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真牛b長什麼樣
牛體長1.5~2.5米,體重200~350公斤,體格強壯,頭大、額廣、鼻闊、口大、眼大。上唇上部有2個大鼻孔,其間皮膚硬而光滑、無毛,稱為鼻鏡;頭上耳後有角一對,左右分開,角的長短、大小隨品種而異,角彎曲、無分支、中空,內有骨質角髓。
四肢勻稱,四趾均有蹄甲,其後方兩趾不著地,稱懸蹄。尾較長,尾端具叢毛,毛色大部分為黃色,也有黑色、雜色、紅棕色、白色等。根據產地不同分為不同品種,如秦川牛、西鄉牛等。
黃牛適應能力強,耐粗飼,放牧性能好,在炎熱季節不懼日光照射,不怕酷熱,正常採食,放牧和反芻。在寒冷季節,不畏嚴寒,不懼大風,一如既往地採食牧草殘根枯枝。溫長的冬春季掉膘少,春乏少,死亡少。在植被稀疏的荒漠,草場上只靠放牧即能復膘體壯。不僅有較強的抗病能力,而且對不少疾病也有特殊的抵抗力。
(1)菲律賓黃牛長什麼樣擴展閱讀
牛科動物的共同特點為體質強壯;有適合長跑的腿;腳上有4趾,但側趾比鹿類更加退化,適於奔跑;門牙和犬齒都已經退化,但還保留著下門牙,而且下犬齒葉門齒化了,三對門齒向前傾斜呈鏟子狀,由於以比較堅硬的植物為食,前臼齒和臼齒為高冠,琺琅質有褶皺,齒冠磨蝕後表面形成復雜的齒紋,適於吃草。
為了貯存草料、躲避敵害,它們的胃在進化中形成了4個室:即瘤胃、蜂巢胃、瓣胃和腺胃,還具有「反芻」的習性,使食物能夠得到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更重要的是它們的角與鹿類有極其明顯的區別。
通常情況下,1歲以後的雄獸和雌獸的頭骨上都長有一對粗大的角,角的形狀在各種之間有所不同,但都是額骨的突起衍生出來形成的對稱骨枝。外邊包著一層角質套,角質套可以脫下,角內部是空心的,所以又叫「洞角」,牛科動物也因之被稱作「洞角」動物。
角不分叉,外面還有一層堅硬的角套,角套為空心,套在骨質的角心上,並且隨著角心的生長而擴大,所以也把它們叫作「洞角類」。與鹿類具有的實角不同,牛科動物的角上沒有神經和血管,洞角被去掉後,不能再生長。
㈡ 黃牛的形態特徵
頭部略粗重,角形不一。體質粗壯,結構緊湊,肌肉發達,四肢強健,蹄質堅實。良種黃牛具有耐粗飼、抗病力強、性情溫順、適應性好、遺傳性穩定、肉質好等優良特性。肉役或役肉兼用。在良好飼養條件下,日增重能達到800千克以上。高度育肥後,屠宰率60%以上。肉質細膩,脂肪分布好,滋味鮮美,肉味濃而不腥膻,肉骨比高,胴體脂肪比例低、肌肉比例高、眼肌面積大,可用於生產高檔牛肉。
因自然環境和飼養條件不同而分為北方黃牛、中原黃牛和南方黃牛3類。飼養方法大致分為舍飼、半舍飼和放牧3種。 雄性身體比雌性強大;兩性均具角,橫切面呈圓形;有的種類頸下垂肉發達,有的不明顯;雄性上體通常深棕褐色、灰褐色、棕黑色 ,雌性毛色略淺 ;腿的下部多白色。
1 、黃牛以黃、黑色為主,體質結實、緊湊,皮膚較厚、被毛較長、骨骼粗壯、肌肉發育中等,耆甲低平、背腰平直、胸部較深、中軀較長、四肢短而粗壯有力,關節筋腱明顯,四肢和軀體結合均稱良好。 2 、黃牛役用性能好,力量強大,行速快,靈敏,不怕酷熱寒冷,容易調教等特點。健牛最大挽力為 428.2 公斤 ,占體重的 96% ,健牛雙套新式步犁,犁頭茬地每小時 0.77 畝,犁二茬地每小時 1—1.3 畝。單套牛用膠輪車裝化肥 600— 700 公斤 ,日蚵行 30— 36 公里 ,每秒鍾速度為 1— 1.3 米 。過去大部分農戶的耕地,拉運等重役由牛來承擔。黃牛還具有較好的繁殖性能,在放牧管理,自然交配情況下繁殖成活率 59.06% 。母牛終生犢 6—7 頭,飼牧條件好的母牛可產犢 8 頭以上。保胎性很強,少流產現象,俗有 「 鐵胎 」 之稱。
㈢ 黃牛的外貌特徵和生活習性
黃牛的外貌特徵:黃牛體長1.5~2.5米,體重200~350公斤,體格強壯,頭大、額廣、鼻闊、口大、眼大。上唇上部有2個大鼻孔,其間皮膚硬而光滑、無毛,稱為鼻鏡;
頭上耳後有角一對,左右分開,角的長短、大小隨品種而異,角彎曲、無分支、中空,內有骨質角髓。四肢勻稱,四趾均有蹄甲,其後方兩趾不著地,稱懸蹄。
生活習性:黃牛適應能力強,耐粗飼,放牧性能好,在炎熱季節不懼日光照射,不怕酷熱,正常採食,放牧和反芻。在寒冷季節,不畏嚴寒,不懼大風,一如既往地採食牧草殘根枯枝。
黃牛養殖場應該遠離水源保護區域、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遠離人口聚居區、工業區、教育局、屠宰區域。
牛舍在建設過程中,應該選擇地勢較高、通風良好、光照充足、背風向陽、乾燥整潔的地方。
在牛舍選址建設過程中,還應該確保飲用水供給充足,水質要符合畜禽飲用水標准,並且在養殖場內部還應該配置相應的儲水設施和配套引水設備。
