。從此,在中國的土地上,就有了這座獨一無二的外國國王墓。公元1713年清世宗雍正九年,根據東王後裔入籍中國的請求,摺奏清廷,題定以溫、安二姓入籍中國,成為中華大民族中的一員,東王後裔迄今已傳至21代。
1726年(雍正四年),蘇祿國王遣使到清廷朝貢。1754年,蘇祿國王上表請以蘇祿國土地、丁戶編入中國版籍,乾隆帝婉言謝絕。1851年,西班牙侵佔和樂島,清朝與蘇祿王國的交往遂告中斷。現在想起當年乾隆大帝若知道250年後,彈丸之地有擾我中華之野心,當年也就會將其納入中華版圖,一念之差橫生了如此多的枝節。
『拾』 1752年哪個國家的國王上書請求加入清朝版圖,但被乾隆皇帝回
1752年蘇祿國王上表,請求讓蘇祿國加入中國版圖,但被乾隆皇帝回絕。
蘇祿,南洋島國也。雍正四年,蘇祿國王毋漢未母拉律林遣使奉表,貢方物。
五年六月,貢使至京,貢珍珠、玳瑁、花布、金頭牙薩白幼洋布、蘇山竹布、燕窩、龍頭、花刀、夾花標槍、滿花番刀、藤席、猿十二種。賜宴賚賞,頒敕諭一道,令使臣齎回。定期五年一貢,貢道由福建。十一年六月,國王奉表謝恩,並奏:「伊祖東王於明永樂間入朝,歸至德州病故。帝命有司營葬,勒碑墓道,謚曰『恭定』,留妻妾傔從十人守墓。畢三年喪,遣歸。今事隔三百餘年,所有墳墓及其子孫存留周恤之處,懇請修理給復。」禮臣議覆:「蘇祿國東王巴都噶叭哈答歿,長子都馬含歸國襲封。次子安都祿,三子溫哈喇(除清史外,也有多人並有其他史料稱:二子溫哈喇,三子安都魯),留居守塋,其子孫以祖名分為安、溫二姓,應如所請。飭查王墓所有神道享亭、牌坊,修理整飭,於安、溫二姓中各遴一人給頂戴奉祀。著為例。」帝允之。乾隆五年八月,蘇祿國王麻喊味呵稟朥寧遣番丁護送遭風商人回內地。八年,貢使馬明光奏請三年後復修朝貢,帝命仍遵雍正五年所定五年一貢之例。十九年,蘇祿國王麻喊味安柔律噒遣使貢方物,並貢國土一包,請以戶口人丁編入中國圖籍。帝諭:「蘇祿國傾心向化,其國之土地人民即在統御照臨之內,毋庸復行齎送圖冊。」二十八年,國王遣使貢方物。自後遂不復至。
蘇祿本巫來由番族,悍勇善斗。西班牙既據呂宋,欲以蘇祿為屬國,蘇祿不從,西人以兵攻之,為所敗。獨慕義中國,累世朝貢不絕。其國小,有巉岩之嶺,其極南為石崎山、犀角嶼、珠池,因島環繞。海內有珍珠,土人與華商市易,大者利數十倍。此外土產則蘇木、豆蔻、降香、藤條、蓽茇、鸚鵡之類。戶口繁多。地磽瘠,食不足,常糴於別島。土人奉回教。與婆羅洲芒佳瑟民結為海盜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