㈣ 黃牛與水牛交配能生出牛崽嗎會是什麼樣子的
准確的說, 黃牛和水牛雜交應該是可以的,也就是說,用發情的黃牛和公水牛交配,或發情的水牛和公黃牛交配,是有可能成功,但雜交後是肯定不能產生雜種,這是真實的。雖然有人做過實驗,但目前為止,還沒有一例成功的。
雖然黃牛和水牛都是牛,但是兩者是不同屬的,我國的水牛一般都是亞洲水牛,屬於水牛屬,黃牛屬於黃牛種,兩者是完全不同的動物屬性。
有兩種情況能夠完成雜交並且繁衍後代,其一是不同的動物,同處在「綱,目,科,屬,種」其中的一個之中,便可以進行繁殖,不會出現生殖隔離的現象。其二就是同屬,但是不同種,也會有生殖的可能,如若不同屬,那麼就會出現生殖隔離的情況。
在牛屬下的幾種之間是可以雜交的,並可以產生後代,例如黃牛和氂牛、瘤牛都可以雜交,這三種它們的染色體都是60條。但黃牛和水牛之間目前來看沒有辦法進行雜交,也不會產生後代,水牛的染色體為48條,和黃牛之間差別也較大,畢竟是屬間動物想雜交產生後代很難。
㈤ 黃牛這么猖獗 為啥國家不嚴打
打掉黃牛是需要非常巨大的人力物力的,黃牛這么多,而且他們長相上又沒有什麼區別,很難把每一個黃牛都找出來,就像大海撈針一樣,不是不嚴打,只是有心無力啊,況且不排除黃牛勾結內部人員
㈥ 家養的黃牛身上長疙瘩
動物其實跟人是差不多的,當身體上出現了某種症狀的時候,可能是環境所導致的,也有可能是它生病了,就比如說黃牛身上長了肉疙瘩。面對這種情況,估計很多獸醫是碰到過的。要說黃牛身上長疙瘩可能是皮膚病,也有可能是真菌感染。要說具體解決的方式建議在獸醫的指導下,給黃牛使用一些葯物來有效地解決這些疙瘩問題。
1、黃牛身上長疙瘩是什麼原因
牛身上要是出現長疙瘩的情況,雖說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比較常見,但是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肯定會各有不同。有可能是因為寄生蟲所導致黃牛身上長疙瘩,也有可能是細菌感染所引發的肌肉組織突變。黃牛主人自己不知道具體的情況,還是及時的帶黃牛去獸醫那邊看看。
通過以上的介紹,估計大家對於黃牛身上長疙瘩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是什麼疾病甚至於該如何解決都有了一個簡單的了解。黃牛在平時飼養的過程當中,也需要注意黃牛生活的環境,盡量做到干濕分離。畢竟環境有可能導致細菌或者是真菌的產生,最終影響到黃牛的身體健康。
㈦ 為什麼現如今黃牛這么猖獗
黃牛之所以猖狂,還不是因為我們這些消費者慣的,有需求才會有市場,所以我們算是滋生黃牛的溫床。他們這么猖狂肯定有人管,每年都會抓獲大量的黃牛,尤其是一些倒賣火車票的,但是由於利益的吸引,還是不斷的有人會鋌而走險去做黃牛,所以這種人抓不完,不斷有人前赴後繼。
㈧ 牛是什麼樣子
牛族的動物體型粗壯,雌雄均具角。有5屬。大都是大到極大的草食性動物。其中包括非洲水牛和美洲野牛,對人類非常重要的黃牛、水牛和氂牛。它們整體體質強壯,不善奔跑。頸、肩或背部常具有由脊椎的背棘支持並有發達的肌肉而形成的隆起;腳上有4趾,但側趾比鹿類更加退化。
牛的門牙和犬齒均退化,但下門牙保留,下犬齒門齒化,三對門齒向前傾斜呈鏟子狀,由於以比較堅硬的植物為食,前臼齒和臼齒為高冠,琺琅質有褶皺,齒冠磨蝕後表面形成復雜的齒紋,適於吃草;胃4室,反芻功能完善;成年雌雄皆具洞角,角的截面為圓形或三角形。
常見種類
1、普通牛,分布較為廣泛,數量極其多,與人類的生活關系極為密切。
2、氂牛,毛長過膝,能耐寒耐苦,適應高原地區及其氧氣稀薄的生態條件,是中國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種,所產奶、肉、皮、毛,是當地牧民的重要生活資源。
3、野牛,如美洲野牛、歐洲野牛等。可與牛屬中的普通牛種雜交,產生雜交優勢和為培育新品種提供有用基因。
4、水牛是水稻地區的主要役畜。
5、黃牛,角短,皮毛多為黃褐色或黑色,毛短。多用來耕地或拉車,肉供食用,皮可以製革,是重要役畜之一。
㈨ 黃牛長多少重多少一天能長幾到幾公斤
土牛品種一般一天生長1斤多吧,生長較為緩慢,但是肉質較好,從養殖效益來講選擇土黃牛,不是理智的,放牧條件下,也可以,圈養的情況不可取。
㈩ 黃牛吃什麼草長得快
養牛需要消耗大量的粗飼料資源,其一般主要來源於農作物秸稈或野生雜草,不過前者品質一般較差而後者又有一定的條件限制,因此不少養牛戶便想到人工種植牧草。種草養牛並非大家想像中那樣簡單,牧草品種繁多其特性各不相同,一定要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牧草才能獲得成功!
1、皇竹草
皇竹草為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因葉長莖高、桿型如竹而得名,適合南方絕大多數地區種植,近年北方一些地區(如:山東、河南、北京、河北)均已試種成功,不過越冬仍是一大障礙因此並未得到大面積推廣。皇竹草利用種節進行繁殖,冬季無霜地區一年四季均可栽種,一般以3~6月份為最佳栽種期,每畝栽種2000~3000株左右。皇竹草的收獲期一般在3~12月份,水肥管理得當的情況下40~60天便可以青割一次,全年共可青割5~7次,每畝可產鮮草15~20噸左右。
與皇竹草類似的牧草品種還有甜象草、紅象草及巨菌草,這里便不一一為大家介紹了。
2、黑麥草
黑麥草為一種類似於小麥的禾本科牧草,包括冬牧70、一年生黑麥草、多年生黑麥草及多花黑麥草等,我國大部分地區均可種植。黑麥草利用種子進行繁殖,分為秋播(9~10月)和春播(3~4月),一般以秋播最佳。黑麥草具有較強的抗凍性,不少養牛戶一致認為黑麥草冬季可正常生長,其實不然一般氣溫降至10℃以下時生長便會受阻、氣溫降至5℃以下時便會停止生長,在此建議盤算冬季用黑麥草養牛的朋友一定要趁早放棄這個念頭。一般秋播早者入冬前可以收割1次,盛夏前可以收割2~3次,畝產量可達8000~10000公斤;春播可收割1~2次,畝產量可達2000~4000公斤。
3、墨西哥玉米草
墨西哥玉米草為一種長相酷似於玉米的一年生禾本科牧草,其株高可達3~4米,分櫱能力強,每叢分枝有30~60個,我國大部分地區均可種植。墨西哥玉米利用種子進行繁殖,一般2~4月份進行播種,生長期長達180~240天。一般水肥得當的情況下可以收割7~8次,畝產量可達5~10噸。
4、蘇丹草
蘇丹草為一種類似於高粱的一年生禾本科牧草,與之類似的還有高丹草、甜高粱(大力士)等,我國大部分地區均可種植。這類牧草主要利用種子進行繁殖,一般2~4月份進行播種,每年可收割3~4次,畝產量可達5~10噸。不過這類牧草幼苗含有大量氫氰酸,牛採食後容易造成中毒,因此最好等生長到1米以上時再進行收割。
5、狼尾草
狼尾草為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具有耐旱、耐濕、耐陰、耐寒及耐踐踏的特點,適合我國大部分地區進行種植,一般需要放牧的山地、丘陵種植最佳。狼尾草主要利用種子進行繁殖,一般多在4~6月份進行播種,可進行放牧也可進行收割,每年可收割3~4次,畝產量可達4~7噸。
6、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為多年生豆科牧草,富含蛋白質與多種維生素,因此又被稱作「牧草之王」,適合我國大部分地區進行種植,其中以內蒙、西北等地區種植面積較多。紫花苜蓿利用種子進行繁殖,分為秋播(8~9月)和春播(3~5月),每年可收割3~4次,畝產鮮草4000~8000公斤或乾草1200~2400公斤,其中以頭茬草營養價值最高。
牧草搭配種植
牧草搭配種植首先需要考慮環境、產量,然後在此基礎上再考慮營養價值與營養多元化的問題。南方地區建議以皇竹草為主,搭配種植一些黑麥草與墨西哥玉米等;北方地區建議以墨西哥玉米為主,搭配種植一些黑麥草與蘇丹草等;東北、西北地區建議以黑麥草或蘇丹草為主,然後搭配種植一些紫花苜蓿與墨西哥玉米等;需要進行放牧的山地或丘陵地區建議搭配種植一些狼尾草、三葉草與羊草等耐踐踏的牧草品種。